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5课《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5课《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第5课。
这一课旨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学会倾听和表达,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材通过提供一个关于不同人童年岁月的话题,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不同的人生经历,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他们喜欢交流,乐于分享自己的故事。
但是,学生在表达时往往过于自我,缺乏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交际策略,学会在交际中倾听、表达和交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交际策略,在交际中倾听、表达和交流。
2.难点: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学会倾听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交际活动,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互动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人物童年故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2.准备录音设备,用于记录学生的口语表达。
3.准备课堂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不同年代的人物童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童年特点。
如:“他们的童年有什么特点?他们小时候喜欢做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关于童年故事的视频,如:“一个农村孩子的童年”、“一个城市孩子的童年”等。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的方式,了解和体验不同人的童年生活,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基础,通过设置丰富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他们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表达内容不具体,语言混乱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具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人的童年生活,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2.培养学生具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的方式,了解和体验不同人的童年生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具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引导教学法。
通过设置具体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参与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
2.学生准备:提前了解一些不同人的童年生活,准备好分享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和大家分享?”2.呈现(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童年生活。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在分享结束后提出问题或表达自己的看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童年生活的话题,进行小组内的口语交际。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口语交际成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课堂教学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课堂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以访谈的形式展开,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一步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增强学生对口语交际的信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材提供了访谈的话题,提供了进行口语交际的范例,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他们善于表达,乐于交流。
但是,在访谈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抓住访谈对象童年的主要事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提问,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倾听与表达,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一步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2.让学生增强对口语交际的信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一步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倾听与表达,如何引导学生抓住访谈对象童年的主要事件进行提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访谈的范例,以及相关的提问卡片。
2.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访谈对象,准备访谈提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访谈的角色,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任务。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访谈的范例,引导学生理解访谈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如何进行倾听与表达。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访谈,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抓住访谈对象童年的主要事件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倾听与表达。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访谈,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评价,以此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果采访自己,会问自己哪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我访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主要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的方式,了解和感受不同人的童年生活。
教材通过提供不同的人物和情境,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的交流。
但在特定的情境下,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表达不清晰、逻辑不严密等问题。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比较内向,不愿主动表达,有的学生则比较活跃,喜欢积极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特点,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人的童年生活,感受童年时光的美好与难忘。
2.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交际策略,提高口语交际的效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帮助。
3.示范法:教师以示范的方式,展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人物故事素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和讨论。
2.准备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的口语表达。
3.准备评价表格,用于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评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童年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童年生活。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不同人物的童年故事,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
学生边听故事,边进行思考:这些人的童年生活有什么特点?他们是如何度过这段时光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或他人的童年故事。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口语交际,学生能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倾听他人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亲人、朋友童年生活的兴趣,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内容: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童年生活,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倾听他人的习惯。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童年,那你们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一起来了解一下别人的童年岁月。
2. 板书课题: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二、教学新课(20分钟)1.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关注亲人和朋友的童年生活,通过询问、倾听、记录、分享等方式,了解他们的童年故事。
2.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位组内成员,大家轮流询问对方的童年生活,并进行记录。
3. 讨论交流:各小组分享记录的内容,讨论彼此的童年故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4. 举例示范:教师进行示范,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让学生明白如何将自己的故事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
三、练习口语交际(15分钟)1.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与他人交流童年生活场景,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表达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 教师引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学会了如何与他人交流童年生活,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更多人的童年故事呢?2. 课后作业:让学生采访家人或朋友,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倾听——表达——交流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采访家人或朋友,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记录并整理成文字。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说课稿第1篇】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学目标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向生活中拓展,听大人们讲讲他们童年的故事,丰富学生的积累。
3.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把故事讲具体、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在交流中表现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进一步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童年的情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采访大人们,记录他们的童年趣事。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话题1.播放歌曲《童年》,在优美的旋律中导入话题。
导语:同学们,这首歌你们听过吗?知道是什么歌吗?(生答:《童年》。
)是的,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那么,你知道大人们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吗?今天,就让我们把了解到的大人们小时候的故事说出来,和同学们共享。
(板书: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2.回顾本单元所学的课文,引导学生交流感受。
预设: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都讲述了童年的故事,有的讲古代儿童的童年生活,有的是作者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
在这些课文中,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小结:是啊,这些文章或以鲜活的笔触,或以精练的语言,或以浓郁的情感,向我们展示了一组轻松、愉悦、和谐、悠闲的童年趣味图。
读着这样优美的文字,看着这些可爱的孩童,那难忘的童年往事是否浮上你我的心头呢?二、明确要求,指导交际1.课件出示口语交际要求,教师点拨。
(课件出示)先想一想可以了解谁的童年,如祖父母、父母、邻居,再针对不同的对象,列出问题清单。
预设:生1:我知道了首先要确定了解的对象,这个对象是自己身边的大人们。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优质示范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优质示范课教案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口语交际在童年岁月的重要性。
•掌握口语书写的基本技巧。
•能够正确运用口语进行交际。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提升学生听说能力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互相沟通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培养学生爱与他人交流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运用口语书写进行交际练习。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活动。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课文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等四、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展示不同形式的口语交际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分析课文中的口语表达方式和情景。
3.口语交际练习•分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模拟课文中的情景。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相互交流。
4.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分享交流心得。
五、课堂作业•让学生回家用口语书写记录一段有趣的对话,以展示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的表现,并根据需要进行适时的指导和调整。
通过这堂优质示范课,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口语交际在童年岁月的重要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作者: (您的名字)】。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2.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说出自己了解的大人们童年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表现出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为基础,做到把内容讲清楚,讲具体。
4.在学生精彩的交流中,进行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所说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反映大人们童年难忘生活的片断,讲述大人们的童年故事,使学生感到童年的纯真、美好,激发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难点把故事讲述清楚,讲具体,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交际与习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童年,一首欢乐的歌,一个美好的梦,让人亲身经历,永不忘记。
那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童年的趣事、乐事又给你留下哪些印象呢?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3.谈话揭题:人不知不觉就长大了,童年的记忆却伴随着人的一生。
让我们走进大人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学生齐读课题。
二、明确交际要求。
(一)阅读课本,了解交际要求。
1. 读教材13页,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小组长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整理。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交际要求:(1)根据提问对象提出恰当的问题。
(2)认真倾听,在交流时能边听边记录。
3.互相交流,说说这次口语交际可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讲?(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交际要求先想一想可以了解谁的童年,如祖父母、父母、邻居,在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恰当的问题。
问之前,先列一个提纲,把提问对象和问题写下来。
下面的表格仅供参考。
提问对象问题一问题二……邻居阿姨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那几篇课文?干过什么傻事?说过什么傻话?爸爸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下课后最喜欢玩什么游戏?……3.小组交流:本次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1)可以从这些方面提问:他们小时候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难忘的事情……(2)提问的时候,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活动分析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与课文结合得非常紧密。
刚读了关于童年的诗和故事,转而讲自己了解的大人们小时候的故事,既有利于激发学生讲述的兴趣,又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引向了生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回顾往日的乐趣,获得美的感受,并将口语交际延伸到生活中,让孩子们帮大人们找“童年”,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目标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向生活中拓展,听大人们讲讲他们童年的故事,丰富学生的积累。
3.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把故事讲具体、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在交流中表现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进一步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童年的情怀。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采访大人们,记录他们的童年趣事。
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话题1.播放歌曲《童年》,在优美的旋律中导入话题。
导语:同学们,这首歌你们听过吗?知道是什么歌吗?(生答:《童年》。
)是的,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那么,你知道大人们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吗?今天,就让我们把了解到的大人们小时候的故事说出来,和同学们共享。
(板书: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2.回顾本单元所学的课文,引导学生交流感受。
预设: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都讲述了童年的故事,有的讲古代儿童的童年生活,有的是作者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
在这些课文中,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生1:《古诗三首》中的童孙“学种瓜”、稚子“弄冰作钲”、牧童“横牛背吹笛”,这些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为从这些诗句中,我感受到了古代乡村孩子们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与快乐,这样的生活不仅让诗人向往,我也很羡慕。
生2:《祖父的园子》中“我”跟着祖父铲地的情节让我印象深刻。
“我”把韭菜割掉了,却把狗尾草留着,真是太好玩了。
生3:《月是故乡明》中“我”在夏夜黄昏数星星、摇落知了的场景,充满着童真童趣,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以前和小伙伴在树林里找知了的情景。
因此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4:《梅花魂》中外祖父抱着“我”背唐诗宋词时,因感于诗中的思乡情而落泪的场景,让我难以忘怀。
小结:是啊,这些文章或以鲜活的笔触,或以精练的语言,或以浓郁的情感,向我们展示了一组轻松、愉悦、和谐、悠闲的童年趣味图。
读着这样优美的文字,看着这些可爱的孩童,那难忘的童年往事是否浮上你我的心头呢?二、明确要求,指导交际1.课件出示口语交际要求,教师点拨。
(课件出示)预设:生1:我知道了首先要确定了解的对象,这个对象是自己身边的大人们。
生2:我明白了在确定了解对象后,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列出问题清单。
生3:在列问题清单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问,也可以围绕一个话题提出多个问题。
……师总结:同学们都讲得非常好。
我们先确定了解的对象,然后列好问题清单,这样提问和记录起来才更方便。
2.结合问题清单,指导方法。
(课件出示问题清单。
)明确:问题清单一从不同方面提问,要求介绍清楚学过的课文的具体内容以及自己印象深刻的原因,做过的最勇敢的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最喜欢玩的游戏的玩法,等等。
问题清单二围绕小时候玩过的玩具这个话题提问,要讲清楚玩具的类别、喜欢的原因、玩具的玩法等。
此外,讲故事时,要讲清故事的细节,语气和表情要跟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加入肢体动作增强吸引力,如有需要还可以与观众进行互动。
讲完后,与观众交流听后感受。
三、练习讲述,初试身手1.讲述故事,回味童年。
过渡:讲故事的方法大家都能说出一二,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就以这两个问题清单来练一练,试试大家的真本事。
预设:教师点名两三位学生试讲,应给予一定的准备时间。
其他同学指出讲述者的优缺点,作为借鉴。
(1)出示课件,点名学生结合“问题清单一”讲述故事。
示例:生1:我的爸爸小时候是在村里的小学读书的,虽然学习条件艰苦,但他刻苦读书,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
至今他对学过的一些课文仍然记忆深刻,如《少年闰土》《卖火柴的小女孩》《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尤其是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一文,那月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潮汛看跳鱼儿的场景至今仍让他回味无穷。
生2:我的伯父小时候可调皮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常常带领小伙伴们做些冒险的事情。
伯父还记得小时候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捅马蜂窝。
他看到屋檐下有个马蜂窝,就拿着竹竿用力一捅,受惊的马蜂“轰”地朝他飞过来。
幸亏爷爷及时把伯父拽进了屋里,不然非被蜇得满身包不可。
生3:我的爷爷小时候生活艰苦,每天放学后还要做家务,很少有时间玩游戏。
难得空闲时,他会和伙伴们弹玻璃珠。
他们找到一块空地,在地上挖个小坑,在离坑二米远的地方画条横线,大家都从横线处把自己的玻璃珠往坑里弹,谁先弹进去谁就赢了。
(2)出示课件,点名学生结合“问题清单二”讲述故事。
示例:生1:我的外公出生在乡下,那时生活艰苦,买玩具可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但他也玩得不亦乐乎,有什么妙招吗?奥,对了!他会自己制作玩具。
天上争奇斗艳的风筝、空中划着弧线飞翔的纸飞机、水中乘风破浪的芦叶船……,这可都是他的杰作!其中他最拿手、最喜欢的玩具就是陀螺。
那削陀螺的满满激情、那抽陀螺的声声鞭响、那赛陀螺的阵阵欢呼,外公至今回味起来还热血沸腾。
生2:爸爸从小生活在胡同里,他们那时的生活条件没我们这么优越,但他的童年也是趣味盎然。
斗“竹节人”、打陀螺、拍洋画……这可是他放学后最欢乐的时光呢!其中他最喜欢玩滚铁环了。
“铁环”大多是家里废弃不用的木桶箍,再加上一个用粗铁丝弯成的“U”形钩子,就可以推着铁环在地上飞跑。
当然地要比较平整,推的时候也讲究技巧,关键是推的位置要适中,太上太下都不成。
生3:我的妈妈出生在城里,小时候有过很多玩具,形态各异的布娃娃、小巧别致的存钱罐、内容精彩丰富的小人书……,都曾让她爱不释手。
但她最爱的玩具还是外婆亲手为她制作的鸡毛毽子。
一有空闲的时间,她就带着鸡毛毽子来到大院和小伙伴们一决高下。
看,她用脚一踢,毽子飞向高空,她再灵巧地在毽子落地前接住,便赢得了阵阵喝彩。
2.小组内互讲,组员互相评议,教师巡视,适时点拨、指导。
预设:分小组进行小组内部的讲故事训练,每位成员轮流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其余成员在故事结束后联系前面总结的讲述技巧,提出改进意见,也可以针对故事中讲述不准确或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讲述者做好修正工作。
3.小组交流讨论,获得启迪。
预设:组员交流听故事的收获和讲故事的心得体会。
组内讨论:哪一位同学讲得最生动、最吸引人?哪一位同学的故事最新奇、有趣?哪一位同学的故事最让人心潮澎湃?这些故事分别给了大家什么启迪?作为讲述者,你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你对其他讲故事的同学有什么好的建议?四、讲述比赛,展示才能1.教师创设情境,组织比赛。
过渡:刚刚老师在巡视时,发现不少同学的故事都讲得十分精彩。
为了不让这些故事埋没在小组内,我们不妨组织一场“故事大会”的比赛。
每个小组各推荐一位组员,上台讲述自己收集的大人们小时候的故事。
其余的同学认真听,给他们打打分,看看谁才是我们班上的“故事大王”!(出示评分标准:A.故事讲述完整;B.故事生动、有趣;C.态度大方得体;D.声音洪亮清晰。
)2.小组讨论并推荐参赛代表。
预设:通过表决,选择小组内大家觉得表现最好的一位成员为代表,如故事讲得最感人、最能活跃气氛、态度最大方等。
3.小组代表轮流上台讲述。
4.学生评议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大王”并说明理由,最后集体投票评选。
5.教师予以表扬、奖励。
五、回顾总结,提升思想总结:同学们,童年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其中有笑有泪,有喜有忧。
今天的口语交际课,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清楚、具体地讲述了自己了解到的大人们的童年故事,在交流中感受了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体会了童年的美好、纯真。
我们也有自己斑斓的童年,让我们珍惜这一段童年时光,珍藏我们美好的童年生活吧!最后,让我们再次和着那舒缓的音乐,一起唱响《童年》。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符合小学语文的学科发展要求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本次口语交际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讲自己了解到的大人们的童年故事,达到训练口语表达、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设计中,我着重在讲故事的技巧方面下功夫,通过调动学生的回忆、小组交流讨论、学生试讲、小组互讲、组织比赛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放开,不断改进,最终达到把故事讲精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