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课时)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1. 引言工业生产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地理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2. 工业发展与地理环境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工业活动通常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
因此,工业园区往往会占用大片土地,导致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同时,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这会对当地的水资源造成压力。
其次,工业活动还会对空气和水质造成污染。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和废水,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会导致空气污染,而排放到水体中的废水会造成水质污染,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
此外,工业活动还会带来噪音和振动。
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转以及工业车辆的行驶会产生噪音和振动,给周围的居民和生物带来困扰。
长期暴露在噪音和振动环境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地理环境也会对工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地理条件对工业区的选址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工业区和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更有利于工业生产。
此外,地理条件还会影响到工业生产中的交通运输和物流。
地理环境的优势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效率。
其次,地理环境还对某些特定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一些地区的地质条件非常适合开采矿产资源,这促进了矿业的发展。
而在某些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这可能会影响工业发展的结构。
另外,地理环境也会对工业生产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一些地区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这需要工业生产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安全措施,以保证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4.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了实现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工业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制和监管。
同时,加强对工业园区和企业的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环境问题。
其次,推动工业生产向清洁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2013-2014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3.2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教学课件

• 解析 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在该工业链
中,某一工业部门的产品直接就是下一工业部 门的原料,故存在“产品”联系。第(2)题, 以中间的部门为参照,具有投入联系的部门称 为上游工业,具有产出联系的部门称为下游工 业,包装是袜子生产的下游工业。在该袜子生 产工业链中,中间环节的印染厂既是下一环节 的供应商,又是上一环节的消费者。袜子生产 环节相对简单,科学技术含量低,不必在全球 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组合,多形成地方生产系 统。 • 答案 (1)A (2)B
• 3.教材P70“图3-2-5基础设施方面的工业
联系” • 提示:该图显示,在一个空间范围内,集 聚着服装企业、制鞋企业、电器企业、食品 企业等,这些工厂之间并没有生产上的联系, 但却共同利用道路、邮局、医院、学校、饭 店、娱乐场所等公共设施,形成地理空间上 的联系。
• 4.教材P72“图3-2-10世界主要工业区与
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
临港工业区是天津滨海新区重要的产业 功能区之一,也是天津市重大工业项目的聚集 区,也是天津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
•
临港工业区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 实施了企业链、产品链、生态链相结合,绿地、 湖塘、沟渠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 规划。目前,临港工业区一期规划土地的绿化 率已超过20%,其中集中绿化景观带面积达 到2.02平方公里。 • 尝试探究:以上材料体现了哪个因素对 工业区位的影响? • 提示:环境。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市场指向型
3、动力指向型工业
这类工业主要指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 需要大量的能源,企业为降低成本,就 把工厂建在动力能源丰富的地区。例如, 炼铝厂一般选在水力发电站周边地区。
4、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这种工业主要指需要劳动力的数量多,但技 术含量不高的企业。想想有哪些部门?
例:服装厂,电子装备厂
5、技术指向型工业
【案例分析】
材料二:印度班加罗尔的地理位置图
“亚洲硅谷”班加罗 尔
⑥交通便捷
试分析班加罗尔迅速发展的优越区位因素?
• •
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例如,钢铁工业。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 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素 质等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并形成 了一批新兴工业区。例如,美国硅谷,日本筑 波科学城等 。 一个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对工业区 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零部件生产与组装厂之间的联系
地理空间上的(基础设施)联系
小结:
产品上的联系:依靠其他相关部门提供原
料或配套产品 eg:布的生产、钢铁厂、汽 车制造厂
工 业 联 系
空间上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出于劳
动力成本考虑,在空间上聚集在一起 eg: 我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信息上的联系:比如计算机网络
(二)、工业集聚
3.工业集聚的不利影响
引起工业“饱和”、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 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困难等严重问题。
(三)工业的扩散
1、原因:工业部
门过分集中,就会 出现用地紧张、水 电供应不足、交通 堵塞以及原料、燃 料供应困难等问题
工业扩散
(三)工业的扩散
2、条件: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
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第二册同步导学案:3.2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

水源污染 大气、水源污染 大气、固体废弃 物污染
三、课堂研讨
1、工业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哪种方式建立起来的?
1
2、工业集聚的原因和优势是什么?
3、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四:学后反思
2
检测案——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
1.下列工厂中存在着工业产品联系的是
姓名: ( )
①纺织厂、印染厂 ②钢铁厂、重型机械厂 ③造纸厂、化纤厂 ④食品厂、家具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⑥电视机厂 D.②③⑤ )
2. 从生产的联系看,下列工厂宜靠近钢铁厂的是 ①汽车制造厂 ②食品厂 ③纺织厂 ④造船厂 ⑤机床厂 A.①④⑤⑥ B.①④ C.①④⑤
3.在一座多层建筑的标准化厂房内,有服装、鞋帽、雨伞等多种工厂,它们之间( ) ①存在着紧密的生产联系 ③存在紧密的空间联系 A.①② 4、工业集聚的好处是 A.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B 提高生产成本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减少利润 B.③④ ②基本上无生产上的联系 ④无任何空间上的联系 C.①④ D.②③ ( D.共用原材料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姓名:
1、 如下图,某地区拟在 A、B、C、D 四地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 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自来水厂建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 火力发电厂建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 印染厂建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服装厂建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课题:——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学课件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1)

好 2 扩大总体生产能
处
力,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利润,获得规 模效益
工业扩散
工业部门过分集中,就会出现用地紧张, 水电供应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困 难等问题,工业也会出现扩散的趋势。 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距离输 电系统的建立,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 等也都为工业扩散提供了条件。
工业的集聚与扩散是相比较而存在, 相对立而发展的;一般说来,在工业 化前期和中期,表现为人力,物力, 财力的空间集中;到工业后期,区域 工业多表现为分散,即向工业基础较 落后的地区扩散。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一些高科 技产品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请 大家阅读73页的内容,了解一 下这些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 辐射污染 噪声污染
总结
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工业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分散) 工业地域
三、工业生产对地域环境的影响
布的生产过程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产品方面的工业联系
1、工业联系 2、工业集聚 3、工业地域
基础设施方面的工业联系 信息方面的工业联系
工业分散
油漆涂料厂
玻璃厂 汽车制造厂
电子元件厂
齿轮厂 橡胶厂发动机厂ຫໍສະໝຸດ 工业集聚联系——集聚
1 可以充分利用基础 设施,加强彼此间的 交流与协作,降低运 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
问题:
1、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 的主要条件。
形成初期,该区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 石油、铁等矿产资源,为本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 富的能源和原料。 区内有发达的水路运输条件、陆上公路、铁 路网密集,临海地区拥有众多港口,有利于原燃 料和工业产品的运输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此外,本地区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农业基础 较好,有辽河等河流经过,水资源丰富。 人口比 较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历史较长, 工业基础好。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工业生产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人类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然而,工业生产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地理环境紧密相连。
本文将探讨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不同的资源分布和种类,这直接决定了工业生产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
例如,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一些地区形成了以能源为主要产业的工业基地;而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可能发展成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区。
地理环境还决定了工业生产的成本。
例如,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土地成本等都直接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活动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例如,一些重工业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生活质量。
同时,工业生产也会对自然资源造成消耗。
过度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可能会导致资源枯竭,进一步影响工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有负面影响就否定它。
事实上,工业生产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合理的工业生产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环境质量。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可持续的工业生产方式,既能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又能保护地理环境。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期待找到一种更加环保、高效的工业生产方式。
例如,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物的再利用;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减少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压力。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地理环境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和约束条件,而工业生产又对地理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这种关系,通过科技创新、政策引导等方式,实现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共生。
环境保护与钢铁工业清洁生产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焦点。
工业(第2课时)(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中国工业的分布
活动 读图,结合教材内容,说说我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
1.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 分布稀疏。
2.中部工业中心密集。
3.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 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 地。
中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沿海多,内陆少
中国工业的分布
四大工业基地
1.辽中南地区 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2.京津唐地区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沪宁杭地区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珠江三角洲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中国工业的分布 钢铁工业
为什么说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业?
钢铁工业为机械工业、建筑业等提供原材料,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中国工业的分布
活动 读图说出我国有哪些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并总结分布特点
中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在东部沿 海的有鞍山、唐山、邯郸、莱芜,张 家港和上海等;在中部地区的有太原、 武汉,湘潭、新余、马鞍山等;在西 部地区的有包头、攀枝花。
A.沿海
B.沿江河
C.沿铁路线 D.沿内陆地区
2.下列工业中心,位于珠江三角洲基地的是( A )
A.广州
B.武汉
C.成都
D.兰州
3.目前我国第一大能源是( A )
A.原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电
4.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 B )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水资源丰富③海陆交通便利④人口稀少,劳动力资源不足⑤科
技力量雄厚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中国工业的分布 四大工业基地的特点
工业区
发展条件
主要工业部门 工业区特点 工业中心
辽中南 京津唐
①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②便利的交通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模块二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02
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影响
自然资源条件对工业布局限制
01
02
03
矿产资源分布
矿产资源的种类、数量、 质量和分布状况,直接影 响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工 业布局。
水资源条件
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用水, 水资源的分布和供应状况 也会影响工业布局。
土地资源条件
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和 质量,以及土地价格等因 素,也会对工业布局产生 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分析时事热点中涉及的工业生产 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如工业污染
、资源枯竭等问题。
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时事 热点的能力,提高解题水平。
多做真题模拟,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多做历年高考真题和 模拟题,熟悉考试题 型和难度。
注重对错题的分析和 总结,避免重复犯错 。
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 确度。
崛起原因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有利于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同时,该地区 劳动力素质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特点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涉及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产品更新换代快,技术含量 高;企业竞争激烈,创新能力强。
04
根据产品的性质和用途,可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类。重工业产品主要用于 生产资料和国防建设,如钢铁、机械、能源等;轻工业产品主要用于生活消费 ,如食品、纺织、家电等。
工业生产布局原则及影响因素
工业生产布局原则
遵循市场导向原则、资源导向原则、技术导向原则和环境导向原则等。
影响因素
包括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环境条件等。其中,自然资源条件如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储量;社 会经济条件如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等;技术条件如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环境条件如环境保护要 求和生态平衡等。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工业生产的布局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
不断提高,知识、技术、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影
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并在气候宜人、环境 优美、科技人才密集、通信与交通便捷的地区 形成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区。 环境标准也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例如:硅谷、班加罗尔、中关村、日本筑波
(3)一个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对工 业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计算机软件工业需要高技术人才,这类 工业又应该怎样布局?
技术指向型的工业
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工业指 向类型 原料指向 型工业 市场指向 型工业
工业生产特点
原料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 原料成本较高
部门举例
优势工业区 位
制糖厂、水 接近原料产地 产品加工厂、 水果罐头厂 啤酒厂、家具 厂、印刷厂等
知识点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一)工业联系
请你阅读课文69页第一段 思考:工业地域是如何形成 (二)工业集聚 的?
(三)工业地域
(一)工业联系
读图思考:
请你认真读以下几幅图思考,工业 部门之间究竟存在哪些方面的联系?
前一道工序与下一道工序之间的联系(生产流水线联系)
零部件生产与组装厂之间的联系
工业生产特点
原料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 原料成本较高
部门举例
优势工业区 位
制糖厂、水 接近原料产地 产品加工厂、 水果罐头厂 啤酒厂、家具 厂、印刷厂等
产品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产 品成本较高 劳动力指向 需要投入大量 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 技术指向型 动力指向 型 技术要求高
接近市场
普通服装、电子 接近大量廉价 装配、制伞、制 劳动力地方 鞋、玩具 集成电路、卫星、 接近高等院校 飞机、精密仪表、 和科技发达地 电子制造 区
(2)污染水源的工业部门布局的原则: 位于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 或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3)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部门布局 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
火力发电厂 服装厂 印染厂 绿化带 自来水厂 D A B 西南 C 靠近煤矿和铁 地处城区,有 靠近河流且位 与重工业分隔, 路,且位于与 位于河流上 大量劳动力和 于城区河流下 在铁路与城区之 主导风向垂直 游,水质较 广阔市场 游 间,减轻污染, 的远郊,既便 好。 减弱噪声 于原料运输, 又污染较小
工业指 向类型 原料指向 型工业
工业生产特点
原料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 原料成本较高
部门举例
优势工业区 位
制糖厂、水 接近原料产地 产品加工厂、 水果罐头厂
如果你想建一个啤酒厂?
原料
原料便于运输 而产品不便于运输
产 品
这类工业宜布局在市场附 近(大城市及附近地区)
工业指 向类型 原料指向 型工业 市场指向 型工业
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并掌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 素有哪些? 2、结合实例分析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并能 做出合理的区位选择。 3、通过实例,分析环境因素对现代工业区 位选择的影响。 4、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知识点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一)主要影响因素 自然
不同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一览表
工业部 门
生产成本(单位:%)
原材料 运费
劳动力 20
20 25 35 20
技术研 动力 其 产品 发 他 运费 10
10 40 10 10
原料 市场 B 技术 C
D 劳动力 动力 E
A
35
10 5 15 20
10
10 5 10 30
15
15 15 15 10
10
35 10 15 10
(2)归纳辽中南地区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 并简述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①工业结构主要特点:以重工业为主的工 业结构 ②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造船工业 采掘工业 钢铁工业 飞机制造工业 机械制造工业
传统工业区 总结:
形成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
代表工业:煤炭、钢铁、机械、
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
特点: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
鞍钢区位
(1)分析鞍钢的主要区位条件。
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 接近消费市场
(2)分析宝钢的主要区位条件。
接近消费市场便利的交通 运输供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 运出
(3)两者在区位选择上 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宝钢区位
【第2课时: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 特点 2、通过探讨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树立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观。
工业生产特点
原料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 原料成本较高
部门举例
优势工业区 位
制糖厂、水 接近原料产地 产品加工厂、 水果罐头厂
产品不便于长距 啤酒厂、家具 离运输或运输产 厂、印刷厂等 品成本较高
接近市场
制衣厂布局?
劳动力指向型
工业指 向类型 原料指向 型工业 市场指向 型工业
工业生产特点
原料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 原料成本较高
总结: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
生 产 联 系 空 间 联 系 信 息 联 系
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
工业分散
合作探究1.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
①煤、铁和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②有辽河等河流流经,水源丰富; ③地处平原,地势开阔; ④市场广阔; ⑤水陆交通发达; ⑥劳动力资源丰富; ⑦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工业基础较好 ⑧农业基础较好;
1、经济效益—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出发点 目的
厂商(老板)
经济效益
成本最低,利润最高
理想区位条件
不同工业部门
不同的地区
现实区位选择
生产成本构成不同 现实区位优势不同
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条件的地方
如果你想建一个制糖厂?
每生产1吨糖需5~7吨甜菜或6~12 吨甘蔗。甘蔗在贮藏期间,蔗糖会逐渐自 然转化,在微生物的侵入下,甘蔗会发生 霉烂腐败现象,影响制糖操作及糖分回收, 严重腐败的无法用来制糖。 你会如何选择它的区位?考虑的主要影响因 素是什么?
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 区、名古屋工业区、京滨工业区
B.二战后,日本工业主要集中于太平洋沿岸工 合作探究 业带的原因是什么?
(1)日本发展工业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依靠输入 ,产品又大部分依靠输出,面向国外市场是战后日 本工业布局的基本出发点。 (2)充分发挥岛国位置条件的优越性。日本海岸 线绵长,沿海又多优良港湾, (3)日本沿海地带虽已十分密集,用地紧张,但 是近些年来这里由于填海造陆,已使地价较为便宜 ,利于投资设厂。 (4)沿海各大工业地带是日本工业、城市和人口 最为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国内工业品最大的消费 地
部门举例
优势工业区 位
制糖厂、水 接近原料产地 产品加工厂、 水果罐头厂 啤酒厂、家具 厂、印刷厂等
普通服装、电子 装配、制伞、制 鞋、玩具
产品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产 品成本较高 劳动力指向 需要投入大量 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
接近市场
接近大量廉价 劳动力地方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1988 年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 村科技园区覆盖了北京市科 技、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 的区域,园区内有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高科院校39所,在校大学生 约40万人,中国科学院为代 表的各级各类的科研机构213 家,其中国家工程中心41个, 重点实验室42个,国家级企 业技术中心10家。
C.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调整工业布局 的原因和设想分别是什么? 原因:太平洋沿岸工业带逐渐趋于饱和 设想:见课本
知识点三、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 2、不利
风向
河 流 ⑤
自来水厂
300果林业 200 甲 100 ① 罐头厂 ③
乙
石油输出港
产品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产 品成本较高 劳动力指向 需要投入大量 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 技术指向型 技术要求高
接近市场
普通服装、电子 接近大量廉价 装配、制伞、制 劳动力地方 鞋、玩具 集成电路、卫星、 接近高等院校 飞机、精密仪表、 和科技发达地 电子制造 区
加拿大的炼铝业的分布
工业指 向类型 原料指向 型工业 市场指向 型工业
经济
社会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
主 要 工 业 区 位 因 素
1、自然因素 土地、水源
2社会、经济因 素
原料、动力(燃料)、 劳动力、市场、技术、 交通运输、资金、 政府政策、工业惯性
3、环境因素
保护环境需要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一般规律: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目 标是要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 益的统一,其主要原则是成本最低、利 润最高、污染最小。
材料3: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许多侨乡 经济迅猛发展,得益于当地华人、华侨投资的结果
(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同时期影响 工业的主导因素不同 (1)在工业发展的早期,_______往往是 原料 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的因素 例:传统工 业区 原料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_______等对工业区 交通 市场 位的影响逐渐减弱;_______和______等 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 著。
2、集聚的有利影响:
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 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 能源消耗等, 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集聚的不利影响:
引起工业“饱和”、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 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困难等严重问题。
(三) 工业的扩散
工业区处于“饱和状 态”,用地、用水紧张、 环境状况差,出现许多 社会问题. 交通、高压输电、信 息化技术,为工业扩 散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