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大数据库实验一报告材料
广东海洋大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Java+SQL)

本科生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课程编号J1670101学号学生姓名所在专业所在班级指导教师成绩教师签字年月日课程设计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目录目录设计总说明 (I)1、需求分析 (3)2、概念结构设计 (3)3、逻辑结构设计 (4)4、物理结构设计 (4)5、系统实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前台界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后台实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优缺点及自我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参考文献 (7)设计总说明(1)系统开发目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
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务系统的数量也不断的上涨。
学校工作繁杂、资料众多,人工管理信息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显然是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效率也是很低的。
并且这种传统的方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保密性差、查询不便、效率低,很难维护和更新等。
然而,本系统针对以上缺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所以如何自动高效地管理信息是这些年来许多人所研究的。
(2)开发内容用数据库和Java相关技术开发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3)开发要求能够对学生信息进行简单的添加,删除和查询(4)开发环境及工具1、操作系统:Windows 72、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 20083、Java开发工具:Eclipse(5)系统功能简介一、学生管理1、添加学生信息。
热工实验报告

GDOU-B-11-112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学生用表)实验名称课程名称课程号学院(系)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实验一. 金属泊式应片:直流单臂、半桥、全桥比较一:实验目的:验证单臂、半桥、全桥的性能,比较它们的测量结果。
二:实验所需单元:直流稳压电源、差动放大器、电桥、F/V(频率/电压)表。
三:实验注意事项:(1)电桥上端虚线所示的四个电阻实际并不存在。
(2)在更换应变片时应关闭电源。
(3)实验过程中如发现电压表过载,应将量程扩大。
(4)接入全桥时,请注意区别各应变片的工作状态,桥路原则是:对臂同性,邻臂异性。
(5)直流电源不可随意加大,以免损坏应变片。
四:实验步骤:(1)直流电源旋在±2V档。
F/V表置于2V,差动放大器增益打到最大。
(2)观察梁上的应变片,转动测微头,使梁处于水平位置(目测),接通总电源及副电源。
放大器增益旋至最大。
(3)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是用导线将放大器正负输入端与地连接起来,输出端接至F/V表输入端,调整差动放大器上的调零旋钮,使表头指示为零。
(4)根据图1的电路,利用电桥单元上的接线和调零网络连接好测量电路。
图中r及w1为调平衡网络,先将R4设置为工作片。
(5)直流电源打到±4V,调整电桥平衡电位器使电压表为零(电桥调零)。
(6)测微头调整在整刻度(0mm)位置,开始读取数据。
(R4工作状态相反的另一个应变片,形成半桥电路,(8)保持差动放大器增益不变,将R3换为与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学生用表)实验名称课程名称课程号学院(系)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验地点实验日期(9)保持差动放大器增益不变,将R1、R2两个电阻换成另外两个应变片,接成一个直流全桥,(10)观察正反行程的测量结果,解释输入输出曲线不重合的原因。
(11)在同一坐标上描绘出X—V曲线,比较三种接法的灵敏度。
思考题1.根据X—V曲线,计算三种接法的灵敏度K=∆V/∆X,说明灵敏度与哪些因素有关?2.根据X—V曲线,描述应变片的线性度好坏。
数据库原理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六数据库原理综合实验1实验目的(1)运用所学的数据库设计技术,针对一个具体的应用系统,完成系统数据库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设计。
以巩固理论课程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掌握数据库设计技术方法。
(2)对前面章节所学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
2实验内容给定一个应用环境,如学生选课系统、超市管理系统、某企业库存管理系统、学校图书管理系统、学校综合积分管理系统等等。
(同学们课从上述选定一个题目,也可以选取一个自己较熟悉的应用环境)。
完成下面的工作2.1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1)进行需求分析。
-对系统的语义进行描述(包括功能、所需的数据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处理方法)(2)识别系统中的实体及实体的属性,分析实体之间的联系。
(3)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画出E-R图。
2.2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1)根据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数据库的逻辑模型。
-将E-R模型转化到逻辑模型(2)根据应用需要和规范化理论对逻辑模型进行优化。
2.3 数据库物理模型设计(1)针对某种DBMS,设计数据库物理模型,包括表空间、表和索引等于物理存储有关的设计。
(2)优化物理模型(3)生成某种DBMS的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及其表。
2.4 装载数据(1)收集真实数据或者生成模拟数据。
(2)批量加载数据到数据库中。
(3)设计一系列SQL语句,尤其是连接查询、嵌套查询等SQL语句,以测试数据库性能。
3实验要求(1)可以借助POWERDESIGNER等系统分析与设计辅助工具进行数据库设计,也可以使用WORD文件直接生成各种设计文档。
(2)选择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应该规模适中,不宜太大太复杂,可能做不完;也不宜太小太简单,甚至仅有三两个表组成。
(3)要设计良好的数据库完整性约束。
(4)思考题:数据库设计通常由哪些辅助工具?各有哪些优缺点?4实验步骤4.1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1)进行需求分析。
学生需要有学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等信息。
选课需要有学号、课号、成绩等信息课程需要有课程号、课程名、先修课、学分等信息(2)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画出E-R图。
广东海洋大学数据库实验五

实验一DEBUG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 熟悉DEBUG的功能,掌握其常用命令格式并能熟练使用。
2. 使用DEBUG,观察PC机执行汇编指令的过程,掌握寄存器的名称与内存单元地址的形成。
二、实验要求:1. 遵守规章制度,爱护实验室设备。
2、熟悉Debug各个命令的用法。
3、熟悉寄存器的名称以及物理地址的形成。
4、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实验1、 DEBUG常用指令操作进入Debug环境,完成下列步骤。
1、用R命令查看寄存器的值,将AX的值修改为100H,BX的值修改为100 (十进制)。
2、用D命令查看内存FFF00H-FFFFFH的内容,找出PC机主板上的ROM中写有的一个生产日期。
3、用E命令将”I am a student!!”写入内存00200H处。
用D命令查看是否写入成功。
4、用A 命令向内存00210H处写入汇编指令,再使用U命令反汇编,并用T命令执行上述指令,查看执行后的结果,3条指令执行后AX的值为多少?MOV AX,1234MOV BX,0158ADD AX, BX实验2、理解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关系使用Debug命令设置下列寄存器及存储器的内容(DS)=2000H, (BX)=0100H, (SI)=0002H, (20100)=12H, (20101)=34H, (20102)=56H, (20103)=78H, (21200)=2AH, (21201)=4CH, (21202)=B7H, (21203)=65H.,并用命令查看设置是否成功。
然后从内存30000H处依次写入下列指令,并用t命令单步执行每一条指令,验证指令执行完后AX寄存器的内容,并分析结果。
MOV AX,1200HMOV AX,BXMOV AX,[1200H]MOV AX,[BX]MOV AX,1100H[BX] MOV AX,[BX][SI] MOV AX,1100H[BX][SI]实验3、 理解指令的执行过程将下面3条指令写入从2000:0开始的内存单元中,利用这3条指令计算2的3次方 mov ax, 1add ax, axjmp 2000:003分析jmp 指令的功能和执行过程。
广东海洋大学数据库实验一报告

GDOU-B-11-112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学生用表)实验名称实验1数据库及其对象创建与管理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号 16732201学院(系) 信息学院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信管1111学生姓名陈梓哲学号201111671106 实验地点海安A705 实验日期2013/10/16实验一数据库及其对象的创建与管理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SSMS或Transact-SQL语句创建、查看、修改、删除数据库的方法;2、掌握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方法;3、掌握数据库的分离和附加方法;4、掌握用SSMS或Transact-SQL语句创建、修改、删除表及向其添加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1、实验前做好上机实验的准备,针对实验内容,认真复习与本次实验有关的知识,完成实验内容的预习准备工作;2、能认真独立完成实训内容;3、实验后做好实验总结,根据实验情况完成总结报告。
三、实验内容1、用SSMS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完成如下任务:(1)(2)再修改学生课程数据库Student 的主数据文件的大小,使其扩大两倍,然后查看扩大后的数据库属性。
2、用SSMS ,在数据库Student 中:(1)创建如下四个表,并设置相关的约束条件:SS表:Course表:SC表:Teacher表:(2) 用SSMS修改将刚才所创建表:①在Course表中插入如下两列:②将SC 表中列Grade 的类型改为smallint③在S 表中创建CHECK 约束,约束名为Sagechk ,要求实现年龄在15~45取值④在Course 表中创建外键约束,约束名为Fk_Tno ,要求实现Course 表中的Tno 必须参照Teacher 表的Tno 取值。
⑤删除Course 表中Tno 列(3)删除将刚才所创建Teacher 表(4)向表插入以下数据3、用SSMS 方法完成如下数据库的分离和附加:(1)分离Student 数据库 ⑵附加Student 数据库4. 用SSMS 方法完成如下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 选作实验)(1)备份数据库①创建备份设备,其名称为bk_Student0,保存文件为D:\Student0.bak,并对Student数据库进行完全备份,备份到备份设备bk_ Student0中。
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学生用表)

实验名称带返工的产品制造模型课程名称课程号学院(系)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实验名称:带返工的产品制造模型实验目的:通过这个模型学习基本的排队系统建模的方法,同时练习和熟悉Flexsim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概念。
实验步骤:1创建对象:从Flexsim的基本界面的对象库中用鼠标拖动一个Source、两个Queue、四个Processor和一个Sink对象到模型窗口并布置好位置和重新命名各对象名字。
2连接对象:按照产品流动的路径,从Suorce开始两两连接对象,产品将沿着连接在对象间流动。
(1)连接Source到Queue1;(2)连接Queue1分别到Processor1、Processor2和Processor3;(3)连接Processor1、Processor2、Processor3到Queue2;(4)连接Tester到Sink;(5)连接Tester到Queue1;3设置产品到达间隔时间:在Source对象的属性窗体里设置产品的到达时间间隔,它服从5秒的指数分布,在弹出的属性窗体中设置产品到达时间为exponential(0,5,1).4设置产品类型和颜色:在Suorce的属性窗体中,选择触发器Triggers页,选择在创建产品是的类型和颜色。
5设置Queue1的最大容量和输出路径:设置Queue1的最大容量为10000,在Flow页,在发送到端口Send To Port字段的下拉列表选择By Expression,并设置输出路径。
6设置加工时间:设置三台机器的加工时间服从均值为10秒的指数分布。
在Processor1的属性窗体,在Process time字段的下拉列表中选择Statictical Distribution,在出现的代码模板中编制Statistical Distribution:exponential(0,10,1)。
对Processor2和Processor3做出同样的设置。
广东海洋大学实习报告书

广东海洋大学实习报告书实习内容:网络组建实训实习地点:综合楼网络实验室实习时间:2010.12.14~2010.12.26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 实习目的1、掌握交换机的基本交换原理、虚拟局域网VLAN 、跨VLAN 通信等;学会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及VLAN 间路由的配置等。
2、掌握路由器的基本概念、RIP 协议等;学会路由器的基本配置、RIP 配置和应用;3、通过广域网基本原理和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了解中小型网络的设计、安装、配置和管理等,并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二. 实习内容下图为实验室路由器连接拓扑图,以此为基础(不能改变路由器原有拓扑结构)组建和配置网络。
实验室另有交换机设备4台,其中2台为三层交换机,2台为两层交换机。
图1 实验室路由器拓扑图一. 实训要求:1、 不改变学校网络实验室现有路由器拓扑结构,根据要求组建网络。
2、 学校现分配到地址块172.16.58.00/24,学校要将地址分配给三个部门。
其中部门一计划申请60个地址,部门二、三分别申请50个地址,每个部门构成一个局域网。
其中部门一划分出两个虚拟局域网VLAN1和VLAN2。
请根据要求划分地址,设计网络拓扑结构,配置路由和交换设备以及协议,以达到学校内部的R3R1 S1/2R2 R4S1/2S1/2S1/2 S2/0S2/1所有主机能够通信的要求。
二.实训进度安排第一周:根据以上要求组建网络1、下发实验内容和要求2、根据实验要求,利用实验室现有路由器和交换机拓扑结构,设计网络拓扑图以及编址方案。
3、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第二周:各种服务的配置1、DNS服务器安装配置和管理2、DHCP服务器安装配置和管理3、组建FTP、WEB和邮件服务器4、组建VPN服务器三.实习过程和步骤第一周:网络组建1.设计网络拓扑和编址方案我们得到172.16.58.0/24地址块后进行了以下划分:把172.16.58.0/26~172.16.58.63/26分给第一个部门;把172.16.58.64/26~172.16.58.127/26分给第二个部门;把172.16.58.128/26~172.16.58.192/26分给第三个部门.画出网络拓扑图得:192.168.1.0/24F1/0R1S1/2S2/0S2/1192.168.10.0/24192.168.30.0/24192.168.20.0/24R2R3R4S1/2S1/2S1/2F1/0F1/0F1/0trunk linktrunk linkF0/2F0/1F0/1access link access linkVLAN1VLAN2F0/3F0/3Switch A Switch B PC 3PC 4172.16.58.64/26172.16.58.128/26172.16.58.0/26172.16.58.16/28172.16.58.32/28PC 7PC 8F0/1F1/0F0/2F0/2根据拓扑图得出路由器的配置表:F1/0 S1/2 S2/0 S2/1 R1 192.168.1.1 192.168.10.1 192.168.20.1192.168.30.1R2 172.16.58.1 192.168.10.2 × × R3 172.16.58.65 192.168.20.2 × × R4 172.16.58.130192.168.30.2× ×IP 所处的VLAN子网掩码为默认网关 PC4 172.16.58.131 × 255.255.255.192 172.16.58.129 PC3 172.16.58.66 × 255.255.255.192 172.16.58.65 PC7172.16.58.18VLAN 1255.255.255.240172.16.58.17PC8 172.16.58.34 VLAN 2 255.255.255.240 172.16.58.33 R2 F1/0.1 172.16.58.16VLAN 1 ××R2 F1/0.2 172.16.58.32VLAN 2 ××2.配置路由和交换机1.连接设备,配置接口。
广东海洋大学学生软件测试实验报告书4

GDOU-B-11-112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学生用表)实验名称实验四功能测试工具QTP课程名称软件测试课程号学院(系) 信息(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实验四功能测试工具QTP实验目的:1.熟悉QuickTest Professional(QTP)的安装过程2.熟悉并掌握QTP的基本原理及使用-对象的识别、检查点、参数化实验内容:1.安装QTP2.录制计算器加法运算,计算5+6,保存脚本为cal。
运行脚本,观察是否正确。
计算器对应的程序是:C:\WINDOWS\system32\calc.exe3.对脚本为cal修改,插入属性检查点检查预期结果是否为“11.”,保存脚本为checkcal。
观察运行后QTP是否能够正确判断结果对错。
4.以QTP自带的Windows应用程序flight为例。
对应的应用程序是:C:\Program Files\Mercury Interactive\QuickTestProfessional\samples\flight\app\flight4a.exe,其中AgEnt name至少为4位,password 为mercury.录制如下操作:登录并订购机票(此时不要选择航班)。
保存脚本为flight。
运行脚本,观察是否正确。
5.对登录名称进行参数化:对脚本flight修改,利用Data table数据(只用二个用户)进行参数化,保存脚本为para_name。
观察运行后QTP是否能够以相应的用户名进行登录。
1.1)先打开QTP软件,如下图操作,选择计算器进行测试图1-1-1选择Test-Record图1-1-2按Record后如下图操作,选择Windows的计算器图1-1-3 点击“确定”后,弹出以下页面图1-1-4 2)开始录放脚本(事先已将对象设置好)按照顺序输入“5+6=”,完成后按Stop图1-2-1完成后,按“Run”键,选择“确定”可以运行脚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DOU-B-11-112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学生用表)
实验名称实验1数据库及其对象创建与管理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号 16732201
学院(系) 信息学院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信管1111
学生姓名陈梓哲学号201111671106 实验地点海安A705 实验日期2013/10/16
实验一数据库及其对象的创建与管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SSMS或Transact-SQL语句创建、查看、修改、删除数据库的方法;
2、掌握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方法;
3、掌握数据库的分离和附加方法;
4、掌握用SSMS或Transact-SQL语句创建、修改、删除表及向其添加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实验前做好上机实验的准备,针对实验内容,认真复习与本次实验有关的知识,完
成实验内容的预习准备工作;
2、能认真独立完成实训内容;
3、实验后做好实验总结,根据实验情况完成总结报告。
三、实验内容
1、用SSMS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完成如下任务:
(1)
(2)再修改学生课程数据库Student 的主数据文件的大小,使其扩大两倍,然后查看扩大后的数
据库属性。
2、用SSMS ,在数据库Student 中:
(1)创建如下四个表,并设置相关的约束条件:
S
S表:
Course表:
SC表:
Teacher表:
(2) 用SSMS修改将刚才所创建表:
①在Course表中插入如下两列:
②将SC 表中列Grade 的类型改为smallint
③在S 表中创建CHECK 约束,约束名为Sagechk ,要求实现年龄在15~45取值
④在Course 表中创建外键约束,约束名为Fk_Tno ,要求实现Course 表中的Tno 必须参照Teacher 表的Tno 取值。
⑤删除Course 表中Tno 列
(3)删除将刚才所创建Teacher 表
(4)向表插入以下数据
Course
3、用SSMS 方法完成如下数据库的分离和附加:
(1)分离Student 数据库 ⑵附加Student 数据库
4. 用SSMS 方法完成如下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 选作实验) (1)备份数据库
①创建备份设备,其名称为bk_Student0,保存文件为D:\Student0.bak,并对Student数据库进行完全备份,备份到备份设备bk_ Student0中。
对Student数据库进行完全备份
②在Student数据库中,创建一张表temp1(学号,课程号,成绩,学分)并对Student数据库进行第一次差异备份,备份到备份设备bk_Student1中
③在Student数据库中,再创建一个用户表:temp2(学号,课程号,成绩,学分),并对Student 数据库进行第二次差异备份,备份到备份设备bk_Student2中。
(2)删除Student数据库
(3)恢复数据库
①从备份设备bk_ Student0中恢复Student数据库,并查看表temp1和temp2是否存在?
表temp1和temp2不存在:
②再次删除数据库Student,然后将Student数据库恢复到第一次差异备份后的状态,并
查看表temp1和temp2是否存在?
表temp1存在但表temp2不存在:
③再次删除数据库Student,然后将Student数据库恢复到第二次差异备份后的状态,并查
看表temp1和temp2是否存在?
表temp1和temp2都存在:
5、用T-SQL语句完成如下任务:
(1)
(2)用T-SQL语句为Student1数据库添加一个大小为10MB的次数据文件。
次数据文件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分别为:Student1_dat、D:\ Student1_dat.mdf,其它设置与日志文件相同。
(3)用存储过程sp_helpdb [[@dbname=] 'name'] 、sp_helpfile [[@filename =] 'name']
分别用于查看该数据库结构信息及相应的文件信息是否正确。
sp_helpdb [[@dbname=] 'name']
sp_helpfile [[@filename =] 'name']
6、用T-SQL 语句,完成下列表的创建、修改、删除及数据的插入: (1)创建如下四个表
S Course
(2)修改刚才所创建表:
①在Course 表中插入如下两列:
SC
②将SC 表中列Grade 的类型改为smallint
③在S 表中创建CHECK 约束,约束名为Sagechk ,要求实现年龄在15~45取值 CREAT
④在Course 表中创建外键约束,约束名为Fk_Tno ,要求实现Course 表中的Tno 必须参照Teacher 表的Tno 取值。
⑤删除Course 表中Teacher 列
Alter table Course Drop column Teacher
老师,course 表中没有teacher 列~~!
(3) 删除将刚才所创建Teacher 表
(4)向表插入以下数据
7、用T-SQL 完成如下数据库的分离和附加:
(1)分离Student 数据库
⑵附加Student数据库
8. 用T-SQL完成如下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选作实验)
(1)备份数据库
①创建备份设备,其名称为bk_Student,保存文件为D:\Student.bak,并对Student数据库进行完全备份,备份到备份设备bk_ Student中。
②在Student数据库中,创建一张表temp1(学号,课程号,成绩,学分)并对Student数据库进行第一次差异备份,备份到备份设备bk_Student中
③在Student数据库中,再创建一个用户表:temp2(学号,课程号,成绩,学分),并对Student 数据库进行第二次差异备份,备份到备份设备bk_Student中。
(2)删除Student数据库
(3)恢复数据库
①从备份设备bk_ Student中恢复Student数据库,并查看表temp1和temp2是否存在?
此时表temp1和temp2不存在
②再次删除数据库Student,然后将Student数据库恢复到第一次差异备份后的状态,
并查看表temp1和temp2是否存在?
此时temp1存在,temp2不存在
③再次删除数据库Student,然后将Student数据库恢复到第二次差异备份后的状态,并
查看表temp1和temp2是否存在?
此时temp1和temp2都存在
四、思考题
1.如何收缩数据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收缩数据库?
(1)自动收缩数据库:将 AUTO_SHRINK 数据库选项设置为 ON 后,数据库引擎将自动收缩具有可用空间的数据库。
(2)手动收缩数据库:使用 DBCC SHRINKDATABASE 语句或 DBCC SHRINKFILE 语句来手动收缩数据库或数据库中的文件。
数据库中的每个文件都可以通过删除未使用的页的方法来减小。
尽管数据库引擎会有效地重新使用空间,但某个文件多次出现无需原来大小的情况后,就有必要收缩文件。
2.什么是备份设备,如何创建、删除备份设备?
备份设备是用来存储数据库、事务日志或文件和文件组备份的存储介质。
备份设备可以是硬盘、磁带或管道。
可以使用用SSMS或Transact-SQL语句进行备份删除。
具体方法如上。
3.如何进行数据库完全备份、差异备份、事务日志备份、文件和文件组备份,以及如何进行相应的数据库恢复?(注意:要用两种方法)
用SSMS或Transact-SQL语句进行(具体操作如上所示)
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注:请用A4纸书写,不够另附纸。
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