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

2.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3.各种种子的外形特点植物的种子名称外形特点番茄的种子水滴形,黄色,表面粗糙。

黄瓜的种子橄榄形,乳白色,表面平整。

蚕豆的种子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苹果的种子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红松的种子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冬瓜的种子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枣子的种子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

4.浸泡过的种子与没有浸泡过的种子之间的区别:浸泡后的种子变大、变软,种皮颜色变浅……5.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才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①看:用肉眼观察种子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及其他显著特征,然后用显微镜观察颗粒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②摸:用手摸摸种子的软硬、光滑程度。

③闻:用鼻子闻一闻种子的气味。

④测量:了解种子的重量、体积等。

⑤观察记录: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可以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6.作为一粒种子,基本上都包括种皮、胚、胚芽、胚根、子叶等几个部分。

7.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种子萌发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茎和叶。

8.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颜色、光滑程度、软硬程度、气味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9.虽然不同植物的种子,外部形态存在很大的差异,不过种子的内部结构又有相同之处,一般来讲植物的种子都包括种皮、胚、胚根、胚芽、子叶几个部分。

10.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由此看出种子中的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胚是植物幼小的生命体。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梳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种子包括种皮和胚,部分种子还有胚乳。

3.种子在一定条件下能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4.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可以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5.种皮:坚韧,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6.胚包括子叶、胚根、胚芽、胚轴。

(1)子叶:储藏或转运营养物质。

有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的种子有两片子叶。

(2)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3)胚根将来发育成根。

(4)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7.虽然种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8.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9.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①形状不同②大小不同③颜色不同④光滑程度不同⑤软硬程度不同⑥气味不同……10.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2.种植凤仙花1.种植凤仙花的方法(1)选种: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目的是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3)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4)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2.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

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这样的种子挑出去,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3.播种是指用播种的方式种植。

播种的好季节是春天。

4.种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变化过程。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梳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梳理

(1)看:用肉眼观察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及其他显著特征;然后用放大镜观察颗粒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2)摸:用手摸摸种子的软硬、光滑程度。

(3)闻:用鼻子闻一闻种子的气味。

(4)测量:了解种子的重量、体积等。

(5)观察记录: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可以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颜色种子名称形状大小(厘米)1.2~1.5青绿色至棕褐色蚕豆肾形椭圆形0.5~1.5浅红色、淡褐色花生0.5~1黄、白、黑、紫色玉米楔形小麦黄色6~8卵圆形0.9~2白色、褐色或有花斑菜豆肾形4.种皮:坚韧,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5.胚包括子叶、胚根、胚芽、胚轴。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梳理(2021春季版)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种子:显花植物所特有的器官,是由完成了受精过程的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包括种皮和胚,部分种子还有胚乳。

种子在一定条件下能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3.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蚕豆种子的结构 玉米种子的结构(1)子叶:储藏或转运营养物质。

有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的种子有两片子叶。

(2)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3)胚根将来发育成根。

(4)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6.胚乳:储藏着营养物质。

(1)胚乳不是胚的结构。

(2)有些种子没有胚乳,如蚕豆种子、菜豆种子等。

7.虽然种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实验探究:取一粒干的蚕豆和用水浸泡一天的蚕豆,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1.用眼睛直接观察两粒种子外部的颜色、大小、形状及其他显著特征;然后用放大镜观察两粒种子的内部结构。

2.用手摸一摸两粒种子的外部,感觉种皮的软硬、光滑程度。

3.用鼻子闻一闻两粒种子是否存在特殊气味。

4.轻轻地剥去种皮,将“豆瓣”分开,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

2.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3.各种种子的外形特点4.浸泡过的种子与没有浸泡过的种子之间的区别:浸泡后的种子变大、变软,种皮颜色变浅……5.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才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①看:用肉眼观察种子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及其他显著特征,然后用显微镜观察颗粒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②摸:用手摸摸种子的软硬、光滑程度。

③闻:用鼻子闻一闻种子的气味。

④测量:了解种子的重量、体积等。

⑤观察记录: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可以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6.作为一粒种子,基本上都包括种皮、胚、胚芽、胚根、子叶等几个部分。

7.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种子萌发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茎和叶。

8.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颜色、光滑程度、软硬程度、气味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9.虽然不同植物的种子,外部形态存在很大的差异,不过种子的内部结构又有相同之处,一般来讲植物的种子都包括种皮、胚、胚根、胚芽、子叶几个部分。

10.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由此看出种子中的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胚是植物幼小的生命体。

11.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12.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①形状不同②大小不同③颜色不同④光滑程度不同⑤软硬程度不同⑥气味不同……13.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上课讲义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上课讲义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一、电单元科学概念:1、静电存在于所有物质之中,平时不显示带电,是因为物质同时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2、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所以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常见的静电现象:打雷闪电、冬天脱毛衣,会看到火花并听到“劈啪声”、梳头时头发和梳子会相互吸引、塑料梳子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片、冬天干燥时,两个人相互接触会有触电的感觉等。

5、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

交流电有220V的电和高压电,会致人死亡。

6、电还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人体能承受低于36V的电。

7、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

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8、电池两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通路。

电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断路。

9、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10、像铜丝那样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

像塑料那样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塑料、橡胶、石头、陶瓷、玻璃、干木头、纸……。

11、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安全用电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

12、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

13、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家庭一般用并联。

14、两节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比用一节电池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小灯泡不会更亮。

15、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比只用一个灯泡发光暗些。

两个灯泡并联起来,灯泡亮度和用一个灯泡一样。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资料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静电存在于所有物质之中,平时不显示带电,是因为物质同时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2、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所以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常见的静电现象:打雷闪电、冬天脱毛衣,会看到火花并听到“劈啪声”、梳头时头发和梳子会相互吸引、塑料梳子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片、冬天干燥时,两个人相互接触会有触电的感觉等。

5、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产生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6、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

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对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7、家用电是220V的交流电,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不能用来做科学实验。

8、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构成。

9、在使用电路检测器时,要首先接触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接触头,如果灯泡亮,就可以对被测物体进行检测了,检测时要进行多次检测。

10、能够使电流流过的物质,我们称为导体,金属一般都是导体;不能使电流流过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

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12、两个小灯泡并联时要比串联时亮一些;两节干电池串联时要比并联时亮一些;电池串联时,电压相加;电池并联时,电压不变,还是一节电池的电压。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的生命的。

2、解剖种子的顺序是先剖开种皮,在分开子叶,然后在用放大镜观察两片子叶的连接处有什么。

3、种子的种皮能保护内部的组织结构。

4、观察植物的种子时不宜采用的方式是用嘴尝。

5、浸泡一天的种子的胚芽变长。

6、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主要原因是种子的胚被虫子咬坏。

6、浸泡一天的蚕豆种子,种子外部的种皮破裂,内部的胚根和胚芽开始萌发。

7、不同植物的种子大小,形状,颜色都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

8、种子的结构:种皮:保护种子,减少水分流失;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根:形成根;子叶:为胚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

第二课种植凤仙花1、我们选种子时,要选择那些丰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2、为了看清楚种子的萌发过程,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卫生纸,应该把种子放在杯壁和卫生纸之间。

3、种植凤仙花应该选择的季节是春季。

4、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5、最适宜种子萌发的环境是潮湿、松软的土壤。

6、播种后一般经过7到10天凤仙花的种子会萌收回幼苗。

7、凤仙花种子萌发需要相宜的温度、水分、空气、泥土等必备前提。

8、播种凤仙花种子时,要先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口上,然后再放适量的土。

放一块小瓦片的目的是浇水时,多余的水会流出,而土壤不会随着流出。

9、播种凤仙花时,凤仙花种子埋入土中的合理深度大约为1厘米。

10、播种完成后,要在花盆中浇适量的水,适量的水是指使土壤湿润即可。

11、播种完成后,要将花盆放在温暖的地方。

12、播种凤仙花时,要挑选丰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丰满的种子储备的营养更丰富,更利于萌发,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能保证胚是完整的。

第三课种子长出了根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最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最新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

2.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3.各种种子的外形特点4.浸泡过的种子与没有浸泡过的种子之间的区别:浸泡后的种子变大、变软,种皮颜色变浅……5.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才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①看:用肉眼观察种子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及其他显著特征,然后用显微镜观察颗粒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②摸:用手摸摸种子的软硬、光滑程度。

③闻:用鼻子闻一闻种子的气味。

④测量:了解种子的重量、体积等。

⑤观察记录: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可以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6.作为一粒种子,基本上都包括种皮、胚、胚芽、胚根、子叶等几个部分。

7.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种子萌发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茎和叶。

8.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颜色、光滑程度、软硬程度、气味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9.虽然不同植物的种子,外部形态存在很大的差异,不过种子的内部结构又有相同之处,一般来讲植物的种子都包括种皮、胚、胚根、胚芽、子叶几个部分。

10.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由此看出种子中的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胚是植物幼小的生命体。

11.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12.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①形状不同②大小不同③颜色不同④光滑程度不同⑤软硬程度不同⑥气味不同……13.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电》
1、静电存在于周围的一切物体之中.包括人类
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转
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3、带同种电的物体靠近时会互相排斥.带异种
电的物体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4、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条件
是:动力(电源)和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
才能留动.
5、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连接而
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
6、小灯泡的构造:
7、在下图中各添上一根导线.使小灯泡发亮.
并用红笔画出电流的路径.
8、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的电源.有铜帽的一端是正极.有锌壳的一端是负极.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
的另一端负极.当电池的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后.就会发生短路.电池会发热变烫.不仅小灯
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9、要使小灯泡发亮的连接方式是: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10、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我们生活中的电都是靠电源提供的.如电池、发电机.
11、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5500V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干电池里1.5 V的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12、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需要的材料有:1 个小灯泡、1 节电池、3 根导线.
13、如果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14、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15、我检测到的导体有铜、铁、铝等金属、不纯净的水等.我检测到的绝缘体有橡胶.塑料.干燥木材等.
16、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7、电路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法.
这是(串联)电路. 这是(并联)电路.
18、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
以分别控制亮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
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9、如果一个电路组装好了.小电灯却不亮.原
因可能是:小电灯坏了;电池没电了;电线断
了;开关松了;连接点接触不良等.
20、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一节干电
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
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
泡不会太亮.
21、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电的形成可以把电
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
类;根据点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22、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
23、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橡皮是否通电时.为什么要先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是否发光?
主要是检测电路检测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如果电路检测器不能正常工作,那么用它进行检测所得到的结果都是错误的.
24、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不要用湿布擦.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我们要好好保护绝缘体
25、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为什么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靠近时互相吸引的缘故.
26、1897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27、常见的静电现象有:○1打雷闪电;○2冬天脱毛衣;○3会看到火花并听到“劈啪声”;○4梳头时头发和梳子会相互吸引;○5塑料梳子在身上摩擦后;○6能吸起碎纸片;○7冬天干燥时.两个人相互接触会有触电的感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