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试题2
执业医师流行病学练习2-1 试卷

流行病学练习试卷2-1(总分:8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5,分数:30.00)A.易患性B.人群易感性C.敏感性D.传染性E.流行性(分数:6.00)(1).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程度称为(分数:2.00)A.B. √C.D.E.解析:(2).在遗传基础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宿主易于或不易于患病的属性变量称为(分数:2.00)A. √B.C.D.E.解析:(3).一种疾病从一个宿主传播给其他宿主的难易性称为(分数:2.00)A.B.C.D. √E.解析:A.描述性研究B.病例一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历史前瞻性研究(即回顾性队列研究)E.临床实验研究(分数:6.00)(1).某大医院的恶性肿瘤住院病人中,于某段时间内突然发生大量猪沙门菌感染腹泻。
某医生调查了这些有腹泻感染史的病例,同时也调查了无该腹泻感染史的其他恶性肿瘤病人的历史,结果发现腹泻感染与接受输入血小板有关,该研究属于(分数:2.00)A.B. √C.D.E.解析:(2).某医院利用平时院内感染的监测资料,分析结果,提示该院的院内感染最常发生于传染科和产科婴儿室(分数:2.00)A. √B.C.D.E.解析:(3).某医生随访输血与未输血的两类病人中,乙型肝炎的发生情况,并加以比较(分数:2.00)A.B.C. √D.E.解析:A.暴露怀疑偏倚B.选择偏倚C.测量偏倚D.随机测量误差偏倚E.混杂偏倚(分数:6.00)(1).测量信息的方法存在缺陷时易发生(分数:2.00)A.B.C. √D.E.解析:(2).配对研究设计可减少(分数:2.00)A.B.C.D.E. √解析:(3).多因素分析可减少(分数:2.00)A.B.C.D.E. √解析:A.引入率B.续发率C.死亡率D.病死率E.发病率(分数:6.00)(1).研究哪类成员最易将麻疹带人家中时用(分数:2.00)A. √B.C.D.E.解析:(2).研究一个病在一个单位内的传播能力时使用(分数:2.00)A.B. √C.D.E.解析:(3).研究一个病的严重程度时用(分数:2.00)A.B.C.D. √E.解析: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类推法E.排除法(分数:6.00)(1).在关于察布查尔病病因的调查中,发现该病绝大多数发生在锡伯族群众中,同院居住的其他族人从未患过该病,唯一一例不是锡伯族的病人,其饮食习惯与锡伯族完全相同。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流行病学试题 2

4、简述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试述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有何区别?答:⑴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传染病中不同年龄的人群暴露导致疾病年龄分布差异、免疫水平、有效的预防接种可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发病特征。
⑵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①横断面分析:是分析同一时期或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多用于传染病。
不能表示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的死亡趋势,对慢性病和非传染病来说,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
②出生队列分析:是对同时期出生的一组人随访若干年,观察其死亡情况。
该方法可明确呈现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在评价疾病年龄分布的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方面有很大意义。
8、试述现况研究中产生偏倚的原因以及如何控制偏倚。
答:⑴产生原因:①主观选择研究对象;②任意变换抽样方法;③调查对象不合作或因种种原因拒绝参加;④调查到的对象均为幸存者,无法调查死亡者;⑤回答不准确或回忆不清;⑥调查偏倚;⑦测量误差。
⑵偏倚的控制:①严格遵照抽样方法要求,确保随机化原则;②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和受检率;③正确选择测量工具和检测方法;④培训调查员,统一标准和认识;⑤做好资料的复查复核工作;⑥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
3、试述以社区为基础的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各自的相对优点。
答:相对优点如表以社区为基础以医院为基础①可以较好地确定源人群②容易保证病例和对照来自于同一源人群③对照的暴露史更可能反映病例源人群的暴露情况①研究对象的可及性好②研究对象更易合作③可以平衡兵力和对照的背景特点④比较容易从医疗记录和生物标本收集暴露信息。
6、在病因研究中,一般认为实验流行病学比队列研究论证强度高,为什么?答:因为: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为随机分组,两组之间的可比性较高。
②实验流行病学的暴露因素在研究者的控制下,测量更准确。
7、试述预测值同患病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
答:在同一患病率的情况下,筛检试验的灵敏度越高,阴性预测值越高;筛检试验的特异度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
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2

1. 研究某种药物对某病的治疗效果时,试验对象应该是: CA. 严重型病人B. 男女人数必须相等C. 患病人群中有代表性的样本D. 非典型症状的病人E. 非典型症状的病人典型症状的病人2. ID是 EA. 累积发病率B. 归因危险度C. 关联强度D. 标化比E. 发病密度3. 经过治疗后痊愈患者接受治疗患者的比例 EA. 复发率B. 缓解率C. 生存率D. 转移率E. 治愈率4. 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 CA. 全人类B. 病人群体C. 一定范围的群体D. 妇女群体E. 儿童5. 下列哪一条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CA. 适用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B. 可同时研究一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C. 样本小,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D. 偏倚少,结果可靠E. 适用于所有病的研究6. 死亡指标指的是 DA. 死亡率B. 病死率C. 生存率D. 以上都是E. 罹患率7. 临床试验中对照采用临床上公认的、效果肯定的标准疗法,此种对照属于 CA. 空白对照B. 安慰剂对照C. 标准对照D. 自身对照E. 差额对照8. 长期趋势又被称为 BA. 长期遗传C. 上升趋势D. 下降趋势E. 长期治疗9. 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CA. 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 无症状的健康人C. 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 传染病病人E. 病原携带者10. 哪一年我国建立了全国疾病监测点检测系统 BA. 1985B. 1980C. 1975D. 1970E. 199011.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最佳选择是" AA. 新发病例B. 自觉症状病例C. 现患病例D. 已经愈合的病例E. 潜伏期病例12. 对甲类传染病接触者所采取的措施是 BA. 留验B. 医学观察C. 应急接种D. 隔离E. 生物研究13. 我国从1979年到2010年期间,卫生部组织开展了全国第几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国开-04299-流行病学-形考作业2--学习资料

流行病学-形考作业2-学习资料特别提醒:本课程每道题的出题顺序可能会被打乱,请仔细逐一搜索每道题在作答,请确保本材料是您需要的资料在下载!!第1题 1. 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A. 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B. 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C. 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D. 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第2题 2. 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式的论述,正确的是()A. 疾病是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 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C. 它是目前最科学的病因观D. 它强调宿主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第3题 3.当前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式是()A. 轮状模式B. 三角模式C. 疾病因素模式D. 生态学模式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轮状模式第4题 4.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整群抽样调查对于总体是抽查B. 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C.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是抽样必须随机化,样本足够大D. 当样本量接近总体时宜用普查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第5题 5.为了解某校近视的现患率,调查者计划从全校50个班中,随机抽取5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的所有学生。
这种抽样方法称为()A. 分层抽样B. 单纯随机C. 整群抽样D. 系统抽样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单纯随机第6题 6.在糖尿病筛检方案中,甲试验血糖筛检标准定为160mg/ml,乙试验定为130mg/ml,比较甲乙试验时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甲试验的假阴性率比乙试验高B. 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C. 乙试验的特异度低于甲试验D. 甲试验的灵敏度低于乙试验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第7题 1.流行病学中的“病因”是指()A. 外围的远因B. 病原微生物。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流行病学的定义要素?A. 疾病B. 时间C. 地点D. 治疗方法答案:D2. 以下哪种流行病学类型主要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A. 描述流行病学B. 分析流行病学C. 实验流行病学D. 理论流行病学答案:A3.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描述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频率?A. 发病率B. 患病率C. 死亡率D. 累计发病率答案:A4. 以下哪个因素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率上升?A. 疾病诊断技术的提高B. 疾病治疗方法的改进C. 疾病监测系统的完善D. 人群中易感者的增加答案:D5. 以下哪个疾病属于传染病?A. 高血压B. 糖尿病C. 肺炎D. 心肌梗死答案:C6.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描述疾病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A. 发病率B. 患病率C. 时间趋势图D. 累计发病率7.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性研究的局限性?A. 无法确定因果关系B. 样本量较大C. 可以观察到暴露与结局的关系D. 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答案:A8. 以下哪种流行病学方法主要用于分析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系?A. 病例对照研究B. 队列研究C. 交叉研究D. 随机对照试验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队列研究的优点?A. 结果可信度较高B. 研究对象易于选择C. 可以观察到暴露与结局的时间关系D. 研究成本较低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局限性?A. 结果可信度较低B. 需要大量研究对象C. 易于产生混杂因素D. 不能确定因果关系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流行病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疾病、时间、地点2. 患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______的频率。
答案:某病新旧病例3. 疾病监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早期发现病例、及时治疗患者、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4. 描述性流行病学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练习题及答案2

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练习题及答案2 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练习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目前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包括A.传染病与非传染病并重、宏观与向微观并举B.发展应急流行病学C.重视伦理学问题D.强化在循环浪潮中的作用E.以上都是2.流行病学的任务不包括A.研究疾病的自然史B.了解疾病分布情况,制定防制措施C.研究疾病的治疗方法D.疾病控制效果的评价E.疾病的监测3.出生队列是指A.将同一民族的人列为一队B.将同一年龄组的人列为一队C.将同一性别的人列为一队D.将同一职业的人列为一队E.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列为一队4.疾病的三间分布不包括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D.季节性、周期性E.行为生活方式5.关于疾病的暴发,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在特定人群短时间内发生多例同一种疾病叫暴发B.暴发的疾病可以是传染病,也可是非传染病C.暴发有集中同时的暴发,也有持续、蔓延的暴发D.暴发常由于许多人接触同一致病因子而引起E.暴发时病例发病日期不同是由于该病的传染期不同所致6.下列哪一种测量常用来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A.期初人口数B.观察到的新病例数C.期末人口数D.期初人口数加期末人口数再除以2E.失访人数7.关于筛检一般不要求具备的特点是A.灵敏度高B.简便、快速C.经济D.准确、权威E.安全8.试验标准确定后,诊断结果的阳性预测值取决于A.灵敏度B.特异度C.患病率D.符合率E.约登指数9.与队列研究相比较,病例对照研究的最大弱点是A.花费大,时间长B.确定可疑因素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差C.确定疾病结果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差D.难以保证病例和对照的可比性E.难以获得对照10.匹配过度指匹配的变量太多A.难以获得对照B.造成分析困难C.使病例和对照的人数都减少D.将疾病的危险因子当作匹配因素E.将无关变量列入了匹配因子11.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研究的暴露是人为给予的B.不适用于罕见病C.设立对照组D.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E.可以了解疾病的自然史12.特异危险度是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比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13.评价预防接种效果的流行病学指标最主要的是A.抗体水平B.接种后反应率C.安全率D.保护率E.发病率14.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A.直接病因B.间接病因C.同机制有关的病因D.必要病因E.充分病因15.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A.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及毒力B.传染源的数量、活动范围及周围人口数多少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等D.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数量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E.传播途径的特点和病原体所能涉及的范围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疾病监测2.联合筛检试验3.匹配过度(overmatching)4.危险因素(risk factor)5.自然疫源性疾病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疾病与健康状况的________及其________,并研究________及________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中山大学流行病学题库2

1、某医师调查了1000人的HBSAg,100人阳性,该调查合适的描述指数为:D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息率D.感染率E.生存率2、能够描述疾病流行情况的指标是:AA.发病率B.死亡率C.病死率D、标准死亡率E.标准死亡比3、队列研究资料主要分析的频率指标是:BA暴露率B发病率C罹患率D患病率E病死率4、具有严格季节性的疾病是:C5、轮状模式所反映的是疾病的:CA.特异病因学说B.单病因学说C.多病因学说D.生物病因学说E.机体遗传易感性病因学说6、下列那项不属于疫源地消灭的条件之一:EA病人已经离开疫源地B对病家进行了终末消毒C对疫源地进行了终末消毒D对疫源地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发现新病人E对疫源地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传染期未发现新病人7、下列关系式中那项是正确的:DA.灵敏度+特异度=1B.灵敏度+阳性预测值=1C.灵敏度+阴性预测值D.灵敏度+假阴性率=1E.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1呼吸道传染病B、肠道传染病C、虫媒传染病D、一些慢性病E、以上均否描述性研究的用途,以下哪个是错误的:CA.描述疾病和某种特征的分布B.提出进一步病因研究的线索C.检验和验证病因假说D.提出和初步检验病因假说E.进行社区诊断9、某急性菌痢病人已住院隔离,疾病控制中心于12小时内派人前往病家,对患者的接触物品、餐具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此属:EA.及时消毒B.临床性消毒C.疫源地消毒D.随时消毒E.终末消毒10、下列那项不符合病例对照的定义和内涵:CA.选择患有某病和未患有某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B.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C.分析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和暴露人群等指标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E.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11、熟悉各种传染病潜伏期的重要意义在于:DA.有助于传染病诊断B.估计传染病严重性C.预测疫情D.确定医学观察期限E.推测疾病预后12、食盐加碘预防碘缺乏病属于:CA.治疗试验B.临床试验C.社区试验D.随访试验E.人群试验13、关于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那一项是错误的:AA.确定易感人群B.估计流行特征C.决定预防措施D.追踪传染来源E.评价预防措施效果14、传染病的免疫预防最主要的方法是:BA.人工被动免疫B.人工自动免疫C.被动自动免疫D.接触传染源后获得隐性感染或病后免疫E.接种丙种球蛋白15、队列研究中:C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C.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能计算特异危险度D.只能计算比值比E.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能计算比值比16、对照组发病率比实验组发病率称为:EA.相对危险度B.比值比C.率比D.保护指数E.效果指数17、欲对全县中小学生的钩虫病进行治疗,首先进行何种流行病学调查方法:DA抽样调查B病例对照调查C病群研究D普查E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8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CA.疾病B.病人C.人群D.无病的人E.尚未发病的处于某病潜伏期的人群19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A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E.流行病学方法研究20、消毒措施是针对:EA.消除传染源B.消除易感者C.消除传染源和易感者D.消除传染源和传播途径E.切断传播途径21、疾病的三间分布是:CA.年龄、性别、职业B.年龄.性别.季节C.时间.地区.人群D.季节.地区.人群E.地区.季节.职业22、从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属于:BA、非典型病人B、潜伏期病原携带着C、恢复期病原携带者D、健康病原携带者 E.所有带菌者23.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BA.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B.观察期间某病的现患病例数C.观察期间之前某病的患病人数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E.以上均不是24.表示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是AA.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B.周期性季节性长期变动C.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传染性易感性免疫性E.以上均不是25.某地区在一周内进行了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当地高血压的:C A.罹患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续发率26、下列什么与时间分布无关:EA.短期波动B.季节性C.周期性D.长期变异E.年龄分布27.一种新治疗方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则会出现DA.该病患病率将降低B.该病发病率将升高C.该病发病率将降低D.该病患病率将升高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会降低28、下列那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EA.病原微生物B.物理因子C.化学因子D.心理因素E、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29、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那种因素的关系:BA.生物因素B.环境因素C.物理因素D.精神因素E、化学因素30、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AA、环境因素B、遗传因素C、宿主D、特异病原体E、病原微生物31、判断因果联系时的必需条件是DA.联系的合理性B.联系的强度C.联系的一致性D.时间顺序——先因后果E、剂量反应关系32.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CA.病例报告B.横断面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生态学研究E.纵向研究33、抽样调查中,抽样误差从小到达的顺序是CA整群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E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34、社区卫生设计研究,首先应明确:AA.研究目的B.抽样方法C.目标人群性质D.样本含量E.分析指标35、抽样方法不包括:E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随意抽样36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选择下列哪组病例最佳BA.现患病例B.新发病例C.死亡病例D.现患病例和死亡病例E.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37、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最易发生的偏倚是DA、社会期望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选择性偏倚E.诊断性偏倚38.对绝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它们不具有AA.可计算发病率B.耗资较少C.可估计相对危险度D.估计暴露史时可能出现偏倚E.选择没有疾病的人口做对照39.在某项关于吸烟和肺癌的研究中,某医师认为其中的年龄是混杂因子,这里的混杂因子是指DA.与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的因子B.与研究的疾病没有联系的因子C.与研究的疾病和暴露都没有联系的因子D.与研究的疾病和暴露有联系的因子 E.上述都不对40、比值比(比数比)主要应用于CA.描述研究B、生态学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流行病学实验41.某地的一项关于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大规模研究得出,吸烟者膀胱癌的发病率为50/10万,非吸烟者的膀胱癌的发病率为25/10万,根据以上资料,因吸烟所致的超额危险度(即特异危险度)为CA.6B.8C.25D.32E.0.542、RR表示BA.比值比B.相对危险度C.特异危险度D.人群特异危险度E.特异危险度百分比43.当研究人群数量大且流动性很强,描述发病强度的指标是AA.发病密度B.累积患病率C.累积发病率D.累积死亡率E累积感染率44.某医师要寻找一个指标来反映疾病与病因联系强度,下列指标中最好的是CA.潜伏期B.特异危险性C.相对危险性D.致病因子的流行率E.总人口的疾病发病率45、许多呼吸道传染病存在周期性流行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AA、易感者的积累B、自然环境的周期性变化C、人口流动D、发病率变动E、以上都不是46、人工被动免疫制剂是:AA.抗毒血清B.活菌苗C.死菌苗D.活疫苗E.死疫苗47、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中,以下哪个分析指标是不恰当的?AA.ORB.RRC.ARD.AR%E.PAR%48、下列那项不是传染病个案调查的内容:EA核实诊断B确定传染来源及可能的传播途径C确定病人传播范围D查明全部接触者E计算平均潜伏期并推算暴露日期49.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EA.随机化.盲法.设置对照B.重复.随机化.配对C.随机化.盲法.配对D.齐同.均衡.随机化E.随机化.重复.设置对照.盲法50.某社区研究某项措施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实验组用该项措施,对照组用无任何作用的糖丸,这属于:CA.实验对照B.空白对照C.安慰剂对照D.标准对照E.历史对照51.考核预防接种效果包括DA.免疫学效果评价和统计分析B.细菌学评价和免疫学效果评价C.流行病学评价和统计学分析D.流行病学评价和免疫学效果评价E流行病学评价和统计分析52、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哪一项不正确:BA、早期发现病例B、检验病因C、了解疾病的分布D、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E、为开展疾病防制提供依据53、某广告说某药治疗了100例某病病人,其中95例痊愈,治愈率达95%。
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2

1. 研究某种药物对某病的治疗效果时,试验对象应该是: CA. 严重型病人B. 男女人数必须相等C. 患病人群中有代表性的样本D. 非典型症状的病人E. 非典型症状的病人典型症状的病人2. ID是 EA. 累积发病率B. 归因危险度C. 关联强度D. 标化比E. 发病密度3. 经过治疗后痊愈患者接受治疗患者的比例 EA. 复发率B. 缓解率C. 生存率D. 转移率E. 治愈率4. 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 CA. 全人类B. 病人群体C. 一定范围的群体D. 妇女群体E. 儿童5. 下列哪一条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CA. 适用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B. 可同时研究一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C. 样本小,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D. 偏倚少,结果可靠E. 适用于所有病的研究6. 死亡指标指的是 DA. 死亡率B. 病死率C. 生存率D. 以上都是E. 罹患率7. 临床试验中对照采用临床上公认的、效果肯定的标准疗法,此种对照属于 CA. 空白对照B. 安慰剂对照C. 标准对照D. 自身对照E. 差额对照8. 长期趋势又被称为 BA. 长期遗传C. 上升趋势D. 下降趋势E. 长期治疗9. 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CA. 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 无症状的健康人C. 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 传染病病人E. 病原携带者10. 哪一年我国建立了全国疾病监测点检测系统 BA. 1985B. 1980C. 1975D. 1970E. 199011.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最佳选择是" AA. 新发病例B. 自觉症状病例C. 现患病例D. 已经愈合的病例E. 潜伏期病例12. 对甲类传染病接触者所采取的措施是 BA. 留验B. 医学观察C. 应急接种D. 隔离E. 生物研究13. 我国从1979年到2010年期间,卫生部组织开展了全国第几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病学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某研究得出某因素与疾病的联系,OR=1.1,95%CI为0.7~1.5,这意味着A、总体OR值95%的可能是错误的B、总体OR值在0.7~1.5的机会为95%C、总体OR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而95%CI说明有联系D、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95%E、OR值正负联系均存在2、假定夫妻不和睦的男外科大夫有较高的手术事故发生率,如用病例对照研究来检验此假设,核实的对照为A、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B、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C、夫妻和睦的男外科大夫D、夫妻和睦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E、未出事故的外科大夫之妻3、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χ2=12.36,P<0.05,OR=3.3,正确的结论是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小于病例组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4、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1:R 匹配,但R得取值一般不超过A、2B、3C、4D、4E、55、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比,其优点是A、更容易避免系统误差B、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先后关系C、适用于罕见疾病的研究D、更容易验证病因假设E、容易得到发病率指标6、评价怀孕早期病毒感染与儿童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最实用的研究方法是A、临床试验B、历史性队列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横断面研究7、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是A、相对经济B、根据所得结果可以估计相对危险度C、可计算发病率D、选择无病者作为对照E、对暴露因素的估计可能存在偏性8、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A、信息偏倚B、选择偏倚C、观察偏倚D、混杂偏倚E、诊断偏倚9、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A、人群中暴露着的比例B、估计的暴露的相对危险度C、要求的显著性水平D、要求的把握度E、要求的研究变量的性质10、假定研究表明,60%的胃癌病人胃黏膜表面可检出幽门螺旋杆菌,而无胃癌的对照组只有10%的可检出幽门螺杆菌,据此认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病的病因,请问此结论A、正确B、不正确,因为不是用率来比较C、不正确,因为无对照组D、不正确,因为未进行显著性检验E、不正确,因为不能区分两者的事件关系11、下列哪项不符合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和内涵A、选择患有某病和未患有某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B、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C、分析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和暴露人群等指标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E、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12、根据某医院20年来肺癌住院病人500例分析,吸烟者占80%,不吸烟者仅占20%,说明吸烟者易患肿瘤A、正确,因为这是患者中的吸烟率B、错误,因为没有计算P值C、错误,因为只是一个医院的资料,代表性不够D、错误,因为只是病例组吸烟比例,而无对照组吸烟比例E、吸烟者肺癌发生率是不吸烟者的4倍13、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例,而5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有100例,则有暴露史者的发病率为A、80%B、40%C、20%D、100%E、无法计算14、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有暴露史,OR值应为A、18B、16C、20D、10E、无法计算15、一项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与对照共63例,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雌激素暴露史者27对,两组均无暴露史者4对,病例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露史者29对,其余为对照组有暴露而病例组无暴露史者。
OR为A、10.67B、9.67C、2.24D、1.24E、4.4716、美国Framingham心血管研究中,男性队列中发现高胆固醇水平患冠心病OR=2.4(有显著意义),而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高胆固醇的OR=1.6(无统计学显著意义)。
分析发现,原因是患冠心病者诊断后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
引起两种方法之间差异的偏倚为A、检出偏倚B、易感性偏倚C、奈曼偏倚D、伯克森偏倚E、排除偏倚17、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的OR值95%CI为0.35~0.75,则该因素可能为A、混杂因素B、危险因素C、保护因素D、无关因素E、以上都不是18、假设要评价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A、已感染有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B、乙型肝炎发病率低的人群C、曾患过乙型肝炎的人群D、体内有乙型肝炎病毒保护性抗体的人群E、乙型肝炎高危人群19、选择200名5岁儿童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试验,在2年的观察期间90%的接种者未患所研究的疾病。
下列哪个观点正确A、该疫苗有效,因为有90%的儿童未患此疾病B、该疫苗无效,因为有10%的儿童患了此疾病C、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D、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E、不能下结论,因为观察对象不够多20、以下哪项研究宜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A、某人群HbsAg筛查B、SARS发病与吃果子狸关系的研究C、AIDS疫苗保护效果的评价D、肺癌5年生存率研究E、流感病毒基因变异规律研究21、评价预防接种流行病学效果的指标是A、患病率B、发病率C、抗体阳转率D、保护率E、死亡率22、以下哪种流行病学研究可以随机分组A、现场试验B、队列研究C、横断面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个案调查23、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是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57/10万,因此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A、72%B、0.28C、72D、3.6E、41(24~26题共用题干)为考核口服痢疾弧菌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将10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疫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500人。
以血清抗体的阳转和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的下降为结局变量指标,随访观察2年时间。
研究结果表明,疫苗组的痢疾杆菌抗体阳转者450人,对照组的抗体阳转者50人;疫苗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15人,对照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60人。
24、该研究中,主要结局变量时A、细菌性痢疾发病率B、抗体阳转率C、服苗率D、随访率E、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和抗体阳转率25、该研究中次要结局变量是A、细菌性痢疾发病率B、抗体阳转率C、服苗率D、随访率E、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和抗体阳转率26、该研究中疫苗对细菌性痢疾的保护率是A、89%B、0.3%C、1.2%D、90%E、75%27、为了提高某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可采取A、增加筛检的次数B、增加筛检人数C、选择高危人群D、对筛检阳性者进行更仔细的诊断E、与其他试验方法联合使用28、生长缓慢的肿瘤与生长迅速的肿瘤,对于筛检试验可能会导致A、领先时间偏倚B、病程长短偏倚C、选择性偏倚D、错误分类偏倚E、信息偏倚29、从1990年至2000年,用筛检试验方法对某病进行筛检。
在这段时间内该病的患病率增加了一倍,试问这种筛检试验方法的哪一特征因受患病率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改变A、灵敏度增加B、特异度增加C、领先时间增加D、阳性预测值增加E、阴性预测值增加30、一项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和99%的妊娠试验,用于检查10,000名育龄期妇女,假设1%的受检者真正怀孕,试问该实验的阳性预测值是多少A、0.1%B、50%C、89%D、47%E、8.9%31、在下列有关似然比的陈述中,哪一项不正确A、是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杂指标B、该指标全面反映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非常稳定C、不受患病率的影响D、阴性似然比越小,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越高E、在选择筛检试验时应选择阳性似然比高的方法二、多项选择题1、病例对照研究之所以需要设立对照组,是因为A、某些研究因素在两组可比B、设立比较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C、设立对照增大样本,可达到统计学要求D、借助于具有可比性的对照中的暴露,正确评估病例中的暴露,判断两组暴露有否差别E、比较两组中的发病比例,以判断暴露于疾病之间的关联2、病例对照研究在研究病因时主要缺点有A、回忆偏倚答B、难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对照C、统计处理复杂D、时间顺序有时不清E、一次只能研究有限的几个因素3、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主要包括A、病例分析B、现患调查C、队列研究D、实验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4、病例对照研究中,为了控制混杂偏倚,在资料分析阶段应采用A、限制的方法B、多因素分析模型处理C、校准检查仪器的方法D、随机化的方法E、分层分析的方法5、在试验流行病学研究中设立对照可避免A、不能预知的结局B、向均数回归现象C、霍桑效应D、安慰剂效应E、未知因素的影响6、关于试验流行病学研究的样本量估算,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水平要求越高,样本量越大B、把握度要求越高,则所需样本量就越大C、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所需样本量大D、干预效果越明显,所需样本量越大E、分组变量越少,则所需样本量越大7、关于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研究对象,以下哪些说法是对的A、选择未患病的人群B、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C、研究对象应该有代表性D、选择患病人群E、选择容易随访的人群8、下列哪些属于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点A、实验设计中用了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减少了偏倚B、时间顺序合理,先因后果C、实验过程可以实现标准化D、依从性好E、盲法的应用更有利于减少偏倚9、在下列有关串联联合试验的陈述中,有哪几个说法是正确的A、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灵敏度B、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特异度C、串联试验可以提高阳性预测值D、串联试验可以提高阴性预测值E、串联试验是指全部筛检试验中任何一项筛检试验结果阳性就可定为阳性10、关于筛检,以下哪些陈述是正确的A、所筛检的疾病有可识别的临床症状和体征B、对于筛检计划必须要考虑它的成本与效益问题C、对筛检阳性者,有确实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D、筛检是用来发现人群中病情严重的病人E、用于筛检的方法能够被群众所接受11、筛检的主要目的是A、发现某并的可疑患者,并进一步进行确诊和早期治疗B、对某病的患者进行明确诊断C、发现高危人群,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延缓疾病的发生D、在人群中开展疾病的社区防治,提高群众对疾病的认识E、了解疾病的自然史12、影响筛检试验可靠性的因素有A、受试对象受检时所处的生物学周期B、检验人员做试验时所处的生物学周期C、受试对象的性别D、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E、测量仪器的稳定性13、筛检效果评价主要从哪几方面进行A、真实性B、可靠性C、收益D、生物学效果评价E、卫生经济学效果14、影响筛检效果评价的偏倚有A、选择性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领先时间偏倚E、病程长短偏倚15、在高血压病的筛检方案中,A医师将收缩压、舒张压的水平分别定为140mmHg/90mmHg,而B医师将收缩压、舒张压的水平分别定为130mmHg/85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