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钙磷平衡的关系
钙与人体健康

钙与人体健康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
大家都知道,小儿因正在生长发育,对钙的需要量较大,每天要自饮食中取得1克以上的钙才行;如果缺乏钙,会得佝偻病,俗称软骨病。
另外,正常孕妇的骨骼变化一般不大,但要是孕妇饮食中经常缺乏钙质,或者母体吸收钙质的机能减低,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那么母体就会发生骨骼脱钙,用脱落的钙质来满足胎儿的需要。
这样母体骨骼就会变得疏松,发生软化,甚至出现牙齿脱落。
孕妇每天需钙约1.5克,乳母每天需钙约2克。
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能保持人体中钙,磷比例的平衡,并能使钙、磷在骨骼上沉积,所以当维生素D缺乏时,骨骼中的钙、磷均减少,因而骨骼不能进行钙化,结果骨质就软化。
所以,治疗和预防上述疾病的办法是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的来源。
人体中的维生素D主要是由皮肤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而产生的,所以要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大阳,还要多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脏、乳类、肉类等,必要时可服用鱼肝油或维生素D制剂。
为了增加钙质,应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黄豆及其他豆类、粗粮、水果、荠莱、雪里蕻、苋莱、花菜(花椰莱)、鱼类、蛋类、乳类、虾以及各种动物骨骼(如虾皮、酥鱼骨、酥排骨等)。
在这些食物中,以牛奶中的钙质最易被吸收,其次为豆腐,绿叶蔬菜和水果等。
必须注意的是菠莱中含有许多草酸,草酸遇上钙质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后者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豆腐、牛奶等不宜与菠菜同煮,孕妇、乳妇和小孩也不宜多吃菠莱。
烹调含钙的食物时,适当加点醋倒是有益的,因为醋酸能使食物中所含的钙质和铁质容易溶解出来,以利于人体吸收和利用。
钙在体内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约占99%)构成骨盐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1%左右的钙则主要分布于各部分体液中,其量虽少,生理功用却很大。
分布于体液中的钙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下述四个方面:①维持细胞正常的通透性,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②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钙磷代谢ppt课件

骨钙
(不溶)
体液钙 不扩散钙:与蛋白质结合
(可溶) 可扩散钙 游离钙 难解离化合物:乳酸钙、柠檬酸钙
胞内钙:线粒体、内质网
(9~11mg/dl)清蛋白结合钙:约占1/2 难解离钙盐:少量
血 钙
游离钙:占1/2,血钙的功能状态
离子钙---血钙中直接发挥生理功能的钙
离子钙与结合钙 的动态平衡 [HCO3-] Ca2++血浆蛋白质 结合钙 [H+] pH 6.8:54.3%游离
2000mg/d。
☼磷的需要量为700mg/d ☼当膳食中钙∶磷比在2~1.2时最宜于钙、 磷的吸收
儿童: 佝偻病、出牙、站立、走路迟、 夜啼、好动症、枕部脱发等。
成年 : 软骨病、手足麻木、抽筋、 腰酸背疼、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孕妇产 前易患高血压综合症并影响胎儿的正常发 育。
一、低血钙:除精神症状外烦躁不安、易惊醒,常发 生手足搐搦。
降钙素也可抑制肾脏中的 25-(OH)-D3-1-羟化 酶的作用 4、生理功能 对骨的作用 对肾的作用 对小肠的作用 总效应 (+)骨盐沉积 (-)肾近曲小管对磷,远曲小 管对钙的重吸收 (-)对钙的吸收 降低血Ca2+ 、血磷
钙磷缺乏
生理需要量
☼钙需要量:成人每天需800mg,青春期儿童 每天需钙约1000mg,孕妇及乳母需钙1500~
胞内磷:磷酸盐、有机磷酸酯
钙与磷的关系
1、磷酸钙盐类:磷酸钙、羟磷灰石等 2、血钙与血磷的关系:【Ca2+】×【P】=35~40
血清中[Ca]×[P]=35-40相对恒定 钙磷浓度积
>40 <35 钙磷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 (-)骨盐钙化 (+)骨盐再溶解 引起佝偻病/软骨病
人体内钙和磷的关系

人体内钙和磷的关系
人体内的钙(Calcium)和磷(Phosphorus)是两种重要的矿物质,它们在体内发挥着多种生理功能,特别是在骨骼和牙齿的健康维护方面。
这两种矿物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和平衡。
1.骨骼健康: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矿物质
成分。
骨骼和牙齿需要适当的钙和磷供应,以保持
强健和正常的功能。
钙是骨骼中的主要成分,而磷
则主要存在于骨骼的晶体结构中。
2.细胞通信:钙在细胞内外起着重要的信号传递和调
节作用。
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可以通过控制细胞内钙
离子浓度来调节细胞的活动,影响神经传递、肌肉
收缩等生理过程。
3.酶活性:磷是许多酶的重要成分,酶是生物体内催
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
磷在细胞代谢中发挥着关键
作用,涉及能量传递、DNA合成等过程。
4.酸碱平衡:钙和磷也与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相关。
人体需要适当的酸碱平衡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5.代谢调节:钙和磷还在代谢调节中相互影响。
例
如,钙的吸收可能受到体内磷含量的影响。
虽然钙和磷在人体内相互关联,但在维持健康的过程中,它们需要保持适当的平衡。
钙和磷的平衡与摄入、吸收、排泄等因素有关。
短期内可能的偏差不一定会导致严重问题,但长期的不平衡可能会对骨骼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例如骨折、骨质疏松等。
总之,钙和磷在人体内的平衡是维护骨骼健康和多种生理功能正常运行的关键。
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应该注意饮食中这些矿物质的摄入,并保持适当的饮食习惯。
如果你有特定的健康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的建议。
钙磷代谢

◆溶骨作用——包括基质的水解和骨盐
的溶解,后者又称为脱钙(decalcification)。
溶骨作用主要由破骨细胞引起。
◆破骨细胞的作用
• 通过细胞内溶酶体释放出多种水解酶类:如胶 原酶可水解胶原纤维,糖苷酶水解氨基多糖。 • 通过糖元分解代谢产生大量乳酸,丙酮酸等酸 性物质扩散到溶骨区,使局部酸性增加,促使 羟磷灰石从解聚的胶原中释出。 • 分解产物经胞饮作用进入破骨细胞,经溶酶体 酶类作用最终将肽水解为氨基酸、羟磷灰石转 变为可溶性钙盐。
另一方面PTH能使骨组织中破骨细
胞的数量和活性增加,破骨细胞分泌各 种水解酶,并且产生大量乳酸和柠檬酸
等酸性物质,使骨基质及骨盐溶解,释
放钙和磷到细胞外液。但PTH只引起血 钙升高;
2.对肾脏的作用 主要是增加肾远曲小管对ca2+的重吸 收,降低肾磷排泄阈并抑制肾小管对磷 的重吸收。最终使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二) 1,25-(OH)2D3 1,25-(OH)2D3是一种激素,由维生 素D3在体内代谢生成,是维生素D3在体 内的主要生理活性形式。维生素D3及其 前体在皮肤、肝、肾等经过一系列的酶 促反应生成1,25-(OH)2D3 ,再经血液运 输到小肠、骨及肾等靶器官发挥生理作 用。
1,25-(OH)2D3的生理作用
◆骨的钙化: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磷酸钙盐沉积 于胶原纤维表面,然后随钙沉积增加转
变为羟磷灰石的结晶。
• 骨基质中的骨连接素可促进羟磷灰石
结晶的形成。
• 碱性磷酸酶水解磷酸酯类,包括能抑 制骨钙化的焦磷酸盐,使局部磷酸盐 浓度增加,有利于成骨作用。
(3)溶骨作用与脱钙
骨在不断的新旧更替之中,原有旧 骨的溶解和消失称为骨的吸收(bone resorption)或溶骨作用(osteolysis)。
钙、磷与人体骨骼的形成关系补钙方法大全

钙、磷与⼈体⾻骼的形成关系补钙⽅法⼤全钙、磷与⼈体⾻骼的形成关系补钙⽅法⼤全13 钙·磷与⼈体⾻骼的形成钙和磷⼀起通过⾻矿化和⾻吸收两个⼈同时进⾏的⽣理过程构成了坚硬的⾻骼,⽀撑着沉重的⼈体。
所谓⾻矿化⽯是指钙、磷等⽆机盐沉积在⾻组织中的过程。
如果把⾻骼⽐成摩天⼤厦,钙磷盐就像是砖块,⼀点⼀点地堆砌,慢慢就建成了坚硬的⾻骼。
⼀个完整的⾻骼是由⾻胶原、⽆定形基质和⽆机盐构成,在⾥⾯还有⾻细胞、成⾻细胞和破⾻细胞,形成⼀块完整的⾻之后外⾯还要包⼀层薄薄的⾻膜。
钙、磷形成的⽆机盐占据⾻重的65%-70%,,其中钙磷固体占据95%。
其中钙与磷的⽐值为1:0.67,⼈体的⾻中只有65%的钙参与相互交换,其余都形成细杆状的相互平⾏堆砌的矿物盐结晶,这些结晶埋于有机质中就形成了⾻骼。
当⾎钙较⾼,⾎液中钙·磷含量(毫克/分升)的乘积⼤于40时,体液中的钙磷就可以与⾻的有机质先形成交体磷酸盐,再沉积为⾻盐。
⾻的这种矿化取决于两个条件,⼀是钙必须达到饱和浓度才能形成盐⽽发⽣沉淀;⼆是纤维蛋⽩能够提供⼀定的能量使机体可以从不饱和溶液中提取钙磷所谓⾻吸收是指⾻钙溶出的过程。
这是⾻质吸收的结果,其最终的⽬标是进⾏⾻骼的更新换代,称为“⾻骼重建”⾻骼重建的速度在⼉童期最快,重建⽐例也较⾼,到了成⼈阶段就逐渐减慢,30岁时达到最慢,这以后⾻骼重建的速度⼜开始加快,但是这种加快是被动的,是由于饮⾷中钙摄⼊量不⾜,⼈体为了保证在体内存留充⾜的钙质⽽进⾏的补偿性反应,是负钙平衡的⼀种表现。
反观⼉童期⾻骼重建的速度加快,是正钙平衡的表现,保证了⾻骼能够呈较快速的⽣长发育。
总结⼈类随着年龄的变化⽽不断变化的⾻代谢特点,⼤致可分为以下⼏个时期:*⾻量增长期,从出⽣到20岁。
其中青少年时其实体内⾻量增长·钙储存量增加最快的阶段,平均每天增加⾻钙量130-1660毫克,年增长在2%左右。
*⾻量缓慢增长期从20岁到30岁。
钙磷代谢

3、其它:调节酶活性,参与中间代谢,构成体 内缓冲体系
二 、钙、磷代谢转变 食物钙磷
吸收 排出
骨钙骨磷
沉 积 溶 解
组织细胞
肠
血钙与血磷 肾
粪钙
钙磷的代谢转变
尿磷尿 钙
血清中[Ca]×[<35
钙磷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 (-)骨盐钙化 (+)骨盐再溶解 引起佝偻病/软骨病
(+)骨盐沉积 (-)肾近曲小管对磷,远曲小 管对钙的重吸收 (-)对钙的吸收 降低血Ca2+ 、血磷
四、钙磷代谢紊乱 一、生理需要量
☼钙需要量:成人每天需600mg,青春期儿童 每天需钙约1000mg,孕妇及乳母需钙1500~
2000mg/d。
☼磷的需要量为12mg/kg/d ☼当膳食中钙∶磷比在2~1.2时最宜于钙、 磷的吸收
骨 骼 • 骨细胞 • 骨基质 • 骨盐
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胶原蛋白/蛋白多糖/脂类 磷酸钙/碳酸钙/柠檬酸钙等 微量钾/氟化物
2.血浆Ca2+的生理功能 [Na+]+[Ca2+]+[OH-] 心肌兴奋性= [K+]+[Mg2+]+[H+] (1)[Ca2+]:有利心肌收缩 和[K+]相拮抗 [Na+]+ [K+]
肌肉兴奋性=
[Ca2+]+[Mg2+]+[H+] (2)[Ca2+]:参与肌肉收缩 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降低:抽搐
(3)第二信使作用:CaM可调节酶活性、细胞分 泌、递质合成、微管聚合、有丝分裂、肌肉收缩 (4)其它:突触传递、血液凝固、细胞粘连、 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
钙磷代谢的调节机制

钙磷代谢的调节机制一、引言钙磷代谢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之一,它对于人体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心血管系统的稳定以及其他许多生理过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钙磷代谢的调节机制也备受关注。
二、钙磷代谢的基本概念1. 钙磷代谢的定义钙磷代谢是指人体内对于钙和磷这两种元素在吸收、利用和排泄等方面进行调节和平衡的过程。
2. 钙磷代谢中涉及到的重要物质(1)钙:人体内含有大约1公斤左右的钙,其中99%以上存储在骨骼中。
剩余部分则主要分布在血液和软组织中。
(2)磷:人体内含有大约700克左右的磷,其中85%以上存储在骨骼中。
剩余部分则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
(3)甲状旁腺激素(PTH):由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对于钙磷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4)钙调素(calcitonin):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是降低血钙浓度。
三、钙磷代谢的调节机制1. 钙吸收和利用的调节(1)维生素D的作用:维生素D是促进肠道对于钙吸收和利用的关键物质。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D时,会导致肠道对于钙吸收不足,从而影响到骨骼健康。
(2)钙结合蛋白:在人体内,有一种叫做钙结合蛋白的物质可以帮助钙离子在血液中稳定存在。
这样可以保证人体内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不会过高或过低。
2. 钙排泄和骨代谢的调节(1)甲状旁腺激素: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会分泌PTH激素。
PTH可以促进肾脏对于钙的重吸收,同时也可以刺激骨骼中的骨细胞释放钙离子。
(2)钙调素: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高时,甲状腺C细胞会分泌钙调素。
钙调素可以促进骨骼中的骨细胞吸收钙离子,同时也可以抑制肾脏对于钙的重吸收。
3. 磷代谢的调节(1) PTH:除了对于钙代谢起着重要作用之外,PTH也可以促进肾脏对于磷的排泄。
这样可以保证人体内血液中磷离子浓度不会过高。
(2)维生素D:维生素D不仅能够促进肠道对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同时还能够促进肠道对于磷的吸收和利用。
人体内钙和磷的关系

人体内钙和磷的关系人体内的钙和磷是两种重要的矿物质,它们在维持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钙和磷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同时也参与了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
因此,了解人体内钙和磷的关系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钙和磷在骨骼和牙齿中的含量是密切相关的。
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它赋予骨骼和牙齿强度和稳定性。
而磷则是骨骼和牙齿中的次要成分,它与钙一起形成了骨骼和牙齿的基质。
因此,钙和磷的平衡对于骨骼和牙齿的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人体内钙和磷的比例失衡,就会导致骨骼和牙齿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和牙齿脱落等。
其次,钙和磷在细胞代谢和能量转化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钙离子是细胞内外的信号传递分子,它参与了许多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
磷则是细胞内的能量储存分子,它参与了细胞的代谢过程和能量转化。
因此,钙和磷的平衡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代谢至关重要。
如果人体内钙和磷的比例失衡,就会导致细胞功能异常和代谢紊乱。
此外,钙和磷还与人体内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密切相关。
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需要依赖于其他矿物质的参与,如维生素D、镁和锌等。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而镁和锌则可以调节钙和磷的代谢和平衡。
因此,人体内钙和磷的关系不仅与钙和磷本身的含量有关,还与其他矿物质的参与有关。
综上所述,人体内钙和磷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钙和磷在骨骼和牙齿中的含量密切相关,它们的平衡对于骨骼和牙齿的健康至关重要。
钙和磷还参与了细胞代谢和能量转化,维持了细胞的正常功能和代谢。
此外,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还需要依赖于其他矿物质的参与。
因此,了解人体内钙和磷的关系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来维持钙和磷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钙磷之间不得不说的关系
钙和磷都是我们身体里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他们两个互相之间更是息息相关,用文字来解释总显得太专业不够通俗,所以小编今天就用图片来说明啦~保证简单易懂!好看好记!
钙占人体重的1.7%左右,99%以羟基磷酸钙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1%存在于血液中。
离子态的钙可促进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使伤口处的血液凝固。
钙在其它多种生理过程都有重要作用,如在肌肉的伸缩运动中,它能活化ATP酶,保持肌体正常运动,还有镇静安眠的作用,而且还是良好的镇痛剂。
牛奶中的钙与磷的比例在1.3,有利于两者吸收
成人对钙的需要量推荐值为1.0克/日以上。
奶及奶制品是理想的钙源,此外海参、黄玉参、芝麻、蚕豆、虾皮、干酪、小麦、大豆、芥末、蜂蜜等也含有丰富的钙。
适量的维生素D3及磷有利于钙的吸收。
成年人体中磷的含量约为700克,80%以不溶性磷酸盐的形式沉积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主要集中在细胞内液中。
它是细胞内液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构成骨质、核酸的基本成份,既是肌体内代谢过程的储能和释能物质,又是细胞内的主要缓冲剂。
缺磷和摄入过量的磷都会影响钙的吸收,而缺钙也会影响磷的吸收。
每天摄入的钙、磷比为Ca/P ≈1~1.5最好,有利于两者的吸收。
正常的膳食结构一般不会缺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