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情新景入画来_柳如是诗词赏析
柳如是诗词欣赏

柳如是诗词欣赏柳如是诗词柳如是诗词欣赏金明池·咏寒柳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江城子·忆梦梦中本是伤心路。
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无限销魂事。
砑红笺,青绫被。
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南乡子·落花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
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
又有个人儿似你。
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
愿他少识相思路。
2.杨白花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
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
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闼,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巢里。
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
杨花朝去暮复离杨花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黄鹂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
杨柳·其一不见长条见短枝,止缘幽恨减芳时。
年来几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
杨柳·其二玉阶鸾镜总春吹,绣影旎迷香影迟。
忆得临风大垂手,销魂原是管相思。
柳如是诗词梦江南·怀人其一人去也,人去凤城西。
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
其二人去也,人去鹭鹚洲。
菡萏结为翡翠恨,柳丝飞上钿筝愁。
罗幕早惊秋。
其三人去也,人去画楼中。
不是尾涎人散漫,何须红粉玉玲珑。
端有夜来风。
其四人去也,人去小池台。
道是情多还不是,若为恨少却教情。
一望损莓苔。
其五人去也,人去绿窗纱。
赢得病愁输燕子,禁怜模样隔天涯。
好处暗相遮。
其六人去也,人去玉笙寒。
凤子啄残红豆小,雉媒骄拥亵香看。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风尘才女柳如是诗词欣赏

我见青⼭多妩媚,料青⼭见我应如是—风尘才⼥柳如是诗词欣赏柳如是,⼥诗⼈,本名杨爱,字如是,⼜称河东君,因读宋朝⾟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多妩媚,料青⼭见我应如是”,故⾃号如是。
与马湘兰、卞⽟京、李⾹君、董⼩宛、顾横波、寇⽩门、陈圆圆同称“秦淮⼋艳”。
后嫁有“学贯天⼈”“当代⽂章伯”之称的明朝⼤才⼦钱谦益为侧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陵之间。
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辞之委婉⽽激烈,⾮真爱国者不能。
【柳如是诗词欣赏】⾦明池·咏寒柳有怅寒潮,⽆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种凄凉,⼗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酿成秋⽇⾬。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云犹故。
忆从前,⼀点东风,⼏隔着重帘,眉⼉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淡,与伊深怜低语。
江城⼦·忆梦梦中本是伤⼼路。
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都受⼈⼼误。
遮莫今宵风⾬话,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限销魂事。
砑红笺,青绫被。
留他⽆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近也,愁回处。
南乡⼦·落花拂断垂垂⾬,伤⼼荡尽春风语。
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
⼜有个⼈⼉似你。
莫道⽆归处,点点⾹魂清梦⾥。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
愿他少识相思路。
杨花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棠梨。
黄鹂梦化原⽆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奈⾬丝丝。
杨柳·其⼀不见长条见短枝,⽌缘幽恨减芳时。
年来⼏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
杨柳·其⼆⽟阶鸾镜总春吹,绣影旎迷⾹影迟。
忆得临风⼤垂⼿,销魂原是管相思。
梦江南·怀⼈其⼀⼈去也,⼈去凤城西。
诗歌鉴赏之对比()

诗歌鉴赏
课外拓展训练
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比 较 两 首 诗 的 异 同 点
共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题材近似,览古之作。
2、主题相同,都是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
3、都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
不同点:
《越中览古》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 竭力渲染,而全诗的聚集点却在结句今日之荒凉上,以乐 景衬哀景(用昔盛今衰的强烈对比)表达了盛衰无常 的感慨。 《苏台览古》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 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以新与 旧,以不变的景物和变化的人事作对比),见出今昔盛 衰之感。
近十年柳如是诗词研究综述

近十年柳如是诗词研究综述柳如是,现代著名女诗人、文学评论家,擅长写作现代诗歌和研究中国古代诗词。
她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表达,对于古代诗词的研究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近十年来,柳如是的诗词研究备受关注,各类学术论文和评论不断涌现。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柳如是诗词研究的相关论文和观点进行综述,旨在展现柳如是在诗词领域的重要贡献。
一、柳如是诗词作品的研究柳如是以其诗歌作品的独特风格和主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近十年来,许多学者着重从不同的角度对柳如是的诗作进行了深入研究。
1. 柳如是的诗歌风格和意象在对柳如是的诗歌创作进行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都对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意象进行了深入讨论。
研究者普遍认为,柳如是的诗歌风格自由而雄辩,充满了审美与哲学的思考。
她的作品中常常出现自然界的意象,如山水、花草、星空等,这些意象富有想象力和隐喻。
2. 柳如是的情感表达柳如是的诗歌以独特的情感表达著称。
她对于爱、亲情、友情、生活等主题的情感体验,在她的诗作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她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将读者带入到她内心深处的世界,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3. 柳如是与传统诗词的关系柳如是的诗歌研究中,不可避免地与中国古代诗词进行了比较和联系。
她将自己的诗歌作品与古代经典诗词进行对比和对话,展现了她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思考。
研究者认为,柳如是通过对传统诗词的借鉴和修正,使得她的诗歌更加贴近当代读者的审美观念。
二、柳如是诗词研究的观点和评论除了对柳如是诗词作品的研究外,近十年来还有许多学者对柳如是的诗词研究进行了评论和评述。
这些观点和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柳如是的贡献和研究进行了评价。
1. 柳如是的诗歌审美有学者认为,柳如是的诗歌审美风格独特,她将自然界的意象与自己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
她的诗作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表达方式,更是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她的诗歌风格充满了力量和智慧,对于当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柳如是的古典诗词研究柳如是在古典诗词研究方面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金明池·咏寒柳(柳如是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金明池·咏寒柳明代:柳如是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标签咏物、爱情、柳树、寓人译文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
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
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
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
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
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
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
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
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怅:失意,懊恼。
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霜条:经霜的树枝条。
晚来:夜晚来临之际。
行客:来往的行旅客人。
燕台佳句:燕台,又指燕昭王延揽天下贤士的黄金台。
柳氏此处喻指几社文人雅集赋诗的地方。
春日酿成秋日雨:指当年几社名流与柳氏交游,曾为她作春闺风雨的艳词,竞成为今日飘零秋雨的预兆。
畴昔:过去,以前。
如许:如此,此为概指之辞。
绕堤画舸:化用汤显祖《紫钗记》中“河桥路,见了些无情画舸,有恨香车”句意。
《金陵图》韦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金陵图》韦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金陵图》韦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金陵图》韦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金陵图》是唐代韦庄的作品,这首诗借景寄慨,语言含蓄蕴藉,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
《莺啼序·春晚感怀》原文赏析

《莺啼序·春晚感怀》原文赏析《莺啼序·春晚感怀》原文赏析1莺啼序·春晚感怀宋朝吴文英残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绣户。
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
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
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
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
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
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
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
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
青楼仿佛。
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
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亸凤迷归,破鸾慵舞。
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沈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
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莺啼序·春晚感怀》译文暮春的残寒,仿佛在欺凌我喝多了酒,浑身发冷而难受,我燃起沉香炉,紧紧地掩闭了沉香木的华丽的窗户。
迟来的.燕子飞进西城,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风光已衰暮。
画船载着酒客游客玩西湖,清明佳节的繁华就这样过去了,看着暗烟缭绕着吴国宫殿中的树木,我的心中有千万缕羁思旅情,恰似随风游荡,化作了柳絮轻扬飘浮。
我曾经有十年的生活在西湖,依傍着柳树系上我的马匹,追随着芳尘香雾。
沿着红花烂漫的堤岸,我渐渐进入仙境般的去处。
你叫侍儿偷偷送来情书,把一怀芳心暗暗倾诉。
在温馨幽密的银屏深处,有过多少快乐和欢娱,可惜春长梦短,欢乐的时光何其短促。
你掺着红粉的眼泪,沾湿了歌扇和金钱刺绣的衣服。
西湖的湖堤昏瞑空寂,夕阳中的西湖美景,全都让给了那些鸥鹭。
幽兰转眼间就已经老去了,新生的杜若散发着香气。
我在这异地的水乡漂泊羁旅。
分别后我也曾访过六桥故地,却再也得不到关于佳人的任何信息。
往事如烟,春花枯萎,无情的风风雨雨,埋葬香花和美玉。
你生得是那样的美丽,清澈透明的水波,却要把你的明眸妒忌,那苍翠葱茏的远山,见到你那弯弯的秀眉也要含羞躲避。
旧情新景入画来——柳如是诗词赏析

词上 的创作 博众 家之长 , 又有卓然独立 而 之处 比如 自然清丽 , 约与 豪壮并举 , 婉 典
雅 与 旷达 相 依 , 字 独 出机 杼 ,用典 浑 然 炼
中国科技信息 21 年第 1 期 o0 7
c }A s N EA DTC N LG NO M TO l00 HN EC N EH O O Y I R A INS 21 F e D
D I1 .9 9 ji n1 0 - 9 2 2 1 .7 1 1 O: 0 36 / . s .0 1 8 7 .0 0 1 .2 s
风杂树黄 ” 滴在石上 的露珠和 “ , 白” 都 是 冷 色 , “ ” 字 又 是 一 个 表 现 慢 动 作 的 澄 动 词 ,用 它 联 系 两 种 冷 色 ,更 突 出 了 它们 相 互 融 合 相 互 渗 透 的 特 点 ,寒 露 中 的松 树
画 的 因素 源 源 不 断 引入 诗 词 中 , 加 诗 词 增
自如 。 同时 , 善 用绘 画技 ≯ 把 画 的 语 言 、 她 孑
惟 尔镜 中知 。 其二 为 “ 也凄 凉影 也 ” 色
孤 , 墨 痕 浅 韵 一 枝 枯 。 千 秋 知 己何 人 在 ,
画的结合就在这艺术的心灵上 ,以达一颗 心 灵去吟诗作 画,画中焉能无诗 ,诗 中岂 能无 画?再如 “ 寒食) 石露 澄松 白,春 )“
本身 的 艺 术魅 力 。
还 赚 师 雄 人梦 无 ? ”。 第一 首 写 梅 之 娇 慵 、 虬枝伸展之态。第二首刻画枝干瘦劲 、色 凄影 孤 之 墨 梅 ,而 梅 花 的 颜 色 是 反 映 着 她 内 心 的 感 情 的 ,墨 梅 的 一 枝 独 舞 更 代 表 着 她 的 心 声 :我 如 梅 花 一 般 高 洁 、奇 绝 ,而 不 以颜 色 媚 人 ,可 是 ,有 无 识 者 知 我 ,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之际的柳如是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女子,其一生奋斗而不屈,悲惨而曲折。
她的作品有诗、词、赋、尺牍等,博采众长,而又有卓然独立之处,展示了驾驭不同题材、笔路多样、兼能并擅的文思与才华,实为明清之际女性文学的奇葩。
正如宋代的吕东莱在《诗说拾遗》中所说的:“诗者,人之性情而已。
”她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活力、激情、豪迈,闪烁着哀而不怨、奋起抗争之气节之光,体现着历代女子文学在感伤传统之下艰难蜕变的痕迹,让我们怦然心动。
她善于运用勾勒、泼墨、绘彩的笔著,在诗中寄意寓情,追求象外之象,韵外之致。
中国诗与画的艺术之美在本质上具有同源性,在创造、表现、审美感知层面上是相通的,是相互渗透的,所以造就了诗如画境的艺术魅力。
柳如是擅长各种诗体,她的诗文可用“描摹如画”来表示摹绘风景、姿态、形象的真实、生动,她的诗语言凝炼、含蓄、生动,注重表达自然景象给人的总体印象和感受,力求勾勒完美的画面,表现优美的意境。
如《寒食雨夜》其七“杨柳湖西青漆楼,闻遐风起水须钩。
无聊最是横塘路,明月清旧情新景入画来——柳如是诗词赏析谭德红 潍坊医学院院报编辑部 261053霜草亦愁。
”①垂柳依依,湖波微微,孤单的明月下,青漆楼、横塘路,白霜附草。
是诗?是画?诗人用杨柳勾画一幅人去事非的写意画,在动人景致里透露凄清的寒意。
她用绘画的语言,塑造如画的意象来表达心境,其寂寥的况味令人悠然心会。
这种诗中有画的形式美,突出了诗歌的视觉形象,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在《柳如是诗文拾遗》中有两首同题的《题画梅》,其一为“媚如睡起欠伸时,不忍多看费所思。
怪底笔端含造化,点睛惟尔镜中知。
”②其二为“色也凄凉影也孤,墨痕浅韵一枝枯。
千秋知己何人在,还赚师雄入梦无?”③第一首写梅之娇慵、虬枝伸展之态。
第二首刻画枝干瘦劲、色凄影孤之墨梅,而梅花的颜色是反映着她内心的感情的,墨梅的一枝独舞更代表着她的心声:我如梅花一般高洁、奇绝,而不以颜色媚人,可是,有无识者知我,有无知己并肩?此诗神形交融,言深意远,意境高远。
翻检现保存下来的柳如是所绘画册,其喜欢淡雅入色,她的画常常是几棵小树,一个茅亭,远抹平坡,半枝风竹,以普通、简单的景色,精练深远的笔墨,抒胸中之意气,表个人之意兴,表现出一种天真幽淡、萧条寂寥的自然之美,是其作诗、作人之风格的表现。
她还善用绘画技巧把画的语言、画的因素引入诗词中。
如绘画中的色彩有冷暖、有动静,以红色、黄色为代表的暖色给人以动感,以蓝色、绿色为代表的冷色给人以静感,所谓“诗中有画”就包含着这种色彩因素。
同时,诗是语言的艺术,诗中用色是通过精心安排颜色字来实现的,诗歌中的色彩美是诗的因素与画的因素的统一。
绘画中讲究色彩的冷暖协调,动静均衡,柳如是则在诗歌中注意以不同颜色的搭配,创造优美的和谐的意境。
《咏蕙兰》“碧雾晴霞蕙草轻”、“青蕊有香皆是影,黄须无暖独多情。
”前句中的“碧”指青白色的玉石,又指浅蓝色或青紫色;蕙兰是一种颜色略淡的香草。
在清凉的青蓝色的雾气里,亭亭玉立着一株蕙兰。
后句中是说蕙兰的花蕊散发出淡淡的馨香,像一股轻烟似的上升;那蕙兰花蕊的黄须,尽管没有得到温暖的光照,但它仍然痴情地期盼着得到春日艳阳的爱抚。
这里,“碧”“青”是冷色调,是收缩中的静态;“黄”、“暖”是暖色调,“是影”、“多情”是情感中的动态;二者结合,便是一幅冷暖交相辉映,动静彼此映衬的优美的蕙兰特写,描绘出蕙兰淡雅、清高、纯洁、却情感炽热的形象,这正是诗人心灵的写照。
诗画的结合就在这艺术的心灵上,以这一颗心灵去吟诗作画,画中焉能无诗,诗中岂能无画?再如《寒食》“石露澄松白,春风杂树黄”,滴在石上的露珠和“白”都是冷色,“澄”字又是一个表现慢动作的动词,用它联系两种冷色,更突出了它们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特点,寒露中的松树更觉春寒给人凉意;下句春风拂面,春日照进松林,闪亮着金灿灿的光辉,又给人温馨的暖色。
描写了一幅初春寒食节乍暖还寒的景致,收到强烈的审美效果。
柳的诗句中时不时出现的“青”、“白”纯色,显露了作者身处萍浮靡定的处境中的苍凉情绪和孤苦心事。
但是,柳如是常常以我之眼观物、著我之色彩,此即美学家朱光潜在《谈美书简》所谓“移情作用”。
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
作为自然万物中的色彩自然也是本无生命和情趣的,但他们在诗人们的笔下却有了人的灵性、人的感情,这便是色彩描写的移情作用。
绿色具有宁静、清幽的特质,很容易引起人们冷落感伤的情绪。
“红”本是热烈的,使人感奋的颜色,但也要看诗人移什么样的情给它。
如《西湖八绝句》其二“年年红泪染青溪”,伤心的血泪竟然把青溪染DOI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7.121学模式,运用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采用启发、思考、讨论等互动方式和生动鲜活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学校应加强教师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会、教师演讲比赛等,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并且安排督导听课和组织学生参加网上评教,对教学效果不好的老师给予帮助和指正。
4、加强学校管理学业不良的学生旷课率基本上都是很高的,对此,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应该加强考勤管理,可以采用点名或是随堂测验的方法,如发现学生有旷课的现象,应及时与学生本人联系,对其进行教育,同时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并规定如果学生缺课达到一定比例的,将不具备参加考试的资格。
学校除了严格考勤外,还要严抓考风,学校应该严肃考场纪律,监考老师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安排巡考人员,检查和协助监考老师的考务工作。
对违纪学生及时给予严肃处罚,绝不手软,杜绝作弊现象,同时,限制学生的考试次数,不给学生留侥幸心理,使他们产生紧迫感、危机感,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5、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大学生的群体行为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往往呈“从众效应”,良好的学风可以使在校的每一位同学潜移默化地不断受到教育和影响。
因此高校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加强学风建设。
同时,还需重视班级和宿舍的作用,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加深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友谊,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帮助困难生改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效率。
成了红色,可见其伤戚之深、哀怨之大;其八“寂寞春风香不起,残红应化雨丝飞”,这里“残红”指落花,象征着诗人的锥心之痛,难以化解的哀愁,绵绵无尽的戚恨。
如此看来,色彩描写可以通过观念联想,达到物我同一,移情于物,从而造成一种特定的艺术氛围,引起读者的强烈的共鸣。
此外,柳如是还用色彩的借代来表现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如《西湖八绝句》其三“无数红兰向身泄”,世间本无红色的兰花,此处诗人有意为想象之言,借指许多莫须有的事情,表明诗人遭到宵小之徒嫉恨时的艰难处境与愤世嫉俗之情。
动感也是绘画中的重要因素。
《月夜舟中听友人弦索》(《柳如是集》)以音乐和绘画的动静相生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云塗秋物互飘萦,整月华桐娈欲并。
石镜辩烟凄愈显,红窗新炥郁还成。
通人戏羽嫣然落,嫋草澄波相背明。
已近鵾弦第三拨,星河多是未峥嵘。
④诗人通过构图和造型形成动静相生的感觉。
秋夜的天空,秋云萦绕着美好的圆月;屋内的炉火映红了窗户。
友人弹起琵琶,身体随音乐起落,那青草也随着乐声摇摆起舞了。
诗人以前半部分的静衬托出后半部分的动,将听乐情景描成绘声绘色的图景,气韵生动,栩栩如生,让人沉醉其中。
柳如是多才多艺,妙解音律又能歌善舞,擅长绘画,精于书法。
其诗作在创意、才情等成就上,与历代女诗人相比,不仅未遑多让,甚至高出一筹。
柳氏诗作题材新颖纷杂,除仍为妇女乐道的怀人寄远,咏花题物之外,多有鉴古讽今、关心国家、刻苦自励、壮志凌云之作,这在封建时代的女性文学创作意识方面而言,实在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至今诵读那些气势不凡的词句,仍能感受到旧时代知识女性的风韵,她不屈不挠的民族骨气,令人产生强烈的震颤。
情境创造的过程体验。
教师在课程组织教学时应大胆地进行设计创新,以积极投入的态度去上好每一堂课,而不应是像在流水线上的操作员般一成不变。
情绪会在不自觉中影响每一个人,教师的激情、热情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每一个学生。
教师可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个人性格,爱好,优势,将课堂内容与个人的教学特点相结合,将数学思想与个人新颖思考相结合,充分利用教学技巧,发挥教学机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枯燥,不单调,不死气沉沉。
这样既感染了学生,又发挥了教师自身的教学优势和个性特长,使得师生在其中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进步与提高。
总之,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高职高专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发挥教师的性格魅力和教学技巧,不断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形象、生动的教学教法创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