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诞生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诞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在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市场机制经济的逐步确立,中国社会主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
这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创造了一个发展的舞台。
本文将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以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定义民族资本主义,是指一种局部范围内或某个企业、行业内,由本国企业家、本国民族经济力量形成的私人资本组织形式。
在西方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民族资本主义早已形成。
例如,美国的“美国制造”和德国的“德国制造”均代表了该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
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指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中国的本土企业家、本土投资者自主投资创业,或是把外来资本转化成本土资本,形成具有本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产业投资方式。
这种模式与外来资本这一新经济形式相异,因其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影响,被称为是中国特色的民族资本主义。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源于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
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改革,中国企业家得以成为新兴市场的中坚力量。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企业的所有权归于国家所有,企业的所有决策均由中央政府进行,因此,企业家的发展机会和市场机会较少。
而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逐渐转向市场化,国家逐渐将企业的所有权交给了民间经济,企业家不再是社会舆论的对象,而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
在90年代以来,民间资本进入京沪等地的一些新兴产业,这些企业迅速崛起,形成了一些全国性的巨型民营企业,如海尔和华为等。
到了21世纪初,中国的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的迅速结合,带动了中国经济和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
同时,中国对于吸引国外投资打开了大门,外资也进驻在中国,这些外资企业加速了中国全球化进程,也成为中国民族企业的崛起的客观动力。
这些新生的企业,以其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呈现出了特有的民族性格和国际性格。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1、产生,19世纪60~90年代,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迈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工业发展到创造条件清政府鼓励民间办厂;〔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3、短暂繁荣: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前期有的发展,后期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打击,排挤下,日趋委琐。
5、新生: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使民族工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改革开放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民族工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1、五四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乐于奉献的精神、敢于斗争、坚持斗争的精神。
2、长征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
3、创新精神: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三、中外几次重大的思想运动及影响。
历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1、欧洲近代思想解放有两次:①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反教权、反专制、为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①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基础。
②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奠定了基础。
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理论上的准备。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夏秋冬.

年代 地点 产生途径 投资人 著名 企业 概况
19世纪60、70年代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两条途径 官僚、地主、商人 、买办、华侨等
上海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 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投资资本额;主要分布的部门
一 、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的 产 生
特点
轻工业为主,分布于沿海地区 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
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三 、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进 一 步 发 展
特点
1、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 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仍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发展程度有 限。 3、在一些主要部门,外国资本仍超过民族资本, 在资金、技术、原材料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国。 4、自然经济仍占优势。
观察右图, 请你说出三 者之间的关 系,并分析 民族资本主 义两面性的 原因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企 业
反对 依赖
压制 技术
外国 资本 反殖 反封 封建 制度
规模小 数量少
软弱 妥协
依赖
反对
束缚
压迫
有人说“中国的资本主义是 欧风美雨的产物”。你同意这些 观点吗?
根据以上材料的内容发挥想象力,设想 “如果你是一名生活在厦门的纺织手工业者, 你会发现自己及周围的人和事,在鸦片战争前 后有什么变化?”
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作用,“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 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观察下面两幅图,请 你归纳出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在进一步发展 时期的特点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概况
纺织工业:1913年前,全 国共有231个工厂,资本 3254万元,到1920年增至 475个工厂,资本达8275 万元;纺纱也1913年纱锭 比1919年增加180%。1919 年厂丝出口额比1913年增 加168%。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甲午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短暂的春天”;抗战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遭到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凋谢萎缩。
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手工工场的出现。
以丝织业为例,“机户”开设“机房”,雇用“机工”劳动,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产生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竞相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也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制度上的束缚和障碍。
革命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4民族资本主义遭到沉重打击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抗战爆发后,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掠夺,历尽艰险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本灭毁,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
5民族资本主义凋谢萎缩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凋谢萎缩,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
之后,美国大量对华进行商品输出,排挤了国货。
有人称这一条约为“新二十一条”。
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第10课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二)、初步发展
1、时间: 19世纪末 ①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使自然经济 2、原因 进一步瓦解 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①投资增多,企业增加,规模扩大 3、概况 ②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4、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戊戌变法
阅读材料回答:为什么19世纪末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会得到初步发展呢?
被炸毁的商务印书馆
被日本兴中公司吞并的龙烟炼铁厂
日军从沦陷区掠夺的大批物资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字
说明了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近代中国的最大一家民 族烟草企业。1927年全盛时职工达万余人。此后在 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下开始衰退,出现 连年亏损的局面。1937年宋子文乘人之危,强迫低 价收买公司股票,从而控制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著名实业家
张謇
大生纱厂 周学熙 南张北周
【学思之窗】
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 年代中期又很快衰落下去?
火花是火柴盒上的贴画,这一组火花反映了 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民族资产阶级的什么精神?
(三)、“短暂春天”
1、含义 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 2、发展原因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扫除 了一些障碍 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③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④有识之士倡导“实业救国” 3、发展概况
(04辽宁广东8)甲午战争以后,国内 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 直接原因是 A. 西方科技的传播 B. 重商思潮的影响 C. 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 改良思想的推动
((07海南历)13.1901~1905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数显著增 加。其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B.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民族资本主义专题

民族资本主义专题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它的产生,一方面受洋务运动的刺激,另一方面也是外国资本主义影响的结果。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扩大了商品市场,形成了劳动力市场,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货币财富,从而客观上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生产方式来看,中国既有封建生产方式,也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国开始融人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大潮中,半封建社会形成。
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势力相勾结,共同压迫民族资本主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从政治上看,中国产生了资产阶级这一新的政治力量,他们开始领导中国人民与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斗争,中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民族资本企业产生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多数为一些地主、官僚、士绅、商人、买办投资创办;②这些企业主要限于轻工业和小规模的机器修造及采矿业,而且投资较少,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这些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封建自然经济较早解体的上海、广州、天津等通商口岸或邻近通商口岸的地方;③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联系。
2.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曲折发展:《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之后有了比较快的发展,1912—1919年出现了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此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
这一时期还产生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工业经济。
认识: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工业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它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其主要特点有:①民族工业的发展以轻工业为主,小工厂多,大工厂少,表明中国民族工业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②中国的民族工业虽然较前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但仍然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③中国的民族工业是趁欧美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压迫的空隙发展起来的,因而这种发展只能是暂时的、畸形的。
高中历史考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考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1)甲午中日战争后,掠夺性的投资成为帝国主义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同时商品输出仍然在继续扩大,加剧了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在客观上也使中国城乡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条件。
(2)甲午战败,清政府面临巨额赔款。
为扩大财源,解决财政问题,迫使清政府减轻和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许多人认为“创办实业”是救国的良策,积极投资办厂。
2.初步发展的表现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总投资额为1200多万元,平均每年设厂15家以上。
不仅原来基础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业。
其中,棉纺织业的发展尤其突出,1899年全国自办纱厂的纱锭总数比1895年增加近一倍。
不过,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和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举步维艰。
3.初步发展的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壮大,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要求,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想通过变法的道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
(2)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意义。
(3)资产阶级上层中的一些人倡导“实业救国”。
二、实业救国思想的发展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以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盛行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代表人物有张謇、张东荪等。
①在洋务运动时期,郑观应兴办实业,提倡“商战”,他认为发展商业能够富国,富国就能御侮,从而达到救国的目的。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定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定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指在中国国内发展起来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它在中国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并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特点。
它与西方资本主义不同,既不是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国有经济,而是在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经济模式。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改革进程。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选择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一发展道路既保留了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地位,又允许了私营经济的发展。
这种经济体制的转变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之一是国家和市场的有机结合。
在中国,国家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调节作用。
国家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手段来引导经济发展,同时也通过监管和规范市场行为来维护市场秩序。
这种国家和市场的有机结合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既有计划性和指导性,又具有市场竞争和活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另一个特点是民营企业的兴起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企业的兴起不仅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活力,也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国际竞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体现在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弘扬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视培养和引进企业家人才,鼓励和支持创业创新。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他们通过创新和创业实现了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成功经验和精神鼓舞了更多的人投身于创业创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体现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推动了国有企业的转型和升级。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改革,国有企业逐渐实现了市场化经营,提高了效益和竞争力,同时也为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的维护做出了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获得新生
原因
一五计划时国家对农工商进行了三大改造
1953---1956(三大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 高潮,至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了 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体 系的建立,民族工业获得了新生。
二、初步发展
原因
1、甲午战争后列强输出资本,进一步瓦 解自然经济; 2、 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 设厂限制
19世纪末 资本总额和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近代化上升到政治制度层面
年代
表现
影响
三、短暂春天
原因
①辛亥革命的影响 ②提倡国货,反对日货群众运动 ③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侵略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①全国基本统一 ②“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鼓励发 展 工业部门增多、产品出口国外、国民生产 总值增长。 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一定物质基础
五、日益萎缩
年代 原因
1937---1945(抗战十年)
①全面战争的破坏 ②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③官僚资本的压榨 日益萎缩: 1、沦陷区:损失惨重,几近吞并 2、国统区:惨遭压榨,大量停产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忽如一夜 春风来 无可奈何 花落去 小荷才露 尖尖角
夹缝产生
陷入绝境 较快发展
日益萎缩
千呼万唤 始出来
1、(11山东)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 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期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行业 矿冶业 机器业 3 纺织业 ? 食品工业 其他工业 100 153 数量(家)72
A、2
B、31
C、73
D、193
D
2、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 “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C
3.“百年张裕,历久弥香”作为山东知名的 百年老字号品牌,张裕葡萄酒公司能维持和发 展下来的主要原因不可能包括 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 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其发展提供了契 机 B.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奖励实业的措施, 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C.民国政府鼓励创办轻工业的政策和日 本殖民者的扶植利用,为其发展提供了动力 D.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公私合营的经营 方式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富民政策,为其发展注 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一、产生
原因 年代 地点
1、外商刺激;2、洋务派诱导
19世纪60、70年代
(注意中国无产阶级产生的时间)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官僚、地主、商人
投资人
上海发昌机器厂(方举赞、孙德英)、 广 著名企业 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源)、天津贻 来牟机器磨坊、张裕葡萄酒厂(张弼士 )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受本 特点 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
=
大米0.000 000 001 85
六、陷入绝境
年代
1946---1949(解放战争时期)
①战火破坏 ②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排挤国货 ③官僚资本经济垄断 ④国民政府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通 货膨胀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原因
结果
七、恢复发展
年代 原因 结果
1949---1952(建国初期)
结果
六、陷入绝境
年代
1946---1949(解放战争时期)
①战火破坏 ②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排挤国货 ③官僚资本经济垄断 ④国民政府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通 货膨胀
原因
结果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
1937 1938
=
= = =
=
1939
1943 人们不得不携 带大捆大捆的钱前 往抢购日用品…… 1945 1948
4.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 通,主要是因为 A.“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 B.科技水平严重滞后 C.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录
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间、原因、地点、 投资人、代表、特点) 2、初步发展(时间、原因、表现、影响) 3、短暂春天(时间、原因、表现、结果、影 响) 4、较快发展(时间、原因、表现、影响) 5、日益萎缩(时间、原因、结果) 6、陷入绝境(时间、原因、结果) 7、恢复发展(时间、原因、结果) 8、获得新生(时间、原因、结果)
年代
结果
本课小结
较快发展 日益萎缩 陷入绝境 恢复发展 获得新生
短暂春天
初步发展 夹缝产生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甲午战争后) 1912—1919年: (一战期间) 1927—1937年: (国民政府统治 前十年) 1937—1945年: (抗战时期) 1945—1949年: (解放战争时期)
1912---1919 办厂数量、投资总额增加。轻工业发展 较快。 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 工业迅速萧条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壮大---五四运动 中国革命开始向新民主主义过渡
年代
表现
结果 影响
四、较快发展
年代 原因 表现 影响
1927---1937(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