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测绘课件】遥感(目视解译制图)

14
遥感摄影像片的判读
–间接解译标志
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了解成像时间,有助 于对目标地物的识别。例如,东部季风区夏季炎热 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土壤含水量因此具有季节变 化,河流与水库的水位也有季节变化。
– 位: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空间位置,这里包 括目标地物分布的空间位置、相关布局等;
2
遥感图像目标地物的识别特征
目标地物识别特征
–色调(tone):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 例叫色调(也叫灰度)。如海滩的砂砾,因含水量 不同,在遥感黑白像片中其色调是不同的,干燥的 砂砾色调发白,而潮湿的砂砾发黑。色调标志是识 别目标地物的基本依据,依据色调标志,可以区分 出目标地物。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识别出目标地 物的属性。例如,黑白航空像片上柏树为主的针叶 林,其色调为浅黑灰色,山毛榉为主的阔叶林,其 色调为灰白色。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必须存在能被 人的视觉所分辨出的色调差异,目标地物才能够被 区分。
3
遥感图像目标地物的识别特征
北京故宫 博物院与 护城河之 间的色调 差异。
4
遥感图像目标地物的识别特征
目标地物识别特征
–颜色(colour):是彩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 标志。日常生活中目标地物的颜色是地物在可见光波段 对入射光选择性吸收与反射在人眼中的主观感受。遥感 图像中目标地物的颜色是地物在不同波段中反射或发射 电磁辐射能量差异的综合反映。彩色遥感图像上的颜色 可以根据需要在图像合成中任意选定,例如多光谱扫描 图像可以使用几个波段合成彩色图像,每个波段赋予的 颜色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按照遥感图像与地物真实色 彩的吻合程度,可以把遥感图像分为假彩色图像和真彩 色图像。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实验报告

地类编码
地类名称
遥感判读标志
具体特征
011
水田
颜色、纹理、形状
颜色是黑色、纹理是排列整齐条带状、形状Fra bibliotek方形013
旱地
颜色、纹理、形状
颜色为土黄色、纹理是排列整齐、形状为方形
033
其它林地
颜色、图形、相关布局
颜色为绿色、图形为连绵的树林、相关布局呈条带状分布
043
其它草地
颜色、图形、空间位置
101
铁路用地
形状、纹理、图形
形状为长矩形、纹理为条状、图形为道路
114
坑塘水面
颜色、形状、大小
颜色为墨绿色、形状为不规则椭圆形、大小为适中
颜色为浅绿色、图形为不规则的椭圆形、空间位置为环绕坑塘水面
201
城市
形状、纹理、空间位置
形状为建筑物、纹理为排列整齐、空间位置为位于江西农业大学教学区
203
村庄
形状、纹理、空间位置
形状为建筑物、纹理为分散的块状、空间位置为位于农大附近的村庄
204
采矿用地
形状、大小、颜色
形状为厂房建筑、大小为小型厂房、颜色为灰白色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中的应用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不同类型的土地覆 盖为土地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通过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可以监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变化及时发现非法占用土地、破坏生态 环境等行为为相关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研究自然地理、生态系统和气 候变化等领域为相关学科提供数据支持。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还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农业生产和灾害监测等领域为相关行业提供决策 支持。
地质构造解译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解译地质构造的类型、规模和形态 分析地质构造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预测地质灾害的风险和影响
资源调查与监测
资源调查:遥感 图像目视解译用 于土地、森林、 水域等资源的调 查提供全面的数 据支持。
监测变化:通过 对比不同时期的 遥感图像目视解 译可以监测资源 的变化情况及时 发现非法开采、 砍伐等问题。
灾害预警:遥感 图像目视解译可 以监测地质灾害、 水灾等自然灾害 的预警为灾害防 控提供数据支持。
生态保护:遥感 图像目视解译可 以监测生态系统 的变化为生态保 护和修复提供数 据支持。
环境监测与评估
步骤: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源、确定时间序列、比较和分析图像差异。
优势:能够发现短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为决策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信息综合法
遥感图像目视解 译的方法之一通 过综合分析多种 遥感影像信息提 高解译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添加标题
具体步骤包括: 选择合适的遥感 数据源进行预处 理和增强处理提 取和识别地物特 征进行信息综合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环境监测中可用于检测和评估污染物排放和扩散情况。
遥感目视解译

遥感目视解译遥感目视解译是一种基于遥感影像与地理信息的技术,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目视解读和分析,从中提取和判断地物、地貌和地理特征等信息,进而为地质勘探、农业、环境管理和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支持和参考。
本文将介绍遥感目视解译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遥感目视解译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观察遥感图像上的不同颜色、亮度和形状等特征,将图像中的地物进行分类和判读。
首先,遥感图像通常采用多光谱或高光谱技术获取,其中不同波段的数据代表不同的物理信息,如植被、水体、建筑物等。
经过预处理和增强处理后,图像中的各类地物能够以不同的形式和特征显现出来。
其次,目视解译者根据自己经验和领域知识,通过观察图像上的细节、纹理、形状和分布等信息,进行地物的分类和识别。
在具体的解译方法上,遥感目视解译主要包括图像解译、特征提取和判读三个步骤。
图像解译是对原始遥感图像进行初步观察和分类,将图像中的地物按照类别和特征进行初步标注。
特征提取是根据解译需求和目标,从图像中进一步提取出关键地物的特征信息,如面积、形状、纹理、变化等。
判读则是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地物的具体类别和属性。
遥感目视解译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地质勘探中,可以通过解译地形、岩性和构造等特征,推断出矿物和矿产的存在和分布,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线索。
在农业领域,可以通过解译植被、土壤和水体等特征,评估作物的生长状况、土壤的肥力和水资源的分布,为农田管理和农作物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在环境管理和城市规划中,可以解译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和城市建设等特征,监测自然资源的变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为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总之,遥感目视解译是一种有效的遥感解译方法,利用遥感图像和地理信息,通过目视观察和分析,提取和判读地物和地理特征。
它在地质勘探、农业、环境管理和城市规划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参考。
遥感目视解译是一种基于遥感影像与地理信息的技术,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目视解读和分析,从中提取和判断地物、地貌和地理特征等信息,进而为地质勘探、农业、环境管理和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支持和参考。
遥感图像目视判读

遥感图像目视判读遥感图像目视判读是指通过观察遥感图像中的特定特征,进行分析和解译的过程。
遥感图像是利用航空或卫星传感器获取的地球表面信息的电磁图像。
目视判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表的特征、环境变化以及资源分布情况等,对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目视判读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中的各种特征可以通过目视判读的方法进行解译,其基本原理包括:1. 各类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具有特定的光谱反射特征,如植被、水体、建筑物等,不同地物在图像上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和亮度。
2. 地物的形态特征也可以通过目视判读进行解译,如河流的走向、湖泊的形状等。
3. 图像上的纹理和阴影也是目视判读的重要参考因素,可以帮助判读地物的类型和分布情况。
二、目视判读的步骤目视判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图像预处理: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如去除噪声、增强对比度等,以提高图像的观测质量。
2. 地物分类:根据遥感图像上的颜色、亮度等信息,将地物进行分类,如区分植被、水体、建筑物等。
3. 目标探测:探测和识别具有特定目标的地物,如识别道路、农田、城市区域等。
4. 变化检测:通过对比多期遥感图像,判断地表的变化情况,如城市扩张、土地利用变化等。
5. 结果验证:对目视判读的结果进行验证,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或其他遥感数据进行对比。
三、目视判读的应用领域目视判读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规划:通过对城市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可以获取城市用地的分布情况和更新变化,为城市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2. 农业发展:农田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可以帮助农业管理者监测作物种植情况、病虫害的扩散情况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环境保护:通过遥感图像目视判读,可以了解环境中的污染源和敏感区域,指导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
4. 自然资源管理:通过对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可以了解地表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包括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为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及基础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及基础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目视解读和分析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在遥感图像解译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
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定义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通过直接观察遥感图像,并根据空间信息、光谱信息和形态信息等特征,对图像中的地物进行识别、分类和解读的过程。
目视解译是一种常用的遥感图像解译方法,可帮助研究人员获取目标地物的信息,了解地表覆盖的特征和变化情况。
2.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原理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原理基于遥感图像中地物的光谱反射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
在目视解译过程中,通过观察图像的色调、亮度、纹理和形状等特征,可以对地物进行分类和识别。
在不同波段的遥感图像中,地物的反射特性通常会有所不同,因此通过多光谱图像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进行目视解译。
3.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基础方法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基础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图像预处理在进行目视解译之前,通常需要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配准、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等,以确保图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2. 地物分类目视解译的核心是对图像中的地物进行分类和识别。
通过观察地物的形状、大小、分布等特征,可以将地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并生成矢量或栅格数据。
3.3. 地物解译地物解译是指将图像中的地物与地物类别进行对应,并提取出地物的属性信息,如面积、形状、位置等。
地物解译通常需要结合地面调查和其他数据进行验证和修正。
3.4. 结果分析完成地物解译后,可以对解译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了解地表覆盖的特征和变化情况,并提取出地物的信息,如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
4.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应用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土地利用规划、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可以及时获取地表覆盖的信息,监测自然灾害、城市化进程等现象,并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5. 结论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物识别和解读的重要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标志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标志解译标志有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直接标志是地物本身的有关属性在图像上的直接反映。
如形状、大小、色调、阴影等。
间接标志是指与地物的属性有内在联系,通过相关分析能够推断其性质的影像特征。
一、形状(Shape)形状是指地物外部轮廓的形状在影像上的反映。
不同类型的地面目标有其特定的形状,因此地物影像的形状是目标识别的重要依据。
二、大小(Size)大小是指地物在像片上的尺寸,如长、宽、面积、体积等。
地物的大小特征主要取决于影像比例尺。
有了影像的比例尺,就能够建立物体和影像的大小联系。
三、色调(Tone)和色彩(Color)色调是物体的电磁波特性在图像上的反映,在黑白像片上指黑白深浅程度。
地物的形状、大小都要通过色调显示出来,所以色调特征是最基本的解译标志。
如排水性良好、干燥的、有机质成分低的土壤;中酸性岩浆岩、松散堆积物、大理岩、石英岩等一般具有浅色调。
如潮湿的、有机质成分高的土壤、煤层、基性、超基性岩浆均具有较深色调。
如石灰岩、白云岩、砂岩以及中基性岩浆岩等,变质岩中的变粒岩具有灰色色调。
在利用色彩判断地物时,要注意:①多波段的彩色合成图像,不仅要了解地物的波谱特性,而且要知道彩色合成时波段影像与红、绿、蓝三色的对应关系②彩红外图像:植被-红、水-蓝青、道路-灰白、建筑物-灰或浅蓝。
四、阴影(Shadow)阴影分本影和落影两种。
本影-指物体本身没有被光线直接照射到的部分,在像片上呈暗色调。
它有助于建立像片的立体感。
落影-地物经光线照射投影于地面的物体阴影,在像片上呈暗色调,它有助于观察地物的侧面形态及一些细微特征。
五、水系(River System)水系标志在地质解译中应用最广泛,它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岩性、构造等地质现象。
这里所讲的水系是水流作用所形成的水流形迹,即地面流水的渠道。
它可以是大的江河,也可以是小的沟谷,包括冲沟、主流、支流、湖泊以至海洋等。
在图像上可以呈现有水,也可以呈现无水。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课件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具有直观、快 速、灵活等优点,但也存在主观 性、精度不稳定等局限性。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重要性
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提取
0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地球表面的信息,为决
策提供有力支持。
弥补遥感自动解译的不足
02
遥感自动解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视解译可以弥补其不足,
提高解译精度。
02 0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同时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权益是亟待解决的问 题。
应用领域的拓展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展,从传统的环境监测、 城市规划等领域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延伸,为技术的推广 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水体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要点一
总结词
水体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可以提取水域范围、水质状况、水 生生物分布等信息,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水体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遥感技术在水资源领域应用的重 要手段之一。通过目视解译,可以提取水域范围、水质状 况、水生生物分布等信息,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 支持。在解译过程中,需要注意水体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结 构特征,以便更准确地提取信息。同时,还需要注意不同 水体之间的差异和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环境问题 。
在应急响应和灾害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03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应急响应和灾害监测中能够快速识别灾害
区域和受灾情况,为救援工作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应用领域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分类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能够识别和区分不 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如森 林、草地、城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解译标志
遥感图象上那些能够作为识别、分析、判断景 观地物的影象特征。
直接标志:是判读目标自身特点在影象上的直接 表现形式,根据直接标志,可直接判断地物 间接标志:图象上能看出的和直接标志密切联系的 地物,辅助判断地物
➢二者的区别不是截然的
同谱异物:不同地物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光谱
特征。 不同植被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
11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直接解译标志 阴影:指一部分地面的反射或发射信息被地物自
身或物体之间相互遮挡而不能达到传感器的影象特 征,表现出一种深色调到黑色调的特殊色调。可造成 立体感,便于判断地物性质。 有时需去除地形起伏引起的部分阴影。
15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直接解译标志:纹理
建成区与农村居民点
16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17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18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19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20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21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译
22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23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24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12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直接解译标志 图案:景观地物几何特征随影象比例尺变
化在影象上的模型系统。 可识别的特征在空间的展布。
13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直接解译标志
布局:物体间的空间配置。物体间一定的位置关系和
排列方式,形成了很多天然和人工目标特点。 砖厂:烧砖窑的高烟囱、取土坑、堆砖坯的场地、
图案在某一确定的图像区域中以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可揭示地物的细部 结构或内部细小的物体。
• 图型:是目标地物以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图型结构。揭示了不同地物间的
内在联系。
37
第四章遥•感图位像置目:视指解目译标地物在空间分布的地点。
间接解译标志
指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的各种特 征,借助它可推断与某地物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 • 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征 • 地物及与环境的关系 • 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
色调:灰阶(黑白)或色别与色阶(彩色),最
重要、最直观的解译标志。 注意同物异谱、同谱异物
10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同物异谱、同谱异物
同物异谱:同一物体或性质相同的物体在不同条
件(或相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反射率,而表现出不 同色调。
同一种植被由于不同环境条件、不同生长期在同 一影象上表现处各种色调; 同一地物光谱特征的变化;
1、遥感摄影像片的种类 (1)可见光黑白全色像片 (2)黑白红外像片 (3)彩色像片 (4)彩红外像片 (5)多波段摄影像片
35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2、遥感摄影像片特点与解译标志
(1)摄影像片的特点 ✓ 绝大部分为大中比例尺像片,各种人造地物的形状 特征与图型结构清晰可辨; ✓ 绝大部分采用中心投影,可以看到地物的顶部轮 廓。
(2)摄影像片的解译标志
解译标志又称判读标志,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 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够帮助判读 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
36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直接判读标志
• 形状:人造地物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和清晰的边界,自然地物具有不规则 的外形和规则的边界。
• 大小:不知道比例尺时,可以比较两个物体的相对大小;已知比例尺,可 直接算出地物的实际大小和分布规模。
管理办公室、(水体)。
位置:地物间彼此相互关联关系在影象上的反映,相
互印证。 沿海岸分布的滩涂、盐地、沙滩;火山附近的熔
岩;湖边的芦苇;荒漠中的红柳。
14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直接解译标志
纹理:地物影象轮廓内的色调变化的空间布局和
频率。 如点状、粗糙、平滑、粒状、线状、斑状等
森林中的较 粗的纹理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目视解译原理
目视解译是遥感成像的逆过程
地表景观
空间结构、时间特点 化学组分、物理属性
遥感图象
大小形状、色调灰阶 畸变失真、成图比例
成像过程
成像方式、探测波段 投影方式、时空因素
目视解译
增强处理、信息提取 逻辑推理、对比分析
遥感图象
大小形状、色调灰阶 畸变失真、成图比例
地表景观
• 阴影:本影:是地物未被太阳照射到的部分在像片上的构像。有助于获得 地物的立体感。落影:是阳光直接照射物体时,物体投在地面上的影子在 像片上的构像。
• 色调与颜色:是地物波谱在像片上的表现。在黑白像片上,据地物间色调
的相对差异区分地物。 在彩色像片上据地物不同颜色的差异或色彩深浅
的差异来识别地物。 • 纹理:通过色调或颜色变化表现的细纹或细小的图案。这种细纹或细小的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主要内容
1遥感影象解译标志
直接解译与间接解译标志
2 一般原则 3 常用的解译方法
2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遥感图象目视解译
目视解译:运用专业背景知识,通过肉眼
观察,经过综合分析、逻辑推理、验证检查 把遥感图象中所包含的地物信息提取和解析 出来的过程;
可借助某些工具,如放大镜
3
5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水系可作为地质地貌解译的间接标志
辐射型水系 (火山附近)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向心型水系 (盆地)
长方格子状 水系(断层)
6
昆仑山地区ASTER图象(空间热辐射反射辐射计)
7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直接解译标志
形状(Shape) 大小(Size) 色调(Tone) 阴影(Shadow) 图案(样式)(Pattern) 布局(Association) 纹理(Texture) 位置(Site)
8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直接解译标志
形状:地物的轮廓在影象平面的投影。需要
根据影象比例尺和分辨率具体分析,注意畸变 (雷达、航片边缘)
9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直接解译标志
大小:地物的尺寸、面积、体积等按比例缩小的
相似记录。根据比例尺在影象上量算,比较 市区建筑物: 居民楼、工厂、仓库、大型商场
25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26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27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28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29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30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31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32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33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34
第四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遥感摄影像片的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