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试卷分析XIAO

合集下载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通用11篇)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通用11篇)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1**年荆州中考化学试题根据20**年《考试大纲》和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命题的,试题以测试能力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中学化学教学和提高复习效率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一、试卷结构试卷全卷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0分。

第Ⅱ卷的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

全卷共17小题,其中选择题为10小题,非选择题为7小题,题量适中,考生答题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从试题难度分布来看,客观题难度不大,且试题编排由易到难,有利于稳定考生心理,发挥正常水平。

二、试题的特点1、注重“双基”,强调理解和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也是中考命题比较关注的部分。

中考试题中“双基”考点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分类、物质组成构成的叙述、元素周期表的特点与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核外电子排布的有关知识、营养素、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等。

2、联系实际,体现生活处处有化学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就是要让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认识自然与环境的联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

禽流感、镉中毒、天然气、熟石灰、xxx打、芦山地震后饮用水的净化均为身边的化学,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深切感受到化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理念。

3、稳中求新,知识与能力的平衡试卷处处体现稳中求新的思想,并充分考虑了分值分布在考察知识点上的有效性,本试卷很好地达到了知识与能力的平衡。

其中第1、2、3、5、6、7、8题都是传统题型,表述很直白,而且是必考题,学生可得到基础分值。

第4、9题则有一些新颖,考点不易明显被学生发现,考点挖掘出来这就体现了一种能力。

这也是在新趋势下学生应该培养的一种能力。

5、科学探究,突出了学科的应用性科学探究既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九年级理化第一次模考化学试卷分析

九年级理化第一次模考化学试卷分析

九年级理化第一次模考化学试卷分析
杨立航
一、试卷来源及命题范围:
本次试卷是由学校教务统一定制的。

范围包括初中化学全部内容内容。

二、试卷结构及特点:
选择题7题,每题2分,共14分;填空与作图题4题,共19分;实验与探究2题,共12分;综合题1题,共5分。

满分50分。

难度适中略易。

三、各题得分情况:
选择题均分8分(得分率57%),填空题均分9分(得分率47%),实验与探究均分4分(得分率33%),综合题均分1分(得分率20%)。

年级均分在21.3分左右。

其中一班平均得分21.6分,二班平均得分
21.1分。

四、试卷反映出的问题:
1、概念不牢固:表现在选择题上,干扰选项一出现就分不清,语言表述一改变就不确定。

2、不能准确分析题目要求:同一化学现象有多个考查点,究竟题目考查什么知识点,学生拿到题不认真辨析,总认为是平时练习时考查的知识点。

3、分析能力差,解题不规范:实验探究题不认真审题和分析,语言表达不准确。

综合题不出现公式依据,完全演变为考数学应用题。

五、下一步整改措施:
1、注重基本概念教学,加强实验探究题和综合题思路分析以及解题方法训练:课堂教学合理分配时间,讲、练、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求质量,强化练习,特别是易混易忽视的知识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每周确定一节课精练,规范分析方法,训练解题答题技巧,力争迅速形成规范高效的答题习惯。

总之,通过这次考试要认真分析总结,改进教学,调整方法。

要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物理试卷分析

物理试卷分析

物理一、试题评价:1、试题紧扣教学大纲,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基础能力的考查,知识覆盖面适当,突出教材的知识考查,知识点有针对性,能体现对考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知识点和题目设计与大纲、教材要求吻合,没有超出要求的题出现,难易适中。

2、注重考查学生的物理思想和方法,注重知识的应用。

3、试题新意不够,传统题目比较多。

5、注重对物理实验的考查。

6、试卷中设计了多选题,与现行的高考相适应。

但相应增加了考试的难度,试题区分度明显。

7、全县总体情况统计二、学生存在的问题:1、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与规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机械能和动量的理解不透切。

如:由于学生对振动与波动的关系及速度,位移,能量与动量之间的关系理解不深刻,导致单选第1、4、6小题、多选第6小题、填空题第11小题失分较多,错误率高。

2、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物理图像的含义,不能应用物理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如:第3,5,16,17小题学生失分严重。

3、学生不能正确应用已学过的物理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处理问题,使填空题第14小题很简单的题失分。

4、审题和解题的习惯差,解题思路混乱,数学计算能力差,书写混乱。

第16.17.18小题学生失分严重三、原因分析:1、学生方面:一是高中物理主要是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明显提高了,对此进入高中的学生有一个调整的过程。

二是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三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为学习物理就是做题,不注意对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理解与掌握,结果是越做越糊涂,学习效果不好。

2、教师方面:一是对学生的基础不了解。

高一学生的基础还是承在差异,教师对学生分科的学习情况不了解,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师没有妥善的处理措施;二是部分教师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够。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而有些教师上课却只重理论而忽略实验,学生很少有实际操作和体验的机会,认为教学的手段就是大量的习题,学习物理的途径就是大量的作题,在不断的挫折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严重下降;三是课堂教学教师只管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做得不够;四是对学生的作业与练习批改不及时,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学生相互抄作业教师也不知道。

上海市中考物理化学试卷分析

上海市中考物理化学试卷分析

上海市中考物理化学试卷分析
共150分,耗时100分。

其中物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化学6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物理共四部分
●选择题(共16分,每题2分)
1-8题为选择题。

2015年摄氏温标,声音三要素,电流磁效应,原子与原子核,杠杆,电路,物的运动,压强。

2014年依次为宇宙知识,光的反射定律,音色,温度,惯性,比热容,电路故障,浮力阿基米德原理。

●填空题(26分。

9-14题没空1分,15-16每空两分)
15年,9-15题依次考察电及电流,惯性,物的运动,电流及电压,水的压强,电路,摩擦力。

14年,9-14题依次考察电压及机械能,热传递,物的运动,光的原理,电流,压强14年15-16题依次考察电压及电路,密度基本特征。

●作图题(8分)
15年三题,共8分。

一题考察重力。

二题考察平面成像,三题考察电路。

14年三题,共8分。

一题考察重力及拉力。

二题考察平面成像,三题考察电路。

●计算题(3-4题,分值5-10分不定)
15年,19比热容20力学21水的体积与压强22力学
14年,20力学21压强22电路
●实验题(分值不定,共18分)
15年依次考察电流,力,电功率,凸镜成像。

14年依次考察电路,电功率。

化学共三部分
●选择题(共20题,20分)
●填空题(共21分,共三题)
●简答题(共19分,三题)。

物理试卷分析

物理试卷分析

物理试卷分析第一篇:物理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1、试卷结构八年级物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范围是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至第四章第四节,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整张试卷分为四个大题,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及计算应用题。

2、题型特点①基础题仍占很大的比例。

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选择题、填空题考查的都是学生基础掌握情况。

②重视理解能力的考查。

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选择题中考查的知识内容主要是:速度图像和速度计算、长度的估读、音调和响度、平面镜成像特点等,这些都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

③重视实验能力及物理研究方法的考查。

31题考查的是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2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本实验能力的考查。

3、命题特点本次期中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全面贯彻《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切实有效地把考查物理知识与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起来,题目知识难度中等,对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实验探究和语言文字能力的考查,基本体现了考试对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和物理教学的导向作用。

二、学生答题基本情况分析我所任教的是八年级一班和二班的物理教学,参考人数是72人,最高分100分,两个班的平均分是60.32分,优秀人数是19人,优秀率为26.4%,及格人数是34人,及格率是47.2%。

三、存在的问题1、出错比较集中的题是第一大题的第6、14、15和18小题,第二大题的第21、22、26、30小题,第三大题的31题的(1)、(3)两道小题,第四大题中的第33题。

2、错题分析①学生对一些基础问题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②学生对一些基础的物理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分析、迁移能力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正确完成解答实验题。

高二选科物化生的试卷分析与备考策略

高二选科物化生的试卷分析与备考策略

高二选科物化生的试卷分析与备考策略一、试卷分析随着高中教育的改革,学生在高二时需要选择自己的学科方向,其中物理、化学和生物是最为常见的选修科目。

而对于选择学习物化生的学生来说,他们将面临着相应科目的考试。

下面,我们将对高二选科物化生的试卷进行分析。

1. 物理试卷分析物理作为一门理科课程,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

因此,物理试卷往往分为选择题和解答题两个部分。

在选择题方面,物理试卷通常涵盖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涉及到基本的物理概念、定律和公式。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需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并且熟练运用公式解题。

此外,解答题部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题能力,需要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备考物理试卷时,学生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

2. 化学试卷分析化学试卷一般由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实验题组成。

其中,选择题考察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和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

填空题通常出现在选择题之后,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信息填写正确的答案。

此类题目考察了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解答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类题目常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推导、反应条件的判断和实验数据的分析。

实验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推理并回答相应问题。

3. 生物试卷分析生物试卷一般由选择题和解答题两个部分组成。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生物过程和实验操作的理解。

解答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试卷中的解答题常涉及到生物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生物过程的解释和生物现象的分析。

二、备考策略针对高二选科物化生的备考,以下是一些备考策略供同学们参考。

1. 建立扎实的基础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三门科目都依赖于扎实的理论基础。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确保自己对于各个章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有清晰的掌握。

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整理笔记和做题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物理学科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

物理学科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

物理学科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引言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对学生的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为了评估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经常会给学生出物理学科试卷。

本文将对一份物理学科试卷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反思,旨在寻找提高物理学科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试卷分析试卷结构该物理学科试卷共包含3个部分,即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以下将对每个部分的试题进行分析。

1.选择题部分:该部分共有20道选择题,涵盖了物理学科的各个知识点。

从试题的难度和深度来看,大部分选择题属于基础知识点的考察,只有少数几道试题考察了知识点的延伸和应用。

这种结构能够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的考察较少。

2.填空题部分:该部分共有10道填空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物理学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填空题的难度适中,能够较全面地考察学生对物理学概念的掌握程度。

3.解答题部分:该部分共有5道解答题,涵盖了物理学科的重要知识点和思考题。

这些题目都是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与选择题和填空题相比,解答题的数量较少,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难度分析通过对该物理学科试卷的评析,可以发现试卷整体难度适中。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而解答题则考察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试卷设计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创新思维的考察:试卷中缺乏那些需要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问题,例如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等。

这种题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2.解答题数量不足:试卷中的解答题数量较少,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增加解答题的数量和难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题目的涵盖范围不够广泛:试卷中的题目主要集中在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点,对于物理学的其他分支知识的考察较少。

物化生科目的试卷分析与解析

物化生科目的试卷分析与解析

物化生科目的试卷分析与解析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物化生科目一直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物化生科目的考试,本文将对物化生科目的试卷进行分析与解析,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学习和备考的参考。

第一部分:物理试卷分析与解析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及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物理试卷中,常见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首先,选择题是物理试卷中常见且重要的题型。

在解答选择题时,同学们应该注意审题,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排除干扰项,选择正确答案。

同时,对于较长的选择题,可以先将问题和选项做简单的归类,再进行选择。

此外,在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选项中的单位、符号等信息,避免因此而出错。

其次,填空题也是物理试卷中常见的题型。

在解答填空题时,同学们应该注意计算和推导过程的准确性,及时及正确地填写答案。

同时,要注意单位和精度的要求,尽量避免四舍五入和误差累积。

此外,对于复杂的填空题,同学们可以利用已知条件和题目所给的信息进行计算和推导。

最后,解答题是物理试卷中较为复杂和综合性的题型。

在解答题时,同学们应该注意理清思路,合理组织文章结构,分析问题和逐步推导解答。

同时,要注意解答中的步骤和计算过程,确保正确性和规范性。

此外,对于较长的解答题,可以先根据题目要求和所给信息进行思考和整理,再进行解答。

第二部分:化学试卷分析与解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化学试卷中,常见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

首先,选择题是化学试卷中常见且重要的题型。

解答选择题时,同学们应该注意审题,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排除干扰项,选择正确答案。

同时,要注意选项中的关键信息和条件限制,避免因此而出错。

其次,填空题也是化学试卷中常见的题型。

在解答填空题时,同学们应该注意计算和推导过程的准确性,及时及正确地填写答案。

同时,要注意单位和精度的要求,避免四舍五入和误差累积。

此外,对于复杂的填空题,同学们可以利用已知条件和题目所给的信息进行计算和推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若某化学反A(s)+M2N(aq)=AN(aq)+M2(g)在等温等压下于电池中进 行,做电功150kJ,体积功2.5kJ,放热120kJ,则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
(
)
B. W=152.5kJ D. Q=ΔrHm=-120kJ C. ΔU=-272.5kJ
C A. ΔrHm=-120kJ
17. 2mol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 ,在温度T下反抗压力pø由体积V1膨胀至 2V1,下面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D A. ΔH>0 B. ΔU>0 C.ΔU=W D. Q=RT
W1
V2
V1
p d V n RT ln
p2 p1
5 8.3 1 4 5 3 0 0 ln 1 7.2 9 1 03 J
50 200
Q1 W1 17.2910 J
3
p2 50 S1 nR ln 5 8.315 ln 57.63J p1 200
B. 一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2分) 1. 在温度为T时反应C(s)+O2 (g) = CO2(g)、C(s)+(1/2)O2 (g) = CO(g) 的平
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反应CO(g)+O2 (g) = CO2(g)的平衡常数为 K1/K2 ____________________ 。
t = ∞ 时,A全部消失。
(1) 试导出 A 的浓度与系统总压的关系 (2) 求该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 k
(单位用:dm3· mol-1· s-1 表示)
解: A(g) ─→ 2B(g) t=0 t=t t=∞
pA,0
0
px
P =PA0+Px 48.412KPa (1) 总
p A px 2( pA,0 pA ) P总=2PA0+Px PA (2)
13. 当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 0.04 mol.dm-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 600 s,初始浓度 为 0.024 mol.dm-3时,半衰期为 360 s,此反应为: A. 0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B. 1.5 级反应 D. 1 级反应 (C )
14. 1mol 液体苯在298K时置于弹式量热计中完全燃烧,生成H2O(l)和 CO2(g),同时放热3264kJ,则其摩尔燃烧焓为 ( ) D
3. 4 mol理想气体N2(g),由温度T绝热压缩至温度1.5T,则环境所做的功
为:
(
)
A.W=4RT B. W=3RT C. W=5RT D. W=10RT
C
4. 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该气体的哪一组物理量确定后,其它状态函数 才有定值 A. p B. V ( ) C. T、U D. T、p
(
1)对外做功且放出热量
2)恒压绝热膨胀 3)恒温绝热膨胀
A
)
4)恒容绝热升温、无非体积功
A.(1)、(4) B.(2)、(3) C.(1)、(2) D.(3)、(4) 7. 1mol、373K、pθ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达到373K、 pθ下的 水汽:①等温可逆蒸发;②真空膨胀。这两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 系为 (A ) A.W1>W2,Q1>Q2 B.W1<W2,Q1<Q2 C. W1=W2,Q1=Q2 D. W1>W2,Q1<Q2
A. 3268 kJ· mol-1;
C. 3264 kJ· mol-1;
B. –3264 kJ· mol-1;
D. –3268 kJ· mol-1。
15. 反应
2A + B E + 2F
B.
的反应速率为 (
)
dc A A. dt 1 dc A C. 2 dt
dc A dt
D
1 dc A D. 2 dt
18. 将固体NH4HCO3(s)放入真空容器中,恒温到400K,NH4HCO3按下 式分解并达到平衡:
NH4HCO3(s) = NH3(g) + H2O(g) + CO2(g). 系统的组分数 C 和自由度数 F
为 ( C) A. C = 2,F = 1 B. C = 2, F = 2
C. C = 1, F= 0
答:开启活塞后,大泡将变大,小泡将变小。活塞关闭时,由于肥皂泡膜产生
附加压力,Δp=p内-p外=4σ/r.泡的半径r 越小,附加压力越大,而大、小泡的
p外是相同的,故小泡内空气压力大于大泡内空气压力。因 此打开活塞后,小 泡内空气就流向大泡,导致大泡变成更大。当小泡收缩至其半径等于玻璃管口
半径时的r最小,若再收缩,其曲率半径反而增大。所以当小泡收缩至其曲率
对于绝热可逆过程,CV.m=5/2R, Cp.m=7/2R,
末态温度:
p末 T p 中
R / C p.m
200 2 / 7 T中 ( ) 300 445.8K 50
因为是绝热过程,所以Q2=0
S 2 0
U 2 W2 nCV .m T 5 5 8.3145 (445.8 300) 2 15.15103 J
又因为二级反应: ∵ c = n/V = p/RT ∴cA,0= pA,0/RT 将其代入
2) 相图中的三相线有:EGF、MKN和OPQ EGF l A+C l+D B+D
MKN C OPQ l
3) ab
cd
ef
3. 反应 A(g) → 2B(g) 在一个恒容容器中进行,反应的温度为 373 K,测得不
同时间系统的总压如下:
t / min 0 5 10 25 ∞
p / kPa 48.412 54.396 58.022 63.462 72.527
S S1 S2 57.63J
2. 1).标明相图中各区所表示的稳定相(不要直接在图上标出,液相用l表 示); 2).指出系统中的三相线和三相线的相转化关系 3).作出ab、 cd、 ef的步冷曲线, 并指出在冷却过程所发生的相变化;
解:1)标明各区的稳定相: HEG区为A+l相, AEFC区为A+C, GMKF区为C+l, MIN区为D+l,CKND区为C+D,IOP区为D+l,JPQ区为B+l,DOQB区为 D+B,HGMIPJ以上为l单相区,(其中A、B、C、D代表固相)
7.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c / RT )d / dc
2~4 8.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10K,反应速率约为原来的_________ 倍。
三、简答题(本题8分) 如下图,在一玻璃管两端各有一大小不等的肥皂泡。当开启活 塞使两泡相通时,试问两泡体积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D. C = 1, F = 1
19. 在含有C(s)、H2O(g)、CO(g)、CO2(g)、H2(g)五个物 种的平衡体系中,其独立组分数C为
A. 3
B. 2
C. 1
D. 4
( A
)
20.某反应,当反应物反应掉5/9所需时间是它反应掉1/3所需时间的 2倍,则该反应是 ( B)
A. 零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5. 公式 H Qp 适用于下列过程中的 (B ) A. 理想气体从1000KPa反抗恒定外压100KPa膨胀 B. 273K、100KPa下冰融化成水 C. 298K、100KPa下电解CuSO4水溶液 D. 气体从状态Ⅰ等温可逆变化到状态Ⅱ
6. 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有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D. ΔS1=ΔS4=8.314J·K-1· ln5,ΔS2=ΔS3=0
C
11. 有一个化学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随温度的升高,自发倾 向降低,这反应是: (D ) A. ∆S > 0,∆H > 0; B. ∆S > 0,∆H < 0; C. ∆S < 0,∆H > 0; D. ∆S < 0,∆H < 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
1. 对于内能是系统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
C)
A. 系统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
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2. 在一绝热恒容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电阻丝,由容器外 的蓄电池给电阻丝供电,用电阻丝加热烧杯中的水,若以水 A 中的电阻丝为系统,则下面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W>0,Q<0,ΔU>0 B. W=0,Q>0,ΔU>0 C. W=0,Q<0,ΔU<0 D. W<0,Q>0,ΔU>0
12. 在298K和100kPa下,反应 3C(s)+O2(g)+3H2(g) →CH3COOCH3(l) 的等 压热效应Qp与等容热效应Qv之差为 A. 9911 J· mol-1 C. 14866 J· mol-1 ( B. -9911 J· mol-1 D. 7433 J· mol-1 ) B
nRln(V2/V1), 2. 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体积由V1变到V2,其ΔU =___________ 0 ΔS= ___________ 。
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3. 布郎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从表面热力学的角度看,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 , (∂G/∂A)T,p,n J· m-2 其单位为 ___,从力学平衡角度看,表面张力是____________ 作用在单位边界指向液体内部与表面相切的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单位为 ___________ 。 N· m-1 5. 某反应物的转化率分别达到 50%,75%,87.5% 所需时间分别为 t,2t, 3t, 则反应对此物质的级数为 ______ 1。 6. 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的本质差别在于_____ 前者为化学键力,后者为分子间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