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评课记录
高中地理_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最新考纲】④世界洋流分布规律;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纲解读】④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三大洋洋流分布的具体特点;④理解并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④学会洋流图的判读,运用洋流知识解决相关地理问题。
(重点)【高考考情分析】④2016 上海地理,13-14,4分④2015 四川文综,1,4分④2014 安徽文综,25,4分④2013 课标Ⅱ,9,4分④2013 江苏单科,17-18,4分④2013 浙江文综,4,4分课堂环节课件演示内容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小黄鸭”的故事引出课题:第三章第二节《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讲解故事“小黄鸭”,学生聆听,思考教师提出问题以情景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洋流定义“常年”“稳定的”“大规模”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强化洋流概念洋流性质显示世界洋流分布图,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密度流强调寒流暖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流经海区的水温而言。
通过对比强化寒暖流的区别让学生讲解风海流,教师补充密度流的相关知识掌握洋流的成因分类真题考向探究考向一洋流图的判读2013 江苏单科,17,2分学生分析高考题,给出答案,教师给予评价讲解把握高考方向方法技巧根据等温线判定洋流性质、流向及名称根据上面高考题,总结答题技巧,分析思路,学生记下关键词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洋流的分布规律显示“气压带风带示意图”“世界表层洋流模式示意图”“世界表层洋流循环示意图”,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同纬度不同海区和不同纬度同海区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
学生分组观察洋流的分布规律通过观察、聆听小组代表的发言,归纳总结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显示世界洋流分布图分海区总结洋流分布规律,识记洋流名称让同学有直观认识,识记寒暖流的大体位置北印度洋海区展示北印度洋冬夏风向和海水流动方向。
教师提问南亚季风风向,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相应的海水流向,并在幻灯片上演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北印度洋冬逆夏顺的季风洋流。
洋流听课评课记录范文

洋流听课评课记录范文一、听课基本信息。
1.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2. 授课时间:[具体时间]3. 授课地点:[教室地点]4. 授课内容:洋流。
二、听课记录。
1. 课程导入(轻松开场,吸引注意)教师一上来就问同学们:“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泰坦尼克号会撞上冰山呢?这可和咱们今天要讲的洋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哦。
”这问题一抛出来,同学们的小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都在那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感觉这个导入特别巧妙,就像用一个小钩子,一下子把学生们的好奇心给勾住了。
2. 知识讲解(清晰有条理)教师开始讲解洋流的定义的时候,没有直接念课本,而是说:“洋流啊,就像是海洋里的河流,不过这河流可没有两岸,它就在大海里任性地流来流去。
”这种比喻特别形象,让那些抽象的概念一下子变得通俗易懂了。
在讲洋流的分类,分为暖流和寒流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简单的示意图。
一个箭头旁边写着“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水温较高)”,另一个箭头旁边写着“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水温较低)”。
一边画还一边说:“暖流就像一个暖宝宝,带着温暖的海水去给高纬度地区送热量;寒流呢,就像个冷酷的家伙,把高纬度的冷水带到低纬度。
”同学们听了都哈哈笑,而且感觉理解起来毫无压力。
接着说到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时候,教师采用了分组探究的方法。
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发了一张世界地图,让大家根据之前学的知识,在地图上试着画出主要的洋流分布。
这时候教室里可热闹了,同学们都积极地讨论着,有的还争得面红耳赤。
教师就在各个小组之间穿梭,适时地给点小提示。
这种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的方式真的很不错,感觉比单纯地听老师讲效果要好很多。
3. 案例分析(联系实际,趣味横生)教师讲完理论知识后,又回到了泰坦尼克号的例子上。
他说:“咱们现在就来揭秘泰坦尼克号为啥会撞上冰山。
当时啊,那艘倒霉的船行驶在北大西洋上,正好遇上了拉布拉多寒流,这寒流把北极的冰山一路带到了泰坦尼克号的航线上。
而且啊,当时附近没有强大的暖流来融化这些冰山,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教学设计及分析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的题目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教学设计及分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以下分析:一、分析课题内容1、课标要求本节课《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是: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条标准的学习内容大体包括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分布、航行、海洋污染的影响。
课标的基本要求:首先要建立在运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知识基础上;其次必须利用地图,结合材料、事例进行分析,以此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二章第4节《水循环和洋流》中“洋流”的第二课时。
这节课的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的世界洋流分布等知识的总结,又是对今后学习自然带等知识有重要影响。
所以学好本节,能为今后学习进一步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打好基础。
本节课新课部分的教学线索为“探讨-总结-探讨”。
围绕教材中“北大西洋海区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实例,设计四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体现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
设计四个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探究中得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最后通过举生活中实际例子展开讨论,巩固提高。
其中,设计标注四大渔场位置、画航海路线图等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整节课重在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七、分析教学效果评价1、课堂教学效果基本达到设计意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有效地利用了教材中“世界洋流分布”图及“北大西洋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案例分析,合理地运用了教材,讲知识点回归到教材。
3、通过引用生活中的现象及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关注度。
4、教学中安排标渔场、画航海路线等小游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给予学生较充分的讨论空间,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也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并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体现到了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完整版)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评课记录

(完满版)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评课记录《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评课记录今天老师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第二部分知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型是复习课。
针对本节的议论详尽以下:一、授课教师利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案例进行导入,引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知识回顾,洋流的分布规律对本节课有重要意义,既牢固了基础知识,又为本节课的学习确定了基础。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知识与我们平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都有着亲近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节的特点之一是:知识间前后联系特别亲近;特点之二是:知识原理性极强。
授课教师运用地图和史实资料、新闻资料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特别是对“洋流对天气的影响”的办理,较为合适,所选案例均为较常有,考试中常考问题,教师举失案例,学生解析,调动学生思虑的积极性。
本节课所选案例,均为授课教师精挑细选的案例,并能经过案例进行知识拓展,如世界大型渔场的形成原因,纽芬兰渔场的发展历史等。
四、重、难点的突出,能依据大纲规定及授课实质,考虑到“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
重点突出,难点办理合适。
五、经过安利的选择、问题的设置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成立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设置简单的思虑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虑思想意识,能结合生活实质,提高参加各种活动的积极性。
六、习题设计难度由浅入深,较为合理。
七、授课环节齐全。
八、建议:设计导教学设计可合适增加学生的课堂活动2016年3月22日1 / 1。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优质课教学设计)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优质课教学设计)有道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而作为地理老师,我要告诉大家,生活处处是美丽,事无巨细皆地理。
我们今天这节地理课呢,就秉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一起来一次环球游学,一起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发现地理的魅力。
我们的游学计划有四个目的地,台北、日本北海道、美国旧金山、以及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记住,我们一定是从台北出发,最终要回到台北,可不要中途走丢咯。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民主决定这次游学的路线问题,并将你们认为的最佳路线画在你们的航海地图上,你们将有三分钟的时间完成你们的航海路线图。
生:(讨论并回答)师:好,时间到,我看同学们的航海路线图都已经画得差不多了,有没有哪组同学愿意出来分享本组设计的路线图的?生:(画图说明)师: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生:(回答老师适时补充纠正)师:非常好,这组同学认为洋流的流向会对航行的速度产生影响,顺着洋流走有利于提高速度,而逆着洋流则会减慢速度,所以选择的路线一直是顺着洋流的,那同学们同意这组同学的设计吗?同意的举手啊,全票通过,看来出发之前大家已经达成共识了,洋流对航行速度的影响顺流有利于加快速度,逆流则会减慢速度,同学们在大风天气骑过自行车吗?顺风骑的时候感觉怎么样?逆风呢?那洋流对船速的影响是不是也一样呢?我们来回顾一段历史:当年哥伦布从欧洲出发,横跨大西洋,最终达到北美洲,他的船队走了两次,分别走了两条路线,同学们来看,哪一次走的路程要短一些?那么应该是哪次花的时间要少些呢?第一次?第二次?事实上,哥伦布的船队第一次横渡大西洋路程更短一些,花了37天的时间,第二次路程要长一些,却只花了20天,这是为什么呢?哥伦布第一次是逆着洋流的,逆着北大西洋暖流,速度要慢一些,第二次是顺着洋流的,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速度就要快一些。
哥伦布用他的事迹经历告诉了我们选择顺着洋流安游学进程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出发吧。
(二)新课教学情景一:从台北出发,很快我们到达了本次游学的第一站:日本北海道,在这里,一下船同学们最想吃什么?品尝了美味的生鱼片,看到了发达的渔业生产,原来这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北海道渔场,位列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师:大家请看世界四大渔场,他们分别是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和秘鲁渔场。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通过认识洋流形成的多种因素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综合分析地理事物与地理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提高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标注四大渔场位置、画航海路线图等活动,培养绘图能力,能用简明阐明自己的观点。
3)通过四个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洋流随地理环境影响等问题的深入认识,增强探究地理事物奥秘的兴趣;懂得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2)通过洋流对地理环境的重要影响,认识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学会看图分析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案例法、引导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疑:撒哈拉沙漠向西一直延伸到非洲西部沿海,澳大利亚西部沿海也是荒漠地带,但东岸则是森林景观,为什么同是海边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观?(使学生对洋流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产生悬念。
)板书: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活动:探究活动1展示:都柏林和纽芬兰圣约翰斯的气候差异,学生观察地图、归纳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爱尔兰都柏林和纽芬兰圣约翰斯的纬度差不多,1月都柏林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气温多在0℃以下。
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地图、归纳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通过结合上一节课所学到的世界洋流分布图的知识,可以看出,图上的爱尔兰都柏林附近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而纽芬兰圣约翰斯附近有拉布拉多寒流经过,由于暖流是从水温高的流向水温低的地方,所以,就好比把热水倒进冷水里会使冷水变热,它的道理是一样的。
洋流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堂实录

洋流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堂实录)上课:实录制作:教师讲解: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洋流,洋流呐,大家知道,高考里曾经考过的。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考纲),看考纲要求,我们只有明确它考什么,才能知道怎么去。
我们大家都看到了啊,分布规律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这两点是我们这节课复习的重点。
在展开复习之前呢,我们先了解一下一项运动——沃尔沃全球帆船(展示全球帆船航行路线图)。
大家知道,中国郭川,是中国第一个完成这个不间断航海航行的人。
(指幻灯片)这个呢,是08年、09年他参加这个沃尔沃航行的图,大家都知道,这个航程它是无动力的,就是帆船靠什么?学生回答:按行程方向顺风的。
教师:风和什么?学生:洋流。
教师:那我们来看一下,既然靠风和洋流,我们选其中一小段来看看,他是如何完成的。
这个材料,我们从微薄里看到,出地中海后他发了这样一条微薄(——开赛以来速度最快),他说这句话是不是凭空说的呢?学生回答:顺风的教师:顺风的所以速度比较快,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看是不是正确,我们接着往下走。
到了这一点后,大家看到,如果要走最短路线,他肯定要怎么走?(教师手指苏伊士运河红海路线,)提问,他为什么会取远舍近?请大家看课本上,他为什么舍近取远?学生:教师:之后,到了这个地方,又发一条微博(地点:非洲南端,内容:臭名昭著的西风带顺风顺水,风浪大)。
通过这一地段的描述,大家看航海,它是不是充分利用到洋流。
同时我们看出来,这个洋流的形成与风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拿出来,画画全球行星风带以及在全球风带影响下全球洋流模式简图。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画。
……(提示:画图是注意把洋流性质区分开,用不同颜色表示。
)教师:大家已完成,这两位同学也完成了,看黑板两幅画的和你的是不是一样的,有没有差别。
学生:不一样教师:什么不一样?洋流不一样(基本上学生回答一句,教师重复一句),嗯,洋流不一样在什么地方不一样。
学生答:教师:这条自东向西(北赤道暖流,教师自己订正画)然后学生上去订正。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说课稿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教课方案及剖析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日说的题目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的教课方案及剖析” ,第一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以下剖析:一、剖析课题内容1、课标要求本节课《一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是: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条标准的学习内容大概包含洋流对天气、大海生物散布、航行、大海污染的影响。
b5E2RGbCAP课标的基本要求:第一要成立在运用世界洋流散布规律的知识基础上;其次一定利用地图,联合资料、案例进行剖析,以此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p1EanqFDPw2、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二章第 4 节《水循环和洋流》中“洋流”的第二课时。
这节课的内容是对前方所学的世界洋流散布等知识的总结,又是对此后学习自然带等知识有重要影响。
所以学好本节,能为此后学习进一步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打好基础。
DXDiTa9E3d湘教版在这段教材的办理上比较特别,与其余三个版本教材(人教版、中图版、山东版)不一样,它没有正文,而是以活动的形式,经过对问题及案例的剖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洋流对天气、渔场散布、航线选择及大海污染的影响,进而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所以对这部分内容的教课要点在于怎样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活动,促进学生踊跃思虑主动研究,最后提升剖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RTCrpUDGiT3、教课重难点在理解课标,剖析知识构造及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四套高中地理教材关于该内容的设计编排,我以为这部分的教课应付洋流对天气的影响有所重视,把洋流对渔场散布及对航海的影响作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表现。
所以,在教课中以洋流对天气、渔场散布、航海的影响作为要点。
同时,世界洋流散布内容较难,所以怎样使学生把详细的洋流散布与实质洋流的影响相联合成犯难点。
5PCzVD7HxA二、剖析学生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较为单薄,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但经过长久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已较强,并拥有必定的剖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评课记录今天老师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第二部分知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型是复习课。
针对本节的评价具体如下:
一、授课教师利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案例进行导入,引出洋流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知识回顾,洋流的分布规律对本节课有重要意义,既巩固
了基础知识,又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
意义。
本节的特点之一是:知识间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特点之二是:知识原理性极强。
授课教师运用地图和史实材料、新闻资料等方式
让学生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对“洋流对气候的影响”的处理,较为得当,所选案例均为较常见,考试中常考问题,教师
举出案例,学生分析,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本节课所选案例,均为授课教师精挑细选的案例,并能通过案
例进行知识拓展,如世界大型渔场的形成原因,纽芬兰渔场的发展
历史等。
四、重、难点的突出,能依据大纲规定及教学实际,考虑到
“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
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
五、通过安利的选择、问题的设置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
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设置简单的思考问题培
养了学生的地理思考思维意识,能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参与各种活
动的积极性。
六、习题设计难度由浅入深,较为合理。
七、教学环节齐全。
八、建议:设计导学案
可适当增加学生的课堂活动
2016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