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创新设计】2105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精美课件: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ppt课件

答案:(2)陈子昂 岑参 王维 浪漫主义 实主义 诗圣 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仙
现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发展背景:______的发展,城市的繁荣,____数 量的不断增加。 (2)地位: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3)著名词作家:婉约派的柳永、________、豪放派 的苏轼、________等。
答案:1.(1)商业 市民
(3)李清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弃疾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2.元曲 (1)构成:元代____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
(2)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3)代表:以________、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答案:(1)散曲 (3)关汉卿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三、明清小说 1.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1)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______小说。 (2)唐朝出现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______和宋朝供 说话人用的______,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答案:1.(1)志怪 (2)传奇
话本
金品质•高追求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②反映社会生活的________、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 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3)代表作品 ①长篇小说:《__________》《水浒传》《西游记》和 《________》四部最为著名。 ②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 ③讽刺小说:《__________》。 答案;(2)深度和广度 (3)三国演义 红楼梦
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1.情感层面: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2.态度层面: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古代文学,尊重文学作品和作者,培养良好的文学鉴赏习惯。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的观点,形成包容、开放的心态。
c.唐诗的繁荣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d.宋词的婉约派与豪放派的特点及代表词人;
e.元曲的戏剧性与音乐性,以及其民间色彩。
3.教师指导: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度,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学活动: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6.家长参与作业: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一项与古代文学相关的活动,如诗词朗诵、书法创作等,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家庭文化氛围。
作业提交要求:
1.请学生在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按时提交。
2.作业需书写工整,表述清晰,体现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反馈,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层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掌握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时期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作品。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文学与历史、哲学、艺术等其他领域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技能层面: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会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课堂讨论:针对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ppt课件

中。
3.材料三歌颂了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
什么关系?
提示: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明清 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专制空前强化,而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这种社会背景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就 出现了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精神。
4.文学风格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 提示:社会的发展进步可以推动文学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状况 可以在文学中得到反映。同时文学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文学 有时可能会先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有时也会有落后于社会的 情况出现。
3.明清小说: (1)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商品流通扩大,资本 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
(2)封建制度开始衰落,社会矛盾凸现,不少文人开始对现 实进行批判。 (3)小说体例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本身具有反映社会生 活的深度和广度的优势,与时代具有契合性。 (4)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小说繁荣。 因此,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学的发展和繁
(6)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风 、___ 雅 、___ 颂 (2)内容: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___ 三部分。 四言 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 (3)特点:以_____ 实感强。
现实主义 的基础,被后世奉为 (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
(6)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
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课表要求
明白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明白和把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3)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存,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进展特色。
(2)通过阅读,观看,练习,观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摸索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辉煌的文化。
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
增强文化修养。
1 / 1。
人教版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2)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发现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3)能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古代文学家、是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
(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时】2个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我们了解了古代中国在各个领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然而,作为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我国古代不仅科技成就突出,而且文学成就也很突出。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我国古代文学魅力。
教授新课讲授新课从《诗经》到唐诗(一)《诗经》(1)概况①地位:《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②时限: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2)内容①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国风”)——民间的民歌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②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
③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3)影响①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②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③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楚辞①含义: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高中历史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 新人教必修3

(4)影响 )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 统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统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
(1)产生 )
战国时期
(2)特点 )
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 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 易于表达情感。 易于表达情感。
(3)代表作 )
《离骚》 离骚》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曼曼其修远兮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字长卿,因慕蔺相如为人,改名相如。蜀郡成都 前 )字长卿,因慕蔺相如为人,改名相如。 今四川成都) 年轻时喜好读书击剑,汉景帝时,成为武骑常侍, (今四川成都)人。年轻时喜好读书击剑,汉景帝时,成为武骑常侍,后来因景 帝不好辞赋,称病免官。他周游天下,结交当时许多著名文人, 子虚赋》 帝不好辞赋,称病免官。他周游天下,结交当时许多著名文人,作《子虚赋》, 名声大噪。武帝读了他的《子虚赋》 大为赞赏,并立即召见。他又呈上《 名声大噪。武帝读了他的《子虚赋》后,大为赞赏,并立即召见。他又呈上《上 林赋》一篇,武帝读后大喜,受到重用,后来官拜中郎将。他的赋结构宏伟, 林赋》一篇,武帝读后大喜,受到重用,后来官拜中郎将。他的赋结构宏伟,纵 横自如,语汇丰富,文彩华茂。内容大都描写帝王苑囿田猎,极尽铺张之能事。 横自如,语汇丰富,文彩华茂。内容大都描写帝王苑囿田猎,极尽铺张之能事。 卓文君是著名的汉代才女,西汉临邛人,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 卓文君是著名的汉代才女,西汉临邛人,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司马相 如归蜀,路过临邛,结识卓文君,两人相爱私奔前往成都。 如归蜀,路过临邛,结识卓文君,两人相爱私奔前往成都。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两 人私奔到成都之后,一贫如洗。卓王孙对文君的行为非常不满,认为家门不幸, 人私奔到成都之后,一贫如洗。卓王孙对文君的行为非常不满,认为家门不幸, 出了这样一位不知礼义廉耻的女儿,因此虽然家有万贯,也不愿资助女儿。 出了这样一位不知礼义廉耻的女儿,因此虽然家有万贯,也不愿资助女儿。旁人 虽多次劝解,也无济于事。后来,他们终于难以度日。卓文君一想,不能坐以待毙, 虽多次劝解,也无济于事。后来,他们终于难以度日。卓文君一想,不能坐以待毙,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必修III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班级:组别:姓名:等级:第9 课辉煌灿烂的文学【2013年江苏高考考点要求】(1)《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2)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考点梳理】(一)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1.《诗经》(1)地位:我国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2)时限: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3(4)特点:以为主,多,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5)影响:奠定中国的基础。
2.楚辞:(1)起源:战国时期,屈原以为基础而创作新的诗歌体裁。
(2)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
(3)成就:《》(浪漫主义抒情长诗)3.汉赋:(1)起源:汉朝时,文学家以为基础,创造出的综合文体。
(2)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时的恢宏文化气度。
(3)成就:西汉司马相如《》《》,东汉张衡《》。
4.唐诗(1)兴盛原因:。
(2)成就:初唐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盛唐边塞诗高适:“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岑参:“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山水诗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人):“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飞思经纶”。
“诗圣”杜甫(现实主义诗人):“三吏”“三别”。
中唐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5.宋词(1)原因:①两宋,城市繁荣(物质基础)。
②市民数量增加,词更能适应的需要。
③两宋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思想情感。
(2)成就:婉约派北宋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宋之交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豪放派北宋苏轼:宋词豪放派的开拓者。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南宋辛弃疾:作品以豪放为主,婉约词也很出色。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探究讨论: 探究讨论: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请回答: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诗句的作者分别是谁?分属哪个流派? 材料一的诗句的作者分别是谁?分属哪个流派? 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杜甫 现实主义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现实主义诗人
春秋时期 诗歌
战国时期 楚辞 汉朝 唐朝 赋 诗歌
宋朝 元朝 明清
词 曲 小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 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琵琶行 …… 大弦嘈嘈如急雨,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辉煌灿烂的文学》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第9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我国古代文学的重大成就。
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介绍了我国不同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和成就。
学习本课,可将本课内容概括为“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列表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文学体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等。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战国、汉朝、唐朝时期的文学形式、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说出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2.能力目标: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特点。
探究文学发展和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辉煌灿烂的文学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以一些杰出文学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基础差。
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但是,这一课内容在语文课中都有接触。
所以,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不同时期文学代表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
五、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学生的学习准备:依据所学知识和课本内容,归纳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从《诗经》到唐诗学生回答预习学案问题::《诗经》的内容和地位?A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B内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民间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因多是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从而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
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c地位:《诗经》的创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也被后世奉为儒家的经典。
2:学生观看教材第42页的屈原像和屈子祠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屈原的大概生平及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汉赋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是什么?A特点: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体物写志”。
它直接源于骚体诗,但与先秦诸子的散文也有重要关系。
赋讲究文采、韵节,兼具散文、诗歌的性质,后来逐渐向骈文、散文两个方向发展。
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B代表作品:西汉的赋以恢宏的气势、奇丽的景物、夸张的手法、华美的辞藻,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代表性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东汉的赋篇幅大多较短,以抒情为主,字句平浅,意境较为清新。
代表作品有张衡的《二京赋》。
4:学生阅读教材第43页,了解唐诗的发展过程,并完成下列表格。
代表人物诗歌类型主要内容特点及成因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高适边塞诗既描绘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也反映边塞军人无畏的气概、乐观的精神、思乡的情怀和将士的苦乐,为唐诗增添了新鲜壮丽的色彩。
特点:开朗奔放、刚健清新。
成因: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
岑参孟浩然山水诗描写了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王维李白诗仙浪漫主义杜甫诗史现实主义中唐白居易讽喻诗特点:平实浅近、针砭时弊。
晚唐李商隐杜牧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回答后,教师指导:【探究学习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为何西汉和东汉的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西汉由于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大一统,呈现一种蓬勃发展、昂扬向上的气派。
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赋,大多篇幅较长,气势恢宏,手法夸张,词藻华美,充满着豪迈昂扬的精神。
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文人关注的热点也从宫廷苑囿转向更广阔的社会现实,赋的创作逐渐趋向短篇,以抒情为主,昔日以铺张扬厉、汪洋肆恣为主调的风格和豪迈昂扬的气势,也逐渐被深邃冷峻、平正典雅的风格所取代。
【探究学习2】引导学生回忆必修1、2的相关内容及阅读教材P43,分析唐诗繁荣的原因。
教师总结如下:A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B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c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二)宋词和元曲学生依据教材回答预习学案问题:.宋词的成因、特点和流派特点:诗的另一种形式。
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成因:A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B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c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流派:宋词有两大流派即婉约派和豪放派。
北宋的柳永和两宋之际的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
南宋的辛弃疾继承和发扬了苏轼的风格,取得很高成就。
陆游不仅是大诗人,而留下了很多的词篇,其词作品既有豪放的佳作,也有婉约的名篇。
2.元曲的含义和成就元曲的含义,包括散曲和元杂剧。
二、元杂剧的成就,关汉卿与《别情》,马致远与《秋思》。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回答后,教师指导:【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回忆语文课本中学过的宋词,归纳出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不同点。
婉约派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豪放派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
(三)明清小说学生依据教材回答预习学案问题:,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
魏晋时代,有一些文人或佛教徒,用古代的神话传说作材料,进行加工,创作了许多神仙鬼怪小说。
到了唐朝,小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相当完整的短篇小说的形式。
唐朝的传奇小说,不仅篇幅比以前扩大了,而且注意到结构的安排和人物的性格描写、形象塑造,内容也由志怪述异扩展到人情社会的广阔生活领域。
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小说都是用文言写的。
宋代开始出现白话小说──“话本”。
白话文体的运用,在唐代的民间文学里已经萌芽。
到了宋代,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需要,民间艺人的说书活动──“说话”日益活跃。
由于听众大多是平民,说话人就采用当时最流行的白话来讲述故事。
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的话本,就是白话小说。
到了元末明初,一些文人也开始用白话创作小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和章回体的长篇小说。
元末明初,我国的白话小说进入了成熟阶段。
明清时期小说进入繁荣。
明清小说凝聚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要真切地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明清小说是不可多得的通俗读本。
2,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繁荣原因:A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政治黑暗,官场腐朽,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
B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文化作品的需求进一步通俗化,这是小说在明清时期繁荣的物质和社会基础。
c小说体例,在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这一过程后,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
D印刷术的的进步促进小说繁荣。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一:从《诗经》到唐诗.《诗经》:(1)概况:(2)内容:(3)地位2.楚辞:3汉赋4.唐诗:(1)初唐(2)中唐晚唐二宋词和元曲宋词:(1)特点:(2)成就(3)成因2元曲三:明清小说:.繁荣原因2.代表:十、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内容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学生自学完全可以搞懂。
所以,我们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比如,在讲到宋词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辛弃疾的经历,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的情感。
通过介绍我国的伟大文学成就,是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成就。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提高等共30分钟,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教师指导下节课预习5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临清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历史编写人吕兰起审稿人李玉梅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二、预习内容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内容时期文学体裁分期/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先秦战国汉西汉东汉唐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宋豪放派婉约派元明清元末明初明朝清朝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说出战国、汉朝、唐朝时期的文学形式、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说出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2.能力目标: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特点。
探究文学发展和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辉煌灿烂的文学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以一些杰出文学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学习过程从《诗经》到唐诗:《诗经》的内容和地位?A概况:B内容:c地位:2:汉赋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是什么?A特点:B代表作品:【探究学习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为何西汉和东汉的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3:学生阅读教材第43页,了解唐诗的发展过程,并完成下列表格。
代表人物诗歌类型主要内容特点及成因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高适边塞诗既描绘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也反映边塞军人无畏的气概、乐观的精神、思乡的情怀和将士的苦乐,为唐诗增添了新鲜壮丽的色彩。
特点:开朗奔放、刚健清新。
成因: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
岑参孟浩然山水诗描写了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王维李白诗仙浪漫主义杜甫诗史现实主义中唐白居易讽喻诗特点:平实浅近、针砭时弊。
晚唐李商隐杜牧【探究学习2】引导学生回忆必修1、2的相关内容及阅读教材P43,分析唐诗繁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