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新文化运动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第9课--新文化运动(41张PPT)

思考:新文化运动“新” 在何处?
1、敢于向旧势力挑战,打破旧传统,清除封建 制度旧思想,树立民主,科学新思想,推动社会 的进步; 2、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 思想的知识分子迅速成长起来并逐步找到根本改 造旧社会的正确道路
本课小结
背 景
1、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思想传播与尊孔复古逆流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3、先进分子对辛亥革命的反思
democracy science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zxxk
“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 然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 故允为担任。”1916年12月22 日,蔡元培抱着整顿、改革北 大的宗旨和决心,迎难而上, 赴京就任北大校长的职务。
“学术自由” “兼容并包”
洋务派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技术
维新派 资 产 阶 革命派 级
变法图强 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制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制
制 度
激进民主主义者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根据以上表格,请总结出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层层 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D、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是 A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C、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D、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3、近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学习西方文化 C、打破封建专制的思想基础 D、进行文学革命 4、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每周评论》的创刊 B、《青年杂志》的创办 C、《天演论》的发表 D、《湘江评论》的创刊
八年级历史《第9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

“新世纪的曙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NEWS1919年 中国
政治新闻
五四运动北京学生的愤怒
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 子的觉醒,促使人们追求真理和进步,为 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历史地位(性质) 历史意义
局限性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 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 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 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器物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制度
科学与民主 马克思主义
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背景
袁世凯复辟期间到天坛祭拜
烈新
西方传入的 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 等思想观念 深受知识阶 层欢迎
冲旧 突思
潮 发 生 激
袁世凯实现 独裁专制, 规定“ 国 民教育,以 孔子之道为 修身大本”
小结
新文化运动
兴起
前期
后期
1915年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十月革命以后)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宣传马克思主义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地阶主 级派洋维务派通师过夷改革长,技实行 新 君主立宪制,发
展资本主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学习西 方技术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第9课《新文化运动》(共46张PPT)

思想文化
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 尊孔复古逆流
矛盾激化 两不相容
直接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6年改称《新青年》
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指导思想 (4)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巩固:与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相比,前 期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深入钻研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B、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思想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
探究二: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动摇封建思想统治
弘扬民主科学思想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自己的饭碗。
教员:“老爷们请起立” 众生:(懒懒散散地做动作) 教员:“老爷们好!”
众生:(齐声)“大人好!”
教员:“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齐声)“升官发财!”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然 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 故允为担任。” 1916年12月 22日,蔡元培抱着整顿、改革 北大的宗旨和决心,迎难而上, 赴京就任北大校长的职务。
德先生——Democracy——民主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民主理念 赛先生——Science——科学 ——自然科学、科学精神
民国初年,北京《中 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 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 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 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 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 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 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 时的心情 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第9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第15页/共24页
NEWS 2005年 中国
发表评论
HEADLINE
认 现 成 对 热点
跟踪
“2005全球联合祭孔”, 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于2005年10月16日挂牌
识 象 为 于 成立 ,首批学生58人,
的 你 焦 现 主攻科目有孔家经典。
?是点在
如这孔
何种子
第16页/共24页
对旧礼教、旧道德攻击最猛烈的代表人物是谁?
第9页/共24页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利用文学作品揭露专 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
播救启 大文
时间 :1915年(上海) 创 民 发 解 化
造的着 放运
新 文 化 运 动
标志 代表
: :陈陈独独秀秀创、办李《大新钊青、年胡》适) 、了 条 件 。鲁真 理 , 为新文化迅人 们 追 求意
运 动 。 (
动 是 我 国
内性大容 质 旗: :我“提提提提国民倡倡倡倡历民科新新主史主学道文”上,,德学和一反反,,“次对 对 反 反科空独 迷 对 对前学裁 信 旧 旧的”专 盲 道 文思制 从 德 学想( 意 义 )大马 克 思 主 义 在 中 国运动伟大历史解民 主 和 科 学 , 探 索义是什么?放运性 质 )动历 史 上 一 次 空 前 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思考:陈独秀认为救治中国的方法是 什么?
第8页/共24页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 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 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NEWS 2005年 中国
发表评论
HEADLINE
认 现 成 对 热点
跟踪
“2005全球联合祭孔”, 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于2005年10月16日挂牌
识 象 为 于 成立 ,首批学生58人,
的 你 焦 现 主攻科目有孔家经典。
?是点在
如这孔
何种子
第16页/共24页
对旧礼教、旧道德攻击最猛烈的代表人物是谁?
第9页/共24页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利用文学作品揭露专 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
播救启 大文
时间 :1915年(上海) 创 民 发 解 化
造的着 放运
新 文 化 运 动
标志 代表
: :陈陈独独秀秀创、办李《大新钊青、年胡》适) 、了 条 件 。鲁真 理 , 为新文化迅人 们 追 求意
运 动 。 (
动 是 我 国
内性大容 质 旗: :我“提提提提国民倡倡倡倡历民科新新主史主学道文”上,,德学和一反反,,“次对 对 反 反科空独 迷 对 对前学裁 信 旧 旧的”专 盲 道 文思制 从 德 学想( 意 义 )大马 克 思 主 义 在 中 国运动伟大历史解民 主 和 科 学 , 探 索义是什么?放运性 质 )动历 史 上 一 次 空 前 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思考:陈独秀认为救治中国的方法是 什么?
第8页/共24页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 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 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应用

五 当确 今评 社价 会新
章 的文 价化 值运 动
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
新文化运动在批判 传统文化时存在偏 激和片面的倾向, 对传统文化的价值 缺乏全面认识,同 时也忽视了传统文 化的积极因素。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 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促进了科学、民主等现 代观念的传播。
新兴的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西方思想文化传播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被迫开放国门,西方思想文化随之传入。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改革尝试,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引进。 一批留学生和知识分子走出国门,亲身感受西方文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传统价值观念动摇
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传 播,传统的儒家伦理道 德观念受到挑战。 民主、科学、自由、平 等等西方价值观念逐渐 深入人心。 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反思 传统文化,寻求新的价 值观念和文化认同。
推动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写作
文学革命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发生,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创作的 主要语言,使文学更加贴近人民群众 的生活。
新文学的繁荣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新文学作品大 量涌现,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 体裁,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引进西方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交流
弘扬科学精神 倡导民主精神 推动文化创新 促进国际交流 积极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方法的应用,提高公众的科学素 养和创新能力。 鼓励文化创新和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动公民参与和社会监督,促进政府决策的 科学化和民主化。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促 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章 的文 价化 值运 动
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
新文化运动在批判 传统文化时存在偏 激和片面的倾向, 对传统文化的价值 缺乏全面认识,同 时也忽视了传统文 化的积极因素。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 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促进了科学、民主等现 代观念的传播。
新兴的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西方思想文化传播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被迫开放国门,西方思想文化随之传入。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改革尝试,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引进。 一批留学生和知识分子走出国门,亲身感受西方文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传统价值观念动摇
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传 播,传统的儒家伦理道 德观念受到挑战。 民主、科学、自由、平 等等西方价值观念逐渐 深入人心。 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反思 传统文化,寻求新的价 值观念和文化认同。
推动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写作
文学革命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发生,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创作的 主要语言,使文学更加贴近人民群众 的生活。
新文学的繁荣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新文学作品大 量涌现,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 体裁,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引进西方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交流
弘扬科学精神 倡导民主精神 推动文化创新 促进国际交流 积极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方法的应用,提高公众的科学素 养和创新能力。 鼓励文化创新和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动公民参与和社会监督,促进政府决策的 科学化和民主化。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促 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八上第9课新文化运动公开课课件共48张PPT(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 李青)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 2005 年,病榻上的钱学森面对前来探望的 自由之思想。 温家宝,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 辜鸿铭、王国维、黄侃、钱玄同、 不出杰出人才?” 并说:“回过头看,这么多 梅贻琦、吴宓、刘半农、赵元任、 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 钱穆、刘文典、金岳霖、叶公超、 和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这就是著名的 傅斯年 …… “钱学森之问”,也被称为“世纪之问”。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 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 “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急先 锋”。不久,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声援。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二:林纾炮轰北大
林纾批北大:“覆孔孟, 文字须有根底,即谓古文者, 铲伦常,废古文,用土语 白话之根底,无古文,安有白 作文”。 话?
——林琴南的《论古文白话之消长》
经 济
留学风潮盛行,西方民主思 想进一步传播;
思想文化
矛盾激化 两不相容
直接原因
尊孔复古逆流
“由辛亥革命唤起的希望与民国 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巨大的 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巨大的波潮, 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 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 想,须办杂志。让我办十年 杂志,全国思想全都改观!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请根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前夕资产阶级革命志士们的理 想和奋斗目标。
观察二: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现象
无量头颅无量血, 可怜购得假共和。
1916 年 1915 年 11 月 登 基 洪 选他为中华 1915 年 组 成 1915 年 接 筹安会,鼓 受 日 本 宪皇帝 帝国皇帝
想一想:袁世凯尊孔复古的目的是什么?与辛亥革命后何种思 潮相悖?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 2005 年,病榻上的钱学森面对前来探望的 自由之思想。 温家宝,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 辜鸿铭、王国维、黄侃、钱玄同、 不出杰出人才?” 并说:“回过头看,这么多 梅贻琦、吴宓、刘半农、赵元任、 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 钱穆、刘文典、金岳霖、叶公超、 和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这就是著名的 傅斯年 …… “钱学森之问”,也被称为“世纪之问”。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 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 “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急先 锋”。不久,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声援。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二:林纾炮轰北大
林纾批北大:“覆孔孟, 文字须有根底,即谓古文者, 铲伦常,废古文,用土语 白话之根底,无古文,安有白 作文”。 话?
——林琴南的《论古文白话之消长》
经 济
留学风潮盛行,西方民主思 想进一步传播;
思想文化
矛盾激化 两不相容
直接原因
尊孔复古逆流
“由辛亥革命唤起的希望与民国 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巨大的 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巨大的波潮, 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 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 想,须办杂志。让我办十年 杂志,全国思想全都改观!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请根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前夕资产阶级革命志士们的理 想和奋斗目标。
观察二: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现象
无量头颅无量血, 可怜购得假共和。
1916 年 1915 年 11 月 登 基 洪 选他为中华 1915 年 组 成 1915 年 接 筹安会,鼓 受 日 本 宪皇帝 帝国皇帝
想一想:袁世凯尊孔复古的目的是什么?与辛亥革命后何种思 潮相悖?
第9课《新文化运动》

—鲁迅《药》节选
愚昧
科学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20世纪初中国现状 之镜头三: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刊登一则新闻:有 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 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 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 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历史影响
P42
材料解析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 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 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 梁启超《五十年中 国进化概论》
(1)“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中国人进行了什么探索?
洋务运动
(2)“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中国人进行了什么探索?
旧道德
三从 贞节 (核心是三纲五常。 四德 牌坊 三纲:君为臣纲、父
为子纲、夫为妻纲)
新道德
(男女平等 个性解放)
品读经典,缅怀伟人
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相结合
鲁迅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新文化运动先哲们以振兴民族为己任,勇于 探索、开拓进取、追求真理的伟大精神永远 激励后人,激励我们青年去开拓前行的路!
讨论: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时期批孔,而今人又尊孔?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李大钊
打倒孔家店——吴虞
批孔
尊孔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愚昧
科学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20世纪初中国现状 之镜头三: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刊登一则新闻:有 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 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 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 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历史影响
P42
材料解析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 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 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 梁启超《五十年中 国进化概论》
(1)“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中国人进行了什么探索?
洋务运动
(2)“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中国人进行了什么探索?
旧道德
三从 贞节 (核心是三纲五常。 四德 牌坊 三纲:君为臣纲、父
为子纲、夫为妻纲)
新道德
(男女平等 个性解放)
品读经典,缅怀伟人
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相结合
鲁迅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新文化运动先哲们以振兴民族为己任,勇于 探索、开拓进取、追求真理的伟大精神永远 激励后人,激励我们青年去开拓前行的路!
讨论: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时期批孔,而今人又尊孔?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李大钊
打倒孔家店——吴虞
批孔
尊孔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精品PPT课件

旧道德(三纲五常)
新道德: 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 三纲 父为子纲:子女一切得听从长辈的安排
包括夫为男妇女纲:平嫁等鸡随、鸡个,嫁性狗解随放狗 、 人格独立、权利平等
五常:仁·义·礼·智·信
之、乎、者、也
文言文:“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白话文:“干不了,谢谢。”
提旧倡文新学文学
李
马
大
克
钊
思
恩
格
宣传马克思主义
斯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是一场彻底的反对 封建文化的运动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 “世界语”。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 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 ……”。“若是 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 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 乱”。 ——陈独秀
提倡用白话文 取代文言文。
“我翻开胡历史适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
斜字斜.我的横每竖页睡上不都着写,着中仔‘细国仁看第义了道半一德夜篇’,几白才个从话 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文本小都说写着《“狂吃人人”日。
记—》—鲁。迅《狂人日记》
鲁迅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朋友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地主阶级 洋务派 师夷长技 器物(技术)
资产阶级
维新派 革命派
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
政治制度
激进的民 主主义者
民主科学
思想文化
一 才循个能序拥拥渐有有伟不进大断思前不想行断的的深国力家量化,!
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 —
(阵地)
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 —
(代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新文化运动俄的国后十期月宣革传命内容开始 宣传什么?
代表人物是谁? 怎样宣传的?
目前为止,我们共学习到了 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报刊杂志?
《万国公报》 《民报》 《新青年》 《每周评论》
李大钊 康、梁 孙中山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怎样客观的评价新文化运动? (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去回答)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PPT教学课件
阶层
何种
运动?
农民阶层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层 洋务运动
救国 方式 改朝换代
引进技术
结果
资产阶级 维新派
资产阶级 革命派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君主立宪制
建立资本 主义制度
1、记住新文化运动的时间、人物、 性质、旗帜、前后期的内容、意 义。 2、通过学习,理解新文化运动是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从 而对其进行正确评价。 3、通过学习,深刻理解新文化运 动的现实意义
3、1918年底为了更好地宣传 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人在北
京创办了 ( ) A.《新青年》 B .《浙江潮》 C.《中外纪闻》 D .《每周评论》
4、新文化运动开始于
哪一年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5、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 原因是 ( ) A辛亥革命没有触及封建思想 B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广泛传人 C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D资产阶级: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 之,才能避免中毒。甚至提出 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 采用世界语,全面照抄西方。”
请说出你的还 没解决的疑问?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民族 资产阶级的三个派别纷纷探索救国救 民的方案,你知道是哪三个派别吗? 他们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分别进行了 什么运动?
6、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①李大钊 ②陈独秀 ③鲁迅 ④胡适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7、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 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 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 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胡适──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8、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 是( )
A.民主与科学 B. 民族与科学 C.民权与科学 D. 民生与科学
9.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 ()
A.《每周评论》 B.《晨报》 C.《民报》 D.《青年杂志》
10、李大钊发表的颂扬十月 社会主义革命的文章有( ) ①《庶民的胜利》② 《青春》 ③ 《狂人日记》 ④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A.①②④ B. 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谢谢大家
你做对了几个?
D、A、D、A、C D、B、A、D、C
1、“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
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
理、旧政治。”材料中“德先生
是指新文化运动时倡导的
A.民主
B.科学
C.民权
D.道德
2、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开始,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胜利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
宣传 (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5、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宣传科 学,主要目的是( ) A.推动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发展 B.使国民认识世界科学发展水平 C.把民众从迷信盲从中解放出来 D.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救国
你做对了几个?
A、B、D、D、C
你会吗?
派别
救国运动
这三派除了都属于资产阶级以外, 在其任务上还有没有共同点?
1、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
指向
()
A.封建帝王
B.袁世凯
C.北洋军阀
D.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 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内容,
这里“新的内容”指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B.民主与科学思想 C.进化论思想 D.列宁主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 锋芒指向孔教?
阅读并回答
时间:2分钟 任务:仔细阅读课文P40大小 文字,独立解决表格: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新文化运动(前期)
时间 主要 创办 撰稿 口号 阵地 人 人
这场“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背 景下发生的呢?
袁世凯复辟当皇帝 新思想传入和袁世凯复辟
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 凭空造出来的吗?
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的思想传入我 国并成为社会主流, 此时袁世凯“尊孔复古”企图恢复封 建帝制,这是违背社会发展倒行逆施, 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正是人民 反封建的集中体现。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 个方面?
提倡民主, 反对独裁。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由此你能否判断陈独秀等人 是在为哪个阶级摇旗呐喊?
陈独秀等人的身份是什么呢?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什么 性质的运动?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A、民主和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新道德和新文学 D、西方自然科学
3、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 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
主要是就其( )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4、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
后顺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