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慢乙肝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一)——《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 0 ( 1 1 ) I u/ 1 l 1 1 ,一 般在治疗6 个月,治疗 化疗 药 物前 1 周 开始 应 用抗病 毒 治疗 , 结束时及停药后6 个月乖 f j 1 2 个 月时 评价 ;
停药 后持久病 毒学成 答是指 :至少 住停
药后1 2 个月HB V DNA<2 【 ) ( ) I ) I U/  ̄ n l : 发7 己 应答 尚未明确 界定 用NA s 治疗 时 :病毒学 应 是指 川 灵敏的聚 合酶链 反应 ( 1 , ( : R浊 ) 检 删 不 ̄ I J H B V DNA,存治疗中一 般根据 : 痫 严重 程变和] NAs 类 型 ,每 3 ~6 个 月i 、 t q h 1 次 ;原 发_ 7 己 应答 指 治疗3 个 川H  ̄ HB V
指 南 》指 ,在 用普通 干扰 ( 1 F N)
/ 聚 二 醇 十扰 素 ( P e g 一1 F N) 卡 玄 苜 ( 酸 )炎似物 ( NA s )冶疗 时 ,捐 毒学 应答的 界定 小同 用I FN / Pe g —I FN 治 疗 时 :病 毒学 应答是 指 乙旰病毒 基 因 ( HB V DNA) 本指 南中的 证据 等级 分为A、B 和c
由 十 存临 床 上 同 医 院 的 墒 检 测 灵敏吱 台昕 差异 ,昕 旧的 “ 刚 敏的
V D N A ”
,
叶I 的
疗推 荐 意 见 为主线 ,并 结合 亚 太肝 旰 病学 会慢 性乙 型旰 炎病 毒感 染临床 实 病研 究学会 ( A P A S L )、美 国肝病研
究协 会年 会 ( A A S L D)和 欧 洲 肝 病
指 南 解 豳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健康教育

育组 患者 建 立 抗 病 毒 监 测 和 随 访 档 案 , 并进 行 健 康 教 育 , 体 方 具
法如 下 。
2 健 康 教 育方 法
2. 成 立组 织 1
邀 请传 染科 医 师 、 验 科 医 师 、 士 、 管 传 染 病 管 理 医 师各 检 护 分 1 组成 调 研 随 访 小 组 。 染科 医 师 负责 药 物 的 治 疗 与 病 情 观 察 ; 名 传 护 士 与 传 染 病 管理 医 师 日常 护理 与 传 染 病 知 识 的 宣 教 与 防 治 工
2 4 日常 生 活干 预 .
【】 王乔凤 , 敏琼 , 3 芩 陈苑 莉 . 康教 育在慢 性肝 炎患者 中的 作用[] 健 J. 中 国当代 医药 , 0 0 1 ( ) 1 3 2 . 2 1 , 7 7 : 2 ~1 4 [】 许 叶 娟 . 4 健康 教 育对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患 者 抗 病 毒 治 疗 依从 性 的
必 须保 持 情 绪 乐 观 、 胸 开 阔 , 免 各种 不 良 的刺 激 , 使 肝 气 顺 心 避 以
参 考 文 献
[] 李立 明 . 1 流行 病 学 [ . 5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0 4: M】 第 版 北 人 20
27 7~ 278.
达 , 血 调 畅 , 持 最 佳 的 心 理状 态 面 对 疾 病 、 对 பைடு நூலகம் 活 [。 气 保 面 2 】 2 3 健 康 与疾 病 知 识 宣 传 .
趋 向于正常和平稳。 非教育组10 0例患者对疾病 、 药物的认知程度、
药物 治 疗 的依 从 性 分 别 为 5 .2 4 . 1 7 . 4 治 疗 后 各 种 7 3 %、 8 1%、0 5 %, 理化 监 测 指 标 较 差 , 病情 不 稳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新进展

P G IN— 治疗 慢 乙肝 患者 4 E F 8周 , 药 随访 2 停 4周
其 HB A e g的 转 化 率 为 3 % , 清 H V — N 2 血 B D A转 阴率 为 1 % 。该 药 在 我 国 2 0 9 0 7年 2月 被 批 准 用 于 慢
染性疾 病 中最 常 见 的一 种 , 世 界共 约 3 5亿 人 感 染 全 .
H e g血清 转换 , . % 的患 者 H s g消 失 。L T该 BA 14 BA D
药 抗 病 毒 治 疗 1年 H V —D A 阴 转 率 可 达 6 % 以 B N 0
上 ,BA H e g发生血 清学 转换 率 可 达 2 % , 药 率 发生 3 耐 在 2 ~ % …’ 。对 初 始应 答效 果 不 佳 者 ( 疗 2 % 5 治 4 周 是 HB V—D A>1 拷 贝/ 升 ) 继 续 治 疗 9 N 0 毫 , 2周 时 耐药 率可 达 3 % ~6 % 0 0 。T F抗病 毒治 疗在 国 D 外报道 该药抗病 毒疗效较 A V抗病 毒疗 效 明显要 高 , D
以前的统计数 据 比较 H s g携 带率 大大 降低 , BA 目前 抗病 毒治疗是 C B治疗 的主要手 段 , H 截至 目前 全球 批
准可用 于抗病 毒治疗 的西 药有普通 干扰素 (ne eo it fr r n, IN— L , 乙 二醇 干扰 素 ( elN) F o) 聚 Pg F 以及核 苷 ( ) 酸 类 似 药物 拉 米 夫 定 (a i dn A 、 1 v i L M) 阿德 福 韦 ( d f m u e aeo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策略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策略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感染。
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其中大约有2400万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
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肝硬化和肝癌。
因此,有效的治疗策略对于控制这一传染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和策略。
一、抗病毒药物治疗1. 核苷类似物药物核苷类似物药物是目前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抗乙型肝炎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HBV DNA合成来减少或清除体内的HBV载量。
常见的核苷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等。
这些药物通常需要长期使用,并根据患者的血液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剂量。
2. 干扰素治疗干扰素也是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它通过增强免疫系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作用来达到治疗效果。
然而,干扰素通常需要使用更长时间(至少6个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并且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发烧、头疼和肌肉酸痛等。
二、个体化治疗方案由于乙型肝炎感染程度和表现各不相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HBV感染血液学指标、肝功能状态等因素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策略。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患者是否存在其他慢性肝脏病变以及是否怀有妊娠意愿等特殊情况。
三、改善生活方式除了药物治疗外,改善生活方式也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1. 饮食调整:避免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盐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2. 戒酒戒烟:长期饮酒和吸烟会对肝脏造成更大损害,因此最好戒酒戒烟以减轻肝脏负担。
3. 适度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4. 定期随访和监测:乙型肝炎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B超检查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预防控制除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外,预防控制也是减少感染乙型肝炎传播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这一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r he a y c n r ma k b y d c e s hem o aiy r t fpai nswih s v r h o c h paii l a t r p a e c r ni e tts B. M o e atn— t r te
JA G Y 一 , Z U G i i ,W N io i W NG X a —o SMA F n q n .B rn i n H si I N u , HO u— n A G X a -n q j g, A inb , 1 e —i g e i D t o — a g a p
mo a t rt w s 2 8 % ( 3 17 .Ttl f ae t e opt r oe hntow e s n e r ly ae a .6 ti 4 6 / 4 ) o 1 css a di h si lo r ta ek dt a o 15 sy n af m w a h mo a t rt w s 6 9 % ( 1 15 . b u 8 .3 ( 0/ )p tnsrcie nirlh r yd r g r ly ae a .6 ti 2 3/ )A ot 7 8 % 1 1 15 a et eevdat i ea u n 1 1 i v at p i at i lh r y 2 .4 p t ns( 5 15 ee pdt svr ho i h pti.Co c s n A ti nir e p , 17 % a et 2 / 1 )d vl e eeecrnc ea t va t a i o o is n l i s ni — uo v
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综述

4联合抗病毒治疗
.
效干扰素 a 是干扰素 n 经化学修饰后通过延缓体内排泄、延
长半衰期、缩小干扰素 n体内血药峰谷浓度差,从而提高临床 疗效 ,且每周只用一次药。但 长效干扰素 能否提 高应答率 ,还 需进一步 临床试验。
2核苷类似物
学术界一致认为 ,包括拉米夫定 、泛昔洛韦、潘昔洛韦、 阿昔洛韦 、阿地福韦等在内的许多核苷类似物,因磷酸化具有 抗病毒活性而对细胞内 H V复制周期产生了不 同程度的抑 制作 B 用 ,即在细胞浓度极低情况下就会有效地抑制 H V复制和 减少 B 病毒数量 。本文仅以拉米夫定为代表。 作 为第 一 个 获 批准 为 口服 抗 H V 的药 物 ,拉 米 夫 定确 实 也 B 为推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 的进程作出了贡献 。9 8 1 9 年底美国 F A D 批 准临床 应用 。大 量实 践经验结 果显示 ,用拉米 夫定治 疗后 }V N I —D A水平迅速下降 ,AT复常,H e g血清转换 ,肝组织炎 B L BA 症和纤维化有不 同程度的改善 。我 国 4 9例双盲随机对照长程 2 治疗研究,也证明拉米夫定对 H v复制有 明显抑制作用 。王耀 B 宗等 用 拉米夫定 10 m / 5 g 日,治疗慢性 H V感染 6 B 8例,共 6 个月, 其中肝 炎肝硬化 1 例, 8 血清 I V N t D A阴转率 10 . B A B 0% H eg 转阴 2 . % 3 1 ;病情逐渐稳定 ,慢性重肝 1 ,血清 H VN O例 BD A转 阴 率 10 ,H e g转阴 4 .% 0% BA 28 ,8例肝功能改善 ,这一结果说 明拉 米夫定治疗 H V复制期肝炎肝硬化和慢性重肝有显著效果 。最 B 近我 国进行的 2 0 2 0例拉米夫定Ⅳ期临床试验证明,对有抗病毒 治疗指征的是≥1 ( 5k) 2岁 ≥3 g 的患儿可实施拉米夫定治疗,但 对 1 以下 儿 童 慢 性 乙 肝 的拉 米 夫 定 临床 研 究未 系 统 进 行 ,疗 2岁 效和安全性有待确定,故暂不推荐对 l 岁以下患者用拉米 夫定 2 治 疗
慢性乙肝须坚持抗病毒治疗

乙肝病 毒在
中华医学会 2 0 年发布 的 《 05 慢 ≤8 个月的患者有一半以上 ( 5 ) 5%
体 内是不断变化 的 ,随意停药 易使 性 乙型肝炎 防治指南 》对此作 了详 出现 复发 。 药物作 用的病毒位点发生 改变 ,产 细 陈述 ,以抗 病 毒 药 物 中 的核 苷 生耐 药 ,使 药物疗效 下降或失去作 ( ) 酸 类似物治疗为例 :e 原阳性 抗
旰博士 2 1 年 第5 00 期 2 9
一
般 不应 中断治疗 。如果需要对治
疗方 案进行调整 ,也应 在医生 的指
规范抗病毒 治疗至 少一年后 ,实现 导下逐 步有序的进行 ,切忌 自行停
HB A V DN 检测不到及AL 正常后 , T
如何坚持抗病毒治疗 ?
药换药。■
根据患 者 自身情况选 择合适 的 继续巩固治疗 ,经监, 3 每次至少  ̄ 次( J i
障。一旦开始抗 病毒治疗 ,患者应
T 治疗 目标 无 法 实现 慢性乙肝 及AL 恢 复正 常后 ,再继 续巩 固治 该做 到严格按 时定量服 药 ,除非发 治疗的最终 目标是 防止或延缓肝 硬 疗 ,经 监测 2 ( 次至 少 间隔6 次 每 个 现疗效 不足或发生严 重不 良反应 , 化 、肝癌的发生 。随意停药或 中断 月) ,仍保持不 变者可 以在医生的指 治疗 ,会造成病毒 的大量复制 ,而 导 下考 虑停 药 ;e 原 阴性 患者 , 抗 增加肝硬化 、肝癌的发生风险。
毒作用 ,必须 维持体 内有足 够高的 济能力应该能够负担至少2 3 的治 e ~年 抗体 )的患者停药后易发生反弹 , 药物浓度 ,一旦停 药 ,体 内没 有足 疗 ;最后 ,停 药后应 仍可维持持 久 6 个月 时H V D A阳转 率和AL 异 B N T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

为肝 癌 。
滋 病 相 关 性 卡 波 济 氏 肉瘤 、 性 黑 色 素 瘤 等 疾 病 的 治 疗 。 据 大 恶
全 国 病 毒 性 肝 炎 血 清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 群 中 HB Ag阳 性 率 平 人 s
1个 月 , 后 每 隔 日 1次 . 程 3 6个 月 为 最 好 。 然 疗 ~
1 3 a 扰 素 与 其 它 药 联 合 治 疗 目前 认 为 单 用 a干 扰 素 对 . 干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的疗 效 不 够 满 意 , 张 与 其 它 药 物 联 合 应 用 可 提 主 高 疗 效 。常 用 联 合 免 疫 调 节 剂 , 胸 腺 素 a ( 如 日达 仙 )胸 腺 肽 、 、 左旋 咪唑涂布剂 、 乙肝 疫 苗 等 , 可 联 合 其 它 抗 病 毒 药 , 拉 米 亦 如 夫定等 。 14 安 福 隆 ( 二 代 基 因工 程 a2 . 第 一 b干 扰 素 ) 针 的 应 用 水
1 4 1 主 要 适 应 证 可 用 于 急 慢 性 病 毒 性 肝 炎 ( 型 、 型 .. 乙 丙 等 ) 尖 锐 湿疣 、 细 胞 白血 病 、 性 粒 细 胞 白 血 病 、 巴 瘤 、 、 毛 慢 淋 艾
均 为 9 7 , 1 2 0 . 5 约 亿 0 0万 人 , 占世 界 HB 感 染 人 数 的 13 V /.
14 2 用 法 及 疗 程 30万 ~ 5 0万 u d 肌 肉 注 射 .0 .. 0 0 /, 3 d后 , 改 为 隔 日 1 肌 肉 注 射 , 续 3 6个 月 。 次 连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摘要】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明显。
抗hbv药物有α干扰素、α-2a聚乙二醇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等。
该文概述了这些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耐药性及联合治疗等。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3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445-02
根据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antigen,hbeag)的状况可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分为两种情况,即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和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
hbv感染常需要数年才发展到严重的结果。
目前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检测指标包括血清学指标(即是否出现hbeag消失或血清学转化,通常表明向hbv携带的转化或血清学恢复),病毒学指标[即hbv-dna 水平呈对数下降或hbv-dna下降到不能检测的水平(<10 uml-1)],生物学指标(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恢复正常)和组织学指标(即坏死性炎症程度和纤维化阶段的改善)。
抗病毒治疗就是要使这些指标好转,并能在治疗结束后得以维持。
1 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
美国批准治疗hbv感染的药物有7种:α干扰素、α-2α聚乙二醇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
干扰素因需每天注射或每周3次注射,已被长效聚乙二醇干扰素所替代,后者每周只需1次。
多项试验表明,用抗病毒药物治疗1 a,可使13%~95%的患者血清hbv-dna下降到无法测定的水平,使38%~79%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降为正常,12%~27%的患者hbeag产生血清学转化。
能显著抑制hbv-dna的药物常能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在耐药性不同的口服药物中,核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和替诺福韦与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没有交叉耐药性。
阿德福韦酯的耐药率在治疗的第1年很低,但第4年末可达30%。
阿德福韦酯对耐拉米夫定的hbv感染者非常有效。
在可用药物中,阿德福韦酯抑制hbv-dna的效力最低、最慢,引起hbsag血清学转化的可能性最小,导致“原发性无反应”,即不能使20%~50%患者的hbv-dna水平下降2log10的可能性最大,因而限制了它的使用。
hbeag血清学转化后,巩固治疗6~12个月或更长时间,可使约80%口服治疗的hbeag阳性患者产生持续性效果,但除少数hbeag阴性者外,多数于停止治疗后复发。
由于有些治疗效果并非呈持续性,治疗后需认真监测是否有复发。
几乎所有hbeag阴性患者和约80%尚未出现hbeag血清学转化的hbeag阳性患者应在1 a后继续用核苷或核苷酸治疗,在未出现耐药时,这样的治疗总体上能维持其临床效果。
抗病毒治疗可延缓肝纤维化,甚至使肝硬化逆转,提高存活率。
与聚乙二醇干扰素不同,口服药物对以前使用干扰素无效的患者仍然
有效,能被安全有效地用于肝功能失代偿患者的抢救治疗,延迟或避免肝移植;在有进展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患者中,可预防肝功能失代偿。
聚乙二醇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包括类流感症状、骨髓抑制、抑郁和焦虑、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需作密切的医学和实验监测。
多数口服药在扩大应用后,其不良反应都可接受,但因阿德福韦和替诺福韦可引起肾中毒,核苷酸治疗时应定期检测肾功能。
在临床使用前进行的啮齿动物毒理学研究中,高于人体使用量30~40倍的恩替卡韦与肺、脑和肝肿瘤有关,但在兔和狗实验中尚未观察到类似结果。
替比夫定可引起少数严重的中毒反应,使用2 a后肌酸激酶水平升高者比用拉米夫定治疗患者更常见,还可引起周围神经疾病。
与口服药物治疗1 a相比,聚乙二醇干扰素注射治疗1 a出现hbeag 血清学转化的可能性更大。
然而,口服药物通常使用1 a以上,到第2年末可达到与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类似的hbeag血清转化率(约30%),5 a时hbeag血清转化率约50%。
早期研究提示,干扰素治疗1 a时hbeag血清转化率高于口服药物。
然而,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某些更新的、更有效的口服药物相比,hbeag消失率是类似的。
另外,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西方患者在出现hbeag血清转化和停止治疗后,可出现hbsag血清转化(3 a为20%),这类似于干扰素治疗的结果。
干扰素或口服药物治疗产生hbeag血清学转化的患者中,
共价闭合环状dna的减少类似。
有抗hbv效果但尚未被食品药品管理局证实的另两种口服药物是恩曲他滨和克拉夫定。
恩曲他滨的结构、效果和耐药性类似于拉米夫定,并无优势。
停止克拉夫定治疗后数月hbv-dna的持久抑制有别于其他口服药物。
然而,初步的临床试验提示,克拉夫定抑制hbv-dna和引起hbeag血清学转化的效果低于其他口服药物。
2 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中未发现耐药。
l-核苷(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与hbv-dna聚合酶c区的酪氨酸、蛋氨酸和天冬氨酸出现变异和与能降低治疗效果的聚合酶a和b区上游代偿性变异有关。
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替诺福韦)的耐药性与聚合酶b和d区的变异有关。
尽管拉米夫定的耐药性可限制它的临床效果,戊环鸟嘌呤类似物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的耐药性仍较低。
耐药可降低药物效果,促进进展性肝硬化和肝移植后患者的肝功能障碍。
另外,口服药物间有交叉耐药,出现一种药物(如拉米夫定)的耐药,便不能选择其他药物(如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作后续治疗。
由于替比夫定治疗1~2 a可导致耐药,故其没有在慢性hbv感染的治疗中被广泛使用。
核苷酸对核苷耐药者有效,反之亦然。
拉米夫定耐药的hbv 感染者经恩替卡韦治疗1 a时,耐药率为7%,2 a时为16%,3 a 为35%,4 a为43%。
耐药者通常能在初次病毒学反应后,尤其伴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时检出hbv-dna上升>1 log10。
3 联合治疗
对尚未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联合应用抗病毒药不增加效果。
尽管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使hbv-dna下降(1~2)log10,但联合治疗并不引起持续的治疗效果。
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的抗病毒作用并不能胜过单独使用替比夫定的效果。
不同耐药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可限制耐药的发生。
然而,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早期,耐药很轻微。
实际上,在耐药发生后增加一种药物是非常成功的策略。
目前缺乏证实联合治疗的效果胜过单药治疗的资料,除耐药可能促进或加重肝衰竭患者外,现行治疗指南未推荐联合治疗。
在治疗期间出现耐药的hbv感染患者中,可增加第2种耐药机制不同的药物。
总之,由于阿德福韦酯降低hbv-dna比其他药更慢,24周并不能预测48周的结果,建议于48周时监测,而不是24周。
恩替卡韦从遗传学上不易产生耐药性,它可使几乎所有患者迅速降低
hbv-dna水平,因而不建议临时改变其治疗。
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因高耐药而不作为一线治疗。
随着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被更高效、更快速抑制和耐药性较低的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所代替,24周或更晚时改变治疗方法是不可取的,建议在治疗中监控血清hbv-dna水平和对有不适宜反应的患者修改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月荣, 张涛, 张月萍. 拉米夫定优化治疗慢性hbv感染患
者的临床观察[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0,(05)
[2]吕卫红, 方鹏飞.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j]. 医药导报, 2006,(05)
[3]赵林.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治疗对策[j]. 淮海医药, 2010,(05)
作者单位:322002浙江省义乌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