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由度机械手毕业设计
三自由度机器人设计毕业设计

三自由度机器人设计毕业设计一、前言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人技术在生产制造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机器人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自由度机器人因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装配、焊接、喷涂等工业领域。
本文以三自由度机器人设计与控制为主题,围绕机械结构设计、运动学建模、控制算法设计等方面展开研究与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机械结构设计三自由度机器人通常包括基座、臂部和末端执行器等部件,其机械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机器人的稳定性、精度和工作空间。
在本课题中,我们将采用柔性连接的直角坐标系结构设计,通过在关节处加装弹簧和减震器以减小振动,提高定位精度。
三、运动学建模运动学建模是机器人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它描述了机器人在工作空间内的姿态和位置。
本文将采用DH参数法建立机器人的坐标系变换矩阵,通过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方程描述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关系,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其进行验证和分析。
四、控制算法设计在机器人工作中,控制算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高效、精准地运动,我们将设计基于PID控制的位置控制算法,结合轨迹规划和避障算法,实现机器人的自动抓取和装配功能。
五、仿真与实验在设计完成后,我们将通过仿真软件对机器人进行工作空间分析和运动学验证,同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通过比对仿真和实验结果,不断优化和改进机器人设计和控制算法,使其更加贴近实际工程应用需求。
六、结论与展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得出了一系列关于三自由度机器人设计与控制的结论和成果。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机器人的感知技术、智能控制算法等方面,为实现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七、参考文献[1] 张强.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2] 王勇. 机器人控制理论与应用.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3] 李明,陈华.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北京:中国机械出版社,2018.通过以上对三自由度机器人设计与控制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本科毕业设计--3个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目录第一章引言 (2)1.1 机械手的分类 (2)1.2 机械手的组成 (5)1.3 应用机械手的意义 (7)第二章总体技术方案及系统组成2.1 原始数据 (8)2.2 工作要求 (8)2.3 系统组成 (9)2.4 总体技术方案 (9)2.4.1 动作分析 (10)2.4.2 手部 (10)第三章机修手的液压部分3.1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2)3.2 液压传动的工作特性 (12)3.3 液压系统的组成 (12)3.4 液压系统的优,缺点 (13)第四章回转装置的总体组成和结构设计4.1 回转装置的组成 (15)4.1.1 执行件 (15)4.1.2 传递件 (15)4.1.3 驱动件 (15)4.1.4 控制系统 (16)第五章机械传动方案的设计与计算5.1 小车的主要组成部分 (17)5.2 同步带传动方式优缺点 (17)5.3 驱动动力源 (18)5.4 机械方案的传动设计计算 (19)5.4.1 设计数据确定 (19)5.4.2 同步带的结构设计计算 (20)总结与展望 (25)设计小结 (26)致谢 (27)参考文献 (28)摘要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普遍重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工业机器人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绘、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工作方式一般采取示教再现的方式。
本课题将设计一台三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用于给冲压设备运送物料。
首先。
本课题将设计机器人的底座、大臂、小臂和机械手的结构,然后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驱动方式、搭建机器人的结构平台。
AbstractIn the modern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nterprises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guarantee the product quality, the general importance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utomation, industrial robots for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important members, the company gradually recognized and used. 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to some extent reflect the level of a country's level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at present, the industrial robot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welding, printing, handling and stacking repetitive labor intensity and great work, work are normally taken to teaching and playback mode.This topic is to design a industrial robot with three DOFs, used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materials to the stamping device. First. This topic will be the design of robot base, big arm, small arm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manipulator, and then select the appropriate drive, driving mode, build the structure of robot platform.第一章引言机械工业是国民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业。
机械毕业设计1276三自由度机械手运动学可视化求解研究

第1章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在运动计算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很多高端技术甚至低端技术领域都没有自己的研发设计知识产权。
但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不断地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加快了虚拟控制在机械运动技术方向的升级步伐,得以在机械手运动分析、教学机器人运动控制等方面以极高的速度在国内发展,为机械手运动控制及分析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虚拟运动学研究分析领域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利用虚拟仪器软件在机械手运动方面国外发展的是比较早的,虚拟控制机械手运动融合了计算机强大的硬件资源,突破了传统控制仪器在数据处理、分析、显示、等方面的限制,大大增强了虚拟仪器在不同方面及领域的功能。
图形化语言能够实现系统简单,构建灵活,层次体系明晰等特点。
利用它可以方便的建立自己所需的各种界面,其图形化的界面使得编程及使用过程都生动有趣。
使用图形化语言编程时,不用写编程代码,取而代之的是流程图。
从而能够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时间和难度。
利用计算机丰富的软件资源,现在已经实现了部分仪器硬件的软件化,节省了物质资源,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通过软件技术和相应的数值算法,实时,直接的对测试数据进行各种分析与处理;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技术,真正做到界面友好,人机交互。
虚拟仪器软件具有开放性,模块化,可重复使用及互换性等特点。
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软件中的各种模块进行自己所需要的运动分析采集等功能,使仪器系统的适用范围更为灵活,覆盖面更广,缩短了系统组建时间。
作为现代运动分析控制的发展方向,虚拟控制已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产业。
1.2 机械手运动学可视化求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机械手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可以帮助学习对机器人运动学的深入了解,减少分析和学习的时间,更快的理解机械手运动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难点,正逆运动学求解的可视化算法主要是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快速的对任意结构的三自由度机械手进行求解,并将求解结果可视化,有效的判断正逆解的合理性,同时为机器人运动学的学习提供了辅助工具。
三自由度机器人设计毕业设计

三自由度机器人设计毕业设计一、引言近年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而在机器人设计的领域中,三自由度机器人一直以其简单、灵活和易于控制等特点备受关注。
本设计将围绕三自由度机器人的设计,研究其结构、控制系统以及应用。
二、三自由度机器人的相关概念三自由度机器人是指具有三个独立运动自由度的机器人。
在其结构设计中,一般包括三个旋转关节或者直线关节,使得机器人能够在三个不同的方向上运动。
这种结构使得三自由度机器人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工业应用场景。
三、三自由度机器人的设计原理1. 结构设计:三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涉及到关节的选型、传动系统的设计以及工作空间的规划等方面。
应考虑机器人的稳定性、精度和载荷能力,以及工作环境的特点,如狭窄空间、高温或高湿度等因素。
2. 控制系统设计:三自由度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应考虑到运动轨迹规划、动力学建模、传感器系统和实时控制等方面。
尤其是对于工业应用来说,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是至关重要的。
3. 应用设计:三自由度机器人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具体的应用场景,例如装配、搬运、焊接、切割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工艺流程和需求,以确保机器人的设计符合实际应用的需要。
四、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1. 三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在毕业设计中,将对三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进行设计和优化,包括关节选型、传动系统设计以及工作空间规划等。
2.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三自由度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运动规划、动力学建模、传感器系统设计以及实时控制算法的研究。
3. 应用案例研究:以实际应用场景为背景,设计并实现三自由度机器人的具体应用,如装配、搬运或焊接等。
4. 实验验证与性能评估:通过实验验证,对设计的三自由度机器人进行性能评估,包括精度、稳定性、响应速度等方面的指标。
五、预期成果1. 完整的三自由度机器人设计方案,包括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和应用案例研究。
2. 实验验证数据和性能评估报告,验证毕业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自由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doc 14页)

目录前沿 (1)第一章机械手的总体设计 (2)1.1 确定设计方案 (2)1.2 主要技术参数 (2)1.3 机械手结构组成 (3)第二章手指设计 (5)2.1 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 (5)2.2 被夹取零件尺寸及重量的计算 (5)2.3 夹紧力的计算 (5)第三章腕关节的设计 (8)3.1 腕关节所选择的形式 (8)3.2 驱动方式的比较 (8)3.3 汽缸的设计 (8)3.4 气源的选择 (9)第四章小臂的设计 (10)4.1 设计时注意的问题 (10)4.2 小臂结构的设计 (10)4.3 小轴的设计计算 (11)4.4 轴承的选择 (12)4.5 轴承摩擦力矩的计算 (12)4.6 驱动选择 (13)第五章大臂的设计计算 (15)5.1 大臂总体结构的设计 (15)5.2 大轴的设计计算 (16)5.3 轴承的选择 (16)5.4 轴承摩擦力矩的计算 (17)5.5 驱动系统的选择 (18)第六章机身的设计 (19)6.1 设计机身时注意的问题 (19)6.2 运动要求 (19)6.3 机身的固定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前言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
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机械手被广泛的运用于自动生产线中,机械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邻域内,迅速发殿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机械手虽然目前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力大的特点,因此,机械手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尤其在自动流水线上,零件的加工和搬运都可能用到机械手。
三自由度机械臂毕业设计

三自由度机械臂毕业设计摘要三自由度机械臂是一种常见的机器人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基于毕业设计的要求,对三自由度机械臂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探讨,包括机械结构设计、电控系统设计以及仿真测试等内容。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机械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三自由度机械臂;机械结构设计;电控系统设计;仿真测试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机械臂作为一种重要的智能装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自动化生产线、物流仓储系统、医疗和服务机器人等领域,机械臂可以实现高效的操作和灵活的生产。
对机械臂的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三自由度机械臂是一种典型的机械臂结构,在许多应用场合中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三自由度机械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机械结构设计、电控系统设计以及仿真测试的探讨,来完成一份关于三自由度机械臂的毕业设计。
二、机械结构设计1. 机械臂的型号确定需要确定三自由度机械臂的型号和结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机械臂的负载能力、工作范围和精度等参数。
通过对市场上已有的机械臂产品进行调研和比较,选择一款适合要求的机械臂型号作为设计的基础。
2. 机械结构的参数设计在确定机械臂型号后,需要对机械结构的参数进行设计。
包括机械臂的长度、关节结构、材料选择等。
需要考虑机械臂的刚度和稳定性,以及对机械结构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保证机械臂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三、电控系统设计1. 电机和传动系统的选型根据机械臂的参数设计,选择合适的电机和传动系统。
需要考虑电机的功率、转速和控制方式,以及传动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2. 控制系统的设计设计机械臂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算法、传感器选择和控制器设计等。
通过对电控系统的设计,实现机械臂的轨迹规划、位置控制和力控制等功能。
四、仿真测试通过建立机械臂的仿真模型,对机械结构设计和电控系统设计进行验证和测试。
利用仿真软件,模拟机械臂的运动和控制过程,评估机械臂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自由度机器人设计毕业设计

三自由度机器人设计毕业设计
当涉及到设计一台三自由度机器人的毕业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机械结构、传感器、控制系统以及实际应用。
下面是一份可能的毕业设计大纲,供您参考。
一、引言
- 简要介绍三自由度机器人的概念及其在工业及其他领域的应用
- 阐明设计该机器人的目的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 回顾目前关于三自由度机器人设计和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
- 分析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三、机械结构设计
- 描述机器人的整体结构,包括关节类型、链条结构和末端执行器
- 详细介绍每个关节的设计考量,例如扭矩、速度和位置精度等
- 分析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
四、传感器系统设计
- 确定必要的传感器类型,如位置传感器、力传感器等
- 说明传感器的布局和工作原理
- 讨论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对机器人性能的影响
五、控制系统设计
- 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如PID控制、模糊控制或神经网络控制
- 根据机械结构和传感器系统的要求,设计和调试控制算法
- 确定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六、实验验证与分析
- 搭建实验平台,验证设计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性能
- 分析实验结果,包括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动态响应等性能指标
- 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七、结论与展望
- 总结整个设计过程和实验结果,总结优点和不足
- 展望未来,提出设计的改进方向及可能的应用领域
八、参考文献
- 列出引用的相关文献,包括设计手册、研究论文和相关标准
以上大纲仅供参考,设计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对您的毕业设计有所帮助!。
三自由度机械臂毕业设计

三自由度机械臂毕业设计三自由度机械臂是机器人领域中常见的一种机械结构,它通常由三根旋转自由度的关节组成,能够在三维空间内完成灵活的运动和操作。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毕业前完成的重要学术项目,通过设计、研究和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结合三自由度机械臂的特点,探讨其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完成相关的学术项目。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三自由度机械臂是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其在装配作业、物料搬运、焊接加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工作环境等。
对三自由度机械臂的设计、控制、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要点1. 三自由度机械臂的结构设计毕业设计的第一要点是对三自由度机械臂的结构进行设计。
包括机械臂的关节形式、长度比例、连接方式等方面的设计,需要考虑机械结构的稳定性、承载能力、运动灵活性等因素,确保机械臂能够满足特定的工作要求。
2. 机械臂运动学分析与建模运动学分析是机械臂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机械臂的结构和运动特性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描述机械臂的运动规律。
还需要进行正解和逆解的研究,分析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与关节变量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控制设计奠定基础。
3. 机械臂运动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机械臂的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包括运动控制算法的选择、控制器硬件的选型、传感器系统的构建等方面,需要考虑控制精度、动态响应性能、抗干扰能力等指标,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机械臂应用场景中。
4. 机械臂的性能测试与分析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要点是对设计的三自由度机械臂进行性能测试与分析。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臂的运动性能、控制精度以及系统的稳定性,进而对设计方案进行总结和改进,为未来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三、结语三自由度机械臂毕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对机械臂设计、控制的研究,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自由度机械手毕业设计“慧鱼模型”三自由度机械手设计小册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机械设计与制造指导老师:***姓名:王**学号:201030120130一、概述 (1)1.1机电一体化技术 (1)1.1.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和内容 (1)1.1.2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 (1)1.2. 慧鱼机器人 (2)1.2.1慧鱼创意教学组合模型简介 (2)二、机器人的组成 (3)2.1组成构件 (3)2.2慧鱼机器人分析 (6)2.2.1机器人机构组成 (6)2.2.2主要成分构成及功能 (7)2.3. 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形式 (9)2.4机器人的机械运动形态和变换控制 (11)2.5机器人的位移、速度、方向的控制方法 (13)一、概述1.1机电一体化技术1.1.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和内容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以智能、动力、结构、运动和感知等组成要素为基础,对各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信息处理、接口耦合、运动传递、物质运动、能量变换机理进行研究,使得整个系统有机结合与综合集成,并在系统程序和微电子电路的有序信息流控制下,形成物质和能量的有规则运动,在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意义上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
1.1.2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1.机械本体机械本体包括机架、机械连接、机械传动等,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起着支撑系统中其他功能单元、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
2.检测传感部分检测传感部分包括各种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电路,其作用就是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作过程中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参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检查到的信息向执行器发出相应的控制。
3.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负责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存储、计算、分析,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度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进行。
4.执行器执行器的作用是根据电子控制单元的指令驱动机械部件的运动。
执行器是运动部件,通常采用电力驱动、气压驱动和液压驱动等几种方式。
5.动力源动力源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能量供应部分,是按照系统控制要求向机械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
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电能、气能和液压能。
1.2. 慧鱼机器人1.2.1慧鱼创意教学组合模型简介1964年,慧鱼创意教学组合模型(fischertechnik)诞生于德国,是由德国发明家Arthur Fischer 博士在 1964 年从其专利“六面拼接体”的基础上发明的。
它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工程技术类智趣拼装模型,是展示科学原理和技术过程的理想教具,也是体现世界最先进教育理念的学具,为创新教育和创新实验提供了最佳的载体。
慧鱼创意组合模型的主要部件采用优质尼龙塑胶制造,尺寸精确,不易磨损,可以保证反复拆装的同时不影响模型结合的精确度;构件的工业燕尾槽专利设计使六面都可拼接,独特的设计可实现随心所欲的组合和扩充。
它由各种型号和规格的零件构成,类似于积木。
零件的种类很多,几乎包括了机械课程和日常生活中的所有零件,如机械零件:连杆、凸轮、齿轮(普通齿轮、锥齿轮、斜齿轮、内啮合齿轮、外啮合齿轮等)、蜗轮、蜗杆、螺杆、铰链、带、链条、轴(直轴和曲轴)、联轴器、弹簧、减速器、齿轮箱、车轮等;电气零件:直流电机、灯泡、电磁气阀、行程开关、传感器(光敏、热敏、磁敏、触敏)、可调直流变压器、电脑接口板、PLC 接口板、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等;气动零件:储气罐、汽缸、活塞、气弯头、手动气阀、电磁气阀、气管等。
由这些零件的不同组合便可构造出各式各样的模型,这些模型主要可分为两大类:技术组和机器人组。
技术组又包括传感器技术组、气动技术组、汽车技术组、太阳能技术组、万能组合包。
机器人组又包括3D 机器人、计算机器人、实验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和气动机器人。
在慧鱼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各类模型的认识和组装,从而可以熟悉并掌握各类机械设备和自动化装置的常用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模型的组建中,将运用到机械加工、气动技术、电子电路和软件编程等知识,从而加深了对这些相关课程的理解。
另外通过慧鱼模型的搭建和组装也培养了实际动手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设计的能力二、机器人的组成2.1组成构件2.2慧鱼机器人分析此次机电一体化创新设计项目,我们所完成的是慧鱼工业机器人中的三自由度机械手,它能够通过智能控制接口盒的编程控制实现三个自由度方向(旋转、水平、垂直)的夹取或放置物品,因此操作范围大,灵活性好。
2.2.1机器人机构组成如图2.1所示,该机器人为三自由度机械手,其机械手爪有夹紧和松开物件的功能,由三个电机驱动三个自由度的运动,由一个电机控制手爪的夹紧和松开。
可实现整体的旋转、水平、垂直运动及手爪的夹紧、松开运动。
该机械人可通过PC 对控制芯片进行编程,从而输出控制信号到各电机,驱动机械人的运动方向或行程,从而夹取或放置物件。
图2.1 机械手机构组成2.2.2主要成分构成及功能1、机械手基座旋转运动图2.2.1机械手基座旋转运动UG模型图该运动主要构件有电动机、减速箱、蜗杆、齿轮。
2.机械手水平运动图2.2.2机械手水平运动UG模型图该运动主要构件有主要运动构件有电动机、减速箱、丝杆、螺旋传动块、导杆。
3、机械手垂直运动图2.2.3机械手垂直运动UG模型图该运动主要构件有主要运动构件有电动机、减速箱、丝杆、螺旋传动块、连杆机构4、机械手爪夹紧与松开运动图2.2.4机械手爪夹紧与松开运动UG模型图该运动主要构件有主要运动构件有电动机、减速箱、传动轴、万向铰链、螺旋传动块、连杆机构。
2.3. 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形式该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形式主要有三个自由度的运动和机械手爪的夹松运动。
1、自由度一:机械手基座的旋转运动,如图2.3.1所示图2.3.1 机械手基座的旋转运动电机输出动能,经减速箱调节速度并传递到蜗杆,蜗杆与齿轮啮合传动,齿轮转动带动整个底座进行旋转运动。
2、自由度二:机械手的水平运动,如图2.3所示图2.3.1机械手的前后运动电机输出动能,经减速箱调节速度并传递到丝杆,再通过链条和螺旋机构转化为工作台的前后运动。
3、自由度三:机械手的垂直运动图2.3.2机械手的上下运动电机输出动能,经减速箱调节速度并传递到丝杆,再通过链条和螺旋机构转化为水平前后运动,最后经连杆机构转化为机械手的上下运动4、机械手爪的夹紧与放松运动图2.3.3通过上面的电机控制开夹图2.3.4机械手夹紧与放松运动电机输出动能,经减速箱调节速度并传递到传动轴,不同轴线的各传动杆通过万向铰链进行连接并传递动力,最近将杆件的旋转运动通过螺旋机构转化为手爪的夹紧或松开运动。
2.4机器人的机械运动形态和变换控制 1、机械手基座的旋转运动如下图所示,传动方式为:控制信号—电机—减速箱—圆柱蜗杆传动—基座图2.4.1机械手基座的旋转运动机构简图电动机 减速箱2、机械手的水平运动如下图所示,传动方式为:控制信号—电机—减速箱—螺旋机构—机架图2.4.2机械手的前后运动机构简图 3、机械手的垂直运动如下图所示,传动方式为:控制信号—电机—减速箱—螺旋机构—连杆机构—机架图2.4.3机械手的垂直运动机构简图电动机 减速箱电动机减速箱4、机械手爪夹紧与放松运动如下图所示,传动方式为:控制信号—电机—减速箱—传动轴—万向铰链—传动轴—螺旋机构—连杆机构—手爪图2.4.4机械手爪夹紧与放松运动机构简图2.5机器人的位移、速度、方向的控制方法该机器人整体与控制芯片盒连接,并通过PC 的程序编制与载入,将控制信号输送到电机。
其中速度控制信号将控制电机的速度从而实现机器人的运动速度转变,并且时间控制信号将于速度控制信号配合实现机器人的运动位移量可调。
为了防止超出行程,各主要机械运动构件附近安装有限位行程开关,以限制运动的极限位置,同时也是运动的起始位置;当各运动构件运动碰到两边的限位行程开关后,机器人将停止运动。
1、机械手基座的旋转运动位移速度控制动力源(电机)接收到控制芯片的位移速度控制信号后动作,由于电机转速较高,通过减速箱的作用,调节电机转速到较低的合适量。
动力输出轴通过蜗轮机构将动力转换为基座齿轮的转动。
躯干的理论旋转范围为0°~360°。
2.机械手的水平运动位移速度控制动力源(电机)接收到控制芯片的速度位移控制信号后动作,由于电机转速较高,通过减速箱的作用,调节电机转速到较低的合适量。
然后动力轴的转动通过螺旋机构转化为机架的水平前后运动。
电动机夹紧气缸3、机械手的垂直运动位移速度控制动力源(电机)接收到智能控制接口盒的速度位移控制信号后动作,由于电机转速较高,通过减速箱的作用,调节电机转速到较低的合适量。
减速箱输出动力到丝杆,再通过螺旋机构转化为机架的前后水平运动,最后通过连杆机构转化为机械臂的上下摆动。
4、机械手爪夹紧与放松运动位移速度控制动力源(电机)接收到控制芯片的速度位移控制信号后动作,由于电机转速较高,通过减速箱的作用,调节电机转速到较低的合适量。
减速箱输出动力到传动轴,各传动轴因轴线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故需通过万向铰链连接,最后传递到螺旋机构,带动连杆机构从而形成机械手爪的夹紧与松开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