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用煤煤质检验特性指标浅析

合集下载

煤炭化验指标详解

煤炭化验指标详解

煤炭化验指标详解1 煤的成分分析煤的成分分析是指对煤的主要成分和杂质的检测,以确定煤质的品质特征,也正是凭借此分析可以确定煤的动力特性及应用性能特性,以及指导它们的燃烧及处理-利用过程,其中最常检测的主要指标是空气干燥基热值、水分、灰分、全硫和挥发分,其中空气干燥基热值、灰分以及挥发分(常以总固定碳和总气体会挥发碳分为挥发分)是煤质测定的重要指标。

2 空气干燥基热值空气干燥基热值也叫做空气干燥位的热值,它是指一定量的空气中暴露的煤在干燥状态下,用定容量的空气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单位是千卡(Kcal/Kg)。

它可以反映煤中固定碳、有机质及能量含量,从而可以评价燃料的热性能。

一般而言,气干热值越大,热性能就越好,反之愈低,其热性能也就愈差。

3 水分水分是指经过重量法、干燥前、干燥后对样品进行平衡干燥后,样品所含的固定水份量,表示为%。

水分的高低影响燃料的可燃物含量和热值,燃料水分含量越低,单位重量的热值越大,但水分过低,则容易形成灰尘燃烧,失去发热价值。

一般,煤炭水分应在10-17%之间,再高则被排斥。

4 灰分灰分是指煤炭中,不可燃合成物的百分比值,它是由碳酸钙、砂粒、表面非活性物质等组成,主要来源于生物、岩质及异物。

常用比率表示为%,一般情况下,灰分越高,表明煤炭的质量越差。

一般煤炭的灰分比率要求在8-15%之间。

5 全硫全硫是指煤中硫的总含量,常以百分比表示,由于全硫的高低会影响煤炭的燃烧特性,为了保证煤炭的好燃性,煤炭的全硫含量应控制在2.5-4.5%之间,超出此范围的煤炭容易产生痕量硫,从而影响煤炭的热值、节约性以及机械应用能力。

6 挥发分挥发分是指烟气抽收法测定的煤炭所含有活性组分,挥发分分为总固定碳与总气体会挥发碳(挥发份)。

挥发份由饱和气体,不饱和烃,水蒸气等测定得出,它们随着煤炭的热处理和加工而消耗。

挥发份的高低,可以反映煤炭质量,可以提供煤炭合成油中对烃凝固点及常温黏度的参考。

煤质化验中各项指标的测定意义

煤质化验中各项指标的测定意义

煤质化验中各项指标的测定意义【摘要】煤质化验中各项指标的测定意义是评价煤质特性和燃烧特性的重要依据。

发热量是煤燃烧释放热量的衡量指标,直接影响煤的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灰分含量反映了煤中无机物的含量,对煤的利用和环境污染有重要影响。

挥发分含量是煤中挥发性物质的衡量指标,影响煤的燃烧特性和燃尽率。

硫分含量是煤中硫化物的含量,直接关系到煤燃烧后排放的SO2等有害气体。

水分含量是煤中含水量的衡量指标,影响煤的燃烧性能和储存运输过程。

准确测定煤的各项指标可以为合理利用煤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煤质化验、指标、测定意义、发热量、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硫分含量、水分含量、总结1. 引言1.1 煤质化验中各项指标的测定意义煤质化验是对煤炭样品进行详细分析的过程,通过测定煤的各项指标来评估煤炭的品质和适用性。

这些指标包括热值、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硫分含量和水分含量等。

每个指标都反映了煤炭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对于了解煤炭的燃烧性能、经济价值以及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煤的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煤炭在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测定煤的发热量可以帮助评估煤炭的能量利用率和燃烧效率,对选择合适的燃料有重要意义。

灰分含量是指煤炭中灰分的质量占总质量的比例。

高灰分含量的煤炭容易造成锅炉结渣、管道堵塞等问题,因此灰分含量的测定对于燃烧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挥发分含量是指煤炭在一定条件下被加热后释放的挥发性物质所占的比例。

挥发分含量的高低影响着煤炭的燃烧特性和燃烧过程的稳定性。

硫分含量和水分含量也是评估煤炭品质的重要指标。

高硫分含量的煤炭易产生酸雨等环境问题,而高水分含量的煤炭燃烧效率较低,对环境和经济效益都有不利影响。

煤质化验中各项指标的准确测定对于评估煤炭品质和选择合适的应用场景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分析和测试,才能更好地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在煤炭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电厂发电用煤对煤炭各项指标的质量要求

电厂发电用煤对煤炭各项指标的质量要求

电厂发电用煤对煤炭各项指标的质量要求(一)发热量合适的发烧量是发电用煤必需首先知足前提,一般来说,单机容量越大的火力发电厂对燃煤热值的要求也越高,如以30万KW的发电机组为例,其燃煤的发烧量(Q ner’ar)应在5500Kcal/Kg左右,最好在6000Kcal/Kg以上,而对沸腾燃烧的小型坑口电厂来说,其发烧量(Q ner’ar)在3000Kcal/Kg以上即能知足要求。

一般中小型电厂的燃煤发烧量(Q ner’ar)多在4500~5500Kcal/Kg左右。

有些燃用褐煤的电厂,燃煤热值(Q ner’ar)在2500Kcal/Kg以上的也可以使用。

但总的来说,发电用煤的发烧量以符合电厂在锅炉设计时的要求为好,发烧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电厂的正常运行。

(二)挥发分我国的大部门火力发电厂用煤以烟煤为主,因此对供电厂用煤的挥发分(V daf)要求一般应在10%以上,其中以V daf大于20%的较好,V daf大于30~36%的则更易于燃烧。

至于燃用褐煤的一些电厂(其中不少为坑口电厂)的挥发分一般都在40%以上。

少数燃用无烟煤的电厂如重庆铬瑝电厂和阳泉电厂等则多用原煤挥发分介于8%~12%之间的年青无烟煤。

但总的来说,电厂用煤的挥发分也应符合各厂在锅炉设计时的要求为好。

如广西合山电厂在设计时系使用合山的贫煤,挥发分在15%左右,因此供该厂煤的挥发分也就不宜过高或过低。

(三)灰熔融性对固态排渣的发电厂煤粉锅炉来说,通常以燃煤的灰熔融性软化温度(ST)大于1350℃为最好,但因为我国晚第三纪的褐煤和华北及西北地区的一些侏罗纪煤(如大同弱粘煤、东胜-神府的不粘煤、长焰煤)的灰熔融性软化温度(ST)普遍在1250℃左右或以下,而这些煤目前普遍作为发电用煤,因此实际上发电用煤对灰熔融性软化温度也就没有十分严格要求,但总的来说,ST值越高越好。

对少数液态排渣的电厂锅炉来说,则要求燃煤的灰熔融性活动温度(FT)越低越好,一般以FT小于1200℃为最好,必要时还可添加助溶剂以降低灰渣的活动温度。

煤的几个常见质量指标及说明

煤的几个常见质量指标及说明

煤的几个常见质量指标及说明煤是一种常用的燃料,其质量指标对于煤炭的质量评价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煤的几个常见质量指标及其说明。

1.灰分:灰分是煤中不燃烧的无机物质的含量。

它是一种重要的煤质指标,对煤炭的燃烧性能、热工性能和化学性质都有影响。

灰分含量高,说明煤中含有较多的灰矿物质,燃烧产生的灰渣多,对环境污染大;灰分含量低,说明煤中灰矿物质含量较少,燃烧产生的灰渣少,对环境污染小。

2.挥发分:挥发分是在特定条件下,煤在加热过程中挥发出去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含量。

挥发分含量高,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燃烧热量高,容易燃烧;挥发分含量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燃烧热量低,煤的燃烧性能较差。

3.固定碳:固定碳是在煤炭燃烧后剩余的无机物质的含量。

固定碳含量高,说明煤中有较多的有机物质,煤炭的热值高;固定碳含量低,说明煤中有较少的有机物质,煤炭的热值低。

4. 热值:煤炭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在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热值常用单位是千卡/克或MJ/kg。

煤的热值是评价煤的能源品质的重要指标,热值高的煤炭可以提供更多的能源。

除了以上四个常见的质量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质量指标,如硫含量、水分含量、灰融点等。

5.硫含量:煤中的硫主要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硫含量高的煤炭在燃烧时释放出的硫化物会污染大气,产生酸雨,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影响。

6.水分含量:煤炭中的水分含量会直接影响煤的燃烧性能和热值。

水分含量高的煤炭在燃烧过程中,需要用部分热量将水分蒸发,导致燃烧效率降低。

7.灰融点:灰融点是指煤灰在燃烧过程中融化的温度。

灰融点高的煤,燃烧时产生的灰渣会变得较为粘稠,容易堵塞炉排、煤灰处理设备等,影响燃烧效率。

煤的质量指标直接影响着煤的燃烧性能、热工性能,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在使用煤炭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煤种,进行合理的煤炭配比,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煤炭的能源价值,保证燃烧的高效、清洁和环保。

特变电煤炭指标

特变电煤炭指标

特变电煤炭指标特变电煤炭指标是电力行业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特变电工集团所使用的煤炭的质量和能源效率。

本文将对特变电煤炭指标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在电力行业中的重要性。

特变电工集团是中国电力行业的龙头企业,其生产的变压器和电力设备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然而,作为一个大型电力企业,特变电工集团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来产生电力,这就对其所采购的煤炭质量和能源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特变电煤炭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灰分含量:灰分是煤炭中不可燃物质的含量,它直接影响煤炭的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特变电工集团要求所采购的煤炭灰分含量低,以确保煤炭的高效燃烧和减少烟气排放。

2. 挥发分含量:挥发分是煤炭中可以挥发的有机物质的含量,它对煤炭的燃烧性能和燃烧热值有直接影响。

特变电工集团要求所采购的煤炭挥发分含量适中,以确保煤炭的燃烧稳定性和热值。

3. 硫分含量:硫分是煤炭中硫的含量,它对煤炭的燃烧排放和环境污染有直接影响。

特变电工集团要求所采购的煤炭硫分含量低,以减少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保护环境。

4. 热值:煤炭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煤炭所释放的热量,它是衡量煤炭能源含量的重要指标。

特变电工集团要求所采购的煤炭热值高,以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发电成本。

特变电煤炭指标的合理控制对于特变电工集团的生产经营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控制煤炭的灰分、挥发分和硫分含量,特变电工集团能够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减少煤炭的消耗量,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通过控制煤炭的热值,特变电工集团能够提高发电效率,减少煤炭的消耗量,降低环境污染。

特变电煤炭指标的合理控制需要特变电工集团与煤炭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和检测。

特变电工集团可以通过与煤炭供应商签订长期供应合同,确保所采购的煤炭符合特变电煤炭指标的要求。

同时,特变电工集团还可以建立自己的煤炭质量检测实验室,对所采购的煤炭进行质量监控和检测,确保煤炭的质量和能源效率。

煤质化验中各项指标的测定意义

煤质化验中各项指标的测定意义

煤质化验中各项指标的测定意义1. 引言1.1 煤质化验的重要性煤质化验是对煤炭样品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和检测,以确定其各项指标和性质的一种重要手段。

煤质化验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煤质化验可以为煤炭的选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煤炭样品进行各项指标的准确测定,可以帮助矿山企业准确评价煤炭资源的品质和潜力,为选煤过程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为燃煤企业实施优化燃料配比、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污染排放提供技术支持。

煤质化验对于探明煤炭资源储量和预测煤炭资源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煤炭样品中各项指标的测定,可以了解煤炭资源的质量特征、产量规模和储量储能情况,为资源勘探、评估和利用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煤质化验对于煤炭产品质量控制和环境保护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对煤炭样品进行精密测定,可以确保燃料煤、洗选煤和焦炭等产品的质量稳定,满足市场需求;还可以监测煤炭资源中有害元素和有害组分的含量,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

煤质化验在煤炭勘探开发、生产利用和环境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推动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煤的固定碳含量测定意义煤的固定碳含量是指在加热过程中,煤样中不挥发的有机碳含量。

固定碳含量是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煤的燃烧特性和热值。

固定碳含量越高,说明煤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越大,燃烧效率也更高,因此固定碳含量的测定对于评价煤的热值和燃烧性能至关重要。

通过测定煤的固定碳含量,可以对不同种类的煤进行比较,确定其适用的燃烧方式和燃烧设备。

高固定碳含量的煤适合用于电厂和工业锅炉等高温高压燃烧设备,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料消耗和热能损失。

而低固定碳含量的煤则适合用于家庭取暖和小型锅炉,能够更好地满足燃料的需求。

固定碳含量还可以用来评价煤的稳定性和储存性能。

固定碳含量越高,煤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煤尘和煤粉的产生量就越少,可以降低火灾和爆炸的风险,保障生产安全。

煤的固定碳含量测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为煤质评价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燃煤电厂煤质检验工作要点探究

燃煤电厂煤质检验工作要点探究

燃煤电厂煤质检验工作要点探究发布时间:2022-10-09T05:21:28.028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1期6月作者:周小飞[导读] 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与生产用电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周小飞大唐巩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 451200摘要: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与生产用电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在这一形势下用电负荷量持续增长,给发电企业带来较大的电能生产压力,企业供电压力上升。

我国发电主要是燃煤电厂,其原材料就是煤炭,煤炭材料物质材料决定了燃煤电厂的运行情况,这一过程尤其需要考虑发电质量和发电效率。

当前相关部门以及燃煤电厂都十分重视对煤质检查工作的重视,对煤质检验工作的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燃煤电厂;煤质检验;工作要点燃煤电厂煤质检验工作内容包含样品采取、煤样制备、煤质标准化验等几个方面。

电厂批煤检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给检验工作带来影响,采制样设备、化验仪器以及操作习惯等可能都会导致系统存在误差,除此以外,在实验操作和制样方式上也存在误差,所以电厂煤质检验工作中需要加强管理,改进操作来减少隐患,保证电厂煤质检验工作的精准有效,这需要电厂煤质检验人员中重视检验工作中的环节,并且重视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1.燃煤电厂的煤质检验燃煤电厂煤炭原材料质量是直接决定电能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要想提升燃煤电厂的生产效率、电能生产量,用以满足当前越发增长的用电需求,就需要从源头上做好煤质检验工作。

结合现阶段燃煤电厂开展煤质检验工作来看,需要严格控制检验要点,才可以保证煤炭检验工作,在煤炭检验工作中,其工作制度、环节、人员各方面问题都十分重要,会对燃煤电厂安全运行造成威胁,导致燃煤电厂运行成本增加[1]。

当前燃煤电厂管理人员通过对煤质检验工作的深入研究,通过长时间的调查发现在煤质检验工作中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方面煤质检验工作的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的针对性,比如入库前的审查、全过程监督管理制度等,各种因素不仅仅导致煤炭质检工作的进行受到影响,而且质检人员的工作行为也不规范。

探索燃煤电厂煤质检验工作要点

探索燃煤电厂煤质检验工作要点

探索燃煤电厂煤质检验工作要点燃煤电厂是利用煤炭燃烧产生热能,然后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大型能源工程。

而煤炭的燃烧质量直接关系到发电效率和环境保护。

对煤炭的质量进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索燃煤电厂煤质检验工作的要点,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煤质检验的意义煤质检验是指对煤炭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和评价,旨在了解煤炭的物理、化学等特性,为燃煤电厂选用合适的煤种、控制燃烧过程、提高燃烧效率提供依据。

同时也可以保证电厂的安全生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煤质检验的内容1. 煤的物理性质检验:包括外观、密度、颗粒度等。

2. 煤的化学性质检验:包括硫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等。

3. 煤的热值检验:包括高位热值、低位热值等。

4. 煤的燃烧特性检验:包括点火温度、燃烧速率、燃烧特性等。

5. 煤的灰渣特性检验:包括灰点、软化点等。

三、煤质检验的方法1. 采样:对煤场或煤仓的煤炭进行采样,并且根据采样的数量、位置和时段来保证采样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2. 样品的制备:将采样得到的煤样按照要求进行粉碎、分样、制备成试样。

3. 物理性质测试:包括颗粒度分析、密度测试、外观检验等。

4. 化学性质测试:采用化学分析手段,测定煤的各项化学成分。

5. 热值测试:通过量热仪等设备,测定煤的高位热值、低位热值等指标。

6. 燃烧特性测试:利用煤的燃烧实验台等设备,对煤的燃烧特性进行测试。

7. 灰渣特性测试:测定煤的灰点、软化点等特性。

四、煤质检验的要点1. 保证采样的全面性和代表性:采样是决定煤样质量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因此要根据工艺要求和检测要求进行合理的采样。

2. 严格控制试样的制备工艺:试样的制备工艺对后续的检验结果也有着重要影响,要保持试样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3. 严格控制测试设备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测试设备是保证检验数据准确性的关键,要定期维护设备,确保其精准性和稳定性。

4. 合理安排检验流程:针对不同的煤种和不同的检验要求,制定合理的检验流程,确保检验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用煤煤质检验特性指标浅析
发表时间:2017-09-22T10:03:31.37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作者:邱丽[导读] 摘要:通过化验数据分析煤质检验特性指标对电力生产的影响及煤质特性指标间存在的关系。

(大庆油田电力集团宏伟热电厂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411)
摘要:通过化验数据分析煤质检验特性指标对电力生产的影响及煤质特性指标间存在的关系。

关键词:煤质;煤质检验指标
电力用煤的检验不仅是电厂进煤的依据,而且直接关系到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通过煤炭的采样、制样和化验来有效的表征煤炭的根本属性,为履行合同和煤款结算提供依据。

我厂锅炉主要燃用褐煤,即将入厂煤经破碎及制粉设备制取一定细度的煤粉,并借助于热风吹入炉膛内燃烧,因此煤质检验必须以锅炉设计为依据,为此,按照国家标准GB/T18666《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规定,我厂煤质检验提供下述煤质特性指标见表1。

电力用煤煤质分析一般采用的是工业分析法,即分析煤的水分、灰分、挥发份、固定碳等四项指标,以及煤的发热量、硫分、灰融点、结焦特征等。

我们结合实际化验中存在的问题,就煤质特性指标对电力生产的影响做以下分析。

1.煤的全水分
装有煤样的称量瓶从鼓风干燥箱中取出,应立即加盖,在空气中冷却时间尽量缩短,实验证明,在空气中冷却3分钟后放入干燥箱中,与从干燥箱中取出加盖直接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相比,结果偏低。

因为热的干燥煤样从干燥箱中取出后吸湿性极强,当温度急剧下降时,称量瓶内产生微负压而吸入大量的潮湿空气,使干燥后的煤样质量迅速增加。

致使水分测定结果偏低,最终导致煤样低位热值偏高。

为此称量瓶从鼓风干燥箱中取出应立即加盖,再放入干燥器冷却到室温(约20min)后称量。

然后在进行检查性干燥实验,直到前后两次煤样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0g。

而在这一点上,化验人员往往因为麻烦,很少按此方法去做,最后会使测出的低位热值偏离正常值,往往出现偏低现象,无法提供准确数据,致使锅炉内燃烧负担增加,增大了电厂的经济损失。

2.煤的灰分
电厂灰分的化验采用的是缓慢灰化法,该法测定时间长,但准确度高, 缓慢灰化法往往被作为仲裁的方法。

煤中灰分含量的高低,是表征煤质特性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所以被列为电厂入厂煤及入炉煤必检项目。

用来测定灰分的马弗炉必须有足够的恒温区,温度控制在815土10℃之间。

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因为在升、降温时,有一定的热惯性,。

在升温时,由于热惯性会使温度值超出规定范围5-10℃,然后再降至规定测试温度值,经验告诉我们热惯性越大,做出灰分值低,热值就会偏高,反之热值就会偏低。

因此,我们选用体积小、热惯性小、控温性能高的马弗炉,这样,从而得到正确的灰分测定结果,保证灰分结果的准确度。

3.挥发分、固定碳、全硫
挥发分是影响锅炉稳定燃烧的首要因素,也是锅炉选用的重要指标,其次挥发份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贮煤时的氧化及自燃。

而在煤的工业分析中,挥发分的技术测定也是难度最大的。

首先,要选择标准的挥发分坩埚,坩埚的几何形状和容积大小要符合规定要求:盖要严、口要圆、底要平、厚度要均匀、质量以15-20g为宜。

其次加热温度和时间要严格控制好。

加热温度900土10℃,加热时间7分钟(精确到秒),并要在3分钟内恢复到900土10℃,否则实验失败。

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化验人员在测定挥发分时,怕麻烦,往往忽略此要求(3分钟内恢复到900土10℃),直到7分钟后取出煤样,这样,会使得出的挥发份测定结果偏高。

使热值降低。

挥发份焦渣特征是根据挥发份测定后遗留在坩埚内残留物的特征来表征,其值相对应有8个序号的焦渣特征。

焦渣特征是煤炭分类的一项参考指标。

而固定碳是从测定挥发份后的残渣中减去灰分后的残留物,挥发份焦渣特征与固定碳的含量决定锅炉燃烧的二次风量,故对锅炉燃烧有一定影响。

焦渣的不同特征,反映了它的粘结性、膨胀性及熔融性。

普遍认为煤的焦渣特征越高,煤越容易结焦。

这是错误的理解,煤的焦渣特征与结焦没有本质的联系,焦渣特征从1-8号的煤都有可能结焦。

煤的结焦仅与煤灰熔融性温度的高低有关,当灰熔融性温度(ST软化温度)>1350℃时,结焦的可能性很小。

(ST)<1200℃结焦的可能性较大。

硫分是煤中的杂质,煤中硫分含量的高低对环境污染和锅炉使用寿命都会造成重要影响,通过库仑滴定法对煤中硫分的测定,我们发现煤中硫分含量增加,会直接导致灰熔融性温度的下降,从而导致锅炉结渣的增加。

4.煤的发热量
影响煤的发热量因素有很多,我们仅从实际操作上来谈谈。

随着测定发热量用的量热仪设备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智能化,而人的操作越来越不易体现,也越来越被忽视。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只要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有好多方面还需要人去操作和把握。

如果操作不当,同样不能得到正确的测试结果。

4.1 新的燃烧皿直接用来测定,会出现发热量结果偏低的现象。

所以在使用前,应当将燃烧皿放入800℃的高温炉中烧至恒重再测定;
4.2 绑样过程中点火丝与坩埚接触形成短路、绑样过程坩埚内煤样飞溅,煤样质量不符合要求,会导致点火失败热值结果偏低;
4.3 不同厂家的燃烧皿,因厚薄深浅不同,质量也不尽相同。

在大量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轻而薄的燃烧皿测得的热值要比重而厚的燃烧皿高。

所以,要尽量采用大小、重量相一致的燃烧皿;
4.4 充氧时间要一致,避免出现充氧不足而出现燃烧不完全的现象,造成热值结果偏低;
4.5 充氧压力要一致,始终保持2.8-3.0MPa,否则也会造成热值结果偏低;
4.6 禁止使用漏气的氧弹,每次进行测定时,都要检查氧弹,确保密封良好。

否则,测出的热值也会偏低;
4.7 对不易燃烧完全的煤样(大雁煤)要提高充氧时间,否则,测出的热值也会偏低;
4.8 为了减少化验误差,在每次测定煤样热值前,先要进行标准煤样的测试,若在范围内,再进行测定。

关于煤炭煤质检验特性的分析,影响因素很多。

取样、制样、化验都很关键。

如何正确、科学、合理地取样、制样和化验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采制化人员品德及素质的提高以及采制化各个环节的控制,来提高煤炭取样、制样,化验的准确性,为我厂的经济效益再创佳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