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聊斋志异》中的女狐形象

合集下载

聊斋中善良贞洁的狐女形象

聊斋中善良贞洁的狐女形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聊斋志异》中善良贞洁的狐女形象专业代码: 050101 作者姓名:学号:单位:文学院指导教师:2013年 5 月 27日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目录摘要Abstract引言 (1)一、《聊斋志异》中善良的狐女形象 (2)(一)情狐之善 (2)(二)义狐之善 (3)(三)侠狐之善 (4)二、《聊斋志异》中贞洁的狐女形象 (4)(一)对爱情的坚守 (4)(二)对负心人的惩罚 (5)三、成因探析 (6)(一)明末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 (6)(二)自身的经历 (7)(三)对女性的同情 (7)四、结语 (8)注释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摘要狐狸精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在中国文化中也是一个独特的意象。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狐仙的记录早已有之,经过漫长的演进发展,渐渐形成了一种狐仙文化。

在这种文化观念中,狐女形象往往被定性成为恶善淫的负面形象。

直到中国古典写狐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的出现,才使这一观念得到转变。

蒲松龄一反传统狐女淫惑害人的形象,塑造了一系列善良、贞洁的狐女形象。

善良、贞洁的这两种品格是聊斋狐女与传统狐女的最大不同,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而蒲松龄之所以塑造出这样一系列善良贞洁的狐女形象,一方面受明末个性解放思潮影响,一方面与蒲松龄自身的经历有关还有一方面是出于对妇女的同情。

关键词:《聊斋志异》;狐女;善良;贞洁AbstractThe foxtrel is a worldwide cultural phenomenon.It is also a unique imagery in Chinese culture. In the ancient Chinese classics,it has a long a record of the foxtrel .Then it forms a cultule of the foxtrel. In this kind of cultural concept ,the female foxes are evil. Until the emergence of liao zhai zhi yi , which is the Pinnacle of foxtrel ,this kind of idea begin to shift. Under the pen of Pu Songling ,female foxes is not evil but good virtuous. Kind and pudicity are the biggest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image of the female foxes. And this is the focus in this paper.The one reason of why Pu Songling could do this is the liberation of personality thought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The other is about his own experience and his sympathies for women .Key words:liao zhai zhi yi ;female foxes;Kind;pudicity浅析《聊斋志异》中善良贞洁的狐女形象引言《聊斋志异》在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中,可以说艺术成就最高。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浅析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浅析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

学士学位论文题目浅析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学生指导教师年级2006级专业汉语言文学系别中文系学院文学院2010年5月浅析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摘要:《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

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

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在《斋志异》五百多篇中就有八十多篇是描写狐女的,其中很多都是《聊斋志异》的名篇,如《红玉》《小翠》《莲香》等。

她们的形象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人们不禁感叹一句:“真乃奇女子也。

本文试图通过对《聊斋》中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狐女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再现清代社会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探求蒲松龄对女性的价值标准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狐女形象环境的影响意义一、蒲松龄和聊斋(一)蒲松龄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

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热衷科举,却不得志。

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会。

他把满腔愤气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

此书创作从他年轻时就开始了,康熙十八年(1679)作《聊斋自志》,这部小说集熔铸着蒲松龄一生的心血。

(二)《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

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

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

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聊斋志异》中女狐形象的分析

《聊斋志异》中女狐形象的分析
关键 词 : 女狐形 象 审美意蕴 狐妖鬼魅
中图分类号 : I 2 0 6 文献标识码 : C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8 1 8 1 . 2 0 1 5 . 1 6 . 1 6 0
《 聊斋志异》 所运用 的是新 型创作手法 , 以谈狐说鬼的方法对 当前 官场黑暗 、 社会腐败 等进行有力 的批 判 , 在某 种程度 了揭示 了社会方 面的冲突 , 表达人们对于社会光明及 对美好人性品德的 渴望 , 同时给读者一些全新女狐形象认识 。女狐对 自己的爱情敢 于追求并 挑战 土建礼教 并把传 统所 颠覆 。在 心底 , 她 们是善 良 的, 用心去感化他们 , 且胆识过人 以智慧来化解危机 ; 这些女 狐勤 劳朴 实用 自己才 干打造 出美好生 活。从这里 可以看 出女狐集 善 良、 智慧 、 勤劳 于一身 的。
福小生活 。 2 机 智 多 谋 的了社会 的黑暗一 面 , 也清楚官 场的腐败 和人 情世故 的淡 薄使得他不得 不寻求人世 间的温暖来 安慰 内心 , 而这 些 温暖 正是这 些善 良 、 知恩 图报 的女 狐给 予他 的 。对于狐狸 古文 中早有记 载 , “ 狐死首 邱 , 不 忘本也 , 明不忘危 也。 ” 用这样 的形式说 明了狐狸是 一种不 忘本 , 会知 恩 图报 的动 物, 作者也把这种动物 的特性发挥 到了极致 。 在这些女狐当 中, 有恩必报 的典型代表就是小翠 。王常在早 年对 于小翠母 亲有救命之恩 , 因此 小翠替母报恩 , 嫁 给王常的傻 儿子元丰 。之 后 , 小 翠帮王常对付 政敌让他免 于陷害 , 并且还治 好了元丰 的痴 傻 ; 对 自己公公 婆婆的责备也是 含笑处理 , 没有一 点的抱怨 。而且她还在离 开时害怕元 丰不舍而帮 他找 了一位 与 自己容貌 一样 的姑娘 。作为狐狸 时刻不忘报恩 , 不管别人对她 如 何误解 , 她始终表现 出了 自己的宽容 。 而青 凤从 小由叔叔带大 , 叔叔对她有养育之恩 。叔叔在发 现 她和耿生一起 时非常生气 , 大力 反对 , 并 且说她是 有辱家 门并 要 用 鞭子打她 。但 是她没有 因为这样 而记恨 叔叔 。叔 叔被耿生朋 友的儿子莫 三郎擒获 的时候 她还去耿生 救叔叔一命 。当她 的叔 叔受了重伤后 。青 凤将 叔叔抱在怀里三天 , 直到叔叔苏醒 。虽作 为一只狐狸但 知恩图报的心却是真情实意的。

试论《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

试论《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

试论《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聊斋志异》是我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神怪小说集,以记叙狐、蛇、鬼、怪等奇异幻想事物为主,其中狐女形象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狐女,即狐狸精变化成人形的女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富有色彩的形象,传说中的狐狸精通晓道家的仙术,能变化出形态不同的人、物、灵长类动物等。

而狐女一词则涵盖了她们变化成人后的形态。

在《聊斋志异》中,狐女形象种类繁多,性格各异,有的善良、有的狡猾、有的险恶。

她们的形象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而且表现出了作者的文化修养、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聊斋中的狐女形象反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狐女在变化成人形后往往具备美丽动人的外貌和出色的才华,她们温顺聪明,善解人意,具备吸引、迷惑、煽惑人心的魅力。

因此,她们有时会进入人间与凡人交往,甚至和人类男女产生感情,这种情感发展往往带有灰色的色彩,又因道德观念的差异而被人们视为不正常的行为。

其次,聊斋中的狐女形象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蒲松龄的眼中,狐女是一种注定无法得到人们信任的存在,因为她们往往带有欺骗、妖艳这些不好的特质。

但是,在《聊斋志异》中,狐女也有着极其美丽迷人的一面。

作者通过描述这些美丽动人的狐女,勾勒出了一种别样的美学观念,这种美学观念在许多狐女故事中均有所反映。

因此,聊斋中的狐女形象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美的执着追求的态度。

最后,聊斋中的狐女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对于女性的某些偏见和歧视。

狐女虽然美丽动人,聪颖伶俐,但是在传统观念下,她们往往被视为有鬼、邪恶之物,或是美貌陷阱的背后一定存在有某种危险或者阴谋。

因此,在故事中,往往会有一些描写狐女让人含糊不清、陷入误会、埋下祸端的情节。

这种不公平和歧视,体现的不仅是中国传统观念的死角,也是反映社会对于女性地位的制约和不公。

总而言之,《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文化情怀、审美情趣、人生观以及人性观念,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狐狸精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研究

关于《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研究

关于《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研究摘要:《聊斋志异》是一部志怪小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出色的文言文小说之一,在我国流传广泛,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本文主要是运用文学史研究、文本细读、对作家生平研究的方法,从狐文华的演变,狐女形象的分析以及狐女形象的创作背景三个方面来浅谈了《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

关键字:狐女;《聊斋志异》;形象塑造一、狐文化的演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狐狸承载着多重文化因子,带有祥瑞的光环,又是灾祸的载体.。

这些人为赋予的文化因子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反映出了古人对于狐狸曲折复杂的情感历程.。

《聊斋志异》总共有494篇,其中涉及到狐的篇章有八十二篇,狐女是众多女妖形象中的一种.。

蒲松龄对狐在民俗审美的基础上大力进行文学审美改造,也就是按照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标准来改造狐的人格属性,来赋予狐形象以美感形式.。

二、《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祖母形象.《王成》这篇文章中的祖母形象较为突出.。

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讲述了老妪狐女教导王成夫妇勤俭持家的故事.。

王成本是世家子弟,但因生性懒惰,导致教道逐渐中落.。

文中提到“生涯日落,惟剩破屋数间,与妻卧牛衣中,交谪不堪”,到夏日的时候只能在外面的凉亭睡觉,一日午睡過后,王成在草丛中看见了一根金叉.。

之后一位老妪前来寻找金钗,王成虽然家穷,但为人正直,将金钗交给了老妪.。

老妪曰:“钗值几何,先夫之遗泽也.。

”问:“夫君伊谁?”答云:“故仪宾王柬之也.。

”王成想不到竟然遇见了自己的祖母.。

询问才得知祖母是狐仙,而王成也回忆到祖父曾经说過自己娶過一位狐妻,所以也就相信了眼前这位老妪是自己的祖母.。

文中老妪先后做了三件事帮助王成一家重振嘉业.。

在这篇作品中,篇中的狐女无疑是一位关爱晚辈、心地善良、善于持家的女性形象,人类祖母中的美好品质在这位老妪狐女中展露无疑,在文中虽然没有记述老妪与王成祖父的故事,但是通過她帮助王成这件事我们也能想象到老妪与王成的祖父两人一定感情深厚、相敬如宾.。

《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

《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

《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狐女的传说自古有之,最早的可溯及到大禹的妻子、夏启的母亲――涂山氏。

相传,禹三十未娶,途经涂山,有九尾白狐来见,涂山民谣:“娶白狐者可为帝王。

”禹遂娶之,即为涂山氏。

涂山以下而声名显赫者,当属妲己无疑,不过与涂山氏的正面形象相比,这却是一反面的狐女典型,商朝因之灭亡,其人也被钉在千古红颜祸水之首的耻辱柱上。

中华素有泛神的传统,窗灶土木各有神主,而至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狐女传说也进一步充实了内容,并日渐深入人心,《搜神》《太平》各辟专章谈狐说异,巷语俚歌,说唱狐怪殆遍寰宇,而更有乐天诗,言狐而雅纳之,且听诗云:“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

头变云鬟面变妆,大尾曳作长红裳。

徐徐进傍荒村路,日欲暮时人静处。

或欤或舞或悲啼,翠眉不举花颜低。

忽然一见千万态,见者十人八九迷。

”这无疑进一步提升了狐传说的接受档次,扩大了它的接受范围。

狐女传说本身的美感和魅力,中华泛神的文化传统,加之文人的推波助澜,狐女作为文学形象的诞生不难矣。

但事实上,三代而下,文人而有意为狐作传的不多,这不多的人中清朝的聊斋先生当是一个独特而闪光的存在。

一部《聊斋志异》几成狐仙异闻的洋洋大观,如果说以前的各种狐传说还只是素材的话,那么现在到了聊斋先生的笔下则已俨然成为美轮美奂的成品;如果先前的各种狐传说,都还有群体创作的影子,则聊斋先生笔下的狐女已更多烙上的是自身及时代的印痕。

试略述之。

《聊斋志异》里的狐女异常饱满而且形象鲜明。

一、她们多年轻美丽、善良、纯洁。

且看蒲松龄如何摹状她们的容貌:娇娜,“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

”正面描写还嫌不够,又用了侧面描写:“生望见颜色,呻吟顿望,精神为之一爽。

”写婴宁:“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但善笑,禁之亦不可止;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

”再看青凤:“审顾之,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也。

”胡四姐:“年方及笄, 荷粉香露,嫣然而笑,媚丽欲绝。

浅析《聊斋志异》对狐女的塑造

浅析《聊斋志异》对狐女的塑造

浅析《聊斋志异》对狐女的塑造《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中塑造了诸多的文学形象,特别是作者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狐女形象,与诸多精、怪形成了类比与对比,丰富了《聊斋》中的形象长廊,又渗入了作者自己的一些追求与盼望,另外狐女追求幸福和高尚品质的精神,又是人类最美好的一面的体现。

标签:聊斋志异狐女形象塑造一、在比较中升华狐女形象《聊斋志异》中,作者塑造了诸多神灵险怪的文学形象,这与作者的“志异”的立旨是息息相关的。

读《聊斋志异》我们可以体验到神怪世界的黑暗,并通过他们窥视人类社会的黑暗面,因为往往灵怪世界就是人类社会的模板的再现,所以在《聊斋志异》中有一类作品暴露了当时的黑暗、腐败的政治,鞭挞了为虎为伥、无恶不作的贪官污吏。

例如《促织》、《席方平》、《向果》等。

这类形象诸多是人类社会中的上层社会对普通百姓、士子的压迫,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压迫与局限性,所以在《聊斋》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狐女的反封建压迫形象,这让诸者沉溺于美好人类社会的熏染下,对恶的势力则会更加充满愤懑与批判,这就形成了善恶对比,这种对比一方面是善恶对比,一方面形成了男性社会与女性社会的对比,古代社会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往往成为“淫乱”的祸水,并因此可能导致国亡家破的导火索,而在《聊斋志异》中作者一改先前的女性观,让女性恢复了她自身的社会属性,即对美好生活与爱情的追求,她们往往充满了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并为了维护爱情而不惜牺牲生命,所以在《聊斋》中数量最多的是爱情故事,这些美好的爱情故事,宛如奔腾向前、一泻千里的长江大河,冲出峡谷,绕过横阻,唱着欢快的青春的歌,向着理想的目标迅跑。

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聊斋》作者对美的追求,更在这种对比中让美好形象得以耀眼。

作者在作品中塑造的狐女形象,既完成了对历史文化渊源好的方面的继承,又实现了对不好方面的反拨,同时又与作品中其它诸类形象形成相同意义的对比,即善恶、美丑、雅俗的对比,在意象的比较和历史形象传承的比较中,突显并升华了狐女形象的美好。

论《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

论《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

编号本科生毕业论文论《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The fox female image of the《ghosts and wizards from a chinesestudio》学生姓名***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号0762139指导教师***分院语言文学分院2011年 6 月内容摘要:《聊斋志异》是清代文言小说集,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代表作。

全书共四百余篇,题材十分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其中写狐精的有七十五篇,而狐女形象的篇目达四十余篇,占一半以上。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抛开“狐妖”、“狐媚人”的观念,塑造了一大批性格各异、形象鲜明且异常饱满的狐女形象。

这些狐女亦人亦狐,亦狐亦人,是狐与人的复合体,她们既体现出人性与狐性的统一,有美与慧的集合,率真的性格,也能够将情与义结合。

狐女的形象又表现出狐性与人性的对立,她们认同俗世又渴望自由,她们自卑也拥有自尊,在人类社会中生活也会体现出自己的狐性。

作者在用这些狐女形象揭露丑恶社会现实的同时,也阐发了他对女性真善美的看法。

关键词:《聊斋志异》狐女形象真善美Abstract:The Strange Tales of a Lonely Studio is the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set in the Qing dynasty, novelist of Pu songling's representative works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book consists of more than 400 papers, subject matter is very extensive, extremely rich.Write Fox fine has 75 articles, and Fox woman image contents of more than 40 papers, accounts for more than half.Pu songling aside in the Strange Tales of a Lonely Studio " fox demon ", " be sycophantic person " concept, shape the image of a large number of different character, distinct and full exception of Fox women's image.The Fox woman are also foxes, also Fox people, is the Fox and the complex of human, they both reflect the unity of humanity and the Fox, a collection of beauty and wisdom, Frank's character, emotion and meaning can also be combined.Images also showed Fox of the Fox woman and the opposite of human nature, they agree that world and desire to be free, their low self-esteem also has self - esteem, life will also be reflected in the human society of their Fox.Authors used the Fox woman images while exposing the ugly social reality, also expounded his views on female beauty. Key words:Of the Strange Tales of a Lonely Studio Fox woman image Beauty目录一、人性与狐性的统一 (2)(一)美与慧的结合 (2)(二)率真性格的表现 (3)(三)情与义的结合 (4)二、人性与狐性的对立 (5)(一)认同俗世与渴望自由的矛盾 (5)(二)自卑与尊严的矛盾 (6)(三)狐性的闪现 (7)三、讽刺黑暗现实,阐发真善美的人性理想 (8)(一)对封建礼教的讽刺和批判 (8)(二)批判丑恶的社会现实 (9)(三)阐发真善美的人性理想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有关于狐的故事,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聊斋志异》中的女狐形象
摘要:清代作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独具特色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颠峰之作。

其中有近百篇写狐。

他把狐女与人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将狐女高度美化,使她们不仅具有普通人的形体、外貌和生活经历,而且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

本文就《聊斋志异》中的几个狐女故事进行论述,探讨狐女形象。

关键词:《聊斋志异》狐女形象
清代作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近五百篇的故事,塑造了不下百个的人物形象,这在古典小说中是较为罕见的。

在这一人物画廊中,以女性形象占大多数。

而蒲松龄却又喜欢写狐。

他的《聊斋志异》中有近百篇写狐。

他用一支生花妙笔在《聊斋志异》中为狐狸翻案,塑造出一个个多情多义、聪慧多才、温柔娇媚的、独具个性的狐女。

他使她们不仅具有普通人的形体、外貌和生活经历,而且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

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评的“花妖狐魅,多具温柔娇憨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


1.美丽善良的狐女。

《聊斋志异》中的女狐大多是“世间罕有其匹”的美女。

如《娇娜》、《阿绣》、《青凤》、《婴宁》等。

《娇娜》中,孔圣后裔孔雪笠穷困潦倒,得皇甫公子相助,二人结为挚友。

孔生贪杯,身生恶疾,皇甫之妹娇娜子孙元气为其医治。

后孔生与皇甫表姐松姑成婚,却仍心系娇娜。

在得知皇甫一家为狐、将遭天谴之际,毅然舍身相救。

娇娜舍弃三百年修炼的红丸,使孔生起死回生,自己重返深山修炼。

《阿绣》里有模样儿完全一样,个性很不相同的两个美丽善良的女性,其中一个就是美的追求者狐女阿绣。

男主角刘子固认识了美丽的杂货铺少女阿绣,却没有办法娶到她,在他沮丧的同时,希望能遇到个类似阿绣的。

这时,狐女
幻化成阿绣的模样来和刘子固欢会。

刘子固的仆人很聪明,很快揭穿了狐女阿绣的身份。

刘子固得知狐女的身份,非常害怕,还让家人准备下兵器伏击狐女阿绣。

狐女阿绣有神力,却不报复无情义的刘子固,而是把失落的爱,无私奉送他人。

当民女阿绣陷入被乱军俘虏的危难时刻,狐女阿绣却施展神力把民女阿绣从战乱中救出,并且帮薄情郎和阿绣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

在《阿绣》这个故事里,狐女阿绣是爱情的缔造者、是家庭的保护神。

她能够放下怨恨,帮助真阿绣和刘子固建立家庭,体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爱一个人不意味着强行占有,而是要让他跟所爱的人走到一起,要他得到自己的幸福。

这是狐女的人生哲学,也是美的哲学。

狐女在追求和修炼形态美同时,获得了内心美。

她的人生哲学不管是在蒲松龄所处的时代,还是我们生活的今天,都是令人叹服的。

2.多情勇敢的狐女。

蒲松龄笔下的大多狐女不但是绝世美女,而且心地善良、善解人意,乐于助人,是美的使者,更是善的化身,展现最美好的人性。

如《小翠》中青春少女小翠为报母恩而甘愿嫁给一个傻子,并想方设法使王家化险为夷,让丈夫变成一个正常人。

《娇娜》中狐女娇娜与孔生以诚相待,患难中互相救助,度过人生中的一个个难关。

《莲香》中的狐女莲香和女鬼李通判女,同时爱上了桑生,而莲香是一个典型的多情多义的狐女,她为了爱情,为了爱人,甘愿付出任何代价。

她面对桑生和鬼女的爱恋,不是争风吃醋,而是处处为桑生着想,多次劝告桑生远离女鬼,并“采药三山”,救了桑生一命。

后来,为了能与爱人白头谐老,莲香甘愿死而投胎,在十四年后,嫁与桑生,再续前缘。

她对爱情的追求是那么炽热,百折不挠,一往情深,置生死于度外。

结局是圆满的,两人得其心愿。

《张鸿渐》中有两位女性:美而贤的妻子方氏和美而慧的狐妻舜华。

如果
不是这两位女性,张鸿渐连命都保不住。

方氏,一个平时只知道相夫教子、飞针走线的少妇,临危不惧,沉着果断,是家庭顶梁注、主心骨。

而张鸿渐两次逃亡脱难,全赖狐女舜华。

舜华在张鸿渐落难时,给他一个温暖的家;在张鸿渐思念妻子时,大度地送他回家;在张鸿渐落入恶官之手、面临死亡时救出他。

这两个女性的智谋和大度让人钦佩。

再者《红玉》中的狐女,有着古代妇女身上所特有的侠义精神。

红玉与冯生有情,越墙相从。

后受冯父严责,便毅然离开,同时为冯生物色了一佳偶—卫氏,并赠银两作为聘礼。

一年后,卫氏生下福儿,而冯生遭遇豪绅暴行和官府冤狱而家破人亡。

出狱后悲痛欲死之时,红玉领着她拾去抚养的福儿来到他的面前,并给冯生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使其专心攻读,取得功名,再造冯家。

在红玉身上,不仅体现了为了爱人为了爱情的勇于奉献,体现出了古代妇女所特有的道德标准。

3.聪慧多才的狐女。

在《聊斋志异》里,出现众多聪明绝顶,才华出众的狐女。

蒲松龄用他塑造的这一个个生动的艺术形象歌颂了女子的智慧。

《狐谐》中的狐娘子在酒席上落落大方地与男人对饮,谈笑风生,当深受男尊女卑思想影响的封建文人自以为比妇女高明,想拿她开玩笑时。

狐女借用两个骂人的“狐典”巧妙地进行反击。

她讲:有个大臣,出使红毛国。

国王见了他戴的狐腋冠,问他是什么毛,这样温厚?他说是狐毛。

国王不知什么是狐,问他狐字怎么写?他说狐字右边是个大傻瓜,左边是个小犬。

这样聪明地把坐在她左右的人骂了一顿,使轻薄文人穷于应付,狼狈不堪。

王士真说她:“此狐辩而黠,自是东方曼倩一流。


《小翠》中的小翠因报救母之恩,嫁给王太常的痴子,并想方设法保护他们一家,帮助公公解除烦恼,保全官位。

她嫁到王家后,整天带着傻元丰嬉戏
玩乐,甚至让元丰穿戴皇上的礼服,玩起了游戏,还让王太常的政敌王给谏拿去了礼服。

而这一切看似疯癫的行为背后却藏着莫大的智慧。

小翠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这最后一着棋,引诱工于心计、老谋深算的王给谏中计上当。

王给谏终因诬告罪充军云南。

王太常一家终无后患。

这场戏充分表现狐女小翠的深谋远虑和超人智慧。

《聊斋志异》塑造了一批精彩、迷人的狐女形象,她们美丽、真挚、纯洁、勇敢、睿智,她们能敏锐地感受到人世间的美丑善恶,果敢自任,仗义于危困之中,她们是真与善的化身,是人性与心灵之美的化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