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邻区规划方案

合集下载

2023-5G智慧社区整体规划建设方案-1

2023-5G智慧社区整体规划建设方案-1

5G智慧社区整体规划建设方案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5G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

在智慧社区建设中,5G技术的运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为了更好的推动智慧社区的建设,需要制定5G智慧社区整体规划建设方案。

一、规划阶段在规划阶段,需要充分了解社区实现智能化的需求,对当前的网络基础设施进行评估,然后进行人员分配与合理安排,确定智慧社区整体规划建设目标。

二、网络建设阶段网络建设是智慧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需要对附近的通讯设施以及环境进行调查与分析,然后进行5G基站的选址与建设,如通过合理的建筑物选址来达到最佳信号的接收质量,从而确立智慧社区建设的基石。

三、设备接入阶段设备接入是实现智慧社区建设的必要条件,需要为智能设备提供充足的接入资源,支持传感器等设备的互联互通,保证数据采集、处理与传输过程的顺畅。

为此,需要建立业务系统,以及进行设备接入与数据管理的规范。

四、应用服务阶段智能化场景与应用服务是智慧社区的核心,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配套设施等等,都需要充分发挥5G技术的优势,提供高速、低延迟、高密度的网络支持。

在应用服务阶段,需要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并制定相关的应用程序,并根据反馈调整与改进现有的服务。

五、运营管理阶段智慧社区的运营管理阶段是项目建设周期的最长阶段,需要完善监控机制、维护管理、安全防护等等,同时与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合作,保障智慧社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5G智慧社区整体规划建设方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与协调,时刻与社区进行反馈,不断优化与改善。

只有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接入、应用服务以及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充分考虑,才能真正实现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

5G(NR)邻区规划

5G(NR)邻区规划

5G(NR)邻区规划
5G NR
5G NR邻区规划
5G网络在特定模式下可将某邻小区列入黑名单或将功率偏滞设定在特定小区以便空闲态下的终端尽快重选;
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邻区规划原则如下:
独立组网邻区关系
l NR-NR邻区:NR小区间同频和异频邻区;
l NR-LTE邻区:4G与5G网络共存,LTE小区做为异系统邻区;
5G(NR)邻区规划.docx
非独立组网邻区关系
l LTE-LTE邻区:LTE小区与另一LTE小区同频、异频邻区关系;
l LTE-NR邻区:LTE可与NR小区建立EN-DC邻区关系;通过X2设置添加主SCG小区的辅助接入点;
l NR-NR邻区:NR与NR小区可更改主SCG小区;主SCG小区变化可以是频内gNB或频间gNB;NR相邻小区间必须建立邻区关系;。

5g智慧园区整体建设方案

5g智慧园区整体建设方案

5g智慧园区整体建设方案为了满足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5G技术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篇文章将从园区规划、5G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及安全方面详细介绍5G智慧园区整体建设方案。

一、园区规划1. 定位明确智慧园区建设需要明确定位和目标,以确保园区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因此,需要首先确定园区规划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2. 空间规划智慧园区建设需要进行科学的空间规划,包括园区的布局、建筑物的分布、绿化和景观布置等。

同时,在空间规划中需要考虑人流和车流的流线,以确保园区的交通畅通和园区内各功能区域的互通性。

3. 功能规划智慧园区建设需要考虑到各个功能区域的规划,如生产区、研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

同时需要考虑到各个功能区域的空间布局、交通流线和服务配置,以确保园区具有高效和智能的特点。

二、5G网络1. 建设5G网络5G网络是智慧园区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具有高速、低延时、大容量、智能和安全的特点。

因此,在智慧园区建设中需要优先考虑5G网络的建设和覆盖,以支持各个智能化应用的实现。

2. 提供高速宽带接入除了5G网络之外,智慧园区还需要提供高速宽带接入,以支持园区内的各种数据和应用的传输和处理。

同时,还需要确保宽带网络有足够的带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 提供边缘计算服务为了提高5G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在智慧园区中需要提供边缘计算服务,将计算和存储资源放置在网络边缘,以降低时延和网络负载。

这样可以使智慧应用更加灵活和高效。

三、物联网1. 设备互联互通在智慧园区建设中,需要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园区内的各个设备互联互通,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动。

同时还需要保证设备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2. 数据采集和分析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智慧园区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以获取实时和准确的数据,从而支持各种决策和应用。

此外,还可以利用AI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从而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功能。

四、云计算1. 建设云平台在智慧园区建设中,需要建设云平台,以提供各种云服务,如云存储、云计算、虚拟化等。

2023-5G智慧社区整体规划建设方案V2-1

2023-5G智慧社区整体规划建设方案V2-1

5G智慧社区整体规划建设方案V2在当前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5G网络已经成为了下一代通信技术的主流趋势,为人们带来了更快、更稳定的网络体验。

而随着智能城市建设的推进,5G智慧社区也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

为此,我们提出了“5G智慧社区整体规划建设方案V2”的方案,以期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1、规划与建设目标我方选择了一区作为试点区域,探索5G智慧社区建设的全过程,规划在该区域内建设智慧社区信息平台、物联网数据接入平台等基础设施,整合社区各项资源,推动社区发展和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和智慧化。

具体目标:优化社区资源,依托5G网络,实现智慧化、信息化和可视化智慧社区建设。

2、5G网络建设5G网络作为智慧社区的底层基础设施,是智慧社区建设的关键。

我们规划在一区建设5G网络,包括小区、办公区、商业区等多场景应用部署,以应对各类高带宽、低时延应用需求,为智慧社区各项服务提供最快、最优的网络体验。

3、智慧社区信息平台建设智慧社区信息平台是智慧社区的核心,它集成了各种智能设备和应用软件,通过互联网将社区各项服务和资源整合在一起,提高社区的运营效率和住户的生活品质。

我们规划在一区建设智慧社区信息平台,并引入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各项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4、物联网数据接入平台建设物联网是智慧社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规划在一区建设物联网数据接入平台,将各种实体设备和传感器串联起来,将设备数据上传到云平台,实现物联网数据的无缝接入和共享。

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交互和互通,为智慧社区的各项服务和管理提供更加可靠、高效和智能的技术支持。

5、社区服务场景应用智慧社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我们规划在一区打造智慧社区的多种服务场景,包括物业管理、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商业服务等多个领域。

通过将5G网络、智慧社区信息平台、物联网数据接入平台等技术手段融合在一起,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人性化的社区服务。

讲述5g站点拉远的3种方案

讲述5g站点拉远的3种方案

讲述5g站点拉远的3种方案
方案一:室内室外,独立并行规划
在前几代的网络建设中,我们传统上会利用宏站这样经济有效的手段,先覆盖室外,再尽可能的完成室内,最后再通过查找室内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室分,或者室内覆盖建设。

和以往几代技术相比,5G技术的标准对速率、容量、延时等指标要求上都有了更明显的提升。

方案二:利用频率特性,精细覆盖
有了室内外并行规划的设计方案,在5G网络建设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利用不同频率的特性,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做出更加精细化,且更为经济有效的部署呢?
在室外场景中,我们在频率策略上可使用低频打底覆盖,并使用中频的Massive MIMO产品做容量覆盖的方法。

而针对宏站无法覆盖的热点和盲点,如步行街和各类场馆,则需要轻便小巧、且安装迅速,能够支持交流的街站(Street Macro)产品。

室内我们则要舍弃从前利用室外宏站打透室内,再针对不足进行“补盲”的传统覆盖方式,而是要在5G部署上采用专门的5G室分建设方案,此外还要兼顾针对不同区域价值,考虑到“环境友好”的问题。

方案三:低碳节能,智能管理是关键
每一代通信技术都带来了性能的提升,而代价就是能耗水平在不断增加。

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界共同发展目标的今天,如何降低网络整体能耗,打破能耗曲线,是摆在通信设备厂商面临的共同课题——针对这个问题,爱立信提出了打破移动通信网络的能耗曲线、降低移动网络能耗四个创新手段。

85-NR邻区规划

85-NR邻区规划

NR邻区规划5G的频段普遍比较高,站点密度会更密,邻区的规划和添加将会是十分繁重的工作。

5G的SON(Self Organizing Network)功能可以彻底解决邻区规划问题。

在5G网络中,特定小区的黑名单或在空闲模式下对特定小区应用功率偏移以偏置小区重选,需要小区特定的邻居关系。

系统信息类型#3(SIB3)、系统信息类型#4(SIB#4)和系统信息类型#5(SIB#5),用于频率内、频率间和大异系统的重选。

SIB#4和SIB#5广播为频率间和I-RAT 小区重选提供频率ARFCN。

3GPP Eelease 15引入了系统信息类型#24(SIB#24),用于广播5G NR小区的小区重选信息。

SA部署邻区规划●NR–NR邻区:NR小区可以有另一个NR小区作为同频邻区(在同一频率上工作)或异频邻区(在不同频率上工作)●NR-LTE邻区:运营商可能同时部署了4G和5G网络,那么LTE小区就可以作为RAT间的邻区。

NSA部署邻区规划●LTE-LTE邻区:一个LTE小区可以有另一个LTE小区作为频内邻区或频间邻区●LTE-NR邻区:LTE小区可以将NR小区作为EN-DC邻区,可以通过X2设置添加主SCG小区的辅助节点来添加●NR-NR邻区:NR-NR小区邻区关系可以用来改变SCG-primary-SCG-cell。

这种主要的SCG小区改变可以是gNB内部或gNB间。

作为网络规划的指导原则,至少应与相邻的NR-gNB扇区定义邻区关系。

UE辅助的ANR帮助SON根据UE的测量报告填充NBRs关系,每当UE报告PCI SON函数检查NBR关系表中PCI是否可用,如果不可用,则可能要求UE报告CGI (小区全局标识符),其中UE读取NBR小区的SIB#1信息并向服务基站报告。

UE 辅助的ANR可以基于测量事件进行配置,也可以是周期性的,周期性可以通过操作定义,因为它可能会影响整个小区的平均吞吐量KPI,因为每次UE测量和解码NBR小区信息时,都需要进入测量间隔期,不允许在间隔期间进行数据调度。

5g室内规划方案

5g室内规划方案

5G室内规划方案背景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5G室内规划方案。

在室内,5G技术的应用可以支持更多的应用场景,如物联网、云游戏、虚拟现实等。

因此,制定一种有效的室内规划方案可以使得5G技术能够更好的应用在室内环境中。

室内规划方案1. 覆盖整个区域首先,考虑5G网络在室内的覆盖问题。

在设计室内规划方案时,需要考虑到5G网络的无线信号覆盖问题,确保整个区域都能够连上5G网络。

为了实现全面覆盖,可以在每个室内区域内部放置5G基站,以此来提升信号覆盖范围。

2. 确定基站布置位置基站的布置位置是室内规划方案中的关键因素。

针对大型室内场所,比如酒店大厅、商场等,需要合理配置基站,以保证网络信号完整覆盖。

这也意味着基站需要布置在地面上方数米以上的位置。

通常来说,可以在走廊或者室内的一些角落布置基站,来确保5G网络的信号全面传输。

3. 应用高级天线技术在室内环境中,墙体和障碍物会对5G信号的传输造成很大的干扰。

因此,在室内规划方案设计中,应用高级天线技术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新一代5G 技术中,天线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升级,使用这些技术可以排除干扰因素,以达到优秀的信号传输和通信效果。

4. 通信服务质量保障无论是在企业、酒店或其他场所,都需要保证5G网络的通信服务质量,以满足用户对5G网络的高速、稳定、清晰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考虑对网络带宽进行扩展,并且需要对服务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其连续性。

此外,为了确保在室内传输大量数据时数据的稳定性,还需要依靠完善的网络设备以确保它们能够与5G网络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

5. 安全保障在室内规划方案设计中,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5G网络传输的大量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黑客攻击或者数据泄露的风险,因此,必须采用一种安全的技术进行传输。

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使用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保护。

结束语以上是5G室内规划方案的几个关键要点。

5G网络在园区覆盖的建设方案

5G网络在园区覆盖的建设方案

5G网络在园区覆盖的建设方案一、5G网络覆盖的背景和意义1.1 5G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5G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园区覆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5G网络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数等特点,能够满足园区内用户和企业对高效、便捷和安全通信的需求。

例如,智能制造企业可以利用5G网络实现设备间的快速通信,提高生产效率;物流企业可以利用5G网络实现实时监控和调度,提升运输效率。

据统计,到2025年,全球5G用户数将达到20亿,其中园区内的用户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园区的5G网络覆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

1.2 园区5G网络覆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园区5G网络覆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5G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园区的5G网络覆盖更是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园区的5G网络覆盖能够显著提升园区的信息化水平,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网络服务,从而促进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

同时,园区的5G网络覆盖还能为园区管理方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园区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其次,园区的5G网络覆盖对于园区的创新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5G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推动园区内的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从而提升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此外,园区的5G网络覆盖还能为园区内的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移动通信服务,满足用户对于高速、大容量、低时延的网络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园区的5G 网络覆盖不仅有助于提升园区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业务发展、提高园区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还能推动园区的创新发展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因此,园区的5G网络覆盖具有重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5G网络覆盖的需求分析2.1 园区内用户的需求分析园区内用户对于5G网络覆盖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用户对于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有着迫切的需求。

他们需要随时随地上网,进行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因此要求网络覆盖范围广泛,信号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G实验网场景化邻区规划方案一、邻区规划总原则:1)配置LTE->NR邻区关系;2)配置NR->NR邻区关系;3)配置LTE->LTE邻区关系;4)配置3层邻区。

二、场景化分类1.MOCN站点-MOCN站点1)4-4站内ADD EUTRANINTRAFREQNCELL:LOCALCELLID=X,MCC="460",MNC="00",ENODEBID=XX,CELLID=X; 2)4-4外部ADDEUTRANEXTERNALCELL:MCC="460",MNC="00",ENODEBID=XX,CELLID=XX,DLEARFCN=1300,ULEARFCNC FGIND=NOT_CFG,PHYCELLID=X,TAC=XX;3)4-4同频邻区(FDD与FDD,3D MIMO与3D MIMO)ADDEUTRANINTRAFREQNCELL:LOCALCELLID=1,MCC="460",MNC="00",ENODEBID=919055,CELLID=111; PLMN共享:ADDEUTRANEXTERNALCELLPLMN:MCC="460",MNC="00",ENODEBID=919055,CELLID=111,SHAREMCC="460" ,SHAREMNC="08";4)4-4异频邻区(FDD与3D MIMO)ADDEUTRANINTERFREQNCELL:LOCALCELLID=1,MCC="460",MNC="00",ENODEBID=919018,CELLID=94; PLMN共享:ADDEUTRANEXTERNALCELLPLMN:MCC="460",MNC="00",ENODEBID=919018,CELLID=94,SHAREMCC="460", SHAREMNC="08";5)4-5外部ADDNREXTERNALCELL:MCC="460",MNC="00",GNODEBID=1048559,CELLID=1,DLARFCN=509004,ULARFCNC ONFIGIND=NOT_CFG,PHYCELLID=42,TAC=30671;6)4-5邻区ADD NRNRELATIONSHIP:LOCALCELLID=1,MCC="460",MNC="00",GNODEBID=1048559,CELLID=1;7)5-5外部NREXTERNALNCELL:MCC="460",MNC="00",GNBID=1048552,CELLID=1,PHYSICALCELLID=70,TAC=306 71,SSBDESCMETHOD=SSB_DESC_TYPE_NARFCN,SSBFREQPOS=509004;8)5-5邻区ADD NRCELLRELATION:NRCELLID=1,MCC="460",MNC="00",GNBID=1048552,CELLID=1;2.MOCN站点-非MOCN站点该场景由于主PLMN配置不一致,站间切换会失败,所以待非MOCN站点改造成MOCN站点后按照“MOCN站点-MOCN站点”步骤添加邻区关系;3.非MOCN站点-MOCN站点该场景由于主PLMN配置不一致,站间切换会失败,所以只需要添加本站的邻区关系以便于单验:1)4-4站内ADD EUTRANINTRAFREQNCELL:LOCALCELLID=X,MCC="460",MNC="08",ENODEBID=XX,CELLID=X;2)4-5外部ADDNREXTERNALCELL:MCC="460",MNC="08",GNODEBID=1048559,CELLID=1,DLARFCN=509004,ULARFCNC ONFIGIND=NOT_CFG,PHYCELLID=42,TAC=30671;3)4-5邻区ADD NRNRELATIONSHIP:LOCALCELLID=1,MCC="460",MNC="08",GNODEBID=1048559,CELLID=1;4)5-5外部ADDNREXTERNALNCELL:MCC="460",MNC="08",GNBID=1048552,CELLID=1,PHYSICALCELLID=70,TAC=306 71,SSBDESCMETHOD=SSB_DESC_TYPE_NARFCN,SSBFREQPOS=509004;5)5-5邻区ADD NRCELLRELATION:NRCELLID=1,MCC="460",MNC="08",GNBID=1048552,CELLID=1;4.非MOCN站点-非MOCN站点1)4-4站内ADD EUTRANINTRAFREQNCELL:LOCALCELLID=X,MCC="460",MNC="08",ENODEBID=XX,CELLID=X; 2)4-4外部ADDEUTRANEXTERNALCELL:MCC="460",MNC="08",ENODEBID=XX,CELLID=XX,DLEARFCN=1300,ULEARFCNC FGIND=NOT_CFG,PHYCELLID=X,TAC=XX;3)4-4同频邻区(FDD与FDD)EUTRANINTRAFREQNCELL:LOCALCELLID=1,MCC="460",MNC="08",ENODEBID=919055,CELLID=111; 4)4-5外部ADDNREXTERNALCELL:MCC="460",MNC="08",GNODEBID=1048559,CELLID=1,DLARFCN=509004,ULARFCNC ONFIGIND=NOT_CFG,PHYCELLID=42,TAC=30671;5)4-5邻区ADD NRNRELATIONSHIP:LOCALCELLID=1,MCC="460",MNC="08",GNODEBID=1048559,CELLID=1;6)5-5外部ADDNREXTERNALNCELL:MCC="460",MNC="08",GNBID=1048552,CELLID=1,PHYSICALCELLID=70,TAC=306 71,SSBDESCMETHOD=SSB_DESC_TYPE_NARFCN,SSBFREQPOS=509004;7)5-5邻区ADD NRCELLRELATION:NRCELLID=1,MCC="460",MNC="08",GNBID=1048552,CELLID=1;5.【100M】MOCN站点-【100M】MOCN站点注意:频点发生了变化,在添加外部小区时要配置100M的SSB频点512964提前在4G侧添加新频点(添加前先检查是否已存在):ADD NRNFREQ:LOCALCELLID=1,DLARFCN=512964,ULARFCNCONFIGIND=NOT_CFG;ADD NRSCGFREQCONFIG:PCCDLEARFCN=1300,SCGDLARFCN=512964,SCGDLARFCNPRIORITY=1;1)4-4站内ADD EUTRANINTRAFREQNCELL:LOCALCELLID=X,MCC="460",MNC="00",ENODEBID=XX,CELLID=X; 2)4-4外部ADDEUTRANEXTERNALCELL:MCC="460",MNC="00",ENODEBID=XX,CELLID=XX,DLEARFCN=1300,ULEARFCNC FGIND=NOT_CFG,PHYCELLID=X,TAC=XX;3)4-4同频邻区(FDD与FDD,3D MIMO与3D MIMO)ADDEUTRANINTRAFREQNCELL:LOCALCELLID=1,MCC="460",MNC="00",ENODEBID=919055,CELLID=111; PLMN共享:ADDEUTRANEXTERNALCELLPLMN:MCC="460",MNC="00",ENODEBID=919055,CELLID=111,SHAREMCC="460" ,SHAREMNC="08";4)4-4异频邻区(FDD与3D MIMO)ADDEUTRANINTERFREQNCELL:LOCALCELLID=1,MCC="460",MNC="00",ENODEBID=919018,CELLID=94; PLMN共享:ADDEUTRANEXTERNALCELLPLMN:MCC="460",MNC="00",ENODEBID=919018,CELLID=94,SHAREMCC="460", SHAREMNC="08";5)4-5外部ADDNREXTERNALCELL:MCC="460",MNC="00",GNODEBID=1048559,CELLID=1,DLARFCN=512964,ULARFCNC ONFIGIND=NOT_CFG,PHYCELLID=42,TAC=30671;6)4-5邻区ADD NRNRELATIONSHIP:LOCALCELLID=1,MCC="460",MNC="00",GNODEBID=1048559,CELLID=1;7)5-5外部ADDNREXTERNALNCELL:MCC="460",MNC="00",GNBID=1048552,CELLID=1,PHYSICALCELLID=70,TAC=306 71,SSBDESCMETHOD=SSB_DESC_TYPE_NARFCN,SSBFREQPOS=512964;8)5-5邻区ADD NRCELLRELATION:NRCELLID=1,MCC="460",MNC="00",GNBID=1048552,CELLID=1;三、注意事项:1)添加外部小区和邻区的时候需要配置对方站点的主PLMN;2)MOCN站点与MOCN站点间,按对方站点主PLMN添加外部小区和邻区,同时将主PLMN 共享给辅PLMN(邻区级配置);3)3D MIMO也是做了mocn的,加邻区的时候,需要配置PLMN共享;4)实验网本站的3D MIMO和本站的FDD1800也要互加邻区;5)站内邻区不要漏配;6)4-5,5-5邻区配置时涉及到的5G频点一律都是SSB频点;7)4-4 邻区配置时,若是MOCN和MOCN小区之间,添加完邻区后还需要配置PLMN共享,目前由于主PLMN均配置460 00,所以需要把460 00 共享给 460 08;指令为:ADD EUTRANEXTERNALCELLPLMN: Mcc="460", Mnc="00", eNodeBId=邻区的, CellId=邻区的, ShareMcc="460", ShareMnc="08";8)站点频点、TAC、PCI等修改后,需要同步修改周边站点对该站点的外部小区和邻区的配置;9)任何人修改完站点邻区关系后都需要根据邻区规划总原则进行核查,确保没有漏配或误配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