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火箭与卫星共23页

合集下载

关于火箭重要的知识

关于火箭重要的知识

关于火箭重要的知识
一、什么是火箭?
火箭是火箭发动机喷射工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推进的飞行器。

它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剂,不依赖外界工质产生推力,可以在稠密大气层内,也可以在稠密大气层外飞行,是实现航天飞行的运载工具,按其用途可分为探空火箭和运载火箭两种。

二、火箭升空原理
火箭发动机点火以后,推进剂在发动机燃烧室里燃烧,产生大量高压气体,高压气体从发动机喷管高速喷出,对火箭产生的反作用力,使火箭沿气体喷射的反方向前进,推进剂的化学能在发动机内转化为燃气的动能,形成高速气流喷出,产生推力。

三、火箭的发射方式
目前,火箭的发射方式共有三种:地面发射、空中发射、海上发射。

1、地面发射场发射:地面发射是火箭最早的一种发射方式,也是较为稳定的一种发射方式,因其受地理位置的制约,对有效载荷的发射范围有一定制约,难以满足各种有效载荷的需求,于是出现了空中发射和海上平台发射火箭的方式。

2、空中发射:用飞机将火箭运送到高空后,再释放火箭,火箭在空中点
火飞向预定轨道。

采用这种发射方式,飞机可以在不同地点的机场起飞,从空中任何地点发射,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不仅增加了发
射窗口,还能扩大轨道倾角的范围,因而具有很大的机动性,相比于从地面发射,空中发射的运载能力几乎可以提高一倍。

3、海上平台发射:这种方式可以灵活选择发射地点,当选择在赤道附近海域发射时,能充分借助地球的自转速度,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

其次,周围没有居民点,火箭落区的选择范围较大,从而可使多级火箭的设计更加优化,进一步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

四、返回地面的过程
载人飞船返回地面需要经历4个阶段:制动飞行阶段、自由滑行阶段、再入大气层阶段、着陆阶段。

火箭和卫星控制系统区别(1)

火箭和卫星控制系统区别(1)

火箭和卫星在姿态控制上的区别火箭和卫星的姿态控制在目的上的区别火箭姿态控制分俯仰,偏航和滚动。

姿态控制系统控制火箭飞行绕质行绕质心的运动,保证火箭稳定的按规定的姿态飞行,即使火箭推进器稍微有不平衡,也会因为推进器的未知不断交替而始终保持火箭的方向。

卫星是在失重的环境下飞行,如果不对它进行姿态控制,它就会乱翻筋斗。

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卫星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在飞行时对它的飞行姿态都有一定的要求。

比如,通讯卫星需要它的天线始终对准地面,对地观测卫星则要求它的观测仪器的窗口始终对准地面。

火箭和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要求火箭姿态控制系统,通过测量仪表测出火箭绕其质心转动的姿态角和角速率,经中间装置处理后发出姿态控制信号,控制火箭的飞行姿态,使其实际的飞行俯仰角与程序飞行所需的程序俯仰角之间的差接近于零。

保持火箭沿着预定的轨道飞行;使火箭的飞行偏航角在0°左右摆动,保持火箭在预定的轨道平面内飞行控制火箭的滚转角,使其值也接近于0°。

从而保证火箭的稳定飞行。

卫星的姿态控制分为被动姿态控制和主动姿态控制两类。

被动姿态控制是利用卫星本身的动力特性和环境力矩来实现姿态稳定的方法。

被动姿态控制方式有自旋稳定、重力梯度稳定等。

主动姿态控制,就是根据姿态误差(测量值与标称值之差)形成控制指令,产生控制力矩来实现姿态控制的方式。

火箭和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的区别平行安放在火箭上的两颗细长卫星与火箭分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顺序分离,即首先抛掉一颗卫星,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姿态调整,再抛掉另一颗卫星。

另一种是旋转分离,即当火箭(含卫星)旋转到一定速度、一定姿态时,同时抛掉两颗卫星。

本文将详细介绍旋转分离的姿态控制设计方法和箭体的运动规律。

针对系统和用户的要求,分离段包括起旋段、失控段和消旋段三部分。

a.起旋段:由于卫星并行安放,考虑安全性、可靠性,采用旋转分离方案,即火箭绕纵轴旋转,当下γ=900,γ导数=100/s时,同时释放A、B两颗卫星。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火箭与人造卫星 ppt课件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火箭与人造卫星 ppt课件

球旋转的月球就是自然卫星。
相反,人类科学家为了达到研究的目的,让其在地球周围以一定速度旋转的
卫20星20/就10是/15“人造卫星”。
6
宇宙面貌
哈勃太空望远镜
2020/10/15
宇宙的面貌
7
生活中的卫星应用
汽车导航
天气预报
空气监测
电视转播
更多的科学探索……
2020/10/15
8
更多精彩学,我爱漫画! 科学漫画系列书籍,愿与大家分享
9
科学系列之火箭与人造卫星
2020/10/15
1
火箭
火箭是什么?
火箭是飞行器。
火箭是利用推力飞行到宇 宙空间的飞行器。
2020/10/15
2
精品资料
火箭的飞行
2020/10火/15 箭是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而飞行。
4
火箭被抛弃
2020/10/15
5
人造卫星与自然卫星
由于行星的引力而围绕行星周围旋转的自然物体叫做“自然卫星”。围绕地

卫星发射原理

卫星发射原理

卫星发射原理卫星发射是指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过程,是一项复杂而又精密的技术活动。

卫星发射原理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航天技术、物理学、工程学等。

在卫星发射过程中,需要克服地球引力、大气阻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确保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成为地球上空的“眼睛”和“耳朵”。

卫星发射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火箭推进原理。

火箭是卫星发射的主要推进工具。

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产生巨大的推力,将卫星送入太空。

火箭推进原理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即每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火箭通过排出燃烧产物来产生推力,实现推进。

二、多级火箭结构。

为了克服地球引力和大气阻力,火箭通常采用多级结构。

在升空过程中,随着燃料的耗尽,火箭逐级脱离,以减轻自身质量,提高速度,最终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多级火箭结构是卫星发射过程中的重要原理之一。

三、发射场地选择。

卫星发射需要选择合适的发射场地,以确保发射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发射场地的选择考虑了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以及与卫星轨道的匹配性,确保卫星发射后能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四、轨道设计和控制。

卫星发射后,需要进行轨道设计和控制,以确保卫星能够按照预定轨道运行。

轨道设计考虑了地球引力、大气阻力等因素,以及与其他卫星和空间器的避让和协同性。

轨道控制则是通过推进剂、姿态控制等手段,对卫星进行定位和调整,以确保其运行轨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卫星发射原理涉及到火箭推进、多级结构、发射场地选择、轨道设计和控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只有在这些原理的基础上,卫星才能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挥其在通讯、气象、导航、科研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在未来,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卫星发射原理也将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空间技术支持。

航天科普知识 ppt课件

航天科普知识 ppt课件

四道难关
①地球引力关。
最终要达到将近每秒8 千米的速 度才能跳出这个手掌。一般的民 航飞机航行速度每秒不到0.3 千 米,而声音的传播速度每秒不足 0.4 千米,子弹刚出枪口的速度 大约每秒1 千米,因而它们都跳 不出这个手掌。至少要比子弹的 速度大8 倍,才有可能克服地球 引力而不落到地球上。
1992 年 8 月 把 目 前 世 界 上 最 重 的 “澳星”准确地送上预定轨道。这标 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又跨上了一个新台 阶。
神州五、六、七号的发 射火箭均为:“长征2 号F”运载火箭
长征系列火箭全家福
二、人造卫星资源撒向人间
人造地球卫星是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
在一百年前,世界上只有一个人首先提到它的名字,这就 是1895 年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
运载火箭一般由2~4 级组成, 每一级都包括箭体结构、推进系 统和飞行控制系统。末级有仪器 舱,内装制导与控制系统、遥测 系统和发射场安全系统,这些系 统有一些组件分置在各级适当的 位置。级与级之间靠级间段连接。 有效载荷装在仪器舱上面,外面 套有整流罩。整流罩是一种硬壳 式结构,其作用是在大气层飞行 段保护有效载荷,飞出大气层后 就可抛掉。整流罩往往沿纵向分 成两半,由弹簧或无污染炸药索 产生分离力而分开。整流罩直径 一般等于火箭直径,在有效载荷 尺寸较大时,也可大于火箭直径, 形成灯泡形的头部外形。
于是,在长征2 号火箭的基础上,增加了 以液氢液氧为推进剂的第三级,命名为长 征3 号,它能把1450 千克的载荷送入地 球同步转移轨道。
与此同时还研制成功长征4 号
为了将成熟的运载火箭技术推向国际 卫星发射市场,火箭专家又在发射成 功率很高的长征2 号火箭的基础上, 加长箭体段作为芯级,再在第一级箭 体周围捆绑上4 枚液体火箭助推器。 这种火箭被命名为长征2号E,俗称长 二捆,能将9000 千克载荷送入近地 轨道。

带你认识运载火箭

带你认识运载火箭

带你认识运载火箭运载火箭是现代航天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承载着将人类送入太空、发射卫星以及进行其他各种宇宙探索任务的责任和使命。

在本文中,我们将带您深入了解运载火箭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定义、历史背景、构造和发射过程等。

一、定义运载火箭是一种特殊的航天器,用于将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和其他航天器送入太空以及进行太空探索任务。

它采用推进剂喷射产生的反冲力将其自身和所携带的物体推向太空。

二、历史背景运载火箭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当时由于人类对太空探索的兴趣日益增长,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将人类和设备送入太空。

在1926年,美国发射了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这标志着运载火箭的起步。

随后,随着二战的爆发和冷战的进行,各个国家纷纷加大了对运载火箭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在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太空竞赛的开端,也使得运载火箭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发展。

三、构造运载火箭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发动机和航天器。

发动机是运载火箭的推进力源,它以化学反应的方式将推进剂和氧化剂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并通过喷口产生的反冲力驱动火箭向前推进。

根据燃料的不同,发动机可以分为固体燃料发动机和液体燃料发动机。

航天器是运载火箭所搭载的载荷,它可以是人造卫星、宇宙飞船或其他航天器。

航天器通常位于火箭的顶部,可以通过分离机构与运载火箭分离,进入预定的太空轨道。

四、发射过程运载火箭的发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飞阶段、加速阶段和分离阶段。

在起飞阶段,火箭点火并脱离发射台,开始垂直升空。

在这个阶段,火箭需要克服地球的引力以及大气层的阻力,所以需要大量推进剂。

一旦火箭脱离了大气层,它将进入加速阶段。

在这个阶段,火箭将加速到足够高的速度以克服地球引力并达到进入轨道所需的速度。

最后,火箭进入分离阶段。

在这个阶段,火箭将分离出其所携带的航天器,并保持顺利的轨道进入太空。

五、未来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运载火箭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火箭与航天技术

火箭与航天技术

火箭与航天技术火箭和航天技术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一个缩影,也是人类长久以来对宇宙探索的重要手段。

火箭和航天技术的成果不仅仅为人类带来了经济、军事等多领域的发展,更是开拓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和对未来的探索。

一、火箭的历史火箭作为一种飞行器,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早在公元前300年左右,中国人就使用火箭进行战争,尤其是被称为“火药发明家”的唐代著名将领韩信更是以火箭攻城,威震天下。

而在现代,火箭真正成为一种重要的载人和无人航天器的手段,则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特西纳在1926年首次提出火箭发射的理论,从此,火箭的发展历程就开始了。

二、火箭的构造和类型火箭的基本构造包括火箭发动机、燃料、氧化剂、冷却系统、导航设备等。

火箭可以按照用途和结构分类,通常被分为芝加哥大学的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戈达德在1960年代提出的五类: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卫星发射火箭、宇宙飞船和战术导弹。

弹道导弹:用于远程射击的武器,比如我们常听到的洲际导弹就是一种弹道导弹,可以发射到数千公里之外,具有无可比拟的杀伤力和威慑力。

巡航导弹:也是一种远程射击武器,一般还可以进行机动导航,精度更高,便于追踪目标并精准打击。

卫星发射火箭:用于将各类卫星送入太空,主要是载荷不同,比如德国人造卫星就是由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进行升空的。

宇宙飞船:用于载人进入太空,比如前苏联的联盟号,美国的阿波罗号等,都是宇宙飞船的代表。

战术导弹:用于战术打击,能够在自己的领空和邻近领空内精确打击敌方目标,具有快速、精准、有效打击的特点。

三、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当前,火箭发射的应用范围更广、更多元化,可以发射的载荷种类更丰富,阿里巴巴、腾讯等民营公司正逐步介入卫星领域,意味着未来中国的发射市场将逐渐复杂化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竞争的趋势,未来有关卫星的发射,包括专用卫星、重量低但数量巨大的互联网卫星以及环境观测卫星等方面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四、航天技术的应用及前景除了火箭作为重要的载人和无人航天器的手段外,航天技术在民生领域和科技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及多样化。

科普知识讲座火箭ppt课件

科普知识讲座火箭ppt课件
火箭
1
什么是火箭?
2
什么是火箭?
火箭是利用反冲力推进的飞行装置。 用以发射人造卫星、人造行星、宇宙飞船 等,也可装上弹头制成导弹。在一般用语 中,火箭也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简称。
3
火箭发展史
4
中国是古代火药火箭的故乡。由中国古代军事家 最早运用火药创制的火箭,方法是将引火物附在 弓箭头上,然后射到敌人身上引起焚烧的一种箭 矢,或用于过年过节放烟火使用。火箭这个词在 公元三世纪的三国时代就已出现。
长征一号系列运载火箭拥有“长征一号”、“长征一号丁” 两种型号,主要用于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 长征一号共进行了2次发射,均获成功,于1971年退役。
29
中国“长征号”系列 长征二号系列
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运载火箭家族, 拥有“长征二号”、“长征二号丙”系列、“长征二号 丁”、“长征二号捆(E)”、“长长征二号F 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型用于载人航天发射的运载火箭。
6
火药箭
7
明代“一窝蜂”
8
“火龙”
9
►大约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中国的火药与火 箭等火器技术传到了印度、阿拉伯,并经阿拉伯 传到了欧洲。引发了阿拉伯与欧洲国家对火箭技 术的引用,推动了火箭技术的发展。到1805年, 英国炮兵军官w·康格里夫创制成脱胎于中国古 代火箭的新式火箭,成为近代火箭的肇端。
仪器舱:放置各种仪器。
液氢箱:存储液氢。液氢是一种高能、 低温液体燃料。
液氧箱:存储液氧。液氧为助燃物。
发动机:提供升力。
尾翼:起稳定火箭飞行的作用。
23
中国神舟号
24
火箭运用
25
1、现代火箭可用作快速远距离运送工具,如作为探空、 发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的运载工具,以及其 他飞行器的助推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