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一

合集下载

文化地理ppt课件

文化地理ppt课件
正式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但其中许多 主题在19世纪就引起了德国地理学家的关注。 如:洪堡、李特尔、拉采尔等。
13
二、现代文化地理学的出现
(一)索尔创建文化地理学 西方文化地理学形成的标志——1925年美 国文化地理学家索尔《景观的形态》一书 的发表。
14
(二)二战之后西方文化地理学发展
文化地理学在地理学中已占有相当地位, 研究有下面几个特点: 1、研究区域的拓展:乡村转向城市; 2、不刻意寻找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必然联 系; 3、一些学者将文化地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 探讨领域。
2、主要以翻译和接受西方思想为主
20
3、研究的三个原则:
(1)把晚清地理学的发展变化与时代紧 密结合起来;
(2)把握晚清西方文化传播、民族危机 与地理学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
(3)不仅注意西方近代地理学在中国的 影响,也注意中国传统地理学所具有的 特色,没有丢掉民族特点。
21
(二)对文化地理学的尝试性研究
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真正产生, 其倡议者是杰克森等,他们认为文化地理 学不能只关注“文化本身”,还要关注政 治事件产生的直接的前因后果。他们为的 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很少被地理学家们注意 到的社会生活领域。
17
(二)新文化地理学的特点
1、强调“文化政治” 2、景观分析的新视角 (1)试图将景观的概念与其历史发展联系起来; (2)注重分析景观的符号学意义; (3)更多地研究城市的文化景观; (4)景观研究中的文化政治倾向—注重象征性景观
(二)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共同的研究方法 (1)经验主义方法:强调结论是从经验中 得出,而非演绎推理而来。(归纳法) (2)实证主义方法:假设条件验证命题。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近9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学科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对新旧文化地理学的教科书、经典著作、代表性文章的初步归纳,梳理出了有关文化地理学的4个方面内容:第一,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为“文化区”和“地方”;第二,围绕核心概念,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可分为两部分:文化区和地方的形成机制研究以及文化区和地方的尺度间转换研究;第三,针对形成机制和尺度转换的研究,文化地理学分别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论;第四,文化地理学核心概念可以为其他人文地理学分支提供学术支撑。

区域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

文化区则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

文化区或地城文化历来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920年代,文化地理学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大学诞生。

自此地域文化成为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文化地理学之父索尔(Carl 0.Sauer)从景观入手。

分析文化区的特征和范围。

地域文化以文化区(cultural region)的概念形式列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5大主题之一。

在传统文化地理学中,文化区被划分为形式文化区(formal region)、机能文化区(functional region)和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region)。

这些文化区已明显不同于区域地理中的“地域”。

例如汉语区为形式文化区,它覆盖了很多传统的地域文化区;再如岭南文化区或美国迪克西(Dixie)文化区作为乡土文化区。

比人类学研究的乡土文化单元耍大得多。

近年来。

中国文化
地理学者也开展了对文化区的研究。

文化地理

文化地理

一、文化与文化地理学(一)文化与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文化(culture)或文明:是包括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E.B.Tylor文化地理学:研究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组合,以及各种文化的差异、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文化的结构和特征1、文化的层次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有形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非物质文化无形的)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如人类衣、食、住、行所形成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交通文化等都属于物质文化。

不仅包括具体的器物,还包括这些器物生产、工艺及技术,甚至体现在器物中人们的精神、欲望、智慧、趣味等。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审美情趣、民族性格、宗教情感……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精神文化包括范围很广,有人将其分为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和心理文化。

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也称社会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各种制度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庭制度等。

按照流行的人群,文化可分为:•雅文化:又称上层文化和精英文化,在知识分子和上层统治集团中流行,具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系统性、理论性,通过文字、书籍和正规的教育传播•俗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在百姓中流行,具有较强的感性色彩,贴近生活,一般没有系统的理论形态,民间集体创作,主要靠口头和行为传播。

2、文化的几个特征(1)、文化结构的多层次性(2)、文化主体的抽象性和敏感性(3)、文化内涵的区域多样性(4)、文化主要载体的可移动性和文化区界限的模糊性(三)、文化资源的价值观(1)文化资源价值的潜在性(2)文化资源价值的滞后性(3)文化资源价值的整体性第二节文化地理学基本理论 一、文化源地文化起源地:文化现象与文化事物最初产生的地点。

文化地理1文化地理概述

文化地理1文化地理概述
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文化生态是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和自然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 作用,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根据对文化和环境系统的不同认识,可以将文化生态 系统分为①直链型、②网链型、③社会型、④和谐 型(即:不同的人地关系论)。
①直链型文化生态系统
将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系统的作用看成一种 线性因果关系,把人和自然对文化的关系 看成是单向的,完全由自然决定的,主要 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代表观点:J.W.贝里所称的“强”式文化生态 关系说
②网链型文化生态系统
主要强调人的选择能力,既重视自然对人的 影响,也重视人的作用,把二者看成互为 影响。
茶叶和饮茶的习惯通过陆路和海陆两条不同的 路线传至国外。
⑤制陶技术的扩散
从唐代中晚期瓷器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分别从 西北陆道和东南沿海的国际贸易港扬州、明州 (宁波)和广州运往西亚和波斯湾、亚丁湾、红 海各地。
⑥汉语的扩散
越南语、日本语和朝鲜语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 它们在历史上,甚至直至今天都不同程度的采用 了汉字的字形和读音。语言学上把这三种语言受 汉语影响而产生的成分称作汉语的“城外方言”。
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形式文化区 formal culture regions 功能文化区 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 乡土文化区 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
形式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 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
代表观点:J.W.贝里称其为弱式文化环境关系。
③社会型文化生态系统
即特别注重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 观念的研究,其目的是探索与环境有关的 人类行为动机。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领域,它探讨了文化在地理空间内的特征、传播和演变规律。

文化地理学涉及到人类活动、环境、景观、空间和地域等多方面内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就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学科意义进行探讨。

基本概念文化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融合了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它研究人类文化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表现形式,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传统、价值观念等。

文化地理学关注的焦点在于文化如何影响地理空间的塑造和利用,地理环境又如何影响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通过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

研究方法在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中,学者们常采用田野调查、案例研究、比较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进行研究。

田野调查是文化地理学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表现形式和演变过程。

案例研究则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挖掘特定文化地理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结果。

比较分析则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角度理解不同文化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共性和差异性。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展示文化地理数据,在地图上展现不同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和交互关系。

学科意义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文化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

其次,文化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促进文化交流与交融。

再次,文化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为城市规划、生态保护等提供决策支持。

最后,文化地理学对我们理解和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

综上所述,文化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跨学科领域,为我们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方法支持。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地域文化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地域文化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地域文化一、引言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到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关系。

地理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由某一地域内特定的群体所创造和继承的、具有独特特征的文化现象和文化遗产。

在高中地理必修一中,我们将学习到各个地理分册中的知识点地域文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地域文化进行介绍和解读。

二、中国的地域文化1. 北京的地域文化北京是中国首都,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京的地域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重要影响。

北京的地域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历史遗迹:北京拥有世界闻名的故宫、天安门、颐和园等历史遗迹,这些遗迹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传统艺术:京剧、古曲、国画等传统艺术形式在北京得到了长期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北京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文化:北京烤鸭、老北京豆汁、糖葫芦等美食代表了北京的饮食文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上海的地域文化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代表之一。

上海的地域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滩头文化:上海位于长江口,滩头文化是上海独有的文化现象,体现了上海人民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

•建筑风格:上海的外滩、豫园、上海中心大厦等建筑代表了上海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文化,充满了现代气息。

•电影文化:上海曾是中国电影的摇篮,代表作品有《神女》、《聂耳》等,上海的电影文化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世界的地域文化1. 印度的地域文化印度是拥有众多文化多样性的国家之一,其地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

印度的地域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宗教文化:印度是佛教、印度教、锡克教等宗教的发源地之一,宗教在印度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舞蹈:印度的音乐和舞蹈具有独特的风格,例如印度古典舞蹈和印度音乐等,被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和接受。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一门人文地理分支学科,也是文化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现象和形态的分布:研究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类文化现象和形态,包括人类的语言、宗教、社会组织、经济活动、建筑风格、风俗习惯等。

这些文化现象和形态可以分布在城市、乡村、山区、沿海地区等各种不同的地理环境中。

2.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探讨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以及人类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地理环境可以影响人类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导致不同的文化现象和形态。

同时,人类的文化现象和形态也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例如人类的农业活动、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等都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3. 文化景观:研究文化景观的形成、演变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自然景观的人文因素,以及人文景观的自然因素。

4. 文化的起源和传播:研究文化的起源和传播过程,以及文化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演变。

5. 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讨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6. 环境的文化评价:研究如何从文化的角度对环境进行评估和评价,包括环境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等。

总的来说,文化地理学是一门探讨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深入理解人类文化的空间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文化地理期末复习提纲

文化地理期末复习提纲

文化地理期末复习提纲文化地理学复习提要第一章绪论1-1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作用一、文化地理学的定义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三、文化地理学的作用思考题一、文化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地表各种文化现象的空间特点和空间规律的科学。

是大学地理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近年来被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素养课程。

文化地理学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学科。

它研究人们在空间和环境中如何组织自身,从而更好地利用和改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文化地理学将一切人文事象视为人类的文化创造。

1、关于文化(1)“文化”名称的来源“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文化”的广、狭义1)广义的“文化”——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

2)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3)常用的文化概念1)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例如原始的巫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宫廷服饰以颜色和样式代表等级、古代的科举和现代的高考、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等等。

文化事象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以及对其它文化事象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称作文化事象的功能。

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

2)文化现象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现象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有些现象带有单一性,例如捕鱼的方法、网捕不同样式和大小的鱼网;观察舞蹈的场合、人数、动作、道具等等,现代城市交通拥挤、改革开放出现的民工潮等等。

每一个具体的状态,都是一种现象。

在诗歌题材问题上,律诗盛行于唐代,词盛行于宋代,曲盛行于元代……这些都是人们观察出的现象。

3)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即事物的人文性的一面,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例如,汉文化的食具用筷子,西方文明的食具用刀叉勺;同时,有关它们的传说故事以及它们命名的由来均属于它们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也就是它们的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波克拉底的人地关系思想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B.C.460-377年):古希腊思想家医学家.在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B.C.460-377年):古希腊思想家医学家.在 其《论空气,水和环境的影响》中,分析了大自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他认 论空气,水和环境的影响》 为,人类的种种特性都产生于气候 :"人们居住在酷热气候里,要比北方人 活泼些和健壮些,他们的声音较清明,性格较温和,智慧较敏锐;同时,热 带的物产比寒冷地方的也要好一些."而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民族,"他们的 心灵未受过生气逢勃的剌激,身体也不经受急剧的变化,自然而然地使人更 为野蛮,性格更为激烈和不易驯服.因为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迅速转 换能焕发人的精神,把他们从无所作为的状态中拯救出来." 他在讲到西叙亚人时曾分析说:"在西叙亚人居住的原野,整天为浓雾所笼 罩,所以他们那里的冬季几乎没有间断,而夏季仅有几天,且不太炎热.因 为这个缘故,人的容貌互相类似,他们常常吃一种食品,冬季和夏季用一种 铺盖和穿一种衣服,呼吸着湿度浓厚的空气,饮喝冰雪中的水,也无任何体 格的锻炼,因为凡是没有剧烈变化的地方,那里的身体和精神的锻炼是不可 能的."《古代的地理学》,第60-62页. 能的."《古代的地理学》,第60-62页. 为此他总结说:"人类的人相学可以分为树木茂密和水源充分的山岳型,土 地贫瘠的缺水型,草地昭泽型,开阔的排水良好的低地型(四种).人的身 体和性格大部分都随着自然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转引自汤英比: 《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上卷,第69页.) 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上卷,第69页.)
《荷马史诗》中的地理世界 荷马史诗》
《何马史诗》(约成书于公元前第八至第七世纪)所构勒的是一个模糊的,半神 何马史诗》 话的地理世界.它所想象的大地是一个类似盾形的凸面圆盘,环绕着大陆四 周有一条河(大洋).太阳每天从大洋的水中升起于东方,然后再沉没于西 方的河水中.(前苏联波德纳尔斯基编:《古代的地理学》 方的河水中.(前苏联波德纳尔斯基编:《古代的地理学》,北京,商务, 1986,第2-4页)
(二)文化地理学
如前所述,从很早的时代开始,人们就对社会文化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 关系,进行了诸多的思考和探索,并提出的各种各样的人地关系理论.但 是,正象阿德芒戎所分析的那样,这些思考和探索,都还算不上是"科 学的"研究.因为,这些思考和探索在总体上都被一种"粗暴的决定论" 所纠缠,因而最终不可能就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深刻关系作出科学 的解释.(《人文地理学问题》,第3 的解释.(《人文地理学问题》,第3页) 科学的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始于18世纪进行的发现航行和西方的殖民活 科学的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始于18世纪进行的发现航行和西方的殖民活 动所导致的人类对地球知识的增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门被称之为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在西方正式建立并发展起来. 法国人文地理学人创始人维达尔德拉布拉什(又译白兰士)认为,人文 地理学的科学性质起源于两位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洪堡(17691859)和卡尔 李特尔(1779-1859).他们两人对于自然现象与人类 1859)和卡尔李特尔(1779-1859).他们两人对于自然现象与人类 社会文化和生活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探索,成为后来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 要方向.
1,李特尔的地表空间论
李特尔Carl 李特尔Carl Ritter (1779~1859): 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 (1779~1859): 德国地理学家, 理学创建人之一.他最早阐述了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 统一性,并奠定了人文地理学的基础.李特尔认为地理学是 一门经验科学,应从观察出发,而不能从观念和假设出发, 主张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布满人的地表空间,人是整个地理 研究的核心和顶点.创用"地学"一词,代替A.von.洪堡的 研究的核心和顶点.创用"地学"一词,代替A.von.洪堡的 "地球描述".指出人地相关的一般法则,运用经验法和比 较法研究世界各地区各种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并用传统划 分的洲作为最大的区域单位.在具体研究中偏重人文现象, 把自然作为人文的基本因素.主张地理学必须与历史学携手 前进,他的演讲《地理科学的历史因素》(1833)促进了历 前进,他的演讲《地理科学的历史因素》(1833)促进了历 史地理学的发展.坚持目的论的哲学观点,认为上帝是建造 地球的主宰,相信地球是为了一个目的即作为人类的家乡由 上帝的旨意设计的,这是他的宗教信仰和他对不能理解事物 的哲学解释.
5,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

A,地理环境与人类的起源(4个冰期与3 ,地理环境与人类的起源(4个冰期与3 个间冰期) B,地理环境与人类种族的演化(身高,肤 色,头型,鼻型,发式,胸腔,眼睑等) C,地理环境与人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食, 衣,住,行,审美,哲学,社会组织,政 治生活等)
二,从人地关系论到文化地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人地关系论
亚里士多德(BC384-322),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他 亚里士多德(BC384-322),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他 的宇宙论内容丰富多彩,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深刻的影响. 他在总结前人认识成果的基础上,为地球呈圆球形提供了确 切的证据.根据这一观念(地球呈球形),他的结论是:太 阳光线投射到地球各个不同点的投射角所造成的发光和发热 的差异,成为气候带的存在原因. 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因素都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特定空间背景下的民族特性和社会文化特质.在他 看来,希腊半屿处在热带与寒之间,从而赋予希腊人以优良 的秉性,所以他们天生就能统治其他民族.(《 的秉性,所以他们天生就能统治其他民族.(《古代的地理 学》,第82-89页) ,第82-89页)
1,文化:作为人类的生活方式 ,文化:
A,形形色色的文化定义 B,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方式 C,文化赋予人类生活的价值与意义 D,文化与文明的联系及区别
2,各种各样的文化 2,各种各样的文化
从文化的基本特质来讲,文化可分为技术文化,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三 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也可分别表述为生计文化(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 化和精神文化.
希罗多德的世界
希罗多德(约前第五世纪) 希罗多德(约前第五世纪),西方地理学之父.他认为,地球是一个椭圆的平面, 拱形的苍穹倚寄于其上.在夏季,太阳每天在其上运行时,正好通过苍穹的 中央;而在冬季,它在寒冷的影响下,就离开了这条轨道而偏南行走.此外, 他还对当时欧洲,亚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作了较为详细的民族志记录. (《古代的地理学》,第22-27页) 古代的地理学》,第22-27页)
(一)人地关系论 (二)文化地理学 1,李特尔的地表空间论 2,拉策尔的人类地理学 3,布拉什的可能性理论 4,索尔的文化景观理论
三,文化地理学的定义,主要研究 文化地理学的定义, 内容与方法
文化地理学的定义 主要研究内容: 1,文化起源与传播的地理环境 分析 2,重要文化景观的复原 3,文化区与文化的空间组合 4, 文化与环境的互动 5,环境变迁的文化评价 研究方法:综合,交叉与原则 研究方法:综合,交叉与
3,文化形成的时间机制与空间过 程
A,文化形成的时间机制 B,文化的空间过程
4,地理环境的含义
A,位置(机会和挑战) ,位置(机会和挑战) B,地表形态(山地,丘陵,平原,盆地, 岛屿等) C,水文(江河湖泊) D,气候(日照,温度,降水,灾害等) E,动植物和地下资源
(一)人地关系论
法国地理学家阿 法国地理学家阿德芒戎有句名言:"凡是人类生活的地 方,无论何处,他们的生活方式中,总是包含着他们与地 域基础之间一种必然的关系."他还特别指出,地理学家 区别于社会学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社会学家倾向于只 看人类集团的心理学方面,忘掉人和土地的联系",而地 理学家则认为"不能离开人所居住的土地来研究人,确认 土地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人文地理学问题》 土地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人文地理学问题》,北京, 商务,1999,第9-10页) 事实上,自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天开始,人类就一直在认 识,思考和探索我们的生活方式与地域基础之间所存在的 种种必然关系,并由此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地关系论 (man-land relationship)思想---manrelationship)思想---1,古典时期的人地关系论(荷马史诗,希罗多德,希波 ,古典时期的人地关系论(荷马史诗,希罗多德, 克拉底,亚里士多德) 克拉底,亚里士多德) 2,近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博丹,孟德斯鸠和巴克尔) 近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博丹,孟德斯鸠和巴克尔)
文化地理研究:理论,方 法与实作
一,文化与地理的关联
二,从人地关系论到文化地理学 三,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四,几组重要的概念和深度阅读 几组重要的概念和 书目
一,文化与地理的关联
1,文化:作为人类的生活方式 2, 各式各样的文化 3, 文化形成的时间机制和空间过程 4,地理环境的含义 5,地理环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6,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 7,文化变成最后的环境
近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16世纪初期,法国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博丹(Jean Bodin)在他的著作 16世纪初期,法国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博丹(Jean Bodin)在他的著作 《论共和国》中认为,民族差异起因于不同民族所处自然条件的不同;不同 论共和国》 类型的人需要不同形式的政府.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在《论法的精神》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在《论法的精神》 一书中,将亚里士多德的论证扩展到不同气候的特殊性对各民族生理,心理, 气质,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决定性作用,认为"气候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 第一位",热带地方通常为专制主义笼罩,温带形成强盛与自由之民族.孟 氏也因此而被后人视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鼻祖. 1881年,英国"文明史学"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巴克尔(H.T.Buckle) 1881年,英国"文明史学"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巴克尔(H.T.Buckle) 在其《英国文明的历史》 在其《英国文明的历史》一书中认为,个人和民族的特征服从于自然法则, 正是由于理环境的差异才造就了各民族特质的差异,因此,各民族文化或文 明的差异,归概到底都是由于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的差异所形成的. 在他看 来,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四个要素,决定人类的生活和命运. 差不多与巴克尔同时,美国地理学家辛普尔(Semple)在其所著《 差不多与巴克尔同时,美国地理学家辛普尔(Semple)在其所著《地理环 境的影响》 境的影响》一书中写道:"人是地表的产物,是地球的子女,不仅生于地理, 而且大地养育了人类,给人以工作,决定人的思想,让人类面对困难,锻炼 肌体,增强智慧,例如航海,浇灌等种种问题,同时又暗示解决这些问题的 办法,大地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不仅深入骨肉,而且浸透到精神之中."所以, 她认为,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是特定自然环境造成的. 另一位美国地理学家亨丁顿(E.Huntington)在《亚洲的脉动》 另一位美国地理学家亨丁顿(E.Huntington)在《亚洲的脉动》和《文明与 气候》 气候》等著作中提出人类文化只能在具有刺激性气候的地方才能发展的假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