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可持续零碳住宅

合集下载

国际绿色低碳地产实践案例之英

国际绿色低碳地产实践案例之英

阿联酋正在沙漠地区建设的一座城市。这将是世界第一座不使用一滴 石油、碳排放为零的绿色城市。 马斯达再进化(Masdar Initiative)意味着阿联酋正开始由开发石油 向开发新能源转变。
阿布扎比
2 规划理念,投资规模巨大
开发主体:由政府主导,整合世界先进研究力量以及
Masdar Initiative由官方机构阿布达比未来能源公司(统筹规划,主要 合作对象有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OPL、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 国Foster + Partners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公司等,预计打造一处可容纳 五万人的未来城市,并计划在2016年前开发完成。 投资:“马斯达城”已于2008年初开始兴建,总投资大约为220亿美 元。项目建设分为7期,将于2016年完成建设。
Hamnen Sjostad
绿色社区综合开发 基本功能:产业、居
重点研究案例 英国BedZed太阳村项目 阿联酋阿布扎比Masdar零 碳城市 中国天津中新生态城 住 先进绿色节能技术 新城市主义、循环经 济
斯德哥尔摩Hammarby
荷兰伊科鲁尼亚小区Ecolonia 格林威治世纪村Greenwich
荷兰Ecolonia小区
欧美发展城市郊区,规模大小不 一 由发展商和建设事务所共同承担
关 键 驱 动 因 素
开发背景 功能
以 住宅开发为主,配以商业、 文化休闲配套
驱动因素
绿色低碳 体现
人文环保理念
技术节能:通过降低建筑设计、 交通规划、能源方面等能耗,达 到低碳绿色目的
人文环保意识与绿色效益相结合
政府招商政策
政府为了吸引企业投资,推出一揽子 激励政策,包括一站式的政府全方位 服务、免税优惠、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等政策。

零碳生态社区案例:伦敦贝丁顿生态村

零碳生态社区案例:伦敦贝丁顿生态村

住户总能源需求
热量需求
热水能耗
用水降低
电力需求
普通汽车行驶里程
降低60%
பைடு நூலகம்
降低90%
降低57%
降低50%
降低25%
降低65%
案例启示
• 生态与高科技结合,引领全新零碳生活 • 系统规划设计结合政策执行,推动项目落实 • 民间集资、政府引导,多方合作创造共赢
1
零碳生态社区案例:伦敦贝丁顿生态村
绿色屋顶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工作室 风车发电机
公寓
阳光区
非阳光工作区
雨水蓄水池 马车道
居住/工作间
绿地
少包装、低碳的
高质量食物
快递安全箱
零碳运输车:电 沼气池:利用牛的排泄物
动和蔬菜油
制热和动力
食用农作物
燃料农作物
网络订购食物
利用热水蒸发冷却系统存储牛奶
2
零碳生态社区案例:伦敦贝丁顿生态村
环保生态的可持续设计理念,树立全球零耗能社区和生态建筑的典范
【概况】由英国著名生态建筑师比尔·邓斯特设计,2002年建成英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零碳”生态社区。小区采用零能源、零碳 排放的设计及相应措施,是将环保生态科学理念引入现实生活的第一个成规模的范例。小区占地1公顷,有99套住宅、 1405平方米 办公区以及一个展览中心、一家幼儿园、一家社区俱乐部和一个足球场,共有居民210人,工作人员60人。自建成以来,已得到了 10多个建筑、能源设计奖。 【核心特色】 • 全方位的零耗能设计:利用太阳热能的零采暖住宅模式、采用自然通风系统的特殊风帽设计、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等清洁能源供 应生活水电、独立的污水处理和雨水收集系统; • 实行零碳排放措施: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实行“绿色交通计划”。

英国绿色节能建筑实例

英国绿色节能建筑实例

50%,节水 1 /3,其太阳能热水装置可提供 60%供热
需求。从利用地热和防火安全考虑,三间卧室设在
底层,二层为起居室,内分客厅、餐厅和厨房区,三层
为书房、活动室和热泵间。为增加空间视觉,三层书
房和活动室间内墙采用调光玻璃。建筑物围护结构
达到英国建筑节能设计最新标准 (外墙 K 值为 0.3,
屋面 0.16,楼板 0.45,窗采用 LOW- E 双玻)。外窗设
纤维制成保温材料。
诺丁汉国内税务中心
诺丁汉国内税务中心由 7 个不连续建筑组成。
这里原是一处工业区,处于诺丁汉城堡的视野范围
内。
该综合体是一个采用合院体系的校园般的办公
建筑组团,其中多人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都是 L
形。霍普金斯的方案巧妙地将巨大的 4 万 m2 的综合
体拆成 7 个不连续的建筑,这些建筑呈放射状排列。
瓦世 砖界
2006·4
信息服务
信息集萃
INFORMATION SERVICE
英国绿色节能建筑实例
21 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城 市建筑来说也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 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 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英国 根据当地的环境和建筑的特点. 按照绿色建筑的理 念和行业标准,建造了许多绿色节能的建筑。
然后将污浊的室内空气利用楼梯间角楼的烟囱效应
向外拔风。楼板局部外露,利用混凝土的热惰性积
蓄太阳热能。整个建筑群利用垃圾焚烧热量作热源
管网供应。
(万育玲)
54
有可遥控的百叶窗,户内门窗上部还设有可调节风
口。
该建筑坡屋顶面采用玻璃幕墙架空封闭,其顶

面开设天窗和安装二个约 1m2 太阳能热水装置,二

零碳排放住宅_金斯潘住宅案例分析

零碳排放住宅_金斯潘住宅案例分析

零碳排放住宅:金斯潘住宅案例分析金斯潘住宅的名字有着双重的含义,设计人员希望通过这个案例鼓励住宅使用者改变他们习以为常的、以高资源损耗(高耗能、高碳排放)为代价的生活模式,转而以较温和的方式来合理利用地球的现有资源。

该项目坐落于英国维特福德的建筑研究院创新园内,建筑面积为93㎡(2+1层;两层标准层加顶层跃层)。

为了减少住宅使用过程中的能源需求,金斯潘住宅表皮被设计成高度绝缘和气密。

发展商运用了自身研发的TEK建筑系统——一种可用作墙体和楼屋面结构的高性能绝缘面板。

在此技术的支持下,金斯潘住宅的潜在热损失相较普通住宅减少了2/3。

为了进一步减少相关热损失,该住宅的窗墙比仅为18%(普通住宅为25-30%)。

为了确保密闭情况下室内空气的质量并防止夏季室内出现过热的情况,设计人员为金斯潘住宅提供了双通风系统:能够在春、夏和秋季为住宅内部提供被动式制冷和通风的风帽;以及为冬季通风而特别设计的、带有热恢复设置的机械通风系统(MVHR),旨在减少冬季室内外空气交换时产生的热损失。

与此相应的是安装在屋顶天花板中的热阻系统,其构成材料的物理状态可以随室内温度而变化——当室内温度过高时,天花板可以吸收室内的部分热量,而板材材料中的微分子胶囊则由固态变为液态;而当室内温度过低时,天花板则向室内释放部分热量,而板材材料中的微分子胶囊则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此系统与双通风系统共同作用时,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的温度和空气流通。

除了通过技术手段来减少住宅使用过程中的能源需求外,金斯潘住宅还为住户提供了智能监控系统,以帮助他们记录能源使用的状况,并在提升住宅使用者环境意识和生活模式的同时,减少能源浪费,进一步降低人为能耗需求。

另一方面,为了增加住宅使用过程中的能源自给比例,金斯潘住宅在再生能源的使用方面也同样采用了复合式的手法,具体技术包括了木质燃料自给式锅炉供热,建筑整合式的太阳能光伏板(BIPV)和太阳能电热供水系统等。

而在以金斯潘住宅为原型做社区整体规划时,大规模再生能源技术的混合运用(如木质燃料供能+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技术等)也可以避免为取得最佳光电转换率而刻意维持的单一住宅朝向,从而形成生动的组团效果。

全球优秀的零碳园区案例

全球优秀的零碳园区案例

全球优秀的零碳园区案例
全球优秀的零碳园区案例包括英国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和欧瑞府零碳智慧园区。

英国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采用了多种低碳技术,包括热电联产系统、太阳能光伏板和雨水收集装置等,以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

该社区是英国最大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社区之一,一度成为世界低碳建筑领域的标杆式先驱。

欧瑞府零碳智慧园区则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分布式供能、能源存储和回收利用等技术,实现了零碳排放。

该园区利用勃兰登堡州农业垃圾制成的沼气,通过天然气管网输送到园区能源中心,每年可燃烧发电2兆瓦时,足以满足1300户家庭用电需求。

同时,园区内部的建筑外壁通过悬挂大片的藻类生物反应器,借用光合作用,每年可生产藻类200千克,每千克藻类可吸收2千克二氧化碳,并清除有害的二氧化氮等废气。

这两个零碳园区案例都通过创新和智能化的方式实现了零碳排放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双碳”目标下,看全球这5个零碳社区是怎样打造的?

“双碳”目标下,看全球这5个零碳社区是怎样打造的?

“双碳”⽬标下,看全球这5个零碳社区是怎样打造的?——正⽂共 2600字,预计阅读时间 4分钟贝丁顿零碳社区英国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1. 英国伦敦在英国伦敦南郊的贝丁顿⼩镇,有⼀个外观独特的社区格外引⼈注⽬,这⾥的建筑物上竖⽴着⼀排排五颜六⾊的烟囱状装置,屋顶南侧铺设了⼤⽚太阳能光伏板,北侧则种植着各⾊植物。

这个社区全称为“贝丁顿零化⽯能源发展”社区The Beddington Zero Energy Development (BedZED)。

它由世界著名低碳建筑设计师⽐尔·邓斯特设计,占地1.65公顷,包括82套公寓和2500平⽅⽶的办公和商住⾯积,于2002年完⼯,是英国最⼤的低碳可持⼀度成为世界低碳建筑领域的标杆式先驱。

续发展社区,⼀度成为世界低碳建筑领域的标杆式先驱。

贝丁顿选址于⼀⽚废弃⼟地上。

在建设之初,就选⽤可持续的建筑材料,保证为“⾃然的、回收利⽤的、在⽣态村半径35英⾥内可以找到”的材料:房⼦的钢架结构来⾃废弃的⽕车站,⽊头和玻璃也从附近回收,沙⼟、砖等其他材料均在最近距离的地⽅购买。

同时,⾼密度的建筑布局以减少建筑物散热;办公与住宅建筑共存混合,以缓解交通能耗;社区内多功能公共空间的设计(运动场、菜地、洗浴、娱乐中⼼等)使居民⽣活需求最⼤限度在社区内解决,减少出⾏能耗。

在清洁能源⽅⾯,贝丁顿社区采⽤热电联产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活⽤电和热⽔。

在清洁能源⽅⾯在建筑设计上,建筑师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建筑热损失及充分利⽤太阳热能,以实现不⽤传统采暖系统的⽬标。

在建筑设计上在资源利⽤上,通过⾬⽔收集装置和“⽣活污⽔有机处理”实现循环利⽤。

在资源利⽤上,在绿⾊交通上,社区建有良好的公共交通⽹络,包括两个通往伦敦的⽕车站台和社区条公交线路,开发商还建造了⾃⾏车库和⾃⾏车道,遵循“步⾏者优在绿⾊交通上先”的政策。

在家居节能上,在家居节能上,所有家庭安装的都是对环境危害程度最低的电冰箱、制冷设备和炊具;住宅内有各种节能设备。

英国第一座顶级零碳排放房屋

英国第一座顶级零碳排放房屋

英国第一座顶级“零碳排放”房屋6月建成
英国网站4月16日报道,由Sheppard Robson、Arup和Kingspan联合打造的“零碳排放”房屋,结合了PVs、生物科技和“风斗”(wind catcher)。

这是英国第一座符合新的可持续性住宅法规的顶级房屋,计划在6月建造。

由Sheppard Robson、Arup和Kingspan联合设计的“净零碳排放”房屋有着高等级的热阻隔性能并配备了智能测量和监控的一套设施。

它可以记录能好的情况,使住户了解消耗了多少能源。

这座两层半的住房有三间卧室,安装了光电板、一座生物量锅炉(biomass boiler)和能够回收热量的机械通风系统。

这座房屋还能够根据气候变化预测温度的增长,通过一座风斗来提供被动的制冷和通风,并遮挡了阳台和百叶窗,避免阳光直射和热量吸收。

贝丁顿社区 低碳

贝丁顿社区 低碳

低碳可以让生活更美好探访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在英国伦敦南郊的贝丁顿小镇,有一个外观独特的社区格外引人注目,这里的建筑物上竖立着一排排五颜六色的烟囱状装置,屋顶南侧铺设了大片太阳能光伏板,北侧则种植着各色植物。

这个社区全称为“贝丁顿零化石能源发展”社区,由世界著名低碳建筑设计师比尔·邓斯特设计,2002年完工并吸引了约百户居民入住,是英国最大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社区,如今已成为世界低碳建筑领域的标杆式先驱。

“零碳社区”并不是完全没有碳排放,而是通过利用太阳能、节能建筑等手段来实现不使用煤和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

社区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建筑的楼顶和南面大面积安装的太阳能光伏板,二是社区里建有一个利用废木头等物质发电并提供热水的小型热电厂。

邓斯特向记者介绍说,社区楼顶五颜六色的烟囱状装置称作“风帽”。

它是一种自然通风装置,具有特殊的开口设计,能随风旋转,从而将室外的新鲜空气通过管道引入室内。

通常室内温度较高,为了减少换气过程中的热量流失,设计者对进气和出气管道做了特殊处理,使室外冷空气进入和室内热空气排出时在管道中发生热交换,从而节省保暖所需的能源。

社区内的小型热电厂使用的燃料是废旧木头等物质,不会造成额外的环境负担。

它在发电过程中散发出的热能也被用来制造热水,热水通过管道送入社区内的每家每户。

每户家中都装有一个一米多高的热水筒,除了因生活需要取用热水外,热水筒还可以在室温较低时自动释放热量,辅助取暖。

采取这些措施后,只要没有特殊需求,居民家中就不必再安装暖气,整个社区也没有安装中央供暖系统,这就减少了一大块能源消耗。

邓斯特介绍说,“零碳社区”或者说是“低碳社区”其实拥有多套设计方案,以应对不同的气候环境,可以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推广。

目前,他与他的团队正在与中国的两座沿海城市合作,准备建造中国的“零碳社区”和“低碳社区”。

游人在贝丁顿“零碳社区”内参观(2010年4月21日摄)。

探访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组图]低碳可以让生活更美好探访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在英国伦敦南郊的贝丁顿小镇,有一个外观独特的社区格外引人注目,这里的建筑物上竖立着一排排五颜六色的烟囱状装置,屋顶南侧铺设了大片太阳能光伏板,北侧则种植着各色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可持续零碳住宅Sustainable Zero Carbon Houses in UK撰文刘欣彦 佛洛伦萨大学朱晓琳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摘 要科学表明, 气候变化已经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保证房屋的建设尽可能地减少使用能源以及有害物质的排放, 例如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污物和污染材料的再利用, 等等。

这些都可以成为整体住宅的可持续表现。

通过对英国新可持续住宅标准和零碳住宅案例的分析,展现英国在可持续住宅发展领域的措施和实践。

关键词可持续 法规 零碳1 什么是零碳住宅?为了建设一个更绿色的未来,英国于2007年7月颁布了有关住宅可持续建设的相关法规,即从2016年起建设的所有新住宅,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来自房屋供暖、通风、热水系统和照明设备的碳排放;(2)预规划的电器设备对能源的利用;的住宅,满足苛刻的零碳标准要求(图1~3)。

这栋住宅(3)能源的吸收和释放,无论是过程(直接与设备能由建筑师Gaunt Francis设计,位于沃特福德的BRE(建源连接)还是集中网络能源,在一年的使用过程中住宅建筑研究机构)创新公园内,它是建筑师两年来对建造、材筑所产生的碳放射。

表1可持续评估级别图1 Barr a tt绿色住宅外观此外,还提出通过节能手段建设可持续零碳住宅,如本地提供能源、直接地与低碳或可更新的热源连接,使住宅至少达到低碳的最低级别标准。

2 可持续评估系统可持续评估系统用“星级”来代表不同的级别。

一星级是入门级别——属于满足建筑规范的级别,而六星级是最高级别——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模范级别。

为了满足相应的法规级别和相关的可持续值,住宅的设计必须结合最低标准及其他额外的优秀设计特性标准。

表1显示最低标准以可持续评估级别最低标准能量水法规级别标准奖励点数标准奖励点数其他优秀设计特性( 见表2)1(★) 10 1.2 120 1.5 33.3 2(★★) 18 3.5 120 1.5 43.0 3(★★★) 25 5.8 105 4.5 46.7 4(★★★★) 44 9.4 105 4.5 54.1 5(★★★★★) 100 16.4 80 7.5 60.1 6(★★★★★★)零碳住宅17.6807.564.9及需要满足相应级别的数值:表2 其他优秀设计特性3 案例研究3.1 Barratt零碳住宅Barratt绿色住宅是第一个达到6级标准(最高级别)* 其他优秀设计特性—— 法规的灵活性能量/ 二氧化碳/ 水需要达到法规级别的最小标准材料、表面排水、圬物需要达到法规级别的最小标准污染、健康和福利、管理、生态学没有最小标准106料、设备等涉及建设的每个方面进行评估和严谨的科学测试之后的杰作。

设计的灵感源于对英国以及欧洲当代和历史住宅的学习和探索,建设中采用高绝缘性能材料以实现冬暖夏凉的室内环境。

建筑师考虑了来自房屋供暖、通风、热水系统和照明设备的碳放射,以及预期的电器设备能源利用,使能源的吸收和释放在一年的使用过程中产生零碳放射(图4~5)。

此外,它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可以适应一家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可以用作学生公寓。

它的生态创新策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中空混凝土墙和预制混凝土板以有效地控制室内的温差变化;(2)一个空气能源热力泵给室内提供所需热量;(3)通过楼梯间上方热气上升将衣服烘干,用户将不需要滚动烘干机;(4)由一个太阳能热水板向能量储存单元提供能量后加热获得热水;(5)自动遮阳窗调节夏天进入到室内的热量;(6)太阳能光电板放置在南向屋顶上和邻近的建筑上给此区域提供能量(对比为一个住宅提供能量,为20个住宅提供能量会更加有效);(7)安装雨水收集系统用于卫生间马桶的冲水。

对于这栋零碳住宅,英国住宅建设部评价说,“它图3Barratt绿色住宅社区图2 Barr att绿色住宅室内图4 Barr a tt绿住宅剖切面图5 Barratt绿色住宅节能技术说明107图6 Unst零碳住宅节能技术示意图不仅展示了科技可以达到的可能性,而且显示了绿色住宅不一定意味着昂贵的造价。

”Barratt发展部的CEO Mark Clare表示,“建造这个住宅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洞察如何建造零碳住宅的契机,而且带动我们去发展和探索更加有效的材料和技术”。

更重要的是,这栋零碳住宅已经被选为实物标准,在英国整个国家范围内进行试行推广。

目前,英国正在建造第一个大规模的零碳社区,计划建设200套符合零碳标准的住宅单元。

3.2 Unst零碳住宅这栋零碳住宅位于英国最北部的Unst海岛上,于2008年1月建成,成为人们追求零碳生活方式的典范和先锋(图6),其特性有以下几点:(1)建筑自身能够产生能量,储存在交流电池或燃料电池里。

(2)形成一套低碳能源系统,由风力涡轮机、电动汽车、空气浇灌热泵、水电池热储器、能量储存器和控制器组成。

风力涡轮机产生的能量通过能量转换装置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空气浇灌热泵、水电池热储器与英国国内先进的供热水系统的地面供暖结合起来。

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定,该住宅首层区域和楼上的部分现在仅消耗1.45kw的热量(2008年2月测量结果)。

(3)发展了一种微生产技术,可在非耕种情况下实现食物的生产。

植物种植在温室里,使用溶液进行培养,溶液可以通过收集屋顶上的雨水和泉水,并去除重金属元素之后获得。

而这个温室可以建在零碳住宅的旁边,面积约为94m2。

食物将在溶液培养中实现全年成长——在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土壤和土地,只需要养分和水,同时利用LED光源可以保持植物全年有五次产出(图7~9)。

运用电动车对食物进行分发销售,这就意味着可以达到无矿物燃料运输的目的。

建筑师不仅仅考虑了住宅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还将住宅与地方农作物的生产、低碳社区运输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建筑与经济、环境的紧密结合,是一个综合性的可持续方案,具有良好的社会性的意义。

当地人们也希望通过零碳住宅项目提升Unst海岛的整体形象和改善脆弱的海岛生态环境。

此外,人们也期待着该住宅将来可以对公众开放,让普通人或专家顾问体验零碳生活,并检测能源系统在真正的生活中的运用情况。

108图7 Unst零碳住宅住宅雨水收集系统图9 Unst零碳住宅生物罐图8 Unst零碳住宅生物罐地下安置原理4 结语英国的零碳住宅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运用材料和技术的经验。

它展示了将当代科技运用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领域所能够达到的可能性,而这些策略不仅仅应该停留在一两个工程之上,建筑师应将其内在精神和外在技术运用到整个社会当中,努力去建设适合大众经济水平的绿色住宅。

参考文献[1] Kirsten Pommer & Claus Pade. Guidelines- Uptake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Life Cycle Inventory of Concrete.Danish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October 2005.[2]C R Sowerby.TRL Limited.Low-strength Concrete Grou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for Recycled and Secondary Aggregates. WRAP,June 2004.[3] Use ENVI Guide.Building codes and regulatory resources for links to specific building codes.[4] ASHRAE Greenguide. An ASHRAE publication addressing matters of interest to those involved in green or sustainable design of buildings / David L. Grumman, editor. Atlanta, GA: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 Inc., c2003. Includes green design techniques for plumbing, lighting and hvac systems.[5] Commercial interiors,version 2.0: reference guide / 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3rd ed. Wash,DC : 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c2006.[6] The engineering guide to LEED-new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for engineers / Liv Haselbach. New York : McGraw-Hill,c2008.[7] Code for Sustainable Homes: A step-change in sustainable home building practice, December 2006.图片来源图1[2009-12-21]/d6/photographs/DJBGH15.jpg图2[2009-12-21]/d6/photographs/ipad_Kitchen.jpg图3[2009-12-30]/competitions/house/107/?current_image=1图4[2009-12-30]/competitions/house/107/?current_image=3图5[2009-12-30]/competitions/house/107/?current_image=4图6[2010-01-6] /library/libp7327.jpg图7[2010-01-6]/Portals/0/Envireau_House.jpg图8[2010-01-6]/Portals/0/Biotec%20in%20Ground.JPG图9[2010-01-6]/Portals/0/Biotec%20Med%20(1).JPG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