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组界建筑风格1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汉口租界沿江大道的历史建筑

汉口租界沿江大道的历史建筑

汉口租界沿江大道的历史建筑19世纪60年代起,英、俄、法、德、日相继在汉口开辟租界,租界沿长江向下游展开,一百多年后,租界的历史早已成为过去,而租界里各国风貌的建筑却成为今天城市的风景线。

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很多建筑几经拆建,如今留下的已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汉口租界的建筑还有很多,但保留较好的还是集中于沿江大道。

就从这说起吧。

上图为江汉关大楼。

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汉关大楼,1924年建成,大楼一经建成,就成为汉口的地标性建筑。

从它的始建到今天一直是海关的办公地点(**几年除外),不久武汉海关将搬离,这里将作为武汉城市博物馆向市民开放。

与江汉关隔江汉路相望的是日清洋行大楼,1928年建成,日清洋行是日资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在汉口的机构,大楼非常漂亮,60年代的电影《大浪淘沙》中收回英租界的戏就是在这栋楼前取的景。

日清洋行大楼。

1998年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讲究。

沿江大道134号的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大楼,墓碑式的建筑当然是近几十年的产物。

从航务局大楼一直到南京路口,是一溜没有什么特点的上世纪后期建筑。

这里的老租界建筑也不知道消失于哪一年,好象在不知不觉中这些新建筑拔地而起。

十多年前中间那座连锁酒店曾经是家夜总会,名字叫“福尔摩莎”,四个硕大的店招就挂在楼顶上,因“福尔摩莎”曾是荷兰人对台湾地区进行殖民统治时用过的称呼,于是一度“招牌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呼声“甚高”。

最后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大吊车将其招牌拆下才算了事。

听说后来夜总会生意一落千丈,老板算是倒了霉。

横滨正金银行大楼,位于沿江大道129号南京路口,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成立于1880年,1894年在汉口设立分行,1921年建造了这栋大楼。

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金即正币之意,也就是金银硬币,取此名立意表明正金银行是专门供给金银币流通的银行。

此家银行虽是民营,却受日本政府的特殊优惠和保护。

1946年横滨正金银行被同盟国最高司令部命令解散。

建筑模型辅导员培训讲座.pptx

建筑模型辅导员培训讲座.pptx

名词解释
希腊古典式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的中心思想是西方古典 主义,主要是学习模仿古希腊,古罗马大型神殿 和公共建筑,抛弃受东方文化影响的哥特式建筑 风格。
文艺复兴式建筑继承古古代希腊,罗马建筑 物古朴庄重,比例严格,雕刻精美的建筑风格, 并有更加追求精美华丽的倾向,建筑上的雕刻更 加复杂细腻。在内外墙面,立柱,房檐,台基部 分,除了雕刻优美细致的几何及花卉图案,还大 量使用古代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动物雕像作为题 材。
钟楼顶层有一座六方形的装置,即由 7个不同音阶的铜钟组成的音响室。钟曲 按每一个小时奏4小节16个音符的规律运 行,按点敲钟,声音洪亮,远近皆闻。钟 楼顶上还安装了一个风向仪,由4个英文 字母组成:E、S、W、N (East东、South 南、West西、North北)。仪上还立有一个 镏金英式帆船标志,别具特色。钟楼开始 报时是1924年1月18日。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下午1时6分22秒下午1时6分13:06:2220.7.11
完成并安装内立墙
完成楼顶平面,完成楼顶舷墙。
完成正面楼梯和栏杆。

江汉关模型外观评分要点
1、作品要全部完成,所有的部件全都用上,套材之 外的材料可以用,但从外观应该看不出来。
2、作品安装正确,包括部件类型和位置。 3、外观整洁,无明显胶痕和污渍。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0. 7.1120.7.11Saturday, July 11, 2020
。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下午1时6分22秒13:06:2220.7.11

浅析武汉租界建筑文化

浅析武汉租界建筑文化

浅析武汉租界建筑文化一、历史沿革:从历史角度来看,租界无疑是国家的耻辱,是半殖民地的罪恶见证。

而从建筑角度来看,租界的兼容并包与中西合璧,丰富了武汉的建筑语言的同时,又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丰盛的艺术大餐。

在中国近代史时期(1840年-1949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年轻中国建筑师们的留洋归来,西方建筑风格开始逐渐渗入了这个时期各大城市。

鸦片战争后《中英天津条约》的签订,使汉口于1861年开埠,外国列强纷纷涌入。

在246km2区域内(北抵京汉大道。

南至江边,西起江汉路,东至一元路的范围,如图下图所示)划分了英、俄、法、德、日、美等国租界,建立了12个外国领事馆,设立了近30家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

汉口逐渐由典型的内地封闭城市转变为开放型的国际城市。

汉口租界区遗留下来的许多近代历史建筑记录了西方资本主义殖民者侵略中国的罪证,也开启了武汉建筑史新的一页。

二、汉口租界区近代建筑的代表作1、江汉关大楼1.1 建筑历史与发展:最早的江汉关大楼是1845年建造的。

是一幢典型的中国官衙式建筑,建筑平面呈凹字形。

三进楼房。

正檐翘角,歇山顶,屋面上有一座小阁。

大门为牌楼式,门楣上书“江汉北关”4个字。

1891年,江汉关大楼己由英国人赫德掌权,所以请英国工程师设计,由浦东人杨斯盛的营造厂承建,于1893年上海开埠50周年时落成。

新江汉北关沿用了旧址的基础,平面与旧关基本相近,为凹字形,砖木结构,中间有6层高的方形钟楼,钟楼南北两边各有假4层楼房相对,大门两旁围墙上加铁栏杆。

1925年,新的江汉北关再一次重建,请汇丰银行的设计者威尔逊设计,于1922年11月4日奠基,至1927年12月9日落成,现为武汉海关办公楼。

1.2建筑特点:汉口江汉关旧址位于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汇口。

占地1499m2,建筑面积4009m2。

主楼四层,高约21m(不包括钟楼),底层为半地下室,矩形结构,沿中轴上升有高耸的钟楼四层,建筑总高度46.3m,为武汉当时最高建筑,亦为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汉口租界建筑

汉口租界建筑

汉口租界建筑汉口沿江大道(长江外滩)上的西洋建筑一览在武汉汉口的沿江大道上,有着长达3600米,占地两平方公里有余的欧式楼群,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

我散步来到这里,沿着江汉路往江边走,远远就看到了沿江大道上的江汉关大楼,就到了沿江大道,这里排列着各式的欧式建筑,如果不是身边不断穿行的东方面孔,还真容易让人产生到了某个欧洲国家的错觉。

汉口和上海、天津并称为近代史上的三大租界区,而汉口的五国租界,全部集中在今日江岸的沿江一线。

这些洋楼的外观极为考究,有的墙体外形呈现的是花岗岩的大气与坚固,有的房子红瓦坡顶,浓烈鲜艳而不失庄重,有的在清水红砖外墙上勾出精细的线条,华丽不俗。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些高楼前面竖有粗大的廊柱,顶天立地,排列整齐,造型十分庄严,格外富丽华彩。

在武汉三镇的发展史上,汉口特别突出。

自东汉末年开埠以来,到明末清初一跃而成为全国四大名镇这一,号称“九省通衢”;到本世纪初,更为西方人交口称赞而盛极一时,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其原因不仅是独具地理优势,工商业极其发达,更因为鸦片战争之后,汉口被辟为内陆的能商口岸,从1861年开始,又相继有了英、汉、俄、德、日等五国租界,形成了颇成规模的西洋建筑群。

1861年汉口开埠后,英俄茶商取得了在中国茶区直接采购、加工、通商的权利,使得汉口茶叶出口量大增,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地,被西方人誉为“茶叶港”。

但此时的汉口并没有一家从事国际汇兑业务的外资银行。

这时刚在上海成立不久的麦加利银行捷足先登,于1863年率先在汉口开设分行,专为办理英俄茶商的存储和汇兑业务,成为汉口第一家外资银行。

随后,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俄国华俄道胜银行等先后入驻汉口,至1920年,西方银行多达18家。

1889年,张之洞督鄂,除了吸引外国资本之外,还大力扶植国内商业。

20世纪初,中国通商银行、中国银行(大清银行)等现代金融企业陆续成立,成为武汉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柱。

汉口原租界传统街区的城市空间设计

汉口原租界传统街区的城市空间设计

第24卷 第5期2002年5月武 汉 理 工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 ol.24 N o.5 M ay.2002文章编号:1671-4431(2002)05-0109-03汉口原租界传统街区的城市空间设计*阮宇翔 彭 旭(武汉大学) 摘 要: 通过分析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城市环境质量问题,以汉口原租界区的更新为实例来探讨传统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

着重阐述了历史街区更新中城市空间设计的特点,关注传统空间层次性的延续,演绎传统街区特色,营造现代城市环境。

关键词: 传统街区; 城市设计; 空间层次性中图分类号: T U -024文献标识码: A收稿日期:2001-11-06.作者简介:阮宇翔(1971-),女,讲师;武汉,武汉大学城市建设学院(430072).*2001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资助(2001014).1 城市发展中的环境质量近十年来,我国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建设成为当今社会改革最直观最生动的见证。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影响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

但是,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环境质量问题日益突出。

认识与评价城市环境建设问题,既要重视环境的物质方面因素,又要注重环境文化的精神价值。

美化城市形象,提高环境质量成为当前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

城市环境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设计的水平不高。

城市建设中忽视了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以至大规模的开发破坏了城市环境风貌,降低了环境质量,造成所谓“建设性破坏”。

以汉口租界区保护与更新为城市设计的实例,探讨传统历史街区更新过程中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研究现代城市建设的环境创新。

2 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街区是建筑文化历史的沉积,历史街区的建筑与环境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反映着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是文化资源的一种重要形式。

汉口胜利街和蔡锷路交汇处的这栋原法租界建筑,这是落成于1918年

汉口胜利街和蔡锷路交汇处的这栋原法租界建筑,这是落成于1918年

汉口胜利街和蔡锷路交汇处的这栋原法租界建筑,这是落成于
1918年
汉口胜利街和蔡锷路交汇处的这栋原法租界建筑,这是落成于1918年的九重大戏院,由西班牙人拉木斯创办,后经营不善,1930年转让给意大利人鲍德,几度更名为,威严大戏院,维多利亚大戏院,中央大戏院,近代为解放电影院,梦星辰舞厅,到现在的火锅店。

时光流转,虽然用途变了,百年老楼依然矗立在这条街上。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它曾是当时武汉最先进、最豪华的电影院兼戏院,采用有声放映机专放外国电影。

而到了近代,这家大戏院改名为解放电影院,成为当时汉口人追捧新潮电影、体验时髦生活的好去处。

汉口英租界建筑肌理类型的识别及保护

汉口英租界建筑肌理类型的识别及保护

念落实到实施层面。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建筑肌理 汉口英租界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ies of the former British Concession of Hankou, we explore the evolving pattern of to identify similar texture and isomorphic texture. Focusing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historical Key Words Historic districts, Architectural texture, The former British concession of Hankou城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停地生长与更新,建筑肌理也不停地变化,但是始终限定在文化形成的某个框架之中。

历史街区的肌理不断地变化,不断地背离历史上的肌理原型,不断地“衰退”,形成了大量似是而非的肌理类型,使得肌理原型越来越难以辨认,造成了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极大困难。

同时这些变化的肌理——肌理类型往往承载着城市生长的一段记忆,自有其独特的价值,也是肌理原型存在的背景与环境。

无法想象孤零零的肌理原型——一栋低矮的文保单位老房子独自掩埋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森林中。

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结合汉口原英租界的城市肌理研究与保护,寻找肌理原型,识别肌理类型,并发掘其价值,期望对历史街区进行一种“微创型”、小规模渐进型的保护与更新。

建筑肌理原型的解析建筑肌理原型的概念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1931年—1997年)将建筑原型概念定义为:某种经久和复杂的事物,先于形式且构成形式的逻辑原则,它存在于所有的建筑物中。

在此意义上,按照罗西的观点,笔者从原型的概念出发对历史街区建筑肌理进行理论探讨。

和建筑原型类似,每座城市的历史街区都有属于自己的建筑肌理“原型”。

武汉江夏近代民居空间形态学习

武汉江夏近代民居空间形态学习

武汉江夏近代民居空间形态学习1.1 民居民居是最早被人类建造的建筑类型,与人类生存、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管子·小匡》中说:“民居定矣,事已成矣。

”说明民居的建造是人生活首需解决的问题。

“民居”一词,最早出自于《礼记》,是相对皇室宫殿建筑而言的,指皇居以外的民间居住建筑。

《礼记·王制》云:“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

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

”民居的概念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

《中国大百科全书》将民居定义为“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

实际上,民居不仅仅代表建筑本身,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民居是指,带有一定的历史内涵,具有文化的传承性,且普遍存在的居住形式。

它包括建筑单体、院落、居住环境,以及脱胎于民居、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建筑,甚至是聚落本身。

狭义民居多指代具有历史传承和当地文化传统的居住建筑本身。

本文所论述的近代民居,是包含于传统民居概念之下的子概念,它同样具有历史内涵,具有文化的传承性,且不局限于居住建筑本身。

1.2建筑空间形态在老子《道德经》的十一章有这样的阐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样几句话早被建筑师们奉为建筑空间阐释的经典。

所谓建筑空间,并非实体,而是“当其无,有室之用”。

“形”通常指物体外在的形状,“态”则是物体蕴涵的“神态”。

因此,形态就是物体“外形”与“神态”的结合。

在我国古代便有“内心之动,形状于外”,“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的论述,指出了形与神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对于建筑的空间形态,大可究其平面形制、立面造型,以及整体的空间感受。

建筑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空间形态,既是对建筑的整体描述。

本文对江夏近代民居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针对:选址、平面布局、结构细部和外部形态等四个方面进行。

1.3 江夏区(原武昌县)的自然背景江夏区坐落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处东经114º01′~ 114º35′、北纬29º58′~ 30º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公房子旧址
1901年修建,1910年落成。初建时为两层,后改为三层, 砖木结构,为俄新泰砖茶厂大班、俄皇亲巴提耶夫兄弟
修建。
法租界
东方汇理银行汉口分行
属巴洛克式建筑,1901年始建,1902年建成。2层砖木结构,建筑立面采用晚期文 艺复兴三段式构图,揉合巴洛克式装饰手法,柱式、山花造型独特,是欧洲传统清 水红砖工艺建筑珍品。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于1875年成立,总行设在巴黎,曾参与历 次与华借债,汉口分行主要为法国在汉工商企业的商务活动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大
市形态上的历史演变和城市建筑的风貌,具有较 高的历史研究和文物保存价值。
•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是旧时租界的缩彩。该路全 长 604米,建于 1900年(光绪 26年),为黄破 人所建,故老黄胶路。后划入俄租界,称夷玛路。 因两任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是挪人1946年此路改为 黎黄破路。两侧有多栋欧式建筑物,如:道胜银
行旧址、俄国巡捕房!日址、美国海军青年会旧 址、洛伽碑路高 普住宅区旧址等17处旧址,宋庆 龄等历史名人曾在此留下足迹。“八·七”会议旧 址与该路毗邻。1997年7月江岸区政府决定建设 黎黄破路街头博物馆,以示纪念。
量经营地产业务。
• 汉口路伽碑路高级住宅区旧址1910-1927 年由英商始和洋行投资所建,石格司设计, 汉协盛营造厂承建,三层混合结构,共计 刀栋,略带西班牙建筑艺术风格。
• 除以上所介绍的几处外,现还有一大批保存尚好 的历史建筑,如位于汉口洞庭街74号的汉口俄国 领事馆旧址、汉口洞庭街33号第一家在汉设立的 外资银行汉口英国麦加利银行旧址、汉口沿江大 道97号汉口美国花旗银行旧址、汉口上海路天主 教堂旧址、汉口江汉路电信银行旧址和汉口日清 银行旧址等等。几百处的旧址和遗址,反映了城
英租界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
• 属文艺复兴式建筑, 建于1937年。系四层 砖混结构,建筑用柱 式组织整个立面,开 间有活泼的节奏变化, 下部用拱券组成图案, 比例和谐,色彩亮丽, 细节精致,开间整齐, 风格雄健而略显庄重。
俄租界
• 汉口俄国巡捕房 旧址建于1902年, 为工部局的警察 科,没治安。情 报、司法等课, 1900年前后有外 籍和华籍巡捕叨 人1924年撤销。
汉口组界建筑风格
• 鸦片战争后忡英天津条约》的签订,使汉口开埠, 外国列强纷纷涌入。在246平方公里区域内(北 抵京汉大道,南至江边,西起江汉路东至一元路 的范围)划分了英、俄、法、德、日、美等国租 界,建立了12个外国领事馆,设立了近30家外资 银行和金融机构,先后有18个国家前来通商。建 港、办工厂、开行,使汉口呈现出一派带有殖 民色彩的畸形的繁荣景象一905年,汉口外贸出 口额达1.3亿两白银,成为仅次于上海,居全国 第二位的商贸中心。汉口已是殖民者们乐而忘返 的“东方芝加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