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师资格证笔记
教师资格证笔试笔记

教师资格证笔试笔记一、综合素质(一)职业理念1. 教育观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不是只关注少数尖子生。
就像在一个班级里,不能只看重成绩好的同学,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发展的机会。
比如在美术课上,不能只表扬画得像的同学,那些有创意的同学也应该被鼓励。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学生的品德、身体素质、艺术修养等都很重要。
我们不能只盯着课本知识,要让学生有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艺术表演等。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学生擅长数学,有的学生擅长文学创作。
老师要发现学生的特长并加以培养,就像有的同学对昆虫特别感兴趣,老师可以引导他做昆虫观察记录等小研究。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而不是死记硬背标准答案。
例如在科学课上,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某个理论。
2. 学生观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
不能把学生仅仅看作是知识的容器。
比如学生在学校里遇到不开心的事,老师要关心他们的情绪,而不是只问学习情况。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都不同。
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
就像有的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掌握数学知识,而有的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练习。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即使现在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可能在未来有很大的成就。
老师要相信学生,给他们机会去成长。
例如有些学生在小学时成绩平平,但到了中学突然对某个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成绩就突飞猛进了。
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老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
当学生犯错时,要以引导为主,而不是一味地批评。
3. 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课堂上,老师不能只是自己在讲,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
比如在语文课上,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
陕西2023高校教资笔记

陕西2023高校教资笔记【中英文实用版】Title: Notes on Teaching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in Shaanxi 2023 Title: 2023年陕西高校教师资格考试笔记---Section 1: Examination OverviewSection 1: 考试概述The teaching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in Shaanxi for 2023 is a comprehensive test that evaluates the candidates" pedagogical knowledge, teaching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ethics.The exam is structured to ensure that only qualified individuals are granted teaching posi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2023年陕西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是一个综合性的考试,评估候选人的教育学知识、教学技能和专业道德。
该考试的结构设计旨在确保只有合格的个体才能在高等教育机构中获得教学职位。
---Section 2: Examination ContentSection 2: 考试内容The examination consists of three main components: a written test, a practic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and an interview.The written test covers various areas including education theory, psycholog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educational policy.考试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书面测试、实践教学演示和面试。
高等学校_教师资格证考试_完整笔记

心理学第一章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它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3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4(定义见后)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
需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兴趣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6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7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8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意志常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9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0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
11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气质和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12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和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
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心理学有时也可以叫做行为科学。
13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
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
14无意识(即下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15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6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7唯理论法国的笛卡尔,他最早用反射概念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相信“天赋观念”。
小学教师资格证备考笔记分享

小学教师资格证备考笔记分享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想要投身教育事业的人来说,是一道重要的门槛。
备考过程中,做好笔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知识点,加深记忆,提高复习效率。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笔记,希望能对正在备考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这部分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多。
我将其分为教育学基础知识、心理学基础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几个板块。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了解教育的起源学说,如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等。
掌握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特点,比如古代教育的阶级性、道统性等。
2、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熟悉教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像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等。
理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注重教育与社会、科技的结合。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学生的心理发展明白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知道皮亚杰的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等。
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2、学习理论掌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能够运用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的设计明确教学目标的分类,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的设计设计合理的教学导入、新授、巩固练习和课堂总结等环节。
考虑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媒体的运用。
(四)教学实施1、课堂管理掌握课堂纪律的维护方法,处理好课堂中的突发事件。
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的运用熟练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的类型了解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特点和用途。
掌握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2、教学反思学会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
2024上教资重点笔记

2024上教资重点笔记一、职业理念。
1. 教育观。
- 素质教育的内涵。
-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强调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偏袒、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要给予平等的教育机会。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还重视学生的品德、情感、意志、审美等多方面的发展。
例如,学校除了开设文化课程外,还开展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素质教育尊重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
像有的学生对绘画有天赋,学校就应提供相应的绘画课程和展示平台。
-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想法,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现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计教学。
-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阅读技巧、记忆方法等,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
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 学生观。
-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即使学生现在成绩不好或者有一些不良行为,也要相信他们可以改变和成长。
例如,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成为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同时,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会犯错误,教师要包容并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
- 学生是独特的人。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笔记

教师资格证笔录中学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课能力。
第一课:科目一综合素质指导一、考点解析1.题型上: 29 个单项选择( 29*2=58)3 个资料解析题( 3*14=42) 1 个作文题( 50)2.内容上:知识模块知识点教育观学生观职业理念教师观教育法例,学生权教育法律法例利,教师权益和义务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爱两人一终身)历史,科学,文学,文化涵养艺术鉴赏涵养分值题型4 个单项选择(1 个教育观,2 个学生观,22 分( 14.7%) 1 个教师观) 1 个资料解析(学生观重点)8 个单项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 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 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 个)16 分( 10.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 个)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 个)国家中长久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领( 2 个)22 分( 14.7%)4 个单项选择(教师职业道德 2 个,班主任工作条例 1 个,教师职业行为 1个) 1 个资料解析9 个单项选择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 1 个)传统文化( 1 个)地理知识或小孩18 分( 12%)文学( 1 个)中国科技史或外国科技史( 1 个)科学知识( 1 个)中国古代文学( 1个)中国当今世文学(1 个)世界文学( 1 个)艺术鉴赏与艺术理论( 1 个)4 个单项选择(信息处逻辑思想,信息,理 2 个,逻辑思想基本能力72 分( 48%) 2 个) 1 个阅读理阅读,写作能力解(资料解析) 1个作文3.内容与题型题型知识模块题目分布个数分值单项选择职业理念1-4 题 4 个8 分教育法律法例5-12 题8 个16 分教师职业道德13-16 题 4 个8 分文化涵养17-25 题9 个18 分基本能力( 226-29 题 4 个8 分个逻辑推理 2个信息)资料解析职业理念30 题 1 个14 分教师职业道德31 题 1 个14 分阅读理解(基32 题 1 个14 分本能力一问 4分二问 10 分)写作基本能力33 题 1 个50 分二、选择题实例解析:1.职业理念:学生想做科学家,班主任说此刻学数学那么费劲,此后学物理化学一定学不好,这样的说法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最强笔记-教育学第七章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最强笔记教育学第七章94高校教师的作用:1高校教师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2高校教师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95高校教师的任务: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教书育人;二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为社会服务。
96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劳动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2创造性;3个体性与群体性。
教师个别劳动寓于教师群体劳动之中。
√97高校教师的结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职务结构“倒金字塔形”(多高级职称)“卵形”(多中级职称)“金字塔形”(多中级和初级);第二,学历结构;第三,年龄结构;第四,专业结构。
☆98高校教师结构的优化:第一,完善教师聘任制;第二,利用政策手段引导教师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间合理流动;第三,克服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的现象。
(结合97)99我国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2岁之间,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生长高峰期”的后期。
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高度发展。
辨证思维能力得到高度发展。
△100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1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2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3群体成员的互动性4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1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教育和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两个主要角色,也是整个高校内部活动中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教学过程体现了一种师生间的互动关系。
2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1社会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2心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认知关系、情感关系)3伦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道德义务)。
3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1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2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在知识活动中希望进行平等交流,并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注意:1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2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权威,以学识、品行和才能来影响学生3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点。
教资综合素质28页笔记pdf

教资综合素质28页笔记pdf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作文,希望符合您的要求:前阵子,为了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我那叫一个焦头烂额。
特别是综合素质这一科,感觉知识点又多又杂,像一团乱麻,怎么都理不清楚。
就在我快要被这些知识点淹没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份据说超级有用的教资综合素质28 页笔记pdf。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了好久,突然看到了一丝曙光。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这份笔记,心里满怀期待。
这笔记的第一页,就给我一种很有条理的感觉。
它不是那种密密麻麻、让人一看就头疼的文字堆砌,而是清晰地分了板块,每个板块都有明确的标题。
比如说“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等等,一目了然。
我开始认真地看起笔记里关于教育观的内容。
上面详细地写着“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 这每一条下面,都有具体的解释和例子。
就拿“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一条来说吧,笔记里不仅解释了什么叫面向全体学生,还举了个例子。
说是一个学校里,老师不能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了成绩差的或者有些调皮捣蛋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
看到这个例子,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知识点,脑海里甚至浮现出了那种老师关心每个学生的画面。
再看学生观的部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被阐述得特别清楚。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 为了让我更好地理解,笔记里举了个学生犯错的例子。
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答错了问题,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鼓励他继续努力,因为学生是在发展的,这次答错不代表以后也答错。
还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
就像有的学生擅长画画,有的学生擅长唱歌,不能因为画画好就觉得唱歌不好的学生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笔记
中学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第一课:科目一综合素质指导
一、考点分析
1.题型上:29个单选(29*2=58)3个材料分析题(3*14=42) 1个作文题(50)
1.职业理念:学生想做科学家,班主任说现在学数学那么吃力,以后学物理化学肯定学不好,这样的说法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2.法律法规:不能给予老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穿戴不整,影响仪表的)
3.职业道德:老师每次布置作业后都只是在下次的课堂上与学生核对答案,他的做法(不合理,教师应该认真批改作业)爱岗敬业
4.文化素养:下列历史事件与秦始皇有关的(图穷匕见)指鹿为马(赵高)望梅止渴(曹操)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
5.信息能力:在Excel中,下列方法可以实现快速查找满足条件的数据内容的是(自动筛选)
6.逻辑推理:3+4+5=151227 5+3+2=101525 8+2+4=321648 则7+6+5=354277
三、备考方案
1.据历年真题,梳理考点难点(考点分析)
2.学习知识点,形成知识地图(制作目录)
3.学方法,提高备考能力(材料分析和写作)
四、材料分析题实例:
1.职业理念
注意:1.考察范围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什么样的人。
2.评析:先评后析,评价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学生观知识点:1.学生是完整的生命个体,是完整的主体,要尊重学生。
2.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要因材施教。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认识到学生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要热爱学生。
答案:总分总,总:一个帽子一句话。
分:根据材料分点答出,答题要点+材料内容辅助分析,做的好:体现了,运用了,贯彻了什么理论,材料当中。
,提高了,促进了,培养了。
做的不好:违背了什么理论,材料当中。
,阻碍了,不利于。
总:对上述内容进行总结,一个袜子一句话。
2.教师职业道德
三爱两人一终身: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第二课: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指导
一、考试内容分析(选择题30%,非选择题70%)
1.教育学: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德育,中学班
2.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心理发展,中
二、题型分析(82分客观题,68分主观题)
三、备考策略
1.知识方面:重点知识识记,客观选择题练习,二八原则,20%的知识占了试卷80%的分数。
2.技能方面:书写(字迹要好),行文(句子流畅,列点答题突出关键词,思路清晰,答题饱满),分析(分析题干,读懂题,答好题)
四、简答题案例分析
1.感知阶段:0-2岁,延迟模仿,客体永久。
2.前运算阶段:2-7岁,符号功能的产生,泛灵论,自我中心不可逆。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答题模式:关键词+延伸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