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非小细胞肺癌内科》PPT课件

《非小细胞肺癌内科》PPT课件

2020/12/2
7
医学PPT
完全切除的NSCLC(I-IIIa)术后辅助化疗
2003年ASCO的重头戏IALT研究共纳入1867 例完全切除的NSCLC,其中I期36%、II期25%、 III期39%,随机分组为:单纯手术组、手术加术后 铂类为基础辅助化疗组。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辅助化疗 组5年SR提高4.1%(44.5%Vs 40.4%),5年无 病SR提高5.1%(39.4% Vs34.3%)。由此,奠定 了NSCLC术后辅助化疗不可动摇的地位。
2020/12/2
2
医学PPT
主要内容
1 2 3 4 5
可手术切除的NSCLS术前新辅助化疗 完全切除的NSCLC(I-IIIa)术后辅助化疗
同步放化疗的开展 IV及IIIB(胸水)NSCLC的化疗 新靶向治疗进展
2020/12/2
3
医学PPT
一、可手术切除的NSCLS术前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也称诱导化疗,是术前化疗。在 理论上具有以下优势:
22,d43以后每2周1次
2020/12/2
11
每21天重复,共化疗4周期
医学PPT
完全切除的NSCLC(I-IIIa)术后辅助化疗
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2008年《非小细 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新增加了两个辅助化疗方案。
1、可接受以顺铂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方案:
顺铂80mg/m2,d1;
每21天一个周期
2020/12/2
6
医学PPT
二、完全切除的NSCLC(I-IIIa)术后辅助化疗
术后辅助化疗目的在于减少微转移,提高生存,特 别是无病生存率。
Ⅰ-ⅢA期NSCLC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 但手术完全切除的NSCLC仍有50%患者发生复发及转 移。因此完全切除的NSCLC患者是否在术后进行辅助 化疗,一直为大家关注及争议。手术后辅助化疗的益处 评定,应由术后5-10年内存活率是否增高、病人的生 活质量、与化疗有关的死亡事件及不良反应来权衡。

非小细胞肺癌ppt课件

非小细胞肺癌ppt课件
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时发现顺铂有抗癌活性。
• 1995 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世界上近 100 种抗癌药物进行了
评价 , 顺铂的疗效、市场等综合评价位居第 2 位 。
• 我国抗癌化疗治疗方案中 , 以顺铂为主或有顺铂参加配伍
的方案占所有化疗方案的70 %~ 80 %。
发展 • 第 1 代铂类抗癌药物—顺铂 • 第 2 代铂类抗癌药物 —卡铂 • 第 3 代铂类抗癌药物 —奥沙利铂、 奈达铂
6
2015NCCN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
2、疾病进展后的序贯治疗
7
2015NCCN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
一、对治疗ALK阳性NSCLC 1、一线治疗
克唑替尼:ALK阳性患者的一线治疗。 无法耐受的患者可选用色瑞替尼
8
2015NCCN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
2、疾病进展后的序贯治疗
9
2015NCCN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
厄罗替尼优于最佳支持治疗。
4. 阿法替尼适用于EGFR敏感突变的特定病人。
18
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全身治疗
研究进展
1. 在一线化疗中或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单药)多西
紫杉醇, 培美曲塞, 厄罗替尼,吉西他滨。
2. 多西紫杉醇优于长春瑞滨或异环膦酰胺 3. 腺癌或大细胞癌患者:培美曲塞与多西紫杉醇相似而毒性低。
情况下) 。
15
含铂的两药化疗
顺铂/卡铂
紫杉醇 多西紫杉醇 吉西他滨 培美曲塞 依托泊苷
长春碱 长春瑞滨
非鳞癌的患者:,顺铂/培 美曲塞与顺铂/吉西他滨, 疗效更好毒性更低。
鳞癌患者:顺铂/培美曲 塞与顺铂/吉西他滨比较,
疗效更低。
白蛋白结合紫杉醇
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全身1治6 疗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规范ppt课件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规范ppt课件

培美曲塞+卡铂(AUC=5), 4周期 N=108
培美曲塞单药,4周期 N=108
• 既往未治疗的 IIIB-Ⅳ期 非鳞NSCLC PS=2 • N=217
R
0.6 0.4 0.2 0
1.0 0.8
培美曲塞 (n=103) 培美曲塞/卡铂 (n=98)
P VS. CP 5.8m vs.2.8m HR,0.46;95%CI,0.35-0.63 P<0.001
2. IIA、IIB期原发性NSCLC的治疗 总体推荐
• 可选辅助化疗方案包括: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他赛/培美曲塞(非鳞癌)/吉西他滨+顺铂/卡铂(2A类证据)[1-3,23] • 第八版分期中IIA期患者,由于缺乏高级别证据的支持,完全性切除后,一般不推荐辅助化疗(2A类证据)[1,2,15,16] • 不完全切除患者,行二次手术+含铂双药方案化疗(2A类证据)[1-3]或术后放疗+含铂双药方案化疗(2A类证据)[1-3]
4.不可手术IIIA、IIIB期原发性肺癌的治疗 不可手术IIIA、IIIB期的定义
• 不可切除IIIA期、IIIB期主要指有如下影像或淋巴结病理性证据:
4.不可手术IIIA、IIIB期原发性肺癌的治疗 总体推荐
分层
基本策略
可选策略
PS=0~1
多学科团队讨论 1.根治性放化疗(1类证据) 治疗方案: • 放疗: • 化疗: - 顺铂+(依托泊苷)足叶乙苷(1类证据) - 顺铂+紫杉醇(1类证据) - 顺铂+多西他赛 (1类证据) - 顺铂或卡铂+培美曲塞 (非鳞癌,1类证据)
序贯化疗+放疗 化疗: 顺铂+紫杉醇(1类证据) 顺铂或卡铂+培美曲塞(非鳞癌,1类证据) 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诊疗课件

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诊疗课件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维生素 和矿物质的食物。
早期筛查
提高公众认识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肺癌。
加强肺癌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肺癌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治 疗
药物治疗原则
综合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结合手术 、放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早期治疗原则
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 预后至关重要,因此一旦确诊,应 尽早开始治疗。
长期随访原则
治疗结束后,应定期进行随访,以 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并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
禁忌症
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者;肿瘤广泛转移,无法彻底切 除者;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无法接受手术者。
手术方法与技巧
01
02
03
04
肺叶切除术
切除病变肺叶及其周围组织, 适用于周围型肺癌。
全肺切除术
切除整个病变肺,适用于中心 型肺癌。
淋巴结清扫
彻底清扫淋巴结,降低转移风 险。
微创手术
放疗联合化疗
通过放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提高肿瘤控制率和生存率。适应症包 括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等。
介入治疗种类与适应症
1 2 3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
通过导管技术阻塞肿瘤供血动脉,抑制肿瘤生长 。适应症包括不能耐受手术的中央型非小细胞肺 癌、肺功能差的患者等。
射频消融
利用射频能量对肿瘤进行热消融,杀死癌细胞。 适应症包括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差的患者 等。

非小细胞肺癌PPT课件

非小细胞肺癌PPT课件
非脾虛組生存期明顯長於脾虛組,I度脾虛組生存期長於II度以上脾虛;隨著脾 虛程度的加重,生存期逐漸縮短,提示脾虛程度越嚴重,患者生存時間越短。
肺癌脾虛證的預后分析及健脾法治療肺癌的實驗研究(陶廣志 2005)
4. 控制並發症的研究
肺部感染、恶性胸水、上腔静脉综合征 呼吸道阻塞 肺心病 糖尿病 高血壓
林洪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循证医学研究
生存品質研究
共納入4項研究268人,其中中醫藥組140人,化療組128人,經異質性檢驗,X2=3.33, 自由度為2,P=0.34>0.05,認為各項研究同質,採用固定效應模型。結果相對危險度 RR(relative risk)=1.60,95%可信區間(1.34, 1.91)。總體效應檢驗, Z=5.2,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中西醫結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Meta分析(陳煒2010 )
實體瘤療效研究
三組腫瘤緩解比較,總緩解率分別為中醫組4%,中西醫組26.2%,西醫組 1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實體瘤控制率有所提高。
肺癌脾虛證的預后分析及健脾法治療肺癌的實驗研究(陶志廣 2005)
實體瘤療效研究
(二)延長中位生存期/提高生存率研究
——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西醫結合治療
生存率研究
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2年生存率二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RR= 2. 15,95%CI(1. 16,3.99), P=<0.01。
故認為中西醫結合組比單純化療組更能提高NSCLC患者生存率。
中西醫結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Meta分析(陳煒 2010)
認為中醫藥組的卡氏評分穩定率優於化療組。
中醫藥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的Meta分析(鄧華 2007)

非小细胞肺癌的规范化治疗PPT培训课件

非小细胞肺癌的规范化治疗PPT培训课件
肿瘤进行精确照射。
化疗方案
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和 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 和身体状况进行个性化
化疗。
治疗方案调整
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的注意事项
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可能会产生恶心、呕吐、疲劳等不良反应, 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保护正常组织
在放疗过程中,需注意保护正常组织,避免过度照射或损伤。
奥希替尼
一种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 对一代和二代EGFR抑制剂耐药的患者。
3
贝伐珠单抗
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VEGF)的作用来阻止肿瘤血管的形成。
免疫治疗药物
PD-1抑制剂
通过阻断PD-1信号通路,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PD-L1抑制剂
通过阻断PD-L1信号通路,解除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
分类
根据组织学特点,NSCLC可分为 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等 亚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01
02
03
吸烟
吸烟是NSCLC最重要的危 险因素,约80%的肺癌与 吸烟相关。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石棉、放射性物 质、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 也可能导致NSCLC的发生。
遗传因素
部分NSCLC患者存在遗传 易感性,可能与基因突变、 染色体异常等遗传因素有 关。
晚期治疗
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通常采用化疗 作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全身给
药的方式控制肿瘤进展。
放疗
放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也有一 定的应用,特别是针对局部病灶的 控制和缓解症状。
靶向治疗
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针对特定基 因突变的患者,靶向药物已经成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非小细胞肺癌典型病例优质PPT课件

非小细胞肺癌典型病例优质PPT课件

非小细胞肺癌:典型病例4
治疗前2013-5-21 治疗后3个月(2013-6-29)
陈某,男性,62岁, 主因胸闷气短一月 余入院,查CT双肺 多发结节考虑恶性, 支气管镜病理示腺 癌,予分子靶向治 疗结合细胞免疫治 疗两个疗程。复查 CT大部分转移灶消 失。近期电话随访 病情稳定,生活如 常。
非小细胞肺癌:典型病例4
非小细胞肺 癌典型病例
非小细胞肺癌:典型病例2
治疗前(2012-8-24)
细胞治疗后近2年(2014-5-4)
陈某,女性,84岁,主因咳嗽咳痰合并胸闷气短一月余由心内科转入我科,胸水病理找 到腺癌细胞,同样予分子靶向治疗结合细胞免疫治疗三次,分子靶向联合细胞免疫治疗后 已近2年。无特殊不适,无病情进展迹象。
膀胱小细胞癌:典型病例
治疗前(2013-11-25)
化疗结合细胞治疗后(2014-2-11)
杨某,男性,74岁,主因间断肉眼血尿2个月入院.CT示膀胱占位,穿刺病理为小 细胞癌。化疗结合2周期细胞治疗,病变成功降期,获得手术机会,术后病理结果 提示:所送标本多层切片未找见癌细胞。现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血液疾病:霍奇金淋巴瘤
治疗前2013-8-20
治疗后 2014-3-11
细胞治疗后(2013-10-22) 治疗后 2014-6-17
患者,女,42岁, 主因霍奇金淋巴瘤3 期A组余外院多次 行化疗效果欠佳, 与我科行细胞免疫 治疗两个疗程,纵 隔病灶明显减小, 且病情稳定。近期 随访一般情况良好, 病情稳定。
膀胱小细胞癌:典型病例
治疗前(2013-11-25)
化疗结合细胞治疗后(2014-2-11)
杨某,男性,74岁,主因间断肉眼血尿2个月入院.CT示膀胱占位,穿刺病理为小细胞癌。 化疗结合2周期细胞治疗,病变成功降期,获得手术机会,术后病理结果提示:所送标本 多层切片未找见癌细胞。现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非小细胞肺癌PPT专业课件

非小细胞肺癌PPT专业课件
对于未使用过TKI的患者,吉非替尼可作为 三线治疗
完整编辑ppt
31
EGFR突变阳性患者提示应用厄洛替尼
完整编辑ppt
32
ESMO 2008
33
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ESMO)
传统晚期NSCLC的治疗模式
一线治疗
含铂两药化疗 (4–6周期)
ONS=Other nervous system.Sourc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10.
流行病学
➢ 2000年全世界 ➢ 男性肺癌发病数为90.2万人,死亡数为81万人 ➢ 女性肺癌发病数为33.7万人,死亡数为29.3万人
➢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0%~85% 小细胞肺癌(SCLC)占15%~20%
(依据2011 NCCN指南)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每年发布各完种整恶编辑性p肿pt 瘤临床实践指南
18
专家共识
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含铂类的化疗方案可以延长
生存期,改善症状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组织学类型对于全身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 PS较差(PS3~4)的任何年龄的患者都不能从化疗
不吸烟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 inhibitors)的药物反应 更好,因为其发生EGFR 突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EGFR通常促进细胞的生长发育,一旦发生基因变异,会使细胞不受控 制地生长。
完整编辑ppt
11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 咳嗽 呼吸困难 体重下降 胸痛
完整编辑ppt
顺铂或卡铂与以下任何一种药物联合都是有效的:紫杉醇、 多西他赛、吉西他滨、长春瑞滨、伊立替康、依托泊苷、 长春花碱、培美曲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醫藥辅助化疗控制腫瘤的作用機制: 現代醫學研究:
1. 改善癌细胞乏氧状态,提高其對放化疗的敏感性; 2. 逆转癌细胞的耐药性,提高抗肿瘤效应; 3. 调节机体内环境,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或逆转。
中醫學研究:
1. 调节脏腑气血功能,尤其是肺脾肾三脏功能的相互协调; 2. 提高人体气血,尤其是精气的抗邪作用; 3. 构建人体新的阴阳平衡,防治邪气(癌邪、药毒)对人体的进一步 伤害。
2001-2010肺惡性腫瘤的新症數目和粗發病率
2001 -2011年按性別劃分的肺惡性腫瘤的登記死亡 數目和粗死亡率。
二、中西醫結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v 效果? v 意義? v 證據?
實體瘤療效研究
結果顯示:近期療效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認為中西醫結合組比單純MVP或NP方案對照組更能有效控制 或治療NSCLC。
1. 抑制或消除腫瘤的研究
實體瘤療效評價有效(CR/PR) 與無效(SD/PD) 組中位生存期分別為547天與457天, 無統計學意 義, 但可以看出, 實體瘤療效評價為有效者較無效者有延長生存期的趨勢。
中西醫結合療法提高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生存期的前瞻性隊列研究
實體瘤療效評價,進展與無進展中位生存期分別為238天與555天,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提示初始治療實體瘤療效評價進展者生存期短, 預後不良.
結果表明: 中藥聯合化療 在提高客觀療 效有效率上較 單純化療有更 大優勢。
固定效應模式合 併統計結果 RR=1.40 , [95 %CI (l.25 , 1.56)] , 效應量檢 驗Z= 5.85 (P < 0.00001) , 具有 統計學意義。
福建中醫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中藥聯合化療對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獲益的Meta分析
實體瘤療效研究--單純中藥組
共納入7項研究459人,其中中醫藥組237人,化療組222人,經異質性檢驗,X2=7.85 自由度為6,P=0.25>0.05,認為各項研究同質,採用固定效應模型。結果相對危險 度RR (relative risk) = 0.37,95%可信區間(0.23, 0.59),總體效應檢驗, Z=4.14, 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中西醫結合療法提高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生存期的前瞻性隊列研究(李叢煌2011)
2.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研究
陰陽、寒熱、虛實 氣滯、血瘀、痰飲
張代釗教授運用中醫藥治療肺癌經驗的整理和挖掘
3. 增強臟腑機能的研究
研究表明:脾虚是影响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肺癌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显示:脾虚是肺癌独立的重要预后 因子
中西醫結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Meta分析(陳煒2010 )
實體瘤療效研究
三組腫瘤緩解比較,總緩解率分別為中醫組4%,中西醫組26.2%,西醫組 1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實體瘤控制率有所提高。
肺癌脾虛證的預后分析及健脾法治療肺癌的實驗研究(陶志廣 2005)
實體瘤療效研究
非小細胞肺癌
----中西醫結合治療
2019/11/12
一、概述
據資料報告:肺癌是全球癌症第一死亡原因。 我國是肺癌的高發國家,近幾十年來肺癌的發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在全部惡性腫 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中居第一位。
非小細胞肺癌 80%
中晚期肺癌 80%
不能手术肺癌 80%
2019/1/12
香港首十位癌症
認為化療組的瘤體有效率明顯優於中醫藥組。
中醫藥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的Meta分析(鄧華 2007)
實體瘤療效研究--逆转癌细胞的耐药性
漢防己甲素可以逆轉耐 藥肺癌細胞珠對阿霉素 的耐藥,下調化療耐藥 肺癌細胞MRP蛋白表達, 協同阿霉素增強對化療 耐藥肺癌細胞凋亡作用。
徐萌:漢防己甲素逆轉肺癌化療耐藥和凋亡抗性的實驗研究。
生存期研究
結果:中西醫結合組12.03 個月,療效最好;西醫治療組8.46個月,兩組比較有 顯著性差異;中醫治療組10.92個月,次之。
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循证医学研究(林洪生)
生存率研究
納入3項研究235人, 其中中醫藥組123人, 化療組112人, 經異質性檢驗,X2=0.27 , 自由度為2, P=0.87,>0.05 , 認為各項研究同質, 採用固定效應模型。結果相對危 險度RR (relative risk) = 1.51, 95% 可信區間(1.11, 2.05)。總體效應檢驗, Z= 2.65 , P‹0.05 , 具有統計學意義。
非脾虛組生存期明顯長於脾虛組,I度脾虛組生存期長於II度以上脾虛;隨著脾 虛程度的加重,生存期逐漸縮短,提示脾虛程度越嚴重,患者生存時間越短。
肺癌脾虛證的預后分析及健脾法治療肺癌的實驗研究(陶廣志 2005)
4. 控制並發症的研究
肺部感染、恶性胸水、上腔静脉综合征 呼吸道阻塞 肺心病 糖尿病 高血壓
生存率研究
結果表明: 中藥聯合化療 在延長患者1 年生存時間上 較單純化療有 更好療效
隨機效應模式合併統計結果RR=1.39 ,[95%CI(1.25, 1.53)], 效應量檢驗 Z=6.37(P<0.00001), 具有統計學意義。 福建中醫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中藥聯合化療對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獲益的Meta分析
(二)延長中位生存期/提高生存率研究
——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西醫結合治療
生存率研究
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2年生存率二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RR= 2. 15,95%CI(1. 16,3.99), P=<0.01。
故認為中西醫結合組比單純化療組更能提高NSCLC患者生存率。
中西醫結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Meta分析(陳煒 2010)
認為中醫藥組的一年生存率相比化療組有優勢。
中醫藥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的Meta分析(鄧華 2007)
中醫藥延長中位生存期的機制:
現代醫學研究:
1. 抑制或消除腫瘤,減輕腫瘤對人體的破壞 2. 调节机体内环境 3. 增強臟腑機能,改善營養狀態。 4. 控制並發症
中醫學研究:
1. 臟腑氣血功能再調和; 2. 正氣與邪氣形成動態平衡(人瘤共生存),人體陰陽得到動態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