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煮鸡蛋到做科学

合集下载

十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十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十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大家好,今天科学小达人又将之前发布过的小实验整理了一下,合并到一篇文章中,便于大家收藏分享。

一、科学小实验之硬币变绿之谜1小朋友们,你们一定在电视里见过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吧?还记得她是什么颜色的吗?对,是绿色。

可她为什么是绿色的你知道吗?今天科学小达人就给你揭秘一下吧。

材料:铜硬币(五角硬币为钢芯镀铜的,图中为美元一分硬币,内核为锌,外层镀铜)白醋盘子或碗纸巾观察报告(可不选)步骤:1.将纸巾折叠,使其大小刚好放进碗里。

2.将硬币放在纸巾上。

3.将白醋倒在硬币上,使纸巾完全浸湿。

4.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内,观察硬币。

可在观察日志内记录下变化。

小贴士:我们将此次实验进行了几天,在纸巾干了的时候,再加入白醋,偶尔将硬币翻面。

时间越久,它们变得越绿。

思考:硬币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怎样解释这种变化?你还能想到其它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吗?实验揭秘:硬币变绿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就是将两种物质结合,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硬币由铜制成。

纸巾上的白醋使硬币中的铜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形成了一种蓝绿色的化合物,我们称之为孔雀石(碱式碳酸铜)自由女神像表层也是铜制的,由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的氧气中,加上雨水中的酸性物质加速了这种化学反应,塑像就变成现在的绿色了。

(就和醋使硬币变绿是一个道理哦)延伸活动:1.可以尝试一个类似的实验:将一个杯子内放入1/4白醋,一茶勺盐,然后搅拌。

加入一些硬币,将其静置5分钟,将硬币取出,冲洗,看看会发生什么?2.用食用苏打和醋一起做个火山的小实验吧3.做一个像自由女神像那样的火把和王冠吧。

二、科学小实验之沉与浮孩子都喜欢观察事物沉下去或浮上来。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实验不管宝宝年龄多大,都会喜欢。

而且,是一个会让宝宝动脑思考,乐于预测的实验。

现在就开始吧。

材料:1.装了水的大容器2.各种想拿来做实验的物品3.观察日志步骤:1. 找一个不怕脏的地方开始实验。

2. 带着孩子搜罗可以用来做实验的各种材质的物品。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小实验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小实验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小实验作文一:《厨房里的小小科学家》昨天晚上,我跟妈妈一起做饭,无意间成了个小小科学家。

咱们家的厨房变成了我的实验室,锅碗瓢盆成了实验器材,而那些食材啊调料啊,就变成了我的化学试剂。

你知道吗,其实咱们平时做饭,里面藏着不少科学知识呢!比如说,煮鸡蛋的时候,妈妈告诉我,水开了之后,把鸡蛋放进去煮个七八分钟,蛋黄就能熟透,蛋白也不会太老。

我好奇地问为什么,妈妈说这是因为蛋白质受热会变性,温度高了时间长了,蛋白质就会变得很紧实,口感就不嫩滑了。

哦,原来如此,我还以为这只是个经验之谈呢。

还有切洋葱的时候,辣眼睛得不行。

妈妈说这是因为洋葱里有一种叫做蒜氨酸酶的东西,它平时都藏在细胞里,等我们一刀切下去,它就跟空气接触了,就开始反应,产生了一种叫丙硫醛-S-氧化物的气体,这东西一飘到眼睛里,眼泪就止不住了。

后来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真的有人研究过这个问题,还给出了不少防止流泪的小妙招,比如切洋葱前把它放到冰箱里冻一会儿,或者切的时候旁边放一碗水,让那股气体先溶到水里去。

做饭的时候,我还在想,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竟然藏着这么多的科学道理。

看来,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可能是科学探索的起点。

下次再做饭的时候,我也能跟朋友们炫耀一下,咱们家厨房里发生的科学故事了。

作文二:《洗洁精大战油污记》今天下午,我决定自己动手洗一次碗。

一开始,我觉得挺简单的嘛,不就是拿块抹布,蘸点洗洁精,然后用力擦擦,最后用水冲干净就行了。

结果,现实给了我狠狠的一击,那些油腻腻的碗盘,怎么擦都擦不干净,油污就像黏在我手上的胶水一样,怎么甩也甩不掉。

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爸爸走了过来,他笑着说:“儿子,你这是跟油污较劲呢。

”接着,他就给我上了一课。

原来,洗洁精里有一种成分叫做表面活性剂,这种东西特别厉害,它一头喜欢水,另一头却喜欢油脂。

所以,当洗洁精遇到油污的时候,它就会像一个小钩子一样,一头勾住油,另一头拉着水,这样就能把油污从碗盘上拽下来,随着水流走掉了。

十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步骤

十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步骤

十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步骤1、吞鸡蛋的瓶子材料:煮熟的鸡蛋一枚,牛奶瓶一个,瓶口比鸡蛋小一些,酒精棉球,当然蜡烛也可以。

先点燃酒精棉球,然后放入瓶中,迅速将鸡蛋放到瓶子上,看看鸡蛋是不是被吸入玻璃瓶中。

王颢老师建议父母可以陪着孩子做一做,既动脑又动手。

2、扎不破的塑料袋材料:塑料袋,铅笔,清水。

用家里的垃圾袋,当然用厚一些的保鲜袋做效果更好些。

3、变颜色的鲜花材料:用浅色的鲜花,最好用白色的鲜花如康乃馨,食用色素,水和杯子。

做法很简单,杯子里倒上水,然后把色素滴入几滴,搅拌后放入鲜花即可,过段时间观察鲜花颜色就可以。

4、静电现象材料:气球、小纸片。

将气球与衣服等物体摩擦,使其产生静电,把小纸片靠近气球,就会看见气球把小纸片吸起来。

5、互不理睬的气球材料:气球两个、干燥的绒布(或绒毛衣)、细线。

把两只气球吹满气,绑好以防止漏气,并用细线捆起来。

用干燥的绒布(绒毛衣)分别在两只气球上充分摩擦,然后提起线,会看到两只气球分开了。

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

由于两个气球都被绒布摩擦后带上了同种电荷,所以会互相排斥,自然就分开。

6、钓冰块材料:冰块、绳子、盐。

先在冰箱里冻块冰块,然后用线绳把它钓起来,把冰块上面撒点盐,按住线绳10秒钟,再试试,就可以吊起来了。

7、松果与气候材料:水、干松果。

松树为了能更好的传播它的种子在雨季来临的时候松果是紧闭的,只有当雨季过去,天气比较干燥适合松果中的孢子飞出更远的距离的时候,它就会打开。

通过这个实验来观察松果在环境不同的情况下产生的变化。

8、利用自制降落伞观察空气阻力材料:塑料袋、绳子、小物品。

把小物品用绳子拴在塑料袋往空中一抛,就变成空投了。

9、神秘熄灭的蜡烛材料:可乐、蜡烛。

刚打开的可乐,平口接触点燃的蜡烛,蜡烛很快就熄灭了,瓶子里面的二氧化碳可以倒出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就会熄灭蜡烛。

10、固态到液态的转化材料:彩色蜡笔、电吹风。

将彩色蜡笔排成一排固定在纸板上,用电吹风加热使其融化,这个办法来做彩虹瀑布不错,要是有艺术细胞,可以排得更加有趣,最后做出来就是一件艺术作品。

科学家的故事演讲稿300字

科学家的故事演讲稿300字

科学家的故事演讲稿300字篇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我最敬佩的一位科学家。

我最敬佩的一位科学家是牛顿。

我之所以敬佩他,是因为他有着做事专心、勤学勤思、坚持不懈执着追求、刻苦钻研的精神。

牛顿做事很专心。

有一次,牛顿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忘记了吃饭时间。

助手拿了几个鸡蛋让牛顿自己煮。

牛顿随手拿了小锅,把鸡蛋放在锅里,开好炉子又开始做实验。

做完了实验,他才想起锅里的鸡蛋。

打开锅盖一看,里有没有蛋,只有一个怀表。

原来牛顿过于专心做实验,把怀表当成鸡蛋煮了。

牛顿很善于思考。

有一次,牛顿坐在乡间的一棵苹果树下沉思。

忽然一个苹果掉在地上。

于是,他开始了研究。

他发现所有东西一旦失去支撑必然会坠下,继而他发现任何两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吸引力,而这引力更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从而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也非常执着追求。

在他小时候,当时封建社会的"英国等级制度很严重,中小学里学习好的学生还经常歧视学习差的同学。

有一次课间游戏,大家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个学习好的同学借故踢了牛顿一脚,并骂他笨蛋。

牛顿的心灵受到刺激,愤怒极了。

他想,我俩都是学生,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牛顿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早起晚睡,争分夺秒,刻苦学习。

经过努力,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不久就超过那个曾欺侮过他的同学,名列班级前茅,为自己挽回了荣誉。

正是牛顿拥有了这些良好的品质,最终成就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我们要学习牛顿这些刻苦钻研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精神,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篇二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科学,我觉得大家应该很喜欢科学吧,那么也就一定有一个自己最喜欢而且很崇拜的科学家,他是谁呢?我想来跟大家谈谈我最喜欢也很崇拜的科学家--伽利略。

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

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

水煮鸡蛋的科学知识

水煮鸡蛋的科学知识

水煮鸡蛋的科学知识
水煮鸡蛋是一道简单而美味的菜肴,但你知道它的科学原理吗?
首先,水煮鸡蛋的过程中,蛋白质会凝固,形成一个保护蛋黄的“膜”。

这是因为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发生变性,使其变得不溶于水,从而形成膜。

其次,水煮鸡蛋的煮制时间也很重要。

如果煮时间过长,蛋黄中的铁离子会与硫化氢结合,产生一种具有恶臭味道的化合物。

因此,煮鸡蛋的时间应该掌握得恰到好处。

此外,水的温度也会对水煮鸡蛋的口感产生影响。

如果水太热,蛋壳可能会裂开,导致蛋白和蛋黄混合在一起。

因此,建议用开水煮鸡蛋时先把水放凉,再放入鸡蛋。

总之,水煮鸡蛋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许多科学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做出更加美味的水煮鸡蛋哦!
- 1 -。

科学家的励志故事

科学家的励志故事

科学家的励志故事牛顿在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注,常常忘记生活中的小事。

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正在全神贯注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

老保姆回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而鸡蛋还在原地放着。

原来牛顿忙于计算,不小心把怀表扔进了锅里。

有一次,牛顿独自在家中的果园中散步,边走边思考问题。

不小心撞到了园中的苹果树,一个苹果正好砸在他的头上。

牛顿突然从思考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并陷入了新的思考: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最终,牛顿提出了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

富兰克林7岁时,过节时大人们给了他许多钱。

富兰克林打算用这笔“巨款”去商店买一些玩具。

半路上,他看到一个男孩很神气地吹哨子,完全被这个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钱换了那个男孩的哨子。

回到家里,富兰克林十分得意地吹着哨子满屋子转,却打扰了全家人。

他的家人知道他这笔交易后告诉他,为了这个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价高4倍的钱,并让他明白,这些多付的钱,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

波义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贵族家庭。

父亲是个伯爵,家庭富有。

在十四个兄弟中,他排行最小。

童年时,波义耳并不特别聪明,说话还有点口吃,不大喜欢热闹的游戏,但却十分好学,喜欢静静地读书思考。

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学欧洲。

在这期间,他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书籍,包括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名著《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这本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后来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就是模仿这本书写的。

赫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怀疑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适合3岁儿童做的科普小实验

适合3岁儿童做的科普小实验

适合3岁儿童做的科普小实验作为父母,我们都知道儿童时期是最好的学习和探索科学的时期。

因此,那时候进行一些科普实验会让孩子们充满兴趣。

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科普小实验,适合3岁儿童,帮助他们学习科学的基础概念。

1. 硬煮鸡蛋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的活动实际上是一项令人兴奋的科学实验!我们将需要放一个鸡蛋在滚水中并观察它们的状态。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水的温度对物体的状态有什么影响- 比如,当水温达到100度时,鸡蛋的状态就会从液态变成固态。

而生鸡蛋和煮熟的鸡蛋外壳的颜色也是不一样的。

这个科普实验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概念,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过程的探索中发现事情的本质。

2. 磁铁吸附物品相信很多小朋友都很好奇,磁铁对什么物品有吸引力?拿出一些钥匙、纸条、铁片之类的物品,以及几个磁铁,并让孩子们看到磁铁可以把物品吸起来。

也可以将磁铁与带有磁性的针一起使用,以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到磁铁特有的吸附力,还可以学习有关同极性和异极性之间的基本概念。

3. 掉落物品的速度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们学习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法则:两个物体在真空状态下同样高度下落时的速度应该相同。

拿出一些小物品(例如棉花球和玻璃珠)并让孩子们掉落它们,观察它们下降的速度。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学习到物品下落的基本物理规律,并开始学习使用自己的感受力去了解自然中的基本规律。

4. 获得光线的原理许多孩子会很好奇白天为什么会有光线?这个实验可以利用反射光学和阳光来解答这个问题。

需要在天气晴朗时,给孩子们一个面镜和一个小黑板或白纸,让他们可以在阳光照耀下,在黑板或白纸上形成太阳的形状。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了解基本的反射光学原理,并提高他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

5. 盐水实验这个实验可以通过测试水中盐的含量来帮助孩子们理解液体混合的基本原理。

取两个透明的杯子,让孩子们在一个杯子里加入盐水,另一个杯子放置净水。

然后把两杯子放在一起,稍微等待一会儿,直到孩子们可以看到两个杯子之间的液体混合。

玩转科学的作文

玩转科学的作文

玩转科学的作文篇一《厨房里的科学小实验》在我家的厨房里,就隐藏着好多科学知识一不留神就会冒出来表演一番呢。

有一次我在厨房帮忙,看到妈妈在煮鸡蛋。

我当时就想啊,这鸡蛋在水里咕噜咕噜翻滚,得多有趣啊。

我突发奇想,想试试能不能让鸡蛋在水里立起来呢。

开始我想,这多简单,就把鸡蛋往水里一放,可是那鸡蛋晃悠了几下就躺倒在锅底了,根本不听话。

我有点不甘心,又拿出一个鸡蛋,这次我把鸡蛋一头在碗边上轻轻磕了磕,平的那面朝下慢慢地放进水里,嘿,您猜怎么着,鸡蛋居然稳稳地立在水中了。

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妈妈都吸引过来了。

妈妈笑着说,这是因为鸡蛋磕破那点形成了一个平面,和水底接触面积大了,重心也就稳了,所以能立起来。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

我又瞄上了盐,心血来潮想看看盐在水里有啥本事。

我在一杯水里不停地加盐,直到盐都不溶解了。

然后我把鸡蛋放进去,那鸡蛋居然慢慢悠悠地浮起来了。

我当时眼睛瞪得老大,可惊讶了。

妈妈又跟我解释,盐增加了水的密度,水密度比鸡蛋大的时候,鸡蛋就浮起来了。

这些厨房里面小小的发现,让我觉得科学就在身边,只要稍微动点心思玩一玩,就能发现这些神奇的事情呢。

这厨房就像一个小小的科学实验室,到处是等待我去挖掘的科学秘密,可有趣了。

篇二《小风扇里的大文章》我那小风扇啊,可是夏日里的消暑神器,没想到还和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记得有一年夏天真是热得像蒸笼,我天天靠着小风扇活命。

那小风扇转啊转,简直比我的小猫还得我欢心。

有一天我正吹着,突然小风扇慢了下来像个没吃饱饭的小老头,没一会儿就停住了。

我心想这可不行啊,大热天的要我命了。

我就把小风扇拆开了来。

里面的结构一下子出现在我的面前,那些电路小零件像一堆小迷宫似的零件让我有点头疼。

不过我看到了电机,这个小风扇的心脏。

我左看看右看看,发现那些小电线有点老化磨损了。

我就拿了新的小电线,费了好大的劲儿把它们连接起来。

这个过程就像跟一群小淘气们做游戏一样,得小心翼翼。

弄好之后我一插电,小风扇又呼呼地转起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煮鸡蛋到做科学(兴趣,激发求知欲)
案例
以前我教自然课,最优越的是我绝对掌握着课堂的“真理”,学生所有验证的实验结果都在我的意料之中,所以,课堂的我显得轻松、宜然。

在新的一堂课里,我怎么也轻松不起来了,因为,我的知识储备出现了“危机”,怎么也没想到,作为一位自然教师的我,课堂上心中没底。

这是一堂科学课。

学生都吃过鸡蛋,可没人关注过真正煮熟一个鸡蛋究竟需要多长时间,这可是个生活问题,教材中绝对没有这个问题,这是一位特级教师提出的话题,对老师、对学生都挺有诱惑力。

学生先预测:多长时间能煮熟,2分钟?3分钟?8分钟?更长时间皆有,有什么是熟的标准呢?蛋白熟了不算,蛋黄凝固了才算。

你说煮鸡蛋的时候,究竟会有什么会影响鸡蛋煮的快慢?学生的思维可不慢:水的多少、水的温度、容器的大小、鸡蛋的多少、火的大小,因为温度有高低,必须统一煮鸡蛋的标准才开展研究,于是作了系列控制变量的要求,不准有不同的水温,必须用同样大小的火……
你说放几个鸡蛋煮为好呢?
放一个嫌少,不好比较,放多了又浪费,放6—8个试试看!允许个别小组放10个。

你说隔多长时间打开鸡蛋看为好呢?
隔15分钟短些,隔20分钟差不多,看看鸡蛋到底在什么时间熟。

当学生在看到桌上有一排鸡蛋,生熟不同阶段有序排列时,学生彻底明白了,科学来自实践。

课堂上并不是我说了算,一切都得与学生商量以后才能定夺,教师只能预设教学中的几大环节,更多的细节只能在课堂上生成,学生在实践中不知不觉地改变着学习方式,使科学潜移默化得渗入学生心中。

学生心灵的震撼源自于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也震撼着每一位教师的心灵,我们的课堂需要怎样才能产生这种震撼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