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护理体会
老年性白内障复明手术、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2 护理 术 前护 理 :
29 注意大 便是 否通 畅 , . 3天无 大便 服 润肠 剂 。
2 1 保 持 床 铺 整 洁 , 期 擦 洗 , 指 甲。移 动 身 体 时 要 .0 定 剪
轻柔。
2 1 29 患 者在 术 前 均有 不 同程 度 的心 理 负 理 , 心 手 . 8 例 担 术效 果 , 缺乏 疾病 知 识 , 现 出焦 虑 , 表 恐惧 的 心理 , 而进 一步 影 从 响 了睡 眠 , 此 我们 耐 心 向患 者介 绍 白 内障 手术 是 一 种 治 疗 时 对 间短 , 险性 低 , 危 出血 少 , 疼痛 轻 , 治疗 后不 影 响进 食 , 复 快 , 恢 效 果好 的一 种 手术 , 导病 人 正 确 面对 疾 病 , 整 心态 , 强 其 战 指 调 增 胜疾 病 的信 心 , 其 安心 接受 治疗 。 使 2 2 术前 准 备 : 助 患 者做 好 各 项 术 前 检 查 , 除 手 术 禁 . 协 排 忌症 , 前 3天滴 抗生 素 眼药水 或涂 红 霉素 眼膏 3 6 天 。 术 — 次/ 2 2 术前 一 天 剪 去 睫 毛 , 练 眼球 转 动 , . 训 向上 、 、 、 下 左 左
畅。 定期 到 医院复 查 。
作 者单 位 :500 宁夏 回族 自治 区固原 市人 民医院 眼科 760
强通 识教 育 可 以培养 学生 的融 会 贯通 的学 习方式 , 成较 宽 厚 、 形 扎实 的专业 基 础 以及合 理 的 知识 和 能 力结 构 , 时认 识 和 了解 同
养 医学生 的道德 素 质 应 把 公 民教 育 作 为 德 育 的一 个 起 点 和 重
咳嗽和 大声 说 笑等 。注 意眼部 包扎 不 可脱 落 。 27 密切观 察病 情 , . 疼痛 时酌 情 针灸 止 痛 或 服镇 静 剂 。如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手术护理体会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手术护理体会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该病病情严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在护理该病患者的手术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一位护士在手术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是我对该手术护理的体会。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在手术前,我们要仔细查看病人的诊断结果,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病史、家族史以及其他并发症等。
我们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以便在后续的护理工作中提供更准确的护理。
在手术前,我们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以及心电图等,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中的护理要注重团队合作。
在手术中,医生和护士是一体的,相互配合并高效地完成手术工作。
作为护士,我们要时刻关注眼科医生对手术器械和耗材的需求,及时准确地递给医生所需的物品。
我们要随时提醒医生注意手术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而在手术过程中,我们还要做好病床的调整,以保证病人的舒适度。
手术后要及时进行护理观察。
手术后,我们要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等,以确保病人的稳定。
我们还要观察病人的瞳孔大小、眼部红肿以及分泌物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在手术后,我们还要向病人和家属进行详细的术后护理宣教,包括饮食、休息以及眼部护理等,以保证病人的术后恢复。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护理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与病人的交流和关心,我们可以了解病人的需求和状况,并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要给予病人足够的关爱和安慰,以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而在术后,我们还要定期回访病人,了解他们的术后康复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杨柳

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杨柳【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白内障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致盲的主要原因。
眼球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患者接受眼科手术的心理负担要比普通手术更大,更容易引发应激综合征。
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科近3年来集中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中,做了各种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56例,现将手术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术前护理1.1术前两天冲洗结膜囊,每天一次,护士应给患者滴氯霉素眼水或左氧沙星眼水等,每日4次,清洁消毒结膜囊,减少术中术后感染。
1.2术前1小时给术眼滴托品卡胺液,充分散大瞳孔有利手术操作,术前半小时给予肌注鲁米那纳0.1g,使病人情绪稳定。
1.3人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时都会多多少少感到紧张,患者进入手术室时也是如此,同时也多了一份恐惧,而部分患者由于失去自理能力,孤独,无助的心理也随之而来,使其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过度警惕周围环境,严重者产生抵触情绪,无法较好配合手术。
因此,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热情接待,耐心解释,主动帮助,亲切服务,以温暖热情的语言与患者核对。
室温温度调在24-26℃。
1.4术前护士要反复训练患者注视显微镜灯光,保持良好的固视。
防止术中眼睑痉挛,眼球转动,更好配合手术。
2术中护理2.1加强术中与患者沟通手术均为局麻手术,术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眼晴看不见了但能够听到各种声音,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做好与患者的沟通,赢得患者的信任。
如洗眼时要告知,滴表麻药也要告知。
由于患者体质差异,对麻药的敏感性不同,如有疼痛及时告知,我们会增加麻药剂量,不会再出现疼痛现象,也不会造成周围组织的损伤。
同时对紧张的患者,可握住病人的手,增加其安全感和信心。
2.2加强术中患者的配合由于手术均是局麻又在显微镜下进行,术野较肉眼相对小得多,因而要求患者术中不能随意移动头部,保持头部水平位,眼球向左脚看,术中不随意咳嗽和憋气,特别在晶体取出之后,要求患者自然呼吸放松身体,尽量不说话,以保持正常眼压和固定眼球,否则易导致后房眼压增高,虹膜外突,后囊膜鼓起,抽吸晶体皮质时容易损伤后囊膜,给人工晶体的植入带来一些麻烦。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护理体会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4月共收治的5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手术后的5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均顺利痊愈,术后视力达到0.8以上者有40例,0.5~0.8者12例,0.5以下者4例。
结论:积极做好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可有利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康复。
标签:白内障;老年人;护理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常见眼病,在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重要手段,具有操作简便、切口小、无需缝合、角膜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1],被越来越多的白内障病人所接受。
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全身性疾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科与上级医院合作,对56例实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資料2011年4月~2013年4月共收治的5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均来自我科住院手术患者。
男30例,女26例,年龄55~78岁。
术前视力光感至0.06者42只眼,0.07~0.25者24只眼;单纯性白内障28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15例,高血压合并白内障11例,肾病合并白内障2例。
患者术前均都意识清楚,能够基本自理,能口头表达自己的感觉和需要。
2护理方法2.1综合护理(1)心理护理:术前1天护士要进行术前访视,做好老年白内障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2]。
因为老年人普遍存在耳聋、反应慢、接受力差等特点,所以护士在术前访视时应主动介绍该项手术的先进性、可靠性,用适当的语言交代术前各项准备,术中如何配合、术后的注意事项、解除病人的顾虑,恐惧紧张心理,使其身心达到最佳状态,积极配合手术。
同时应热情接待病人,用亲切的语言与病人交谈,及时的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2)饮食护理:术后给予半流食、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营养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以利于切口的愈合及保持大便通畅,忌辛辣刺激性饮食。
白内障患者术前护理体会

白内障患者术前护理体会白内障的发生是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引起的。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也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多患者都在40岁以上,老年人患有白内障的比例最高,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增高。
据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白内障发生率也呈增加趋势。
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相关的护理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治疗效果的好坏与护理工作安排是否得当有密切的联系。
护理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达到最佳的术后复原效果。
所以,下面是我从临床护理中总结的对白内障患者术前护理的体会。
标签:白内障;术前护理1 资料1.1一般资料通过对我院37例白内障患者的护理,记录了以下信息。
患者年龄大约在32~81岁间,平均年龄为68岁。
男20例,女17例。
双眼3例,单眼34例。
入院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术前护理,均接受了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人工晶体的手术。
获得成功,术后视力恢复良好。
术后一周,91.8%的患者裸眼视力恢复至1.0以上。
1.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单侧或者双侧性,视力呈进行性下降,两眼发病时间可不同步。
医学上把老年性白内障分为三种类型: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和囊下白内障。
1.2.1皮质性白内障分为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四个阶段。
其主要特征是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
1.2.2核性白内障晶体混浊在晶状体中心部位。
从胚胎核位置逐步向四周扩散。
颜色由淡黄色逐步加重为深棕黄色。
1.2.3后囊下白内障晶体混浊在囊膜下皮质。
2 术前准备及护理体会2.1 术前准备2.1.1常规眼部检查初步了解眼底病有哪些特征及病变。
远视力,光定位,光感,眼底检查,眼内压等。
2.1.2特殊眼部检查为了了解视网膜的情况。
如:A型超声检查。
2.1.3了解病史术前对老年人的病史了解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不同的病史对治疗有着不同的影响。
针对不同病史的人,需要有不同的处理治疗方案。
白内障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白内障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4-08-25T15:26:08.4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0期供稿作者:张玉萍[导读] 老年人多合并不同程度的心肺,内分泌等疾病,术前详细了解心、肝、肺、肾的功能和出凝血时间是很有必要的。
张玉萍(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人民医院 734100)【摘要】老年性白内障是后天性白内障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在40-50岁以上的老人,晶体本身逐渐混浊,而全身和局部未查出明显病因者。
可先后或同时发生,从发病到成熟可历时数月至数年。
目前,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如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视觉功能,取得满意效果,除了要求手术医生有精湛的技术,还需眼科护理人员在术前及术后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该项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对病人术后预防感染及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科对42例白内障患者实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成功,术后通过精心护理,视力均恢复良好。
现汇报如下:【关键词】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老年人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333-011.临床资料我科2013年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病人,术后视力恢复均达到满意的预期手术效果,其中以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为主要手术方式。
本组患者共148例。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6例,高血压合并白内障18例,单纯性白内障124例。
患者术前均都意识清楚,能够自理,能口头表达的感觉和需要。
2.术前准备及护理2.1 术前准备2.1.1 眼部一般检查光感、远视力、光定位、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检查、眼内压,以便了解眼底病是否有理性改变。
2.1.2 特殊检查A型超声检查、了解眼底视网膜情况。
2.1.3 了解病史老年人多合并不同程度的心肺,内分泌等疾病,术前详细了解心、肝、肺、肾的功能和出凝血时间是很有必要的。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老年性白内障原因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_老年性白内障原因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_老年性白内障原因老年性白内障,则会给老年人晚年生活增加了不便和痛苦,使他们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我科对5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手术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56例患者中,年龄57~95岁,平均年龄为73岁,男26例,女30例;农民32例,退休人员24例;有子女照顾者55例,孤寡老人1例。
其中心电图异常31例,占55.36%,半数无自觉症状。
血压高于正常值(18.5/12 kPa)者21例(37.5%),多数无高血压病史。
2 护理方法2.1 术前护理2.1.1 术前准备①做好术前各项检查,术眼剪睫毛、冲洗泪道,做抗生素过敏试验,协助患者做好全身清洁工作,术晨进少量清淡饮食,不宜过饱,防止术后呕吐;②指导患者进行眼球固视训练,有效提高患者术中配合能力,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前护士要反复训练患者注视显微镜灯光,保持良好的固视[1]。
因为术中眼睑痉挛,眼球转动,不利于手术顺利进行,要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取得良好配合;③护理人员应给予认真的护理查体,以了解眼部和全身情况,针对病情、自理能力的程度提出相应护理问题及措施。
老年患者脑供血差,且有不同程度脑血管硬化,易因脑血管缺血发生晕厥,以致引起摔伤。
因此,在卫生间及走廊等处应设安全扶手,地面不放障碍物并保持干燥。
同时护士应给予患者0.25%氯霉素眼药水,双氯芬酸钠滴眼液,4次/d滴眼,使结膜囊消毒,减少术中、术后感染机会,维持术中瞳孔放大,利于手术操作。
2.1.2 心理护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由于视力减退,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往往产生孤独、抑郁感。
入院以后,应当通过和蔼的态度、礼貌的言谈,使患者充分感觉到受尊敬和爱护。
由于患者年龄较大,情绪不稳定,对手术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担心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视力恢复的结果。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手术护理体会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手术护理体会
我认为术前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
在患者手术前,我们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用药情况及过敏史等。
还要做好心理护理,解释手术的过程
及风险,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术前的心理安抚和沟通尤其重要,他们往往会因为自身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而担心手术的风险,因此我们要做好术前的安
抚和解释工作,让他们对手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对我们的专业护理产生信任。
术中的护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手术中,我们要做好相关器械的准备工作,确保
手术器材的齐全和完好。
术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确
保患者在手术中的安全。
术中还要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避免术
中感染的发生。
术后的护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术后我们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观察患者的生命
体征、手术部位的情况、术后出血和感染的情况等。
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包括
术后伤口的护理、药物的使用和剂量控制、饮食的调理等,确保患者的康复情况。
通过这次护理工作,我深刻地认识到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后的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护士要始终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同
时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
服务。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方面的护理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专业技能,为
患者的康复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白内障囊外摘出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院今年来集中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中,做了各种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98例,现将手术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手术前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有焦虑、恐惧、睡眠障碍等,严重的消极心理反应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室护士术前应当访视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可应用行为控制技术,使患者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度过手术期。
无论何种手术,对患者都是比较强烈的应激刺激,手术前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有焦虑、恐惧、睡眠障碍等。
产生这些心理反应的主要原因有:①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顾虑重重,期待而导致焦虑和恐惧。
②怀疑手术效果,对手术成功缺乏信心,忧心忡忡,辗转难眠。
这方面原因与病情轻重有关。
③对医护人员挑剔,绝大多数手术患者在术前会打听主刀医生或主管护师年龄、技术和经验,并为此感到焦虑。
④30%患者术前害怕术中疼痛难忍。
⑤多数患者恐惧麻醉是否会出问题。
因此,手术室护士术前到病房去访视患者,深入了解其生理、心理、社会心态,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使其能安全顺利地度过手术期,具体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14年3月~5月,重点观察手术患者198例,其中,年龄为50~91岁,有80%为农村患者,20%为城镇居民,均为老年患者。
1.2了解病情先阅读病历,了解病情、手术方式及步骤、术中体位和特殊要求,然后走进病房,主动热情地向患者及家属打招呼,这样可使患者感到可亲可信,听取患者意见和要求,以估计患者的心理反应、动机和应对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心理护理
2.1大多数白内障患者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心理承受能力理解能力较差。
因此,一入院护士应该热情接待,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健康状态和视力下降时间,有无白内障以外眼疾,让患者心情放松,消除住院恐惧感。
2.2热情向患者宣传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优越性,介绍我院手术水平和医疗设备,解释该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手术时间短。
手术切口小,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使患者增加对护士的信任,从而易接受护士给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2.3对年老体弱或双眼失明患者,因其生活不便,所以护士除要做好思想工作稳定情绪外,尤其在术前护理中更要注意言语文明、态度热情、融洽医患关系,解决行动不变的困难。
这对手术顺利和术后恢复非常重要。
3护理要点
3.1术前护理
3.1.1术前护士要反复训练患者注视显微镜灯光,保持良好的固视。
防止术中眼睑痉挛,眼球转动,更好配合手术。
3.1.2术前2d冲洗结膜囊,1次/d,护士应给患者滴氯霉素眼水或左氧沙星眼水等,4次/d,清洁消毒结膜囊,减少术中术后感染。
3.1.3术前1 h给术眼滴托品卡胺液,充分散大瞳孔有利手术操作,術前30min 给予肌注鲁米那纳0.1 g,使患者情绪稳定。
3.2向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有关的手术信息
3.2.1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性作出恰当的解释。
3.2.2对于年龄大,并且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介绍医护人员是怎样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的,强调患者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增加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3.2.3向患者交代术前注意事项,如取下装饰品、义齿、更衣、勿着凉等,使手术能如期进行。
3.2.4在提供信息的同时要随时估计患者的理解力和作出决定的能力。
因此要随时纠正患者的各种误解,全面、正确地理解术前各种信息。
4应用性行为控制技术,及时减轻患者术前焦虑
常用技术有:①放松、深呼吸、咳嗽练习能够有效对抗焦虑,是减轻术前焦虑和术中痛苦最常用方法。
②示范法,即患者通过学习手术效果良好的患者是如何克服术前恐惧。
在内容上示范法有三种模式,?訩驾驭模式,?訪真实焦虑模式,?訫应对模式,一般认为应对模式比较反映实际,更易调动患者克服术前焦虑的积极心理因素。
总之,通过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既可以消除手术患者不良的心理刺激,协调机体各种功能,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应急能力,使患者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度过手术期,也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