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车前草的鉴别方法

合集下载

中药材车前草及其混伪品的ITS2序列鉴定

中药材车前草及其混伪品的ITS2序列鉴定
时珍 国医国药 2 0 1 3年第 2 4卷第 1 2期
L I S H I Z H E N M E D I C I N E A N D M A T E R I A M E D I C A R E S E A R C H 2 0 1 3 V O L . 2 4 N O . 1 2
中药 材 车前 草 及 其 混伪 品 的 I T S 2序 列鉴 定
邬 兰 , 刘义梅 , 熊永兴 , 陈士林 , 陈科 力
( 1 . 湖北 中医药大 学 ・ 中药 资源 和 中药 复方 教育 部重 点实 验室 , 湖北 武 汉 2 . 中国 医学科 学 院 、 北京 协 和医学 院药用 植 物研究 所 , 北京 4 3 0 0 6 5 ; 1 0 0 1 9 3 )
植物车前属的卵叶车前 P l a n t a g o o v a t a F o r s s k . ( P . O v a t a ) , 芹 叶车
前P l a n t a g o c o r o n o p u s L . , 大车前 P l a n t a g o.  ̄ a j o r L . 以及 兰科植 物 青天葵 N e r v i l i a f o r d i i( Ha n e e )S c h l t r . 的外 形较 为 相 似 , 容 易混
源植物与其混伪品 , 为车前草的鉴定提 供 了新的方法。
关 键词 : 车前草; I T S 2 ;D N A条形码 ; 鉴定 D O I 标识 : d o i :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0 0 8 . 0 8 0 5 . 2 0 1 3 . 1 2 . 0 4 1
中图分 类号 : R 2 8 2 . 5
文献标 识 码 : A

执业药师 中药鉴定学11

执业药师 中药鉴定学11

第十一章全草类中药一、概述药用部位为草本植物新鲜或干燥的全体或地上部分,这类中药称为“全草类中药”。

药用全体的如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钱草、车前草;药用地上部分的如益母草、广藿香等;有的药用为地上茎,如肉苁蓉;有的药用草质茎,如麻黄。

二、药材重点内容介绍1.麻黄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采收加工:秋季割取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性状鉴别:“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

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

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常联合成筒状,红棕色。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为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

气微香,味涩、微苦。

“中麻黄”多分枝,有粗糙感。

膜质鳞叶裂片3(稀2),先端锐尖,微反曲。

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木贼麻黄”较多分枝,无粗糙感。

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

均以干燥、茎粗、淡绿色、内心充实、味苦涩者为佳。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草麻黄:①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两棱线间有下陷气孔。

②棱线处有非木化的下皮纤维束。

③皮层较宽,纤维成束散在。

④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

⑤外韧维管束8~10个,形成层环类圆形,木质部呈三角状。

⑥髓部薄壁细胞含棕红色块状物,环髓纤维偶见。

⑦本品表皮细胞外壁、皮层薄壁细胞及纤维壁均有多数细小草酸钙方晶或砂晶。

中麻黄:形成层环类三角形,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

木贼麻黄:形成层环类圆形,无环髓纤维。

粉末草麻黄:棕色或绿色。

①表皮细胞呈类长方形,外壁布满颗粒状细小晶体;气孔特异,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角质层极厚,呈不规则条块状,有的呈乳头状突起。

②纤维木化或非本化,狭长,壁厚,胞腔不明显,壁上附有众多细小的砂晶和方晶。

③棕红色块状物不规则形。

化学成分:三种麻黄均含生物碱,主要是l—麻黄碱,其次是d—伪麻黄碱。

麻黄碱是主要有效成分,伪麻黄碱有抗炎作用。

车前草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车前草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 [目的 ]对车前草药材质量标准进行研究。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车前草进行定性鉴别, 展开剂为乙酸乙酯 - 石油醚 ( 30~ 60 e ) - 甲酸 ( 10B15B1, V /V ), 显色剂为 1% 氯化铝乙醇溶液; 采用 H PLC法测定车前草药材中木犀草素的含量, 色谱柱为 A lltech Apollo C18 ( 4. 6 mm @ 250. 0 mm, 5 Lm ), 流动相为甲醇 - 0. 2% 磷酸溶液 ( 55B45, V /V), 流速为 1. 0 m l/m in, 检测波长为 349 nm, 柱温为 35 e 。 [结 果 ]薄层色谱鉴别中, 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木犀草素在 1. 05~ 21. 00 Lg /m l 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 r = 0. 999 8), 方法平均回收率为 99. 60% , RSD 值为 1. 70% 。 [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 高、专属性强, 可有效控制车前草药材的质量。 关键词 车前草; 薄层色谱法; H PLC; 木犀草素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 2011) 06- 03332- 02
/ 1. 2. 2. 30中方法制备成供试品溶液, 进样分析, 记录色谱 图, 计算峰面积 RSD 值。 ½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 供试品粉末 ( 批号: 090710 ) 9 份, 每份 0. 75 g, 分别加入低、 中、高 3个浓度的对照品储备液Ò, 按 / 1. 2. 2. 30中方法制备 成供试品溶液, 每个浓度 3次重复, 分别进样分析。 1. 2. 2. 6 样品含量测定。取供试品粉末, 按 / 1. 2. 2. 10中方 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分别进样分析, 计算样品中木犀草素的 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 1 薄层鉴别结果 由图 1可知, 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 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的荧光 斑点。 2. 2 方法学考察结果 2. 2. 1 标准曲线绘制结果。计算得木犀草素的回归方程为 y = 78 770x + 167. 300 0, r= 0. 999 8, 表明木犀草素在浓度为1. 05 ~ 21. 00 Lg /m 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 2. 2 精密度。计算得木犀草素色谱峰面积的 RSD 值为 1. 00% , 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 2. 3 稳定性。计算得木 犀草素色谱 峰面积 RSD 值 为 0. 14% , 表明样品溶液于室温下在 8 h内稳定。 2. 2. 4 重复性。计算得木犀草素含量的 RSD 值为 1. 10% , 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2. 2. 5 加样回收率试验。由表 1可知, 木犀草素的平均回 收率为 99. 60% , RSD 值为 1. 70% 。

中草药、车前草

中草药、车前草

车前草
别名:五根草(厦门、泉州、台湾、漳州),七根草、山厚末(漳州),虾蟆草、车轮草(晋江),钱贯草、五斤草(台湾)。

识别:多年生草本。

具须根。

叶阔卵形,全缘,叶上有纵脉5~7条。

穗状花序,花绿白色。

生境:生于路边、园圃、旷地;慈济东宫龙湫庵周边旷地。

采制:全草(车前草)全年可采,种子(车前子)于秋季成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全草甘,寒;种子苦,寒。

归经:入大、小肠经。

功效:利水祛湿,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平肝明目。

主治:泌尿系感染,结石,肾炎水肿,脚气水肿,小便不利,高血压,支气管炎,肺炎,热泻,痢疾,感冒,咳嗽,目赤肿痛,鼻窦炎,喉炎。

用法:全草10~15克,种子6~10克,水煎服。

附方:
1、急性肾炎、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症:车前草、海金沙、白花蛇舌草各30克,水煎服。

2、急性肺炎:鲜全草60克,冰糖20克,水炖服。

3、膀胱炎:鲜全草15~30克,捣烂取汁,加冬蜜少许温服。

4、淋病、白浊、尿血:鲜全草60克,水煎服,或冲冬蜜服,或捣烂绞汁温服。

5、急性喉炎:鲜全草50克,卤地菊20克,水煎服。

6、刀伤出血:鲜全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车前草的概述

车前草的概述

车前草的概述
车前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属于车前科,也称为马蹄草、马蹄莲、马蹄子等。

它分布广泛,在全球各地都有生长,尤其在温带和寒带地
区比较常见。

车前草的外观特征是:根茎匍匐或直立,叶片呈长圆形或卵形,边缘
有锯齿或波状。

花序为顶生穗状花序,花色多为白色或淡紫色。

果实
为三棱状小坚果。

车前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它所含有的主要成分是粘液质、黄酮类
化合物、苦味素等。

其中粘液质可以起到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则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癌等功效;苦味素则能够刺激
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增强食欲。

在民间医学中,车前草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
系统疾病,以及肝炎、肾炎等肝肾疾病。

此外,车前草还可以用于治
疗口腔溃疡、皮肤瘙痒等问题。

除了药用价值之外,车前草还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

它的嫩叶可以作
为凉拌菜或者加入汤中食用,味道清爽可口。

总之,车前草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植物,在民间医学和饮食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方法,以免造成不良反应或者误食其他有毒植物。

车前草-炮制-应用-初级中药士考试辅导

车前草-炮制-应用-初级中药士考试辅导

车前草-炮制-应用-初级中药士考试辅导车前草|炮制|应用-初级中药士考试辅导我搜集了有关初级中药士考试的复习知识点,供广大考生参考;如下:炮制方法《雷公炮炙论》:使叶,勿使蕊茎锉,于新瓦上摊干用之。

《千金要方》:切。

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小段,根、叶、花混合。

根为不规则须段状。

叶片皱缩,有的破碎,表面灰绿色或污绿色,纵脉明显,弧形叶脉5-7条。

花序穗状。

气微,味微苦,有粘性。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 (1)车前须根丛生。

叶在基部密生,具长柄;叶片皱缩,展平后为卵形或宽卵形,长4-12cm,宽2-5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宽楔形,边缘近全缘,波状或有疏钝齿,具明显基出脉7条,表面灰绿色或污绿色。

穗状花序数条,花在花茎上排列疏离,长5-15cm.蒴果椭圆形,周裂,萼宿存。

气微车前草辅助治疗高血脂香,味微苦。

(2)大车前具短而肥的根状茎,并有须根。

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6-10cm,宽3-6cm,先端圆钝,基部圆或宽楔形,基出脉5-7条。

穗状花序排列紧密。

余同车前。

(3)平车前主根圆锥状,直而长。

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0cm,宽1-3cm,边缘有小齿或不整齐锯齿,基部狭窄,基出脉5-7条。

穗状花序顶端花密生,下部花较稀疏。

余同上。

均以叶片完整、色灰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叶的表面观:(1)车前上下表皮细胞类方形,上表皮细胞较大,具角质线纹;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腺毛头部2细胞,椭圆形,长48-72mu;m,宽15-18mu;m.叶柄上非腺毛细胞30个以上,叶柄横切面维管束7-9个。

(2)大车前腺毛头部2细胞,长36-48mu;m,宽30-38mu;m,柄部单细胞,长12-24mu;m,宽12-24mu;m.叶柄上非腺毛细胞10-15个。

叶柄横切面维管束4-7个。

(3)平车前腺毛头部2细胞,长30-42mu;m,宽20-24mu;m,柄部单细胞,长15-21mu;m,宽12-15mu;m.叶柄上非腺毛细胞20-30个。

车前草

车前草
5、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在试管内,车前水浸剂对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亦有报告指出,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宋内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伤寒杆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车前醇提取物(15mg/ml)对钩端螺旋体有杀灭作用。 6.其他作用 同属植物大车前 P.major DC. 对胃肠道功能有调节作用。车前草叶中分离出来的车前果胶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很好疗效;使大鼠胃排空时间延长。对狗的胃液分泌有兴奋作用,能使离体兔肠收缩幅度减少,张力下降,对氯化钡及组胺引起的肠痉挛有明显的解痉作用。此外,该制剂对甲醛及右旋糖酐引起的炎性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车前注射液(水提酒沉法)给犬静脉注射,有使尿量增多、输尿管蠕动频率增加及输尿管上段腔内压力升高的作用。
编辑本段现代研究
化学成份
车前种子含月桃叶珊瑚甙(aucubin),车前粘多糖(plantago-mulilage),消旋-车前子甙(plantago-side),都桷子甙酸(geniposidic acid),车前子酸(plantenol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腺嘌呤(adenine),胆碱(choline)及10.43% 的脂肪油,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β-sitosteryl-3-O-β-D-glucopyranoside)。
编辑本段中药属性
药品简述
车前始载于《本经》:车前初以种子入药。《别录》并用叶及根。《本草经集注》云:“人家路边甚多。”《本草图经》云:“今江湖、淮甸、近京、北地处处有之。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长及尺余,如鼠尾,花甚细,青色微赤;结实如葶苈,赤黑色。”并绘“滁州车前子”图。据形态确为车前科植物车前。 药名:车前子 汉语拼音:che qian zi 英文名:Plantain Seed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ntago asiatica L. Plantago major L. Plantago depressa Willd. 别名:车前实、虾蟆衣子、猪耳朵穗子、凤眼前仁。 性味:甘;淡;性微寒。 归经:归肺经;肝经;肾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车前

路边常见的“车前草”,在农村大家都当杂草,在中药界却大有作用,你可认识?

路边常见的“车前草”,在农村大家都当杂草,在中药界却大有作用,你可认识?

路边常见的“车前草”,在农村大家都当杂草,在中药界却大有作用,你可认识?农村是野草的天下,各种各样的野草不计其数,每种野草都有它生长的习性,有的野草喜欢生长在田间地头,有的野草却喜欢生长在深山老林之中。

还有一种野草特别喜欢生长在路边,要说在路边最常见到的野草是什么,那非车前草莫属了。

车前草是农村路边最常见的一种野草,在农村生活的朋友都见过。

车前草有着宽大的深绿色叶子,看上去就像猪的耳朵,所以有人叫它猪耳草,也有人叫它车轮草,它为车前草科车前草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那为什么叫车前草呢?那是因为它经常生长在行人和车辆来来往往的路边,经常被车轮碾压,被碾压了无数次还仍然顽强地活着,生命力非常旺盛,故而得名车前草。

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讲,如果在山里迷了路,只要找到车前草,跟着它走下去就能走到有人烟的地方,是一种非常好的指示路标。

这是因为车前草的种子一沾水就会变得很黏,若有人和车经过,便会粘到路人的鞋子和车轮上,被带往其它地方,这就是车前草成为路标的原因。

认识车前草的人都知道,它的嫩叶是一种美味的野菜。

在过去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车前草曾是贫穷农民的救命粮。

每年天大旱,别的植物都晒得焉乎乎的,唯有车前草青翠如初,大家都抢着吃。

车前草的嫩叶可用来炒食、凉拌、做馅、做汤、涮火锅、煮面条等,尤其是用来做馅包饺子,味道独特,营养也非常丰富,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它的叶子除了可以做菜,在民间它还有一个大作用,就是把叶子揉碎掺上少量的盐,还能治疗脓肿、脓疱、疔疮等,作用甚多,是农村常用的外用良药。

车前草虽是农民眼中的杂草,其实是一种有名的药材,它在药店里也是常备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利湿、利水通淋、清肺止咳的功效,对感冒咳嗽、尿频尿急、结石、水肿、泌尿系感染、肠炎腹泻等病症皆有一定的疗效。

在民间,有一些懂得车前草的老人,喜欢采摘它的嫩叶切碎晒干泡茶饮。

尤其是在这炎热的夏季,偶尔喝一些车前草水,有清热利湿、预防中暑的作用,也是一种很好的天然凉茶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前草的鉴别方法
车前草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全草,又名五根草、车轮菜,始载于《名医别录》,因好生道边及牛马迹中,故名车前。

其味甘,性寒,归肝、肾、肺、小肠经,具有清热利尿通淋、祛痰、凉血、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热淋涩痛、水肿尿少、暑湿泄泻、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等症。

鉴别车前草可以通过其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法来进行鉴别。

1.性状鉴别
车前:根丛生,须状。

叶基生,具长柄;叶片皱缩,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或宽卵形,长6~13cm,宽2.5~8cm;表面灰绿色或污绿色,具明显弧形脉5~7条;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不规则波状浅齿。

穗状花序数条,花茎长。

蒴果盖裂,萼宿存。

气微香,味微苦。

平车前:主根直而长。

叶片较狭,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4cm,宽2~3cm。

2.显微鉴别
车前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类长方形,上表皮细胞具角质线纹。

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

腺毛头部2细胞,椭圆形,柄单细胞。

非腺毛少见,2~5细胞,长100~320
m,壁稍厚,微具疣状突起。

平车前叶表面观:非腺毛3~7细胞,长350~900
m。

3.薄层色谱法
取车前草粉末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大车前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18:3:1.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