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是什么年代的人 柳如是为何要改名

合集下载

观《柳如是》有感

观《柳如是》有感

观《柳如是》有感柳如是(1618年-1664年):本姓杨,名影怜,改姓柳,名隐,字如是。

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浙江嘉兴人。

她天生丽质,书画双绝,美艳绝伦,才气过人,容貌为“秦淮八艳”之首。

后嫁与钱谦益,临终前遗言:我生事大明朝的人,死为大明朝的鬼,绝不踏大清王朝的一寸土地。

悬棺而葬,一代爱国名妓,即为烈女。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

学者称虞山先生。

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

常熟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

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

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

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他,是一位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儒士,他曾经立志如张居正一样在那个乱世有一番作为。

那一年,四十岁的他他官场失意,被周延儒和温体仁陷害。

被迫罢官回乡,从此纵情诗酒之间无法自拔。

她是一位自幼被卖入青楼的风尘女子,却勤奋好学,琴棋书画堪称绝伦。

她美貌无双,在那个乱世的江南,被称为秦淮八艳之首。

却一直漂泊无依,历尽浮世繁华。

那一年,他们相遇。

那一年他五十六岁,她二十岁。

一句“桃花得气美人中”,将两人联系到了一起。

那一年,他们结为连理。

那一年他五十九岁,她二十三岁。

在那个时代,娶一个青楼女子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被士大夫和世俗所唾视。

往往娶亲的人只能在晚上偷偷的进行,从不声张。

然而,他在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之中以正妻之礼迎娶她。

迎亲的花船被差点被沿途的人们砸沉没。

而他却只是深情的看着她身侧的女子,仿佛她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正如他所说:“买回世上千金笑,送尽平生百岁忧”。

我想,那时候的她一定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

那一年,他六十三岁,她二十六岁。

巨大的时代变迁,使他们产生了分歧。

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 陈圆圆陈圆圆,常州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本姓邢,名沅,字畹芬。

为苏州名妓,善歌舞。

初为田畹歌妓,后吴三桂纳为妾。

吴三桂出镇山海关,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陈圆圆曾被俘。

吴三桂降清,清军攻陷北京,仍归三桂,从至云南。

晚年为女道士,改名寂静,字玉庵。

民间传说称吴三桂降清是为了她。

秦淮八艳- 柳如是柳如是,明末清初名妓,生于1618年,本名杨爱,一说杨朝,杨影怜。

十岁那年因家庭窘迫被卖入娼寮。

娼门卖俏所必备之技艺,便是她人生的第一章,因天资聪慧,容貌俏丽,诗文丹青出色,颇负声名.柳如是虽为妓女,却非常憎恶卖笑生涯.柳如是爱恋过江南正义人士宋徵舆、陈子龙,但是,情场履受挫折,极不如意.后嫁予东林领袖钱谦益,是常熟著名才子。

早在明末已驰名文坛,家中府第连云,肥田千顷,奴婢过百,财力雄厚。

因被指控纳贿舞弊,革职在家已十二年。

当时,钱已六十岁,早年也是功名事业心极重之人,满怀匡济澄清雄心壮志,只是宦途坎坷,迭遭大挫,才变得消沉颓放,终日在秦楼楚馆中厮混,结果得了个“东林浪子”的外号。

崇祯十七年初,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

秦淮八艳- 卞玉京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

她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沦落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

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

18岁时游吴门,居虎丘,往来于秦淮与苏州之间,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秦淮著名歌妓。

卞赛一般见客不善酬对,但如遇佳人知音,则谈吐如云,令人倾倒。

卞赛曾与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吴梅村有过一段姻缘。

秦淮八艳- 董小宛董小宛,本名董白(1624-1651年),字小宛,一字青莲,明末“秦淮八艳”(亦称“金陵八绝”)之一。

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

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又称“针神曲圣”,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曾“自西湖远游于黄山白岳之间”。

柳如是20句经典名句

柳如是20句经典名句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

后改名是,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又号蘼芜君、影怜、我闻居士。

[16]浙江嘉兴人。

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侧室,明末清初女诗人。

1、回身不见桃花丝,独向胭脂泪如雨。

——《懊侬词》2、自鲜缭绕之才,足以穷此烂漾之熊矣。

——《男洛神赋》3、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金明池·咏寒柳》4、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金明池·咏寒柳》5、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金明池·咏寒柳》6、残花和梦垂垂谢,弱柳如人缓缓归。

——《奉和牧翁陌上花三首其三》7、深林自微细,朗月出潺湲。

鸂鶒照人白,湿雾横空山。

——《皎皎明月光》8、不抱杨花凤窠里,却爱含情多结子。

愿得有力知春风,杨花朝去暮复离。

——《杨白花》9、青楼日暮心茫茫,柔丝折入黄金床。

盘螭玉燕无可寄,空有鸳鸯弃路旁。

——《清明行》10、当年宫馆连胡骑,此夜苍茫接戍楼。

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

——《岳武穆祠》11、看桃子夜论鹦鹉,折柳孤亭忆杜鹃。

神女生涯倘是梦,何妨风雨照婵娟。

——《雨中游断桥》12、涌夜何人吟落木,春江一望却侵星。

遥怜处处烽烟事,长啸无心阁自凭。

——《月夜登湖心亭》13、人何在?人在玉阶行。

不是情痴还欲住,未曾怜处却多心,应是怕情深。

——《梦江南其十八》14、山樱一树迷仙井,桃叶干条渺凤钗。

万古情长松柏下,只愁风雨似秦淮。

——《西陵十首其三》15、莫道无归处。

点点香魂清梦里。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

愿他少识相思路。

——《南乡子·落花》16、城荒弧角晴无事,天外搀枪落亦知。

总有家园归未得,嵩阳剑器莫平夷。

——《初夏感怀四首其一》17、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阑。

——《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18、陌上花开一片飞,还留片片点郎衣。

云山好处亭亭去,风月佳时缓缓归。

——《奉和牧翁陌上花三首其二》19、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风尘才女柳如是诗词欣赏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风尘才女柳如是诗词欣赏

我见青⼭多妩媚,料青⼭见我应如是—风尘才⼥柳如是诗词欣赏柳如是,⼥诗⼈,本名杨爱,字如是,⼜称河东君,因读宋朝⾟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多妩媚,料青⼭见我应如是”,故⾃号如是。

与马湘兰、卞⽟京、李⾹君、董⼩宛、顾横波、寇⽩门、陈圆圆同称“秦淮⼋艳”。

后嫁有“学贯天⼈”“当代⽂章伯”之称的明朝⼤才⼦钱谦益为侧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陵之间。

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辞之委婉⽽激烈,⾮真爱国者不能。

【柳如是诗词欣赏】⾦明池·咏寒柳有怅寒潮,⽆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种凄凉,⼗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酿成秋⽇⾬。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云犹故。

忆从前,⼀点东风,⼏隔着重帘,眉⼉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淡,与伊深怜低语。

江城⼦·忆梦梦中本是伤⼼路。

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都受⼈⼼误。

遮莫今宵风⾬话,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限销魂事。

砑红笺,青绫被。

留他⽆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近也,愁回处。

南乡⼦·落花拂断垂垂⾬,伤⼼荡尽春风语。

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

⼜有个⼈⼉似你。

莫道⽆归处,点点⾹魂清梦⾥。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

愿他少识相思路。

杨花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棠梨。

黄鹂梦化原⽆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奈⾬丝丝。

杨柳·其⼀不见长条见短枝,⽌缘幽恨减芳时。

年来⼏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

杨柳·其⼆⽟阶鸾镜总春吹,绣影旎迷⾹影迟。

忆得临风⼤垂⼿,销魂原是管相思。

梦江南·怀⼈其⼀⼈去也,⼈去凤城西。

最好命的红尘女子柳如是

最好命的红尘女子柳如是

柳如是个性坚强,为人正直,有着强烈的 爱国民族气节,在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她尽 全力资助和慰劳抗清义军,为反清将士呐喊助 威。她喜欢穿着儒服男装,与诸文人纵谈时势 。 柳如是后来嫁给了江南名士钱谦益,在一起 度过23年的光阴。钱谦益才华横溢,原朝廷礼部侍
郎(正三品)。相当于现今国家副部长。 柳如是与钱谦益两人虽年龄相差36岁,但情投意合 , 在江南度过了幸福、快乐的时光。
由于被废太子之位的朱见深,在两岁时交 由万贞儿服侍,从那时起起,唯一可以给带 来安慰的就是这位万姑姑。在他那幼小的心 灵中,这个日夜守候在他身边的人才是他可 信赖的依靠 。
万贵妃一直对后位窥视着,自己由 于身份低微只能给他嫔妃称号。但 她一直不甘心。为了不让别人的儿 子当上太子,她一直杀害宪宗子嗣, 导致几年过去了,宪宗一直没有子 嗣 ,明知道是万贵妃所为,但皇 上不会对她怎么样。
柳如是——最好命的红尘女子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 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 直聪慧,魄力奇伟,名气很大。
柳如是(1618-1664 年) 浙江嘉兴人,本来 叫杨影怜,后改姓名柳隐,因读辛弃疾词:“我 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 “如是”,又称“河东君”、“蘼芜君”。是明 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与才女。由于她美艳绝代, 才气过人,被列为“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聪 慧好学,但由于家贫,幼年就被卖到盛泽归家院 名妓徐佛家为养女。在徐的教养下,柳如是不但 出落的名,有人认为她的尺牍 “艳过六朝,情深班蔡”;评论她的画“娴熟简 约,清丽有致”;赞赏她的书法“铁腕怀银钩, 曾将妙踪收”。
万贵妃--最有魅力的女人 历史上得宠的妃子很多,但若论情 况之离奇却谁也比不过明宪宗的爱妃万 贞儿。一个大皇帝十九岁的女人却牢牢 占领了丈夫的心,并且拥有他一生的宠 幸,这真是让旁人百思不得其解,唯一 的解释只能是万妃具有与众不同、狐媚 手段了,就此说来,万贵妃倒是当之无 愧的最有魅力的女人!

描写柳如是的议论段

描写柳如是的议论段

柳如是:风华绝代的传奇女子柳如是,明清易代之际著名歌妓与才女。

本名杨爱、杨影怜,后改名柳隐;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句,故自号如是;又称“河东君”。

一位青楼女子,死后多年受诸多专家学者热捧,甚至国学大师陈寅恪为她写传。

她为何能够穿越历史而鲜活,并成为男人心中的女神?◇草根逆袭,位列秦淮八艳之首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年,柳如是出生于浙江嘉兴的书香世家,早受启蒙。

因家遭变故,其人生历尽坎坷。

先是被人口贩子转辄拐卖。

崇祯元年(1628年),被吴江盛泽归家院收养,堕入娼门。

在江南名妓徐佛的精心调教下,柳如是不几年就才艺出众,且能诗词、书画。

崇祯四年(1631年)柳如是虚岁十四,被罢职故相周道登买为侍婢。

期间,周又亲教柳读诗学文,点拨启发,使柳的诗画水平大有长进。

后因周府群妾争宠,屡屡加害于柳,遂被逐出周府。

明末秦淮河畔、苏杭等地,花业兴旺。

柳如是被逐周家后,重操青楼旧业。

独张艳帜,自备画舫,浪迹吴越间,开始浮家泛宅的游妓生涯,很快在花界成名,成为江南名妓。

郁达夫称,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可以称为“秦淮八艳”之首。

其《尺牍》,清人认为“艳过六朝,情深班蔡”。

她的书画也极负盛名,后人赞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历来为收藏珍品。

当代国学大师陈寅恪:读过她的诗词后,对她的“清词丽句”十分敬佩。

不仅赞誉柳如是为“女侠名姝”,并在八十高龄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为她写了八十余万字的专著《柳如是别传》。

使陈先生“不能自已”的不只是她绝代的才华,更重要的是她难能可贵的气节。

陈先生诗云: 高楼冥想独徘徊,歌哭无端纸一堆。

天壤久销奇女气,江关谁省暮年哀。

残编点滴残山泪,绝命从容绝代才。

留得秋潭仙侣曲,人间遗恨终难裁。

柳如是如地下有知,真应为此三百年后的痴情叟回眸一笑!她若是活在当代,必是一名走在潮流最尖端的最时尚、最前卫的美女作家。

在“秦淮八艳”中,柳如是当之无愧为大姐大!敢爱敢恨,我的爱情我做主。

柳如是

柳如是

• 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柳如是的反清斗志 未减反升,她敦促丈夫为瞿式耜密报中原 情况——瞿式耜曾是钱谦益的弟子,此时 正拥兵广西桂林,辅助永历皇帝抵抗清兵 。翌春,柳如是和钱谦益夫妇又结识了当 时著名学者和反清斗士黄宗羲,并赠送资 金帮助他进行秘密活动,同时游说明降将 马进宝反戈抗清。
• 然而,事事岂能尽如人愿,当瞿式耜以及 江南诸多抗清之师均遭失败后,柳如是又 把复明的唯一希望寄托在郑成功身上。后 来郑成功兵败,柳如是深感复明无望,遂 与丈夫回常熟老家,计划修一部明史总结 明亡教训,作为余生的唯一寄托。谁知道 ,天不作美,藏书富甲的江南“绛云楼” 失火,万卷书册尽成灰烬,烧掉了柳钱二 人的修史之梦。
• 再一点就是,柳如是虽是妓女,却不以色 相攀附权贵,换取金钱和物质享受。正如 前面所说,钱谦益被阉党栽害入狱释放以 后,丢了礼部侍郎官职,一位刑满释放的 戴罪犯官,连平民百姓还不如。正是在这 个时候,柳如是嫁给他的。可见,她看重 的不是权势金钱,而是钱谦益的人品和才 学。这与那些出卖肉体换取地位享乐的人 ,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 不久,钱谦益病逝,晚年的柳如是过得极 为凄苦。她数年资助抗清义师,又出资营 救丈夫出狱,资财耗尽,生活无着落。钱 氏族人终日逼债,从她手中骗去官银官契。 钱谦益的元配陈夫人每日堵门叫骂,追逼 资产。如是为了保护钱家产业,吮血给独 生女儿立下遗嘱,然后解下腰间孝带悬梁 自尽,情形极为悲惨,此时距钱谦益之死 仅两个月。
• 人们不禁要问,柳如是何以能引起这样多 专家学者关注研究?她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 • 作者为了创作长篇小说《坎坷风尘女》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柳如是》( 新华出版社出版),带着上述疑问,搜集 和查阅大量柳如是的资料,发现起码有以 下几点是柳如是与一般妓女不同的:

柳如是《西湖八绝句(之一)》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柳如是《西湖八绝句(之一)》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柳如是《西湖八绝句(之一)》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导读:【原文】:西湖八绝句(之一)柳如是垂杨小院锈帘东,莺阁残枝蝶趁风。

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注释】:柳如是,女诗人,浙江嘉兴人。

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其墓在江苏常熟虞山花园浜。

【翻译】:精巧的小院里有依依杨柳屋宇绣帘,静谧的莺阁里残花点点,蝴蝶趁风飞翔。

在寒食节里,走在西泠路上,也大抵就是这里桃花灼灼,得美人之气,愈发妖艳、艳丽无比。

【赏析】:“桃花得气美人中”,是桃花得美人之气,愈发妖艳,还是美人得桃花之气,更显娇媚?或者是人面桃花相映生辉?柳如是这首《绝句》以别致的构思,深深打动了博学多才自恃很高的钱牧斋,以他当时文坛泰山北斗的声誉,能够在论艺诗里原封不动的搬用柳诗里的成句,这在当时已是无尚的荣誉,远比今天获得任何文学大奖都令人兴奋。

【阅读训练】:1.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诗人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技巧?2.你怎样理解诗的最后一句“桃花得气美人中”?【参考答案】:1.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清幽的画面:依依垂柳,精巧小院,屋宇绣帘,莺阁宁谧,残花点点,蛱蝶飞舞……一个摆脱了世俗喧嚣的环境。

诗人恰倒好处地运用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才使得这个静谧的小院里充满了生机。

2.在寒食节里,诗人走在西泠路上,灼灼桃花,艳丽无比;一时间真不知是桃花映衬着“美人”,还是“美人”装扮了桃花。

但诗人柳如是虽为风尘女子,却十分自信,她认为桃花之美艳是因为得到了“我”这位“美人”的辉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如是是什么年代的人柳如是为何要改名柳如是是什么年代的人
柳如是生于公元1618年即万历四十六年,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首。

柳如是幼时因家中贫寒被父母卖于人贩子,后辗转流落于吴江地区。

并于明崇祯元年被江南名妓徐佛收养,精心教其诗词,作画等,使其饱读诗书,擅长琴棋书画,性格温柔可人,善解人意。

后于公元1638年即明崇祯十一年,认识了当时赋闲在家的明代大文豪钱谦益。

两人一见钟情,认为彼此就是命中的那个人。

钱谦益在三年后,不顾当时的礼法,以正妻之礼迎娶了当时的柳如是。

柳如是异常感动,两人在婚后也是恩爱非常,并在几年后生下了他们的爱女。

柳如是于公元1664年即康熙三年结绳上吊在自己的卧室之内,就是在钱谦益去世后的几天里,柳如是因钱家族人的威逼利诱,想要侵占其家财,不堪受辱而死。

柳如是在流落风尘之际,受尽世间冷暖,她成长与乱世之中,那是的社会正是满清入关,汉人遭到驱逐的年代。

柳如是不仅有智慧,还是一个非常有胆识的人。

她支持抗清的明代义军,反抗清朝的统治,为义军四处奔波筹集善款。

虽义军在最后还是失败了,但柳如是对义军的贡献良多,生于乱世而不顾影自怜,奋勇反抗命运,是明末清初那些女子所没有的特质。

柳如是的一生以悲剧结尾,中间又有过轰轰烈烈的爱恨情仇,后又为反清复明的事业做出过贡献,不愧于一代奇女子的称谓。

柳如是为何要改名
被后人称为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从史料上可考的是她原姓杨,名爱儿,后自己给自己改了个姓,姓柳,又改自己的字,最后当她读到了宋代辛弃疾的诗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句诗词时当即决定改自己的字为“如是”二字。

那么,柳如是为什么会改掉自己原本的姓名呢,这里面又会有怎样的历史趣闻?
原来,柳如是生于公元1618年即万历四十六年,后被江南名妓徐佛精心教养,柳如是擅长诗词,喜欢吟诗作对,为人温柔善良,善解人意,被当时许多的文人公子所推崇。

柳如是成长于明清两代交际之时,明末清初,正是当时社会动乱不堪的一个年代。

正逢乱世,各种战乱迭出,柳如是感怀于世事无常,认为自己虽是辗转流离风尘的女子,也不应该顾影自怜,自怨自艾。

柳如是饱读诗书,且为人正直勇敢,其气魄与认知是当时女子所不能比拟的。

当她看到如此变故的社会时,索性就将自己改名改姓,以此明志。

柳如是不是单单就在姓名上表示自己的决心,她更有实际行动支持,表明她无愧于自己的姓名中所蕴含的意义。

那是正值满清入关,明代义军奋勇反抗之际,柳如是大力支持民间的义军做抗争。

并在满清攻占南京时,柳如是更是想要投江自尽,以表自己绝不向清廷降服的决心,虽被丈夫钱谦益阻止,但她爱国的心却没有停止过。

柳如是诗词
柳如是能够位列于秦淮八艳之首的位置,不仅是因为她善音律,精书画,更是因为她写的一手好诗词。

现今保留下来的柳如是诗词作品集有《柳如是诗》、《戊寅草》和《梅花集句》等一系列作品。

柳如是的性格和生平经历,影响了其诗歌的特质。

生于公元1618年即万历四十六年的柳如是,因被父母卖于人贩子,早年间流落吴江等地。

随即认识了一个影响了她早年间的诗词文风的江南才子,著名的云间派词人陈子龙。

柳如是倾慕于陈子龙的才华,两人很快便一起居住在松江南楼。

两人形影不离,陈子龙传授柳如是写诗作对的技巧,柳如是也是一名很好的学生,进步非常的快。

其写到:“带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这词句显露了柳如是是云间派的属性。

除此之外,柳如是更是表现出不同于寻常女性写诗作词时的温婉,诗词间更有一股豪气,充满了男子气概。

柳如是用自己的诗词想周围男性表示自己与他们拥有等同的社会地位以及才华。

等到柳如是嫁给钱谦益为妻时,她的写作文风又受到了其丈夫的影响。

当时正值明末清初,两代交际之处,战乱四起,柳如是的诗词更多的是讴歌当时反清复明的义军,认为他们是民族的英雄。

她借景抒情,以物咏志,诗词大气磅礴,气势如虹。

柳如是后期将自己一腔的爱国情怀化作诗词,激励更多将士。

柳如是的诗词是留给世人宝贵的财富,她以一女子的身份,写出了她对命运不公的反抗以及自己爱国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