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人才政策措施研究
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V 1 4No 4 o . , . 1
A ug 2 . 01 2
—
—
—
辽 宁沿 海 经 济 带 人 力资 源 与经 济 发 展 的相 关 性 分析
初 铭 畅 ,郭 玉 静 ,徐
(. L宁工 业 大学 经 济学 院 ,L 宁 锦 州 T T .
璐
110 ) 20 1
摘
要:辽 宁沿海经济带在促 进 区域协调发展和形成互 利共 赢的开放格局 具有 重要 战略 意义。人 力资源作 为
人力 资源 是 由人 力 资源数 量 、质量 、结 构构 成 的 。人力 资源 数量 是 构 成 人 力 资 源 总 量 的 基 础 , 它 反 映 了 人 力 资 源 量 的特 性 。它 是 指 一 个 国 家 或 地 区 拥 有 劳 动 能 力 的 人 口 的 数 量 。 人 力 资 源
由 一 定 范 围 内( 家 、地 区 、企 业 ) 力 资 源 所 具 一 一 国 人 有 的 体 质 、 智 力 、 知 识 、 技 能 和 劳 动 意 愿 来 体 现 的 换 句 话 说 ,劳 动 者 的 体 质 水 平 、文 化 水 平 、 专 业 技 术 水 平 和 劳 动 的 积 极 性 上 反 映 了 一 个 国
表
经 济 带 经 济 综合 得 分 与人 力资 源 数 量 的显 著 性 概
率值 Sg OO , 且有( )显著相 关 的标识 ,说 明 i< .1 并
示 ; P .5时,说 明两个 变量 间 没有 显著 的相关 当 >0 O 关 系,只显 示概 率值 [。 2 】
辽 宁 沿海 经济 带经 济 综 合 得 分 与 人 力 资 源 数 量 有 明显 的相 关 性 , 时人 力 资源 数 量 与 经济 综 合 得使 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的发 展和社会的进步也都取 决于人力资 源的有效 开发 及合理使用 。因此 , 究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力资源与经 济发展的相 关性 ,寻找影响人力资源与经济 研 协调发展 的主要 因素 ,为加快沿海经 济带 的发展提OA 才保 障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 。 , t. - 关键 词:辽宁沿海经济带 ,人 力资源;相 关性 分析
关于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研究

输 送 和交换 。
二、 沿海 经济 带的 主要优 势
辽 宁沿海经 济带 综合优 势得 天独厚 , 东北 老工业 基 地 在
振 兴 的大 格局 中具有举 足轻 重 的战略地位 。 是 区位地 缘优 势 。沿 海经 济 带是 东 北 地 区对 外 开 放
一
的主要 门户 、 环渤海地 区的重要 一翼 和东北 亚经 济圈 的关 键 地带 。它位 于东北 亚地 区地理 上 的中心 , 处在 我 国环渤 海地 区和东北地 区 的 重 要 结 合 部 , 邻 黄 海 和 渤 海 , 日本 、 毗 与 韩 国、 朝鲜 隔海邻 江相 望 , 向经 济活 跃 的 太平 洋 , 面 与俄 罗 斯 、 蒙古 陆路相 连 , 是欧亚 通 往太 平 洋 的重 要 “ 陆桥 ” 一 , 大 之 也 是东 北地 区通往世 界各地 的重要 海上 通道 。 二是港 口集群 优势 。沿海经 济带拥 有 22 公 里 的海岸 90 线, 占全 国 9 1 , 中大 陆岸 线 2 9 里 , . 其 20公 占全 国的 18 /,
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公共政策协调研究

长春教育学 院学报
J u n lo h n cu d c tua in I s iu e
A r.2 2 p 01
V 1 2 N . o.8 o4
辽宁 “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 带的公 共政策协调研 究
葫芦岛 3 6. 9 23 l. 21 1. 1. 4. 4. 51 6 . 1 O 4. 7 2 . 5 9 8 4 2 : 5 : 1 7 4 9 7 资料来源 :六所城市政府 门户网公布的国民经济与社会 发展统计公报
展基础之上 的,六个基点及沿线的经济水平 、产业 结构 、政治地
展 的 合 力 ,必 须加 强 沿海 经 济 带 的公 共政 策协 调 。 这 需 要 形 成互 利 共 赢 的协 同观 念 ,构 建 完善 的利 益协 调 机 制 ,在 统 一协 调 地 方 发
展 规 划 、统 一 市 场 体 系、统 一协 调 财 政政 策 、预 留梯 度 政 策 空 间等 方 面 做好 协调 工作 。
5 5 、7 9 、1 0 、9 6 、9 7亿 、5 1 ,这其 中大 劳森将 区域政策定义为 “ 18亿 2亿 0 2亿 1亿 2 3亿 所有 旨在改善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的公共
谢 志 平
摘 要 :发 展 以 “ 点一 线 ” 为基 础 的辽 宁 沿海 经 济 带 已经进 入 国 家战 略 它成 为 东北振 兴新 的 经 济 增 长 带 。但 必 须 看到 , “ 点 五 五
一
线 ” 所 涉六 城 市 的 经济 与 社会 发 展 处 于 非均 衡 的 发 展 格局 之上 。 为克 服 地 方本 位 主 义、 化 解政 治 晋 升 的 主 观偏 向 以及 形成 抱 团发
建设成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对外开放的先导区、投资兴业的首 选 区、和谐宜居 的新城区 ,成为东北振兴的经济发 展主轴线和新 的 经济增长带 。 但是 ,要看到 ,这五点一线的发展战略是建立在非均衡的发
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的几点思考

辐 射 和带 动距 离 海岸 线 10 0 公里 范 围 内的沿 海 经济 带 的发 展 。辽 宁沿海 经济 带 总面 积为 56万 平方 公 . 5
里 ,占全 省 的3 %、东 北三 省 的7 8 %;人 口1 6 .万 7 99 人 ,占全 省 的4 .% 、东 北 三 省 的 1 .%;地 区生 1 8 62
重 要 贡 献 。然 而 改 革 开放 后 , 由于 沉 重 的 体 制 遗 产 ,辽 宁在市 场经 济 的浪潮 中力 不从 心 ,许 多 国有
大 中型企 业倒 闭或 被兼 并 ,大量 职工 下 岗 ,大 型企
济带 “ 五点一线”发展战略实施的意见》 ,对辽宁
沿 海作 出 了 “ 五点 ”开发 的 区域部署 。沿 海经 济带
线 ”沿 海 经济 带尽 快 在 国内外 合作 中 占据制 高 点 , 并 使其 尽 早纳 入 国家 战 略 ,根 据 目前 “ 五点 一 线 ”
沿 海经 济带 两年 多来开 发建设 的实 际情 况 ,辽宁省
世界 经济 重心 正在 由西 欧移 向东 亚 ,由大 西洋
移 向太平 洋 ,东北 亚经 济 圈将成 为全球 最具 潜力 的 发 展 区域 之一 。而 辽 宁沿海 经济 带处 于环 渤海 地 区 和 东北亚 经济 圈 的关键 地带 ,是 东北 地 区的主要 出 海通 道 和对外 开放 的重要 窗 口 ,区位优 势 明显 ,战 略 地位 突 出。建设 辽 宁沿海 经济带 不 仅可 以促进 辽 宁 的全 面 振 兴 ,带 动 东北 地 区 实 现科 学 、快 速 发 展 ,而且 也为 我 国参 与东 北 亚经济竞 争 打下 了坚 实 的战 略 基础 。 东 北 亚各 国产 业 梯 次 明显 、 互补 性 强 、地缘 相近 、文化 相 亲 ,合 作潜 力 巨大 ,发 展前
关于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双主导模型探讨

( 大连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 大连
波
1 1 6 6 2 2)
摘 要 :在 区域人 力资源开发 一体化研 究的传统领域,理论界 和实务界比较 倾向性的观点和做 法是,在 一体化 的过程 中,主要 由政府单一主体发挥 主导作用 ,文献也 多见人 力资源开发 一体化 的单主导模 型分析 。但课题组 通过专家调
设计 。 但是 对 于处在 人 力资源 市 场建 设进程 中的我 国
而言 , 一些 制度 性或 非 制度 性的人 力 资源流 动壁 垒仍
( 1 9 4 0 )就提 出 了人 力 资源 产业 配置 的克 拉克 定律 ,
然存在 。2 1世纪初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我国的
l 0 2
大
连
大
基 金项 目:辽宁省社 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 目 ( L 1 1 A R K0 0 2)
作 者简介:金 f  ̄ ( 1 9 6 5 . ) ,女 ,大连大 学经济管理 学院院长、教授 ,主要从 事人 力资源管理研 究;罗珍 ̄( 1 9 8 7 . ) , 女, 硕士研 究生,主要从 事人 力资源管理; 林波 ( 1 9 8 0 . ) ,男, 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教研 室主任 , 副教授 , 主要从 事人 力资源管理研 究。
学
掌
报
第3 5 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迅猛 发展 ,尤其 是 长三 角 、珠 三角 、环渤 海经 济 圈等 经济 区 的形成 , 国 内学 者开 始关注 如 何推进 区域人 力 资源 开发 一体 化 , 以人 力 资源 一体 化 带动 区域 经济 一 体 化 的 问题 。 在 区域 人 力资源 开 发一体 化研 究 的传 统领域 , 理
辽宁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

[ 关键 词]辽宁沿海经济带 ; 一体化 ; 对策
[ 中图分类号] 173 F2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1 60 【080 — 10 0 10 — 2120 )6 06 — 6
一
、
以一体化发展为主
进服务 、 生产要素资本化、 市场化 , 破除制约生产
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是保证沿海 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沿海经济带要形
成 以大连 为 中心 , 连 、 东 、 州 、 口、 大 丹 锦 营 盘锦 、 葫
芦岛等为一体的区际、 区内、 城市各层次配套的综 合交通、 通讯网络; 构建 以沿海大通道为主干的沿 海陆路 通道 、 以大 连机 场 为 区域性 国 际枢 纽 机 场 的区域机场群 落、 以大连港为主体的东北亚 国际
N . 2 0 o6 08
S m u No. 3 26
辽 宁沿海 经 济 带一体 化 发 展 对 策研 究
潘 中毅 支大林2韩建 雨 , ,
(. 1 东北师范大学 城 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吉林 长春 102 ; 304 2 东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 . 吉林 长春 10 1 ) 3 17
重点 地 区 、 点 国家 派 出专 门人 员 或设 立 招 商 办 重
和办事环节 , 包括继续精简政府审批手续和规范 各类税费征管 , 提高政府信息 的透 明度和共享度 等, 为各种资本 的进入和发展提供优质的公共服 务; 提高涉外服务水平 , 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与 国际接 轨 ; 强 主动 服务 意识 , 增 建立 重 大项 目绿 色通道, 实行外商投资重大项 目联席会议协调制 度, 创造浓厚的亲商、 安商的和谐氛围。 辽宁 沿海经 济 带 在 大 力 优 化 工业 布局 , 整 调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平, 加快经济带的对外开放 , 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的
收稿 日期 :0 1J - 7 21_6o 0
基 金项 目: 宁省财政厅 项 目(0 09 ; 辽 1C 1)辽宁省教 育厅 高校科研 项 目( 00 1)葫芦岛市经济社会 发爰 W2 128 ; 课题 (09 1- ) - 作者简 介 : 家彬(98 ) 男, 东泰安人 , 宁工程技 术 大学 工商管理 学院讲师 , 韩 17一 , 山 辽 管理 学博 士 , 究方向为 区域 经济 ; 游 研 刁春
(9 1 )女 , 18 一 , 山东泰安人 , 宁工程技术 大学校综合 办讲师 , 究方 向为经济地理。 辽 研
・
5 ・ 9
经济与管理( 月刊 )
2 1 年第 7期 01
是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 的重要动力 。 自 20 05 年以来经济带 的固定资产投人 占辽宁省 的比重在 4 %以上 , 0 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 20 年其 比重 到 09 提高到 4 . %。在经济带的六个地市中, 44 3 大连市的 固定资产投资所 占辽宁省的比重最大 , 0 年大连 2 5 0 市 固定 资 产投 入 占辽 宁省 的 比重为 2. %, 4 0 到 8 20 09年该 比重缓慢提高到 2 . %,虽然大连市的 53 3 固定 资产投入 占全省的 比重提高幅度较小 , 但其总
中图分类号 :8 07 F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3 9 ( 0 1 o — 0 9 0 10 — 80 2 1 )7 0 5 — 5
一
、
引言
跨越式发展 ,打造我国北方新的经济开放热点和经 济增长点 , 还能加快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 优化东 北地区经济布局 , 提升东北地 区对外开放水平 , 从而 全面提升东北优势产业 的国际竞争力 ,全面带动东
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力资源开发度评价研究

在 S P S S 1 7 . 0中运 用 主成 分分 析法 , 将 辽宁 沿海 经 济带 6个地 区人力 资源 开发情况 进行 比较分析 。 从表 5旋 转后 的载 荷矩 阵 可 以看 出 ,辽宁 沿海
经济带人力资源开发度 的 3 1 个指标浓缩成 了 4个 因子 ,其 中 ) ( 3 ,) ( 4 ,x 5 ,X 8 ,X 9 ,x l 0 ,Xl 2 ,X X X 1 4 ,X I 5 ,X l 6 ,X 1 7 ,X 2 6 在 第 一个 因子 上有 较大 的载 荷 。因此 定 义为人 力 资源 与 开发度 的 第一主 要 综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p l E+ 口 P 2 + …+ 口 + { ,
r 1 、
其 中 ,X = ( X l , X 2 , …” X p ) 是可观 测 的随机 向量 , p m 是 因子载 荷 ; , m 称 为 X 的公 共 因子 ; 称为 X
持续 发展 的必 然选 择 。
一
= + 匆 + . . . + 匆 ( f = 1 ’ 2 ’ …. .
式中 F i 为第 i 个 因子 的得分 。
表 1 人力资源 开发度评价指标体系
、
人力资源开发度评价模型的
构 建
( 一) 人力资 源开 发度评 价指 标体 系 的构建 本文 根据 科学 性 、现 实性 、动态连 续性 和可 操
表 2 人力资源数量
表 3 人力资源质量 与结构
表 4 人力资源配置
( -) 评价 分 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人才政策措施研究[摘要]当今社会对人才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并将人才的使用和培养提升到了战略层面。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作为新发展的区域,其开发建设更离不开人才的作用。
通过分析已经出现的情况、问题和原因,根据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的特点,强调在人才政策上,从开发、培养、留住等方面下大力度,奠定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人才基础。
[关键词]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政策措施一、人才因素的重要性和国际间的竞争态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表明:人才身上所具有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
伴随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人才竞争也成为了国际间竞争的焦点。
各国带着相同的认识,从多方面探索,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高端人才决定着高精尖领域竞争的胜败,世界各国已将争夺高端人才作为竞争的筹码。
我国现处于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但高层次人才资源短缺的现状,导致了部分高精尖领域水平较低,不利于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
因此,在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已经成为了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随着人才主体意识的增强,为实现自身价值,人才流动日益频繁。
根据这一现状,各国采取了比较自由放任的宽松政策,目光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和使用本国人才,而是放眼于全世界,在各个领域倡导“多元文化”和“多民族共存”,以增强本国的竞争优势。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政策执行状况《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于2009年7月1日获得国务院批准,至此,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
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毗邻渤海、黄海,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的行政区域,陆域面积5.6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920公里,海域面积约6.8万平方公里。
〔1〕辽宁沿海经济带占据优越的区位条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各城市相继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新兴区域营造了极具吸引力的人才环境。
除此之外,辽宁省还拥有产业、交通等方面的潜力,这是组成新的经济增长区域的重要因素。
发展中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出现了部分人才锋芒毕露、人际关系紧张、团队意识薄弱、过于争抢个人成果的问题。
这些从侧面反映出“修身”的不到位,欠缺对于大局的考虑。
同时,资金瓶颈也不利于人才的招募。
辽宁沿海各城市除大连外,其他地区均出现缺乏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
资金不到位导致人才短缺,继而引发企业发展止步,结果可能造成企业亏本及人才流失等。
人才学家杨敬东先生认为:“在社会评价中,肯定、赞同和鼓励什么样的人才,人们的成才目标往往就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2〕社会对于一个人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社会的某种需要。
由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刚提上国家议程,开发效力于经济带人才的过程中,短期内社会方面给予的期望不高,认为这是个长远项目,成功期望转化为每个人的外在动力不足,将导致人才潜在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人才政策和措施(一)开发人才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作为重点发展区域,各地区更要在源头上把好这一重要环节,各地区的管理者,把握好开发人才的广度和深度,确立战略性的眼光,根据地区发展战略来调配企业的人力资源。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一个正常的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10%;奥托则认为,个人实际上只发挥了4%的能力;维纳甚至认为,即使创造了辉煌成就的人,在一生中利用自己的潜能也还不到百亿分之一。
〔3〕人的潜能不可穷尽,对于开发出的人才,不仅要了解已经表现出的兴趣爱好、专业能力,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深层的东西,看其是否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沿海经济带作为拥有无限发展前景的区域,要使具备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在实践中成长起来。
人才开发是第一步,接下来便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开发潜能。
每名员工的长处和才干都可以分为若干类型,有的擅长组织协调,有的适合技术分析,有的喜欢冲锋陷阵,有的足智多谋,要使其特点与工作岗位相适应。
假如不把每个人的才能用到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去,对于人才便是一种压制,对事业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对人才潜能的发挥更是一种阻碍。
摩西老姆直到晚年才发现自己有惊人的艺术才能。
他成为美国著名的艺术家,可以说是大器晚成。
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摩西老姆效应”通常就是指许多人到了晚年,才忽然发现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能力,以至于发生了晚年成才的特殊现象。
〔4〕这给人才开发很大的启迪,“人活到老,人才开发到老”的理念,给沿海经济带人才战略的发展又多条选择。
许多老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不仅在职时曾是专业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和领导管理人才,离退休后也没有放弃学习。
他们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职业道德优良,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科技力量,更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日本有一个全国性的由退休科技人员组成的“花甲协会”,由日本民生省主管,专门派到国外从事技术服务;德国也有一个“老专家服务中心”机构,聚结了一大批有特长而体力也可以的老专家,不断派往全球需要专家的发展中国家;美国的企业也再度重视退休老年职工,称他们是“老龄成年人”,是“成功”和出“成果”的宝贵人力资源,不希望退休人员到竞争对手那里去。
〔5〕许多发达国家正在改变量岁使用人才的标准,改变60岁退休的规定,由量岁返聘走向量才返聘。
在市场竞争中,人们已看到一个充满才华的老科技工作者对于创造新技术和高经济效益是何等重要,重新聘用老年职工成为一种新趋势。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需要各方面、各年龄段的人才,开发老年人才这一智力资源作为整个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件投入少、产出多、利国利民的好事。
同时,拥有充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后续人才的培养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二)培养人才教育和培训是提供给人才最好的福利,不仅是提升的前提,也能满足人才自我挑战和发展的需要。
辽宁省沿海各城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方面就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其提供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学习机会,实现人才的内在潜能和自我价值。
除了常用的课堂讲授法、研讨法、案例分析法等,还有一种培训人才的新方法---外展训练,可使参与者积极地尝试和发展新的行为,这一点符合辽宁省新兴经济带“新”的现实情况。
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培养方面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倾向。
针对这一弊端,用人单位应该制定人才资源的科学规划,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现实中出现的情况往往是“到哪山,砍哪柴”,通常是根据工作的临时需要才安排员工参加相关的培训。
这种短期培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立竿见影,但缺乏长效机制。
所以在教育和培训方面应避免追求短期效应。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的特殊情况,可以看作是人才成长的逆境,有许多关键环节需要创新思路,才能使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优势的区位条件作为发展的顺境,在各方面使人才的发展提供了便捷条件。
辽宁省属于我国环渤海经济圈和环黄海经济圈,不仅与吉林、黑龙江两省、内蒙古东部地区、京津塘地区联系密切,而且在包括中国东北部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朝鲜、日本、韩国、蒙古组成的东北亚经济圈,处于中心位置。
沿海各城市已形成以港口为门户,铁路为动脉,公路为骨架,民用航空、管道运输、海上运输相配套的四通八达的综合立体交叉运输网,总体结构在全国名列前茅。
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以石油化工冶金为代表的原材料工业,以数控机床、专业设备、汽车和船舶为代表的机械制造工业,在国内外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基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沿海经济带对腹地的牵动作用甚至可以辐射到整个东北亚。
人才在这样顺境、逆境相结合的环境中,树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意义重大,这是培养人才时不可忽视的一点。
(三)留住人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管理人才的必要方式。
人才个体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组成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基础才能稳固。
留住人才,就要激发并满足人才的各项需要。
领导作为总的掌控者,要多关心人才的生活,敢于说真话、办实事。
在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工作的人才来自于各个地区,在新的工作环境中,除了满足物质需要,主观上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客观上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劳动条件以及安全的劳动保护设施,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提供相关保障能够调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其对组织的归属感。
历史经验证明:集权必然僵化,分权才有生机。
经济大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权力分散化,激活了人才的自主性与参与性。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掌握良好的授权艺术,如果对人才不放权,或者放权之后又常常横加干涉、指手画脚,必然挫伤人才的积极性。
各地区在引进外来人才之后,要在权力方面予以下发,授权者要审慎地确定授权范围和程度,选择那些患难与共的忠诚者、善于团结合作的活动家及独立思考的创新型人才,为其提供一个独立承担的项目和打拼的空间,这也意味着人才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拥有更大的权力。
“非患寡,而患不均”,如果人才觉得晋升和薪酬标准公平、公正,就更容易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
沿海各城市的财政现状存在差异,不应过多比较各区域间的薪酬情况,而要从本地区考虑,建立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薪酬制度,从而建构一个整体文化环境。
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待人才,增强人才对于组织的信任感。
各地要为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
使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得到组织的承认,这样人才会竭尽全力把才能全部贡献出来,同时不能忽视内在报酬,对于知识型的人才,更要重视他们对工作的胜任感、成就感、满意感等。
人才参与报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适合员工需要与发展的薪酬政策,也有助于促进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弥补薪资系统存在的缺陷,这样将帮助沿海各地区更多地留住人才。
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我国唯一没有被整体开发的重要沿海区域,其开发与建设能够振兴辽宁省的老工业基地,扩大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 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
新的开放区域将会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及开发,蓝领人才是沿海各城市的首选。
过程艰辛但前景光明,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经过时间的考验必将成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1〕宏伟规划展望未来滨海辽宁〔EB/OL〕.东北新闻网,2009-7-2.〔2〕杨敬东.潜人才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69.〔3〕王通讯.人才潜能开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1.〔4〕薛永武.人才开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01):127.〔5〕林钧才.重视老年科技人才资源的二次开发——为1999国际老年人而作〔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