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操教学大纲、进度
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专业院校舞蹈啦啦操)教学大纲

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专业院校舞蹈啦啦操)教学大纲一、舞蹈啦啦操大纲说明舞蹈啦啦操教学大纲结合促进青少年素质教育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目的,通过啦啦操特有的集体团队特征,使青少年体验到理解、信赖、友情、和谐等有利于机体运动所必需的团队配合的品质。
根据2011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颁布的《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将啦啦操创编设计成为全新的校园文化体育课程;其课程遵循了安全性、健身性、时尚性、娱乐性、艺术性的五大原则。
课程结构更加符合高校体育教学,使现代体育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为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开创出新的领域,适应社会需要和学生的需求。
本课程安排在第X学年第X学期授课,每学期X学时,总课时为20学时。
二、舞蹈啦啦操教学目的与任务主要讲授舞蹈啦啦操基本技术、理论、教学方法等。
教育学生热爱体育教育事业,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积极向上、团结自信、相互包容的理念;在和谐、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树立良好的主人翁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努力提高专业教学方法,系统的学习并掌握舞蹈啦啦操的成套动作,达到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的能力,学生能独立承担啦啦操的教学、训练、竞赛等组织工作。
三、舞蹈啦啦操教学要求在执行教学大纲的同时,要根据啦啦操本项目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充实新内容,以保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
注重能力培养并贯穿整个教学当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分层教学和实习创编以及考核、表演、比赛、参与竞赛组织和社会实践等,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阔视野,为学生创造提高专业能力的机会,培养学生具有体育教师、教练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四、教学形式与学时分配舞蹈啦啦操(必修课程)教学形式与学时分配见下表:五、教学内容纲要第一部分理论内容(一)、啦啦操起源与发展。
啦啦操教学大纲、进度

啦啦操教学大纲、进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啦啦操》课程教学大纲(选项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啦啦操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由球类比赛中场休息的表演演变而来,是融健美操、舞蹈、音乐及各种技巧动作于一体的集体舞蹈,注重激情、活力和团队精神。
啦啦操超越健身操范畴,追求最棒的舞蹈动作,听凭感觉天马行空,率性自由,毫无羁绊。
既是体育的,又是娱乐的。
啦啦操分为技巧和舞蹈两大类,技巧以空中翻腾、托举、搭金字塔等惊险、刺激的表演而极具观赏性,舞蹈又分为爵士、街舞、花球三类,其中,花球表演历史最为悠久,在中国普及程度最高,CBA及一些大型体育活动都可以看到手持花球的啦啦操表演。
啦啦操主要通过团队的合作团结、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去追求一种集体荣誉,形成一种团队精神。
它还是一项向人们敞开心扉,让人感动的运动,它强调每一个位置的重要性,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她是队伍中重要的一份子,使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目标:通过啦啦操运动,可以形成完完全全的,独特的校园文化。
本课程主要讲授啦啦操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动作、创编原则和竞赛规则,介绍啦啦操运动在国际和国内发展的起源与趋势。
二、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啦啦操的发展起源和历史,掌握啦啦操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动作编排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教学能力和编排能力;在啦啦操教学过程中,结合专项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享受集体荣誉的快乐。
2、提高理论教学质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学有所用,并重点普及啦啦操在高校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啦啦操的基本动作、不同类型的啦啦操组合与套路及科学锻炼方法,参加啦啦操编排实践。
通过啦啦操成套考核,完成啦啦操的若干编排任务,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啦啦操》教学大纲

《啦啦操》教学大纲
本教学大纲介绍了啦啦操的基本知识、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啦啦操是一种运动健身项目,主要包括啦啦队员跳跃、舞蹈和呼叫口号等动作组合。
通过啦啦操的练习,可以提高体能和协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一、基本知识
1.啦啦队员的装备包括搭有彩色条纹的上衣、裙子或裤子、运动鞋、发带等。
2.啦啦操需要多人协作完成,要求队员协调配合,以达到整体效果。
3.啦啦操可以分为单人表演、双人配合和多人合作等不同形式。
4.啦啦操的内容包括音乐、舞蹈、动作、口号等,其中口号是啦啦操的灵魂之一,可体现团队精神和爱国情怀。
二、练习方法
1.啦啦操需要队员拥有良好的舞蹈技巧和耐力,因此要进行持续的基础训练,包括柔软度、肌肉力量、心肺功能等训练。
2.啦啦操需要队员协调配合,因此在练习过程中要多进行合作练习,例如练习几个团队跳跃动作或配合呼啸声等练习。
3.啦啦队员在舞蹈动作的表现中需要更加自然、灵活和鲜明的风格特点,需要融入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表演能力。
4.啦啦操的动作需要用力协调、身体协调和关节协调等,因此在练习后要进行身体放松保护和关节舒展训练。
三、注意事项
1.啦啦操需要在安全场所进行,避免受伤或地面不平造成的危险。
2.啦啦队员在练习时要注意身体的保护,避免过度劳累和失误造成的损伤。
3.啦啦队员在舞蹈动作中要注意表情和眼神的变化,以获得更好的表演效果。
4.啦啦队员在进行口号时,要使用正确的发声方法,以达到最大的呼声效果。
啦啦操教学纲要(系列六篇)

啦啦操教学纲要(系列六篇)第一篇:啦啦操基本动作介绍1. 引子动作:通过挥动手臂和跳跃起伏的身体姿势,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 手臂动作:包括向上挥动、向下挥动、左右挥动等各种手臂动作。
3. 跳跃动作:包括直跳、斜跳、交叉跳等各种跳跃动作。
4. 身体协调动作:通过身体的转动、摆动等动作,增加舞蹈的美感和艺术性。
第二篇:啦啦操队形编排技巧1. 单行队形:队员按照一条直线排列,保持整齐划一的队形。
2. 双行队形:队员分成两行排列,队形更加宽敞,增加观赏效果。
3. 并行队形:队员分成两个或多个小队,各小队在平行的方向上行进。
4. 交叉队形:队员分成两个或多个小队,各小队在交叉的方向上行进,增加观众的惊喜感。
第三篇:啦啦操训练要点1. 身体柔韧性训练:进行拉伸、扭转等身体柔韧性训练,以增加舞蹈动作的灵活性。
2. 身体平衡性训练:进行站立平衡、行走平衡等身体平衡性训练,以保持舞蹈动作的稳定性。
3. 身体协调性训练:进行手脚协调动作、身体协调动作等身体协调性训练,以提高舞蹈动作的流畅性。
4. 耐力训练:进行有氧运动、持续跳跃等耐力训练,以增强舞蹈表演的持久力。
第四篇:啦啦操音乐选择与配合1. 音乐选择:选择欢快、活泼的音乐作为啦啦操的背景音乐,以增加气氛和舞蹈的活力。
2. 音乐配合:根据啦啦操的节奏和动作,合理安排音乐的节拍和曲调,使音乐与舞蹈动作相互呼应。
第五篇:啦啦操表演技巧1. 眼神交流:队员之间通过眼神交流,保持整体的统一感和默契度。
2. 面部表情: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表达出舞蹈的情感和形象特点。
3. 身体语言:通过身体的姿势和动作,传达出舞蹈的动感和力量感。
4. 舞台布局:合理利用舞台空间,展示出队形编排和动作的美感。
第六篇:啦啦操比赛注意事项1. 动作准确性: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整齐度,避免出现错误和混乱的情况。
2. 队形划一性:保持队形的整齐划一,使整个队伍看起来更加统一。
3. 舞蹈氛围:创造良好的舞蹈氛围,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舞蹈表演中。
啦啦操教学大纲

啦啦操教学大纲一、引言啦啦操,作为一种集体操和舞蹈运动的形式,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个人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详细的啦啦操教学大纲,旨在帮助教练或者组织者在开展啦啦操教学活动时有一个清晰的指导框架。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啦啦操的兴趣,提高参与度;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柔韧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适用人群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均可参与。
四、教学内容1. 基础动作训练a. 身体热身运动:舒展四肢、颈椎、腰部等,预防受伤;b. 基本站姿和步法:直立,脚并拢,保持身体平衡;c. 手臂动作:上举、下压、挥动等基本动作;d. 脚步动作:前进、后退、转身等基本步法;e. 手脚步配合动作:将手臂和脚步动作进行组合。
2. 编排音乐和舞蹈动作a. 音乐选择: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的音乐;b. 动作设计:将基础动作进行编排,创造出富有节奏感和视觉美感的动作序列;c. 舞蹈组合:将各个动作进行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啦啦操舞蹈。
3. 团队合作训练a. 配合练习:通过配合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默契;b. 分工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部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c. 排练演出:进行集体排练和表演,增加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练或高级学生进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模仿;2.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互相学习和配合;3. 个别指导:教练或助教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动作;4. 反复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巩固动作的掌握和运用;5. 集体排练:进行集体排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评估教练或助教可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2. 观察学生在合作练习中的团队合作精神;3. 观察学生在音乐和舞蹈动作编排中的表达能力;4. 观察学生在集体排练和表演过程中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啦啦操教学纲要(系列六篇)

啦啦操教学纲要(系列六篇)
第一篇:啦啦操基础知识
- 简介:本篇将介绍啦啦操的基础知识,包括定义、起源和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 目标:让学员了解啦啦操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第二篇:啦啦操动作技巧
- 简介:本篇将介绍啦啦操的基本动作技巧,包括手臂动作、腿部动作和身体协调等方面的内容。
- 目标:让学员学会基本的啦啦操动作,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组合和编排。
第三篇:啦啦操音乐选取与配合
- 简介:本篇将介绍啦啦操音乐的选取与配合技巧,包括节奏感、舞蹈风格和音乐编排等方面的内容。
- 目标:让学员了解如何选取适合的音乐并将其与啦啦操动作进行配合,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第四篇:啦啦操表演编排与训练
- 简介:本篇将介绍啦啦操表演编排与训练技巧,包括节目构思、队形变换和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 目标:让学员学会进行啦啦操表演的编排与训练,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和舞蹈水平。
第五篇:啦啦操比赛规则与裁判标准
- 简介:本篇将介绍啦啦操比赛的规则与裁判标准,包括比赛项目、计分规则和裁判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 目标:让学员了解啦啦操比赛的规则和标准,为参加比赛做好准备。
第六篇:啦啦操安全与伤病预防
- 简介:本篇将介绍啦啦操的安全与伤病预防知识,包括动作技巧注意事项、热身与拉伸方法和常见伤病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 目标:让学员了解啦啦操运动中的安全问题和常见伤病预防方法,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以上为《啦啦操教学纲要(系列六篇)》的大致内容概述,通过系统研究这六篇文档,学员将全面了解啦啦操的基础知识、动作技巧、音乐配合、表演编排、比赛规则和安全预防等方面的内容,提升自己在啦啦操领域的综合素质。
啦啦操教学大纲进度

《啦啦操》课程教学大纲(选项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啦啦操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由球类比赛中场休息的表演演变而来,是融健美操、舞蹈、音乐及各种技巧动作于一体的集体舞蹈,注重激情、活力和团队精神。
啦啦操超越健身操范畴,追求最棒的舞蹈动作,听凭感觉天马行空,率性自由,毫无羁绊。
既是体育的,又是娱乐的。
啦啦操分为技巧和舞蹈两大类,技巧以空中翻腾、托举、搭金字塔等惊险、刺激的表演而极具观赏性,舞蹈又分为爵士、街舞、花球三类,其中,花球表演历史最为悠久,在中国普及程度最高,CBA及一些大型体育活动都可以看到手持花球的啦啦操表演。
啦啦操主要通过团队的合作团结、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去追求一种集体荣誉,形成一种团队精神。
它还是一项向人们敞开心扉,让人感动的运动,它强调每一个位置的重要性,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她是队伍中重要的一份子,使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目标:通过啦啦操运动,可以形成完完全全的,独特的校园文化。
本课程主要讲授啦啦操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动作、创编原则和竞赛规则,介绍啦啦操运动在国际和国内发展的起源与趋势。
二、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啦啦操的发展起源和历史,掌握啦啦操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动作编排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教学能力和编排能力;在啦啦操教学过程中,结合专项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享受集体荣誉的快乐。
2、提高理论教学质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学有所用,并重点普及啦啦操在高校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啦啦操的基本动作、不同类型的啦啦操组合与套路及科学锻炼方法,参加啦啦操编排实践。
通过啦啦操成套考核,完成啦啦操的.若干编排任务,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难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新思路、新方法。
啦啦操教学纲要(系列六篇)

啦啦操教学纲要(系列六篇)第一篇:概述1.1 啦啦操的定义啦啦操是一项结合了体操、舞蹈、音乐和口号的团体表演艺术。
它起源于美国的校园体育活动,现已成为一项国际性的体育运动。
1.2 啦啦操的目的啦啦操旨在培养参与者的团队精神、领导力、自信心和表演技巧,同时也起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
第二篇:教学计划2.1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纲要,学生将能够掌握啦啦操的基本动作、技巧和团队配合,能够独立完成一段简单的啦啦操表演。
2.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动作、队形变化、口号、舞蹈和表演技巧。
2.3 教学安排教学安排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包含两个课时,共计12个课时。
第三篇:基本动作3.1 动作分类基本动作包括跳步、踢腿、挥手、扭摆等。
3.2 动作要领每个动作都要注意身体的协调性、力度和节奏感。
第四篇:队形变化4.1 队形分类队形变化包括直线、曲线、圆形、方形等。
4.2 变换要领队形变换要注意队员之间的配合和速度,保持队形的整齐和流畅。
第五篇:口号5.1 口号的作用口号是啦啦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表演效果。
5.2 口号的练习学生需要反复练习口号,提高发音的准确性和力度。
第六篇:表演技巧6.1 表演技巧的重要性表演技巧是啦啦操表演成功的关键,包括表情、舞步、互动等方面。
6.2 表演技巧的培养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表演,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
总结通过本教学纲要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啦啦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为成为一名出色的啦啦操运动员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啦啦操》课程教学大纲
(选项课)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啦啦操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由球类比赛中场休息的表演演变而来,是融健美操、舞蹈、音乐及各种技巧动作于一体的集体舞蹈,注重激情、活力和团队精神。
啦啦操超越健身操范畴,追求最棒的舞蹈动作,听凭感觉天马行空,率性自由,毫无羁绊。
既是体育的,又是娱乐的。
啦啦操分为技巧和舞蹈两大类,技巧以空中翻腾、托举、搭金字塔等惊险、刺激的表演而极具观赏性,舞蹈又分为爵士、街舞、花球三类,其中,花球表演历史最为悠久,在中国普及程度最高,CBA及一些大型体育活动都可以看到手持花球的啦啦操表演。
啦啦操主要通过团队的合作团结、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去追求一种集体荣誉,形成一种团队精神。
它还是一项向人们敞开心扉,让人感动的运动,它强调每一个位置的重要性,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她是队伍中重要的一份子,使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目标:通过啦啦操运动,可以形成完完全全的,独特的校园文化。
本课程主要讲授啦啦操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动作、创编原则和竞赛规则,介绍啦啦操运动在国际和国内发展的起源与趋势。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啦啦操的发展起源和历史,掌握啦啦操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动作编排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教学能力和编排能力;在啦啦操教学过程中,结合专项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享受集体荣誉的快乐。
2、提高理论教学质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学有所用,并重点普及啦啦操在高校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啦啦操的基本动作、不同类型的啦啦操组合与套路及科学锻炼方法,参加啦啦操编排实践。
通过啦啦操成套考核,完成啦啦操的
若干编排任务,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难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新思路、新方法。
四、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五、教学大纲内容
(一)理论部分
1、基础理论
(1)体育的概念与功能。
(2)啦啦操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3)我院体育工作概况及体育课有关规定。
2、专项理论
(1)啦啦操概述。
(2)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的发展趋势。
(3)舞蹈啦啦操基础知识。
(4)技巧啦啦操基础知识。
(5)啦啦操创编原则。
(6)啦啦操竞赛规则简介。
(二)实践部分
1、基本技术
(1)基本动作
A:基本手臂动作(32个手位)
上M、下M、平举w、高举V、下举V、T、斜举T、小T、直臂平举X、高举X、下举x、屈臂X、X、上举A、下举A、屈臂A、上举H、下举H、小H、L、倒L、K、side K、R、大弓箭、小弓箭、旗兵1、旗兵2、旗兵3、旗兵4、旗兵5、旗兵6。
B: 基本下肢动作
立正站、军姿站、弓步站、侧弓步站、锁步站、吸腿站。
C: 基本跳步
分腿小跳、分腿大跳、C 跳。
(2)啦啦操花球组合成套动作
内容:《啦啦操》花球组合
(3)学生自编啦啦操花球组合队形
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严格按照创编原则进行编排,充分发挥集体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队形创新。
2、身体素质
(1)专项身体素质
A: 柔韧练习
B: 控制练习
C: 力量练习
D: 协调灵巧练习
E: 耐力练习
F: 爆发力练习
(2)基本身体素质:“C”跳、分腿跳、大踢腿。
六、教学进度与考核的内容、方法及评分标准
第一学期啦啦操选项课
(一)教学进度表
(二)考核的内容、方法及评分标准
1、成绩评定分值结构
(1)理论知识:满分 10分
(2)身体素质:满分 10分
(3)平时成绩:满分 20分
(4)技术部分:满分 60分
2、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1)理论知识(10分)
(2)身体素质(10分)
测试学生握力与体重,计算该学生握力体重指数,即握力体重指数=握力(公斤)/体重(公斤)×100,评分标准见下表:
(3)平时成绩(20分)
从学生上课出勤情况与学习态度两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学习态度指学生课堂表现是否积极、认真以及学习进步程度情况;迟到一次扣2分,早退一次扣3分,旷课一次扣5分,扣完平时成绩分数为止。
(4)技术部分( 60分)
①啦啦操花球组合成套评分标准(40分)
36—40分:整体表演流畅、主题鲜明,有朝气、有特色,动作表演到位、有力度,表演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32—35分:整体动作表演比较流畅,节奏感较强,表现力较好。
28—31分:动作表演不流畅,节奏感不强,感召力一般。
24—27分: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
23分以下:不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
② 学生自编花球组合队形评分标准(20分)
18—20分:全套动作顺利、流畅,整体协调性强,动作一致,节奏感强,感召力强,动作规范,符合啦啦操队形创编的技术性原则,合理利用所学知识。
16—17分:全套队形编排顺利、流畅,整体协调性较强,符合啦啦操的技术性原则。
14—15分:符合啦啦操队形编排的技术性原则,能顺利完成全套动作,动作整体性表演较差,表现力一般,感召力一般,动作技术应用较合理。
12—13分:能顺利完成全套动作,编排整体配合一般。
11分以下:队形编排不合理
第二学期啦啦操选项课(一)教学进度表
(二)考核的内容、方法及评分标准
1、成绩评定分值结构
(1)理论知识:满分 10分
(2)身体素质:满分 10分
(3)平时成绩:满分 20分
(4)技术部分:满分 60分
2、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1)理论知识(10分)
(2)身体素质(10分)
1分钟仰卧起坐或1分钟跳绳,评分标准见下表:
(3)平时成绩(20分)
从学生上课出勤情况与学习态度两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学习态度指学生课堂表现是否积极、认真以及学习进步程度情况;迟到一次扣2分,早退一次扣3分,旷课一次扣5分,扣完平时成绩分数为止。
(4)技术部分( 60分)
① 啦啦操爵士组合评分标准(40分)
36—40分:整体表演流畅、主题鲜明,有朝气、有特色,动作表演到有力度,表演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32—35分:整体动作表演比较流畅,节奏感较强,表现力较好。
28—31分:动作表演不流畅,节奏感不强,感召力一般。
24—27分: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
23分以下:不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
② 学生自编啦啦操评分标准(20分)
18—20分:全套动作顺利、流畅,整体协调性强,动作一致,节奏感强,感召力强,动作规范,符合啦啦操创编的技术性原则,合
理利用所学知识。
16—17分:全套动作顺利、流畅,整体协调性较强,动作较一致,节奏感较强,感召力较强,动作规范,符合啦啦操的技术性
原则。
14—15分:符合啦啦操创编的技术性原则,能顺利完成全套动作,动作整体性表演较差,表现力一般,感召力一般,动作技术应用
较合理。
12—13分:能顺利完成全套动作,整体配合一般。
11分以下:动作编排不合理。
七、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 张巧著.啦啦操基础教程与指导.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2] 马鸿韬主编.啦啦操运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徐中秋,邱建刚主编.国际全明星啦啦操竞赛评分规则.陕西:电子
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