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2第一学期小学三年级(上)生活生命与安全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K12学习】三年级(上)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K12学习】三年级(上)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上)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

不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教育,而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形成关于生活与生存的积极的生命态度与情感,获得有益的生命经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

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

本册教材包括“热爱生命”“安全生活”“健康生活”“呵护心灵”“美化生活”五个板块。

每一版块都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关注活动对学生的引导、促进与反思,以提十六行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生命、生态、安全”教材特点 1.生活化选题“安全生活”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意外伤害、网络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五个模块。

按照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阶段水平同,先后分布在《生活·生命与安全》1-6年级,体现了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根据整套教材“以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儿童当下的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的指导原则,“安全生活”的选题遵循了三个原则,一是生活性原则,即选择在学生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安全事件;二是普遍性原则,即所选主题是涉及面广、适应的人群多;三是典型性原则,即把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入了教材。

这样安排可使学生读起来和教师教起来有种亲切感。

比如,四年级中的触电的问题、烧烫伤的预防问题,五年级的防火的问题、地震中的自救问题,六年级中的见义巧为问题、预防踩踏的问题等,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出现和高度关注的问题。

2.趣味化呈现教材尊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和阅读习惯,将需要表达的安全常识和安全技能,用精彩的故事、案例、情节来承载,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比如,四年级“烧烫伤的预防和处理”首先就呈现了被开水烫伤、蒸气烫伤、锅碗烫伤等日常生活情节;五年级“被埋压后的自救”引用了亮亮和爸爸被埋压三天后成功获救的故事,六年级“见义巧为”引用了小红智退小偷的精彩案例。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生活生命与安全全册教案 (2)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生活生命与安全全册教案 (2)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生活生命与安全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认识在公共场所内发生地震时可能出现的危险。

(2)学习、掌握基本的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掌握基本的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第一课时安全小问号一、教学引入;老师请同学看安全小问号里的图片,说一说图片里的人们怎么了?学生他们遇到地震了。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老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地震?怎么产生的?有什么现象?【概述】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

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

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震的产生】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现象】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

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

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

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

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

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

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

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

三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一、教学目的通过三年级上期的《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生命和安全的重要性;2.逐步掌握生活和安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常识;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4.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命与安全1.生命的保护意识–人的基本需求和健康–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急救常识2.安全常识–火灾的危害和预防–交通安全常识–危险品的认识和防范第二单元环境卫生和健康1.环境卫生常识–垃圾分类和环保知识–臭氧层的保护–水和空气的污染2.心理健康–自我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常见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方法三、教学方法1.听讲授课。

通过老师主讲课堂,生动有趣地讲解知识点,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知识;2.观察实验。

安排实验课,展开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3.互动讨论。

多采用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小组竞争、板书讨论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4.观察讲评。

结合实际,进行观察讲评,让学生学会观察、发现和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评价本教学计划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成果将主要通过下列方面进行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听讲、思考、提问、互动、合作等方面);2.实验结果(包括实验数据、数据处理、结论总结等方面);3.知识掌握成果(考试、作业、测评、报告、课程设计、课外阅读等方面);4.自我评价(反思、拟定学习计划、树立目标意识等方面)。

五、教材参考1.《小学生命与安全》(广东人民出版社)2.《小学生命安全常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五年级生命与健康》(黄山书社)4.《生命安全教育丛书:小学卷》(清华大学出版社)六、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单元教学时数生命与安全6-8节环境卫生和健康6-8节注:1节课时为40分钟。

具体教学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能够提高学生保护自己生命和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健康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态度。

3.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日常生活常识教学内容: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睡眠、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2. 第二课时:学会生活自理教学内容:学习整理书包、打扫房间、洗衣服等生活自理能力。

3. 第三课时:珍爱生命教学内容:学习生命的重要性,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4. 第四课时:遵守交通规则教学内容:学习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5. 第五课时:预防火灾教学内容:学习火灾预防知识,提高火灾应急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讲解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践环节,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配合教学内容进行展示。

2. 教学视频: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3. 实践活动材料: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材料,如消防器材、交通安全道具等。

六、第六课时:健康生活与运动教学内容: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学习简单的运动知识和技巧。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运动和健康饮食的知识。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运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健康饮食的理解和实践。

七、第七课时:环境保护与节约教学内容: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节约资源的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习惯。

教学评价:评估学生在环保项目和节约行动中的参与度和效果。

八、第八课时: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教学内容: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习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3. 提高学生面对突发事件和危险时的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活安全知识:防火、防电、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

2. 生命教育: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3. 安全演练:地震逃生、火灾逃生、急救知识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安全知识和生命教育的理念。

2. 难点:培养学生面对危险时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实地演练等教学方法。

2. 结合图片、视频、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实地演练所需的道具和器材。

3. 准备教案、课件和学生活动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安全案例,引发学生对生活安全的关注。

2. 教学新课: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掌握的安全知识和经验。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学生掌握程度:通过测试或问答方式,了解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地演练,评估学生的安全逃生和急救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队、医院等机构,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3.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素养。

九、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计划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确保教学连贯性。

十、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的安全知识。

2. 观察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内容1.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识别交通标志、安全乘坐交通工具。

三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及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及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及教材分析一、教学计划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教学内容(1)生活常识:生活习惯、饮食健康、个人卫生、家庭生活、社交礼仪等。

(2)生命安全:交通安全、火灾逃生、防溺水、防地震、防拐骗等。

(3)安全防护:网络安全、信息安全、防范侵害、急救知识等。

3.教学安排本课程共16课时,每课时40分钟。

课程安排如下:(1)生活常识(4课时):生活习惯、饮食健康、个人卫生、家庭生活。

(2)生命安全(4课时):交通安全、火灾逃生、防溺水、防地震。

(3)安全防护(4课时):网络安全、信息安全、防范侵害、急救知识。

二、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生活、生命与安全方面的知识。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生活、尊重生命、保护自己。

2.教材结构(1)生活常识:生活习惯、饮食健康、个人卫生、家庭生活、社交礼仪。

(2)生命安全:交通安全、火灾逃生、防溺水、防地震、防拐骗。

(3)安全防护:网络安全、信息安全、防范侵害、急救知识。

3.教材内容解析(2)生命安全:教材介绍了交通安全、火灾逃生、防溺水、防地震、防拐骗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安全防护:教材讲解了网络安全、信息安全、防范侵害、急救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安全防护技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材旨在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关注生命安全,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生命观和安全观,为自己的人生道路铺设坚实的基石。

三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及教材分析一、教学计划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生活安全常识:如电器安全、防火安全、食品安全等。

2. 生命教育: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

3. 安全规则:如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安全常识。

2. 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

2. 如何培养学生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故事导入、讨论交流、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观看安全教育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安全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详细信息,以便我更好地为您提供帮助。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安全故事,引发学生对生活安全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生活安全的基本知识,如电器安全、防火安全、食品安全等。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了解的生活安全知识,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4. 观看安全教育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生活安全的重要性。

5.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活动1. 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生活安全知识。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总结生活安全的重要性。

3.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安全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生活安全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巩固。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交流的表现等。

2. 课后作业评价: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生活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演练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活安全常识: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水安全、食品安全等。

2. 生命教育: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3. 自救与互救:地震、火灾、溺水等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安排1. 每个课时安排40分钟。

2. 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 每节课结束后,进行简要的小结,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生活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

3. 学生能够在突发事件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自救和互救。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

2. 教学辅助材料:安全标志图片、案例资料、视频等。

3. 实践道具:灭火器、急救包等。

八、教学进度1. 第一周:学习交通安全常识。

2. 第二周:学习防火安全常识。

3. 第三周:学习防水安全常识。

4. 第四周:学习食品安全常识。

5. 第五周:进行生命教育。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队、医院等,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2. 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十、教学总结1. 总结本册书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生活安全常识的掌握。

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2第一学期小学三年级(上)生活生命与安全全册教案
第1课;37度
【教学目标】
(1); 了解认得体温为37摄氏度左右。

37摄氏度是人体各部位体温的平均数。

(2); 了解生命活动需要一定条件,体温恒定是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3); 掌握生活中保持人体正常体温的一些简便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温相对恒定时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
; 体温计、热水袋、冰块或冰糕、世界地图、关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不同民族的人物图片或影像资料。

(2)学生用具
每人一支体温计或每小组一支体温计。

第一课时生命小问号
一、; 教学引入
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命小问号中的插图,并用温度计量一量自己的体温。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量的体温是多少呢?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老师:同学量得很好,请同学结合自己生病发高烧时的情景谈谈发高烧时的感受,并想一想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0.5度。

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

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

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

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三、; 课堂总结
四、作业
预习生命小秘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