大学教师的教学设计 郝老师

合集下载

郝京华-综合实践活动

郝京华-综合实践活动


=(具体目标)X情境
对于个体来说,能力是以一种内化的方式调动 一整套整合了的资源,以解决某一类问题情境 的可能性。 (比)罗日叶
能力的特征:
能力在一种整合性情境中表现出来,也就是一 种包括主要信息和多余信息(对于解决问题情 境不恰当的信息),并调动先前发生的学习的 复杂情境。
情境认知理论
对他们的学习活动负主要责任。 5、学习活动大多是小组互动,而不是听讲座。
3、PBL学习模式的案例
我们呼吸的空气质量是否安全?(学校内)
A校学生用DIS技术测量的结果:CO2过量。 校方邀请环保部门用昂贵设备测量的结果和学生 的一样。 A校学生将研究结果通过互联网与全国的中小学 生进行了交流。 B校欲进行复查。他们的设计的实验涉及两个教 室——普通教室和流动教室。
LOGO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设计与实施
南京师大教科院 郝京华教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的背景 克服分科、学科课程弊端的努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现状 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若干建议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的背景
分科课程、学科课程在学校占绝对统治地位带来 的问题— 1、完整的世界图景被肢解 2、远离真实情境、远离经验世界 3、能力得不到锻炼(尤其是创造能力) 4、去情境化的课堂学习,导致概念理解肤浅,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5、学不至用 ……
具有发展教材的知识,而能补充既有教材之不 足。 3.自主发展者:
了解如何规划、设计一份完整的学习方案。 (Silberstein)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一)泰勒的课程设计原理 学校应该达到那些教育目标? 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 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 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大学教师上课教案模板

大学教师上课教案模板

大学教师上课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三、授课时间:XX学年第XX学期,每周X节,共X课时四、授课教师:XXX(姓名)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2)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提高思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2)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3)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引导。

2、教学难点:(1)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应用;(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培养。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2、新知讲授(20分钟)3、合作探究(15分钟)4、巩固练习(10分钟)5、拓展延伸(5分钟)八、教学方法和手段九、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十、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十一、结论十二、教学反思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通过提出与课程相关的实际问题或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与课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感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1)教师对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进行详细讲解,注重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结合,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通过设问、举例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3、合作探究(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实施方案(郝学英)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实施方案(郝学英)

2.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即兴创造,超越预设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各领域广泛深入的影响,课堂教学应“与时俱进”。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必须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经验、认知性特点和学习兴趣,作为确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教师要依据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把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世界作为重要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即兴创造,超越预设的教学目标。
3、结题阶段:对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撰写结题报告、论文,推广普及。
4、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 郝学英
负责课题材料汇编:刘秋菊 岳春青
学生调查、座谈会:常 辉 车继秋 国兰菊
课堂实录: 王春梅 张雪松
教学随笔: 李春香 丛淑荣
五、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1、教育部《课程标准》规定,在英语教学中应积极探索“任务型”教学途径,提倡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结合我校正在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形式,联系国外成功改革经验,目前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2、领导重视:学校领导积极鼓励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针对目前学生实际情况,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实施方案(郝学英)
作者:admin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009 更新时间:2006-10-27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学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要求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提倡“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运用能力。教学正逐步由传统的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辅助者。因此,探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观念,从教师单一的“一言堂”向“师生共同探讨”模式转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指数函数教学设计--郝丽娟--14

指数函数教学设计--郝丽娟--14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老师通过控制幻灯片来展示细胞分裂,以及“一尺之椎日取其半”的过程。
让学生思考细胞的个数与分裂次数的关系;;木头剩下的长度与截取的次数的关系
PPT
由实际问题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互动探究,感悟新知
2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之重要,部分学生还能自觉得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思考问题。
感谢、其他
感谢学校提供的教学设备和学生的自主配合。
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学科
数学
授课班级
高一年级
授课时数
1
设计者
郝丽娟
所属学校
九江学院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由“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过程,完善认知结构,领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推理等数学思想。
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自行归纳总结,并进行补充修正
小组讨论,归数函数的要素,同时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
个性化教学
引导——发现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反思、总结
1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可以很容易的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本课使用几何画板可以动态地演示出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直观观察底数对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影响。
1.实例导入:动态演示细胞分裂的实例,引出指数函数的定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郝京华:指向科学素养的科学课程教学设计(1)

郝京华:指向科学素养的科学课程教学设计(1)

教科书、教参存在的问题
➢ 它是以假定的具有某些共性的学生群体为对象而设计 的。抹杀了地区、学校、班级群体、学生个体的差异。
——可能不适合你的学生
➢ 因要顾及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故多半强调低水平的 目标和活动。
——难以实现更高的教育梦想(如科学素养)
观点
作为一个专业自主的教师,不应该奉教科书 为圭臬,应对教科书进行严格的审阅与批判。
• 4、传播(交流)有效的结论的能力。即将有效的结论用 适当的方法清晰地传递给特定的人群。其中,这些结论的 形式基于特定的情境和资料,或基于相关的附加资讯。
精选可编辑ppt
75
精选可编辑ppt
76
精选可编辑ppt
77
精选可编辑ppt
78
精选可编辑ppt
79
2013年美国科学课程标准
科学与工程实践 1、提出/界定(科学/工程)问题 2、开发和使用模型 3、计划和执行调查 4、分析和解读数据 5、使用数字和计算思维 6、形成科学解释/设计工程解决方案
可以利用 才能成功 高了自己 最相称的
一个程序 的科学测 的考试技 方式建立
来帮助你 验,你可 巧
档案袋
学习
以将其各
部分分解
精选可编辑ppt
70
科学思考技能
① 精确描述自然现象的技能 ② 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技能 ③ 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技能 ④ 产生逻辑预测的技能 ⑤ 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技能 ⑥ 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技能 ⑦ 作出和运用合理结论的技能
十大能力(台湾)
①了解自我发展的潜能 ③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 ⑤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 ⑦规划、组织与实践 ⑨主动探索与研究

大学教师优秀教案设计

大学教师优秀教案设计

课程名称:现代文学史授课对象:大学中文系三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掌握现代文学史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学的情怀。

教学重点:1. 现代文学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2. 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教学难点:1. 对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深入解读。

2. 学生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结合教材,简要介绍现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

二、讲授新课1. 现代文学史的基本发展脉络:(1)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2)三十年代文学;(3)四十年代文学;(4)五十年代文学;(5)六十年代文学;(6)七十年代文学;(7)八十年代文学。

2. 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1)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2)茅盾:《子夜》、《蚀》等;(3)郭沫若:《女神》、《凤凰涅槃》等;(4)巴金:《家》、《春》等;(5)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

三、课堂讨论1. 针对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提到的现代文学作品,做好笔记。

2. 撰写一篇关于所阅读作品的读书笔记,字数不少于800字。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提醒学生按时完成。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述现代文学史的基本发展脉络和重要作家作品,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2.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提高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分析郝丽老师的合成全景图像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目标

分析郝丽老师的合成全景图像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目标

分析郝丽老师的《合成全景图像》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全景图的概念及拼接模式。

②知道全景图的制作流程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给定素材合成全景图。

情感目标:初步感受多媒体技术的魅力,通过体验全景图的制作,激发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哪些隐含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包括了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而教学目标是以课程目标为标准的进行书写的,其中隐含的教学目标:
郝老师运用教学网站,采用适当的工具(Photo Stitch)和方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实践探究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呈现了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和发展,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能自已动手操作的好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属于课程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影片往事存照.mpg 中,有机地融入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等思想教育的内容。

这个属于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做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 精品课-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系 郝素娥

做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 精品课-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系  郝素娥

扎 实 的 专 业 知 识
掌 握 教 育 科 学 知 识
7
总体要求
能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望并为学 生树立终身学习 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具 有神奇的作用 对教育工作真正感兴趣及在此基 础上产生的热爱之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的老师才可以更好地培养 出有兴趣的学生
兴趣人
榜样者
智慧人
能够通过自身的 人格魅力来感染 影响学生 有心才能用心 用心才能动情 情动然后行动
不仅要讲究逻辑 而且要讲究形象 不仅要讲究抽象 而且要讲究具体 不仅要讲究说服 而且要讲究感染 不仅要讲究严格 而且要讲究分寸
以情感人 美在形象
不仅要讲究认真 而且要讲究巧妙 不仅要讲究有形 而且要讲究无形 不仅要讲究一般 而且要讲究特殊
5
总体要求
有做教师的基本条件
大学生所期望的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特征排序
11
绪论
• “金戒指哪里去了? 金戒指哪里去了? Au+HNO3+3HCl=AuCl3+NO+2H2O 3Cu+2AuCl3=2Au+3 CuCl2 • 1943年著名的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年著名的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诺贝尔 年著名的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诺贝尔 金质奖章 • CCTV-10 走近科学 蛇妖缠身 走近科学: 蛇妖缠身——蛇现原 蛇现原 形——神火焚烧 神火焚烧
教学 设计
联系实际的范例 插曲 习题
教学方法 设计
教学内容 设计
10
具体做法
大学化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实例
1
教学内容
绪论 一、工科大学化学简介(是什么?) 二、学习工科大学化学的重要性(为什么?) 三、工科大学化学的主要内容(学什么?) 四、学习方法与基本要求(怎么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练习讨论法。在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的练习并能够师生、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6.总结提高法。经过理论学习和上机实践,总结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注意事项以及两种实现4选1多路选择器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回顾,以提问和引导的方式引入新课;
2.利用多媒体展示4选1多路选择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点;
(2)异同点。(0.5分钟)
三、讲授新课(26分钟)
1.根据4选1多路选择器的基本结构,讲授其基本功能:通道选择控制信号的4种组合对应的输出。(2分钟)
2.讲授4选1多路选择器基本功能的VHDL描述,即CASE语句。包括:
(1)CASE结构。(4分钟)
(2)“WHEN=>”语句的含义。(2分钟)
(3)“WHEN OTHERS=>”语句的含义。(2分钟)
2.复习2选1多路选择器的基本功能。(0.5分钟)
3.复习2选1多路选择器的VHDL描述。(1分钟)
二、引入新课(2分钟)
1.4选1多路选择器的基本结构介绍,包括输入端口,输出端口,通道选择控制信号。(1分钟)
2. 4选1多路选择器与2选1多路选择器结构相同点、异同点,包括:
(1)相同点。(0.5分钟)
一、作业
1.采用WHEN-ELSE方法实现4选1多路选择器的功能描述。
二、考核
1.课堂上被提问的同学,答对问题在“课堂表现成绩”中为“优秀”;答错和没有被提问的同学都为“中等”。
2.在课堂实际编程中,独立完成练习题在“课堂表现成绩”中为“优秀”,其它按情况给予“良好”和“中等”。
其他说明
1.在“教学基本内容”栏目中,所设计的时间安排跟实际可能存在误差,总误差控制在1分钟内。
c.“STD_LOGIC_VECTOR(0 TO 1)”的含义。(1分钟)
(2)实体部分PORT端口定义。(1分钟)
(3)结构体部分。包括:
a.信号定义方式、数据对象和数据类型(4分钟)
c.CASE结构属于顺序语句,执行过程。(2分钟)
四、学生练习(12分钟)
3.通过板书和多媒体实现4选1多路选择器的VHDL功能描述;在重点部采用板书,学过部分采用多媒体展示。
4.采用上机、有步骤的形式教授试下实现学上学习生使用VHDL编程序实现4选1多路选择器的功能实现。
5.练习使用多种方法编程实现4选1多路选择器的VHDL描述,讲评各个特点。
6.小结,并布置作业。
作业与考核
对此,在学习本节课时,采用以下步骤:
1.复习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上节课知识,重复以前的设计流程,以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新课的环境。
2.对VHDL程序进行重点讲授,细化每一条代码。
3.结合VHDL程序,讲解对应电路功能原理。
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依据课堂教学顺序,依次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1.复习回顾法:根据本堂课所要学习的4选1多路选择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选择与其具有相似结构和原理的第3.1节2选1多路选择器进行回顾,使学生巩固旧知识的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1.4选1多路选择器的CASE语句编程方法。
学情分析
自动化15班学生为大三学生,已经学习过C语言、MATLAB等编程语言,学习了数字电路、单片机等专业课,已经掌握软件、硬件及其结合的一些基本知识。
本课程是利用纯VHDL软件语言来设计电路,该电路能够应用到实际,具有与硬件结合的特点。
自动化15班的学生共有31人,男生21人,女生10人。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对于本课程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接受这种以软件设计硬件的学习模式,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对于VHDL编程语言感到陌生,不能掌握其基本语法,对于由VHDL语言设计形成的电路心理上不能接受,动手编写程序、编译、仿真的功底较薄弱。
教学设计方案
姓名
郝广涛
职称
讲师
课程名称
VHDL语言与FPGA
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选修课程
教材
《EDA技术实用教程—VHDL版(第五版)》潘松等科学出版社
教学班级
自动化15
教材章节
第3.3节4选1多路选择器及其VHDL描述
授课时间
2017.10.18第1节
教学基本内容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2分钟)
1.复习2选1多路选择器的基本结构。(0.5分钟)
2.演示讲解法。根据PPT上4选1多路选择器的基本结构,讲解其基本功能原理。
3.实际编程序演示讲解法。根据4选1多路选择器的功能,使用QUARTUS II软件进行实际编程序讲解其每一条语句的含义。
4.学生上机操作练习法。利用机房中的电脑,和学生的笔记本电脑,按步骤的指导学生在QUARTUS II软件平台上使用VHDL编程实现4选1多路选择器的功能。
(4)“NULL”的含义。(1分钟)
(5)其它注意事项。(2分钟)
3.讲授4选1多路选择器VHDL的整体程序结构,包括:
(1)引用库部分,包括:
a.程序包“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的含义。(1分钟)
b.“SDT_LOGIC_VECTOR(1 DOWNTO 0)”含义。(2分钟)
1.在QUARTUS II软件上,使用CASE语句实现4选1多路选择器的功能。(8分钟)
2.在QUARTUS II软件上,使用IF-ELSE结构实现4选1多路选择器的功能。(4分钟)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3分钟)
1.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2分钟)
2.布置作业。(1分钟)
教学目标
1.掌握4选1多路选择器的基本结构。
2.掌握4选1多路选择器的基本功能。
3.掌握4选1多路选择器的VHDL描述,主要包含:
(1)CASE语句。
(2)IEEE库标准逻辑位与矢量。
(3)信号。
(4)并置操作符。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4选1多路选择器的基本结构、功能原理。
2.4选1多路选择器功能的CASE语句编程方法。
二、教学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