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重组及基因突变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高考考点42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

高中生物高考考点42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

考点42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1.基因突变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病因图解如下:(2)实例要点归纳①图示中a 、b 、c 过程分别代表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

突变发生在a(填字母)过程中。

②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异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碱基对由=====TA突变成=====A T。

2.基因突变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基因突变时间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4.诱发基因突变的外来因素(连线)5.突变特点(1)普遍性: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

(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3)低频性: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4)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5)多害少利性:多数基因突变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有害。

6.基因突变意义(1)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2)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3)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7.基因重组实质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8.基因重组类型(1)自由组合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人工重组型:转基因技术,即基因工程。

9.基因重组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型,导致重组性状出现。

10.基因重组意义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考向一基因突变类型的判断1.如图表示基因突变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核酸链,c是肽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表示基因的复制和转录B.图中由于氨基酸没有改变,所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C.图中氨基酸没有改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D.除图示情况外,基因突变还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增添【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由图可知,a→b→c表示基因的转录和翻译,A项错误;只要DNA中碱基对发生改变,该基因就发生了基因突变,B项错误;图中氨基酸没有发生改变,是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C项正确;染色体片段缺失和增添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项错误。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习题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习题

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3.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4.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5.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症状:患者的红细胞由正常中央微凹的圆饼状变为弯曲的镰刀状。

这样的红细胞易发生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病因图解:①直接原因: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②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DNA(基因)中的碱基对发生变化。

(3)结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产生的一种遗传病。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时间、对后代的影响和意义①新基因产生的途径;②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③生物进化意义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重组1.概念: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比较。

3.意义: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1.判断正误:(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

(×)解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遗传病。

(2)基因突变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3)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和改变。

(×)解析:基因突变的三种类型是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4)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是指发生时期是随机的。

(×)解析: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5)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解析:交叉互换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答案及解析

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答案及解析

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细胞(图中I、II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它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亲代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B.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一定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该细胞产生的各项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D.该细胞的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都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答案】B【解析】水稻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可能是该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A错误;细胞中III号染色体是3条,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正确;基因突变不能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C错误;水稻根尖细胞是体细胞,发生的变异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D错误。

2.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

一堆夫妇生有一位重型β地中海贫血症患儿,分析发现,患儿血红蛋白β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突变(C→T)。

用PCR扩增包含该位点的一段DNA片段l,突变序列的扩增片段可用一种限制酶酶切为大小不同的两个片段m和s;但正常序列的扩增片段不能被该酶酶切,如图11(a)。

目前患儿母亲再次怀孕,并接受了产权基因诊断。

家庭成员及胎儿的PCR扩增产物酶切电泳带型示意图见图11(b)。

(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

)(1)在获得单链模板的方式上,PCR扩增与体内DNA复制不同,前者通过__________解开双链,后者通过________解开双链。

(2)据图分析,胎儿的基因型是_______(基因用A、a表示)。

患儿患病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的原始生殖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过程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从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其患病是由于_____________。

(3)研究者在另一种贫血症的一位患者β链基因中检测到一个新的突变位点,该突变导致β链第102位的天冬酰胺替换为苏氨酸。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答案解析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答案解析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解析】选D。

亲代的突变基因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才有可能传递给后代;子代获得突变基因后,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子代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基因突变的因素可以来自外界的因素,也可以是自身的因素引起的;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B3.【解析】选A。

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对于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都有细胞的分裂,所以说明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些高科技成果所蕴含的生物学原理的分析。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原理为基因重组。

转基因技术是将目的基因转入受体细胞而使生物获得新性状,其依据的也是基因重组的原理。

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中的微重力、射线等因素诱导基因产生变化,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试管婴儿是经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体内发育来培育的,属于有性生殖,原理是基因重组。

答案 C5.【解析】选D。

镰刀型红细胞的出现是由于控制其基因发生了突变,从而导致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改变,所以蛋白质的差异是导致镰刀型红细胞的直接原因。

6.C 7.C 8.D9.解析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碱基数目不变,但(A+T)/(C+G)的碱基比例略小于原大肠杆菌,这表明在大肠杆菌DNA的复制过程中,发生了Bu置换T的情况。

答案 C10.B 11.D 12.【解析】选B。

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但可产生新的基因型。

13.【解析】选C。

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不同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不是由环境决定的。

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在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基因突变多发生在分裂间期,如果有外来因素影响,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任何时期。

14.A二、填空题15.(1)宇宙射线等遗传物质(DNA或基因)(2)变异频率高,加快育种速度,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16.【解析】(1)植物性状的遗传可用无性生殖来体现,可用植物组织培养,观察记录结果,看亲子代表现型是否一致,来判断是否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测试题(附解析)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测试题(附解析)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测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对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B.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基因都可以遗传给后代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D.在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具有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解析:选D 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的特点;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只有基因突变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在自然条件下,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会发生基因重组。

2.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生物在遗传过程中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发生的变异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细胞内不同DNA分子上体现了其随机性D.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导致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解析:选C 原核生物和病毒不含染色体,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花药离体培养成单倍体幼苗过程中发生的是有丝分裂,该过程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细胞的不同DNA分子上的基因都可能发生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3.(2019·巢湖质检)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基因。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此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8个DNA分子B.此动物体细胞基因型一定是AaBbCcDdC.此细胞发生的一定是显性突变D.此细胞既发生了基因突变又发生了基因重组解析:选D 图示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8个DNA分子;细胞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图中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的基因为D和d,其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含有d、d,但不能确定是D突变成d,还是d突变成D,故可能发生的是隐性突变,也可能发生的是显性突变。

高一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B.癌细胞必定已经失去遗传物质的完整性C.正常组织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一般会走向衰老D.凋亡细胞内有活跃的遗传物质有选择地发挥作用,主动引导走向坏死【答案】C【解析】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有些高度分化的细胞仍能分裂增殖,如肝细胞,A错误;癌细胞的产生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不是遗传物质丢失导致的,因此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完整的,B错误;正常组织细胞分裂次数是有限的,据此可知正常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一般会走向衰老,C正确;凋亡细胞内与细胞凋亡有关的遗传物质发挥作用,主动引导走向死亡,但不是坏死,D错误。

2.p53蛋白能延迟细胞周期进程以修复DNA损伤,或在DNA损伤严重时参与启动细胞凋亡而防止癌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推测p53基因为抑癌基因B.连续分裂的细胞p53基因表达水平较高C.p53蛋白能使细胞周期停滞在分裂间期D.p53蛋白能参与启动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答案】B【解析】p53基因能够延迟细胞周期进程、参与启动细胞凋亡而防止癌变,推测为抑癌基因,A正确;p53蛋白能延迟细胞周期进程连续分裂的细胞,连续分裂的细胞p53基因表达水平较低,B错误;p53蛋白能延迟细胞周期进程以修复DNA损伤,推测其能使细胞周期停滞在分裂间期,C正确;p53蛋白能参与启动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即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D正确。

3.如图所示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与基因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抑癌基因可维持正常细胞周期,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B.与细胞增殖有关的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C.癌细胞易于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增多有关D.通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可判断细胞是否发生癌变【答案】D【解析】抑癌基因也称抗癌基因,其产物能够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和抑制细胞迁移等,而维持正常细胞周期的是原癌基因,A错误;由图可知,细胞癌变并不是单一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B错误;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减少是癌细胞易于扩散和转移的原因,C错误;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因此可通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以判断细胞是否癌变,D正确。

高三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B.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都会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基因重组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答案】A【解析】染色体片段缺失和重复会不一定会导致基因种类变化,但会使生物体性状改变,故A错误。

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交换属于易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一种,故B正确。

一般来说,自然选择会使适应环境的基因生存率更高,频率高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应是更适应环境的,故C正确。

基因重组只是原有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基因,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变异和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如下图所示: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p53(P+)基因有两个部位能被E酶识别;癌症患者的p53基因突变后为p-。

现有某人的p53基因部分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个碱基对的四种片段,那么他的基因型是A.P+P+B.P+p-C.p-p-D.P+P+p-【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可知,“p53基因部分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个碱基对的四种片段。

”在图中显示部位没有被打开,其基因型是P+p-,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玉米的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性(g)互为相对性状,它们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在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同时对甲的花粉进行诱变处理并培养等,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

请回答:(1)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诱变育种和________________育种技术。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不一定发生在个体年幼时B.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基因的内部结构C.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D.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不一定传递给后代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

错误的是()A.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B.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发生重组C.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可以发生重组3.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D.动物细胞中的DNA上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B.基因突变生物性状一定改变C.基因突变不能产生新基因型D.RNA病毒不能发生基因突变5.如图为牵牛花DNA分子中控制花色的三个基因,其中Ⅰ、Ⅱ无遗传效应。

则()A.Ⅰ、Ⅱ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不属于基因突变B.生物的一种性状均受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C.a、b、c三个基因互为等位基因D.a基因中某一碱基对发生改变一定导致花色改变6.如图为某植物根尖细胞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个DNA分子中部分基因的分布状况,字母代表基因,数字代表无遗传效应的碱基序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DNA碱基序列的改变C.①也可能发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突变D.该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为不可遗传的变异7.在一个种群中发现两种突变的性状,其中A种性状无论繁殖几代都不变,而B种突变性状繁殖到第三代又有37.5%的性状回复到原来的性状,以上A、B突变分别属于()A.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B.人工诱变和染色体变异C.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D.都是隐性突变或者都是显性突变8.下列关于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染色体变异可能使某些生物在短时间内出现生殖隔离而产生新物种D.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二、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9.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实例中,正确的是()A.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S型细菌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出现S型细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圆粒豌豆的DNA上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出现皱粒豌豆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10.变异是生物进化和人类开展育种的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重组及基因突变
3一个碱基对可加到DNA分子或从DNA分子上除去,这种生物体DNA碱基顺
序的变化是一种()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
D.不遗传的变异
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对等位基因
B.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都能遗传给后代
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D.基因重组会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
5秋天在桃树上如发现个别芽变,欲将变异芽的性状保留下来,则应()
A.等开花时进行授粉
B.等开花时接受同株花粉
C.等开花时接受异株花粉
D.取变异芽嫁接到砧木上
8 当牛的精原细胞进行DNA分子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 A.基因重组 B.DNA的解旋 C.基因突变 D.蛋白质合成
9 一对夫妇所生育的子女中,性状上差异很多,这种差异主要来自(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环境影响 D.疾病影响
10 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 非等位基因都可以自由重组
B. 染色体中的基因交换都属于基因重组
C. 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D. 转基因技术也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
11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糖,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变而导致
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
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改变了 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了
12如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
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

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的
B.乙细胞的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1与2或1与4的片段筛选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D.丙细胞的不能进行基因重组
13 实施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A.提取生物体DNA分子
B.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C.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D.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
14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和Ser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复制
C.筛选出获得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15一对毛色正常的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

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

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________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_____性基因突变为_________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______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________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1)1:1,隐性,显,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子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
(2)1:1,毛色正常
16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推知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插入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

下图表示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

Ⅰ.(1)质粒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

(2)将细菌放在含有四环素、氨苄青霉素中培养,属于基因工程操作中的_________步骤。

中存在。

结合图形分析下列有关这一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获取基因a的限制酶其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①
B.连接基因a与运载体的DNA连接酶其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②
C.基因a进入马铃薯细胞后,可随马铃薯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
D.通过该技术人类实现了定向改造马铃薯的遗传性状
4若家鸡的一对等位基因中缺失一个,个体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少一对,则不能存活。

现行一芦花母鸡Z B W与非芦花公鸡Z b Z b鸡杂交,子代出现一只非芦花公鸡。

请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判断这只非芦花公鸡的出现是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1) 方法一:取该非芦花公鸡________ (填器官名称)的部分组织经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找到________时期的细胞进行观察,若视野中同源染色体1和1’的配对情况如上图所示,出现“拱形”结构,则是由___________引起的,反之则是由________造成的。

(2) 方法二:杂交试验法:将该非芦花公鸡与多只____________________ (芦花/非芦花/芦花和非芦花均可)母鸡进行交配,如果子代中雌雄数量比为________,则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如果子代雌雄数量比为________,则是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