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合集下载

生命的物质基础知识点归纳

生命的物质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知识点归纳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名词:1、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

如:Fe(铁)、n(门)、B(碰)、Zn(醒)、u(铜)、(母),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2、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如:(探)、0(洋)、H(亲)、N(丹)、S(留)、P(人peple)、a(盖)、g(美)(家)巧记: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

3、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4、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差异性。

语句:1、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大约有200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①、H、、N、P、S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97%。

②.有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

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当植物体内缺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影响受精过程。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名词:1、原生质: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

不包括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

如:一个植物细胞就不是一团原生质。

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7、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8、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9、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之分。

a、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

动、植物细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b、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生命的物质基础及结构基础

生命的物质基础及结构基础

生命的物质基础及结构基础
生命体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无机物是构成生命体的辅助物质,包括水和无机盐等。

水是生命体内
最重要的无机物,它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介质,参与到化学反应和调节温度等。

无机盐是包括钠、钾、钙、镁、磷等元素的化合物,它们在生命体内
起到调节酸碱平衡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等重要作用。

生命体的结构基础主要包括细胞和组织。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最基本单位,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维持的能力。

细胞内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壳,由脂
质和蛋白质组成,起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水和溶质等,承载着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细胞核是细胞内的控制中心,存储遗传信息,指挥细胞的生命活动。

组织是由相同或相似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结构。

生命体内包含多种不同
的组织,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上皮组织等。

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功能,通过相互协作维持生命体的正常功能。

总之,生命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是构成生命
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无机物则是辅助物质。

生命的结构基础主要包括细胞
和组织,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组织则是由相同或相似类型的细胞组
成的结构。

这些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生命的运行和
发展。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新教材考点: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新教材考点: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新教材考点: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是构成生命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2004 B.血的循行,有赖于气的2004 B.血不溢于脉外,有赖于气的2004 B.津液转化为唾液,有赖于气的2004 B.脏腑进行正常生理活动,有赖于气的气的分类气的功能气的运行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体现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中。

如肺主呼吸,有出有入,有宣有降,肺主呼气(出),肾主纳气(入),心火下降,肾水升腾,以及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等。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协调状态,称为“气机调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止。

二、血2003 A.与血的生成不直接相关的是A.营气B.津液C.肾所藏的精D.水谷精微之气E.自然清阳之气2004 X.血液运行所依赖的生理功能有A.肝藏血B.脾统血C.肝主疏泄D.心主血脉E.肺朝百脉1.血的概念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微所化生。

“脉为血之府”。

2.血的生成血,主要由营气、津液和肾藏之精化生而成。

营气和津液,都来源于所摄入的饮食物,经脾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水谷精微,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营气和津液,都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

“精血同源”之说。

3.血的运行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基本动力。

“肺朝百脉”,即循行于周身的血液,均要汇聚于肺,通过肺气的作用合成宗气,贯心脉而推动血液循行才能布散全身。

除心肺作用外,血液的循行,还有赖于脾气的统摄,和肝之藏血、主疏泄功能的调节。

总之血液的运行,是在心、肺、肝、脾等脏器相互配合下进行的。

若痰、瘀阻滞压迫脉道等,都能造成血运不畅或局部阻塞不通。

4.血的功能营养和滋润作用,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的主要成分。

血液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运行不息,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课件

《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课件

(2)在油脂分子结构中,若R1,R2,R3为同一种 烃基,称为 单 甘油酯(同酸甘油三酯);若R1, R2,R3为不同种烃基,称为 混 甘油酯(异酸甘油 三酯);天然油脂大多数是混甘油酯。
(3)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较多。常见的饱和脂
肪 酸 有 软 脂 酸 ( 十 六 酸 )C15H31COOH 、 硬 脂 酸 ( 十 八 酸)C17H35COOH;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9- 十八碳烯酸)C17H33COOH、亚油酸(9,12-十八碳二 烯酸)C17H31COOH。
A.适量摄入油脂,有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维 生素和胡萝卜素
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生产甘油 和肥皂
C.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 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
【解析】本题考查油脂的性质。本题要求选出 “与其含有的不饱和双键有关”的性质,这是解题 的关键,也是容易导致出错的地方。A、B、D三项 是油脂的共性,与结构中是否含有双键无关。C中 的“氢化”就是与H2的加成反应,是不饱和双键的 特性。
点拨:油脂和矿物油的比较
【迁移训练2】 Ⅰ.某天然油脂A的分子式为 C57H106O6。1 mol该油脂水解可得到1 mol甘油、1 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2 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经测 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C、H、O原子个数比 为9∶16∶1。
(1)写出B的分子式:C18H32O2 。 (2) 写 出 C 的 结 构 简 式 : CH3—(CH2)16— COOH ;
C的名称是 硬脂酸(或十八烷酸、十八酸) 。
在催化剂存在下,1 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1 mol 氢气反应后经处理得到D和E的混合物,D和E互为同 分异构体。D和E的混合物与碱性KMnO4溶液共热后 酸化,得到如下四种产物: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1)认识油脂、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油脂、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能说出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查阅资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作用。

2.地位和功能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有机物质,是人体需要的只要营养素,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本专题学习内容与人的生活、生命及社会活动息息相关,通过学习,能够提高科学素养,丰富生活常识,,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化学”“生命的化学”,欣赏化学魅力,热爱学习化学。

从知识内在联系看,是前四个专题有机物知识的延续和发展。

3.主要内容及呈现此部分内容在必修2中均有涉及,在必修2中,糖类、油脂、蛋白质课程要求只是从组成和性质上认识。

在选修5中由于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有机化学基础,对烃的衍生物中各种官能团的结构、性质和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则要求从结构角度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

光合作用是地球生命得以维持的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糖类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来源。

课标要求对糖类进一步从结构上认识其所具有的性质,及其在生命活动、食品加工、新能源开发中的重要意义。

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掌握油脂的性质和应用。

蛋白质是生命基石,氨基酸是蛋白质水解产物。

课标要求学生了解氨基酸的组成和结构,介绍手性分子的概念,拓展学生视野。

对蛋白质的认识也上升到对其结构的初步研究。

生命科学是21世纪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这部分知识是学习生命科学的基础,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科学的发展对生命科学的促进作用。

4.内容结构二、课时安排专题五《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单元:糖类2课时油脂1课时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2课时实验与复习2课时三、教学建议从知识内在联系看,此专题内容是前四专题有机物知识的延续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路,让学生自主的建构新知识,使学生深刻理解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就是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这些活动以精、气、营、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

气:祖国医学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又是促进万物生长、变化的内部动力。

就人体而言,凡具有生活动力的物质,例如吸入的氧气、饮食中的谷气,统称为气。

空气与谷气结合在一起称为真气(亦称元气、正气)。

真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人之有生,全赖此气”,它分布到全身各部。

分布到五脏六腑的称五脏六腑之气,如肝有肝气,心有心气......,分别成为脏腑活动的动力。

分布在中焦的叫做中气,是脾胃消化功能的动力。

分布在体表的叫卫气,是机体抗御外邪的动力。

由于气是无形的物质,只有通过其运动变化才能显示其存在,因此在临床上气的含义常指功能活动的动力而言。

精:狹义的精是指肾脏本身的精,它与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有关;广义的精是指五脏六腑之精,由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变化而成,它是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它不断被消耗,又不断地从饮食营养中得到补充。

营和血:营和血也都是由饮食中的营养物质生化而成,循环全身以供营养和维持正常的功能活动。

营可以理解为血液中具有营养价值的部分,临床上很少把营和血分开,往往合称为营血。

津液: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不单指体液而言,还包括汗、涕、泪、唾液、胃液等各种腺体分泌物。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思考:下列哪些物质不属于油脂?哪些是油?哪些是脂肪?
大豆油 椰子油
花生油 棕榈油
柴油 羊油
猪油 牛油
甘油
汽油
乙酸乙酯
脂肪: 猪油、羊油、牛油 油: 大豆油、花生油、椰子油、棕榈油
糖类的分类 单糖 不能再水解。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
按碳原子数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
低聚糖 由20个以下单糖缩合形成,能彻底水解为单糖 二糖最常见,有蔗糖、麦芽糖、乳糖、纤维二糖 麦芽糖有甜味且能被人体水解 纤维二糖没有甜味且不能被人体水解
多糖 能水解。如淀粉、纤维素
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基础物质 淀粉是植物贮存能量的主要形式
项目名称 检查结果 钾 3.91 甘油三酯 0.99 低密度蛋白质 2.96 直接胆红素 1.9 尿素氮 5.34 尿酸 361 葡萄糖 5.00 果糖胺 2.49 总胆固醇 4.9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52
问题
什么是甘油三酯?
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油脂(甘油三酯)
硬脂酸
C17H35COOH
和金属味残留在舌头上。有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其曾
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有导致膀胱癌的可能性,但在人体 试验上并未发现有不良影响。
糖类的定义及分类 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Cn(H2O)m 思考 1.糖类都符合Cn(H2O)m的通式吗? 鼠李糖C6H12O5 2.符合通式Cn(H2O)m的物质都是糖类吗?CH2O、C2H4O2 3.糖类都有甜味吗? 不一定.如淀粉、纤维素等没有甜味 4.有甜味的都是糖类吗?如:乙二醇、丙三醇等 糖类的定义 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轻一拉一松,两三个来回,脏的棉头就变的干干净净了。
纤维素依次用浓NaOH溶液、CS2处理后可得粘胶液,

2023-2024执业药师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2023-2024执业药师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2023-2024执业药师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1、阴胜则阳病的病理表现是A.实寒B.虚寒C.实热D.虚热E.寒热错杂正确答案:A2、体内液态物质的运行、输布和排泄,主要依赖气的哪些功能配合A.推动与温煦B.防御与固摄C.推动与固摄D.中介与推动E.温煦与凉润正确答案:C3、患者半月前冒雨淋湿后,出现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应诊为A.行痹B.痛痹C.着痹D.尪痹E.热痹正确答案:C4、5岁幼儿嗜食坚果,某日该儿童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来医院就诊。

来院后病情继续恶化,出现甚至改变、惊厥,查体: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询问家长得知,患儿发病前服用过某种坚果。

A.黏膜出血B.呼吸麻痹C.中毒性肝炎D.急性肾衰竭E.中毒性休克正确答案:B5、极易生虫的药材A.肉桂B.麦冬C.白芷D.赤芍E.连翘正确答案:C6、肝火犯肺属于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E.相克正确答案:D7、被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经脉是A.带脉B.督脉C.冲脉D.任脉E.阴维脉正确答案:C8、肾对水液代谢的作用为A.主疏泄水液B.主运化水液C.主藏水D.主水液E.主通调水道正确答案:D9、患者女,32岁。

患风湿性关节炎多年,长期服用吲哚美辛,止痛效果良好。

近日准备生育,医生嘱咐孕妇及哺乳期禁用吲哚美辛。

A.制川草乌B.雷公藤C.桂枝D.细辛E.独活正确答案:A10、《中国中医药杂志》属于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主动的药物信息服务E.被动的药物信息服务正确答案:A11、贯心脉以行气血,走息道以行呼吸的是A.宗气B.中气C.营气D.卫气E.元气正确答案:A12、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气虚血瘀证,宜选用的中成药是A.脑血栓片B.心脑静片C.通心络胶囊D.地黄饮子E.解语丹正确答案:C13、宜与细辛同贮的药材是A.蛤蚧B.红花C.绿豆D.人参E.樟脑正确答案:D14、预防药物性肾损伤,需要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症,避免滥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生命活动的基本物

第一节气
1.气的概念
2.气的生成
3.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
(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
4.气的运动
5.气的分布与分类
(1)元气(2)宗气(3)营气(4)卫气
第二节经络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脉的组成
2.络脉的组成
3.连属部分的组成
二、十二经脉
三、奇经八脉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
第三节六淫
1.六淫与六气的概念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中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

2.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善行而数变
风为百病之长
3.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主痛
寒性收引
4.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暑多挟湿
5.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
湿性黏滞
湿性趋下,易伤阴位
6.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易伤肺
7.火热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易伤津耗气
火热易生风动血
火热易发肿疡
第四节疠气
在外感邪气中还有一类疫疠邪气,这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致病邪气。

在中医古代文献记载中,又称"疠气"、"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

疫疠邪气的致病特点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

第五节七情
1.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七情是直接影响内脏功能,造成内脏功能紊乱而发病的因素,故又称"内伤七情",属于内伤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2.七情致病的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2)影响内脏气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第六节痰饮
1.痰饮的概念和形成
2.痰饮的致病特点
临床常见的痰饮病证有寒痰、热痰、燥痰、风痰、湿痰、痰饮、溢饮、支饮、悬饮。

第七节瘀血
1.瘀血的概念和形成
瘀血的形成:
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滞;
二是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2.瘀血的致病特点
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
(1)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2)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形成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

(3)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

(4)望诊,往往还可见到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等表现。

(5)切诊则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脉象。

饮食不调、劳逸失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