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区域划分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分区划分依据

中国地理分区划分依据

中国地理分区划分依据
根据区域特征的不同,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

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地理分区也是比较有依据的,南方北方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两边的气候迥然不同;北方和西北地区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气候、环境相差很大;而青藏地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与其他三区为界,海拔极高,俨然“第三世界”。

这个分区还大致地看出中国的人口民族,南方和北方人口居多,以汉族为主,西北和青藏地区人口较少,而且少数民族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全国行政区域划分表

全国行政区域划分表

全国行政区域划分表
《全国行政区域划分表》作为我国行政区域划分标准,将全国行政区
域分为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依据人口数量,它们可以被分为“大省”和“小省”。


国各大省有:四川、广东、江苏、山东、河北、河南、浙江、湖北、
湖南、安徽、福建、广西、云南、辽宁、黑龙江、吉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贵州、青海、宁夏;全国各小省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内蒙古、海南。

《全国行政区域划分表》为全国行政管理特点的体现,它和我国的历
史传统呼应在一起,强调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

依据行政区域划分,同一省属于同一行政管理体系,可以制定出适用
于本省的法律,能够更好地为其居民提供服务。

同时,行政区域也有利于政府实施新政策,依据不同省的经济发展情况,结合行政区域的特性,形成各自独特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促
进全国经济的发展。

我们清楚地看到,《全国行政区域划分表》既是对全国行政管理体系
的规范,又是促进全国综合发展的重要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
国社会及政府的管理能力。

作为华夏文明的继承者,每个公民都应该
尊重《全国行政区域划分表》,促进全国各省地区之间的和谐发展,
为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

北方地区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阔,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整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积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爱护差,水土流失严峻,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 4-8 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 400-800 毫米,主要集中在 7-8 月,大局部属于半潮湿、半干旱区 (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潮湿区);夏季暖和多雨 (东北较短),冬季寒冷枯燥(东北漫长寒冷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难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

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 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渐渐增大。

南方地区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其次、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阔,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汊纵横交叉,湖泊星罗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国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坎坷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贯山脉和南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限、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峰。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2.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条件依据
B
A 夏季风
季风、非季风区
地形或地势
一、二阶梯分界线 C 气候
1月份0°C等温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小结:四大地理区域名称、位置、划分依据
名称
位置范围
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 大兴安岭以东
秦岭—淮河以南、大兴安岭以西、昆仑 青藏高原以东 山—祁连山以北
高原、平原
平原、高原、 高原、盆地、 盆地、丘陵 山地
青藏高原 高原

温度带
高寒 暖温带、中温
带、寒温带
亚热带、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
候 降水量
400~800毫米
>800毫米
<400毫米
气候
干湿状况
半湿润区 湿润区
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植被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首先,我们看看下列几幅图各是哪个地区的景观:
塔西克北拉荒玛漠干沙漠




江南水乡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青藏高原
我国自然地理的分区
西北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秦岭
东部季风区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观察分析 四大分区的地理界线是如何确定的?
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 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草原、荒
针叶林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中国地理行政区划

中国地理行政区划

中国地理行政区划中国地理行政区划是根据国家的行政管理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划分为不同的行政区域。

这些行政区域根据面积、人口、地理特点等因素进行划分,以便于国家对各个地方的管理和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一、国家级行政区划国家级行政区划是中国地理行政区划的最高一级。

中国国家级行政区划包括了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

这些行政区划分别是:1. 省: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青海。

2. 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 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

这些国家级行政区划都有自己的行政中心和行政机构,负责督促和执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

二、省级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区划是中国地理行政区划的第二级。

除了国家级行政区划之外,中国还划分为了333个地级行政区。

这些省级行政区划包括了22个省(省份)、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和4个直辖市。

1. 省(省份):除了直辖市之外,中国其他的行政区域被归类为省。

2. 自治区:中国的自治区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享有特殊自治权的行政区域。

这些自治区有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 特别行政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指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这两个地区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包括了独立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

4. 直辖市:直辖市是中国的一个特殊行政区域,比其他省级行政区划的地位更高。

中国的直辖市有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

三、县级行政区划县级行政区划是中国地理行政区划的第三级,是中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域。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目前有2850个县级行政区划。

县级行政区划一般称为县,但也有少数行政区划称为市、区等。

县级行政区划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实施国家政策、管理本地区的经济、教育、卫生、文化等事务。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与十大口诀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与十大口诀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与十大口诀
一、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
1. 东部沿海地区
•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份。

这一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达的城市。

其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创新成果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对外交往的窗口。

2. 中部地区
•特征: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省份。

这一地区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工业基础,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工业中心。

3. 西部地区
•特征: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等省份。

这一地区地势高原和山地居多,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较为落后,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国家的扶持下,西部大开发战略得到了大力推进。

4. 西南地区
•特征: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省份。

这一地区地势复杂多样,有高山、高原和盆地等地貌类型。

西南地区气候条件适宜,云雾弥漫,植被丰富。

这一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如草药和特色农产品。

西南地区还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区域,有着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二、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十大口诀
1.。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PPT优秀课件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PPT优秀课件
1 区域划分的依据
我国地域辽阔,综合考虑哪些因素划分四大地理区域?
自然条件
经济活动
地理位置
人文 地理景观
一、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2 四大地理区域
活动探究1
读图和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完成下列 任务: 1.说出我国划分为哪四大地理区域?并说出 其分布的位置范围和主要省区,完成表格。 2.在图上画出各大区域划分的界线,并说说 其主要划分因素。
答案提示: 分别属于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我家在云南,这里四 季鲜花盛开,昆明是 名副其实的春城。
活动探究2
一、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2.说说你的家乡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地区? 3.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地形
合肥
气候
水源 土壤
答案提示: 合肥属于南方地区;我们可以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 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项目
说出我国划分为哪四大地理区域?并说出其分布的位置范围和主要省区,完成表格。
名称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位置范围 主要省区
大兴安岭以东、 位于秦岭-淮河以 大高原以东,青藏高原以北 西,昆仑山和
临渤海、黄海
临东海、南海
祁连山以南
东北三省、黄河中 下游各省全部或大 部,甘肃东南部和 江苏、安徽北部
0℃
秦岭
淮河
800mm
答案提示: 主导因素是气候。
一、四大地理区域
3 秦岭——淮河一线
结合所学知识,你能说说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吗?
秦岭
淮河
1.1月份0℃等温线
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中国全国行政区域划分

中国全国行政区域划分

中国全国行政区域划分
中国地处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全国行政区域划分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截至2021年,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再下设地级市、县
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

整个国家的行政区划体系是根据地理、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制定的。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在地理上分布广泛,包括了东部的沿海省份、中部的内陆省份以及西部的边疆地区。

其中,自治区主要是多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提供自治权利,直辖市则是直接由中央政府管辖,特别行政区则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和特殊地位。

整个行政区划体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以及政府管理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乡级行政区域是中国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主要负责乡镇的日常管理和基层民生服务。

乡级行政区通常由几个村组成,是联系国家政策和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地级市和县级行政区则在省级行政区域下设,具有一定的地方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

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经过多年的演变和调整,不断适应国家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共分为哪几个区域?每个区域所包含的省市都有哪些?
中国区域按行政区域划分: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

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

“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

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

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

通常简称“西北”。

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区域按经济带划分:
1.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18个省、区、市)。

2.中部内陆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

3.西部边远地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个省、区
八区域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0696万。

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二市两省。

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127万。

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

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3582万。

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
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本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

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2019万。

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

总面积160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863万。

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开放不足,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

总面积6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3085万。

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转型压力大。

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

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4611万。

这一地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对南亚开放有着较好的条件。

大西北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

总面积39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5800万。

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市场狭小,向西开放有着一定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