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教育(案例)

合集下载

幼儿园情商特色教育案例(2篇)

幼儿园情商特色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逐渐从智力开发转向情商培养。

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简称EQ)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和运用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并有效地引导自己行为的能力。

幼儿园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幼儿情商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以一个幼儿园情商特色教育的案例,探讨如何通过教育活动提升幼儿的情商。

二、案例描述1. 幼儿基本情况小明,男,5岁,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经常在幼儿园里一个人玩。

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小明容易受到挫折,情绪波动较大,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哭闹。

家长反映,小明在家中也表现出类似的情绪问题。

2. 教育目标通过开展情商特色教育活动,帮助小明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学会与人交往,增强自信心,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3. 教育活动(1)情绪认知教育教师通过绘本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小明了解不同情绪的表现和原因,帮助他识别自己的情绪。

例如,在讲述《小兔子的情绪》故事时,引导小明认识到小兔子生气、开心、害怕等情绪,并让他表达自己对这些情绪的理解。

(2)情绪表达教育教师鼓励小明在遇到问题时,用语言或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

例如,当小明遇到挫折时,教师引导他学会说:“我感到很生气,因为……”或“我感到很难过,因为……”。

同时,教师鼓励小明在表达情绪时,注意语气、语速和表情,使其情绪表达更加合理。

(3)情绪调节教育教师教给小明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数数、转移注意力等。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引导小明运用这些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例如,当小明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教师引导他深呼吸几次,然后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件小事,我不要让它影响我的情绪。

”(4)人际交往教育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团队游戏和活动,让小明在集体中学会与人交往。

例如,开展“传声筒”游戏,让小明在游戏中学会倾听、表达和沟通。

此外,教师还鼓励小明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培养他的合作精神。

4. 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情商特色教育活动,小明的情绪管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幼儿园情商培养教育案例分享

幼儿园情商培养教育案例分享

幼儿园情商培养教育案例分享案例一:培养情绪管理能力小明是一个四岁的孩子,他在幼儿园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情绪失控,经常哭闹或发脾气,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困扰。

针对这个情况,幼儿园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培养小明的情绪管理能力。

1.情绪认知训练:幼儿园老师给小明展示各种情绪表情,并告诉他不同情绪的名称和表现形式。

然后,老师帮助他认识到自己当时的情绪,并鼓励他用语言表达出来。

2.情绪调节练习:幼儿园老师设计了一些情绪调节练习,比如,给小明准备一些小玩具,让他在不同的情绪中选择适合的玩具来发泄情绪。

同时,老师也教给小明一些放松和冷静下来的方法,比如深呼吸、数数等。

3.情感表达训练:幼儿园老师鼓励小明用言语和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教给他一些积极的表达方式,比如说“我很生气”、“我需要一点时间冷静一下”等。

同时,老师也引导其他孩子尊重小明的情感,并帮助他们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情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明逐渐学会了认识自己的情绪,并能够更好地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他不再频繁地哭闹或发脾气,而是能够用言语和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案例二:培养同理心小芳是一个五岁的女孩,她经常在幼儿园里欺负其他小朋友,不关心他人的感受,给身边的孩子带来了困扰。

针对这个情况,幼儿园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培养小芳的同理心。

1.同情练习:幼儿园老师给小芳讲一些关于同情心的故事,并引导她思考故事中人物的感受和需要。

随后,老师组织小芳参与一些同情练习,比如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小朋友、关心其他小朋友的情绪等。

2.互助活动:幼儿园老师设计了一些互助活动,让小芳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完成任务。

通过这些活动,小芳能够意识到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并从中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3.角色扮演:幼儿园老师组织小芳参与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她在模拟的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体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通过这种方式,小芳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培养起同理心。

好的孩子情商教育案例(2篇)

好的孩子情商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情商教育。

情商,即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以及识别、理解、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

一个高情商的孩子,不仅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还能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本文将以一个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二、案例描述小明(化名),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今年8岁。

他的父母都是高学历,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家庭中,父母始终关注小明的情绪变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他提高情商。

1.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小明的父母深知,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情商发展至关重要。

他们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伴小明,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会主动与小明交流,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让小明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2. 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为了培养小明的情绪管理能力,父母从小明小时候开始,就教他识别自己的情绪,并学会表达。

当小明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父母会耐心倾听他的诉说,引导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当小明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沮丧时,父母会鼓励他:“别灰心,这次没考好没关系,重要的是找到原因,努力改进。

”3.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父母认为,同理心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小明的同理心,他们经常给他讲述一些关于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故事,让他懂得关心他人。

此外,父母还鼓励小明参加志愿者活动,让他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4. 教育孩子学会沟通沟通能力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小明的沟通能力,父母从小明小时候开始,就教他如何与人交流。

他们鼓励小明主动与同学、老师交往,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遇到矛盾时,父母会引导小明用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冲动和暴力。

5. 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深知,心理健康是情商发展的基础。

为了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他们定期带小明进行心理咨询,及时发现并解决他的心理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会关注小明的饮食、睡眠等生活细节,确保他的身心健康。

幼儿园情商培养教育案例

幼儿园情商培养教育案例

幼儿园情商培养教育案例在幼儿园教育中,情商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情商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就来共享一个成功的幼儿园情商培养教育案例。

案例一:情绪表达角色扮演1.引言在某幼儿园,老师们注意到孩子们在情绪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有些孩子情绪波动较大,而且表达能力较差。

2.问题分析老师们意识到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决定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来帮助孩子们提高情绪表达能力。

3.教育方案老师们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每个孩子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游戏中需要表达各种情绪。

小明扮演“生气的小熊”,小红扮演“开心的小鸟”等等。

4.实施过程在游戏中,老师们引导孩子们学会用言语和表情来模仿和表达各种不同的情绪,老师们也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情绪,无论是愤怒、快乐还是悲伤。

5.成效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老师们发现孩子们在情绪表达上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们能够更准确地用言语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也更加乐于与他人共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个人观点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幼儿园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通过情绪表达角色扮演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在玩中学,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情商能力。

这种教育模式可以在其他幼儿园中进行推广,并帮助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长。

情商教育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教育机构和家长重视情商教育,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

情商教育是目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意识到情商对孩子们的重要性。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而情商教育在这个阶段更是至关重要。

通过情商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孩子们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幼儿园教育中,情商培养教育案例有很多种方式。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情绪表达角色扮演,还可以通过各种游戏、绘本故事、情绪管理训练等方式来进行情商教育。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可以有意识地融入一些情商教育元素,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懂得情感表达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情商教育案例分享(2篇)

情商教育案例分享(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情商教育。

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简称EQ)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和运用情绪的能力。

良好的情商有助于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分享情商教育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二、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与同学交往较少。

在学习上,小明成绩优异,但在课堂上不敢主动发言,与老师交流也较为紧张。

家长反映,小明在家中也较为沉默,不喜欢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针对小明的情况,学校决定开展一次情商教育,帮助他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

三、情商教育方案1. 诊断分析首先,通过与小明、家长、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了解小明的情绪特点、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心理需求。

诊断结果显示,小明存在以下问题:(1)情绪识别能力较弱,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2)情绪调节能力不足,容易陷入负面情绪;(3)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与同学互动较少;(4)心理素质有待提高,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容易产生焦虑。

2. 教育目标根据诊断分析,制定以下教育目标:(1)提高小明的情绪识别能力,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2)培养小明的情绪调节能力,学会应对负面情绪;(3)增强小明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社交技巧;(4)提升小明的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3. 教育方法(1)情绪管理课程学校邀请专业心理老师为小明开设情绪管理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①情绪识别: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小明学会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②情绪表达:教授小明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使用“我感到……”的句式;③情绪调节:教授小明如何运用放松技巧、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调节情绪。

(2)团体辅导组织小明参加团体辅导活动,让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他人互动。

活动内容包括:①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小明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情绪;②小组讨论:让小明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感受,学会倾听他人意见;③团队合作:通过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小明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幼儿园情商教育案例分享:培养孩子的情商

幼儿园情商教育案例分享:培养孩子的情商

幼儿园情商教育案例共享:培养孩子的情商在幼儿园教育中,情商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情商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与他人相处,培养自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共享一个实际的幼儿园情商教育案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案例一:情感表达在某幼儿园,老师们发现一些孩子在竞争激烈的游戏和学习环节中表现得焦虑和情绪低落。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老师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情商教育活动。

他们邀请了心理专家和情商教育专家来进行讲座,教孩子们如何用言语和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老师们还组织了一些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共享彼此的情感和诉求。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逐渐学会了如何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得到了释放,焦虑也减轻了许多。

观点和理解:情感表达是情商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这个案例中,幼儿园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帮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不仅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提高了他们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通过情感表达的训练,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避免因情感抑制而导致的压力和焦虑,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非常重要。

总结回顾: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情商教育,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自信心,培养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对于幼儿园的情商教育来说,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孩子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只有在情感上健康成长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习生活。

在这个案例中,情商教育的实施方式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除了邀请专家来进行讲座,还通过小组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情商能力。

这种由浅入深的教育方法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情商教育环境,值得其他幼儿园和家长们参考借鉴。

情商教育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正在日益被重视和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情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为情商与个人的成功和幸福感息息相关。

幼儿园是孩子们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良好的情商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情感基础,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力。

情商教育案例(成功案例)

情商教育案例(成功案例)

情商教育案例(成功案例)案例一:培养情商的小学课程背景某小学面临学生情商普遍较低的问题,学校决定引入情商教育课程来提升学生的情商水平。

解决方案学校与世界顶级情商教育机构合作,设计了一套专业的小学情商教育课程。

该课程包括以下要点:1. 学生情商自测:学生通过自测评估自己的情商水平,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2. 情感表达:学生通过绘画、写作、表演等方式,研究如何有效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同理心培养:学生通过观察他人的情绪和行为,研究体会他人的感受,培养同理心和关怀他人的能力。

4. 情绪管理:学生研究认识各种情绪,并掌握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等。

5. 解决冲突:学生研究如何有效沟通和解决冲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能力。

效果经过一学期的情商教育课程,学校对参与课程的学生进行了评估,发现以下变化:1. 学生的情商水平明显提高,表现出更好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2. 学生之间的冲突减少,同学之间的合作和友善关系增强。

3. 学生的研究成绩也有所提升,因为他们更能集中注意力和处理情绪。

案例二:公司情商培训的投资回报背景某公司考虑为员工提供情商培训课程,以提升员工的情商能力,进而改善工作效率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解决方案公司邀请专业情商培训机构为员工提供情商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1. 情商自我认知:员工通过评估工具,了解自己的情商水平和潜在优势。

2. 领导力与协作:培训员工如何运用情商技能,提高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绪管理:员工研究如何管理情绪,从而更好地适应工作压力和与同事合作。

4. 情感表达与沟通:培训员工有效表达情感,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效果经过情商培训课程后,公司对员工进行了评估,获得以下结果:1. 员工在情商方面的得分有所提高,表现出更好的情感表达和沟通技巧。

2. 员工之间的协作能力得到增强,工作效率和团队氛围明显改善。

3. 公司收到的客户投诉明显减少,客户满意度有所提高。

以上是两个成功的情商教育案例,通过情商教育课程的实施,学校和公司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幼儿园家长教育案例:情商培养

幼儿园家长教育案例:情商培养

幼儿园家长教育案例:情商培养案例一:采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情商针对幼儿园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通过采用游戏和互动的形式,帮助幼儿培养情商。

在课堂中,我们让幼儿们参与“我是小花猫”、“表情猜猜猜”等游戏,帮助幼儿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他人情感。

同时,我们还通过音乐和绘画等方式,让幼儿感受不同情感所带来的声音和色彩的变化,并与父母分享他们的体验。

这些方法在短期内就有效地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情商,增强他们的自信和社交技能。

案例二:利用家庭活动培养幼儿情商在和家长们沟通中,我们发现许多幼儿在家庭中很少参与家务和生活琐事,导致他们缺乏自我照顾和自理能力,在日常交往中也缺乏自信和表达能力。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们可以鼓励幼儿参与日常家务活动,如收拾玩具、倒垃圾、整理桌子等。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如饥饿、疲劳和渴望等,并学会对他人的需求尊重和关心。

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情商。

案例三:通过亲子活动加强幼儿情感沟通针对某些家长在家庭沟通中难以和幼儿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的问题,我们提倡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亲子活动,如早教、手工、游戏等。

在这些活动中,家长可以与幼儿共享乐趣并体验不同情感状态,如快乐、愉悦、兴奋和失落等。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也可以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学习如何妥善处理感情冲突,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情商。

以上案例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家长语言和行为方面培养幼儿情商,让他们在情感和社交方面更加自信和灵活,同时也提高了家庭和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纠正学生偏常心理与行为离不开情商教育吴巧萍意图:新课程的实施,赋予师生关系以新的定义: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是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是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协作者,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是与学生平等相处的知已。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

其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正在成长的活生生的人。

这就更加要求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深信:每个行为后面皆有正向的目的;人在有选择余地时皆会为自己做最佳选择。

唯有如此,在运用技巧时的态度、语调、措辞才能够一致并取信对方,得到正面的响应,有效的促进师生间的沟通。

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发展的主体,视为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人,允许他们自由发展,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在我看来,教育就是一种服务,服务的核心在于质量。

为学生服务就是要不仅为学生的今天负责,更要为学生的明天负责,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

学生离开学校以后,也许学习的知识会有所忘记,但是学生一旦形成稳定的健康心理和养成良好的自学、生活习惯,将受益一生.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在人的成功的诸多主观上的因素里面,智商(IQ)因素大约占20%,而情商(EQ)则占80%左右。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认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还有人预测,二十一世纪的人才竞争,不仅仅是智商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情商的竞争。

因此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关心孩子的智商教育的同时,更要关心孩子的情商教育。

案例背景:“在这个社会中,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所以家长们从小就告诉我们要学好,只有学习成绩好,你将来才会找到好工作,才会有好的生活,我们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也就从那时起,我们已经无法再选择自己该往哪里走,只能低着头走向那条陌生的路。

慢慢地我们已经不会去感知身边的事物了,渐渐淡忘了喜怒哀乐,成了一个有着空空的躯壳的机器,而制造者则是一直希望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爸爸妈妈。

”这是我班胡天一同学的困惑,现在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在家长们忙于抓紧孩子的学习时,他们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导致的悲剧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在现在,必须要对孩子的EQ培养引起重视,只有使孩子的EQ和IQ都得到发展,我们才可能做到真正的健康。

案例过程:本班学生杨圣洁性格倔强,脾气暴躁,易于激动。

一旦引起冲动,难以平静。

所以在班上朋友很少。

为了让他学会与人合作,本学期我让他担任体育委员。

一天早上,他在整队,可是无论他怎么喊,队伍就是站不齐,他气得暴跳如雷,冲着那几个站不齐的同学又吼又骂,可是任凭他怎么叫喊,被骂的同学一边用充满仇视的眼神望着他,一边“我自岿然不动”,见此情景,我走上前去,想劝劝他注意工作方法,哪知我刚一开口,他就冲我喊了起来:“他们那些人就是站不齐,凭什么怪我?”,“我并么怪你,只是觉得你应该注意工作方法。

”“他们不听我的,我咋办呢!我本来就不想当这个班干部,你非要我当,我……”他委屈地声泪俱下。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匆匆和他谈了几句,就让他上课去了,联想到前不久我年级篮球联赛时,因队友久投不中,连连失分,他气得破口大骂,并一脚把篮球踢出场外,我明白,要彻底解开他的心结,必须先触摸到他的心灵,触及到他的痛楚。

凭着与他两年下来的接触以及作为班主任的那份敏感,当时我已心里有一些底了,只是在想如何用最佳的方式方法来解决一些势必解决的问题。

问题解决针对此事件,我给全班学生上了一堂以《“情商”—不容忽视的心理指标》为题的心理辅导课,介绍了什么是“情商”及“情商”在人生成长中所起的作用。

情商(情感智力)(EQ)是由哈佛大学的彼得.萨洛瓦里和新罕布什大学的约翰.梅耶两位心理学家在1990年首次提出来相对智商(IQ)而言的心理学概念,它反映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的非智力活动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指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直觉、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说得通俗点就是指心理素质,指一个人运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纵行为的能力. 情商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洞察人生价值、揭示人生目标的悟性,是一种克服内心矛盾冲突、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是一种生活智慧。

课后,同学们纷纷谈感想,找差距,方欣同学在周记中写到:“高情商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在我看来,情感教育的核心还是需要有锻造心情的能力,有了好心情,面对履遭的挫折,才能豁然大度;面对芸芸众生的挑战,才能自信十足;面对竞争的社会,才能独善其身……心情左右着我们的人生,沉静、广博、宁静的心会让生命之树常青,让成功之路常阔。

心情可以锻造,情商同样也可以训练,若把情绪比作一叶扁舟的话,只有用心去驾驶它,才能突破重重险滩。

我们应该用宁静平和的呼吸去感受社会,睁开双眼用单纯而善感的心灵乐观处事,用信心、恒心去打造基石,用乐观和忍耐勇往直前,用敏锐的直觉和协作的精神去创造机会。

”学生杨圣杰在周记中写到:“通过这堂心理辅导课,使我真真切切地明白情商教育的确是刻不容缓!倘若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成功离我们将总有一步之遥,却又可望而不可即,因此,我们不仅要有好的智商,更要有一个乐观豁达的心态,能积极向上进取并善待人生的机会。

”高新禾同学说:“快乐的钥匙在我们自己手中,何必要让别人来保管呢?每一株玫瑰都有刺,正如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你无法容忍的一部分,爱护每一株玫瑰,并不是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只需要学习如何不被它刺伤,如何不让自己刺伤身边的人。

”陈俊在周记中写到:“面临悬崖绝壁时,我们渴望通过它来横跨天险,在面临急流险滩时,我们盼望能借助它顺利到达彼岸,我们需要它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让我们看到‘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奇景,它便是我们都拥有的情商,在面对任何事的时候都要利用情商来冷静思考。

”孙玮玥同学说:“心态是情商的根本,学习时我们需要解压解脱而不是绳索缠绕的心态,比赛时需要积极而不消极的心态,处理人际关系时需要宽容而不苛刻的心态,遇到困难时应多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的心态,对待生活应充满爱心而不充满仇恨的心态,做好这些,相信EQ的指数会提高很多,与IQ结合就会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已经发现,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有三要素:认知,情感和行为,其中,情感是起主导作用的。

情感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认知和行为都是依赖于情感的。

认知的作用是为了保护个体的情感系统,以免受到更进一步的伤害。

但是如果认知的力量还没有能力保护好情感系统,则个体会陷入某些或者是某种情感里,导致这些情感不能很好的发展。

一个人如果积累了过多的某些或者是某种情感,那么一个人对它们的控制能力就变弱,为了使同学们对自己的情绪有更深的探索和了解,增强表达情绪和控制情感的能力,我第二周又召开了以《怎样当好称职的班干部》为主题的班会,会上大家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胡雨薇同学说:“首先我认为班干部也是学生,处事都有不成熟之处,面对同学的不合作,往往会气得面红耳赤,以前我也这样,因此凭添了不少伤心和烦恼,但现在我干嘛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他不听我再换一种方法让他听,用让自己开心的方法,让别人心甘情愿达到我的目地,再者,我认为班干部肯定要做到公平,虽然不得罪人是不行的,但也不要逼得别人无台阶下,更不要因为某些人特别厉害,特别难缠便放任不理,找个大家都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另一个重点便是要能听进别人的批评建议,不断激励自己进步,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笑脸多了,闲言少了。

”尹娜同学说:“首先,如果你是一个班干部,你一定要懂得这是一个机会,这是老师对你的信任,这是个磨练能力的过程,同时,你也要知道,这会比较辛苦,你需要付出时间,付出精力,再则,身为一个班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先做好自己,再管好同学,这样同学才会信服你,若连自己都无法管好,又怎么去管好别人呢?然后,要克制自己的脾气,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当同学不听你的命令时,不要发脾气、摆架子、大吼大叫,这只会激化彼此的矛盾,要心平气和,耐心地说服,如果能做好这一点,对你现在或以后的生活都会很有用,最后,就是平时的生活中,多一些笑脸,多一些沟通,多一些帮助,付出多一点、主动多一点、关心多一点,自然就能与同学很好的相处。

当好一个班干部,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努力尝试,就一定可以做得比以前好。

”赵国威同学说:“魄力和威信,决不是靠嗓子和肌肉练出来的,只有当下属从心底里佩服领导时,这位干部才有威信,若要具有领导能力,这位干部还必须要与下属相处融恰,自身技术高超。

不仅如此,要学会替下属着想,在下属陷入难堪的境地之后,当干部的要学会给下属铺楼梯,当下属遇到困难时,作为干部也要主动帮忙,显示自己的平易近人,只有这样的领导,别人才会喜爱他,尊敬他。

”李梦林同学说:“当一个好班干部,并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全班同学给予他一定的配合的,一个班干部要让同学们配合他,就必须具备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个人素质,要以德服人。

作为一个班干部,更不能动不动就指责他人,要学会和同学之间建立友好的交往,要让同学心甘情愿地服从于你,而不是被迫就范,这样的后果只会让你的人气值降低,并且在同学们心中的威严也打折扣。

有些事情,本可以轻易解决,就没有必要让事情陷入一个僵局,导致双方难受的局面,最后弄得大家都十分尴尬,以后再和那个同学见面时就‘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了。

”最后杨圣洁同学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深有感触的说:“通过这次班会,使我明白当自己和同学们发生争执时,要以理服人,而不是做出一副要和别人吵架、打架的姿态,面对焦燥的事情,不要硬拼硬抢,退让几步找出缝隙,然后迎头赶上就容易多了。

还要学会宽容和谦让,因为心一旦变小了,所有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就变大了。

这不仅是处事的智慧,也是一种做人的技巧,更是一种风度。

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里,很难让每个人都顺自己的心,称自己的意,只有站在别人的立场与角度去看待和处理问题,才能有利于同学关系的和谐发展,而且一个班干部要学着认错和原谅他人的错误,原谅他人的错误,不一定是美德,但漠视自己的错误,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释放。

”听着他的一席话,同学们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看着他的变化,我会心地笑了。

案例反思:“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我们不能单单解决表面的问题。

如果只想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忽视他们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即使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有其他问题产生。

只有心理上的转变,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只有学生的人格健全了,学生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地改善。

班主任要想真正地帮助学生健全自己的人格,必须先触摸到学生的心灵。

正象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