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非小细胞肺癌的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PPT课件

2009, Abstract O-9005; 7.Clin Oncol 2012 Apr 1;30(10):1114-21 8. . J Thorac Oncol. 2015;10: 1745–1753
9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NSCLC获得成功的3期研究 ——OS与PFS均显著延长
贝伐单抗 一线治疗
贝伐单抗 一线治疗
疾病
随
进展
访
或
符合
至
终止
死
标准
亡
80% 死亡 事件 进行 统计 分析
✓ 主要研究终点:总生存期(OS)
7
Vasudev NS, Reynolds AR. Angiogenesis (2014) 17:471–494
全球、亚洲及中国数据:
均证实抗血管生成治疗能使晚期NSCLC患者疗效提升, 但是PFS疗效的提升更加显著, OS是否获益尚存在争议
8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NSCLC治疗探索中的失败
2014年前,除贝伐单抗外,其他的抗血管生成药物3期研究大都遭遇失败, 在部分研究中,达到次要终点PFS,而未达到主要终点OS
以VEGF/VEGFR通路为靶点的药物 ——贝伐单抗、雷莫芦单抗、尼达尼布已经获得NSCLC适应症
卡博替尼 Cabozantinib
(多靶点)
6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各种预期疗效
A. 抗血管治疗效果显著,灌注血管明显减少,且肿 瘤明显缩小
B. 治疗后灌注血管明显减少,肿瘤大小保持稳定 C. 治疗后血管无减少,肿瘤稳定或进展
诱导血管生成
逃避生长抑制
逃避免疫攻击
4
Hanahan D, Weinberg RA. Cell 2011; 144:646-674.
《2023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PPT课件

操作技巧
精确勾画靶区,选择合 适的放疗剂量和分割方 式,以及运用先进的放 疗技术如立体定向放疗 等。
化学药物治疗方案和效果评价
术前新辅助化疗
适用于部分Ⅱ、ⅢA期NSCLC患者,以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 率。
术后辅助化疗
适用于ⅠB期伴有高危因素、Ⅱ-ⅢA期NSCLC患者,以减少复发转移 风险。
一线治疗方案
PD-L1表达检测
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 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有助 于预测免疫治疗效果。
03
治疗策略选择及优化 方案
手术切除治疗适应证与术式选择
1 2 3
早期NSCLC
对于Ⅰ、Ⅱ期NSCLC,首选手术切除,包括肺叶 切除、全肺切除等。
局部晚期NSCLC
对于ⅢA期NSCLC,可选择新辅助化疗或放疗后 手术切除;对于ⅢB期和部分Ⅳ期患者,可考虑 姑息性手术。
药物联合应用
探索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与传统 放化疗的联合应用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
跨学科合作
加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信息 学等多学科交叉合作,推动非小细胞 肺癌诊疗水平不断提升。
THANKS
感谢观看
物有伊匹木单抗等。
应用前景
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未来 有望进一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成为一线治疗方案。
联合治疗方案优化策略
靶向药物联合化疗
01
根据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和临床分期,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与
化疗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或放疗
02
免疫治疗与化疗或放疗的联合应用可协同增强抗肿瘤效果,提
PET-CT
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PET)和CT技术,能够 更准确地判断病变性质和 范围。
精确勾画靶区,选择合 适的放疗剂量和分割方 式,以及运用先进的放 疗技术如立体定向放疗 等。
化学药物治疗方案和效果评价
术前新辅助化疗
适用于部分Ⅱ、ⅢA期NSCLC患者,以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 率。
术后辅助化疗
适用于ⅠB期伴有高危因素、Ⅱ-ⅢA期NSCLC患者,以减少复发转移 风险。
一线治疗方案
PD-L1表达检测
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 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有助 于预测免疫治疗效果。
03
治疗策略选择及优化 方案
手术切除治疗适应证与术式选择
1 2 3
早期NSCLC
对于Ⅰ、Ⅱ期NSCLC,首选手术切除,包括肺叶 切除、全肺切除等。
局部晚期NSCLC
对于ⅢA期NSCLC,可选择新辅助化疗或放疗后 手术切除;对于ⅢB期和部分Ⅳ期患者,可考虑 姑息性手术。
药物联合应用
探索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与传统 放化疗的联合应用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
跨学科合作
加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信息 学等多学科交叉合作,推动非小细胞 肺癌诊疗水平不断提升。
THANKS
感谢观看
物有伊匹木单抗等。
应用前景
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未来 有望进一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成为一线治疗方案。
联合治疗方案优化策略
靶向药物联合化疗
01
根据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和临床分期,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与
化疗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或放疗
02
免疫治疗与化疗或放疗的联合应用可协同增强抗肿瘤效果,提
PET-CT
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PET)和CT技术,能够 更准确地判断病变性质和 范围。
2024年V1-V11版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更新要点PPT

安全性分析中,奥希替尼组和安慰剂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是放射性肺炎、 腹泻和皮疹,≥3级AE的发生率分别为35%和12%。未观察到预期外的安全问题。
基于LAURA研究,对于EGFR exon19del或L858R,V6版指南在肺上沟瘤(T4扩散, N0-1)不可切除、IIIA期不可切除、纵膈淋巴结活检为T1–3N1M0/T1–3N2M0、 IIIB/IIIC期患者接受根治性CRT后,以及“接受根治性CRT后PS 0-1且无疾病进展的 II/III期不可切除NSCLC患者的巩固治疗”方案中,新增奥希替尼治疗。
围术期系统治疗方案中的术后系统治疗
条目5调整帕博利珠单抗单独辅助和围术期辅助的治疗时间:帕博利珠单抗200 mg/3周或 400 mg/6周。
对于完全切除的IIB-IIIA期、IIIB期(T3, N2)或高危IIA期NSCLC,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 21 L858R突变或ALK重排阴性,既往接受过辅助化疗,且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禁忌证的患者, 治疗最长可达1年。PD-L1<1%患者的获益尚不清楚。
拆分旧版的“靶向治疗”章节,新增“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系统治疗”章节,该章 节的内容也有所调整,既往基于“靶点药物”展开,现在基于“分子生物标志物”展 开,并且标题级数减少(从3个级别变为2个)。
2024.V5版更新
2024年4月23日,NCCN发布NSCLC指南V5版,新增阿来替尼和德曲妥珠单抗的新 适应症。更新的依据基于FDA在4月5日加速批准德曲妥珠单抗应用于既往接受过 系统治疗且无可选替代治疗选择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IHC 3+)实体瘤 成人患者(详情点击阅读:FDA快讯 | FDA加速批准德曲妥珠单抗应用于不可切 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实体瘤),以及在4月18日批准阿来替尼用于术后辅助治疗 ALK阳性NSCLC患者(详情点击阅读:FDA快讯|阿来替尼获批用于辅助治疗ALK 阳性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的规范化治疗及进展PPT课件

多个淋巴结转移或瘤细胞已突破淋巴结包膜, 术后可酌 情考虑放疗和/或6周期左右化疗 • 放疗不能达到CR者,可继续化疗
第25页/共38页
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
• 首选根治性手术,辅以化疗 • 化疗、放疗----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手术 • 术后辅以6周期左右化疗+/-放疗的治疗方案 • 肿瘤较大和侵犯范围较广(如T3N2),估计手术难以切净
概
况
•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20万新发的肺癌病例
• 75%-80%系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 NSCLC病人确诊时大约70%-80%已属晚期
• 手术、放疗、化疗仍是三大支柱治疗手段。化疗是肺癌治疗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 要内科手段
第1页/共38页
SCLC
NSCLC
肺癌的诊断格式
• 支气管肺癌 原发性 周围型(中央型) ()叶 ()型 C(P)-TNM ()期 PS() • 例如: • 支气管肺癌 原发性 中央型 右上叶 鳞型 C-T3N2M0 IIIa期 PS1 • 支气管肺癌 原发性 周围型 右上叶 鳞型 右上叶切除术后 P-T2N3M1(骨、脑) IV期 PS1
突);全肺不张;原发肿瘤同一肺叶出现分离的癌结节。 • T4 侵及纵隔、心脏、大血管、隆突、气管、食管或椎体;原发肿瘤同侧不同肺叶出现分离
的癌结节。
第5页/共38页
淋巴结转移(N)分期
• Nx 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法判断。 •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 N1 同侧支气管、肺门淋巴结转移。 • N2 同侧纵隔、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 N3 对侧纵隔和、对侧肺门、前斜角肌或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
第12页/共38页
化疗原则2
➢ 强调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药物剂量;特殊需要时也可按内生 肌酐清除率、体重和AUC计算
第25页/共38页
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
• 首选根治性手术,辅以化疗 • 化疗、放疗----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手术 • 术后辅以6周期左右化疗+/-放疗的治疗方案 • 肿瘤较大和侵犯范围较广(如T3N2),估计手术难以切净
概
况
•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20万新发的肺癌病例
• 75%-80%系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 NSCLC病人确诊时大约70%-80%已属晚期
• 手术、放疗、化疗仍是三大支柱治疗手段。化疗是肺癌治疗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 要内科手段
第1页/共38页
SCLC
NSCLC
肺癌的诊断格式
• 支气管肺癌 原发性 周围型(中央型) ()叶 ()型 C(P)-TNM ()期 PS() • 例如: • 支气管肺癌 原发性 中央型 右上叶 鳞型 C-T3N2M0 IIIa期 PS1 • 支气管肺癌 原发性 周围型 右上叶 鳞型 右上叶切除术后 P-T2N3M1(骨、脑) IV期 PS1
突);全肺不张;原发肿瘤同一肺叶出现分离的癌结节。 • T4 侵及纵隔、心脏、大血管、隆突、气管、食管或椎体;原发肿瘤同侧不同肺叶出现分离
的癌结节。
第5页/共38页
淋巴结转移(N)分期
• Nx 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法判断。 •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 N1 同侧支气管、肺门淋巴结转移。 • N2 同侧纵隔、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 N3 对侧纵隔和、对侧肺门、前斜角肌或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
第12页/共38页
化疗原则2
➢ 强调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药物剂量;特殊需要时也可按内生 肌酐清除率、体重和AUC计算
非小细胞肺癌的规范化治疗及进展PPT课件

PET 导致治疗方案的改变
PET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13
纵隔分期(纵隔镜)
采用CT进行纵隔分期 ➢ 假阳性(false-positive)率10-20% ➢ 假阴性(false-negative)率10-20% CT纵隔淋巴结阴性的病人中20%纵隔镜
检查阳性,其中34%为多站阳性
-De Leyn EJCTS 1997:12;706-12
进行化疗前存在临床相关的(通过体检)第三间隙积液(例如腹 水或 胸腔积液),尚未通过引流或其他方法控制。
活动性感染尚未控制 慢性病:结核、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炎等在活动期
22
化疗原则5
了解合并用药情况 如:在使用培美曲塞治疗2天前、当天和2天后无法中断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
类消炎药(NSAIDs)治疗的患者,不能用药。 服用长效NSAID ( 包括Cox-2 抑制剂)或水杨酸盐(如萘普生,吡罗昔康,
非小细胞肺癌的规范化 治疗及进展
苏大附一院 王翎
1
概述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概况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20万新发的肺癌病例 75%-80%系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NSCLC病人确诊时大约70%-80%已属晚期 手术、放疗、化疗仍是三大支柱治疗手段。化
疗是肺癌治疗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内科手段
SCLC
NSCLC
3
AJCC ( 6th Edition NSCLC) 临床分期
PET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13
纵隔分期(纵隔镜)
采用CT进行纵隔分期 ➢ 假阳性(false-positive)率10-20% ➢ 假阴性(false-negative)率10-20% CT纵隔淋巴结阴性的病人中20%纵隔镜
检查阳性,其中34%为多站阳性
-De Leyn EJCTS 1997:12;706-12
进行化疗前存在临床相关的(通过体检)第三间隙积液(例如腹 水或 胸腔积液),尚未通过引流或其他方法控制。
活动性感染尚未控制 慢性病:结核、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炎等在活动期
22
化疗原则5
了解合并用药情况 如:在使用培美曲塞治疗2天前、当天和2天后无法中断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
类消炎药(NSAIDs)治疗的患者,不能用药。 服用长效NSAID ( 包括Cox-2 抑制剂)或水杨酸盐(如萘普生,吡罗昔康,
非小细胞肺癌的规范化 治疗及进展
苏大附一院 王翎
1
概述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概况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20万新发的肺癌病例 75%-80%系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NSCLC病人确诊时大约70%-80%已属晚期 手术、放疗、化疗仍是三大支柱治疗手段。化
疗是肺癌治疗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内科手段
SCLC
NSCLC
3
AJCC ( 6th Edition NSCLC) 临床分期
晚期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01
评估患者病情
MDT团队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 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
02
选择合适的治疗手 段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 、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合适 的治疗手段。
03
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 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MDT实践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CT检查
是肺癌的主要诊断手段,可发现肺部 微小病变,并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增强CT可进 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PET-CT检查
是一种全身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 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和全身转移情况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的分期和预后评 估有重要价值。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应用
RET基因融合检测
化疗方案
化疗是晚期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常用药物包括铂类、紫杉醇等。化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病理 类型、分期及身体状况进行制定,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耐药 性。
靶向治疗策略及最新进展
靶向治疗策略
针对RET融合基因的靶向治疗是晚期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目前已上市的RET抑制剂包括塞 尔帕替尼、普拉替尼等,这些药物能够特异性地抑制RET融合蛋白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最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RET融合基因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RET抑制剂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 性。此外,针对RET融合基因的免疫治疗、基因编辑等新型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探索中,为晚期RET融合阳性非小 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04
多学科协作在晚期RET融合阳性 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MDT模式构建与运行机制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
概述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易复发、转移的恶性肿瘤,超
过半数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相对晚期,治疗必须采用针对全身兼顾
局部的多学科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
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胞信号转
导和其它生物学途径的治疗手段。靶向治疗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发挥
4、Trastuzuman( heceptin,曲妥珠单抗,赫赛汀) 是一种针对HER2/neu原癌基因产物的人源化嵌合 单抗。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23]将Trastuzumab与 CBP/paclitaxel联合用于HER2 (十十十)的晚期 NSCLC优于单纯化疗,且未增加毒副反应。 Gatzemeier等[24]将Trastuzumab联合DDP /GEM 治疗HER2(十十十)的晚期NSCLC,结果显示联合 Trastuzumab优于单用DDP/GEM。因此, Trastuzumab联合化疗用于HER2(十十十)的晚期 NSCLC有一定的益处,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靶向治疗的主要作用方式
1.单克隆抗体与生长因子或受体结合,从而 竞争性地阻断信号通路的传导。 2.采用小分子化合物在细胞内阻断上述二个 关键通路的酪氨酸激酶,达到抑制和阻断信 号通路的目的。
分子靶向药物
一、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的靶向治疗 药物
二、抗肿瘤新生血管药物
一、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的靶 向治疗药物
作了同样的推荐;紫杉醇/卡铂方案基础上联合bevacizumab(Avastin,
贝伐单抗)能提高疗效,2006年NCCN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推荐优先选
择;在我国YH-16(Endostar)联合长春瑞宾/顺铂化疗也通过了SDA
的审批。
(一)分子靶点:
1.细胞信号靶点:细胞表面受体(EerB 受体家族、c-kit、胰岛素样生 长因子受体、整合素);细胞内因子(BCR-ABL、Ras、Raf、MAP激 酶、PI3激酶、蛋白激酶C、STAT蛋白、粘附蛋白、ALK、JNK激酶); 核转移蛋白因子(激素样受体如雌激素、雄激素受体、C/N-myc、NFkB、Bcl-2、p53等)。 2.细胞周期靶点:细胞周期依赖激酶,细胞周期素,细胞周期依赖性 激酶等。 3.凋亡靶点:Bcl-2, NF-kB, p53, TRAIL, Fas等。 4.诱导分化靶点:维甲酸, 维生素D核激素受体。 5.肿瘤新生血管靶点:V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内皮素整合因子 aVB3, 新生血管抑制物,(血管抑制素、内皮抑制素),HIF-1a和 HIF-2a。 6.转移靶点:基质金属蛋白酶,化学因子受体。 7.细胞表面抗原靶点:CD20,CDE22,CD33,CD52,CD56,上皮 细胞黏附分子,C242,PSMA,MUC1等。 8.其它潜在的重要靶点:法尼基酶,蛋白酶20S,端粒酶,DNA甲基化 酶,热休克蛋白Hsp-90。
二、抗肿瘤新生血管药物
1、Bevacizumab(Avastin,rhuMAb-VEGF) Bevacizumab是~种重组人源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3、IMC-C225(cetuximab,erbitux) IMC-C225是临床较早使用的抗EGFR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2004年2
月被FDA批准上市,用于结肠癌的治疗。实验研究发现C-225可使 NSCLC细胞阻止在G0/G1期,而对EGFR阴性表达的NSCLC细胞株无效。 C-225治疗非小细胞肺癌Ⅰ期临床有29例入组,其中2例PR,5例稳定, 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乏力和腹泻。 Rosell等对比cetuximab 联合NP 方案(长春瑞宾/顺铂)vs单用NP方案应用于EGFR阳性表达进展期 NSCLC患者的II期随机临床研究(LUCAS研究)中,报道时治疗组和对 照组各为43例,其有效率分别为31.7%和20%,中位生存时间(MST) 分别为8.2个月和7个月,结果提示cetuximab联合长春瑞宾/顺铂能进一 步提高疗效,且皮肤的反应可预测疗效,加入cetuximab并不显著增加 NVB/DDP的典型毒副反应。Cetuximab与其它化疗药物联合如 cetuximab与多西他赛用于NSCLC的II期研究,以及cetuximab同步联合 化疗vs化疗后cetuximab序贯治疗用于晚期NSCLC一线治疗II期随机临床 研究(SWOG0342)也显示出有效率及长期生存的优势,特别是紫杉醇 /卡铂联合cetuximab同步化疗的MST可达10个月,可作为今后类似研 究的标准。
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近十多年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
义的成就,有些已经按循证医学的原则进入了国际肿瘤学界公认的标准
治疗方案的规范。 例如2003年5月美国FDA批准gefitinib(Iressa)用于
紫杉醇/顺铂治疗后晚期NSCLC的治疗;erlotinib(Tarceva)在2004
年11月FDA批准其作为晚期NSCLC的二、三线治疗,2006年NCCN也
1、Iressa (Gefitinib) Iressa是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FDA) 批准的用于治疗化疗无效的晚期
NSCLC的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也是首个应用于肺癌靶向治疗的药 物。2003年ASCO会议上公布的Ⅱ期临床研究( IDEAL1、2) 结果证明: 单独用 Iressa 可以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且没有严重副作用。 以往全球范围的研究(IDEAL1和IDEAL2) 肯定了Gefitinib在亚裔、女性、非吸烟、病理为腺癌的患者中的作用, 推荐将其作为二,三线的治疗。200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大会(ASCO) 上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有2篇文献值得关注,一项是由台湾研究者报告的 44例一线治疗NSCLC结果,入组的44例中,39例为腺癌,33例为非吸 烟者,有效率为54.5%, 疾病控制率为75%;另一项IFCT0401研究观 察了吉非替尼在85例肺炎型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吉非替尼作为NSCLC初 治的一线治疗耐受性好,客观有效率13%,疾病控制率30%;
概述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易复发、转移的恶性肿瘤,超
过半数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相对晚期,治疗必须采用针对全身兼顾
局部的多学科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
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胞信号转
导和其它生物学途径的治疗手段。靶向治疗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发挥
4、Trastuzuman( heceptin,曲妥珠单抗,赫赛汀) 是一种针对HER2/neu原癌基因产物的人源化嵌合 单抗。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23]将Trastuzumab与 CBP/paclitaxel联合用于HER2 (十十十)的晚期 NSCLC优于单纯化疗,且未增加毒副反应。 Gatzemeier等[24]将Trastuzumab联合DDP /GEM 治疗HER2(十十十)的晚期NSCLC,结果显示联合 Trastuzumab优于单用DDP/GEM。因此, Trastuzumab联合化疗用于HER2(十十十)的晚期 NSCLC有一定的益处,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靶向治疗的主要作用方式
1.单克隆抗体与生长因子或受体结合,从而 竞争性地阻断信号通路的传导。 2.采用小分子化合物在细胞内阻断上述二个 关键通路的酪氨酸激酶,达到抑制和阻断信 号通路的目的。
分子靶向药物
一、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的靶向治疗 药物
二、抗肿瘤新生血管药物
一、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的靶 向治疗药物
作了同样的推荐;紫杉醇/卡铂方案基础上联合bevacizumab(Avastin,
贝伐单抗)能提高疗效,2006年NCCN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推荐优先选
择;在我国YH-16(Endostar)联合长春瑞宾/顺铂化疗也通过了SDA
的审批。
(一)分子靶点:
1.细胞信号靶点:细胞表面受体(EerB 受体家族、c-kit、胰岛素样生 长因子受体、整合素);细胞内因子(BCR-ABL、Ras、Raf、MAP激 酶、PI3激酶、蛋白激酶C、STAT蛋白、粘附蛋白、ALK、JNK激酶); 核转移蛋白因子(激素样受体如雌激素、雄激素受体、C/N-myc、NFkB、Bcl-2、p53等)。 2.细胞周期靶点:细胞周期依赖激酶,细胞周期素,细胞周期依赖性 激酶等。 3.凋亡靶点:Bcl-2, NF-kB, p53, TRAIL, Fas等。 4.诱导分化靶点:维甲酸, 维生素D核激素受体。 5.肿瘤新生血管靶点:V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内皮素整合因子 aVB3, 新生血管抑制物,(血管抑制素、内皮抑制素),HIF-1a和 HIF-2a。 6.转移靶点:基质金属蛋白酶,化学因子受体。 7.细胞表面抗原靶点:CD20,CDE22,CD33,CD52,CD56,上皮 细胞黏附分子,C242,PSMA,MUC1等。 8.其它潜在的重要靶点:法尼基酶,蛋白酶20S,端粒酶,DNA甲基化 酶,热休克蛋白Hsp-90。
二、抗肿瘤新生血管药物
1、Bevacizumab(Avastin,rhuMAb-VEGF) Bevacizumab是~种重组人源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3、IMC-C225(cetuximab,erbitux) IMC-C225是临床较早使用的抗EGFR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2004年2
月被FDA批准上市,用于结肠癌的治疗。实验研究发现C-225可使 NSCLC细胞阻止在G0/G1期,而对EGFR阴性表达的NSCLC细胞株无效。 C-225治疗非小细胞肺癌Ⅰ期临床有29例入组,其中2例PR,5例稳定, 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乏力和腹泻。 Rosell等对比cetuximab 联合NP 方案(长春瑞宾/顺铂)vs单用NP方案应用于EGFR阳性表达进展期 NSCLC患者的II期随机临床研究(LUCAS研究)中,报道时治疗组和对 照组各为43例,其有效率分别为31.7%和20%,中位生存时间(MST) 分别为8.2个月和7个月,结果提示cetuximab联合长春瑞宾/顺铂能进一 步提高疗效,且皮肤的反应可预测疗效,加入cetuximab并不显著增加 NVB/DDP的典型毒副反应。Cetuximab与其它化疗药物联合如 cetuximab与多西他赛用于NSCLC的II期研究,以及cetuximab同步联合 化疗vs化疗后cetuximab序贯治疗用于晚期NSCLC一线治疗II期随机临床 研究(SWOG0342)也显示出有效率及长期生存的优势,特别是紫杉醇 /卡铂联合cetuximab同步化疗的MST可达10个月,可作为今后类似研 究的标准。
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近十多年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
义的成就,有些已经按循证医学的原则进入了国际肿瘤学界公认的标准
治疗方案的规范。 例如2003年5月美国FDA批准gefitinib(Iressa)用于
紫杉醇/顺铂治疗后晚期NSCLC的治疗;erlotinib(Tarceva)在2004
年11月FDA批准其作为晚期NSCLC的二、三线治疗,2006年NCCN也
1、Iressa (Gefitinib) Iressa是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FDA) 批准的用于治疗化疗无效的晚期
NSCLC的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也是首个应用于肺癌靶向治疗的药 物。2003年ASCO会议上公布的Ⅱ期临床研究( IDEAL1、2) 结果证明: 单独用 Iressa 可以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且没有严重副作用。 以往全球范围的研究(IDEAL1和IDEAL2) 肯定了Gefitinib在亚裔、女性、非吸烟、病理为腺癌的患者中的作用, 推荐将其作为二,三线的治疗。200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大会(ASCO) 上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有2篇文献值得关注,一项是由台湾研究者报告的 44例一线治疗NSCLC结果,入组的44例中,39例为腺癌,33例为非吸 烟者,有效率为54.5%, 疾病控制率为75%;另一项IFCT0401研究观 察了吉非替尼在85例肺炎型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吉非替尼作为NSCLC初 治的一线治疗耐受性好,客观有效率13%,疾病控制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