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走近我们的老师》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案《走近我们的老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案《走近我们的老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案《走近我们的老师》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案《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认识教师工作的辛苦。

2、情感与态度:通过课堂教学,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如奉献、敬业、爱);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教师,热爱老师。

3、行为与惯:通过调查和体验活动,增强对老师的亲近感,学会尊敬老师和尊重学校里的其他工作人员。

4、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评价教师在学生研究知识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并学会用恰当的方法表达对老师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老师爱学生,为学生的成长辛勤地工作着,激发对老师的热爱之情,从而尊敬老师、尊重学校里的工作人员。

难点:通过活动体验,了解教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从而理解和尊重老师,体谅和关心老师,进而在师生交往中建立起民主和平等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视频、卡片。

学生准备教师采访提要(内容涉及:教师姓名、任教学科、工作年限,选择教师职业的缘故原由,遇到过的感动、开心或烦恼的事情,如何坚持下来这种辛苦工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有一种职业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同学们知道这说的是哪种职业吗?生:老师!师:嗯,没错!我也为自己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而感到骄傲。

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生:老师教我们研究知识。

师:同学们好比祖国的花朵,老师就是辛勤的园丁,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陪伴着我们,用知识、道德浇灌我们,陪伴我们成长,引导我们如何做人。

我们和老师之间,也发生过许多难忘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我们的老师,讲讲我们和老师之间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问答,引出本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的主题。

】二、自由讨论(出示教材第32页“交流园”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看出来图上画的都是什么人吗?他们在做什么呢?生1:秋游的时候,老师和我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可开心了!生2:上礼拜三下雨,老师把我拉到他的伞下,我一点儿也没有被雨淋到,老师的肩膀却淋湿了。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走近我们的老师 教案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走近我们的老师 教案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走近我们的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工作特点。

2. 学生能够学会尊重和理解老师的教导。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 通过情景剧,提高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工作特点,学会尊重和理解老师的教导。

三、教学难点:四、教学方法:情景剧、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PPT、情景剧剧本等相关教学材料。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一、引言: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思考他们眼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二、老师的辛勤付出:讲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和辛勤付出,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辛苦。

四、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老师的尊敬和理解,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情景剧:让学生表演情景剧,展示他们如何尊敬和理解老师,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六、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尊敬和理解老师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实践尊敬和理解老师的行为。

八、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尊敬和理解老师的行为。

九、拓展活动:组织相关的拓展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老师的工作,增进与老师的感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故事,引出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工作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老师的日常工作,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尊敬老师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尊敬和理解老师,以及自己曾经做出的尊敬老师的行为。

5. 情景剧表演: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景剧剧本,表演给其他同学观看,通过表演深化学生对尊敬老师的理解。

6. 分享感受: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情景剧表演中的感受,以及对自己尊敬老师行为的反思。

5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5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5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和角色职责。

•理解“尊重老师”的意义和重要性。

•学会感恩老师、关心老师、帮助老师。

•学会用文艺术语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2.技能目标•通过阅读、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运用文艺语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老师的良好习惯和态度。

•学会感恩老师,增强对老师的感情认同和归属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心观察,发现学习生活中的老师形象。

•运用文艺语言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教学难点•通过文艺语言表达对老师的敬意、感激之情。

•培养学生关心老师的意识,从而更好地对教师进行感恩和关怀。

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程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1.引入(1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欣赏、教师问答等形式,让孩子们重新认识老师,并且了解老师在学校中扮演的角色和担负的职责。

2.阅读理解(25分钟)通过课文阅读,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表达(30分钟)1.学生们根据教师提供的句型范式,通过小组合作,准备一份小卡片,向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感谢和祝福。

2.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卡片。

在展示过后,全班同学给予点评和夸奖。

4.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主要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效果,让学生对本节课程的内容,思想,方法等进行深入的回顾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1.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图片展示、视频、课文阅读、小组合作、个人表达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进行情感教育。

2.教学手段使用描写生动、感性丰富、文艺的语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到情感体验和表达中,使得情感教育成为生动、有趣和有效的过程。

3.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教育,学生成为主体,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增强,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引导学生形成尊重老师、感恩老师和关心老师的良好情感态度。

5《走近我们的老师》(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5《走近我们的老师》(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5《走近我们的老师》(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体会教师对学生的爱。

2、理解教师,体谅教师,学会和教师进行沟通。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感激老师为学生付出的劳动,懂得尊敬老师。

难点:用合适的方法表达自己,学会与教师沟通,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环节一:猜猜我是谁1.师出示谜语:三尺讲台迎冬夏,一支粉笔书春秋。

校园处处现身影,传道受业解惑人。

请生猜谜底,引入“老师”。

2.师小结并师板书课题:走近我们的老师。

二、我和老师的故事师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我们的老师,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陪着我们成长,来到文同实验小学,老师又和我们相处了2年多的时间了,我们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

有一位孩子他和你们一样,也和老师之间有很多难忘的故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师出示课文中的图片,请同学观察。

2.学生说说感受,师评价。

3.师:孩子们刚刚说到了,老师陪伴我们成长,是我们的良师益友,那你能说说你和老师之间发生过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吗?4.生拿出课前写好的“我和__老师的故事”,同桌交流。

5.请生回答,生生评价,师小结。

听了你们的故事,老师特别感动,你们已经感受到了老师是想和你们成为朋友,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

这也是老师对孩子们满满的爱。

三、我对老师的不理解老师的爱藏在哪里?1、请生观察图片2、生说自己的想法3、分享生活中老师的爱藏在哪里。

小结:老师对大家特别的爱,都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美好的小片段,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里有一位小女孩,最近她遇到了一些烦心的事,你给她出点主意吧。

四、老师误解学生1.师出示图片:刚把地面扫干净,又被同学丢了纸屑,老师却批评扫地不认真。

确实有些冤枉……2.师出示图片:老师总是让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回答问题,我也想回答,可是老师不点我的名,我真不服气。

3.生小组合作,说说如何和老师沟通,师板书(尊重、主动解释)。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共1课时)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共1课时)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共1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走近我们的老师》。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学会与老师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老师的辛勤付出,体验与老师相处的快乐,从而树立起尊敬老师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学校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与老师的沟通和交流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对老师有一定的误解,认为老师的工作很轻松,只需要上课教书就可以了。

因此,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老师的工作,增进与老师的感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

2.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激发学生主动关心和帮助老师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老师的工作特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3.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4.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培养学生尊重、热爱老师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案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与课题相关的文章、视频等素材。

3.作业准备: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老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老师的工作特点。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艰辛。

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尊重老师的必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与老师沟通的场景,学会与老师交流。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上《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上《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上《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走近我们的老师》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尊重老师,知道老师的工作特点,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知道尊敬老师的意义,初步形成尊敬老师的态度和行为。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导向,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获得基本的道德观念和公民素养为目标。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之前,已经对老师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老师是他们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但他们对老师的尊敬和理解还不够深入,有时可能会因为老师的严格要求而产生误解。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点滴中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辛苦和付出,从而产生尊敬老师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

2.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态度和行为。

3.引导学生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态度和行为。

2.难点:引导学生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工作辛苦和付出。

2.互动教学法: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理解尊敬老师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尊敬老师的具体表现。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案例等。

2.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道具。

3.提前与班主任沟通,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老师的工作场景,如老师备课、批改作业、与学生交流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老师的工作辛苦。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学生的行为是否尊敬老师,并讨论尊敬老师的具体表现。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与老师沟通的场景,体会尊敬老师的态度和行为。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走进我们的老师》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走进我们的老师》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走进我们的老师》优秀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走进我们的老师》这一课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部分。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介绍老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理解老师的辛苦,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尊敬老师的态度。

教材中包含了老师的日常生活、工作内容、与学生的互动等方面的内容。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于老师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老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内容可能了解不多。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老师,从而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理解老师的辛苦。

2.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和尊敬老师的态度。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老师的工作辛苦,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老师的工作。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工作,从而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老师的认识和感受。

4.表达法:让学生通过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老师的图片,用于展示老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2.准备一些关于老师的故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展示老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引导学生关注老师的工作特点。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老师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辛苦。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否理解老师的辛苦,是否尊敬老师。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老师的认识和感受。

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发言。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发言的重点,再次强调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表现出对老师的尊敬。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走近我们的老师”,选自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教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了解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同时教育学生尊重老师,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对于身边的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老师的工作特点和辛勤付出,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深刻的体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去感受老师的关爱和付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了解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付出。

2.培养学生尊重老师,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懂得珍惜老师的关爱。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体会老师的辛勤付出。

2.教育学生尊重老师,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讨论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教学视频等。

2.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道具,如老师的工作用品等。

3.提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教学过程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时间,与学生聊一聊他们对老师的印象,引导学生思考老师的工作特点。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教学视频,展示老师的工作场景,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老师的工作场景,模拟老师的日常工作,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老师的辛勤付出。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操练过程中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老师的工作辛苦,需要我们的尊重和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与老师的日常交往中表现出尊重和关爱,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
《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
课题 5.走近我们的老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增进师生情谊。

2.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的了解和理解老师,体会老师对
学生的关爱
3.树立正确对待老师表扬与批评的态度,学会与老师交流。

教学重点:深刻的了解和理解老师,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教学难点: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学会与老师交流,增进师生情谊。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说说赞美老师的诗句
2.播放歌曲《在老师身边》导入新课。

二、新课探究
活动一:交流老师和学生间的故事
教师: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陪伴我们成长。

陪我们学习,陪我们欢乐,我们和老师之间,曾经有过许多难忘的故事……
1.自由讨论:
出示和学生、老师游戏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共鸣。

2. 分享一下,你和老师之间发生过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
活动二:体会老师的关爱
1.朗诵阅读角
2.文中的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3.你还能想到日常生活中一些关于老师关心同学、辛劳工作的故事吗?(说说自己身边的老师是怎样关心自己、关心同学的)
教师:有时候我们当时不能理解或接受老师的做法,但事后发现老师是有道理的。

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教师:有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在管闲事,你是怎么想的?老师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后回答。

活动三: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教师:老师有时候也有疏忽大意或者误解你的时候。

看看下面的事例,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1.
例1:刚把地面扫干净,不知道谁又丢了纸屑,老师缺批评我扫地不认真。

真是冤枉……
2.
例2:老师好像总是喜欢让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

我也很想回答,但老师总是不点我名。

我真不服气……
3.说一说在我们的平时学习和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老师误解你的地方?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学生交流总结:当老师的批评不够恰当,或者对我们产生了误会时,我们可以向老师说明情况,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

提出建议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也要尊重老师。

布置作业:选择一位老师,看一看他的任课表,观察一下他的学校生活。

板书设计
5.走近我们的老师
我和老师的故事

学会沟通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