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防灾减灾教案

合集下载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的:1.马上就一年了,回顾历史了解汶川地震给人们造成的危害。

2.掌握灾害时自救的常识。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感情。

活动过程一、开场白男: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

这一时刻,是全人民都不该忘记的时刻。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

此次地震强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也是历史罕见的。

此次地震,振源只离地表30km,振动了大半个。

释放的能量相当于400个原子弹的威力,且余震多达一千多次。

可谓是天将降大难于!女:瞬间,有多少人的生命轨迹发生了逆转,他们不得不接受生离死别,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家园变成凄惶的废墟。

在那片废墟上的是形单影只,哭红双眼的家人和一只只仿佛在留恋徘徊的黑色蝴蝶。

男:让我们随着短片,走进这令人沉痛的汶川大地震,为死去的同胞默哀!(放视频《快一年了!回顾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事件》)女:面对灾难和死亡,人们没有屈服。

伴随着温总理奔忙的脚步,我们的心里一直燃烧着希望;在房梁塌陷的一瞬间,是教师完全燃尽正旺的生命,照亮孩子稚嫩的脸庞;面对救援战士“再让我救一个”的呐喊,我们感受到震撼人心的力量。

男:让我们把一首诗朗诵《孩子,抓紧妈妈的手》送给灾区的人民,让故去的人们得以安息!诗朗诵。

二、诗歌朗诵《孩子,抓紧妈妈的手》三、除了地震外,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小组讨论,再请代表发言。

女:大地震已造成6万9千多人死亡。

数字是触目惊心,令人沉痛的。

但是在此次大地震中,与北川相毗邻的安县桑枣中学,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

究其原因,是校长叶志平4年来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

防灾减灾日安全教育课教案(精选10篇)

防灾减灾日安全教育课教案(精选10篇)

防灾减灾日安全教育课教案(精选10篇)防灾减灾日安全教育课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防灾减灾日安全教育课教案(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防灾减灾日安全教育课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和成人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录像和图片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一、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1、讲述地震来临时的情况。

看录像提问:小朋友看了什么?(幼儿回答如: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再看一遍录像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2、看录像(ppt)人们安全撤离的图片(录像)二、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2、出示班级撤离图(后门到操场空旷的地方)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

如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

4、组织幼儿"实战演习"。

演练室内避震及紧急撤离。

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三、让幼儿了解防震减灾的一些基本常识。

(图片)(1)大地震的危险振动期大约只有一分钟。

防灾减灾安全主题班会教案(6篇)

防灾减灾安全主题班会教案(6篇)

防灾减灾安全主题班会教案(6篇)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灾减灾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篇”或许能够为您带来新的启示,感谢您的浏览。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

要知道教案课件写的越好越充分,老师教学水平也不会很差。

防灾减灾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灾害的种类和常见的应急处理方法;2、了解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和如何预防;3、掌握突发情况下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二、教学内容1、灾害的种类和应急处理方法;2、身边的安全隐患和如何预防;3、突发情况下的安全措施。

三、教学方法1、情境模拟教学法;2、讨论交流法;3、游戏教学法。

四、教学流程1、引入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问一下学生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突发事件或灾害,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起学生对灾害的关注,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2、学习(1)灾害的种类和应急处理方法通过图文并茂的素材或PPT,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灾害类型以及如何应对。

比如,地震、水灾、火灾、台风等灾害类型的应急处理方法。

同时,老师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介绍当地的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并让学生积极思考该如何预防和应对。

(2)身边的安全隐患和如何预防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身边的安全隐患,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电器用品安全等,并共同发现和总结出隐患后的预防措施,整理出来分享。

这个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安全隐患,还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预防和应对。

(3)突发情况下的安全措施老师可以选取一些突发事件如集会、地震、火灾等,给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并让学生分组进行情境模拟,模拟出实际情况下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3、练习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自选一个能提醒身边的人们如何做好防灾减灾的媒介方式,例如,写一篇针对某一类灾害的宣传文案、制作一段短视频、设计海报等。

要求作品设计科学、易懂,语言朴实、生动,能够有效提醒和引导身边的人们注意防灾减灾。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5篇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5篇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5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根本常识。

2.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教学,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忙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把握安全学问、提高自我爱护力量,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安康有序的开展。

教学重点:知道“防灾减灾日”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常见灾难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教学过程:一、地震时该怎样办1、躲在桌子等结实家具的下面大的地震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

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牢固坚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

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爱护好头部。

2、不要惊慌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惊慌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急的。

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急,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翻开,确保出口钢筋水泥构造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

请将门翻开,确保出口。

4、户外的场合,要爱护好头部,避开危急之处在繁华街、楼区,最危急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

要留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爱护好头部。

在楼区时,依据状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拟安全。

5、地震发生后应当实行哪些自救措施?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糊涂,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当坚决获救的信念,妥当爱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a.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开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损害。

b.尽量教学手、脚,去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c.用四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开进一步塌落。

扩大教学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d.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相互鼓舞,共同规划,团结协作,必要时实行脱险行动。

e.查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阔的地方移动。

f.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约气力。

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规划着节省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防震减灾安全主题教育教案(精选7篇)

防震减灾安全主题教育教案(精选7篇)

防震减灾安全主题教育教案(精选7篇)防震减灾安全主题教育教案篇1一、教学设计说明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播放视频素材,学生搜集资料、交流汇报、发表看法、模拟体验等构成教学活动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重过程、重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习得技能。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开展组内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悟生命的脆弱,提高对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引导学生对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各类危险的关注,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安全防范、自救意识。

3、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知识和技术,学会保护自己,为自己的建康成长奠定基础。

三、教学过程1、地球的构造(播放视频课件)地球的内部好比一个煮熟的鸡蛋,最外层相当于蛋壳的部分叫做地壳,平均厚度为35.4千米,由各种岩石和土壤层组成。

地球的中间层相当于蛋青,叫做地幔,厚度约为2900千米,由成分复杂的岩浆物组成,温度高达1000-2000℃。

地球最内部相当于蛋黄的部分叫做地核,半径约为3470千米,由铁、镍等很“重”的物质构成,温度可达5000℃,压力高达几百万帕斯卡。

多数构造地震发生在地壳的岩石层内,也有的发生在地幔的上部。

2、地震(学生汇报交流各自收集的材料)地震,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地动。

它像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

是由于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地球表层的快速颤动叫地震。

所以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运动的一种表现。

3、地震时刻都在发生(学生汇报交流各自收集的材料)全球每年平均要发生1500万次地震,每2秒就有1次地震发生。

这些地震绝大多数都很小,只能用灵敏的仪器才能观测到。

能够形成灾害的地震,全球每年只有1000次左右,其中能造成重大灾害的大地震,平均每年只有十几次。

4、几个常用的地震科学名词(播放视频课件)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防震减灾的教案(通用8篇)

防震减灾的教案(通用8篇)

防震减灾的教案(通用8篇)防震减灾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从小树立保护自我的安全意识。

2、设计安全教育课程,以丰富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与幼儿应对危险能力。

3、通过演练,让幼儿懂得地震来时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地震灾害。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懂得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从容应对地震灾害的冷静心态和逃生要领。

活动准备教学用具:1、幼儿教师共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传挂图,课件,地震视频小简段,爱心小背篓。

2、逃生小书包(手电筒,矿泉水,面包,打火机,刀子,绳子等)活动过程一、课前热身老师带领小朋友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幼儿感受地震来时天崩地裂的感觉,教师观察小朋友的表情。

听完音乐提问:1、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地震时的声音)2、小朋友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使幼儿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问题)二、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过程做观察记录。

三、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做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从幼儿的撤离路线和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四、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提问:我们在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保护自己?(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使幼儿知道图中标记路径为安全的并且为最近路径。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引导幼儿讨论:怎么走到达安全地带的路径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按顺序,听老师指挥,不拥挤等。

)4、组织幼儿进行演习,演练室内紧急避震和撤离。

若在演练过程中出现幼儿拥挤,无秩序老师要及时纠正并组织再次演练,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防震减灾的教案(精品8篇)

防震减灾的教案(精品8篇)

防震减灾的教案(精品8篇)防震减灾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静面对危险情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激发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

活动准备:1.课件.2.急救箱(书包)及物品图片:(手电筒、饼干、水、创可贴、钳子、手套、口罩、哨子等)活动过程:一、地震的危害1.孩子们,老师请你们看一段录像,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播放视频)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发言)2.看图片小结地震的危害。

师: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地震发生后,房屋会倒塌、大桥会断裂、山体会滑坡,给我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课件)二、地震来了怎么办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

教师:原来地震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伤害,那如果地震突然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我们自己呢?(讨论)2、幼儿观看室内自救动画,掌握正确的躲避方法。

1)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动画片,看看动画片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播放视频)师:地震来时躲在什么地方才是最佳躲避地点?小结:发生地震后,能形成"生命三角空间"的地方是最佳的躲避地点。

哪些地方能形成生命三角呢?我请几个小朋友在教室里找找。

(教师拿一块地垫斜着靠上去边检查边小结:衣柜的旁边能形成生命三角、沙发的旁边能形成生命三角,__X小朋友虽然找到了生命三角,但还是被倒下的天花板砸到了头,这是为什么呢?怎样的姿势才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头尽量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2)师::地震来时如果我们在家里,我们要找哪些安全的地方躲避?师:躲在坚固的家具(桌子、床、沙发)的旁边,这些地方在室内房屋倒塌后能形成生命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都是躲避地震的好地方,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通用4篇)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通用4篇)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通用4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案才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让我们看看教案该怎么写吧!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通用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长避灾自救技能,运用造型表现形式,创作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语言介绍、配合视频表演、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汇报上一节课各小组收集到的灾害相关知识,并在进一步观察、游戏、拼摆、讨论的过程中解决画面中表现人物动作这一难点。

同时分析内容、表情、环境、构图、色彩等绘画语言在画面中的运用,创作一张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并举办一次班级画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爱护环境、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长自救技能,通过分析与讨论掌握用造型表现的方法创作一幅关于防灾减灾的绘画作品。

难点:通过画面更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动作。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观察欣赏法等。

教学准备:范画、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汇报预习成果1、出示“灾”的艺术字。

2、学生汇报上一节课查阅的灾害相关知识。

(1)灾害的种类:PPT汇报、语言汇报。

(2)灾害的危害:结合视频表演三句半。

(3)“防灾减灾日”标志的内容、含义:(结合白板课件)。

(4)安全标志介绍:连线题、抢答题。

二、探究表现方法1、创作一幅画应该从哪些方面思考?内容、动作、表情、环境、构图、色彩。

2、对学生最难的是那一方面?动作。

3、游戏解决难点?我来表演你来猜:一人表演防灾动作,学生猜,并分析猜对或猜错的原因。

4、摆木人:通过摆模型进一步感受动作幅度越大、关节转折越明显,表现出来越生动。

5、教师范画:(1)动作:白板演示人物动作,讲解做画步骤。

(2)表情:加入惊恐紧张的表情,简单分析出通过眉、眼、嘴表现人物心情。

(3)环境及构图:利用白板拖拽,添加环境,调整构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课防灾减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防灾减灾的知识,通过学习增长避灾,自救的技能,并能运用已掌握的造型表现方法,创作出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自主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增长自救技能,并能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大胆的表现出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防灾减灾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长避灾、自救的技能,运用造型表现的方法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难点:
思考、体会防灾减灾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防灾减灾的资料。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灾害的种类很多,按照起因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它们给人类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防灾减灾》。

二、讲授新课:
1.了解常见人为灾害及防护知识。

a.火灾。

教师:“灾”字怎么写?出示“灾”的艺术字。

水火无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说起火灾。

请同学们看视频,说一说火灾带来了哪些危害,如何防范,如何逃生、自救。

b.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灾害。

多数事故是由于违反交通规则造成的。

作为行人,我们应怎样避免发生交通意外呢?
c.意外伤害。

意外伤害发生了,当你在现场时试想一下你会怎么做?比如这样的一个场景:一个同学不小心从体育器材上摔下来了,你会怎么做?思考后回答问题。

(提示同学们在思考的时候,想象一下受伤同学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在场的其他同学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

)2.出示课件和观看视频了解自然灾害及防护知识。

请学生分组讨论,并介绍防灾措施和场景。

感受画面效果。

3.课件出示三幅宣传画。

a.提问:作品向我们宣传了哪些防灾知识?它们是如何表现防灾减灾的?
b.出示更多作品,提问:画面中表现了哪些灾害情景?说一说,作品是用什么方式表现的?课件中的构图都不相同,请学生观察对比,说一说哪幅构图好,为什么?这样的画面可以怎样调整?
三、作业设置
用绘画的方式,创作一幅以防灾减灾为题材的作品,组织防灾减灾小画展。

四、展示评价、
布置展览,进行展示。

评价要点:主题明确,有想法;表现生动,有细节。

五、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让学生了解更多防灾减灾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