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白内障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意义

合集下载

白内障术后个案护理措施

白内障术后个案护理措施

一、概述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白内障手术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白内障术后个案的护理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二、护理对象患者,男,65岁,因白内障入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术后第一天。

三、护理目标1. 患者术后眼部无感染,伤口愈合良好。

2. 患者视力逐渐恢复,生活质量提高。

3. 患者及家属掌握术后护理知识,积极配合治疗。

四、护理措施1. 术后体位(1)术后患者应保持平卧位,避免头部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2)术后3天内,患者可适当抬高床头30°~45°,有利于减轻眼部充血。

2. 视觉护理(1)术后第一天,患者可佩戴墨镜,避免强光刺激。

(2)术后1周内,患者应避免阅读、看电视等过度用眼。

(3)术后1周后,患者可逐渐增加用眼时间,但需注意劳逸结合。

3. 眼部护理(1)术后患者需按时点眼药水,如抗生素、激素等,预防感染。

(2)术后3天内,患者应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搓眼睛。

(3)术后1周内,患者应避免脏水进入眼睛,防止感染。

4. 伤口护理(1)术后伤口敷料保持干燥,如有渗出,应及时更换。

(2)术后3天内,患者应避免碰撞术眼,防止伤口裂开。

5. 饮食护理(1)术后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2)术后1周内,患者应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6. 心理护理(1)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护士应给予关心、安慰,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2)术后1周内,护士应定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7. 出院指导(1)患者出院后,应继续按时点眼药水,定期复查。

(2)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防止伤口裂开。

(3)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

五、护理效果评价1. 患者术后眼部无感染,伤口愈合良好。

2. 患者视力逐渐恢复,生活质量提高。

3. 患者及家属掌握术后护理知识,积极配合治疗。

白内障的手术护理

白内障的手术护理

白内障的手术护理摘要目的:如何让老年患者顺利度過围手术期,对医护人员是一个重要课题。

手术室护士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各种必要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以达到预防和减轻手术引起的身心反应,提高了对手术的应激水平,从而为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护理白内障是眼科最常见的疾病,目前我国盲人中约有半数是由白内障引起的。

老年性白内障是常见病,多见于60岁以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故又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其解剖及病理上原因为:晶状体混浊。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视力减退,视力物模糊甚至失明甚至仅有光感。

目前开展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目前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它是一种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无须住院的治疗白内障的新技术。

由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都是老年人,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对手术缺乏了解,担心术后视力恢复差。

心理普遍紧张恐惧,随着护理工作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化,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的主要内容。

为缓解老年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对手术的适应度。

对33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心理护理。

达到满意效果,受到广泛好评,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30例,其白内障是眼科最常见的疾病,目前我国盲人中约有半数是由白内障引起的。

老年性白内障是常见病,多见于60岁以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故又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其解剖及病理上原因为:晶状体混浊。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视力减退,视力物模糊甚至失明甚至仅有光感。

目前开展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目前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它是一种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无须住院的治疗白内障的新技术[1]。

由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都是老年人,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对手术缺乏了解,担心术后视力恢复差[2]。

心理普遍紧张恐惧,随着护理工作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化,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的主要内容。

白内障手术后护理

白内障手术后护理

白内障手术后护理白内障是指眼睛的晶状体变得混浊,导致视力模糊。

白内障手术是目前最常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替换患者眼中的混浊晶状体,恢复其清晰度和视觉功能。

然而,手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可以确保手术效果的持久和患者的康复。

本文将介绍白内障手术后的护理事项。

1. 术后眼部休息和保护:手术后的首要任务是让眼睛休息充分。

患者应避免剧烈体力活动,避免用力搓揉眼睛。

在睡眠时,可以使用眼罩或遮光窗帘来保护眼睛不受刺激。

同时,要保持手术后的眼部干净和清洁,避免任何可能引起感染的接触。

2. 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眼药水,患者需要按时使用并遵循医嘱。

这有助于预防眼部感染的发生。

使用眼药水时,应注意避免眼药瓶尖接触任何物体,以免引起污染。

3. 视力保护和照明要求: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的眼睛可能对光线敏感。

因此,建议在阅读、观看电视或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持适当的照明环境。

避免看太阳直射或强光,以免刺激眼睛。

如果需要外出,戴上太阳镜以保护眼睛。

4. 饮食调整和药物遵医嘱:为了促进术后的康复,建议患者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C、E和叶黄素的食物,如鲜果、蔬菜和坚果。

此外,如果医生开具了其他药物,如消炎药或眼药膏,患者也需要按时使用。

5. 避免用力擤鼻和弯腰:在白内障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弯腰或提重物,以减少眼压的变化。

这有助于避免手术部位的伤害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6. 定期复诊和眼部检查:手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定期复诊和眼部检查。

医生会检查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应保持定期复诊的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总之,白内障手术后的护理是患者康复和手术效果持久的关键。

患者应注意眼部休息和保护,按时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并注意视力保护和照明要求。

饮食调整和遵医嘱的药物使用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措施。

最后,定期复诊和眼部检查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白内障患者护理措施

白内障患者护理措施

白内障患者护理措施摘要白内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体中。

治疗白内障通常需要手术干预,但手术后的护理同样重要。

本文将介绍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包括日常生活护理、眼部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1. 日常生活护理1.1 安排充足的休息: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来促进术后恢复。

睡眠时应尽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压迫眼部。

1.2 避免剧烈运动:手术后的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增加眼压,引发其他问题。

1.3 防止感染:患者需要注意保持手部、眼部的卫生,避免接触有菌污染的物品。

2. 眼部护理2.1 遵医嘱点眼药水: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需要定时点眼药水,通常是每日几次。

点眼时要避免眼部受到污染。

2.2 避免擦眼:患者需要避免用手擦眼,以免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如果眼部有异物,应及时就医处理。

3. 饮食护理3.1 增加维生素摄入:患者应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水果和蔬菜,以促进伤口愈合。

3.2 控制咖啡因摄入:咖啡因可能会导致眼压升高,因此患者应控制咖啡因的摄入,避免刺激眼部。

3.3 避免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可能引起眼部不适,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食物。

4. 心理护理4.1 鼓励交流:患者在手术期间或术后可能会感到紧张和不安,家人和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积极与他人交流,缓解焦虑情绪。

4.2 提供支持:要给予患者肯定和支持,让患者感到重要和被关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信心和乐观情绪。

5. 术后复诊和康复5.1 定期复诊: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诊,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问题。

5.2 遵守医嘱: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来进行药物使用和日常护理,包括点眼药水和眼部清洁等。

5.3 康复训练:白内障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包括逐渐恢复视力和进行眼部运动训练,以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结论白内障手术后的患者需要综合的护理措施来促进术后康复。

合理的日常生活护理、眼部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措施对患者的康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对于这部分患者,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并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眼部病变情况、手术前的心理状态等。

通过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问题,为接下来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包括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信息、注意事项和术后护理措施。

还要进行术前眼部护理,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手术当天,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保持手术环境的清洁和安静,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抚慰和安慰。

术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过程,保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术后,护理工作更加重要。

患者需要在术后休息,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嘱咐,如用药、饮食等方面。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眼部护理,避免眼部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观察患者的眼部情况,包括是否有出血、渗液等异常情况。

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尤其是针对年长的患者,他们可能会担心手术的效果、恢复情况等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疑虑和顾虑,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康复阶段,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指导,包括术后眼部保护、注意事项等。

还要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与医生、家属等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还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护理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是一项细致而且复杂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有耐心和爱心。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康复,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通常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

白内障会导致视力模糊,甚至使患者完全失明。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

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同样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视力,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内容,以及如何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1. 术后休息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充分休息,尽量避免用力,减少眼部活动。

术后的头几天,患者需要保持平卧位或半坐位,避免过度活动。

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以免影响手术眼部的愈合。

2. 饮食调理在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以免影响眼部愈合。

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坚果,有利于眼部组织的恢复。

3. 眼部护理术后的眼部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眼药水使用和眼部清洁。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开具抗生素眼药水和消炎眼药水,患者需要按时滴眼,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患者需要避免揉擦眼睛,以免造成眼部感染或角膜损伤。

4. 睡眠调整手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手术后不适感受影响的结果。

患者需要调整睡眠姿势,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因睡眠不足而影响眼部愈合。

患者需要避免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或手机屏幕,以免对眼部造成不利影响。

5. 视力康复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了解眼部的愈合情况。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需要进行视力康复训练,帮助眼部功能的逐步恢复。

视力康复训练包括眼球运动训练、视力保护操和视力训练等内容,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

6. 心理疏导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家属可以给予患者温暖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手术后的康复过程。

患者也可以进行一些心理调节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等,帮助缓解焦虑情绪。

7. 防护措施手术后的患者需要注意眼部的防护,避免外界灰尘和异物进入眼部,以免影响眼部的愈合。

白内障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效果评价

白内障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效果评价

白内障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效果评价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通常会导致患者视力模糊甚至失明。

因此,对于白内障患者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白内障护理的诊断、护理措施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白内障护理诊断。

白内障是一种眼睛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睛的水晶体变得混浊,导致视力下降。

白内障的诊断通常是通过眼部检查来确定,包括眼睛的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眼压检查等。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白内障,以及白内障的类型和程度。

二、白内障护理措施。

1. 术前护理,对于需要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术前护理非常重要。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 术后护理,白内障手术后,术后护理同样非常重要。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眼部的伤口护理,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眼部的保护,避免碰撞和摩擦,防止术后眼部出血和水肿。

另外,还要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确保患者按时按量使用抗感染药物和消炎药物,促进伤口的愈合。

3. 康复护理,白内障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护理。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术后眼部功能的锻炼,促进眼部肌肉的康复和功能的恢复。

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用眼指导,避免长时间用眼和过度用眼,减少对眼部的刺激,防止术后复发。

三、护理效果评价。

1. 术前护理效果评价,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和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和风险。

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接受度和配合度。

2. 术后护理效果评价,通过对患者进行眼部的伤口护理和用药指导,可以减少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口的愈合。

同时,还可以减少术后眼部出血和水肿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3. 康复护理效果评价,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后眼部功能的锻炼和用眼指导,可以促进眼部肌肉的康复和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

白内障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白内障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白内障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有以下几点:
1.术后避免剧烈运动或用力咳嗽,以免引起手术切口出血。

2.保持眼部卫生,避免接触眼睛或清洁眼内分泌物,不要自行拆
除包扎敷料。

3.按医嘱应用抗生素和激素药物,以促进伤口愈合。

4.术后可能会有眼部疼痛、视力模糊、流泪等症状,可用止痛药
缓解疼痛。

5.若手术当天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遵
嘱执行。

6.术后宜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油
腻的食物。

7.定期复查,第一次复查时间为术后第一天,以后根据情况逐步
延长复查时间。

白内障术后可从日常护理、饮食调理等方面进行保养,对眼部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术后还应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了解眼部情况。

日常护理方面,应该调整好精神,保持舒畅的心情,在生活中应该加强眼部的清洁和卫生,避免用脏手揉眼睛,避免眼部接触不干净的毛巾或者是手帕,以免引起眼部感染,影响术后的治疗效果。

同时避免用眼过度,可以适当进行眼睛保健操以及保证充足的睡眠,均有助于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改善眼部疲劳,对眼部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饮食调理方面,应该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食物,如芹菜、白菜、青菜及苹果、香蕉、火龙果等,该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对白内障手术后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但恢复期间尽量避免吸烟、喝酒,以免刺激咽部,加重眼部不适症状,影响眼部的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白内障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意义
发表时间:2016-08-23T13:52:04.80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作者:高小丽
[导读] 探讨分析白内障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意义。

陕西省西安市北方医院 7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白内障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206例白内障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大部分患者术后第一天视力都有明显改善;23例患者出现眼胀、磨、疼、流泪的症状,占总数的11.2%;16例患者出现角膜水肿,占总数的7.8%;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后症状均有所缓解,无发生不良发应。

结论:临床上给予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其预后,促进尽快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白内障;护理方法;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158-01
为了探讨白内障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意义,现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206例白内障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206例白内障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共有112例、女性患者共有94例,各占总数的54.4%、45.6%;年龄在3-92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53.4±12.7)岁;老年性白内障共有189例、先天性白内障共有2例,代谢性白内障共有13例、青光眼引起的白内障共有2例,各占总数的91.7%、1.0%、6.3%、1.0%。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术前需做好:①一般护理:术前护理人员需先详细了解患者的各项常规检查结果,评估患者有无感冒、咳嗽、发热以及颜面部、口鼻等器官有无感染的病灶,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疾病史,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均需先进行相应的指标调整后再行手术,年龄大于50岁者可适当放宽收缩压,妇女手术需避开经期,另外还需采用托吡卡胺滴眼液点滴患者的双眼以使其充分散瞳;②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可能遇到的情况,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提高其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程度,以及还要让患者和家属认真阅读并签手术知情同意书;③药品和器械准备:在进行各项检查及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均需准备好各类药品和器械设备,手术时应在手术室内准备好氧气袋和抢救车等。

1.2.2 术中护理
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先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手术标识、手术方式、过敏史、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以及是否有影像学资料等病历信息,核对准确无误后由巡回护士带病历接入手术室,协助患者平躺于手术床中央,给患者连接吸氧管和心电监护仪等并调节好相关参数,告知患者精神放松,对其点麻药和消毒,消毒完毕后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共同进行暂停式手术安全核查,一切信息核对完毕确认无误后协助患者高抬头15cm,铺无菌治疗单,置托架,链接各种管道,准备好无菌器械包及辅料包,并将加有妥布霉素的液体倒入治疗碗中,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术中配合好医生的工作,调节好各项仪器参数,告知患者怎样配合医生的要求,安抚患者的情绪,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1.2.3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需嘱患者取平卧位且头部勿过度活动,也勿揉眼睛或剧烈运动,在患者出院前要严密观察其伤口出血及眼压情况,若患者有前方积血应令其取半坐卧位或高枕卧位且减少活动以刺激血液吸收,另外还要指导患者尽量避免低头弯腰动作以防止晶体脱位;日常要注意观察和询问患者术眼的疼痛情况,若术眼疼痛较严重或分泌物增多、发热,则可能是发生了眼压增高或感染,此时应尽快报告医生处理;再者需注意对患者滴抗生素眼液和激素滴眼液时应动作轻柔,保持无菌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
对以上所有临床研究数据均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和统计。

2 结果
大部分患者术后第一天视力都有明显改善;23例患者出现眼胀、磨、疼、流泪的症状,占总数的11.2%;16例患者出现角膜水肿,占总数的7.8%;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后症状均有所缓解,无发生不良发应。

3 讨论
白内障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属于致盲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眼部健康和生活质量。

白内障具体指的是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紊乱所导致的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主要临床表现为视物模糊,常见的发病原因有遗传、老化、免疫与代谢异常、局部营养障碍、外伤、中毒以及辐射等等。

白内障可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性白内障两类,前者又称发育性白内障,多在患者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后者为出生后因各种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

临床上针对白内障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但药物治疗目前尚没有确切的效果,国内外于这方面均处于探索阶段。

手术治疗则主要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两种手术类型,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采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术后可保留晶状体后囊膜,并可植入人工晶状体;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是做切口将混浊的晶状体核摘除,吸出皮质,留下晶状体后囊。

有效的护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人员应给予其优质的护理,包括术前的一般护理和
心理护理以及手术准备,术中的各项事宜、监测以及对医生的配合,术后对患者的指导等等。

本组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术后第一天视力都有明显改善;23例患者出现眼胀、磨、疼、流泪的症状,占总数的11.2%;16例患者出现角膜水肿,占总数的7.8%;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后症状均有所缓解,无发生不良发应。

可以得出结论:临床上给予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其预后,促进尽快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纪静.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4,27:351-352.
[2]董宜花. 56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整体护理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5,21:107-108.
[3]景莉娜. 个性化护理管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J]. 西藏医药,2015,03:65-67.
[4]谭海燕,孙雪姣,刘建平. 舒适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1,03:221-2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