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共中央统战部的一封信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中共中央统战部的一封信函
尊敬的领导
您们好!首先,真诚地感谢您们阅读我的这封信函。

我叫叶旭初,是国际民间文化组织世界叶氏联谊总会的一名参与者。

我向您们反映的事情是2020年清明节,我与诸多宗亲前往河南平舆县射桥镇张柏坟村沈子嘉墓祭祖。

不幸的事是我们发现我祖沈子嘉墓碑被人为打断,现场惨不忍睹。

特此向您们汇报此事。

沈子嘉是春秋时期沈国的最后一任国君。

《左传·定公·定公四年》有云“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也就说在西元前506年沈国被蔡国灭亡,沈子嘉被杀。

后沈子嘉被葬于此地,国人以国为姓。

当今中华沈姓约700万人,其中大陆约600万人,港澳台及海外约100万人。

沈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和河南,这四省沈姓大约占全国沈姓总人口的72%,其次19%分布于湖南、安徽、河北三省。

南北朝时期著名教育家沈麟士曾书写《沈氏述祖德碑》,有云“嘉生尹丙、尹戌,才略杰出,精于兵机,入楚为令尹。

戌生诸梁,字子高,有五虎之威,九牛之力,怒发强须,摧锋敢战,楚封为叶公,生茂春及尹射、尹文。

茂春袭叶爵,传叶氏族。

”自沈茂春袭叶爵,始有中华叶姓。

当今中华叶姓约700万人,其中大陆约600万人,港澳台及海外约100万人。

《岭南冼氏宗谱》有云“冼氏之先,盖出沈国,亦商或楚之苗裔。

在秦,居真定郡(原注:今直隶正定府)。

有名汭者,以义侠闻,为仇家所持,因秦法严,改今姓。

以广东为大宗,分为二支:居广州者为南海冼氏,居高州者为高凉冼氏。

虽郡望不同,乃汭公之后。

”中华冼姓为沈汭之后,当今中华冼氏约83万,主要分布于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

南宋抗金名臣李纲在《梁溪先生文集》有云:“尤氏系出沈姓,五代王审知据闽,闽人沈姓者,避沈音,去水改尤氏”。

根据福建尤氏族谱记载,首先避讳改姓之人名为沈诚,字思礼。

中华尤姓总人口大约85万,河南、福建是尤姓比较集中的地区。

沈姓、叶姓、冼姓、尤姓都是春秋时期沈国的后人,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华
民族。

我们非常注重家庭成员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沈姓古有科学巨子沈括、商业奇才沈万三、治理黄河水患的名臣沈鲤,近有法律现代化之父沈家本、文学大家茅盾(沈德鸿)、沈从文、夏衍(沈乃熙),书法大家沈尹默、沈慕羽等等诸位先生;叶姓古有宋代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叶适先生,近有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的叶挺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元帅,著名文学家叶圣陶先生;冼姓古有南北朝时期的爱国女英雄冼夫人,近有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同志。

沈国之君中的沈子、沈子揖、沈子逞等政治军事活动散见于《春秋左传》的“鲁僖公二十八年”、“鲁成公八年”、“鲁襄公二十七年”、“鲁昭公四年、五年、二十三年”等。

所以研究春秋吴楚战争史,沈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国家。

沈子嘉墓南有沈国故城,沈国故城曾出土有鼎、簋、剑、戟、戈削等青铜器,以及骨币、钱范等。

城垣遗址基本清晰,文化层的厚度为1--5米,现保存完好。

这些为该故城系春秋沈国故城骸其沿革关系提供了实物根据,所以从历史学考古学的位置看,沈国故城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在1982年文物普查工作时,该故城遗址受到了有效保护,先后取缔了蚕食故城西南城垣的平舆县马庄村砖窑厂取土等。

1983年11月7日,平舆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子嘉是中华沈姓、叶姓、冼姓、尤姓1500多万人公认的共同先祖,是沈国的最后一任国君,沈子嘉墓是现今唯一的可确定的沈国国君墓。

此时此刻,看到墓碑被人为损坏,我四姓族人甚是悲恸。

迫切希望中央政府及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文物保护单位给予重视、加强此方面的保护措施,严防文物继续被人为损坏。

中华沈姓、叶姓、冼姓、尤姓是中华之姓氏,是炎黄子孙,生生世世忠于吾中华,以中华为荣。

全世界的沈姓、叶姓、冼姓、尤姓儿女时时刻刻祝福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时时刻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坚持民族统一战线,坚持一个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分裂中国的非法企图和行径。

(后附录沈子嘉墓地现场被人为破坏后的图片)
顺祝
春安
叶旭初敬启
二○二○年四月十三日
沈世总会沈茂强先生批注:
祖墓之碑被砸一事已受到世界沈氏宗亲联谊总会之关注,并已向统战部作出投诉,相信此有辱家族之事件,有关当局会还世总会一个交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