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博物馆介绍共22页
青海省博物馆介绍

敦煌经卷
馆藏“敦煌经卷” 馆藏“敦煌经卷” 该经卷系隋或唐初写就,是佛经《羯摩经》抄本。 该经卷系隋或唐初写就,是佛经《羯摩经》抄本。写本纸 质较细,有韧性,经过染黄,略有水渍,按纸质色泽行字, 质较细,有韧性,经过染黄,略有水渍,按纸质色泽行字, 皆合隋、唐规制。它用34张宽 张宽25.2~26.6厘米,长49.3~ 厘米, 皆合隋、唐规制。它用 张宽 ~ 厘米 ~ 49.5厘米的染黄纸相互连缀而成,全长 米,共16790余 厘米的染黄纸相互连缀而成, 厘米的染黄纸相互连缀而成 全长17米 余 卷首略有残缺。 羯摩”为梵文译音,意为“作业” 字。卷首略有残缺。“羯摩”为梵文译音,意为“作业”, 羯摩经》是一部有关佛教戒律和忏悔内容的经典。 《羯摩经》是一部有关佛教戒律和忏悔内容的经典。
青海省主要的博物馆
1.青海省博物馆 青海省博物馆 2.青海民俗博物馆 马步芳公馆 青海民俗博物馆(马步芳公馆 青海民俗博物馆 马步芳公馆) 3.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 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 4.西宁湟中县博物馆 西宁湟中县博物馆 5.西宁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西宁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6.西宁市植物园 西宁市植物园 7、果洛州博物馆 、 8、海北州博物馆 、 9、海西州博物馆、10、黄南州民族博物馆 、海西州博物馆、 、 青海省著名博物馆大概有25个 等。青海省著名博物馆大概有 个,在此我 只列举10个 只列举 个。
青海省博物馆
概况:青海省博物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58号 概况:青海省博物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 号, 新宁广场东侧,占地面积22800平方米,内设主、侧展 平方米, 新宁广场东侧,占地面积 平方米 内设主、 平方米。 厅9个,展出面积 个 展出面积9146平方米。旧址位于西宁市城东区 平方米 为民巷41号 原青海地方军阀马步芳的私人宅邸“馨庐” 为民巷 号,原青海地方军阀马步芳的私人宅邸“馨庐” 核心景观有:《青海省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 核心景观有: 青海省史前文明展》 藏传佛教艺术展》 可爱的青海》 个展览 个展览, 展》、《藏传佛教艺术展》、《可爱的青海》4个展览, 青海省博物馆自筹备起,就致力于地方历史 民族、 历史、 青海省博物馆自筹备起,就致力于地方历史、民族、民 宗教等文物的搜集和研究 等文物的搜集和研究, 俗、宗教等文物的搜集和研究,如今馆藏和各类文物已 余件。 达47000余件。新馆开放以来,推出了以时代先后为排 余件 新馆开放以来, 序、以实物的形式集中反映青海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概 又分别自成体系、各具特色的专题陈列。 貌、又分别自成体系、各具特色的专题陈列。2001年5 年 月1日,青海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日
参观青海省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参观青海省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参观青海省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篇一」观后感——青海省博物馆2015年10月6日,我和班里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了青海省博物馆。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青海的文化,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
这一天带给了我们很多。
青海省博物馆,是隶属于青海省文化厅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博物馆于1979年筹建,1986年9月26日正式建馆。
是文博院馆类人文旅游景区,也是青海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大型博物馆。
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00平方米,内设主、侧展厅9个,展出面积9146平方米。
核心景观有:《青海省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展》、《藏传佛教艺术展》3个展览,曾获得第五届(2001~2002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展”提名奖。
1957年,首次成立青海省博物馆筹备处,1962年撤消。
1978年8月29日,青海省博物馆筹备处再次成立,1986年9月26日,青海省博物馆正式建馆并对外开放。
旧址位于西宁市城东区为民巷41号,原青海地方军阀马步芳的私人宅邸“馨庐”。
1996年9月,被青海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10月,被省教委命名为“学校德育教育基地”。
1997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发文博系统“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5月1日,青海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青海省博物馆自筹备起,就致力于地方历史、民族、民俗、宗教等文物的搜集和研究,如今馆藏和各类文物已达47000余件。
新馆开放以来,推出了以时代先后为排序、以实物的形式集中反映青海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概貌、又分别自成体系、各具特色的专题陈列。
其整体建筑采用传统的中轴对称手法,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气息,为西宁古城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青海省博物馆自筹备起,就致力于地方历史、民族、民俗、宗教等文物的搜集和研究,如今馆藏和各类文物已达47000余件。
新馆开放以来,推出了以时代先后为排序、以实物的形式集中反映青海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概貌、又分别自成体系、各具特色的专题陈列。
青海这座博物馆收藏618米长的巨幅唐卡,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青海这座博物馆收藏618米长的巨幅唐卡,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提到藏族、藏文化,是不是首先会想到西藏?其实传统意义上的西藏不止是西藏,还包括云南、四川、甘肃、青海的西藏,这些省份的西藏和西藏一样,都有着极富特色的藏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文化。
我们在西宁的“青海藏文化博物院”里,就见识到了全世界最长的唐卡巨作“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
整幅画卷长618米,宽2.5米,是以彩绘的形式,内容囊括天文地理、历史宗教、医学文化、民族生活等等诸多方面的大型唐卡,气势恢弘。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又称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位于西宁城北区经二路36号,是世界上唯一以藏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也是收藏、保护、展示、研究藏文化的综合型博物馆。
馆藏文物4万件,是一家以藏医药为主题和藏文化为特色的民营博物馆。
步入博物馆,首先来到的是藏医史馆,这个展厅通过介绍二十八位历代著名藏医名家的辉煌历史、事迹、名著,以及藏医工具、器械等,勾勒出藏医药发展的辉煌历史轨迹,图文并茂地向人们介绍了神秘的藏医药文化。
曼唐展厅内悬挂着八十幅珍贵的曼唐。
大家应该都知道藏族的唐卡,而专门用来表现藏医学内容的唐卡,藏语称为曼唐。
这幅曼唐描绘的是“人体的生理病理”,用树的根、干、枝、叶,形象系统地介绍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穿过古籍文献展厅,来到藏医药标本展厅,陈列柜内展示着2000多件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动物、植物、矿物标本。
藏药历史悠久,既吸收了中医药学,又融合了印度医药学,通过长期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医药体系,成为我国比较有影响力的民族药之一。
博物馆内还有药师佛千佛殿、藏经阁等展厅,不过最值得细览的还是“彩绘大观”展厅,这幅长618米、画面达1500平方米的巨幅长卷,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整幅长卷上绘有唐卡700多幅、不同的堆绣图案3000多种,所有画面均绚丽多彩、富丽堂皇,令人叹为观止!这幅“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堪称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由四百多位藏、蒙、汉学者、专家、顶尖工艺美术师,采用纯天然绘画颜料,以藏族传统艺术绘画技法绘制而成。
青海博物馆观后感

青海博物馆观后感
最近我去了青海省博物馆,对这个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博物馆,展示了青海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一些感受和发现。
青海省博物馆的藏品非常丰富,涵盖了青海地区的各个历史时期。
我参观了古代史部分,其中包括了古代时期的铜器、玉器、陶器和瓷器等。
这些展品展示了青海地区的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让我对古代青海的社会和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古代史部分,我还参观了青海地区的近现代史部分。
我看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展品,例如青海省的建立者马家骏的铜像和青海民主革命的纪念馆。
这些展品让我了解了青海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地位,以及青海人民为自由和平等而奋斗的历史。
青海省博物馆的展览方式也非常有趣。
我参观了两个部分,一个是陈列展览,另一个是互动展览。
在陈列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展品、拍照和阅读介绍来了解展品的历史和文化。
在互动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和玩一些小游戏来了解更多关于展品的信息。
这种展览方式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助于观众更好地了解展品。
最后,我认为青海省博物馆的外观设计也非常美丽。
博物馆的建筑非常独特,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气息。
在参观完博物馆之后,我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同时也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
总的来说,青海省博物馆是一个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博物馆。
它的藏品丰富,展览方式有趣,外观设计美丽。
我非常喜欢这个地方,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去参观这个博物馆,了解青海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青海省博物馆导游词

青海省博物馆导游词篇一:博物馆解说词山东巨野金山省级地质公园博物馆解说词(20XX年1月10日)大家好,欢迎来到山东巨野金山省级地质公园博物馆参观指导工作。
(站在博物馆院内副碑前解说金山省级地质公园概况)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金山西坡山脚下,我的左手边就是俗称泰山、驿山娣妹山的菏泽大地平原孤峰—金山。
金山本名神农山,五千年前炎帝之居,周武克商,封炎帝后于焦,神农山为焦国之镇山,后因汉隶校尉鲁俊凿石得金,神农山更名为金山。
金山现有两个山峰,南峰和北峰,北峰为最高点,海拔133.2米。
金山虽小,资源丰富,集自然景色、人文景观与众多地质遗迹为一体,除独具特色的金山圣水、野牡丹等自然景观外,还有久远而动人的秦王李世民东巡避暑、金牛拉金砘子的神话传说,众多的历代碑碣、石壁诗文情名扬古今,盛大的金山古庙会等人气旺盛;山上地质遗迹点(群)多达28处,其中属于省级保护等级的5处。
金山省级地质公园于20XX年9月开始规划建设,20XX年10月建成并通过专家验收,同年12月省国土资源厅批准揭碑开园。
公园占地总面积0.54平方公里,含概金山和红土山两个园区。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金山园区,红土山园区位于金山南500米处,两山南北对望,从北到南,金山北峰、金山南峰、红土山天桥和红土山主峰连成一条中轴线。
(站在博物馆门前牌扁下解说博物馆概况)金山省级地质公园博物馆始建于20XX年6月,20XX年10月建成,占地总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220平方米,影视厅面积160平方米,办公室面积120平方米。
是目前我市唯一一处,矿石标本、生物化石标本陈列室,地学科普教育基地。
(原地不动,简介博物馆参观路线及参观内容).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进馆参观路线及注意事项。
进入馆门右转逆时针走,参观矿石和生物化石标本及展板说明,绕一周后观看展厅中间的金山地质公园电子沙盘演示,然后上二楼操控室,参观金山省级地质公园网站和数据库演示,最后在二楼影视厅观看金山省级地质公园影视片及地学科普教育片。
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介绍

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介绍
1、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介绍: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
博物馆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主场馆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每天可接待2000名参观者。
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是全西北最大的自然博物馆,该馆的建成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全方位介绍青藏高原自然生态内容博物馆的空白,成为青藏高原旅游资源的又一张“金色名片”。
2、藏高原自然博物馆共两层,现有大地宝藏、盐湖奇葩、蔚蓝之海、高原隆起、冰雪地带等24个展厅,既有高原冰川、峡谷、丹霞地貌等大型景观,也有本地特有的标本。
展品以动植物姿态标本,矿石、盐结晶标本为主。
馆内的“青藏高原”立体沙盘是全西北最大的立体沙盘,其后是“大美青海”的立体沙盘,让人能够直观的看到青藏高原及青海的地形特征及分布状况。
青海省博物馆馆藏海兽葡萄纹铜镜辨析

562022年第3期铜镜,古代又称“照子”,是古人照面用具。
关于我国始铸铜镜的年代,多有传说记载。
《轩辕黄帝传》载:“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
”《玄中记》中记载:“尹寿作镜,尧臣也。
”虽然从记载中我们无法找到最早铸造铜镜的人,但可以看出铜镜的铸造年代是比较久远的。
黄帝时期距今约有5000年,属于部族社会解体时期。
1977年青海省贵南县尕马台遗址出土的七角星纹铜镜是青铜时代齐家文化的遗存,是我国出土的年代最早的铜镜之一,距今4000多年。
该铜镜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镜背面有凸起的弦纹两周,两周弦纹间饰一个不规则的七角星,角之间又饰以斜线纹。
中部镜钮残损,可能是铸镜时未铸好,或是使用时损断。
镜边缘处有两个不规则的相邻小孔,可用以系绳配挂。
出土实物与典籍资料互证,说明我国铜镜史可追溯到青铜时代。
中国古代铜镜自青铜时代开始,历经各朝各代,于清代末期被玻璃镜取代,走过了近4000年的历史,中国4000年的铜镜史造就了丰富的铜镜纹饰,铜镜的造型和纹饰蕴含了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生活思想。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铜镜的形制出现了极大的突破。
除最常见的圆形外,葵花形、菱花形铜镜数量增多,另外还有方形、亚字形、八角形等其他形制。
隋至初唐时期,铜镜纹饰及布局仍有汉晋遗风,以瑞兽、铭文为主,镜背常刻有浮雕式的龙虎、麒麟等瑞兽。
四神纹、十二生肖纹也较为流行。
盛唐之后,铜镜纹饰出现新的变化。
铭文逐渐消失,瑞兽纹由静态趋向动态,并出现忍冬、蔓草、葡萄、禽鸟等元素,开始形成以花鸟为主题的纹饰,同时出现了人物故事纹、蟠龙纹、双鸾纹等新的纹样。
这一时期的瑞兽图案逐渐摆脱汉晋时期对五行学说及神学思想的崇拜,将瑞兽与葡萄纹、禽鸟纹和花卉纹饰相结合,体现出更多人情化、世俗化的审美倾向,从对神性的崇拜转移到对生活的观照。
在唐代的铜镜中,以海兽葡萄纹镜的数量最多,流行地域最广。
青海省博物馆游记作文

青海省博物馆游记作文
今天,我们到青海省博物馆去参观,参观的内容有:布达拉宫的前世今生、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中国藏传佛教艺术精品展……
一进博物馆,我们就看到了四个用石头雕成的佛像,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让人看了就想去摸一摸。
旁边有两个大铜钟,它们一个是在用石头雕成的,上面还有三条龙在腾云驾雾。
另一个是用铜做的,上面有五个小人骑着五匹马。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对!它就是古代的大金文字——藏文。
接着我们来到了三楼,三楼里面有许多精美的文物。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青海历史与文化展”了。
我们先看到了唐卡艺术精品展。
那一幅幅唐卡画,描绘出了藏族人民生活和劳动的场景,唐卡上精美的花纹、色彩、人物和故事都使人赞叹不绝。
最让我惊奇不已的是一个玻璃房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佛像和法器,特别漂亮。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个“丝绸之路”展。
看!那一块块漂亮的地毯就是从新疆运来的羊毛和丝织品做的。
——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