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元素》第1课时导学案

《元素》第1课时导学案

课题3 元素(第1课时)导学案襄阳市第34中学九年级化学组【教学目标】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

3.初步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难点:元素的概念【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展示图片:钙加锌、新盖中盖、高钙奶等,这些物质中都含有钙元素。

【任务一】探究元素的概念1.复习旧知: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个水分子由构成;一个氧化汞分子由构成;一个氧分子由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构成。

2.观察不同种类的原子特点,完成下列问题表一表二总称原子质子数中子数碳元素C-12 6 6 C-13 6 7 C-14 6 8(1)表1中3种碳原子的结构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它们统称为碳元素,说明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质子数还是中子数决定的?(2)表2中两种粒子的结构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它们统称为钠元素,说明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质子数还是核外电子数决定的?元素的定义:元素是(即)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概念解析】1.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微观概念,既讲又讲。

2.元素的种类是由决定的;同种元素的一定相同。

3.“一类原子”是指一种元素,可能有不止一种原子。

它包括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也包括质子数相同,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原子和离子。

【任务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60页,完成下列问题: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的顺序是:。

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的顺序是:。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4.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思考】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铁”、“钙”、“硒”、“碘”指的是什么?硫+ 氧气二氧化硫(S) (O2) (SO2)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 氧气(H2O2) (H2O) (O2)1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是否发生了变化?2.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发生了变化?3.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是否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呢?总称粒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钠元素Na 11 11Na+11 10 【任务三】:合作学习:课本59页讨论,完成下列问题【提出问题】给定的两个反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分别是什么?都有哪些元素?有哪些分子?讨论后完成表格。

5.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二课时)导学案

5.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二课时)导学案

寨河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导学案印前签字:班级:姓名:课题: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第二课时)课时安排:二课时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设计者:马学军内容学习注解学习目标:知识:学会正确读、写、用常见的元素符号;知道元素符号所表达的意义。

技能:初步认识解读元素周期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意义。

重点:学会正确读、写、用常见的元素符号;知道元素符号所表达的意义。

难点:初步认识解读元素周期表。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新课预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元素符号采用的是。

2.书写原则:。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有上共有个横行和个纵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每一纵行称为。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组成万物的基本成分——元素,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一百多种元素用符号怎么来表示的。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采用的是。

2.书写原则:。

铁铜铝氯硫碳钠3. 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的记忆方法氢氦锂铍硼氮氧氟氖H Li Be B C N F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Na Si P S Ar K Ca锰铁铜锌银钡铂金汞碘Mn Fe Cu Zn Ag Ba Pt Au Hg I4.元素符号的意义(1)“O”宏观微观(2)“2O”表示(注意:符号前加数字后只有意义)2H: Na:2Mg: nS(3)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5个氧原子: 2个钙原子:氮元素: 3个磷原子: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有上共有个横行和个纵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每一纵行称为。

2.元素周期表表示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O 氧 16.00 四、回顾小结 课题3 元素(二)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

2.书写: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 、O 、S 、C 、P 等。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导学案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14.2 元素●教学目标:1、明白元素的概念,能用元素正确的描述物质的组成。

2、能说出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记住常用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说出元素周期表中某种元素含有的信息。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符号的书写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1、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是 (即核内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有 多种,但组成的物质却有3000多万种。

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按质量计算,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 ,其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 。

4、元素符号的书写(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

如 表示碳元素, 表示氧元素。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 ,第二个字母要 。

如 表示铝元素, 表示钙元素。

二、新课探究 (一)元素1以上表中的氧原子具有相同的 数,且都是 ,我们就把都具有8个质子的氧原子统称为 。

2、元素是具有相同 (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元素种类由 决定。

已发现的元素只有100余种,但是组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3、在原子中有如下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么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元素的种类有谁来决定?4、元素概念中的“同一类”三个字能否改为“同一种”?你对“同一类原子”是怎么理解的?5、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如水(H 2O )是由氢元素和 元素组成,二氧化碳(CO 2)由 和 元素组成。

6、说明: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能论“种”,不能论“个”。

(二)元素符号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元素符号能表示哪些意义?2、请写出下列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① O ② 2H 。

总结:1、当元素符号前没有数字则它既有宏观意义也有微观意义。

2、当元素符号前带了数字则它就没有宏观意义。

§1.1元素周期表导学案(2)

§1.1元素周期表导学案(2)
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B.24.23%表示35Cl的丰度
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
5.应用:①做核燃料;②制造氢弹;③测定文物的年代。
我的难点与疑惑
学生反思
作业
预习下一节导学案和完成《名师一号》第2课时卤族元素核素
元素名称




单质化学式
颜色
状态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颜色逐渐,密度逐渐,熔、沸点逐渐.
(3)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条件
产物稳定性
化学方程式
F2
Cl2
Br2
I2
结论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与H2反应的变化
①剧烈程度逐渐;②生成HX的稳定性逐渐;
③生成HX的条件由到;④HX的水溶液的酸性逐渐。
34.969×75.77%+36.966×24.23%=35.453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35×75.77%+37×24.23%=35.4846
②同一元素的同位素虽然质量数不同,但他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异(主要表现在质量上)。
【例】
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 )
拓展:⑤除氟外,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
(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实验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1.将少量氯水分别加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2.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1.1元素周期表导学案(1)

§1.1元素周期表导学案(1)

确定元素原子序数的常用方法学法指导不分版本一、利用元素周期表来确定原子序数例1:A、B两种元素中,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的周期含有的元素种类总数分别为m和n。

(1)如果A和B同在第I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2)如果A和B同在第VII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答案:(1)(2)归纳:推测原子序数的方法1. 用各周期元素的种类总数作为基数规则①:对于第IA、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数值等于元素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等于相邻的上一周期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与上一周期元素种类总数之和。

如。

规则②:对于第IIIA~VIIA族、0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相邻的上一周期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与所求原子序数的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总数之和。

如。

例2:第3、4周期主族元素A和B的离子结构相差2个电子层,A在第m族,B在第n族,B为非金属元素,则A、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A、ⅡA族的相邻元素,原子序数差值依次为一二周期差2、二三周期差8、三四周期8、四五周期差18、五六周期差18、六七周期差32。

这些差值实际上都是相邻周期中前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数目。

ⅢA~ⅦA以及零族的相邻元素,原子序数差值依次为8、8、18、18、32、32。

这些差值实际上都是相邻周期中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数目。

设B的原子序数为y如果A和B同在Il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A的原子序数为x=y+n;所以y =x-n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y=x+m如果A和B同在lII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A的原子序数为x=y+m;所以y=x-m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y=x+n确定元素原子序数的常用方法一、利用元素周期表来确定原子序数例1:A、B两种元素中,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的周期含有的元素种类总数分别为m和n。

高中化学 精准导学案 元素、核素、同位素

高中化学 精准导学案 元素、核素、同位素

精准导学案元素、核素、同位素课程名称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教学目标☆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教学时长建议10分钟精准诊查互动导学导学一核素、同位素知识点讲解元素、核素、同位素概念区分(1)概念辨析(2)同位素的特征①相同存在形态的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②天然存在的同一元素各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一般不变。

(3)同位素的“六同三不同”(4)常见的重要核素及其应用(5)元素、核素、同位素的联系与区别①现行元素周期表已发现的元素有118种,由于同位素的存在,故核素的种数远大于118种。

例题②不同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

③同位素之间的转化,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是核反应。

④同位素之间可形成不同的同位素单质。

如氢的三种同位素形成的单质有六种:H 、D 、T 、HD 、HT 、DT ,他们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有所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⑤同位素之间可形成不同的同位素化合物。

如水分子有H O(普通水)、D O(重水)、T O(超重水)等。

他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物理性质(如密度)有所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2222221.[单选题][难度:★★☆☆☆] Pu ﹣239裂变速度快,临界密度小,要用三米厚的水泥才能挡住核辐射。

有些核性能比U ﹣235好,是核武器重要的核装料。

一定条件下,天然U ﹣238可转化为Pu ﹣239.关于Pu ﹣239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外有94个电子B .与互为同位素,是两种不同的核素C .转化为的变化为化学变化D .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39【参考答案】C【知 识 点】元素、核素、同位素【学科能力】信息整合【题目解析】 A. 原子质子数=94,原子核外有94个电子,故A 正确; B. 与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是两种不同的核素,故B 正确;C .化学变化是原子、分子层次上的变化,转化为的变化是原子核内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C 错误; D. 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的整数值等于其质量数为239,故D 正确;故选:C 。

2.4 组成物质的元素(导学案)(解析版)

2.4 组成物质的元素(导学案)(解析版)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学习目标】1.知道元素的种类;2.知道元素的分布;3.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什么有关;【学习重点】知道元素的种类【学习难点】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什么有关【自主预习】1.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万物都是由空气、土、火和水四种元素组成的。

古希腊的这些思想,直到19世纪以后才被人们所抛弃。

古代中国认为万物的组成及变化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不断相生相克维系的,这些思想在20世纪也开始慢慢改变2.物质是由很小的微观粒子构成,其中我们把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称为某种元素,这样就让我们很好的区分了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有110多种(见化学元素周期表),其中有些是人造元素,如钅卢、钅杜。

事实上,世界上大部分物质只是由几十种常见元素组成,例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氧和碳两种元素组成的3.我们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 elementary substance),如氧气、金属汞等、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争物称为化合物( compound).如二氧化碳、水等。

4.人们把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铁由铁元素组成,铁元素是金属元素。

硫内硫元素组成,硫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在某些霓虹灯中充入的氩气由氩元素组成,性质非常稳定,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元素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自然界中的含量稀少,因此,这类气体叫稀有气体,这类元素叫稀有元素。

氩元素是稀有元素。

在110多种元素中,金属元素占大多数5.元素名称的由来:110多种元素均有名称。

常温下呈气态单质的元素名称常用“气”为部首,如氢、氩、氩、氟、氖、氯、氩。

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元素常用“氵”或“水”为部首,如溴、汞等。

常温下呈固态的非全属单质的元素常用“石”为部首,如碳、硫、磷等。

金属元素常用“钅”为部首,如钠、铁等6.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

《元素导学案》

《元素导学案》

《元素》导学案一、导入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元素”这个词,但你知道元素是什么吗?元素在化学中是指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它们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

今天我们将进修关于元素的知识,了解元素的分类、性质和应用。

二、探究1. 元素的分类元素可以根据其性质和化学特征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铁、铜、铝等;非金属元素则通常具有较差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如氧、氮、碳等;过渡金属元素则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具有特殊的性质。

2. 元素的性质元素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元素在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则是指元素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等。

3. 元素的应用元素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氧气是我们呼吸的气体,铁元素用于制造建筑材料和工具等。

通过了解元素的性质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周围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三、总结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元素的分类、性质和应用,元素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对我们的平时生活和工业生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深入进修化学知识,探索更多关于元素的奥秘。

四、拓展1. 请列举几种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并描述它们的性质。

2. 你知道元素周期表吗?请简要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作用。

3. 请思考一下,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通过本次进修,希望能够引发同砚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加深对元素的理解和认识。

祝大家进修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元素
学习目标:
⒈会识别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难点)。

会列出元素的简单分类。

⒉会指出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重点)
3. 会使用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一、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元素?
2、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3、元素分为哪三类?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四种?人体中元素含量前两位的是哪两种?
4、如何书写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有哪几层含义?
5、从元素周期表中你发现了那些规律?
学习研讨:一:元素1、元素的概念:
问题:1.对原子来讲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三者的关系是否相等?
2
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请你给元素下定义:
如: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称为。

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

延伸思考: (1)、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例:水是由组成的,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例:一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

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

2、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元素、元素和元素。

3、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阅读P71图4-4 P72资料,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

地壳中元素含量(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的:、、、
二:元素符号:1写法:
2.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种类,为宏观意义):②表示原子(微粒,为微观意义)
思考:1、如何表示几个原子呢?如:两个氢原子:;三个铁原子:。

结论:
注意:元素符号既表示宏观概念,又表示微观概念;
三、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有上共有个横行和个纵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每一纵行称为,2、元素周期表表示的规律: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迷惑的问题?
评价样题:
1.元素符号组合游戏:下列两组符号能组成几种元素的符号?Ⅰ:A B C M NⅡ:a u e l g
2.如图,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①②
③④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C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CaO
B、Al2O3
C、SiO2
D、Fe3O4
5. 蔗糖(C12H22O11)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它由种元素组成。

6.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Si、O、Al、Fe
B.O、Si、Al、Fe
C.Al、Fe、O、Si
D.Si、Al、O、Fe
7.日常生活中的加碘食盐、高钙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 单质
B. 分子
C. 原子
D. 元素
8.下列关于NaNO2 、 Na2O2 、 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
C. 都含有氧分子
D. 都含有两个氧原子
9..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
A.是纯净物
B. 是混合物
C. 不是化合物
D. 是单质
10.有一则饮品广告称:"本品纯属天然制品,不含任何化学元素",你认为他说的对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