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功和能配参考答案
对简单机械、功和能的探究

调( 选填“ ” “ ) 左 或 右” 。
图 2 7 2
甲
乙
内
() 3 图乙 、 中铁块 和木块叠 存一起 的 目的 丙
图8 1
是 使长木板 受到 的—
~
相 同。
() 2 实验 过 程 中出 现 图 8 —1乙所 示情 况 , 为 了使杠 杆 在水 平位 置平衡 , 时 应将 右边 的 这
物体沿水 平方 向做 匀速 直线运 动 。
课 本册 数 1 2 3 4
弹簧 测力计 示数 / 2 4 6 8 N
甲 乙 丙
分 析表 格 中数据 可 以得 出结论 :
—
。
—
() 1 本实 验 的实验 原理 是—
—
。
( 南 郑宁 白) 河
实验 时 , 勇 同学 先 在竖 直方 向上 对 弹簧 测力 小
变, 只改 变 称之 为
— —
() 3 使用 天平 时 , 被测物 体 的质量 等 于砝码
的质 量加 上 游 码 的示 数 , 测 物 体 的质 量 一 般 被 大 于砝码 的质量 。
() 4 案秤 的动 力臂 大 于阻力 ( 中物重 ) 。 盘 臂 【 案】 1 右 答 () () 2右 2 () 于 3大 () 4
① 比较 表 中 木 块 重力 G 和拉 力 F 的大 小 得出 : 用斜 面 时— 使
能 ”省 力 。 )
—
( 填“ ” “ 选 能 或 不
② 实验 时 , 以通 过移 动 木块 A 来 改变 斜 可
面的倾 斜程度 , 减小 斜面 的倾 斜程度 , 要 木块 A
要 向— — ( 填“ ” “ ” 移 。 选 左 或 右 ) ③请 举 出斜 面的一 种应 用实 例 : 系, 则要保 持—
初二物理功和简单机械练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功和机械能一、选择填空 (每题 3 分,共 30 分)1. 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忽视空气阻力)()A.他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B.他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C.他的重力势能转变成了动能和内能D.他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2.直升机在匀速降落过程中,能量变化状况是()A.势能减少,动能增添,机械能不变B.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C.势能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D.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3.对于机械能的阐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空中飞翔的飞机只拥有动能B.炮弹拥有的机械能必定比子弹拥有的机械能大C.质量和速度都同样的物体拥有的动能同样大D.质量大的物体的拥有的重力势能必定大4.对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B.做的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C.做的实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D.实用功一准时,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5.洒水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中不停洒水,在此过程中洒水车()A.动能不变B.动能变小C.动能变大D.没法确立6.甲、乙两辆汽车,功率之比为2∶1,在同样时间内沿水平路面经过的距离之比为1∶ 2.则它们所做的功之比为()A. 2∶ 1B. 1∶ 1 C. 1∶4 D.4∶17.体育课上两位同学进行爬杆竞赛,若是他们先后从同一根杆的底端匀速爬到顶端,假如要大略比较一下两人做功的大小,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A.爬杆的速度B.爬杆的时间C.两人的体重D.杆的详细高度8.某人用手将一物体竖直举高2m 和用机械效率为80%的斜面将它高升2m .比较两种状况()A.用手举高时做功多B.用斜面高升时做功多C.两种状况做功同样多D.两种状况都不做功9.体育课上,同学们一同踢足球,小宇同学用50N的水平方向的力,将重4N 的足球沿水平方向踢出去,足球在草地上转动了30m 才停下来,在足球转动的过程中,毛毛雨对足球做的共是()条.件不足 ,没法计算10.在研究杠杆均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若是为了()A.减小摩擦B.使每组数据更正确C.多次丈量取均匀值减小偏差D.获得多组实验数据概括出物理规律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4 分)11.跳水运动员从最高点向水面着落的过程中,他的_____能渐渐减少, ____能渐渐增添.12.功率是描绘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小明同学骑车的功率大概是40W,他表示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一只小鸟在空中飞翔时拥有40J 的机械能,若它拥有10J 的势能,则它拥有_______J 的动能.13.小明在水平面上用50N 的水平推力,加快推着一辆重120N 的小车,行进了10m ,小明的推力做功是________J.水平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做功是________J.14.一个重 200N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行进了25m,拉力撤除后,物体靠惯性又行进了10m,若拉力做的功为500J,则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_N。
简单机械 功和能

例6、如图所示,不计轮重及绳与轮的摩擦, B物体的重力为20N,此时A物体在水平桌面 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使A物体匀速向左 运动,则作用在A物体上的拉力为多少N?弹 簧秤的示数为多少?
例7、有一个水泵,它的电动机功率是50KW, 能在2h内从75m深的地方抽出200m3的水,求 这台水泵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六、简单机械 功和能 1、简单机械 (1)杠杆 ①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叫做杠杆。 动力(F1)、阻力(F2)、 动力臂(l1)、阻力臂(l2)、力的作用线 ②杠杆平衡条件: F1l1= F2l2(或
F1 F2 l2 l1
)
注意:杠杆平衡时,力和对应的力臂成反比
③三种杠杆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 、不省距离不费距离 (2)滑轮 ①定滑轮: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 性质: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 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W有=fS物
fS 物 Fs f nF
W总=FS
(3)使用滑轮组在竖直方向提升浸在液体中 的物体:
F 1 n ( F 钩 G 动) 1 n [( G 物 F 浮) G 动 ]
vF=nV物 W有=F钩h=(G物-F浮)h W额=G动h W总=FS= W有+ W额 P W S=nh
7、两个重要实验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注意: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实验结论: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 实验原理:
W有 W总 G物 h Fs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细绳、钩码、 弹簧秤、刻度尺 注意:实验过程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 动弹簧秤,使物体上升。
15年简单机械+功+功率+机械效率+培优练习(答案与解析)

简单机械功功率机械效率培优复习一.选择题(共16小题)1.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t1s末关闭发动机,t2s末静止,其v﹣t图如图.图中α<β,若汽车牵引力做功为W,平均功率为P,汽车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中克服摩擦力作功分别为W1和W2、平均功率分别为P1、P2,则()A.W=W1+W2B.W1>W2C.P=P1D.P1=P22.如图所示,分别都用平行于光滑斜面向上的拉力F,使重力分别是G和3G的A、B两个物体都沿斜面向上移动S的距离,则两次情况下,拉力F分别对A、B所做的功()A.对A做功多B.对B做功多C.两次做功一样多D.无法比较功的大小3.如图,为了提升重物,我们选用了粗细均匀重为G的杠杆,不计杠杆支点处的摩擦,先后把同一个重物挂在A、B两处,每次用力让重物上升同样的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物在A点处人做的有用功多B.重物在B点处人做的有用功多C.重物在A点处杠杆的机械效率高D.重物在B点处杠杆的机械效率高4.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容器形状不同,但容积却相同,现让两容器盛满水,将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用细线系着分别浸入水中同样的深度处.如果将金属匀速提出水面,则拉力所做的功()A.从甲容器中拉出水面做功多些B.从乙容器中拉出水面做功多些C.从甲、乙两容器中拉出水面做功一样多D.无法比较5.如图所示,在水平支承面ABC上,AB段光滑,BC段粗糙,且AB=BC.现用恒定的拉力F将物体由A点拉到C点.设在AB段上及BC段上,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W1>W2B.W1=W2C.W1<W2D.W1和W2无一定关系6.甲、乙两车功率相等,都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在相等的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比为4:5,则()A.甲、乙两车做功之比为4:5B.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5:4C.甲、乙两车受到阻力之比为5:4D.甲、乙两车的牵引力之比为1:17.如图所示,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棒放在地面上,现有一作用在木棒的一端、方向始终与木棒垂直的力F将木棒缓慢地抬起,在这过程中()A.力F对木棒做功,力的大小变小B.力F对木棒做功,力的大小变大C.力F对木棒不做功,力的大小变小D.力F对木棒不做功,力的大小变大8.甲、乙两台机器,功率之比为2:3,工作时间之比为1:3,则它们所做功之比为()A.2:9 B.2:1 C.3:2 D.3:19.某同学用自制的滑轮组来提起450N的重物,如图,绳子自由端拉力F=200N,重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则拉力做功功率和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等于()A.120W、80% B.100W、75% C.120W、75% D.100W、80%10.如图装置中,物体A重100N,物体B重10N,在物体B的作用下,物体A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如果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力的功率为30W,使物体B匀速上升3m所用的时间为()(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计绳重)A.1秒B.2秒C.3秒D.4秒1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省力机械比费力机械的机械效率高B.做功较多的机械比做功较少的机械功率大C.做额外功较多的机械比做额外功较少的机械机械效率低D.做功较慢的机械比做功较快的机械功率小12.甲、乙两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甲汽车的重是乙汽车的2倍,甲汽车的速度是乙汽车的2倍,若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则两汽车的功率之比为()A.1:4 B.4:1 C.2:1 D.1:213.质量为45kg的某同学在跳绳时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估算出该同学在1分钟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g取10N/kg)A.45 W B.135 W C.169 W D.270 W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台机械做功时的功﹣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台机械的功率大小关系是()A.P>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甲15.图是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质量为m的健身者踩在与水平面成d角的静止皮带上,用力向后蹬皮带,可使皮带以速度v匀速向后运动.若皮带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脚的摩擦力为f,则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皮带运动的阻力B.人的重力与皮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人对皮带做功,其做功功率为fvD.人对皮带不做功16.如图所示,浸没在水中的物体B密度为ρB,受重力为10N,动滑轮受重力为1N,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物体B在水中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若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A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5cm/s的速度匀速移动10s,拉力做功为2.5J.若撤去水平拉力F,物体B 刚好在水中匀速下降(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正确的是()A.F=5N B.F=10NC.η=90% D.ρB=10×103kg/m3二.填空题(共8小题)17.哥哥的体重是600牛顿,弟弟的体重是500牛顿,兄弟俩进行登楼比赛,当他们都从一楼蹦到5楼时,哥哥和弟弟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4,则做功之比是,功率之比是.18.由于宿舍停水,学校为保障师生的生活用水,紧急调来一台功率为15kW的抽水机,把水抽到距水面10m高的蓄水池中,抽水机30min刚好将容积为180m3的额蓄水池抽满,抽满水后,蓄水池中水的质量是kg,抽水机对水做功J,抽水机的机械效率是.19.质量为m 长为L的均匀铁链,摊放在地面上,将其从中点提起,使其离开地面,至少要做功?20.如图所示,物体A重30牛,用大小为4牛、方向如图的水平拉力拉滑轮,使物体A在5秒内匀速直线运动4米,则拉力F做的功为焦,拉力F的功率为瓦.在物体运动过程中,动能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1.如图所示,动滑轮右边用绳子固定,左边悬挂物体A,动滑轮在拉力F作用下在2s内将物体A匀速提高2m,若动滑轮重2N,A所受重力为9N,不计摩擦力,拉力做的功是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动滑轮升高m,动滑轮这种使用方法的好处是(选填“省力”或“省距离”)22.如图所示,重600N的工人用“起重葫芦”将集装箱吊起,当工人要500N的力,拉动链条式集装箱匀速上升2m时,工人拉动链条所做的功是J,集装箱的重为N,在上升过程中,工人对集装箱的压力为N.(不计“起重葫芦”的重及摩擦)23.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粗细不均匀的水泥电线杆,重心在距B端处,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1将A端抬高h(B端仍在地面上)用时5秒钟,F1做功为W1,功率为P1;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2将B端抬高h,(A端仍在地面上),用时4秒钟,F2做功为W2,功率为P2,则W1:W2=,P1:P2=.24.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如图1所示是小敏同学家新买的一台小轿车,通过观察,她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在小轿车上的应用.请你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轿车上的方向盘实质是一个(填“费力”“省力”或“等臂”)杠杆;当轿车行驶时,驾驶员以(填“轿车”“地面”或“乘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2)轿车驾驶室内安装有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这是为了防止急刹车时,由于人具有所带来的安全事故.(3)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较大的性质,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方式使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4)若小轿车以9×104W的恒定输出功率启动后,以3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1min内,对轿车做功J,轿车受到的阻力是N,通过的路程是m.(5)若该轿车的质量为1500kg,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当轿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Pa;当轿车出现故障后,往往要送到汽车检修厂进行检修,几个工人师傅为了便于检修,用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将轿车拉升到2m高处,他们需用6000N的力,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g取10N/kg)三.解答题(共6小题)25.某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钩码,并做了如下实验记录: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2 0.1 0.4 0.3(1)提起钩码的时候,应注意用测力计沿方向拉,使重物做运动(2)如果你对该同学的实验记录进行有关分析,就会发现他的实验结果是违背物理规律的,其表现在于:(3)如图乙是测力计的放大图,结合图甲你会发现导致实验结果违背物理规律的原因,其原因是(4)纠正错误后,可计算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小明在该同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几次增加钩码的测量,计算结果表明,同一个滑轮组,当提升的物重增加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从理论上分析,是因为.26.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做了多次实验,其中第4、5两次实验中只更换了动滑轮,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实验次数钩码重C1/N动滑轮重C2/N钩码提升高度h1/m弹簧测力计示数F/N弹簧测力计上升高度h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2 0.5 0.1 0.85 0.3 78.4%2 4 0.5 0.1 1.54 0,3 86.6%3 6 0.5 0.1 2.24 0.3 89.3%4 6 1 0.1 2.40 0.3 83.3%5 6 2 0.1 2.74 0.3 73.3%(1)小华同学在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2)对比分析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物重的增加而;(3)对比分析3、4、5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被提升的重物一定时,所用滑轮组的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4)事实上,上述表格中的机械效率要大于实际值,原因是我们没有考虑绳子的重量和摩擦,这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下列事例中,也是运用了这种方法的是.A、探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B、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C、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D、在电路中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27.小张同学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实验中,将重5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移动1mm(如图所示),改变斜面倾斜程度进行多次试验,记录数据如表:倾斜程度斜面高h/m 拉力F∕N 机械效率η较缓0.2 2.0 50.0%较陡0.3 2.4 62.5%最陡0.4 2.8 71.4%(1)小张同学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的关系.(2)有上表的数据看出:斜面越陡,越(填省力或费力).(3)小张同学猜想斜面机械效率还可能更物体的重有关.他设计的步骤如下:①将长木板搭成斜面;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G;③用刻度尺测出斜面的高度h和长度s;④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斜面向上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⑤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请你指出上述实验步骤的一处错误并改正:要验证小张同学的猜想,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小张同学认为:以更慢的速度沿斜面拉木块,机械效率会更低.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或错误),理由是:.28.小芳同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她首先测出小车重,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小车,调节斜面倾斜角θ的大小多次测量,得下表所示的数据:斜面倾斜角θ小车重G/N 斜面高h/m 斜面长S/m 拉力F/N 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η12° 5 0.2 1 2.1 2.1 48% 30° 5 0.5 1 3.6 2.5 69% 45° 5 0.7 1 4.3 3.5 4.3(1)请你替小芳在上表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据.(2)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斜面倾斜角θ越,斜面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3)实验过程中拉力的方向应与斜面.(4)若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则要保持不变,斜面的光滑程不变,只改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法.(5)在上述实验中,物重,斜面长度不变,若不考虑斜面摩擦,如图所示,哪个图能正确表示F与斜面高度h的关系()29.(2010秋•广陵区校级期中)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N,钩码总重G 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二个原因:①.②.(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请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次数钩码悬挂点钩码总重G/N钩码移动距离h/m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W有用/J W总/J 机械效率η/%1 A点 1.5 0.10 0.7 0.30 0.15 71.42 B点 2.0 0.15 1.2 0.30 0.36(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请简要说明一条理由:.30.(2012秋•勉县月考)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N,钩码总重G 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 、B 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如表所示的两组数据:次数 钩码 悬挂点 钩码总量 G/N 钩码移动距离 h/m 拉力 F/N 测力计移动距离 s/m机械效率η% 1 A 点 1.5 0.10 0.7 0.30 71.42 B 2.0 0.15 1.2 0.30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 ;② .简单机械功功率机械效率培优复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t1s末关闭发动机,t2s末静止,其v﹣t图如图.图中α<β,若汽车牵引力做功为W,平均功率为P,汽车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中克服摩擦力作功分别为W1和W2、平均功率分别为P1、P2,则()A.W=W1+W2B.W1>W2C.P=P1D.P1=P2考点:功的大小比较;功率大小的比较.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1)根据能量守恒判断;(2)由功的计算公式可求得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大小;(3)利用P=可求P与P1之间的关系;(4)先确定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然后利用P=Fv比较功率之间的关系.解答:解:A、因为能量守恒,因此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等于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做的功,故W=W1+W2;故A正确;B、由图可知,加速过程的位移要大于减速过程的位移,因摩擦力不变,故加速时摩擦力所做的功大于减速时摩擦力所做的功,故B正确;C、因为加速过程中,摩擦力小于牵引力,因此牵引力所做的功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由P=可知,P>P1,故C错误;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道加速和减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相等,由P=Fv可知,摩擦力的功率相等,故P1=P2;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要注意在机车起动中灵活利用功率公式及动能定理公式,同时要注意图象在题目中的应用.2.如图所示,分别都用平行于光滑斜面向上的拉力F,使重力分别是G和3G的A、B两个物体都沿斜面向上移动S的距离,则两次情况下,拉力F分别对A、B所做的功()A.对A做功多B.对B做功多C.两次做功一样多D.无法比较功的大小考点:功的大小比较.专题:应用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知道斜面长的大小关系,利用W=FL比较拉力F对A、B所做的功.解答:解:分别都用平行于光滑斜面向上的拉力F,把物体沿斜面向上移动S的距离,由W=FL可知两次做的功相同,即W1=W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斜面,拉力做功大小的判断,关键是知道利用W=FL比较拉力F对A、B所做的功.3.如图,为了提升重物,我们选用了粗细均匀重为G的杠杆,不计杠杆支点处的摩擦,先后把同一个重物挂在A、B两处,每次用力让重物上升同样的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物在A点处人做的有用功多B.重物在B点处人做的有用功多C.重物在A点处杠杆的机械效率高D.重物在B点处杠杆的机械效率高考点:功的大小比较;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专题:推理法;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1)知道重物重力和重物上升的距离,根据W=Gh求出有用功.(2)由于拉力总是竖直向上的,重物挂在杠杆的A、B两处,所以动力臂不变,阻力臂变大,知道利用杠杆所做的额外功就是克服杠杆的重力而做的功,则根据杠杆的重力和杠杆中点上升的距离,根据W=Gh求出额外功;求出总功;根据机械效率公式求出机械效率.解答:解:(1)∵利用杠杆提升重物,∴W有用=Gh,∵在A、B两处提升的是同一个重物,上升同样的高度,∴在A、B两处人做的有用功相同,故A、B选项错误.(2)由图可知:在A、B两处提升重物,重物上升同样的高度时,而杠杆的重心上升的高度h A>h B,∵W额外=G杆h,∴W额外A>W额外B,∵在A、B两处人做的有用功相同,而W总=W有用+W额外,∴W总A>W总B,∵η=,∴ηA<ηB.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已知机械效率或要求机械效率的问题,想法求出有用功、总功,本题关键是判断出在A、B两处提升重物,上升同样的高度时,杠杆的重心上升的高度的关系.4.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容器形状不同,但容积却相同,现让两容器盛满水,将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用细线系着分别浸入水中同样的深度处.如果将金属匀速提出水面,则拉力所做的功()A.从甲容器中拉出水面做功多些B.从乙容器中拉出水面做功多些C.从甲、乙两容器中拉出水面做功一样多D.无法比较考点:功的大小比较.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将金属上升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金属在水中上升,最后金属的上表面到达水表面,找出运行距离,确定拉力大小(F1=G﹣F浮),计算此过程拉力做功;二是金属逐渐出水面,最后金属的下表面到达水表面,找出运行距离,确定拉力大小(将金属块匀速提离水面,所受浮力匀速减小,所以这个过程中金属所受的平均浮力等于金属完全浸在水中的浮力的一半,F2=G﹣F浮);注意:在甲乙两图中,因为甲的上表面面积大,所以当金属出水面时,甲水面下降的比较少,甲的h2比乙的h2大;而甲乙图中的h1、H、G、F浮都是相同的.解答:解:设要将金属匀速提离水面,要经过两个阶段:1.金属在水中上升,最后金属的上表面到达水表面,运行距离h1,拉力F1=G﹣F浮,则此过程中,拉力做功W1=(G﹣F浮)×h1;﹣﹣﹣﹣﹣﹣﹣﹣①2.金属逐渐出水面,最后金属的下表面到达水表面,运行距离h2,拉力F2=G﹣F浮′,此过程中浮力是变化的,F浮′=F浮,平均拉力F2=G﹣F浮,则此过程中,拉力做功W2=(G﹣F浮)×h2;﹣﹣﹣﹣﹣﹣﹣﹣﹣﹣﹣﹣②由①②可得,拉力做的总功:W总=W1+W2=(G﹣F浮)×h1+(G﹣F浮)×h2,在甲乙两图中,因为甲的上表面面积大,所以当金属出水面时,甲水面下降的比较少,甲的h2比乙的h2大,而甲乙图中的h1、G、F浮都是相同的所以甲的做功比较多.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浮力的计算、功的计算,分析题图,找出两图相同(甲乙图中的h1、H、G、F浮都是相同的)和不同(甲的h2比乙的h2大)的地方是本题的关键.可以定性分析:因为没有告诉我们开口的程度及水量的多少,可以认为甲情况液面无限大,而乙情况液面与物体上表面差不多,这样甲可以认为上升过程中液面高度基本不变,而乙可以认为上升很小的一段距离液面就脱离物体,所以甲做功多.5.如图所示,在水平支承面ABC上,AB段光滑,BC段粗糙,且AB=BC.现用恒定的拉力F将物体由A点拉到C点.设在AB段上及BC段上,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W1>W2B.W1=W2C.W1<W2D.W1和W2无一定关系考点:功的计算.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根据功的公式W=Fs可直接作出判断.可知做功的多少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只与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有关.解答:解:由公式W=Fs可知,力F是水平恒定的,又AB=BC,所以,W1=W2.故选B.点评:正确理解功的公式W=FS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某个力做的功,只与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6.甲、乙两车功率相等,都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在相等的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比为4:5,则()A.甲、乙两车做功之比为4:5B.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5:4C.甲、乙两车受到阻力之比为5:4D.甲、乙两车的牵引力之比为1:1考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已知功率相等,在相等的时间内,做功之比可以用W=Pt进行比较;再根据W=FS变形,就可以求出牵引力之比.解答:解:(1)甲、乙两车功率相同,根据W=Pt则在相等的时间内做的功相等,即W甲:W乙=1:1,故A错误;(2)两车运动时间之比t甲:t乙=1: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s甲:s乙=4:5,由:v=,可知速度之比等于路程之比,即:v甲:v乙=s甲:s乙=4:5,故B错误;(3)做功之比W甲:W乙=1: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s甲:s乙=4:5,根据F=则两车所受的牵引力之比为F甲:F乙=5:4故D错误;(4)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阻力等于牵引力,即:f甲:f乙=F甲:F乙=5:4,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的公式、功率的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要求功、牵引力的大小之比,要求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7.如图所示,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棒放在地面上,现有一作用在木棒的一端、方向始终与木棒垂直的力F将木棒缓慢地抬起,在这过程中()A.力F对木棒做功,力的大小变小B.力F对木棒做功,力的大小变大C.力F对木棒不做功,力的大小变小D.力F对木棒不做功,力的大小变大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分析:利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即可确定在此过程中力F对木棒是否做功.在抬起的过程中,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F大小的变化.解答:解:在抬起的过程中,人对木棒一个向上的力,木棒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木棒做了功.此过程中,F与杠杆始终垂直,所以动力臂L1不变,由于木棒的位置的变化,导致了阻力F2的阻力臂L2在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在公式中由于L2的变小可知F在变小.综上分析,故选A.点评:此题中确定阻力臂的变化是此题的难点.8.甲、乙两台机器,功率之比为2:3,工作时间之比为1:3,则它们所做功之比为()A.2:9 B.2:1 C.3:2 D.3:1考点:功的大小比较.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已知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和工作时间之比,根据公式W=Pt即可求出甲、乙两台机器做功之比.解答:解:根据公式P=得,W甲=P甲t甲,W乙=P乙t乙,所以,=×=×=.故选A.点评:本题是比值运算问题,可以根据公式推导变形得出,也可以用赋值法求得.9.某同学用自制的滑轮组来提起450N的重物,如图,绳子自由端拉力F=200N,重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则拉力做功功率和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等于()A.120W、80% B.100W、75% C.120W、75% D.100W、80%考点: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专题:计算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①已知滑轮组的绳子股数为3,则v=3v物,拉力所做的功即总功W总=FS,总功的绳功率P===Fv绳;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据此计算.解答:解:由图可知:n=3,则v=3v物=3×0.2m/s=0.6m/s,绳由P===Fv绳得:拉力做功功率P=Fv绳=200N×0.6m/s=120W;由η====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75%.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机械效率和功率公式的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现有的公式推导出新的计算公式.10.如图装置中,物体A重100N,物体B重10N,在物体B的作用下,物体A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如果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力的功率为30W,使物体B匀速上升3m所用的时间为()(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计绳重)A.1秒B.2秒C.3秒D.4秒考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1)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受到的摩擦力和挂钩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可求出摩擦力.(2)拉动A向左运动,A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挂钩的拉力三力平衡,可求出拉力.(3)利用滑轮组距离关系,B移动的距离是A移动距离的3倍,求出A移动的距离,则拉力所做的功为W=Fs,再利用P=求出做功时间.解答:解: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f=F=3G B=3×10N=30N.拉拉动A向左运动时,A受力如图,F=f+F拉=30N+30N=60N;s B=3m,则s A=s B=×3m=1m,因此拉力F做功为W=Fs A=60N×1m=60J,所用时间为t===2s故选:B.点评:此题注意分析滑轮组的绳子段数,确定所使用的公式,做好受力分析是解题关键.1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省力机械比费力机械的机械效率高B.做功较多的机械比做功较少的机械功率大C.做额外功较多的机械比做额外功较少的机械机械效率低D.做功较慢的机械比做功较快的机械功率小考点:功率的概念;机械效率.分析:根据力、功、机械效率、功率关系的意义分析.解答:解:A、说法错误,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与是否省力无关.B、说法错误,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等于做功的大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C、说法错误,效率高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多.D、说法正确,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较慢的机械的功率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力、功、机械效率、功率关系.功率由功和时间共同决定,机械效率由有用功和总功共同决定.12.甲、乙两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甲汽车的重是乙汽车的2倍,甲汽车的速度是乙汽车的2倍,若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则两汽车的功率之比为()A.1:4 B.4:1 C.2:1 D.1:2。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含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含答案)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开瓶扳手B.镊子C.剪铁皮的剪刀D.独轮车2.小明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时,猜想滑轮组机械效率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②物体被提升的高度;③动滑轮的重力;④承重绳子的段数。
他用相同的滑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将重物提升相同高度做对比实验来验证猜想,该实验验证的猜想是()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如图甲所示,用动滑轮将正方体物块从装有水的容器底部缓慢匀速提起,拉力F随提升高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物块完全离开水面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7.5%,绳重和摩擦忽不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物块的边长为0.6mB.动滑轮重为300NC.提升物块完全离开水面前,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大于87.5%D.将物块提升至上表面与水面相平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1650J4.如图所示,是建筑工地吊车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点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伸缩时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关于这个吊车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这种吊车,好处是可以少做功B.吊臂是一个省力杠杆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D.匀速项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的力臂逐渐减小5.小明两次分别用时90s、40s从一楼爬到五楼,小明的体重与前后两次上升的高度均不变,比较两次爬楼过程()A.用时少的做功多B.用时少的做功功率大C.用时多的做功多D.用时多的做功功率大6.空吊篮A重25N,绳子承受最大拉力100N。
小壮用20N的力以2m/s的速度将A匀速提升到高处,忽绳重、摩擦、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15NB.第2秒内克服滑轮重做的额外功为30JC.此装置最多能匀速运载160N重的货物D.此装置运载货物最高机械效率为92.5%7.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托盘天平B.自拍杆C.门把手D.订书钉8.小杰背着书包回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100m用时100s,乘坐电梯从1楼到21楼用时30s,以下符合实际的是()A.电梯对小杰做功约3.6×103JB.小杰乘坐电梯上升时,对书包不做功C.电梯对小杰做功的功率约1200WD.小杰在水平路面行走时,重力做功的功率约600W9.关于滑轮和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使用定滑轮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②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③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省距离④使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最多省一半力。
2020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专题训练——专题十二:简单机械

2020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专题训练——专题十二:简单机械考点一:滑轮1.如图是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逆时针摇动手柄时,横杆上升.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2.如图所示,小虎同学用滑轮组匀速提起重600N的物体.如果不计摩擦力、动滑轮重力和绳子重力,则小虎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应为()A. 600NB. 400NC. 300ND. 200N3.在日常生活中,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 一个定滑轮B. 一个动滑轮C. 杠杆D. 滑轮组4.如图所示,用拉力F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物体做的功是额外功B. 拉力F做的功是有用功C. 拉力F移动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D. 增加物体重力可以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5.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所做的额外功分别为A. 80﹪800JB. 80﹪200JC. 62.5﹪200JD. 80﹪1000J6.用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A. 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B. 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C. 手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D. 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7.使用定滑轮____省力_____改变力的方向(选填“能”或“不能”).定滑轮的实质是___杠杆.8.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___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则有用功是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2)若减少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9.如图所示,工人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为180N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200N,在5s内物体升高的高度为2m.此过程中,求:(1)有用功;(2)总功的功率;(3)定滑轮的机械效率.10.在某工地上,工人师傅用滑轮组起吊重为600N的物体,他站在地面上用200N的力往下拉绳,使物体匀速上升3m,滑轮组工作时的效率为75%.(1)求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2)该工人的拉力所做的总功;(3)求该滑轮组中吊起物体的绳子股数n,并画出这个滑轮组的示意图.考点二:斜面1 要测量小明通过楼梯上楼时的功率,不需要测量的是A. 身体质量B. 通过的楼梯高度C. 通过的路程D. 上楼所用的时间2.在图中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 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B. 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C. 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D. 举着杠铃原地不动3.在斜面上将一个重600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400N,拉动的距离s=4.5m,提升高度h=1.8m,所用时间t=30s。
简单机械_功和能精选精练

A.50J B.25J C
6.如图所示,杠杆
端挂重为G A的物体,
G B的物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AO=BO,杠杆自身重力不计,
>G B D.无法判断.
的水平推力沿水平地面推重为
所用时间为20s,在这
的带动下被抛出,谷粒、糠皮、碎石落地的远近不
、2、3三堆,达到分离的目的.其
是_____.从能量的角度看,它们
N?
在把物体匀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
.用细线将轻质直杆悬起来,悬点为O ,并
线悬于直杆O 点左侧的P 点;
.保持重物的悬点不变,将装水的轻质塑料
袋用细线挂在直杆O 点右侧的某点,直杆处于水平
2.0 cm 开,蒸汽跑出一部分,使锅炉内的蒸汽压强减小,已知杠杆重可以忽略不计,OA 与AB 长度的比值为,阀门的面积是3cm 2
,要保持锅炉内、外气体。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简单机械和功率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已附)一、填空(共28分,每空1分)1、某人提着重为50牛的箱子沿水平方向前进了10米,重力做的功是0焦,如果在2秒内把这箱子匀速举高2米,他的功率是500瓦。
2、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有一名广东籍举重运动员为国争光,让我们一起来设想他夺得挺举冠军的场面:在0.8秒内用1000N的力把杠铃举高1.3米到胸前(这一过程他做了520焦的功);然后将杠铃在胸前停了4秒(这一过程他没有做功);最后,用极强的爆发力(大约为1400N)用了0.2秒将杠铃再举高0.5米到头顶(这一过程他做功的功率为3500瓦)。
3、用40牛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100牛的小车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所受的阻力是60牛;若小车运动速度是5米/秒,则拉力的功率是200瓦。
4、甲同学体重600牛,乙同学体重500牛,他们进行登楼比赛。
甲跑上五楼用30秒,乙跑上五楼用24秒。
则:乙同学做功较多,乙同学的功率较大。
5、图中,重为500牛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150牛,为使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绳端加以60牛的水平拉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3.3%;若物体移动速度为0.2米/秒,则1分钟内拉力做的功是1800焦。
6、用动滑轮将重400牛的物体匀速提高2米,若拉力大小为250牛,则有用功是2000焦,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
7、用一个动滑轮提起重96牛的物体(绳重与摩擦不计),所用的拉力为60牛,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50%。
若用此动滑轮提起重200牛的物体,则拉绳子的速度为0.8米/秒时,拉力的功率为22.4瓦,这时的机械效率为70%。
8、图为甲乙两台功率一定的机器做功时所得出的做功与时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乙机器的功率较大;做相同的功,乙机器所用的时间少。
9、___直接用绳子把一桶沙从地面吊到三楼,___利用动滑轮将一桶沙从地面也吊到三楼,则两次所做的有用功W1=1960焦,W2=2000焦,总功W1+W2=3960焦,机械效率η1=η2=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三简单机械、功和能中考热难点专题【典型例题】(一)信息给予专题[例1] 如图1所示,甲、乙为质量不等的、由同种材料做成的两个实心球,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当两球都浸没在水中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当把两个球都放在空气中时,杠杆将()A. 仍然平衡B. 杠杆右端下沉C. 杠杆左端下沉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图1考查目的及解题思路:该题考查的知识包括物体受力分析,浸在液体内受到浮力大小的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密度的知识,考查的能力是分析、判断、综合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题设条件是质量不等、同种材料的两个实心球挂在杠杆两端,且都放入水中而平衡,分析物体受力,运用杠杆平衡条件,找到两者间重力的关系,再讨论将它们取出就迎刃而解了。
解:设杠杆左端绳子对甲球的拉力为FA,甲球重力为,甲球受浮力为;设杠杆右端绳子对乙球的拉力为,乙球重力为,乙球受浮力为。
根据物体平衡条件、浮力公式,则有,即因为所以①同理,对乙球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所以③由于甲球、乙球由同种材料制成,则,两边同时消去,则④依④式正是将杠杆两端的甲球、乙球放入空气中的情况,则仍平衡,所以题目最后答案应选A。
答案:A[例2] 差动滑轮是工厂或建筑工地常用的一种起重工具,它跟普通的滑轮组不同,如图2所示,它由两个同轴的半径各为R和的带齿的A、B定滑轮及一个动滑轮构成,绕在滑轮上的也不是普通的绳而是铁链条。
当用力F沿图示方向拉动一侧铁链时,可使重物上升;与此同时套在定滑轮B上铁链条被放了下来,使重物下降。
若停下来不拉动铁链条,轮子也不会倒转,重物不会自动下落(技术上要做到这一点不困难)。
求A、B定滑轮转动一周时,其可使重物上升距离为多大?若重物所受重力为G,则使重物上升时,拉力F的大小至少应为多大?(不计轮的重力及摩擦)图2考查目的及解题思路:该题为典型信息给予类试题通过文字信息给出了差动滑轮的结构特点,从而考查了两方面知识:一是数学上圆周长的计算和动滑轮上升高度为一侧绳子运动距离的1/2;二是应用功的原理。
对于这样一个结构、原理尚不十分清楚的简单机械,只要用功的原理,搞清楚动力与阻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的关系,求出省多少力就容易了。
此装置是由两个同轴的半径不同的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简单机械。
它们由一条首尾相连的铁链条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不同于过去组装滑轮组的绳子,有首、尾两端)。
从图中分析不难看出,当铁链条沿F方向向下运动时,另一侧铁链条要上升,造成总效果是重物上升这样只要找出力F移动的距离和重物上升高度的关系,求出动力做的功和机械对重物做的功,利用功的原理就可求出F的大小。
解:使图中铁链条M点向下受力而移动,当定滑轮A转动一周时,B也转动一周,对滑轮一边铁链条上升,另一边下降,则重物升高的高度为此时铁链条某点M运动的距离为依据功的原理,力F所做功等于机械克服重力所做功,即由此可得答案:(二)联系实际专题[例1] 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
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由图3(a)可知它的支点是点(选填“A”、“B”或“C”),匀速拉起时,它属于一个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
图3考查目的及解题思路:该题共考查了三个知识点即什么是支点、什么是省力杠杆什么是费力杠杆和力臂的画法。
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先找到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它们分别是杠杆(吊桥)受到重力G和人的拉力F,在匀速拉起时,吊桥绕C点转动,因此C点是支点;在该题中作用在A点的动力F其方向是沿着绳子斜向上的,但经过定滑轮改变了人用力的方向,杠杆实际受力的方向不变,由支点C向拉力作用线作垂线,即得拉力的力臂,显然动力臂大于吊桥重力G的阻力臂。
当吊桥匀速拉起时,杠杆平衡,则,,则,所以它属于省力杠杆。
答案:C;省力杠杆,如图3(b)所法。
[例2] 一条扁担长1.6m,扁担前端挂一个总重为250N的重物,扁担后端挂一个总重为150N的重物,要使扁担在水平位置平衡,人担扁担时,肩膀应在离前端m处,扁担对人的肩膀的压力是N。
(扁担本身重力忽略不计)考查目的及解题思路:该题是考查灵活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和理解物体处于平衡的条件。
将实物扁担抽象为杠杆,要知道扁担长度等于前端力臂与后端力臂之和,如图4中的AB,画出AB所受到的力FA、FB和F,分别代表扁担前端A、后端B和人肩膀与扁担接触处O受到的力的作用,然后将O点视为支点,确定FA的力臂LA和FB的力臂LB,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列方程组为①②将②代入①得出图4在求扁担受力时,可采取分析扁担受三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而讨论各力关系的做法,即扁担受FA、FB竖直向下的力,而F是竖直向上的力,则400N。
答案:0.6m;400N[例3] 如图5所示,物体先后沿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AB、AC、AD由静止开始,从顶端滑到底端,它们滑到底端的速度分别为,由顶端到底端的时间分别为、、,则;(填“>”“<”“=”)图5考查目的及解题思路:该题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灵活运用。
同一个物体在A点静止时动能为零,重力势能相等,所以机械能相等。
因为斜面AB、AC、AD为光滑斜面,所以机械能守恒,滑到底端时,机械能仍然相等,而在底端时重力势能为零,同一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所以速度相等,又因为,所以。
答案:;(三)开放探究和运用数学图像专题[例1] 如图6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需时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甲物体的功率与乙物体的功率相比是()A. B. C. D. 无法确定图6考查目的及解题思路:该题考查了根据,对应图象比较功率的大小。
该题是物理与数学图象相结合的试题,此类型题的解题思路为先弄清横、纵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再利用“控制变量法”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在上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功;从图中可知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大于,所以大于。
答案:A[例2] 如图7所示,某矿产工人用200牛的水平拉力,抓紧绳子一端,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在10秒内将矿井里质量为32千克的物体提升4米,根据题给条件,请你计算出与该题相关的5个物理量,要求写出简要说明和结果。
(g=10牛/千克)图7考查目的及解题思路:该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可认真阅读题干,从中找出已知条件,设问求解。
例如:(1)物体的重力G=mg=320牛(2)人运动速度V=S/t=0.8米/秒(3)拉力F做功W总=FS=1600焦(4)提升物体做功焦(5)机械效率(6)人做功的功率瓦(7)人受地面摩擦力牛(8)物体所受拉力牛此外还可以求出物体上升速度,人、物体所受的合力等等。
除以上答案外,只要正确均可。
【模拟试题】(一)信息给予专题能力训练1. 图1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把A端所挂重物浸没在水中时,杠杆将失去平衡,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A. 将支点O向A端移近B. 将支点O向B端移近C. 支点O不动,在B端再加挂砝码D. 支点O不动,将B端重物向支点O移近图12. 如图2所示,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物体G匀速上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拉力F大小只是G的一半B. 拉力F的大小等于GC. 动滑轮挂钩向下移动时,物体G向上移动D. 物体G向上移动,动滑轮挂钩向下移动图23. 物体A在拉力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为S,如图3所示,试比较拉力F1,F2及拉力所做的功、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摩擦不计)()A.B.C.D.图34. 如图4所示的是一种叫做蹦极的游戏,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图中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点是他所到达的最低点的位置,对于他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他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B. 绳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减小C. 他的动能在前一段时间在增加,后段时间在减小D. 在最低点,重力势能减到最小,动能为零,绳的弹性势能最大图45. 如图5,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以O点为支点,杠杆的右端挂有重物M,支点左边的A处挂钩码时,杠杆平衡,将重物M浸没在水中,钩码移到B处,杠杆又平衡,则重物与钩码的质量之比为,重物M的密度是千克/米3。
图56. 如图6所示为水力发电站的流程示意图,在水力发电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是。
图67. 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7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图78. 请你仔细观察如图8所示的漫画,究竟小猴和小兔谁分的萝卜重?简要说明理由。
图89. 简要回答有关水电站的下列问题。
图9(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说明水电站的工作原理。
(2)建设水电站选址时,从能量角度来看,你将选择图9甲所示A址还是选择如图9乙B址?并说明理由。
(3)为什么水坝的横截面做成上小下大的梯形?10. 如图10是利用潮汐发电的原理图,左方为陆地和海湾,中间为水坝,其下有通道,无论涨潮或落潮,水流经过通道均可带动发电机发电。
一昼夜中两次涨、落潮,四次发电。
涨潮时,堵住通道,潮水涨至最高水位时打开通道,进水发电,如图10甲所示;当海湾水位涨至最高时,堵住通道,如图10乙所示;落潮至最低水位时,打开通道放水发电,如图10丙所示,(取,海水的密度)以下是某小型潮汐发电站的一组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图10(1)当海湾水位涨至最高时,海湾底部所受水的压强是多少?(2)每次涨潮(或落潮)经过通道水的质量为多少?(3)试计算每日水流对水轮发电机做了多少功?(4)若某次落潮过程中经过通道的水的平均流量为,试求这次落潮过程中水流对水轮发电机做功的平均功率。
11. 如图11所示,小型牵引车通过滑轮组匀速打捞起深井中的物体,已知物体重N,密度为。
测得物体在出水面前、后牵引车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之比为。
若不计摩擦、绳重及水的阻力,g取10N/kg,问:(1)物体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物体出水面后上升的速度是1m/s,牵引车拉力的功率多大?图1112. 如图12所示滑轮组,俗称“神仙葫芦”,物理学中称为差动滑轮。
它由两个同轴的半径分别为R和r的带齿定滑轮和一个动轮组成,用铁链条按图示的方法把定滑轮和动滑轮连接起来,已知:R=3r,用它提升重为G=500N的物体,若实际所用的拉力为200N,则它的机械效率是多大?图12(二)联系实际专题能力训练1. 在棉产区,每年秋天拔去地里的棉杆是农民的一项繁重体力劳动。
王刚仿照钳子的结构改制成一种农具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图13所示,使用时,将小铲着地,用虎口夹住棉杆的下部,然后在套管上用力,棉杆就拔出来了。
该农具整体视为杠杆,则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对应下列位置正确的是()A. 转轴——虎口——套管B. 小铲——套管——虎口C. 小铲——虎口——套管D. 虎口——转轴——套管图132. 如图14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屈肘将茶杯向上举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B. 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小C. 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大D. 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小图143. 如图15的一根杆秤,因秤砣磨损一部分,由它称得的质量比被称物体的真实质量()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图154. 两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时间相等,如图16所示,则()A. 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B. 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小C. 甲做功较多,甲、乙功率相等D. 甲、乙做功相等,乙的功率较大图165. 第一颗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到太空,飞船在绕地球飞行近22小时后,载人返回舱脱离飞船成功返回地球安全着陆,返回舱在穿越地球大气层疾速下降的过程中与空气剧烈摩擦,其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这时,返回舱的()A. 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B.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C. 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D. 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内能不变6. “五一”黄金周,吴昊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花果山,在他们乘坐旅游车沿盘山公路下山的过程中,发现司机师傅要不时地踩踏刹车踏板,当车行驶至中途还要停下来,让工作人员用水龙头向车轮阐片部位喷水,吴昊同学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①喷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车阐的温度,以防车阐因温度过高而损坏②下山过程中,机械能不变③下山过程中,重力对汽车不做功④刹车过程中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你认为这些看法符合实际的是()A. ①②④B. ①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7. 图17是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示意图,该图表明与站台前后连接的轨道都有一个小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