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环境种类
腐蚀环境分类

水位变动区下界至泥面
泥面
以下
无
掩护
按现行行业标准《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JTS145)计算的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加(+1.0m)以上
大气区下界至
设计高水位减
之间
浪溅区下界至设计低水位减1.0m之间
水位变动区下界至泥面
泥面
以下
按天文潮潮位
最高天文潮位加0.7倍百年一遇有效波高H1/3以上
注:在沿海区的炎热、潮湿地带,质量或厚度损失可能超过C5—M种类的界限。
表B.2海水环境中Hat+H组合桩防腐蚀部位划分
掩护条件
划分类别
大气区
浪溅区
水位变动区水Biblioteka 区泥下区有掩护
按现行行业标准《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JTS145)计算的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加1.5m以上
大气区下界至设计高水位减
1.0m之间
表B.3淡水环境中Hat+H组合桩防腐蚀部位划分
水上区
水下区
水位变动区
设计高水位以上
设计低水位以下
水上区与水下区之间
注:①水上区也可按历年来平均最高水位以上划分;
②库区工程分为水上区、水下区,以设计低水位作为分界。
C2
低
10~200
1.3~25
0.7~5
0.1~0.7
污染水平较低,大部分是乡村地区
未加热的地方,冷凝有可能发生在建筑内部
C3
中等
200~400
25~50
5~15
0.7~2.1
城市和工业大气,中等二氧化硫污染,低盐度沿海区
具有高温度和一些空气污染的生产车间
C4
金属腐蚀的种类

金属腐蚀的种类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特定环境下受到化学或电化学反应的影响,导致其表面失去原有的金属性质和功能的现象。
金属腐蚀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普通腐蚀普通腐蚀是指金属在自然环境中或特定工作条件下,受到氧化、水解、酸碱等化学反应作用而导致表面失去原有金属性质和功能的过程。
这种腐蚀主要是由于环境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氧气和水分,使得金属表面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锈迹。
二、微生物腐蚀微生物腐蚀是指在特定环境下,某些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产生酸、碱等物质对金属表面进行侵蚀而引起的一种化学反应。
这种类型的腐蚀主要发生在海洋、地下沉积物及某些工业设备中。
三、应力腐蚀应力腐蚀是指在外界作用力(如张力、压缩力等)下,在特定介质中,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金属的腐蚀现象。
这种类型的腐蚀主要发生在高温、高压、高张力等工作环境中。
四、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在特定介质中,金属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导致金属的失效。
这种类型的腐蚀主要是由于电极势差引起的。
五、氢致脆性氢致脆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金属表面吸附大量氢原子而导致其变得容易断裂的现象。
这种类型的腐蚀主要发生在强酸、强碱等介质中,并且对于某些合金材料来说,氢致脆性也是一种常见问题。
六、疲劳裂纹疲劳裂纹是指在重复载荷作用下,金属材料内部产生微小裂纹,并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材料失效的过程。
这种类型的失效通常发生在机械设备和结构件上。
七、高温氧化高温氧化是指在高温环境下,金属表面与氧气反应而导致其表面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这种类型的腐蚀主要发生在高温炉窑、热处理设备等工作环境中。
总结:金属腐蚀种类繁多,每一种类型的腐蚀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对于不同类型的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来延长其使用寿命。
材料腐蚀的种类、危害及解决办法

材料腐蚀的种类、危害及解决方法康昆勇腐蚀是指材料受周围环境的作用,发生有害的化学变化、电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而失去其固有性能的过程。
通常环境介质对材料有各种不同的作用,其中有多种作用可导致材料遭受破坏,但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称为腐蚀作用:①材料受介质作用的部分发生状态变化,转变成新相。
②在材料遭受破坏过程中,整个腐蚀体系的自由能降低。
材料腐蚀发生在材料外表。
按腐蚀反应进行的方式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前者发生在非离子导体介质中;后者发生在具有离子导电性的介质中,故可通过改变材料的电极电位来改变腐蚀速度。
按材料破坏特点分为均匀腐蚀、局部腐蚀和选择性腐蚀。
均匀腐蚀指材料外表各处腐蚀破坏深度差异很小,没有特别严重的部位,也没有特别轻微的部分。
局部腐蚀是材料外表的腐蚀破坏集中发生在某一区域,主要有孔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等。
选择性腐蚀是金属材料在腐蚀介质中,其活性组元产生选择性溶解,由金属材料合金组分的电化学差异所致。
按腐蚀环境又分为微生物腐蚀、大气腐蚀、土壤腐蚀、海洋腐蚀和高温腐蚀等。
金属材料以及由它们制成的结构物,在自然环境中或者在工况条件下,由于与其所处环境介质发生化学或者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变质和破坏,这种现象称为腐蚀,其中也包括上述因素与力学因素或者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
某些物理作用例如金属材料在某些液态金属中的物理溶解现象也可以归入金属腐蚀范畴。
一般而言,生锈专指钢铁和铁基合金而言,它们在氧和水的作用下形成了主要由含水氧化铁组成的腐蚀产物铁锈。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可以发生腐蚀但并不生锈,而是形成与铁锈相似的腐蚀产物,如铜和铜合金外表的铜绿,偶尔也被人称作铜锈。
由于金属和合金遭受腐蚀后又回复到了矿石的化合物状态,所以金属腐蚀也可以说是冶炼过程的逆过程。
上述定义不仅适用于金属材料,也可以广义地适用于塑料、陶瓷、混凝土和木材等非金属材料。
例如,涂料和橡胶由于阳光或者化学物质的作用引起变质,炼钢炉衬的熔化以及一种金属被另一种金属熔融液态金属腐蚀,这些过程的结果都属于材料腐蚀,这是一种广义的定义。
腐蚀及防蚀理论

M2+水化及不动态皮膜破坏
腐蚀初期阶段 Fe → Fe2+ + eO2 + 2H2O + 4e- → 4OH-
← 隙间腐蚀 的 初 期 阶段
Material : Nickel alloy (Hastelloy C4) Part : Bolts and nuts of agitator (1year)
M(n+x)+ +
☞电话电池(Electrochemical Cell)內的电子消磨反 应 ☞代表性的有卤族元素
Xn- + x e还原反应式 + Cl2 3 e2 Cl+
x
eFe2+
X(n+x)
2 e-
※ 氧化,还原反应通常会同时发生,两级电荷形成均衡 (氧化) 2Na+ + 2 e2Na
(还原)
2Cl-
局部腐蚀(Localized Corrosion)
④ 应力腐蚀开裂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⑤ 氢腐蚀 (Hydrogen Attack) ⑥ 腐蚀疲劳(Corrosion Fatigue) ⑦ 导航仪腐蚀 (Cavitations Corrosion) ⑧ 电偶腐蚀 (Galvanic Corrosion)
4H2O : 酸化第二鐵
水
腐蚀环境的特性
环境
腐蚀程度
比较
海岸地方
都市环境 山间地方
100 (基准)
20 ~ 30 10 ~ 20
盐分
产业公害物质
※ 上记表是一般的统计资料或都市环境(包含工业地带)时,酸性雨等的影响腐蚀程 度更为严重的增加的趋势
海洋环境的主要腐蚀因子
腐蚀与防腐蚀技术

腐蚀与防腐蚀技术腐蚀是指金属或其他材料在特定的环境中发生的不可逆转的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导致其失去原有功能和性能的现象。
腐蚀在工业、航空、电子、能源等领域中都存在,并且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防腐蚀技术是避免腐蚀的发生或降低腐蚀速度的一种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腐蚀的类型腐蚀主要包括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生物腐蚀三种类型。
化学腐蚀是由于材料与接触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的腐蚀,如金属在空气中氧化。
电化学腐蚀是由材料与电解质接触而引起的,如金属的电化学溶解。
生物腐蚀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质可引起金属量的变化、金属材料结构的破坏和化学变化,从而导致材料失效。
腐蚀的危害腐蚀会导致材料损坏、寿命缩短、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在航空航天、能源、交通、化工、海洋等领域,腐蚀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并且还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
对于金属材料来说,腐蚀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只有通过防腐蚀措施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腐蚀过程的发生或减缓腐蚀的进展。
防腐蚀技术防腐蚀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来避免或减缓腐蚀的发生,以保护材料的性能和寿命。
防腐蚀技术的种类繁多,包括表面处理、涂装、镀层、保护金属、防蚀材料等。
表面处理是一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金属表面进行改性的技术。
表面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金属的耐蚀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机械处理、化学处理和热处理等。
涂装是一种通过在金属表面涂上一层保护涂层的技术。
常见的涂装方法包括喷涂、浸涂、电泳沉积等。
涂层的材料和性质不同,涂层的防蚀效果也会有所区别。
镀层是一种通过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的技术。
常见的镀层方法包括电镀、热浸镀、喷镀等。
镀层的材料和厚度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以达到预期的防蚀效果。
保护金属是一种通过向金属表面施加电位或电流来改变金属表面的物理和化学状态,从而达到保护作用的技术。
常见的保护金属方法包括阳极保护、阴极保护等。
防蚀材料是一种可以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保护金属的材料。
第2章 腐蚀环境

常 用 金 属 材 料 的 耐 蚀 性
2.3
2.3.1定义:
大气腐蚀
大气腐蚀通常是指在常温下暴露在地球大气中的所发生的腐蚀。
常 用 金 属 材 料 的 耐 蚀 性
2.3.2大气腐蚀的影响因素:
1、湿度的影响
相对湿度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含量的比 值的百分数。
临界湿度——当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金属突然加速腐蚀时的 湿度值。 临界湿度以下腐蚀可以忽略,大于临界湿度,腐蚀随相对湿度 增加而增加。临界湿度取决于金属及其表面的污染程度。
常 用 金 属 材 料 的 耐 蚀 性
2、水膜中质点的影响
主要是:氧、硫化物、氯化物、灰尘等
3、温度的影响
注:影响大气腐蚀的最主要因素是水分!
常 用 金 属 材 料 的 耐 蚀 性
2.3.3大气分类
1、乡村大气:主要指SO2低。
2、城市大气:含SO2和烟尘。 3、工业大气:工厂区,不同工业会有不同污染。 4、海洋大气:很高的氯化物浓度 。
常 用 金 属 材 料 的 耐 蚀 性
2、海水腐蚀的影响因素:
(1)盐度 (2)pH值 (3)碳酸盐饱和度 (4)含氧量 (5)温度
常 用 金 属 材 料 的 耐 蚀 性 (6)流速
(7)生物的影响
①海生物附着不完整均匀时,附着层内外造成浓差电池; ②由于生物的生命活动,局部改变了海水介质成分; ③附着植物根的穿透和剥落,破坏了金属表面保护层。
土壤是土粒、水和空气的混合物。由于水中溶有各种盐类,故 土壤是一种腐蚀性电解质,金属在土壤中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 土壤中含有多种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这些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既影响土壤的酸碱性,又影响土壤的导电性。土壤是不均匀的,因 此长距离的地下管道和大尺寸的地下设施,其各个部位接触的土壤 的结构和性质可能有较大的变化。土壤中还有大量微生物,对金属 腐蚀能起加速作用。
化学腐蚀的分类

化学腐蚀的分类
1. 均匀腐蚀,哎呀,这就像一场慢慢侵蚀的细雨,悄无声息但持续不断。
比如说铁栏杆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整个表面都在逐渐被腐蚀,这就是均匀腐蚀啊!
2. 点蚀可厉害了!就好像是被虫子一点点咬出小洞洞。
像不锈钢在含有氯离子的环境中,就容易出现点蚀,一个一个的小坑,多吓人呀!
3. 缝隙腐蚀,这就如同藏在缝隙里的小恶魔呀!比如说螺丝与螺母之间的缝隙,就容易发生这种腐蚀,真让人头疼呢!
4. 晶间腐蚀简直是个隐藏的杀手!就好像是从内部瓦解一样。
不锈钢在焊接后有时就会发生晶间腐蚀,外表还好好的,里面却不行了,气人不!
5. 应力腐蚀,哎呀呀,这就像是压力和腐蚀合起伙来捣乱。
像一些承受应力的金属在特定环境下,就可能因为这个遭殃,你说讨厌不讨厌!
6. 电化学腐蚀,这可是常见的呢!不就像电池在工作嘛。
像铁和铜放在一起,在潮湿环境里,就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7. 冲刷腐蚀,那可是很猛的哟!就如同激流不断冲击。
比如管道里的流体长期冲刷,就会导致这种腐蚀,多厉害呀!
8. 氢脆腐蚀,这就好像给金属注入了“坏东西”。
一些金属在含氢环境下会发生氢脆腐蚀,这可不好对付呀!
9. 微生物腐蚀,哇塞,这就是微生物在搞鬼呀!像在一些有微生物的环境中,金属就可能被它们影响而腐蚀。
总之,化学腐蚀的种类好多呀,每一种都不容小觑,我们得重视起来,好好保护我们身边的金属制品!。
腐蚀分类

⑶ 腐蚀液流速:分两种情况:当流速增加时,缝外溶液中含 氧量相应增加,缝隙腐蚀增加;另一种情况,对由于沉积 物引起的缝隙腐蚀,当流速加大时,可能把沉积物冲掉, 相应使腐蚀减轻。
⑷ 温度:温度升高增加阴极反应,当 T 大于 80℃ 时溶解氧 减少,腐蚀减轻。
图 4.1 、动电位测量阳极极化曲线模式图
图 4.2 304 不锈钢在含 3.5%NaCl 水溶 液中形成的点蚀坑形貌
图 4.3 点蚀坑的各种剖面形貌( ASTM G46—76 )
a) 窄深形 b) 椭圆形 c) 宽浅形 d) 空洞形 e) 底切形 f) 水平形 g) 垂直 形
三、点蚀机理: Hoar 等人提出,点蚀可分为两个阶段, 即成核和发展阶段。容易钝化的金属,由于钝态的局部破 坏,孔蚀现象尤为显著。当介质含有某些活性阴离子(如 Cl -)时,他们首先吸附在金属表面某些点上,然后对其 氧化膜发生破坏作用。在膜受到破坏的地方,成为电偶的 阳极,而其余未被破坏的部分则成阴极,于是就形成活化 —钝化电池。由于阳极面积比阴极面积小得多,阳极电流 密度很大,很快就被腐蚀成为小孔。与此同时,当腐蚀电 流流向小孔周围的阴极,又使这一部分受到保护,继续维 持在钝态,溶液中的 Cl -离子,随着电流的流通,即向小 孔里迁移。这样就使小孔内形成金属氯化物的浓溶液,它 使小孔内继续保持着活化状态,又由于氯化物的水解,小 孔内溶液的酸度增加,使小孔进一步腐蚀,这就是点蚀的 自催化理论。
五、防止点蚀措施:
⑴ 改善介质条件:如降低溶液中 Cl -含量,降低温度。 ⑵ 阴极保护:阴极极化使电位低于 Eb ,最可靠是低于
Ep ,使不锈钢处于稳定钝化区。 ⑶ 对合金表面进行钝化处理,提高材料钝态稳定性。 ⑷ 使用缓蚀剂:封闭系统中使用缓蚀剂最有效,对不锈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种类大气腐蚀环境1.农村大气农村大气是最洁净的大气,空气中不含强烈的化学污染,主要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尘埃等。
影响腐蚀的因素主要是相对湿度、温度和温差.2.城市大气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是城市居民生活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如汽车尾气、锅炉排放的SO2等。
实际上,很多大城市往往也是工业城市,或者是海滨城市,所以大气环境污染的相当复杂。
3.工业生产区大气工业生产区所排放的污染物含有大量的SO2、H2S等含硫化合物,所以工业大气环境最大的特征是含有硫化物。
他们易溶于水,形成的水膜成为强腐蚀介质,加速金属的腐蚀。
随着大气相对湿度和温差的变化,这种腐蚀作用更强。
很多石化企业和钢铁企业往往非常大,可以形成一个中等城市规模,大气质量相当差,对工业设备和居民生活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
4.海洋大气其特点是空气湿度大,含盐分多。
暴露在海洋大气中的金属表面有细小盐粒子的沉降。
海盐粒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很容易在金属表面形成液膜,引起腐蚀。
在季节或昼夜变化气温达到露点是尤为明显。
同时尘埃、微生物在金属表面的沉积,会增强环境的腐蚀性。
所以海洋大气对金属结构的腐蚀性比内陆大气,包括乡村大气和城市大气要严重的多.海洋的风浪条件、离海面的高度等都会影响到海洋大气腐蚀性。
风浪大时,大气中的水分含盐量高,腐蚀性增加。
据研究,离海平面7~8m处的腐蚀最强,在此之上越高腐蚀性越弱。
雨量的大小也会影响腐蚀,频繁的降雨会冲刷掉金属表面的沉积物,腐蚀会减轻。
相对湿度升高会使海洋大气腐蚀加剧。
一般热带腐蚀性最强,温带次之,两级最弱。
中国最典型的处于海洋腐蚀环境中的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5.处于海滨的工业大气环境,属于海洋性工业大气,这种大气中既含有化学腐蚀污染的有害物质,又含有海洋环境的海盐粒子。
2种腐蚀介质的相互作用对混凝土的危害更大。
淡水腐蚀环境混凝土碳化模型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这些模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试验数据或实际结构的碳化深度实测值,采用数学统计或神经网络等方法拟合得到的经验模型;另一类为基于碳化反应过程的定量分析建立的理论模型。
灰色理论它是一门研究信息部分清楚、部分不清楚并带有不确定性现象的应用数学学科。
传统的系统理论,大部研究那些信息比较充分的系统。
对一些信息比较贫乏的系统.利用黑箱的方法,也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
但是,对一些内部信息部分确知、部分信息不确知的系统,却研究得很不充分。
这一空白区便成为灰色系统理论的诞生地。
在客观世界中,大量存在的不是白色系统(信息完全明确)也不是黑色系统(信息完全不明确),而是灰色系统。
因此灰色系统理论以这种大量存在的灰色系统为研究而获得进一步发展。
基本观点(1)灰色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否会出现信息不完全的情况、取决于认识的层次、信息的层次和决策的层次,低层次系统的不确定量是相当的高层次系统的确定量,要充分利用已知的信息去揭示系统的规律。
灰色系统理论在相对高层次上处理问题,其视野较为宽广;(2)应从事物的内部,从系统内部结构和参数去研究系统。
灰色系统的内涵更为明确具体;(3)社会、经济等系统,一般不存在随机因素的干扰,这给系统分析带来了很大困难,但灰色系统理论把随机量看作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灰色量,尽管存在着无规则的干扰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总能发现它的规律性;(4)灰色系统用灰色数、灰色方程、灰色矩阵、灰色群等来描述,突破了原有方法的局限.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5)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的意义,在于一反过去那种纯粹定性描述的方法,把问题具体化、量化,从变化规律不明显的情况中找出规律,并通过规律去分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例如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灰色系统,身高、体重、体型等是已知的可测量的指属于白色系统,而特异功能、穴位机理、意识流等又是未知的难以测量的,属黑色系统,介于此间便属灰色系统。
体育领域也是一个巨大的灰色系统,可以用灰色系统理论来进行研究。
GB/T 15957-1995《大气环境腐蚀性分类》针对普通碳钢在不同的大气环境下的腐蚀类型及其相对湿度、空气中的腐蚀物质的对应关系作了规定。
他可以作为碳钢结构在各种大气环境选择防腐蚀涂料系统的依据。
桥梁的腐蚀环境主要是大气腐蚀,涉及所有的大气腐蚀类型,其中腐蚀性最强的主要是工业大气和海洋大气。
所以该标准可以作为桥梁涂装方案设计时的参考引用标准。
腐蚀气体分级注:当大气中同时含有多种腐蚀气体时,腐蚀级别取最高的一种或几种为基准。
大气中腐蚀气体的腐蚀程度目前,己经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对于建筑物的服役环境进行了分类,分类的结果也各不相同。
《结构可靠度理论》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使用环境等,但这种分类方法的缺点是不能根据环境类别明确确定出环境对于结构的作用。
在后续的研究中,不太容易根据环境类别量化其对结构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将结构所处环境分为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土壤环境、工业环境等。
不同环境类别,对结构的影响因素也不相同。
比如在大气环境中要考虑二氧化碳、水汽的影响,而在工业环境中,则要考虑工业废渣、废水的影响等。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方法》根据结构工作环境情况、破损机理、形态,以及国内各行业传统经验,将混凝土结构的工作环境分为六大类: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海洋环境、受环境水影响的环境、化学物质侵蚀环境、特殊环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将混凝土服役环境分为五大类:室内正常环境;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海水环境;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送审稿)在耐久性评定中将环境分为一般环境和大气污染环境两个类别。
在每个类别中又具体细分为一般室外、潮湿环境、高温环境、干湿交替等等。
欧洲混凝土协会CEB-FIB模式规范中将工作环境按暴露等级分为:(1)干燥环境;(2)潮湿环境;(3)有霜冻和除冰盐的潮湿环境;(4)海水环境;(5)侵蚀性化学环境。
其他各国的结构设计规范中对工作环境等级的划分也不太相同。
美国ACI-318-92规范对环境条件划分为暴露于冻结和解冻环境、暴露于碳酸盐环境和防止钢筋锈蚀的要求。
在这几类中还可以细分。
英国混凝土结构规范(BS8110-89)将暴露条件分为轻微、中等、严重、很严重和极严重5个等级。
比较上述的环境类别划分方法,可以看出,CEB-FIP划分方法的优点是能根据环境类别比较容易得出环境作用效应。
环境作用分类环境作用可以分为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这是按作用的反应性质来分类的。
物理作用通常包括干湿交替、水的渗透、冻融交替等,化学作用有水解反应、硫酸盐反应、氯离子渗透等,生物作用则有菌类的侵蚀等。
但通常情况下,对结构有显著影响的作用并不多,有以下几种:混凝土的碳化、氯离子侵蚀、冻融循环、化学侵蚀等。
混凝土碳化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或某些酸性气体与暴露在空气中的混凝土表面接触并且不断向混凝土内部扩散,与其中碱性水化物反应的多相物理化学过程。
混凝土碳化将导致钢筋锈蚀、混凝土保护层开裂、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破坏、结构耐久性降低等不良后果。
因此,进行混凝土碳化研究,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碳化引起钢筋锈蚀中,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起到关键作用。
工业大气环境下,由于生产中会排放一些废气和烟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某些酸性气体含量较高,而且浓度分布不均匀。
同时,生产工艺流程造成的局部环境气候差异也很大,特别在干湿交替、高温环境、潮湿环境下,由碳化引起钢筋锈蚀的情况比较严重。
()l混凝土碳化研究近年来,对混凝土碳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混凝土碳化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碳化深度计算方面。
混凝土碳化的经典理论是基于Fick第一扩散定律的碳化模型,这一模型认为混凝土碳化深度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目前已被大量实验和工程现场调查所证实。
收集了国内外长期暴露试验与实际工程调查的碳化数据64组,将实测数据换算成同一标准环境,以抗压强度为主要参数,结合环境和使用条件给出了大气环境下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预测模型。
式中:X c(t)为碳化深度(mm);k为碳化系数;K j为角部修正系数,角部取K j=1.15,非角部K j=1.0;Kco2为CO2浓度影响系数;K p为浇筑面修正系数,对浇筑面取K p=1.13;Ks为工作应力影响系数,受压时取1,受拉时取1.12,RH为环境相对湿度(%);T为环境温度(℃);f cuk为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t为结构使用年限(年)。
《气候条件对混凝土碳化速度的影响》人工气候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湿度气候条件、混凝土水灰比对混凝土碳化速度均有显著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分别为环境温度最高,混凝土水灰比次之,环境相对湿度较低。
混凝土碳化速度与环境温度成正比,而与环境湿度成反比。
在10℃-60℃范围内,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碳化速度增大,反之随着环境温度下降混凝土碳化速度减小;在45%-95%相对湿度范围内,随着环境相对湿度的升高混凝土碳化速度减小,反之随着环境相对湿度的降低混凝土碳化速度增大。
在基于混凝土碳化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考虑环境温湿度气候条件的混凝土碳化速度预测模型。
碳化深度与碳化龄期的幂函数关系:D=xt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