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新文化运动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四提倡 四反对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陈 独 主 秀
要 代 表 人 物 鲁
迅
李 大 钊
胡 适
自学指导三3分钟 自学检测三3分钟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 》 上发表 《庶民的胜利》 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颂扬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陈独秀 李大钊 E.主要代表人物 鲁迅 胡适
F.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略)
第9课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分钟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标志;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基本内容; 3、十月革命后的新文化运动; 4、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自学指导一 2分钟
1. 兴起背景ຫໍສະໝຸດ 自学检测一1分钟1. 兴起背景 A.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极力推行 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B. 帝国主义 支持 袁世凯尊孔复古 封建余孽 的反动政策 保皇分子
1918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 《每周评论》 创办了___________
自学指导四: 2分钟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自学检测四(2分钟)
资产阶级 a.1917年十月革命前:
b.1917年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
性质: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课堂小结(2分钟)
1915 陈独秀 A.兴起标志 : 上海创办《新青年》 B.口号: “民主” “科学” C.主要阵地:《新青年》 D.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自学指导二3分钟
A.兴起标志 :
B.口号:
C.主要阵地:
D.内容:
E.主要代表人物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前期
标志: 口号: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民主和科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内容:
四个提倡 四个反对
20世纪初国民的思想
提倡民主 封建思想仍旧根深蒂固
《药》对“人血馒头”的描写: 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地说 : “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cuō)起这 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 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ǎo)开了,焦皮里面窜 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 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 —鲁迅《药》节选
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李大钊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 结果: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马克思主义
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 革命推进一个新时期。
列宁主义。——毛泽东
三、评价新文化运动
他们打碎了身上的枷锁,
如春雷一般, 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1)“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中国人进行了什么探索?
洋务运动
(2)“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中国人进行了什么探索?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中国人又进行了什么探索?
新文化运动 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 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4)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
背景:
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 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 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庶民的胜 后期 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每周评论》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每周评论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每周评论》 意义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9课 课
新文化运动
■兴起 兴起 ■内容 ■评价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1.背景 背景
新 旧 思 潮 发 生 激 烈 冲 突 袁世凯实现 独裁专制, 民 ,
西方传入的 民主、自由、 民主、自由、 、
• 开始标志 开始标志—
知 识 归 纳
•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 年陈独秀在上海 创办《青年杂志》 创办《青年杂志》 新青年》 • 《新青年》
三、小 结
兴起标志 1915年 《新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 新青年》 旗帜(口号) 民主 民主” 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旗帜(口号)“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主要阵地 新 代表人物 文 化 前期 运 动 内容 《新青年》杂志 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 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 化,反对旧文学。 反对旧文学。
饿到第六天,她的母亲不忍心了, 饿到第六天,她的母亲不忍心了,劝她父亲干脆送点毒 药进去,早早“成全”算了。她父亲却说: 药进去,早早“成全”算了。她父亲却说: 你要晓得我们县里的乡风。凡是绝粒殉节的, “你要晓得我们县里的乡风。凡是绝粒殉节的,都是 要先报官。因为绝粒是一项难能而又顶可贵的事, 要先报官。因为绝粒是一项难能而又顶可贵的事,到了 临死的时候,县官还要亲自去上香敬酒,行三揖的礼节, 临死的时候,县官还要亲自去上香敬酒,行三揖的礼节, 表示他敬重烈女的意思,好教一般妇女都拿来做榜样。 表示他敬重烈女的意思,好教一般妇女都拿来做榜样。 有这个成例在先,我们也不能不从俗。 有这个成例在先,我们也不能不从俗。阿毛绝粒的第二 我已托大勇爷禀报县官了。现在又叫她服毒, 天,我已托大勇爷禀报县官了。现在又叫她服毒,那服 过毒的人,临死的时候,脸上要变青黑色, 过毒的人,临死的时候,脸上要变青黑色,有的还要七 窍流血。县官将来一定是要来上香 的,他是常常验尸的 窍流血。 如何能瞒过他的眼?这岂不是有心欺骗父母官吗? 人,如何能瞒过他的眼?这岂不是有心欺骗父母官吗? 我如何担得起? 我如何担得起?” 阿毛在第七天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 阿毛在第七天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上题四个大 ——余杰 字—一“贞烈可风”。 一 贞烈可风” 余杰
第9课《新文化运动》(共46张PPT)

思想文化
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 尊孔复古逆流
矛盾激化 两不相容
直接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6年改称《新青年》
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指导思想 (4)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巩固:与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相比,前 期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深入钻研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B、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思想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
探究二: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动摇封建思想统治
弘扬民主科学思想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自己的饭碗。
教员:“老爷们请起立” 众生:(懒懒散散地做动作) 教员:“老爷们好!”
众生:(齐声)“大人好!”
教员:“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齐声)“升官发财!”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然 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 故允为担任。” 1916年12月 22日,蔡元培抱着整顿、改革 北大的宗旨和决心,迎难而上, 赴京就任北大校长的职务。
德先生——Democracy——民主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民主理念 赛先生——Science——科学 ——自然科学、科学精神
民国初年,北京《中 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 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 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 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 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 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 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 时的心情 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第9课新文化运动

迅鲁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 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 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摘自《新青年· 狂人日记》
胡适(1891一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学者。1910年留学 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 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 影响。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参 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 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 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
宣传马克思主义
[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新青年》。
1915年《新青年》 刚出版时,销量有 限,仅有1000份, 第二年便成为抢手 货,销量高达1.5万 份。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 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白话文:《蝴蝶》——胡适
胡适提倡以白话文代 替文言文,强调写文章 “须言之有物”。文章 文 体 自由 , 形 式 自由 , 这样可以注入新的内容 和新的精神。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陈 独 秀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 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 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1915年9月,在上海 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 ( 一年后改名《新青 年》) 。 1917 年初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1918 年12 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这 期间,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 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 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 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人之 一。1919 年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接受和宣传马 克思主义。
第9课___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
事件 项目 时间 派别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阶级 思想 主张 目的 学习西 方内容 哪一方面 近代化 意义 相同点
1.(1)根据上述表格回答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是 (2)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启性事件是
陈旭麓: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 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 现的. 2.结合表格和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 征婚启事,上面写着: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 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 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秀才:
乌黑头发,无麻子, 脚不大,周正
实际: 乌黑,头发无, 麻子, 脚不大周正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1915
NEWS
1915年 中国
(1)先进知识分子的探索并没有找到真正救国 之路,______让中国看到了希望.
(2)一战结束,并没有给世界带来和平,对 _______向往是当时世界革命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后 期内容
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
列宁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前期: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江南制造总局
《时务报》
武昌起义首义地
新青年
(1)图1反映的是什么事件?(1分)它在近 代中国有什么地位?(1分) (2)图2反映的是什么事件?(1分)它有什 么重大意义?(1分)
图1江南制造总局
图2《时务报》
图3 武昌起义首义地
图4 新青年
(3)图3反映的是什么事件?(1分)它为什 么被称为中国进入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1分) (4)图4反映的是什么事件?(1分)它“新” 在哪里?(1分) (5)请你为上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1分)
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应用

五 当确 今评 社价 会新
章 的文 价化 值运 动
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
新文化运动在批判 传统文化时存在偏 激和片面的倾向, 对传统文化的价值 缺乏全面认识,同 时也忽视了传统文 化的积极因素。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 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促进了科学、民主等现 代观念的传播。
新兴的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西方思想文化传播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被迫开放国门,西方思想文化随之传入。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改革尝试,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引进。 一批留学生和知识分子走出国门,亲身感受西方文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传统价值观念动摇
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传 播,传统的儒家伦理道 德观念受到挑战。 民主、科学、自由、平 等等西方价值观念逐渐 深入人心。 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反思 传统文化,寻求新的价 值观念和文化认同。
推动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写作
文学革命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发生,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创作的 主要语言,使文学更加贴近人民群众 的生活。
新文学的繁荣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新文学作品大 量涌现,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 体裁,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引进西方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交流
弘扬科学精神 倡导民主精神 推动文化创新 促进国际交流 积极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方法的应用,提高公众的科学素 养和创新能力。 鼓励文化创新和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动公民参与和社会监督,促进政府决策的 科学化和民主化。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促 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章 的文 价化 值运 动
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
新文化运动在批判 传统文化时存在偏 激和片面的倾向, 对传统文化的价值 缺乏全面认识,同 时也忽视了传统文 化的积极因素。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 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促进了科学、民主等现 代观念的传播。
新兴的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西方思想文化传播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被迫开放国门,西方思想文化随之传入。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改革尝试,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引进。 一批留学生和知识分子走出国门,亲身感受西方文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传统价值观念动摇
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传 播,传统的儒家伦理道 德观念受到挑战。 民主、科学、自由、平 等等西方价值观念逐渐 深入人心。 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反思 传统文化,寻求新的价 值观念和文化认同。
推动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写作
文学革命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发生,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创作的 主要语言,使文学更加贴近人民群众 的生活。
新文学的繁荣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新文学作品大 量涌现,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 体裁,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引进西方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交流
弘扬科学精神 倡导民主精神 推动文化创新 促进国际交流 积极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方法的应用,提高公众的科学素 养和创新能力。 鼓励文化创新和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动公民参与和社会监督,促进政府决策的 科学化和民主化。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促 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9课-新文化运动

⑤主要阵地: 《新青年》
鲁迅
胡适
③指导思想(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课本P41)
1、前期内容:资产阶级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P41)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后期内容(发展):1918年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 适
旧道德 新道德 (“打倒孔家店”)
旧道德:
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历代 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返回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鲁迅:《狂人日记》是第一篇白 话小说
新世纪的曙光
学习西方 辛亥革 1911年 资产阶级 政治制度 命 10月10 革命派 (革命) 日 学习西方 新文化 1915年 进步知识 思想文化 运动 分子
孙中山
推翻了两千多年 的封建帝制,使 民主共和观念深 入人心。
陈独秀、 是一次思想大解 李大钊、 放运动,传播了 胡适、 马克思主义。 鲁迅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单元小结
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 2
本大总 统躬膺重任,早 作夜思,以为政 体虽取革新,而 礼俗要当保守。 环球各国,各有 所以立国之精神, 秉诸先民,蒸为 特性。中国服循 圣道,自齐家、 治国、平天下, 无不本于修身。 ――《中国近代史 资料选编》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 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 改名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 主要思想阵地。 返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返回
鲁迅
胡适
③指导思想(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课本P41)
1、前期内容:资产阶级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P41)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后期内容(发展):1918年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 适
旧道德 新道德 (“打倒孔家店”)
旧道德:
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历代 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返回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鲁迅:《狂人日记》是第一篇白 话小说
新世纪的曙光
学习西方 辛亥革 1911年 资产阶级 政治制度 命 10月10 革命派 (革命) 日 学习西方 新文化 1915年 进步知识 思想文化 运动 分子
孙中山
推翻了两千多年 的封建帝制,使 民主共和观念深 入人心。
陈独秀、 是一次思想大解 李大钊、 放运动,传播了 胡适、 马克思主义。 鲁迅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单元小结
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 2
本大总 统躬膺重任,早 作夜思,以为政 体虽取革新,而 礼俗要当保守。 环球各国,各有 所以立国之精神, 秉诸先民,蒸为 特性。中国服循 圣道,自齐家、 治国、平天下, 无不本于修身。 ――《中国近代史 资料选编》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 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 改名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 主要思想阵地。 返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返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2、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开始,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宣传 ( )
A、民主和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新道德和新文学
D、西方自然科学
2021-3-4
xxx
23
3、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 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
主要是就其( )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2021-3-4
xxx
1
阶层
何种
运动?
农民阶层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层 洋务运动
救国 方式 改朝换代
引进技术
结果
资产阶级 维新派
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建立资本
革命派 2021-3-4
xxx
主义制度
2
1、记住新文化运动的时间、人物、
性质、旗帜、前后期的内容、意
2021-3-4
xxx
16
请说出你的还 没解决的疑问?
2021-3-4
xxx
17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民族 资产阶级的三个派别纷纷探索救国救 民的方案,你知道是哪三个派别吗? 他们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分别进行了 什么运动?
你会吗?
2021-3-4
xxx
18
派别
救国运动
这三派除了都属于资产阶级以外, 在其任务上还有没有共同点?
2021-3-4
xxx
5
新文化运动(前期)
时间 主要 创办 撰稿 口号 阵地 人 人
2021-3-4
xxx
6
这场“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背 景下发生的呢?
袁世凯复辟当皇帝 新思想传入和袁世凯复辟
2021-3-4
xxx
7
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 凭空造出来的吗?
2021-3-4
xxx
8
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的思想传入我 国并成为社会主流, 此时袁世凯“尊孔复古”企图恢复封 建帝制,这是违背社会发展倒行逆施, 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正是人民 反封建的集中体现。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2021-3-4
xxx
24
4、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
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2021-3-4
xxx
25
5、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宣传科 学,主要目的是( )
A.推动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发展
B.使国民认识世界科学发展水平
2021-3-4
xxx
19
你做对了几个?
D、A、D、A、C
D、B、A、D、C
2021-3-4
xxx
20
2021-3-4
xxx
21
1、“要拥护德先生,便不
得不
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
伦
理、旧政治。”材料中“德先生”
是指新文化运动时倡导的
A.民主 C.民权 2021-3-4
B.科学
Dxxx .道德
2021-3-4
xxx
9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 个方面?
提倡民主, 反对独裁。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021-3-4
xxx
10
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由此你能否判断陈独秀等人 是在为哪个阶级摇旗呐喊?
陈独秀等人的身份是什么呢?
2021-3-4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C.把民众从迷信盲从中解放出来
D.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救国
2021-3-4
xxx
26
你做对了几个?
A、B、D、D、C
2021-3-4
xxx
27
xxx
11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什么 性质的运动?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2021-3-4
xxx
12
新文化运动俄的国后十期月宣革传命内容开始 宣传什么?
代表人物是谁? 怎样宣传的?
2021-3-4
xxx
13
目前为止,我们共学习到了 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报刊杂志?
《万国公报》 《民报》 《新青年》 《每周评论》
义。
2、通过学习,理解新文化运动是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从
而对其进行正确评价。
3、通过学习,深刻理解新文化运
动的现实意义 2021-3-4
xxx
3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 锋芒指向孔教?
2021-3-4
xxx
4
阅读并回答
时间:2分钟 任务:仔细阅读课文P40大小 文字,独立解决表格:
李大钊 康、梁 孙中山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2021-3-4
xxx
14
怎样客观的评价新文化运动? (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去回答)
2021-3-4
xxx
15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 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 之,才能避免中毒。甚至提出 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 采用世界语,全面照抄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