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沉淀滴定法(分析化学)
沉淀滴定法 吸附指示剂法 分析化学课件

滴定条件
选择吸附力适当的指示剂
沉淀胶体微粒对指示剂离子的吸附能力,应略小于对待测
离子的吸附能力,否则指示剂将在化学计量点前变色。但不能
太小,否则终点出现过迟。
吸引力略大
被测离子
吸引力略小
沉淀胶
体颗粒
指示剂
滴定条件
如果测定Cl-时以曙红为指示剂
吸附顺序:I->SCN->Br->曙红>Cl->荧光黄
荧光黄做指示剂。
Ag+
Cl-
ClAg+
AgCl
Ag+
Ag+Cl-
终点时的吸附反应可用下列式子表示:
Cl-
Ag+
AgCl ⋅ Ag + + FIn− (黄绿色) ⇌ ⋅ + ⋅ − (粉红色)
吸附指示剂变色原理
终点时的吸附反应可用下列式子表示:
AgCl Ag + + FI(- 黄绿色)
吸附指示剂法
(法扬斯法)
基本概念
法扬司法—吸附指示剂法是用吸附指示剂
(adsorption indicator)确定滴定终点,以AgNO3溶
液为滴定液测定卤化物的银量法。
测定原理
滴定液
指示剂
K2CrO4
直接测定
AgNO3
中性或弱碱性
溶液中
滴定条件
滴定方式
滴定目标
可溶性
1、氯化物
2、溴化物
测定原理
25ml稀释后,再加入糊精溶液(1→50)5ml,荧光黄指示剂8滴,充分振摇后用
AgNO3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沉淀表面呈现微红色,停止滴
沉淀滴定法的原理

沉淀滴定法的原理
沉淀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通过溶液中发生的沉淀反应来确定
物质的含量。
沉淀滴定法的原理主要包括沉淀生成、滴定终点的判定和计算含量三个方面。
首先,沉淀滴定法的原理涉及到沉淀生成的过程。
在滴定过程中,当两种反应
物混合后,若生成的产物是不溶于溶液的沉淀物,就可以利用沉淀的生成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沉淀生成的反应通常是通过加入沉淀剂,使两种溶液中的离子发生沉淀反应而实现的。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难以直接测定的离子或物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其次,沉淀滴定法的原理还包括滴定终点的判定。
在沉淀滴定中,滴定终点的
判定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使用指示剂来帮助判断滴定终点。
指示剂可以根据滴定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达到终点。
当反应接近终点时,滴定溶液的颜色会发生明显变化,这时就需要停止滴定,从而确定物质的含量。
最后,沉淀滴定法的原理还涉及到含量的计算。
通过滴定过程中所消耗的滴定
液的体积,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含量。
这种计算方法简单直观,能够准确地确定物质的含量。
总的来说,沉淀滴定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析化学方法,它通过沉淀生成、
滴定终点的判定和含量的计算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分析和测定各种物质的含量,对于化学分析和实验室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沉淀滴定法 铬酸钾指示剂法 分析化学课件

0.1169 M (NaCl)
c( AgNO3)V
( AgNO3)
c( AgNO3)
0.1169 58.443 20.00103
0.1000mol
/
L
答: AgNO3溶液的浓度为0.1000mol/L。
铬酸钾指示剂法 (莫尔法)
基本概念
莫尔法-铬酸钾指示剂法是以K2CrO4为指示剂, 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卤素 混合物含量的方法。
测定原理
滴定液
指示剂
滴定方式
AgNO3
K2CrO4
直接测定
中性或弱碱性
溶液中
滴定条件
滴定目标
可溶性 1、氯化物 2、溴化物
测定原理
以测定NaCl为例讨论该法的测定原理。在滴定 过程中,由于AgCl的溶解度(1.25×10-5mol/L)小于 Ag2CrO4的溶解度(1.03×10-4mol/L),根据分步沉 淀的原理,首先析出的是AgCl沉淀。随着AgNO3滴 定液的不断加入,AgCl沉淀不断生成,溶液中Cl-浓 度越来越小。
能否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NH4Cl的含量,若能,该如何控制酸度条件?
Ag++ nNH3 Ag(NH3)n
NH4Cl存在:pH 6.5 ~7.2
滴定条件
滴定时应剧烈摇动
AgCl对Cl-、AgBr对Br-有较强吸附,导致终点提前。
预先分离干扰离子
能与Ag+生成沉淀的阴离子有:
PO34-、 AsO34-、 SO32-、 S2-、 CO32-、 C2O42-
测定原理
当溶液中的Cl-反应完全时,稍过量的AgNO3即
可使溶液中的
Ag+
2
沉淀滴定法分析技术—铁铵矾指示剂法(分析化学课件)

终点时
AgCl SCN - AgSCN Cl-
措施
1. 过滤除去AgCl (煮沸、凝聚、过滤、洗涤) 2. 加硝基苯(有毒),包住AgCl
1.测定氯化物
返滴定法测定溴化物或碘化物,会不会 发生上述的转化反应呢?
2.测定碘化物
指示剂必须在加入过量的AgNO3之后才能加 入
原因
2Fe 3 2I - 2Fe 2 I2
四. 干扰离子的分离
强氧化剂会将SCN-氧化;
氮的低价氧化物会与SCN-形成NOSCN(硫氢亚硝酰),影响 终点判断;
铜盐、汞盐等能与SCN-反应生成沉淀。 以上影响因素必须消除。
五. 返滴定法的特殊要求
1.测定氯化物
KspAgCl 1.81010 KspAgSCN 1.01012 (AgCl的溶解度比AgSCN 大)
pH≥6,[Fe3+] ,影响终点确定,甚至使指示剂失效。
水解
[FeH2O6 ]3
[Feபைடு நூலகம்2OOH] 2
FeOH 3
Fe3+在酸性条件 下的主要存在形
式,颜色浅
避免弱酸盐的干扰
棕色
三. 适当振摇
直接滴定法滴定Ag+ 为防止AgSCN对Ag+的吸附,临近终点时必须 剧烈摇动
返滴定法滴定Cl避免AgCl沉淀发生转化,应轻轻摇动
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条件的选择
一. 指示剂用量
【分析】指示剂NH4Fe(SO4)2的用量太大或太小,对测定有 什么影响?
实验确定 50~100ml的反应液中加入10%的NH4Fe(SO4)2指示剂2ml
Fe3+的浓度,采用0.015 mol/L,约为理论量的1/20
二. 溶液的酸度
15页分析化学:沉淀滴定法分析技术铬酸钾指示剂法

$Ag^{+} + Cl^{-} rightarrow AgCl downarrow$
02
沉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法的基本原 理
沉淀滴定法的定义
沉淀滴定法是一种通过沉淀反应来测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在沉淀滴定过程中 ,待测离子与适当的沉淀剂反应,生成难溶性的沉淀物,通过滴定剂的加入和消 耗量,计算出待测离子的浓度。
04
此外,将沉淀滴定法与其他分析技术联用,如色谱、质谱等,可实现 多组分的同时测定,提高分析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缺点
干扰因素多
由于铬酸钾指示剂法是一种沉淀 滴定法,容易受到溶液中其他离 子的干扰,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 性。
终点不明显
在某些情况下,铬酸钾指示剂法 的终点颜色变化可能不太明显, 导致难以判断滴定终点。
操作误差大
由于铬酸钾指示剂法需要手动操 作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误差较 大,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05
试剂
铬酸钾指示剂、硝酸银标准溶液、 待测溶液等。
实验环境
确保实验室干净整洁,通风良好。
实验步骤
称量待测溶液
按照实验要求,准确称量一定量的待 测溶液。
02
配制铬酸钾指示剂
将适量的铬酸钾溶解在水中,配制成 指示剂。
01
清洗实验器具
实验结束后,清洗实验器具,整理实 验台面。
05
03
滴定操作
将待测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 铬酸钾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进 行滴定。
铬酸钾指示剂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该方法可用于测定食品中的重金属离子和卤素离子的含量,以确保食品安全和符合相关标 准。
案例分析
第9章 沉淀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K sp = S / c
2
θ
θ2
θ S = K sp ⋅ cθ
θ K sp = 4S 3 / cθ 3
3 4
θ 4 θ4 A3B型或AB3型 K sp = 27 S / c 型或AB
4 θ K sp θ S=4 ⋅c 27
θ K sp
Hale Waihona Puke S=3θ K sp
的大小与难溶电解质本性 温度有关 难溶电解质本性和 有关, ①溶度积(Kspθ)的大小与难溶电解质本性和温度有关, 溶度积( 与沉淀的量无关。离子浓度的改变可使平衡发生移动, 与沉淀的量无关。离子浓度的改变可使平衡发生移动, 但不能改变溶度积。 但不能改变溶度积。 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越大, ②Kspθ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Kspθ越大, 溶解度就越大; 越小, 溶解度就越小。 溶解度就越大;Kspθ 越小, 溶解度就越小。Kspθ大小一 般可由实验方法测定,也可由热力学方法计算. 般可由实验方法测定,也可由热力学方法计算. 课本附录P 课本附录 537列出了常温下某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的实验数据K 的实验数据 spθ。
⋅ cθ
A mB n型
θ K sp = mm n n S m+n / (cθ ) m+n S = m+n
mm nn
⋅ cθ
例9-2 298K时, Kspθ(CuS)=6.3×10-36, Kspθ(Ag2S) 时 × 在纯水中溶解度. =6.3×10-50,求CuS和Ag2S在纯水中溶解度 × 求 和 在纯水中溶解度 × 解: s(CuS)= Kspθ = 6.3×10-36 =2.5×10-18mol·L-1 √ √ ×
分析化学(沉淀)

什么是沉淀precipitat从液相中产生一个可分离的固相的过程,或是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的难溶物质。
沉淀作用表示一个新的凝结相的形成过程,或由于加入沉淀剂使某些离子成为难溶化合物而沉积的过程。
产生沉淀的化学反应称为沉淀反应。
物质的沉淀和溶解是一个平衡过程,通常用溶度积常数Ksp来判断难溶盐是沉淀还是溶解。
溶度积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组成沉淀的各离子浓度的乘积为一常数。
分析化学中经常利用这一关系,借加入同离子而使沉淀溶解度降低,使残留在溶液中的被测组分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
沉淀可分为晶形沉淀和非晶形沉淀两大类型。
硫酸钡是典型的晶形沉淀,Fe2O3·nH2O是典型的非晶形沉淀。
晶形沉淀内部排列较规则,结构紧密,颗粒较大,易于沉降和过滤;非晶形沉淀颗粒很小,没有明显的晶格,排列杂乱,结构疏松,体积庞大,易吸附杂质,难以过滤,也难以洗干净。
实验证明,沉淀类型和颗粒大小,既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又取决于沉淀的条件。
在实际工作中,须根据不同的沉淀类型选择不同的沉淀条件,以获得合乎要求的沉淀。
对晶形沉淀,要在热的稀溶液中,在搅拌下慢慢加入稀沉淀剂进行沉淀。
沉淀以后,将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使其“陈化”,以使不完整的晶粒转化变得较完整,小晶粒转化为大晶粒。
而对非晶形沉淀,则在热的浓溶液中进行沉淀,同时加入大量电解质以加速沉淀微粒凝聚,防止形成胶体溶液。
沉淀完毕,立即过滤,不必陈化。
在经典的定性分析中,几乎一半以上的检出反应是沉淀反应。
在定量分析中,它是重量法和沉淀滴定法的基础。
沉淀反应也是常用的分离方法,既可将欲测组分分离出来,也可将其它共存的干扰组分沉淀除去。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1 溶解度、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溶解度: solubility溶度积: solubility product条件溶度积: conditinonal solubility product沉淀的溶解损失是重量分析法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必须了解各种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沉淀滴定法氯化钠

沉淀滴定法氯化钠引言沉淀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特定物质的含量。
本文将重点介绍沉淀滴定法在氯化钠测定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沉淀滴定法是通过将待测物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可观察到的沉淀,并利用滴定法确定待测物的含量。
在氯化钠测定中,常用的试剂是银硝酸(AgNO3)溶液。
实验原理如下: 1. 氯化钠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2. 利用标准铬酸钾溶液(K2CrO4)作为指示剂,当所有氯化钠被反应完后,多余的银离子与铬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Ag+ + CrO4^2- →AgCrO4↓。
3. 通过滴加银硝酸溶液至颜色由橙红转变为红褐色来判断反应终点。
实验步骤试样处理1.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含氯化钠)加入烧杯中。
2.加入适量盐酸(HCl)溶液,使溶液酸性增强。
3.加入过量的铬酸钾溶液,使氯化钠与铬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滴定过程1.取一定量的标准银硝酸溶液(AgNO3),用滴定管滴加至溶液中。
2.每滴加一滴后搅拌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3.当颜色由橙红色转变为红褐色时,表示反应终点已达到。
计算结果1.记录滴定所需的标准银硝酸溶液体积(V)。
2.根据已知的银硝酸和氯化钠的反应方程式,计算出待测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时要戴上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避免试剂溅到皮肤或眼睛。
2.滴定过程中需要搅拌均匀,以确保反应充分。
3.滴定管在滴加试剂时要垂直放置,避免液滴附着在管壁上。
4.实验前需要进行准确的容量测量和试剂配制,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沉淀滴定法测定氯化钠的含量,可以得到样品中氯化钠的浓度。
实验中,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终点,并计算出滴定所需的标准银硝酸溶液体积。
根据已知的反应方程式和体积数据,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
实验结果可能会受到实验操作、试剂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防止 Fe3+水解成深色络合物,影响终点观察,酸度应控制在 0.1~1mol/L 的硝酸介质中 ,由于 AgSCN 沉淀吸附 Ag ,使终点提前,结果偏低。所以滴定时应充分摇动,使被吸附的 Ag 及时释放出来。
+ +
此法优点是可直接测定,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干扰少。但强氧化剂及铜盐、汞盐都能与 SCN 作
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院 章 序 名 称 教学 目的 要求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场所 环境 授课方式 学方法 教学用具
分析化学教案
第九章
沉淀滴定法
1.掌握沉淀滴定法的条件要求; 2.掌握莫尔法、费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的测定原理和应用; 3.掌握沉淀滴定法的计算。 1.沉淀滴定法的要求; 2. 摩尔法、佛尔哈德法、发扬斯法滴定条件原理; 3.应用与计算; 三种滴定方法的条件控制和适应的范围
1.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使比较摩尔法、佛尔哈德法、发扬斯法滴定条件原理; 滴定原理和应用;
复习思 考题
3.通常要求沉淀对指示剂的吸附能力略小于待测离子的吸附能力为什 么? 4.称取纯 KIOx 试样 0.5000g, 将碘还原成碘化物后, 用 0.1000mol· L-1 AgNO3 标准溶液滴定, 用去 23.36mL。计算分子式中的 x。
+
2-
等;能与 CrO4 生成沉淀的 Ba2+和 Pb2+等也干扰测定;在滴定所需的 pH 范围内发生水解的物质,如 Al3+、
2-
Fe3+、Bi3+和 Sn4+等离子干扰测定;有色离子也干扰测定。 此外,该方法测定 Cl 时,不能先加入银盐进行返滴定,因为大量 Ag 与 CrO4 生成大量沉淀,用 Cl
K sp K sp
有关,
.越小,滴定突跃越大;化学计量点时[X]=
K sp
9.1.2 莫尔法(Mohr’s method)
以 K2CrO4 为指示剂,以 AgNO3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Cl-(Br-)的银量法,称为莫尔法。 1. 方法原理 依据 AgCl 与 Ag2CrO4 溶解度和颜色的显著差异。 滴定反应: 指示反应: Ag+ + 2Ag +
节 日程 及 课时 分配 序 内 容 学 时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节
沉淀滴定法 概述 确定终点的方法 滴定滴定法应用示例 沉淀滴定法的计算示例
第 1 页
2 学时 0.5 1 0.5
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院
分析化学教案
章节题目
第九章 沉淀滴定法
1、熟悉沉淀反应应具备的条件及沉淀滴定方式; 教学目的 2、学会滴定曲线的制作方法; 3、掌握常用沉淀滴定法---Mohr 法,Volhard 法,Fajans 法的原理、特点、测定 条件、适用范围、干扰因素及应用。
9.1.4 法扬司法(Fajans’s method)
用吸附指示剂指示终点的银量法称为法扬司法。
第 5 页
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院
分析化学教案
吸附指示剂是一类有机染料,被吸附在胶体微粒表面后结构发生变化,引起颜色的改变,从而指示 终点,吸附指示剂分为两类: 酸性染料,如荧光黄及其衍生物,它们是有机弱酸,离解出指示剂阴离子,易被带正电荷的胶粒吸 附。 碱性染料,如甲基紫、罗丹明 6G 等,离解出指示剂阳离子,易被带负电荷的胶粒吸附。 例如酸性染料荧光黄用于指示 AgNO3 滴定 Cl的终点。以 HIn 表示荧光黄,在溶液中解离出 In ,被
2011.6
武汉大学等,分析化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崇慧等编著,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版,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从完成作业情况看,本章内容掌握较好。
教 学 后 记
本章内容少、简单,学生容易理解。注意几种方法的比较。
第 3 页
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院
分析化学教案第九章 沉Fra bibliotek滴定法拓 展 学 习
使比较酸碱、络合、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和滴定曲线。
课 程 作 业
完成方式 后面习题自己做 提交时间
华中师范大学
书面版(√) 电子版( )
11、30
必 读 书 目 学生 学习 质量 监控 与 评价
东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等
合编《分析化学》(第四版)(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胶粒(AgCl.Ag+ )吸附,吸附前后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示意图如下。
化学计量点之前 Cl过量,AgCl 的胶粒表面吸附 Cl,溶液中的阳离子作为抗衡离子被吸附,以阴离 子存在的指示剂 In-不被吸附; 化学计量点之后 Ag+过量, AgCl 的胶粒表面吸附 Ag+, 溶液中的阴离子 In作为抗衡离子被吸附,因此发生颜色变化,以指示终点。 采用吸附指示剂,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因颜色变化发生在沉淀表面,所以应尽可能使沉淀呈胶体 状态,比表面大,颗粒小,为此常加入胶体保护剂(糊精、淀粉和表面活性剂) ,防止 AgX 沉淀凝聚, 终点由带荧光的黄绿色变为玫瑰红色,变色敏锐; (2)溶液浓度不能太稀,否则沉淀少,观察终点困难; (3)避强光照射,因为卤化银对光敏感,影响终点观察; (4)酸度要适当。 要使指示剂呈阴离子状态,应根据其解离常数确定合适的 PH 使用范围; (5)指示剂的吸附能力要适当。 卤化银对卤离子和某此指示剂的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如下: I- >SCN- > Br->曙红> Cl->荧光黄,曙 红不适用于滴定 Cl ,因为计量点前,就有部分指示剂的阴离子取代 Cl ,以致无法指示终点。
-
用,必须预先分离除去。 2. 返滴定法(测卤素离子) 在含有卤素离子 Cl、Br、I的硝酸介质中,加入一定量过量的 AgNO3,再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 NH4SCN 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 Ag 。
+
由于 AgCl 的溶解度大于 AgSCN,计量点后,稍过量的 SCN 可能与 AgCl 发生置换反应:
+ 2-
返滴定时,Ag2CrO4 转变为 AgCl 的速度较慢,无法测定。 3. 应用范围 (1) 适用于以 AgNO3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法测定 Cl-、Br-和 CN-的反应。测定 Br-时因 AgBr 沉淀吸附 Br 需剧烈摇动。
-
(2) 不适用于滴定 I 和 SCN 。因 AgI 和 AgSCN 沉淀对 I 和 SCN 有过强烈的吸附作用。 (3) 测定 Ag+时,不能直接用 NaCl 标准溶液滴定,应先加入一定量过量的 NaCl 标准溶液,再用银 盐标准溶液返滴定。
+
Cl- =AgCl (白色) 2CrO4 =Ag2CrO4
KSP ==1.8 10-10
KSP ==2.0 10
第 4 页
-12
(砖红色)
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院
分析化学教案
由于 AgCl 的溶解度小于 Ag2CrO4 的溶解度, 故根据分步沉淀的原理, 首先发生滴定反应析出白色 AgCl 沉淀。待 Cl 被定量沉淀后,稍过量的 Ag 就会与 CrO4 反应,产生砖红色的 Ag2CrO4 沉淀而指示滴定终点。 2. 滴定条件 (1) 指示剂的用量:指示剂 K2CrO4 的浓度必须合适, 若指示剂 K2CrO4 的浓度过大,终点将过早出现, 且因溶液颜色过深而影响终点观察;指示剂 K2CrO4 的浓度过低,则终点推迟,影响滴定的准确度。实验表 明:终点时 CrO4 浓度约为 5 10 mol/L 比较合适。
2-3 + 2-
(2) 溶液的酸度:滴定应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若酸度太高,CrO4 将因酸效应致使其浓度降 低,导致 Ag2CrO4 沉淀出现过迟甚至沉淀不发生;若碱性太强,将生成 Ag2O 沉淀。适宜酸度范围为 PH=6.5 —10.5。当溶液中有铵盐存在时控制溶液的 PH ==6.5—7.2 范围为宜。 (3) 滴定时应剧烈摇动:由于 AgCl 沉淀易吸附过量的 Cl-,使体系中[Cl-]浓度降低,导致[Ag+] 浓度升高,Ag2CrO4 过早出现,带来误差,故滴定时需剧烈摇动,使 AgCl 沉淀吸附的 Cl-尽量释放出来。 (4)干扰情况:凡能与 Ag 生成沉淀的离子都干扰测定,如磷酸根,砷酸根、碳酸根、硫离子和草酸根
沉淀滴定法是基于沉淀反应的滴定分析法。 形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能用于滴定的却很少。这是因为只有满足以下条件的反应才能用于沉淀滴 定:(1) 生成的沉淀溶解度必须很小,且组成恒定; (2)沉淀反应迅速,反应定量地完成;(3)有确 定终点的简单方法。基于上述条件,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银量法。另外还有某些汞盐(如 HgS)、铅盐 (PbSO4)、钡盐(BaSO4)法等。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生成难溶银盐的反应,利用这类反应的沉淀滴定法简 称银量法,可用来测定 Cl 、Br 、I 、CN 、SCN 和 Ag 。
c V K t [Cl ]2 ( a 1) K t Cl [Cl ] 1 0 V Vo
以 a 为横坐标, pCl(pCl= lg[Cl ] ) 为纵坐标, 可绘制滴定曲线。
右图为 0.1000mol/L 硝酸银滴定 20.00mL0.1000mol/L 的氯化钠的滴 定曲线。 化学计量点时,
沉淀反应应具备的条件及沉淀滴定方式; 教学重点 常用沉淀滴定法---Mohr 法,Volhard 法,Fajans 法的原理、特点、测定条件、适 用范围、干扰因素及应用。
教学难点
Mohr 法,Volhard 法,Fajans 法的原理、特点、测定条件、适用范围
共 4 学时 时间分配 及 主要内容 1、沉淀反应应具备的条件及沉淀滴定方式:0.4 学时; 2、滴定曲线的制作方法:0.6 学时; 3、常用沉淀滴定法---Mohr 法,Volhard 法,Fajans 法的原理、特点、测定条件、 适用范围、干扰因素及应用:3.0 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