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语文期末
2024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五篇)

2024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本人担任七年级(3)班的语文教学任务。
为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素养方面的作用,特此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若干名,整体语文基础薄弱。
在性别差异上,女生普遍勤奋,学习积极性较高;而男生学习态度相对消极,部分学生甚至缺乏学习意愿。
学生智力水平有待提高,理解力和写作能力相对较低。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和锻炼,学生展现出以下特点:1. 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有所深化。
2. 能够勇于尝试和探究问题,对开放性问题提出独到见解。
3. 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充满兴趣。
4. 课堂上有积极带头的学生,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也存在以下不足:1. 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尚未养成。
2. 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方向性。
3. 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探究意识有待加强。
4. 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5. 知识积累不足,阅读面较窄。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使用的教材为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该册书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主线,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组织单元。
全书共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
六个单元分别围绕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等主题展开。
第一单元以成长为主题,收录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课文,讲述了作者从孩童时期到成年的成长历程。
还有描写学生在父亲及周围大人教育和影响下不断成长的故事,如林海音的作品。
通过这些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成长的过程,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024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七年级下册教材,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精心组织了六个单元。
每个单元均包含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依次聚焦以下主题: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语文试卷及答案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7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或者,突然会有人吟诵精美绝伦、感人肺腑的诗句……似乎天空本身也在和我们唱,四周的海洋也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接着又是一片宁静。
A、我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B、他想做风,吹过你的萧萧枝杈;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
C、守岁的时候,大人给孩子说笑话,讲故事,猜谜语,就是不可以让孩子睡觉。
D、“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研究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C、数学对我不感兴趣。
D、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5分,一空一分)1)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
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
5)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______。
6)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
7)白银无辜铸成佞臣,__________。
8)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
9)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
10)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
11)行远必自迩,__________。
1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
1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一天天长大。
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它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5.阅读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交流体会,也是一种快乐的分享。
(6分)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文中记叙了主人公XXX和(一个即可,写两个加一分且最多加一分)等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美国生活。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4核舟记教学设计1苏教版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4核舟记教学设计1苏教版第一篇:(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14 核舟记教学设计1 苏教版《核舟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2、学习采用总说分说的结构形式和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法。
3、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简洁、周密、生动。
教学重点掌握以下词语:为、贻、属、诎、衡、简、奇、泛、许、比、罔不。
教学难点怎样完整地理解雕刻家的艺术构思。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1、核舟记,即用文字记述用核桃雕刻成的一只小船。
该文属介绍具体事物的说明文。
2、结合注释①弄清本文的作者、出处及写作时代。
魏学洢(约公元1596~1625年),字子敬,明末嘉善(现浙江省嘉兴县)人。
小时候就刻苦学习,好写文章,著有《茅檐集》。
本文通过对古代一件工艺美术品──核舟的介绍和说明,热情赞扬了我国明代民间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巧和才能。
王叔远,名毅,明代虞山(现在是江苏省省熟县)人。
二、正音、正字1、检查预习。
2、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3、通假字。
4、朗读课文。
三、理清文章结构课文可分三部分。
首尾两段为总说,中间四段为分说,即“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四、研读细部在串讲、翻译每一段时,注意以下几点:1、重点掌握的实词、虚词;2、注意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3、概括段的主要内容;4、提出写法上的特点如说明顺序、详略安排及语言特色等。
第1段:1、重点实词(包括短语):奇巧、因势象形、贻、泛。
(注意:“曰”,这里可解作“名叫”。
)2、重点虚词:以:介词,用。
为:动词,做,这里是“雕刻”。
罔:否定副词,没有。
尝:时间副词,曾经。
盖:句首发语词。
云: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核舟一:古汉语数词可放在名词后,省略量词,即一只核舟。
3、内容要点:总说,简要说明核舟雕刻人的生活时代、姓名及其精湛技艺,引出核舟的来历,点明核舟的主题。
语言简洁、周密:“径寸”、“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不”等词语印证“奇巧人”。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 ( 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①qīn( 钦 )佩②ó( 卓 )著③惊心动pò( 魄 ) ④中西合bì(壁)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训,给人以幽雅、活泼的感受。
②为了筹建长城站,他讴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作风凌历的男子汉也流泪了。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1②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③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④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郑谷《鹧鸪》)⑤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⑦征蓬出汉塞,归雁洛阳边。
(王维《使至塞上》)⑧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4.名著阅读。
(5分)如果说“大闹天宫”主要表现了孙悟空的勇敢,则“三调芭蕉扇”则更多表现了孙悟空的机智。
请你结合《孙悟空一调芭蕉扇》的相关情节作具体说明。
【答】孙悟空在几借芭蕉扇没成功后,便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出现在铁扇公主家里,机智的骗到了真的芭蕉扇。
5.2007年北京大学新年联欢会上,校长许智宏深情演唱了歌曲《隐形的翅膀》,以此作为送给全体北大学子的新年礼物。
你知道许校长的歌声中寄予了怎样的期望吗?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3分)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
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那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
隐形的翅膀让梦很久比天长,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
苏教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苏教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一束光作家毕飞宇经过院墙的一道小门,就可以朝村庄的深处走去。
几十年前的夜晚,天际是漆黑一片,与村庄一起隐没在深深的夜色里面。
整个的村庄,除了高高扬着的,或者低低垂着的,除去挂在油灯上的几撮亮晃晃的煤油灯,就没有别的光了。
光是一种非常孤单的东西,它不会发光的时候,只有等待。
年纪稍大一点的男性都喜欢拉歌唱,尽管嗓音还不错,但又有什么用呢?他们等待着光的到来,只有等到了光,他们才有勇气向恋人求爱。
有%d分1.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作者用华丽的词藻描写乡村夜晚的朴素之景,富有画面感。
B.“院墙的一道小门”引路,村庄的深处是故事的发生地。
C.“漆黑一片”一词写出了村子人与外界的隔绝,语言简洁传神,为后文求爱不果做了铺垫。
D.文章以“一束光”标题,既写了乡村夜晚的亮光,也通过光暗示人物的理想与勇气。
2.文章首段描述的是什么样的乡村夜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文中多次提到“等待”,请分析“等待”的具体含义。
4.文中的“拉唱”是指什么样的场景,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状态?5.结尾段提及的“有%d分”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秋夜》鲁迅capacity)后的第一天晚上。
淡下来,已经消尽,只剩破壁;不多时, Expedition)又起来,驱我入暗室中。
这是医院的暗室。
墙,卷边,蓬蓬不顺滑,conomy)牙��,还睡在壁上,是徐志摩送石民的大中。
我睡的下铺,上铺是王艺争。
他的床却不是我平常睡的,原来被他们圈去,给了那睡在地铺上的病家了。
倒也不难,旧梦里寻得来的旧茧稠伞,给了我,刚好可以铺一铺。
屋外,是霏霏的秋雨。
街灯惨淡的放在那里,照着各有心思的人们的脸,度过这和平的夜晚。
小园里满种着桂花,那里见过开花,只暗oubliander,一阵香来,把个寂寞也搅浑了。
2024一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知识练习

2024一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知识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看拼音写词语】1. 看拼音,写词语。
shēnɡdònɡhuǒbàn yīn wèi chūn fēnɡshén me yǐjīnɡshēn tǐxǔduō2. 看拼音,写词语。
mínɡxīnɡ(____)xiàxuě(____)bānɡmánɡ(____)qǐnɡqiú(____)shēng bìng(____)biérén(____)gēn zhe(____)jiālǐ(____)3. 看拼音,写词语。
chūn fēng guówáng jīn qiūzuǒyòu huǒbàn běi jīng gùxiāng tài yáng4. 读拼音,写词语。
tónɡxuélìzhènɡzìjǐmāma shuǐɡuǒwǒmen ɡōnɡchǎnɡduōshǎo5. 看拼音写词语。
tóng xuéshūběn zhúziwǒmen gōng chǎng zìjǐ【形近词】6. 比一比,组词。
中()山()鸟()雨()虫()出()马()两()手()巴()早()云()毛()爸()草()公()7. 比一比,再口头组词。
鸭(_______)(_______)鸡(_______)(_______)伞(_______)(_______)扇(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巴(_______)(_______)8. 选字填空。
[办为] 因(______)(______)法 [坐座](______)下(______)位[元园] 花(______)一(______) [住往] 向(______)停(______)9. 比一比,再组词。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课文目录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课文目录(全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亲近文学)《为你打开一扇门》《繁星》《冰心诗三首》(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青年人)《诺曼底号遇难记》《古代诗词四首》(次北固山下、题破山寺后禅院、赤壁、浣溪沙)《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第二单元(金色年华)《往事依依》《幼时记趣》《十三岁的际遇》《伟人细胞》《现代诗二首》(少年歌、生活是多么广阔)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三单元(民俗风情)《社戏》《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中秋咏月诗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有思念是圆的)《古代诗词三首》(过故人庄、游山西村、一剪梅)《对联六副》第四单元(多彩四季)《春》《三峡》《夏》《济南的冬天》《古代诗词四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秋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文笔精华一》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斜塔上的实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叫三声夸克》《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论语八则》专题上:《狼》第六单元(奇思妙想)《天上的街市》《七颗钻石》《蔚蓝的王国》《皇帝的新装》《古诗四首》(迢迢牵牛星、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岳阳楼)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人物风采)《贝多芬传》《一面》《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赵普》《周总理,你在哪里?》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颗枸杞豆》《我们家的男子汉》《柳叶儿》《黄纱巾》第三单元(建筑艺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尔塞宫》《黄鹤楼》《于园》第四单元(动物世界)《松鼠》《松树金龟子》《国宝—大熊猫》《师生自荐课文》《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名著推荐:《西游记》第五单元(信息传播)《三个太阳》《录音新闻》《决战太空》《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七子之歌》专题:《荷》第六单元(诗词拔萃)《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古代诗词三首》(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现代诗三首》(树、信念、中国的土地)《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古诗二首》(黄鹤楼、归园田居)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长征组歌)《七律长征》《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老山界》《草》《<长征>节选》(剧本)《诗人领袖》写作:写清楚一件事和起因经过和结果第二单元(爱国情怀)《枣核》《最后一课》《始终眷恋首自己的祖国》《晏子使楚》《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革命烈士诗二首》(把牢底坐穿、花)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第三单元(至爱亲情)《背影》《甜甜的泥土》《人琴俱亡》《我的母亲》《父母的心》《古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夜雨寄北、已亥杂诗)专题《长城》写作: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第四单元(江山多娇)《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阿里山纪行》《蓝蓝的威尼斯》《美丽的西双版纳》《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名著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写作:写参观游览的文章第五单元(人与环境)《苏州园林》《都市精灵》《幽径悲剧》《明天不封阳台》《治水必躬亲》记叙中结合抒情与议论第六单元(高新科技《从小就要爱科学》《在太空中理家》妙的克隆》《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师生自荐课文》《古诗三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论诗)写作:自由写作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借物抒怀)《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竹溪记》《紫藤萝瀑布》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第二单元(道德修养)《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多一些宽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陋室铭》《诗词曲三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渔家傲、天净沙·秋思)写作:写简单的议论文第三单元(事理说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活板》《宇宙里有些什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山市》写作:写简单的说明文第四单元(小说之林)《孔乙己》《范进中举》《核舟记》《变色龙》《窗》写作:写人记事突出中心第五单元(人生体验)《错过》《散步》《送东阳马生序》《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有的人》《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写作: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第六单元(精彩演讲)《悼念玛丽·居里》《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讲》《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向生命中的一切青春举杯》《两小儿辩日》写作:写简单的演讲稿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课文目录1、鼎湖山听泉2、林中小溪3、飞红滴翠记黄山4、画山绣水5、扁鹊见蔡桓公6、桃花源记7、与朱元思书8、核舟记9、故乡10、我的叔叔于勒11、在烈日和暴雨下12、多收了三五斗13、成功14、论创造15、学问与智慧16、说美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诗人谈诗17、陈涉世家18、捕蛇者说19、岳阳楼记20、醉翁亭记21、绿22、囚绿记23、环球城市风行绿墙25、一双手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课文目录1、威尼斯商人(节选)2、江村小景3、《陈毅市长》选场4、一厘米5、藤野先生6、生命与和平相爱7、热爱生命8、享受生活9、曹刿论战10、愚公移山11、出师表12、观潮13、送行14、给我的孩子们(节录)15、台阶16、呼兰河传(节选)17、雪18、《雪》四人谈19、邹忌讽齐王纳谏20、《孟子》二章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2、墨池记。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苏教版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一、知识结累(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每天睁开惺忪的双眼之后,看到第一lǚ阳光,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色彩;听到的第一句话,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音lǜ。
小xī的清流,傍晚的夕阳,雨后的青山,weì蓝的天空……都告诉我们生命之美。
2、用名人原句填空(8分)⑴海日生残夜,⑵,不知秋思落谁家?⑶;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⑷,听取蛙声一片。
⑸《论语》中“,。
”一句精辟的论述,让我们一下子明白了学习与思考的相互依存和不可偏废的道理。
⑹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点,给人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昨天遇见小学同学王明,真想不到当年意见英语就头疼的他,竟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真是一别三日,就得刮目相看....了。
B、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C、安妮一脸陶醉,津津有味....的看着窗户玻璃上的美丽景象,连上课铃声都没听到,直到班长喊起立才回过神来。
D登上紫琅山,远眺大江东去、烟波浩淼,俯瞰平畴千里、生机盎然,水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4、下列各句表达中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冰心的《母亲》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巧妙叙说了童稚时寻求母爱保护的情形,形象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
B、“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是宋代卢梅坡《雪梅》中的诗句,后两句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郑文光《宇宙里有些什么》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具体清晰地向我们介绍了浩瀚宇宙的构成及其运动的本质。
D、《赤壁》作者是唐代的杜牧,《狼》选自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水调歌头》《西江月》都是宋代作家的作品。
5、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下列问题。
(6分)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七年级语文(下)(配套江苏版教材)期末检测题(120分钟120分)第一部分(共25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诗歌是文学殿堂里cuǐcàn()的明珠。
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xián()。
(1)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汉字。
(2分)(2)以上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改为2.默写。
(5分)(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山亲水有亲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4)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成为千古名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们去破解。
A.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B.面对凤凰古城美轮美奂的富人宅第、旧时城楼和风雨桥,游客们无不肃然起敬。
....,弄虚作假,妄图躲过应有的惩罚。
C.每逢税务大检查,总有一些不法商人随机应变....D.诸暨五泄风景区内,五个依山而下的瀑布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尤以第五瀑最为壮的感觉。
观,给人以鹤立鸡群....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B.海湾战争初期,通过设置大量假目标,最终使伊拉克部分飞机保留了下来。
C.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D.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我想到,我们永远无法仰见这些壮士的面容,但是我们随时可以见到他们的重现,我们走入民间,到处都有关云长的绘像;。
如果我们把关公的长髯去掉,相信就是壮士们的写生了,他们用生命的狂歌,为中国人的历史写下“忠义”两字。
①紫红色的面孔②浓正的长眉③写在脸上不可侵犯的正气④丹凤的亮眼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①④②③6.名著阅读。
(4分)《童年》讲述的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和)。
小说写的是(主人公)三岁到十三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7.综合性学习。
(6分,每小题2分)为了更好地认识狼,了解狼,你所在的班级为此举行了一个“走近狼”为主题的班会。
下面我们来共同参与。
(1)假如你是班会的主持人,请你写一个开场白。
(2)班上要建立一个“与狼共舞”的网站,目的是希望每个喜欢狼的人都能了解狼。
这(3)狼在中国有悠久的生活历史,我们汉语也与狼有密切的关系。
汉语中有许多关于狼的成语,如“狼吞虎咽”“如狼似虎”等,请你再举出两个这样的成语,并说说这些成语的含义。
第二部分(共45分)(一)阅读崔颢的《黄鹤楼》,回答问题。
(7分)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画面。
(3分)9.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15分)雪化一化,就有路了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为了一些闲言碎语。
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那些谣言困扰。
当事情渐渐平息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愤懑。
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
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
我出差去某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
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去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
到达那个城市时,已是傍晚时分了。
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
那场雪似乎来得很猛。
我看着地址打听路线,乘坐了几站电车。
下车时,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完全陌生的街名和异样的口音,令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处。
但我只能继续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街上几乎已没有行人,这时我才发现,自己一定是迷路了。
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上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
我敲了敲那家人的房门。
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跨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是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喊。
我含糊地应了一声。
“你是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一边拍掸着肩上的雪花,一边等着我。
我心里咯噔一下。
亲戚,朋友,病人?……我沉默着,无言以对。
我怎能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似乎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发生了一丝怀疑。
我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我要去寻找的那个人究竟是谁。
那个人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随风而去,也许出于无知,也许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才那样做。
那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的“病人”呢!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大娘一把将我拽住。
“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
“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
”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
”“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
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
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儿太阳出来,这雪化一化,就有路了!”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着。
雪化一化,就有路了。
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
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因为路属于自己的脚。
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了跳下火车时那种激愤的心情。
我平静地站了一会儿,将那张被雪水洇湿揉皱的纸条撕碎,然后慢慢朝火车站方向走去。
(选自《情感读本·意志篇》)10.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3分)11.文中画线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12.体会“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中“蹒跚”的表达效果。
(3分)13.文中的老妇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14.本文以“雪化一化,就有路了”为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8分)小学回家的路是一条乡村的土路。
萝卜头一般的我骑着硕大的一辆二八自行车,横冲直撞地冲回鸡、狗、牛、羊满院的家。
中学回家的路是一条城市里的柏油路。
放学后走过那时认为有点神圣的市政府,再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钻过,回到种有两棵果树的家里。
上高中补习班时回家的路要坐一夜的夜班车睡到家。
放寒假要补十天课,我破天荒在老师的办公室哭了半个小时,终于提前了5天回家。
那一夜在班车上我兴奋地无法入睡,直到进了院看到果树,喝了爸爸熬的奶茶,才在疲惫中睡去。
大学回家的路漫长得可怕——两天两夜的火车再加上一夜的班车。
那年到家后,体力不支,一下子烧到40度,爸妈心疼的样子却让我感觉欣幸,原来回家可以这么幸福——有人疼。
那天妈妈打电话说:“回来吧!这边有个新办的高中招老师,反正你明年毕业也要找工作,你又喜欢当老师,在外面教书不如回家来吧。
”我当时答应考虑,但是后来还是写了封信告诉家里我不回去。
我将信投入信箱的瞬间明白了,原来已经没有回家的路了。
一如当年父母从湖南来到新疆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凝望书桌前摆着的父母的合影,我想家,想得扯心扯肺地痛,想得泪流满面,我为什么不选择回去?难道我的心已经背叛了我的家吗?难道我成了断线的风筝,只能望着爸妈手中的轱辘落泪?不,不,不,穷我一生都不可能走出父母的爱,可是我为什么不回家?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巢是我的起点,蓝天是我的旅途,另外一只小小鸟是我的终点。
因为我是一粒树种,落在大树根下,荫翳会扼杀我的生命,我只有随风到那个有阳光的地方,生根、成长,再结出新的树种。
人类不也是这样轮回..的吗?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用心、用汗、用血、用泪、用生命来爱孩子。
每一个长大的孩子都将挣脱那个温暖的怀抱,去闯、去拼,直到有一天他将自己所有的世界全给了另一个幼小的生命时,他才会明白他的轮回..。
既然是轮回..那就只有顺着转,而不能突然地停下来转回去。
我读过许多人谈及父母时的悔,悔当初没有留在父母身边,悔当初没有多爱父母一点,悔当初没有多陪父母几天。
其实如果从头来过,他们依旧会选择同样的路,因为这世界本没有回家的路。
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还有家,因为无论我走到哪里,父母的爱就在哪里。
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深爱我的父亲、母亲。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用稚气的声音给父亲背诵《游子吟》,今天,我真的成了那个游子,就让我再给我最亲爱的父母背一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文有改动)15.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轮回:16.用横线在原文中画出回答“我为什么不回家”的两个比喻句,并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用比喻句回答的好处。
(3分)17.读了本文,你觉得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谈谈你的感受。
(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15分)春暖花开邸玉超①我非常喜欢春暖花开这个词。
词汇的温度不可预报,但可以感知,可以体会。
对于走过漫长冬季的北方人来说,感受这样的词一定是特别温暖而欢欣——如同与久别的亲人相拥那一刻的美好。
②古代文人心思细腻如陶泥,可以拿捏任何无以名状的事物,因此对春天的感受要比一般人更细致入微。
唐代诗人史青《应诏赋得除夜》云: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新一年的晨曦微现,普通人还没有感觉到春光的来临,而史青眼里的梅已经蓓蕾初绽了。
这首诗虽是应诏之作,却也写得俊逸纯真。
古人比我们生活简单,时间宽裕,性子就比较慢,想事情会更细致,做事情也会更执着。
其实,我们也需要慢下来,看一看花是怎样开的、天气是怎样暖的。
③与史青家的后园不同,我老家的后园子没有梅,但有一株杏,还有一株桃。
梅属于贵族,属于士大夫,不属于百姓。
从古到今普通百姓爱戴的大都是杏桃之类,因为这类仁果可以充饥饱口福。
口腹不饱何以饱眼福?④在古人写春的诗中,我最喜欢孟浩然的《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