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网点加网

合集下载

(整理)浅谈CTP加网技术

(整理)浅谈CTP加网技术

浅谈CTP加网技术毫无疑问,每一个印刷厂都认为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印刷质量,由于它不需要使用胶片,而是直接在印版上成像,因此能使印刷车间变得更加整洁,同时还能让人们使用更加精确的网点,减少了印刷机所受的四色印刷的限制。

此外,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能够减少网点变形,最大限度地补偿印刷机上的网点扩大。

在这样发展趋势下,很多制造商都推出了用于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上的随机加网产品。

传统的半色调加网就是我们常说的调幅加网,它由一系列规则排列的网点组成,通过网点尺寸的变化来体现高光或暗调的区别。

调幅加网具有很强的预测性,而且在印刷机上的效果比随机加网要好。

这种技术的局限性就在于,印刷厂必须要保证图像在最亮和最暗的地方不丢网点。

随着加网线数的增加,控制高光网点和保持暗调网目间的间隙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调频加网或随机加网使用了与调幅加网完全不同的方式,它们能够保持网点尺寸的一致,但会改变网点之间的距离。

由于在很多区域内网点非常小而且排列的非常紧密,因此调频加网能够再现出更多的细节(中间调),同时减少“莫尔”条纹出现的机会。

用调频加网技术印刷出的图像往往能够达到连续调照片的质量。

但是,由于调频加网使用了非常小的网点,因此在调幅加网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高光网点的问题也会出现在调频加网的大部分阶调中。

在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出现以前,人们很难将微网点从胶片上转移到印版上,而现在,这个问题就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了。

很多新兴的加网技术都是调幅和调频加网的混合体。

混合加网在大部分色调区域内使用传统的条幅加网方式,而在高光和暗调区域使用调频加网技术。

通过混合加网,胶印厂能够提高调幅加网区域的加网线数,而不会给印刷机带来额外的负担。

以下就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几种最新加网产品(爱克发、Artwork Systems、艾司科、富士胶片、海德堡、柯达、Rampage系统、RIPit和网屏)。

爱克发爱克发公司声称自己推出的加网技术能够将调幅和调频加网的优势结合起来。

照排机发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

照排机发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

实 现 不 了 , 样 就 造成 了 印刷 的不 稳 定性 。这 种技 术 这 通 过 合 并 2~3个 1 . 1 05 T I网点 形 成 一 个 大 网 点 的
方 法 , 决 高 光 区域 的 不可 印 和 不 稳 定 等 问题 。 解
视 必达 在 中 间 调 区 域 , 网点 的 形 状 根 据 易 印 性
卸 下 加 热 辊 , 下 已 损 坏 电 机 的 控 制 线 路 插 头 。 就 是 说 拔 也 在 一 侧 烘 干 出 问 题 的 情 况 下 ,可 切 断 这 边 的 相 关 电 路 而
网 点 的 1 ( ) 其 中 1 为 调 幅 网点 模 型 的边 长 。 / m Xr , n 1 1
的 , 以 若过 滤 杯 中水 蒸 气 过 多 , 壁 有 较 多水 滴 时 电路 所 杯
也 无 法 导 通 , 家 用 电 吹 风 烘 烤 2小 时 左 右 可 以 解 决 。 用 鉴
再 现 层 次 , 此 从 层 次 再 现 上 看 更 接 近 于 常 规 的 调 因
幅加网 。
于 2 0错 误 的 出现 , 我 们 必 须 保 证 照 排 机 房 的 温 度 在 3
; 。 ●
I I t- JI iI lr LS . 遇 间

程 申 理
文 / 美 景 宋 庆 杰 谭
骚l 藉 { i 翳_ 奏 i l 舞 ;; { { ; ; 翁
i l ;
日 机 排 质 合 的 是 前 的 召排 发 出 量 格 片 印 非 人一 — 人~ 。 。一 些故 障 ; 0我 们 。 .际 作 。 。总 结 。 。处 。 一。 ; 。 。 ,对 此 . 结. 。 。 。 。 。 . . . v 到 。 。。 合实 . 业生产 了一些 . 于 控 制 颗 粒 效 应 ;而 网 点 大 小 根 据 不 同 的层 次 也相

调频/调幅混合型网点的特点和技术现状

调频/调幅混合型网点的特点和技术现状
如 图2一a所示 ,印刷 品图像 的高光和暗调 区域 是 用调 频 网点 复制 的;而在 图2一b中可 以看到其 中问调采 用了调 幅加 网技术 。
2.柯达公司 的“视方 佳”(Staccato)
随 着克里 奥 并入 柯 达公 司 ,StacCato加网技 术也 成 为柯 达 公司 的加 网技术 产品 。
文 /王 国庆 从上世纪 80年 代 开始 ,调 频 加 网 逐步 进 入印刷复 制 领域 。如图 1-b所示 ,调频 网点同样具备 3个特 征 : 1.网点的面积 恒定 .但其 出现 的空间频率 高低随 图像 深浅变化 ; 2.网点 出现 的空间位 置具有一定 的随机性 : 3.每个 网点 自身的光 学密度相等 。 显 然 .由于 网点 的空间位置 随机性 ,调 频加 网能够避 免 调幅 加 网无 法完 全克 服 的条纹 型干 扰 ,提 升 了图像 细 节 的再现 质量 .使 印刷 图像 与 照片 ”更 加”相像 ,具有 明 显 的优势 。 然 而 ,调频加 网的缺 点也是 明显 的 .这 就是 由于 网点 自身的 ”分散 性”.网点 周长 的总 和大大 高于调 幅网点 。因 此 ,调 频 网点 在 印刷 中 的扩 大相 应 较 为严 重 ,导 致 中 间 调 、暗调 颜色 变深 ,层次 损失 。同时 .在 图像 的亮调 处 .调 频 网点 大 多孤 立 出现 .容 易在 制版 和 印刷 传递过 程 中丢 失 。因为面积 率50%调频 网点在空 间排 布上的 随机 性存在 一 定 限制 ,用调频 网点复制 的中间调 显得粗糙 。
爱克发公 司 的Sublima ̄JH网技术 采用 了面 向阶调 的混 合加 网技术 。它对8%~92%的阶调范 围采用 了调幅加 网技 术 .但 加 网线数 达 ̄fJ340线/英 寸 ,以此降低 了条纹干扰 。与 此 同时 ,对o%~8% ̄D92%~l00%的高光和暗 调区域 采用 调频 加 网 ,而 在高 光 区域 .调 频 网点 的尺 寸 受到 控制 .以 保证其 正常传递 。

混合加网技术对胶印质量的提升

混合加网技术对胶印质量的提升
印质量 的影响 。
⑤对所用 材料 ( 如胶 片 、 印版等 ) 的要 求过高 , 印率 耐
比较低 . 导致效率降 低 . 成本 增加 。
1在 中间调 直接使 用传统 的调 幅加网 , 高光 . 而在
和 暗 调部 分使用 完全 的调频 加 网 , 这种 方式 的关键
由于调 频加 网和 调 幅加 网都 存在 很大 的局 限性 . 迫 切 需要在现 有 的生产能 力和工 艺条件下 应用一种 新 的加 网技术来全面提升 印品质量 . 于是产生 了混合加 网技 术。
刷效 率降低和 成本 的提 高。
虽 然在 生产 实践 中探 索 出了最 好 的网点 组合 角度 ,
但仍 无法根除 这些 问题 。
法 印质量 仅仅停 留在 套印准确 、 胶 色彩还 原好等 技 面上 还没有 达到精 细复 制的 照片 级“ 效果 。 其原 究
兰 印前 制版 环 节 能通过 先进 、 理和具有 可操 作 在 不 合 々 网方式 将高 分辨 率 的图像 信 息完 好地 再现 在 印 加
容易形 成 “ 龟纹 “ 的问题 , 套 印不 准也不 敏感 对 从而 节省
了 印刷套准 调节 时间和 调机准 备时 间 , 低了废 品率 , 降 提 高 了生产效率 。 调频加 网在 印刷生产 中拥 有诸 多优 势 人 们一度 曾希望 它能取 代调 幅加 网 , 因其 印刷条 件苛刻 , 但 以及 由于工艺 的束缚 际应 用并不 多 也只 能被束之 高 实
印品质量 提供 了技 术保 证 。
目前 . 市场 上成 熟 的混 合加 网技 术具体 实 现方 式主
要分两种 :
①直 接在 中 间调部分 使 用传 统 的调幅 加 网 , 而在 高 光和 暗调部分 使用完全 的调 频加 网。 困难 . 在打样 、 复制 、 晒版等 方面部存在 着一定的 困难 。

新-网点的类型和作用

新-网点的类型和作用

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中国大学M OOC中国大中国大学M O OC中国大中国大学M OOC中国大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第一节 网点的种类第二节 调幅网点与调频网点应用的区别第三节 混合加网的网点表达第四节 网点的作用及成色过程O O C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学M O OC 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学MO O C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O O C中国大学M OOC中国大学MO 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OO C 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OOC中国大学M OO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O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OO C 中国大学M OO C 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网点形成:传统意义,通过网格化的工具(物理网屏/电子网屏)来离散图像,形成一系列表达图像阶调合层次的网点。

网点的特征的决定因素:网点的展现形式、形状以及版面的分布特征一般由网格化的工具所决定。

网格化的工具特征(诸如物理网屏/电子网屏)相对比较固定,因此离散的网点呈现一定的规律分布,其中最普遍的网点形式,就是我们常见的调幅网点。

网点种类的简介调幅网点特征 : 第一,网点大小不同(其表现为幅度的调制) 第二,网点形成的间距相同也就是说形成了规律性的网点排列;第三,通过网点的大小戒者面积反映阶调的变化和色彩的浓淡。

O O C 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学M O O C O O C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O CO OC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学M OO C中国大学M OO CO OC 中国大学MOO C 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学M OO CO O C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学MO O C中国大学M OO CO O C中国大学MO O C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学M OO CO O C中国大MO O C中国大学M O O C中国大学M OO CO O C中国大学M O O C 中国大学M OOC中国大学M O O C调频网点特征:(1)首先,单个网点的大小是相同。

混合网点加网技术解析

混合网点加网技术解析

从 调 幅 网 点逐 渐 扩 大过 渡 到
调 频 网 点 .并 且 调 频 网 点 延


。 、
/ 英寸 的画面精度 ,且不影 响输 出速 度 .也没 有传统 的高
线 数 加 网工 艺所 需 要 的 苛 刻 条 件 。 印 刷适 性 与 传 统 的 调 幅 网 点 相 同 即在 现 有 的 印刷 条 件 下 就 能 真 正 实现 1 ~9% % 9 网点 再 现 。发 展 这 种 技 术 的 最 终 目 的 .是 希 望 能 够 配 合 高
的 超 频 加 网 技术 。为 了做 出更 清 晰 准确 的 中 间色 调 (% ~ 8 9% ) , : ul 网采 用 了爱 克发平 衡网技术 ( B ) . 2 S bi ma A S 即爱克 发 的调 幅 网点技 术 。 至于 0 ~ 8 的高光和9 %~10 % 2 % 0
图 1 示。 所
图 1 : ula ( 华 网) 产 品 Sbm 网 晶 i
■ ■ ■ ■ ■ ■ ■ ■ ■ ■ ■ ● ■ I ■j
网中尤为明显 。而组合 网点 技术试图通过补偿调 幅网点和
调频 网 点 的 固 有 缺 陷 ,将 调 幅 网 点 算 法 用于 处 理 中 间 调 .
l ・ 一 ・ ・ ・ 一 /・ 一
嘲 ● ●
区 网 点 时 .调 幅 网 点 会 逐 渐 减 小 至 可 复 制 的最 小 尺 寸 .
此 后 便 淡 出而 以 调 频 网 点 代 替 .同 样 .暗 调 区 网 点 也 是
嚣 {● 一 ● ● ● /■ ● _
维普资讯
■DP数 印 i 艺 旗 l 黼 G 码
天津科技大 学 高珊珊 宋晓明

印刷中网点形状网点角度加网线数知识

印刷中网点形状网点角度加网线数知识

印刷中网点形状网店角度加网线数知识在印刷过程中,连续调和半色调图像都是由网点的疏密来进行调整表现的。

而通过将CMYK 四色的网点混合,则可以表现出无穷多的颜色。

目前在印刷工艺中使用的网点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类型:调幅网点(AM)和调频网点(FM)。

调幅网点调幅网点是目前使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点。

它的网点密度是固定的,通过调整网点的大小来表现色彩的深浅,从而实现了色调的过渡。

在印刷中,调幅网点的使用主要需要考虑网点大小、网点形状、网点角度、网线精度等因素。

网点大小网点大小是通过网点的覆盖率决定的,也称着墨率。

一般习惯上喜欢用“成”作为衡量单位,比如10%覆盖率的网点就称为“一成网点”、覆盖率20%的网点称为“二成网点”另外,覆盖率0%的网点称为“绝网”,覆盖率100%的网点称为“实地”。

印刷品的阶调一般划分为三个层次:亮调、中间调、暗调。

亮调部分的网点覆盖率为10%~30%左右;中间调部分的网点覆盖率为40%~60%左右;暗调部分则为70%~90%。

绝网和实地部分是另外划分的。

网点形状印刷中的网点形状不只是大家想象中的单单圆形一种,以50%着墨率情况下网点所表现出的形状来划分,可以分为:方形、圆形、菱形三种。

方形网点在50%覆盖率下,成棋盘状。

它的颗粒比较锐利,对于层次的表现能力很强。

适合线条、图形和一些硬调图像的表现。

圆形网点无论是在亮调还是在中间调的情况下,网点之间都是独立的,只有暗调的情况下才有部分相连。

所以对于的采层次的表现能力不佳,四色印刷中比较少采用。

菱形网点综合了方形网点的硬调和圆形网点的柔调特性,色彩过渡自然,适合一般图像、照片的表现。

网点角度印刷制版中,网点角度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择错误的网点角度,将会出现干涉条纹。

常见的网点角度有90度、15度、45度、75度几种。

45度的网点表现最佳,稳定而又不显得呆板;15度和75度的的角度稳定性要差一些,不过视觉效果也不呆板;90度的角度是最稳定的,但是视觉效果太呆板,没有美感了。

塑料薄膜柔性版印刷最佳混合加网技术研究

塑料薄膜柔性版印刷最佳混合加网技术研究

Ab ta t sr c Ac odn oKo a roM a tn y r ce nn e h oo y 1 i ee th b d( M — — M ; ihih— c rigt d k C e xo eh b d sre igtc n lg , df rn y r F AM F i 1 i hg l t g
8 % ̄1 0 u igF )T ers l fhss d lc nh l e o rp i p nes ob t r n esa dtec aa tr t s 5 0 % s M . h ut o i t ywi a epf x ga hc r tr et d rtn h rcei i n e s t u l l i t eu h sc
t a emo t pi l M — — M ce nc mbn t n i 1 %一5 1 % (%N1 % u igF ; 0 h th s o t t ma F AM F sre o iai s 0 7 %一 5 o 0 0 sn M 1 % ̄ 5 u igAM ; 8 % sn
f r n PVC u srt D i ee c si rn f 1 y rd s r e i g c m b n to swe em e s r d, n ttsia nay e om o s b tae. f r n e n p to h b c e n n o i 1 i i ai n r a u e a d sait la l s s c wee u e o i e tf o bnai t n o tma M — r s d t d n iy ac m i t on wih a p i lF AM — o ep r e t g . e m an r s l o h s su y f un FM t n e c na e Th i e u t ft i t d o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网点加网技术解析
传统的加网技术有调幅(AM)网点技术、调频(FM)网点技术以及简单的组合网点技术。

调幅网点技术能完美地再现中间调,但在亮调区和暗调区,印刷机无法控制过小的网点或空白点,而导致网点丢失、并级、糊版,难以再现图像的细节。

调频网点的问题在于中间调区域的网点分布不易控制,一旦网点相接或重叠,杂色或斑点便会出现,这在平网中尤为明显。

而组合网点技术试图通过补偿调幅网点和调频网点的固有缺陷,将调幅网点算法用于处理中间调,调频网点算法用于处理亮调和暗调。

但在由调幅网点向调频网点转换时,该方法就会出现问题。

在大部分的组合网点中,调幅网点和调频网点的交界处痕迹明显,而且计算复杂的网点会延长印前处理过程。

因此,开发一种既能汲取调幅、调频网点技术的长处,又能摒除组合网点技术缺陷的网点技术,将是一种新的挑战。

混合加网(HybridScreening)技术是借鉴调幅和调频两种网点特性的加网技术,既体现了调频网点的优势,又具有调幅网点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混合加网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沿用原有设备输出分辨力的条件下,实现超300线/英寸的画面精度,且不影响输出速度,也没有传统的高线数加网工艺所需要的苛刻条件。

印刷适性与传统的调幅网点相同,即在现有的印刷条件下就能真正实现1%~99%网点再现。

发展这种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配合高效能的CTP技术,使印前或印刷部门可以事半功倍达到最完美的网点印刷效果。

混合加网技术中网点的混合方案有以下几种。

1.在中间调部分使用调幅加网,亮调及暗调部分采用调频加网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爱克发公司的Sublima网(晶华网),Sublima网糅合了调幅网点和调频网点发展成专利的超频加网技术。

为了做出更清晰准确的中间色调(8%~92%),Sublima 网采用了爱克发平衡网技术(ABS),即爱克发的调幅网点技术。

至于0~8%的高光和92%~100%阴影部分则采用了CristalRaster水晶网点技术,即爱克发的调频网点技术,以复制出细致的色彩变化,采用:Sublima网的印刷品效果如图1所示
爱克发使用了超频加网技术,当调幅网点向调频网点过渡时,例如再现亮调区网点时,调幅网点会逐渐减小至可复制的最小尺寸,此后便淡出而以调频网点代替,同样,暗调区网点也是从调幅网点逐渐扩大过渡到调频网点,并且调频网点延续调幅网点的网线角度,在交界处不留痕迹,让两种频率的网点巧妙地融合。

在两种加网技术之间实现平稳过渡,如图2所示。

可支持175LPI下印刷2%的网点,Sublima网可以利用不必很小的网点甚至在很高的频率下再现最好的高光调。

如图3所示,左边的图中可以看到175lpi的2%的调幅网点,右边的图中可以看到在340lpi下的1%的Sublima网点,所有的点子大小一样,不用考虑阶调值和频率,如果现在能印刷175lpi的2%的网点,就可以更容易印刷340lpi的晶华网点,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印前处理,不同大小的网点比较如图3所示
Sublima 加网技术充分利用了调幅和调频加网的优点,在不改变现有的印刷条件、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高网线印刷,印刷品图像完全看不出网花,基本消除实物撞网,使用四色印刷可以印刷出具有专色效果的印刷品。

2.第二序调频加网(Second-order FM)
第二序调频加网技术也称为二次加网。

一次调频加网只是使用随机算法,将原本单位面积里的网点充分打散,所以在中间调的地方(50%的平网处)产生重复的几率很大。

当多个色版的中间调相互叠加时,就会产生像水波样的条纹,因此我们将完全打散的调频网点先进行一次重组,然后再次打散,就得到了所需要的二次调频网点。

代表性网点技术是柯达Staccoto(视方佳)加网技术,Staccoto加网技术在高光和暗调区域使用一阶调频网点,而在易出现问题的中间调部分,使用大小不等的网点以避免产生平网区域的问题。

Staccoto二次加网技术以规则的形势集群,能有效减少低频噪声和不稳定性,避免其他调频加网所带来的可见颗粒图案,如图4所示为调幅加网与Staccoto网点比较
在AM/XM混合加网中亮调和暗调中减少和增大最小网点尺寸能导致细节的丢失和增加颗粒度。

在传统的AM和混合AM/XM加网中网目调网点的角度和频率可以引起龟纹,并且产生不稳定的玫瑰斑纹。

传统的调幅加网产生局部线条、方格图案和无规则纹理、不一致的网点结构和局部油墨堆积现象的图案。

Staccoto网生成规则的图案和连续的网目调结构。

多种类型的Staccoto加网图案可以用于所给予的任何分辨力。

一种普通的图案可以用于每一种进行印刷的色彩,并且每一次可以持续地复制对于所应用的图像。

Staccoto加网软件有选择性地避免由于人工操作所产生的次要图案,消除灰度的限制和不同色调之间生硬的衔接,生成光滑的印刷品。

传统网点与Staccoto网点比较如图5所示。

3.以调频网网点的分布方法布置调幅网的网点
其代表性网点技术是网屏的Spekta(视必达)加网技术,Spekta加网技术能够根据画面中色彩、层次的变化适时地选用“类调频网点”,它在网点百分比为1%~10%的高光区域及90%~99%的暗调区域,像调频网点一样,使用大小相同的细网点,并以这些网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现图像的层次变化,但最小网点的尺寸比通常使用的要大些,从而弥补了调频网点难于印刷的不足。

Spekta与AM网点的比较如图6所示。

在10%~90%的中间调部分,又会像调幅网点一样改变网点大小,但所有网点的位置都具有随机性,这意味着加网角度不存在了,可完全避免莫尔条纹。

这一技术使得Spekta加网可以在常规的2400dpi、175线/英寸生产条件下实现相当于300线/英寸以上的超精细加网的质量,同时也避免了玫瑰斑和龟纹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上述加网方式已广泛地被应用于商业印刷领域的加网环节。

加网技术应用市场出现了多种加网形式并存,混合加网技术一枝独秀的格局。

混合调频加网带给制版工艺新的变革,为全面提升印品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