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传神与意境-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

赏析探究《步辇图》
课后查阅有关资料从绘画艺术角度、 构图、色彩、及背后故事来感受作品 的传神与意境。
【元】郑思肖 《墨兰图》
想象与探究
如果把兰花与人的性格 相类比,你能将这两幅 兰花作品分别对应两类 人的性格气质吗?(查 找相关资料,用作品和 历史信息证明观点与判 断)
【 南 宋 】 赵 孟 坚 《 墨 兰 图 》
美术 江西美术出版社 七年级上册
xx中学 xx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中国画 五代 顾闳中
人 物
题材有哪些?花 鸟山水来自人物山水工
笔
写 意
花鸟
特点
工整 细致 写实 缜密
粗放 简练 夸张
初探《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中国画 五代 顾闳中
看
再探《韩熙载夜宴图》
第一段 听琴
第三段 歇息
环节六:课堂总结
第二段 观舞
第四段 清吹
第五段 散宴
再探《韩熙载夜宴图》
再探《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再探《韩熙载夜宴图》
小组合作赏析
《泼墨仙人图》
诗
印
画
人物画,或采用工笔重彩, 或水墨写意,对人物形态的 刻画和内心世界的揭示尤为 精彩,古人的“写真”, “真”即指对象内在的精神 本质,即“传神”,通过画 面整体展现其意境。
人美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 7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中国画的笔法
中锋 侧锋 逆锋 拖笔
中国画的笔法
中锋 侧锋 逆锋 拖笔
分析名家用笔用墨 如何用笔? 如何用笔?
●赏析: 你能说出作品中用了那些笔 法吗?
五、中国画墨法学习
焦、 浓、 重、 淡、 清
中国画墨法学习
泼墨法:
大笔挥洒,好像 往纸上泼墨,所画的 形象面积较大,形体 表现自由度较大。画 荷叶、山水等,用泼 墨较多。
中国画的 笔墨情趣
一、早期的中国写意画
梁楷《泼墨仙人图》
二、名家作品欣赏
李苦禅 《双鸡图》 潘天寿 《露气》
名家作品欣赏
郑板桥的《兰竹图》 潘天寿 《 兰 》
名家作品欣赏
张大千《荷花》 齐白石的《杂画册》
教师作品欣赏
王进荣《荷花》 王进荣的《山水》
教师作品欣赏
王进荣《荷花》
王进荣《山水》
中国画墨法学习
破墨法
第一层墨没干 时,接着画第二层, 让不同的墨色相互 渗化,形成丰富的 墨色变化。
浓破淡
墨破色
淡破浓 色泼墨
中国画墨法学习
积墨法:
墨色层层积 加,一层干后再 加一层,最后达 到理想效果。
分析名家用笔用墨 如何用墨?
分析名家用笔用墨 如何用墨?
分析名家用笔用墨
如何用墨?
欣赏水墨动画墨是中国画独立于世界画坛的重 要因素,经历代中国画家在实践中不断磨砺积 累,创造了勾、勒、皴、点等多种技法,加之笔 法墨法以及用水的灵活与多变,更兼利用宣纸 自由渗化的特性,使画作呈现出随性挥洒,浓淡 相宜,妙趣天成的艺术效果。
四、中国画的笔法
中锋 侧锋 逆锋 拖笔
中国画的笔法
教师作品欣赏
中国绘画--美女系列作品欣赏

中国绘画--美女系列作品欣赏朝妆缓步图王树毂立轴绢本设色纵83.8厘米横30.1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王树毂,生于1649年,卒年不详。
清代画家。
字原串,号无我、鹿公,一作丽公,又号方外布衣,一作文外布衣,晚号栗园叟、慈竹君、一笑先生,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工写人物,笔法出陈洪绶,所作衣纹秀劲,设色古雅。
传世作品有《学士校书图》《弄胡琴图》《煮茶图》《人物图》。
此图中一名仕女身裹披风,一手支颐,一手执扇,婷婷娜娜,缓步而行,一边回头观看,似被什么所吸引。
背景不置一物,却通过人物的装束和动态,体现出早晨清露未退、凉风微动之感。
用笔圆润细劲,得陈老莲之笔意。
图上方有另一名清代画家张庚所题诗跋。
李清照像崔错轴绢本设色纵56.7厘米横56.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崔错,生卒年不详,字象九,一作象州,三韩(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人。
曾官同知。
工人物、仕女,擅写真,宗法焦秉贞,受宫廷西法影响,描染净丽,格调婉约。
亦能画梅。
与黄鼎友善,时常合作。
此图画的是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像。
画中描写李清照淡妆素服,斜倚奇石而坐,右手托腮,左手抚膝,默默无声作沉思状。
人物神情刻画入微,衣纹体态,平缓自然,线条流畅工细;奇石勾染皴斫,用笔粗简。
背景不落一墨,大片空白烘托出一种虚空渺茫、寂寞无主的情绪,可谓简洁素净,主体鲜明突出。
作者师承焦秉贞画法,擅写真,格调婉约,在人物立意传神上有独到之处。
此画是其一幅佳作。
孝庄文皇后朝服像佚名立轴绢本设色纵155.5厘米横116.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孝庄文皇后,姓博玺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
后金天命十(1625)二月,被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聘为侧福晋。
崇德元年(1636)改元,五宫并建,被册封为永福宫庄妃。
顺治元年尊为圣母太后,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曾参与政事多年。
图中孝庄文皇后身着华丽的服装,坐在宝座上,庄重威严。
面部吸收西洋画技法,立体感较强,凤椅及地毯尚无采用焦点透视。
中国画欣赏课件-PPT

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
笔
墨
砚 纸
中国画的分类
表现内容
表现形式
表现技法
山水
人物
花鸟
写意画
工笔画
水 墨 画
浅绛
重 彩
四:中国画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1、中国画的造型、艺术效果 2、中国画特有的创作方法 3、中国画对意境的追求
中国画讲究用线,以多变的笔
法造成线的丰富变化,如粗细、 刚柔、干湿、浓淡、疏密等,使 造型或雄奇强悍、奔放 豪爽、或
中国优秀绘画作品欣赏
看看中国画美吗
“我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要到巴黎来学艺 术!……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 有艺术。……”
——毕加索
中国传统绘画被称为中国画,是用中国特 有的笔、墨、纸、砚等工具和独特的造型手 段进行的一种绘画。中国画历史悠久,内涵 丰富,独具魅力,是东方绘画的代表,与油 画一样屹立于东西方画坛。
6:明清时期绘画流派的涌现 7:继承和发扬的近现代绘画
彩 陶 鹤 鱼 石 斧 图
石 器 时 代 彩 陶 绘 画
战 国 时 期 绘 画 龙 凤 人 物 图
-
-
秦 墓 室 壁 画 《 荆 柯 刺 秦 王 》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
山水画还不成熟,绘画以 人物为主,所以人大于山。
相 已唐法—阎技立画本刻 物 人 动 生 象 形 明 鲜 性 个 物 人
熙南
载唐
夜
宴 图顾 》闳
中
《
韩
——
过两创也之这大个流影位体了
以代作显多个多时派响。派宋
前画之示。时数期产也这和代明
的家繁出既期以。生很些浙画清
各的荣绘反的首明之大画派院时
个话与画映画画清多。家的的期
中国古代美术欣赏《墨竹图》郑板桥

本科生论文题目墨竹图郑燮学院系别年级专业名称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职称年月日目录摘要 (2)关键词 (3)前言 (3)正文绘画背景 (5)绘图风格和绘图功能认知 (5)创作立意和创作手法 (5)绘画过程 (5)作者思想 (5)提拔诗文 (6)书法形式 (6)文人画 (6)结束语 (7)致谢 (7)参考文献 (7)《墨竹图》郑燮摘要郑板桥的绘画艺术在清代中期我国书画艺坛上,闪耀着无比灿烂辉煌的光芒。
作为画史上著名的“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在继承我国古代书画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我国的文人画,积极倡导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从而开创了我国绘画崭新的画风,为中国绘画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郑板桥的绘画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究其渊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师古人,主要宗法郑思肖、徐渭、陈淳、石涛和高其佩,但不为陈法所拘,而是活学活用。
二是更多的是向大自然学习,他在《墨竹图》中题记:“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学习社会.宗法自然,但不搞纯自然主义,而是把从自然中搜集的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反复地分析对比,找出其中的规律来,然后进行创作。
关键词郑板桥、墨竹、清代中期、扬州画派、文人画前言通过这学期的课堂学习及课后查阅资料,我对中国古代美术有了些许了解与思考。
历史长河浩瀚无垠,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灿烂辉煌。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作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之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源远流长,从远古至今留下了丰富的艺术文明。
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的反映,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即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
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对具体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是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
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明清时期的美术成就颇丰,扬州画派创作了美术史上的辉煌。
关于龙的画作及欣赏

关于龙的画作及欣赏龙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形象之一,它既是神话传说中的存在,也是艺术作品中的灵感来源。
无论是古代的绘画作品还是现代的艺术品,龙一直都是画家们钟爱的题材之一。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龙的形象常常被描绘得神秘而威严,给人一种庄重而又神奇的感觉。
让我们来欣赏一幅关于龙的画作。
这幅画作以墨色为主,画家采用了传统的水墨技法,通过墨线勾勒出龙的轮廓。
龙的身躯盘绕在画面中央,它的头昂起,眼神炯炯有神,仿佛在注视着观者。
画家巧妙地运用墨色的深浅变化,给龙的身体增添了层次感。
龙的鳞片细腻而有层次,每一片鳞片都被精细地描绘出来。
龙的身体弯曲有致,仿佛随时准备展开翱翔于天际。
整幅画作充满了动感和力量感,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效果。
这幅画作让人不禁想起中国古代的传说和神话。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被视为祥瑞之物,代表着权威和力量,被赋予了神圣的象征意义。
龙的形象在中国的绘画中被广泛运用,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除了传统的水墨画,现代的艺术家们也对龙进行了创新的表现。
他们运用了各种媒介和技法,将龙的形象演绎得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有的艺术家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线条表现龙的威严和神秘,有的艺术家则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创作龙的形象,使龙在画作中呈现出更加逼真的姿态。
无论是古代的传统绘画还是现代的艺术作品,龙的画作都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通过欣赏龙的画作,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能够体味到艺术家们对于龙这一形象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龙的画作给人一种神秘而威严的感觉,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形象,也是艺术作品中的灵感来源。
通过欣赏龙的画作,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够领略到艺术家们对于龙的独特表达。
无论是古代的水墨画还是现代的创新作品,龙的画作都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它们将龙的形象演绎得更加生动和多样化,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满足。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广西版 (共12张PPT)

葫 芦 设色纸本 (1127万 元,2013年5月中国嘉德)
的杰作,深为后人珍重。
王冕《墨梅图》赏析(二)
王冕以画梅著称,尤工 墨梅。他画的梅简练洒 脱,别具—格。其《墨 梅图卷》画横向折枝墨 梅,笔意简逸,枝干挺 秀,穿插得势,构图清 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 花朵的盛开、渐开、含 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 气盎然。其笔力挺劲, 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 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 含笑盈枝,生动地刻划 出来。不仅表现了梅花 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 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 思想感情。加上作者那 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 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 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 世名作。 画坛上以画墨 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 画家。
纵31.8厘米,横51.4厘米
《富春山居图》赏析
后半卷 名称:《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尺幅: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富春山居图卷的布局由平面向纵深展宽,空间显得极 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实和亲切,笔墨技法包容前贤各 家之长,又自有创造,并以淡淡的赭色作赋彩,这就 是黄公望首创的“浅绛法”。整幅画简洁明快,虚实 相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集中 显示出黄公望的艺术特色和心灵境界,被后世誉为 “画中之兰亭”。
葫芦是白石老人喜画的 题材,有时画长在架上 的葫芦,有时画摘下来 的葫芦,全用没骨法, 以水墨画叶,以藤黄画 果。此图无年款,从题 字与笔墨判断,约作于 二十年代中期,即“衰 年变法”接近成熟的时 期。画面上的葫芦还吊 在架上,连同枝叶在秋 风中摇曳,墨叶把黄色 葫芦衬托得分外明亮。 题曰“头大头小,模样 逼真,愿人须识,不失 为君子身。”白石老人 在其它画葫芦作品中, 常题“依样”二字(民间 常说“依葫芦画瓢”), 还见有题 “依样无羞” 四字之作的。他有《画 葫芦》诗云:风翻墨叶 乱犹齐,架上葫芦仰复 垂。万事不如依样好, 九州多(1521~1593年)明代 杰出书画家、文学家。 初字文清,改字文长, 号天池、又号青藤道人、 田水月等。浙江山阴(今 绍兴)人。自幼聪慧,文 思敏捷。且胸有大志。
中国山水名画欣赏及简介

中国山水名画欣赏及简介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壁画和丝绸绘画,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山水画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下面是几幅中国山水名画的简介及欣赏:1. 《清明上河图》- 宋代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绘画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绘制于北宋时期。
这幅画描绘了北宋时期的都市生活场景,展示了繁忙的市井、人物、建筑和自然景观。
画面中有近千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生活的细节。
这幅画以其细腻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细节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2. 《千里江山图》- 宋代王希孟绘《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经典之作,绘制于北宋时期。
这幅画展示了中国南方的江山美景,描绘了起伏的山脉、蜿蜒的江河和宁静的湖泊。
画面中的细节极其精细,色彩丰富,给人一种宏伟壮丽的感觉。
这幅画被视为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意境和哲学思想。
3. 《黄山迎客松图》- 清代徐渭绘《黄山迎客松图》是中国清代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由徐渭绘制。
这幅画描绘了中国著名的黄山景色,以及其中一棵迎客松的景象。
画面中的山峰、松树、云雾和水流都被精心地描绘,展现了黄山的壮丽和神秘。
这幅画以其独特的构图和细腻的画风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之作。
中国山水画的欣赏不仅仅是欣赏其美丽的景色,更是欣赏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这些作品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它们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